淮北市十二五城镇建设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1319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北市十二五城镇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淮北市十二五城镇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淮北市十二五城镇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淮北市十二五城镇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淮北市十二五城镇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北市十二五城镇建设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北市十二五城镇建设发展规划(~).doc(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淮北市“十二五”城镇建设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二一年九月报告编写人员淮北市建设委员会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组长副组长组员序 言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之交,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比邻,西连涡阳和河南永城。海拔20-40米,南北长108 公里,东西宽60 公里,总面积2725 平方公里。“十一五”期末淮北市建成区面积约62.9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约为81.1万人。淮北市的区位优势明显、煤炭、生态等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文化厚重,民风淳朴,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淮北市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确定了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城市转型,大力

2、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战略,建设“双百双宜”城市,城市由“依山筑城”向“依山傍水”的格局转变。淮北市内外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在 “一横一纵”对外高速公路格局下,主城区基本形成“五横六纵”便捷的道路网络体系。此外,城镇公路也发展迅速。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缩短了淮北市与其他各地的时空距离,便捷了与相邻各省份的联系,加强了淮北市区与各镇区以及各镇区之间的沟通,促进了淮北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园林绿化工作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城镇园林绿化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国家园林城市成果。使淮北市由“依山筑城”向“依山傍水”转变,彰显出独具

3、特色的山、水、林、景、城融为一体的生态特色。城市供水能力迅速提高,在建设新供水管网的同时,更新改造老城区供水管网,推行精细化管理和采用高科技含量设备,降低了漏失率,确保供水安全。排水与污水处理工程发展迅速,新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基本形成,污水处理二期及配套管网的建成使淮北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大为提高,对淮河流域的污水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优化城市气源结构,引进并推广管道天然气,逐步提高燃气的供应能力,保障安全稳定供气。强化建筑业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为重点,积极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规范招投标市场,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建筑市场环境。村镇建设加速发展,努力缩小小城镇与市区的差距,城乡

4、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是淮北市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加快城市转型、产业升级、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统筹城乡发展、走资源节约型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让人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十二五”期间淮北市的发展必然对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的城市道路、绿化、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燃气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以及建筑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淮北市“十二五”城镇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加快城市转型、在皖北地区率先崛起意义重大。按照淮北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要求,本报告主要内容如下:1、明确编制内容、编制目的以及应遵循的原则1)编制内容:淮北市的道路、园林绿化、排水和污水处理、供水、燃气、

5、供暖、城镇建设和建筑市场管理。2)编制目的:回顾成绩、总结经验、理清发展思路、建立发展原则、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任务、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保障措施。3)编制原则(1)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相适应、适当超前原则。(2)加强规划指导原则。(3)建管并重、重在管理原则。(4)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原则。(5)管理创新、技术进步原则。(6)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原则。2、全面回顾“十一五”建设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通过比较详实的数据和资料分析,全面回顾总结 “十一五”期间淮北市在道路、园林绿化、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燃气、供暖、建筑市场管理以及城镇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3、系统

6、总结“十一五”建设的经验总结 “十一五”期间淮北市在道路、园林绿化、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燃气、供暖、建筑市场管理以及城镇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4、理清“十二五”城镇建设的思路1)优先发展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2)生态园林建设与城市转型相结合。3)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4)重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延长服务年限。5)推进低碳型城镇建设。6)提高城镇建设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5、预测“十二五”期间城镇建设的需求情况6、制定“十二五”期间道路、园林绿化、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燃气、供暖、建筑市场管理以及城镇建设方面的建设目标7、廓清“十二五”道路、园林绿化、供水、

7、排水及污水处理、燃气、供暖、建筑市场管理以及城镇建设方面的重点任务课题研究报告是淮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的成果。在课题调研、撰写和修改过程中,得到了淮北市城乡建委员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淮北市城乡建委十分重视规划报告的编制工作,对报告框架的设计、报告的撰写和修改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题研究时间较短、数据资料收集的局限性,加之研究人员水平有限,报告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敬请有关领导、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翁晓红、张维然 2010-9-27目录1 概述11.1淮北市社会经济稳步快速发展11.1.1城市发

8、展确定了建设“双百双宜”城市的战略目标11.1.2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正由煤炭资源型向综合经济型转变21.1.3三山、六湖、九河为淮北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21.2编制内容和目的31.2.1编制内容31.2.2编制目的41.3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41.3.1编制依据41.3.2编制原则41.3.3规划范围61.3.4规划年限62 “十一五”城镇建设总结72.1“十一五”城镇建设成绩显著72.1.1淮北市内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72.1.2山水生态园林城市雏形初步形成82.1.3供水范围逐步扩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92.1.4雨污分流的排水管网基本形成,污水处理能力大为提高102.1.

9、5供气能力进一步增加,供气安全性稳步提高,气源结构逐步优化112.1.6供暖能力增强,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132.1.7建筑业管理成绩显著132.2“十一五”期间建设经验总结152.2.1“十一五”期间城市道路建设经验总结152.2.2“十一五”期间园林绿化建设经验总结162.2.3“十一五”期间供水设施建设经验总结172.2.4“十一五”期间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经验总结172.2.5“十一五”期间燃气建设经验总结182.2.6“十一五”期间供暖建设经验总结192.2.7“十一五”期间建设市场管理经验总结192.3“十一五”建设存在的问题202.3.1“十一五”期间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202.3

10、.2“十一五”期间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202.3.3“十一五”期间供水设施建设存在问题212.3.4“十一五”期间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存在问题212.3.5“十一五”期间燃气设施建设存在问题212.3.6“十一五”期间供暖发展存在的问题222.3.7“十一五”期间建筑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223“十二五”城镇建设思路分析243.1优先发展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243.2生态园林建设与城市转型相结合243.3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243.4重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提高服务功能,延长服务年限253.5推进低碳型城镇建设253.6提高城镇建设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254需求预测26

11、4.1需求预测的依据264.2城市道路建设需求预测274.3园林绿化建设需求预测284.4供水需求预测284.5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需求预测284.4.1污水排放量预测294.4.2污水处理能力需求预测294.4.3污水管网建设需求量预测294.4.4污泥处置能力需求预测294.4.5再生水利用规模预测294.6供气需求预测294.6.1燃气用户发展需求量预测294.6.2燃气管网需求预测305“十二五”期间城镇建设行业规划目标及重点任务325.1“十二五”城镇建设行业规划目标325.1.1“十二五”期间城市道路建设的目标325.1.2“十二五”期间园林绿化设施建设的目标325.1.3“十二

12、五”期间供水设施建设的目标325.1.4“十二五”期间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目标325.1.5“十二五”期间燃气设施建设的目标325.1.6“十二五”期间供暖设施建设的目标335.1.7“十二五”期间建筑市场管理目标335.1.8“十二五”期间城镇建设的目标335.2“十二五”期间淮北市城镇建设重点任务345.2.1“十二五”期间城市道路建设的重点任务345.2.2“十二五”期间园林绿化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365.2.3“十二五”期间供水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405.2.4“十二五”期间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445.2.5“十二五”期间燃气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485.2.6“十二五”期间供

13、暖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505.2.7“十二五”期间建筑市场建设的重点任务505.2.8“十二五”期间城镇建设的重点任务546“十二五”期间建设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566.1“十二五”期间城市道路建设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566.2“十二五”期间园林绿化设施建设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576.3“十二五”期间供水设施建设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606.4“十二五”期间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606.5“十二五”期间燃气设施建设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626.6“十二五”期间行业总投资估算637保障措施647.1省、市政府的重视是推进“十二五”淮北市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关键647.2投融资模式创新是推进淮北“

14、十二五”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资金保障647.3建立高效协调的建设管理机制是推进淮北“十二五”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组织保障667.4管理创新是推进淮北“十二五” 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管理保障667.5采用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是推进淮北“十二五”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技术保障677.6加强法规建设是推进淮北“十二五”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法制保障677.7加大行业服务力度是推进淮北“十二五”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服务保障677.8进一步加快队伍建设是推进淮北“十二五”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人才保障671 概述淮北市是国家重要煤炭能源城市,长期以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煤炭资源日益枯竭,

15、承受着资源开发和工业污染带来的生态压力。淮北市是主要依靠地下水源的缺水型城市,因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淮北市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淮北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确定了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城市转型,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战略,城市由“依山筑城”向“依山傍水”的格局转变。 “十二五”期间将是淮北市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加快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统筹城乡发展、走资源节约型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让人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十二五”期间淮北的发展必然对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的城市道路、绿化、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燃气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筑市场管理以及城镇建设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16、。因此,做好淮北市“十二五”城镇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加快城市转型、在皖北地区率先崛起意义重大。1.1淮北市社会经济稳步快速发展1.1.1城市发展确定了建设“双百双宜”城市的战略目标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之交,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比邻,西连涡阳和河南永城。海拔20-40米,南北长108 公里,东西宽60 公里,总面积2725 平方公里。 “十一五”期末淮北市建成区面积约62.9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约为81.1万人。 淮北市是以煤炭工业为主的工矿城市,经过50多年的发展,城镇布局主要集中在城市北半区,城市主城区由相山组团、烈山组团、矿山集组团组成。相山、矿山集、烈山

17、三个组团围绕在闸河煤田南端塌陷区的周围,城镇之间通过城市干道相连,逐渐形成围绕采煤沉陷区的组团式城镇布局。近年由于相山、濉溪县建设已基本连成一片,城市总体布局正处于由组团式向群带式过渡阶段。“十二五”期间,围绕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加快建设“双百双宜”城市的步伐,实施“东进南扩西延”城市发展战略,启动东部新城区建设,中心城区不断扩大,规划面积达到8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达到85万。1.1.2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正由煤炭资源型向综合经济型转变淮北市建市初期是以煤炭为主,70年代后由单一的煤炭城市,逐步发展为以煤炭、电力、纺织、酿酒为主,轻工、建材、化工、冶金、机械、电子、医药等工业行业共同协调发展的能

18、源基地,是皖东北地区和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工业城市。“十一五”期间淮北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经济提速增效,规模企业迅速增加,工业主导地位持续提升。在做大做强煤电、煤化工产业的同时,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活力日益彰显。主动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与合作,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大力开展产业招商、驻点招商。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县区经济高速增长,拉动作用更加突出。“十一五”期间是淮北市城乡建设全面推进的五年,紧紧围绕加快城市转型、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顺应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趋势要求,确定了建设 “双百双宜”城市的发展战略,环境污染治理力

19、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五年来,淮北市城乡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大大改善,淮北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南湖公园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和矿山地质公园,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获得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1.1.3三山、六湖、九河为淮北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1、地处淮北平原中部,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淮北市地处淮北平原中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倾,除东北部有少量低山地形分布外,其余为广阔平原,其主要类型是山丘、平原、湖洼地、河流。相山、泉山、龙脊山等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及中部偏东,系泰山余脉,海拔在60-400米之间,其余皆为一望无际的平原,其海拔高度23.5

20、-32.4米。 2、河流系洪泽湖水系,主要有九条季节性河流淮北市境内河流属淮河洪泽湖水系,主要河流有闸河、龙岱河、肖濉新河、王引河、南沱河、浍河、懈河、北淝河、新北沱河等九条自然和人工河流,主干河道总长总长378 公里,河道平直,水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夏季水流量大,冬季河水变浅,水流缓慢。3、采煤塌陷区形成六个主要湖泊由于煤炭的开采,造成地表塌陷积水而成湖泊。全市因煤塌陷土地己达150平方公里,形成永久性水面40平方公里,季节性水面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米,最大深度9米多。塌陷湖泊水质好、浮游生物多、污染轻,适合鱼类生长。淮北市域境内形成“六湖、九河”,丰富的水系,纵横的沟渠,为建设生态

21、园林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水环境。 4、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淮北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显著,夏雨集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主导风向全年以偏东风为主,其次为偏北风和偏南风。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1.6,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8;历年平均降水量为854.8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07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年平均蒸发量为1815.6毫米,年日照时数为4430.2小时。5、水资源以地下水为主淮北市位于淮河流域中游,二、三级支流范围里,隶属于华北平原南部的淮北平原中部。淮北市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和

22、地下水资源的枯丰基本依赖降水补给的多寡,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层的多孔介质之中,水的运动较为缓慢。1.2编制内容和目的1.2.1编制内容淮北市的道路、园林绿化、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燃气、供暖、城镇建设和建筑市场管理。1.2.2编制目的回顾成绩、总结经验、理清发展思路、确立发展原则、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任务、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保障措施。1.3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1.3.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3淮北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4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5淮北市综合交通规划6淮北市天然气利用规划7淮北市资源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3、规划8淮北市水资源管理办法9安徽省淮北市给水专项规划10淮北市城市供热工程专项规划 11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1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T) 13淮北市绿地系统规划 1.3.2编制原则1、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适当超前原则“十二五”期间,淮北市经济社会将加快发展,因此对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淮北市的产业发展、城市拓展、人口增加,满足区内外迅速增长的物流、人流、车流、信息流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要,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适当超前,尤其在规划建设规模时应当为未来的长远发展预留空间。2、强化规划指导原则规划、决策、筹资、建设、运营等

24、是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中规划是龙头,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随着淮北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乡镇公路将逐渐演变成城市道路。在规划乡镇公路时应当预留空间,尽量按照城市道路的标准修建,增加供水和排水管道等必要的设施,减少对道路的重复开挖。3、建管并重、重在管理原则重建轻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建设过程中轻管理,影响了投资效率的提高。另一个是重视新建项目而忽视建成设施的运营管理和服务功能的发挥,尤其是对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升级改造重视不够。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建设、管理都有重要作用,而管理是贯穿始终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

25、施的建设要花费巨大投资,要提高投资效率,必须在项目的建设周期中要重视管理,抓好项目论证、设计优化、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来提高投资效率。在这些设施建成投入运营后也要重视维修、管理,才能使设施的运行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服务功能。“十二五”期间,城乡建设管理工作重心是“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特别要把老城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升级改造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好。4、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原则“十二五”期间,创建“双百双宜”城市要求主城区有现代化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而镇区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也迫切需要改变市政公建配套落后或缺失的局面,只有坚持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才能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十

26、二五”期间将加快重点镇的建设管理,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和方便农民生活的配套设施,增强镇区的积聚力和吸引力,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创造条件。5、管理创新、技术进步的原则 “十二五”期间,将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采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6、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占用大量土地、耗用巨大能源、使用大量建筑材料、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对环境容量造成压力。而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居民用水、用气量的增加,增加碳排放。因此,在道路建设时,必须优化方案,努力减少土地占用;在建筑领域应努力推广节能材料;在燃气领域逐步优化气源结构。因此,“十二五”期间,必须

27、实施节地、节能、节水战略,积极推动生态城市建设。1.3.3规划范围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面积为420平方公里,南至青龙山、三五山、四山,北至相山,东至新东外环、化家湖水库、龙脊山风景区,西至新202省道、老濉河,由相山区、烈山区、杜集区和杜集区段园镇组成。“十二五”规划范围是淮北市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85平方公里,人口85万人,城镇化率65%。1.3.4规划年限规划现状年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年2015年。2 “十一五”城镇建设总结2.1“十一五”城镇建设成绩显著“十一五”期间,淮北市高度重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在城市道路、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燃气

28、、供暖、园林绿化、建筑市场和城镇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为淮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2.1.1淮北市内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淮北市内外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如图2-1所示。城市道路总长、道路面积、人均道路面积从“十五”末的406公里、640万平方米、8.89平方米提高到2009年的556公里、844万平方米、10.14平方米,分别增长36.95%、31.88%、14.06%。图2-1 淮北市主城区道路系统现状图1、在形成“一横一纵”对外高速公路格局下,建设东西向高速公路淮北市境内的高速公路通道是南北向京台G3高速,以及东西向连霍G20高速,这两条高速对加强淮北市与省内以外的联

29、系,方便煤炭及各种生产、生活资料的运输,对加快淮北市经济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有巨大的作用。已开工建设的东西向泗许高速,位于淮北市南部,建成后对淮北市南部区域的发展影响深远,对加强区域联系,联络高速公路网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有巨大作用。泗许高速的建成,可使淮北市形成对外 “一纵两横”的高速公路体系。2、淮北市主城区基本形成“五横六纵”便捷的道路网络体系“十一五”期间,淮北市投资15亿元,修建道路116公里,先后建成长山南路、新东外环、淮海西路、人民路东延段、南湖路、惠苑路、栗苑路、梅苑东路、张寨路等城市道路,主城区“五横六纵”的主干道路构架基本形成。2.1.2山水生态园林城市雏形初步形成 “

30、十一五”期间,淮北市园林绿化工作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城镇园林绿化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国家园林城市成果。1、园林绿化的建设成就巨大,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十一五”期间,淮北市重视城市绿地、公园建设,道路绿化、风景区扩建以及居民小区、单位的绿化。先后建设桓潭公园、惠泽公园、长山公园、时代公园和雕塑园,重点改扩建龙脊山风景区和相山风景区。完成了人民东路道路绿化,并对市区主要道路补种行道树。形成林区、林带、景区立体绿化、湖区景观带相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建成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乔灌草结合的绿化环境,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绿地面积快速增长“十

31、一五”期间,淮北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十五”末的35.87%、36.6%、11.38平方米提高到2009年的41.45%、43.04%、13.22平方米,分别增长15.56%、17.6%、16.17%。3、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淮北市十分注重利用“三山、六湖、九河”的自然风貌来规划城市的形态,优化城市的发展空间,形成“三个组团一个绿心”的形态布局,使城市发展由“依山筑城”向“依山傍水”转变,彰显出独具特色的山、水、林、景、城融为一体的淮北生态特色。2.1.3城市供水范围逐步扩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淮北市加大对城市供水工程的投资建设,使淮北市城市供水能力

32、迅速提高。在建设新供水管网的同时,更新改造老城区供水管网,推行精细化管理和采用高科技含量设备,降低了漏失率,确保供水安全。城区用水普及率从“十五”的89.49%提高到2009年的95.12%,增长6.29%。1、供水范围逐步扩大,供水管网基本覆盖主城区“十一五”期间,为适应产业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新建6口水源井,新增供水能力4万吨/日,新增供水管网146.3公里,保证了城市发展的需求,用水人口新增19.5万人,用水户数新增5.57万户。通过“十一五”建设,淮北市供水能力达到17.5万吨/日,管网长度达到397公里,供水覆盖面积75平方公里,供水人口64.5万人,供水用户12万户。2、改造老城

33、区供水管网,提高供水效率淮北市新建供水管网的同时,对老城区41.8公里的陈旧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使管网的承受压力提高,降低了管网漏失率,提高了供水效率。3、推行精细化管理,采用高科技设备,确保供水安全淮北市供水部门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成立了管道巡线班、阀门班、维修班、测漏班,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大大减少了供水事故的发生。采用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新型测漏设备,确保供水安全。2.1.4雨污分流的排水管网基本形成,污水处理能力大为提高“十一五”期间排水、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快速发展,效果显著。城市污水处理率从“十五”期末的25.78%提高到2009年的74.09%,增长187.39%。1、主城区

34、已经基本形成了雨污分流的管网系统 “十一五”期间,老城区重点是管网的更新改造和完善,新城区大规模建设雨污分流管网系统,建设中途提升泵站4座,干管约50公里。除老城区为雨、污合流外,建城区基本实现了雨、污分流。2、完成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及配套管网建设 “十一五”期间完成了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配套管网建设,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2008年建成总投资55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日处理污水4万立方米,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配套建设污水管网48公里。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良好,实现满负荷运行,详见表2-1。表2-1 “十一五”期间建成的污水处理二期工程项目项目名称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污水处理能力

35、4万立方米/日总投资5500万元处理工艺前置厌氧氧化沟改良型工艺开工建设时间2007年1月收水运营时间2008年3月运营负荷100%出水水质情况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COD年消减量4273吨NH3-N年去除量900吨SS年去除量5316吨3、建设凤凰山污水处理厂工程的配套管网凤凰山污水处理厂是“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目前正在实施凤凰山食品工业园污水管网工程是该污水处理厂的配套管网,总投资3166万元,总长22.9公里,在2010年底前可基本建成,为“十二五”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准备了配套条件。4、污水处理能力大为提高到“十一五”期末,淮北市拥有2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2万立方米,

36、污水管网101公里。范围逐步扩大建成的污水管网,覆盖建成区的大部分区域,收集了城区大部分污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4.09%,对淮河流域的治理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2.1.5供气能力进一步增加,供气安全稳步提高,气源结构逐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淮北市优化城市气源结构,引进并推广管道天然气,逐步提高燃气的供应能力,保障安全稳定供气。城市燃气普及率率从“十五”期末的80.74%提高到2009年的89.88%,增长11.32%。1、气源结构优化,清洁能源逐步推广 “十一五”期间,淮北的燃气气源从原来完全使用焦炉煤气调整到以天然气为主、焦炉煤气和液化气为补充的气源结构,大大减少碳排放,有力推进了生态园林

37、城市的建设。2、供气能力增加,保障安全稳定供气 “十一五”期间,淮北市新建天然气门站1座、日供气能力85万立方米,1座CNG加气母站及3座CNG汽车加气子站、日供气能力10万立方米,4座LNG储气罐、储气能力为36万立方,详见表2-2。表2-2 “十一五”期间淮北市天然气场站工程建设统计序号工程名称规模(万立方米)总投资(万元)建设年份01天然气门站851500200802四座LNG站361200200903一座CNG母站1026002008三座CNG子站2010合 计5300供气和储气能力的增加,保证了居民用户、工业用户、公共服务用户和汽车用户的用气需求。3、建设管网工程,提高管网覆盖率“十

38、一五”期间,先后建成马场至高岳23.5公里的天然气中压管网,凤凰食品工业园园区13公里的天然气管网,濉溪工业园10公里的天然气管网,龙湖工业园8公里的天然气管网。建设管网长度达54.5公里,投资额4560万元,见表2-3。至2010年5月淮北市天然气管网总长度507公里,市区管网覆盖率83.86%。表2-3 “十一五”期间淮北市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统计序号工程名称管网长度(公里)总投资(万元)建设年份01天然气中压干管23.52700200802凤凰山工业园管网13780200903濉溪工业园管网10600201004龙湖工业园管网84802010合 计54.545604、改造陈旧管网,提高安全

39、性 对陈旧燃气管网进行全面更新改造,大大降低了燃气设施老旧破裂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5、大力推广燃气应用,天然气用户不断增加自2006年开始建设天然气工程,淮北不断加大力度推广天然气的应用,天然气安装和改造户数逐年增加。至2009年年底,累计新增天然气用户45219户、商业用户55户、汽车用户857户,改造户数35767户(见表2-4)。至2010年5月,淮北市天然气居民用户13.68万户,公共服务用户404户,工业用户5户,汽车用户857户。表2-4 “十一五”期间天然气用户发展统计序号年份安装用户汽车用户改造用户民用商业工业0120065587600133202200711620110056

40、750320081140417070019842042009166082101578863合计45219550857357672.1.6供暖能力增强,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1、城市供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淮北市的市场化集中供暖主要由淮北市热电有限公司提供,现有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2台、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1台、蒸汽生产能力185t/h。2、居民小区逐步使用集中供暖,发展速度有待提高“十一五”期间热电厂积极向居民小区发展集中供暖,先后完成了向14.3万平方米帝景翰园居民小区、6.2万平方米奥斯卡春城居民小区、3.6万平方米香舍花都居民小区、6万平方米桂花园小区、2.9万平方米大名城小区、6.5

41、万平方米百年香樟居民小区等小区的集中供暖。到2009年底淮北市集中供暖面积约17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暖面积140万平方米,集中供暖用户1.65万户,占可供用户的8.78%,集中供暖模式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1.7建筑业管理成绩显著1、建筑工程质量稳步提高淮北市始终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建筑工程质量当重点工作来抓,通过整顿规范建筑市场,做好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工作,为建筑市场主体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选择合格的承包方,促进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提高;认真贯彻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规,提高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意识,落实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责任,并强化对质量责任的监督;

42、切实抓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专业人员培训,大力做好验收规范的实施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建筑施工人员技能,组队参加安徽省第二届、第三届徽匠建筑技能大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三名,以及徽匠状元奖、个人奖及团体奖。由于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到位,淮北市的建筑工程质量稳步提高,保障性住宅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创建优质工程72项。2、安全生产进一步增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不断涌现“十一五”期间,淮北市的建筑施工规模快速增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淮北市认真把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当做大事来抓紧、抓好,制定了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目标;加强了7项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三类人员安全

43、生产考核制度、安全生产联络员制度、重大安全事故约谈制度,完善了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层级监督制度、安全生产预警制度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制度等一系列管理规定来落实各项安全制度;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分工落实责任,定期考核;认真实施两项许可证,有49家合格企业领取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对1700名施工企业职工参加“三类人员”安全考核,对合格人员颁发安全生产合格证,有力保证了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开展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治理,定期组织检查针对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频发部位,发现和治理隐患,消除事故隐患。通过有效措施,防止了较大以上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控制和减少了伤亡

44、人数,使建筑施工现场优良率不断提高,创建了25个安徽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68个淮北市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3、招投标市场得到规范规范管理招投标市场对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安全生产,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十一五”期间,努力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招投标市场。严格执法,狠抓招投标程序的规范性;改进监管模式,从全面监督转向重点监管,重点加强对政府投资和国企投资占主导的工程项目监管;规范投资者招投标,对招商引资项目和民营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过程行为自律。创新监管方式,从依文行政转向依法行政,从招投标活动的过程监督转向招投标实施过程的重要环节监管

45、和标后监管。为淮北市规范建筑市场的交易主体,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十一五”期间共受理监督建筑工程招标492项,工程招标率100%,中标建筑面积782万平方米,中标价84.52亿元。详见表2-5。表2-5 “十一五”建筑市场情况统计表年份建筑业年度总产值(万)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工程招标数(项)工程招标率精品工程数(项)节能审查率节能工程覆盖率2006386000 175.5104100%16100%50%2007680878 144.4106100%17100%70%2008848956 175.582100%18100%85%2009377161 200.8115100%11100%95%2010423340 86.185100%10100%96%合计2716335 782.3492722.2“十一五”期间建设经验总结2.2.1“十一五”期间城市道路建设经验总结1、调动全社会建设道路的积极性随着淮北城市的转型,淮北市加快了产业转型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