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1362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1.2建设规模:新建牧业防灾草料地15000亩,其中:哈拉塞项目区3000亩、井灌区一线项目区12000亩。1.1.3 建设内容:购买苜蓿种子30吨;土地平整5000亩;撒播苜蓿种子15000亩。1.1.4 建设地点:哈拉塞、井灌区一线。1.1.5 建设投资:总投资248万元,其中: 土地平整164万元;人工费30万元; 种子54万元。1.1.6 资金筹措:2006年第一批退牧还草项目草场改良资金175万元;2005年结余资金73万元。1.1.7项目主管单位:裕民县人民政府 1.1.8 主管

2、单位负责人:梁浩(县委副书记)。1.1.9 项目建设单位:裕民县畜牧局1.1.10建设单位负责人:哈那提(畜牧局局长)。1.1.11建设年限:2007年1.2 项目背景裕民县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边境县,近年来该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生产,确立了畜牧业和红花产业作为该县的两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广大农牧民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了农牧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使该县畜牧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畜牧产业的优势已经显现,在国民经济构成中,牧业是支柱产业,又是传统产业,优势产业。2006年裕民县畜牧业生产总值为11567.5万元,比上年增长13.20%,

3、占农业总产值的39.8%,年末牲畜存栏55.2万头(只)。裕民县草场资源丰富,草场面积47.1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38.3万公顷,给我县畜牧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抗灾保畜能力将对裕民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近年来草原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牲畜因遭受自然灾害而损失严重,给我县牧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在裕民县实施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对保护我县畜牧业免遭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抗灾保畜的能力,促进我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十分巨大的作用。裕民县位于新疆西北部,隶属塔城地区,是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边境县。该县的畜牧业主要是

4、草原畜牧业,对天然草场的依赖程度较高。自2003年实施天然草原退还草工程以来,裕民县现已累计完成禁牧草场围栏110万亩,休牧草场围栏220万亩,划区轮牧30。由于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大面积的天然放牧草场被禁牧和休牧,原本放牧在项目区的牲畜被全部迁出,致使原本就草畜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项目区外草地超载过牧加重,造成项目建设外天然草地大面积的急剧退化和沙化。在此背景下,为了能在短时间缓解草畜矛盾和过牧草场压力,裕民县多次组织专家讨论论证,最终专家们形成一致意见,提出建设牧业防灾草料地置换天然草场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扩大牧业防灾草地面积,增加单位面积饲草产量和冬、春、秋季饲草储备及供应,可有

5、效解决区域内畜草不平衡的矛盾,促进项目区畜牧业的发展。该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边境地区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建设是解决草畜平衡矛盾、缓解草场过牧压力,保证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由于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的实施,裕民县大面积的天然放牧草场实行了禁牧和休牧制度,项目区内牲畜全部迁到工程区域以外,造成项目区以外原本就超载过牧的天然草场压力继续增大,草畜矛盾迅速激化,同时,由于冬春草场资源不足,超载放牧现象严重,天然草场退化严重,直接影响了全县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地缓

6、解草畜矛盾,同时可解决冬春季饲草严重不足的问题,对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2项目建设是推进牧民定居进程,提高边境地区牧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裕民县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草地是当地少数民族尤其是哈萨克族的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受传统习惯影响,牧民放牧主要以游牧方式为主,逐水草而居。这种游牧畜牧业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牧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充分发挥项目区的自然资源优势,为项目区的牧民定居提供充足的饲草料地,并以此加快项目区农牧民致富的步伐,提高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2.3 项目

7、区资源条件较好,建设条件成熟本项目实施区分布在光热资源丰富、土质较好、电力资源充沛的区域,建设条件成熟。部分地块已建设完成了机电井、道路、输变线路等基础设施,为项目实施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2.4项目建设是加强我县畜牧业抗灾保畜能力,减少因自然灾害损失的迫切需要。裕民县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区,其主要原因是:(1)牧草的生长季节短,枯黄期长,而且枯黄期气候干旱,多大风,很容易引发旱灾。(2)裕民县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原因,夏季多大风,降水较少,极易发生旱灾,而冬季降雪较多,特别是在巴尔鲁克山冬牧场山区,一旦降雪就极易发生雪灾,造成较大的牲畜损失。(3)近几年来,我县因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等原因,草场退化严

8、重,自2004年以来我县实施了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虽然对草原植被的恢复和防止草场退化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也造成了草畜供需的矛盾,并且哈拉塞项目区附近有11.2万头只牲畜越冬,井灌区一线项目区有24.8万头只牲畜越冬,如果不及时建设牧业抗灾草料地项目,提高抗灾保畜能力,一旦出现灾情,将会给裕民县畜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2.5项目建设是裕民县畜牧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草原是天然的饲草料库,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是绿色资源,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调节气候、增加温度、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草原防火工作关系到保护草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裕民县畜

9、牧业的发展。第三章 项目区基本概况3.1 自然地理3.1.1 地理位置裕民县位于塔额盆地西南部,隶属于塔城地区,地理坐标东经82158325,北纬45244630。北面与塔城市交界,南与博州毗邻,东与托里县相接,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170余公里。哈拉塞项目区距裕民县城120公里。井灌区一线项目实施区位于裕民县城以北约30公里处,222省道东侧。3.1.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裕民县总的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巴尔鲁克山脉由东向西横卧在县城哈拉布拉镇南部,贯穿全境,根据其形态、结构等地貌地物特征,自巴尔鲁克山向北可分为中高山区、低山丘陵区、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区和北部冲积平原区,海拔高度在39

10、03252米之间,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复杂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裕民县拥有广阔的、品种多样的优质天然草场。3.1.3 气候裕民县年均气温6.5,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气温35.9,49月为农作物的生长期,平均气温12.615.6。裕民县年均降水量为279.5毫米,68月份降水量为70.86毫米。裕民县年平均日照时数2876.5小时,日照百分率达65%,在49月份作物生长季节,白天日照时间长,平均实际日照时数9小时,58月份,平均日照时数为10小时以上。裕民县总面积为611212.5公顷,在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中,农业用地为511571.5公顷,占94.64%,其中牧草地面积占72.4%,耕地面积占

11、8%。3.1.4 水资源及利用现状裕民县水资源总量为7.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52亿立方米,地下水0.87亿立方米,可引用量为1.68亿立方米。现已利用的水量年均为0.87亿立方米。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缺乏重点调蓄水源工程,干旱缺水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哈拉塞项目区无地下水源,地表水相对丰富,拥有一条较大的河流铁列克提河,离县城直线距离约62公里的铁列克提河发源于巴尔鲁克山的孔吾拉巴、坤塔普汗等地,境内流程约50公里,河水较湍急,与塔斯提河同属于外流河,出境后流入阿拉湖,该河年径流量为0.59亿立方米,相当于裕民县最大的灌溉河流哈拉布拉河。由于缺少水利工程,该河水资源的利用率不到

12、5%,河流来水主要靠高山融雪和极少的降雨补给,年季变化不稳定,属于山区融雪型河流,主要水量集中在5、6月份,因无终年积雪和冰川调节,以及缺乏水利工程的影响,井灌区一线项目区地下水丰富,有已打好的电机井110眼,地下水的总补给量为0.9108m3,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0.54108m3。供水可以保证。3.1.5 土地资源裕民县总面积为611212.5公顷,在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中,农业用地为511571.5公顷,占94.64%,其中牧草地面积占72.4%,耕地面积占8%。3.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社会发展概况裕民县是自治区三十三个边境县之一,下辖五乡、一场、一镇,其中四个乡在“十五”期间是自治区级

13、补助性困难乡。截止2004年末,裕民县总人口为4.79万人;有汉、哈萨克、回等1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1万人(不包括161生产建设兵团);占总人口的42.0%。3.3项目实施区基本概况(1)哈拉塞项目区哈拉塞项目区位于巴尔鲁克山冬牧场,附近有11.2万头只牲畜越冬,可利用铁列克提河水进行灌溉,目前,已建成灌溉体系,设计流量为0.635/秒,完全可以满足3000亩人工草地的灌溉。 (2)井灌区一线项目区井灌区一线项目区东起阿勒腾也门勒乡江阿布拉克村,西止吉也克乡哈拉塞村。定居牧户1174户,有24.8万头只牲畜越冬。目前,有100眼电机井只需简单维修改造即可满足项目区人工草地的灌溉需要

14、。第四章 项目建设思路、建设原则及目标4.1 建设思路根据自治区农业结构调整和草地生态置换的畜牧业发展战略,针对裕民县退牧还草项目区冷暖季草地资源不平衡和草畜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以项目区丰富的土地资源为依托,以牧业防灾草料生产基地建设为中心,以优质饲草料种植技术为支撑,以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为目标。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大发展,并在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协调、示范推广和市场化运作,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优质牧草生产经营模式,有效带动裕民县畜牧业的发展。该项目注重提高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生产水平,实现牧草种植良种化、生产规范化和经营市场化,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通过选

15、用优质草种,大力推广先进的栽植管理技术,确保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优质饲草,从而有效解决项目区草畜矛盾,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4.2 建设原则1、坚持项目建设与牧民定居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项目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注重效益的原则;3、坚持项目建设与新疆及区域畜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及自治区基本建设程序实施,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原则;5、坚持项目建设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4.3 建设目标本项目围绕饲草料地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牧草种植,带动畜牧养殖。 调整和改善草质品种结构,增大牧业防灾人工草场面积,提高优质牧草产量,为项目区牧民定居和

16、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为畜牧设施建设年保驾护航。第五章 项目实施方案设计5.1 工程总体布局根据地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办文件批复,结合2006年裕民县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方案,在多次实地踏勘的基础上,依照裕民县及项目区实际情况,确定了项目实施地点及内容:哈拉塞项目区建设牧业防灾人工草料地3000亩、井灌区一线项目区建设牧业防灾人工草料地12000亩。项目建设与牧民定居工程及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5.2 实施内容和规模项目建设牧业防灾草料地面积15000亩,实施内容为土地平整、购买苜蓿种子等。(1)土地平整5000亩;(2) 购买苜蓿种子30吨;(3) 撒播苜蓿种子15000亩;5.3 建设实

17、施进度方案(1) 项目建设期1年,2007年3月开始实施,2007年10月完工。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表5-1序号项 目单位合 计3月4月-10月建设面积150001前期工作完成前期2土地平整亩500050003苜蓿种子撒播亩15000150005.4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本项目严格按照地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办的批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且和牧民定居工程相结合,经过实地勘测,本着优化设计、节省投资原则,提出了项目的实施方案设计。5.4.1 牧业防灾草料地设计项目区畜牧养殖方式以天然草场放牧为主,因部分草场超载放牧,草场植被退化严重,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牧业防灾草料地建成后,将为项目区提供600

18、0吨优质牧草,缓解天然草场压力,使项目区草畜矛盾得到缓解。项目建设饲草料地牧草为苜蓿,用以供应退牧还草项目区迁出牲畜所需。考虑供水及条田土壤肥力、土质等因素,项目区规划种植苜蓿面积15000亩(哈拉塞项目区3000亩、井灌区一线项目区12000亩)。1、规划区条田根据适宜灌溉长度,长方形条田面积按实际长度规划,条田布置方向考虑到坡度、风向、排水等因素,条田长边以南北方向为主。2、牧草品种为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品种。通过项目建设,改变当地农牧民落后传统的生产观念,带动牧草品种改良。选择饲草品种为加拿大阿尔冈金紫花苜蓿。紫花苜蓿是牧草中的上品。盛花期粗蛋白的含量高达20%左右,居各类牧草之首。苜蓿

19、两茬亩产可达600公斤。苜蓿是最优良的育肥和越冬用的干草,磨粉后适量掺入配合饲料可代替部分精料。(1)播前准备:地块选择。苜蓿抗旱、耐盐碱、怕涝,所以应选择地势高、排水条件好的地块种植,成方连片或低洼地种植时要注意建好排水设施。精细整地。深耕细耙,达到上暄下实。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每亩施二铵15-17.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有机肥1-2立方米。(2)播种:晒种。在播前2-3天,将种子摊在阳光下晾晒,以促进后熟,提高出苗率。播种时间。春播时间为3-4月,夏播为6-7月,秋播为8-9月,以夏末秋初播种最佳。播种方式。除较小的地块采用撒播外,应以条播为主,行距15-30厘米,播深1-1.5厘

20、米,亩播种量2公斤。播后必须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以便早吸水萌发。(3)田间管理:施肥。可撒施、条施或叶面喷施。在苜蓿生长期内,根据生长需要每亩施尿素5-10公斤、磷肥15-20公斤,春季一次或分2次施入,也可进行叶面喷施。微量元素用量低,每亩只需100-300克,叶面肥应在收前20天进行使用。除草。苜蓿地除牧业防灾拔草外,主要是化学除草,有两种方法:一是土壤处理,在播前或播后出苗前每亩用48氟乐灵乳油100-15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施后立即混土;或每亩用5的豆草特水剂100-12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施药后混土3-5厘米。该方法要求土壤墒情必须好。二是茎叶处理,单子叶杂草发生重时

21、,在三叶期内,可用10.8的高效盖草能每亩30-40毫升兑水30公斤茎叶处理或用锄地等进行处理;对阔叶杂草发生重的,可用5的豆草特每亩100-120毫升于 三叶期喷雾防治。病虫害防治。苜蓿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叶斑病、锈病及根腐病,可用百菌清、福美双、代森锰锌、甲托等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蓟马及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云大120、敌百虫、锰杀新一代等药剂防治。排灌。苜蓿生长快、产量高、耗水量大,有条件的在越冬前或返青期及时进行灌溉,低洼地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积水超过24小时以上。(5)收割:苜蓿每年收割2茬,最佳收割期在盛花期至初花期(全田有15左右的苜蓿已开花),收割时留茬高度5

22、厘米,最后一次收割时间在10月初,留茬10厘米,以利于越冬。5.4.2哈拉塞项目区现有引水工程5.4.2.1渠道Q=(灌水定额(立方米/亩)*亩数)/(灌区天数*86400*有效系数)=(70*20000)/(30*86400*0.85)=1400000/2203200=0.635(立方米/秒)5.4.2.2供水量计算由于该渠的防渗衬砌,渠系有效利用系数0.80.9,本项目渠系有效利用系数选用0.85,根据草场需水量,设计渠道流量Q选用0.65方/秒。日引水量=0.65*86400=56160(立方米)共计引水量=56160*150=8424000(立方米)灌溉定额=70*6=420(立方米/

23、亩)故该渠能满足3000亩草料地灌溉用水需求。5.4.2.3渠道横断面设计(一)、渠道水利计算:渠道横断面尺寸根据渠道设计流量自然坡度等,通过水利计算进行确定。利用均匀流公式计算,即Q=AC(Ri)1/2。式中:Q渠道设计流量(m3/s);A渠道过水断面面积(m2);R水利半径(m);I水利比降,在均匀流中与渠底比降一致;C谢才系数,一般采用公式C=1/n*R1/6进行计算;其中,n为糙率。5.4.2.4矩形断面设计计算:渠道横断面尺寸根据渠道设计流量自然坡度等,通过水利计算进行确定。利用均匀流公式计算,即Q=AC(Ri)1/2已知引水流量Q=0.65 m3/s,底宽b=1.0m,糙率先n=0

24、.025,比降i=0.021,试计算该渠道的断面。用试算法求水深h假定h=0.40m,此水深经过试算后确定,渠道通过的流量并计算h=0.40m时的断面水力要素。过水断面面积A=b*h=0.4*1.0=0.40(m2)湿周x=b+2h=0.4+2*0.4=2.4(m)水力半径R=bh/(b+2h)=0.17(m)谢才系数C=1/n*R1/6=1/0.025*0.171/6=29.77(m1/2/s)流量Q=AC(Ri)1/2=0.4*29.77(0.17*0.021)1/2=0.65(m3/s)渠道断面尺寸祥见设计图纸。第六章 供水平衡分析6.1灌溉设计保证率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

25、8899的规定,以旱作物为主的缺水地区,设计保证率为5075,考虑到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已建成工程的经验,本项目灌溉保证率取75。6.2灌溉面积及灌溉制度6.2.1灌溉面积本项目灌溉面积为15000亩。6.2.2 灌溉制度本项目的设计引水要达到保证现状,控制远期的目的。根据裕民县水管总站实测资料及实地调查,项目区作物的净灌溉定额200m3/亩。项目区苜蓿灌溉制度表作物名称灌水次数灌溉定额灌水定额 灌水时间灌水灌水率(次)(m3/亩)(m3/亩)起(日/月)止(日/月)天数(d)(m3/s*104亩)苜蓿1200604月26日5月10日150.064 2705月11日5月20日100.074 37

26、07月25日8月5日100.0746.3项目区用水量计算项目共种植苜蓿15000亩,每亩净灌溉定额为200m3/亩,项目区年需水量300万立方。6.4项目区供需平衡分析 6.4.1地表水哈拉塞项目区有铁列克提河。铁列克提河年径流量为0.59亿立方米,相当于裕民县最大的灌溉河流哈拉布拉河。现已完成水利工程,该河水资源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区灌溉用水。6.4.2地下水井灌区一线项目区110眼电机井,只需对100眼井进行简单维修即可满足灌溉用水。井灌区地下水的总补给量为0.9108m3,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0.54108m3。第七章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方案7.1投资概算7.1.1 概算依据(1) 建设项目

27、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工程量,按照国家建筑工程单位估价汇总表,并参考塔城地区同类工程项目实际造价水平进行概算。(2) 饲草料种植土地的开发,参考水利部工程设计概算标准,并结合新疆自治区及塔城地区水土综合开发投资指标进行概算。 (3) 间接费依据行业有关规定标准概算。7.1.2 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248万元。投资概算主要包括土地平整费、种子费、苜蓿种子撒播费等。7.1.3 项目分项投资概算1、土地平整5000亩,328元/亩, 计164万元;2、购买苜蓿种子30吨,18元/公斤, 计54万元;3、人工撒播费20元/亩,共15000亩, 计30万元;合计:总投资248万元7.2 投资使用计划项目建设

28、期为1年,投资按1年投入,即2007年,具体投资使用计划为:2007年3月份,完成前期工作,使用投资3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2%;2007年4-10月份,完成全部草料地建设使用投资218万元,占总投资额的88%;2007年12月份,完成项目验收;7.3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概算248万元,2006年第一批退牧还草项目草场改良资金175万元;2005年退牧还草项目工程结余资金73万元。第八章 效益分析8.1 生态效益8.1.1草地生产力显著提高通过建立高效的牧业防灾草料地,使饲草产量大量增加,缓解天然草地载畜压力,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牧区草畜矛盾,实现草畜平衡,维护草地生态系统平衡,提高草地生产力水

29、平。8.1.2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水土流失得到控制通过草料地项目建设,将使项目区内土壤状况得到改善,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同时,通过草地面积的增加,可有效减少地面水分的蒸发和地表水的渗漏,提高土壤的抗蚀性,防止水土流失,使草地涵养水源的功能得以加强。8.2 社会效益8.2.1牧业防灾草料地主要分布在牧民定居区域,项目建成后,年可提供优质饲草6000吨,按每户定居牧民饲养标准畜200只计算,每只羊日饲喂干草2.5公斤,按冬春5个月舍饲计算,则每户牧民所需饲草75吨,项目区草料地年提供饲草可满足80户牧民牲畜冬春舍饲。为定居牧户发展养殖业,种草养

30、畜、脱贫致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8.2.2大面积种植饲草料对缓解饲草料供需矛盾可起积极作用。牧业是裕民县的支柱产业,但由于牧区生产条件差、高寒、缺水、气候变化无常,时有大风寒潮侵袭,造成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是自治区牧业易灾县之一。加上草场退化,饲草严重不足,牧业生产多年来徘徊不前,牧民生活水平较低,项目建成后,可以为牧业生产提供充足的饲草料,增强牧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缓解饲草料供不应求的矛盾。8.2.3随着牧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定居户的增加,将改善牧民的文化娱乐条件,使牧民在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也有所提高,为加速现代畜牧业发展,提高牧民的文化素质起到应有的作用。8.3

31、经济效益1、饲草料产量估算项目区正常年生产紫花苜蓿饲草料6000吨。2、产值收入经济效益主要是饲草效益,其中生产苜蓿干草6000吨,500元/吨计,年收入300万元。3、成本费用(1)种植、管护费用项目区建设面积15000亩。饲草年种植成本为271.5万元。表82 苜蓿种植成本费用表:序号项 目数量(万亩)估算价格(元/亩)总金额(万元)备 注合 计1.5 181271.5 1籽种1.5365435年补种一次, 籽种平均价2肥料1.52537.5(1)二胺1.51827(2)尿素1.5 710.53机耕费1.53045犁、耙、播35年补种一次,平均价4水费1.520305人工费1.520306

32、收割费1.52537.5收、运、储项目正常年总成本为271.5万元,项目实施后正常年利润为29.5万元。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9.1 环境现状目前,裕民县砂石地面积达282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4;盐碱地面积6.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2.2;土壤次生盐渍化面积1.12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1;严重退化草场面积达1100万亩,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53.7。9.2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建设主要为饲草种植,没有工业设施建设,对环境影响甚微,与其产生的生态效益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第十章 项目实施组织管理方案根据裕民县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条件、内容和目标,并结合项目区牧民定居的实际需要,立足

33、提高项目区生产水平和综合效益,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和质量,确保实现项目建设目标和发挥建设成果长期效益。10.1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该项目属于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附属项目,其项目组织管理由裕民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负责,统一组织管理。10.2 项目组织管理的运行方式结合退牧还草项目,该项目也实行实行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法人负责制,以合同形式明确项目建设单位的实施进度、目标任务和考核指标等。裕民县畜牧局作为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项目批复和基建工程管理程序管好项目。把握项目建设进度。按照基建工程管理程序做到施工有方案,开工有计

34、划,工程质量有监理,竣工有验收,运行有保障。本项目监理仍委托2006年裕民县退牧还草工程监理单位负责监理。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按退牧还草工程资金管理办法执行。10.3项目后期管理在项目建设中,把项目后期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保建设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各项目区在项目竣工验收后,按规定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结合实际制定项目后期管理办法,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明确项目种植、管护承包人,并与种植、管护人签订合同,落实责任。做到建管结合,保证项目长期正常运转,长期发挥效益,尽快改善项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第十一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11.1 招投标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办

35、【2001】79号文,关于转发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通知。11.2招投标的具体内容裕民县牧业防灾草料地项目总建设面积1.5万亩。项目总投资248万元,全部为中央预算内资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规定,部分工程必须进行邀请招标。工程招标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规章和政策,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招标人是裕民县畜牧局。招标形式为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前,向计划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相关的书面报告。11.3招标原则及要求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竞争和择优定标的原则。每项招标应有三家以上(含三家)投标单位参加。招标工作小

36、组要对投标者进行资质审查;坚持以方案可行性、质量可靠性、技术先进性、报价合理性和售后服务质量等为依据进行综合评价。评标程序和定标应参照国家有关法规进行,签订的合同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招标基本情况表表11-1 项目名称:塔城地区裕民县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招标估算金额(万元)全部招标部 分招 标自行招标委 托招 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土地平整察设计164人工撒播30种子采购54表一:总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表序号项目名称数量(亩)单价(元)合 计(万元)一总投资概算248.001人工草场建设15000(1)土地平整5000328164.00(2)人工撒

37、播费150002030.00(3)购买种子费150003654.00合计248.00二资金筹措248.0012005年项目结余资金7322006年草场改良资金175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概况11.2 项目背景1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第三章 项目区基本概况63.1 自然地理63.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8第四章 项目建设思路、建设原则及目标94.1 建设思路94.2 建设原则94.3 建设目标10第五章 项目实施方案设计115.1 工程总体布局115.2 实施内容和规模115.3 建设实施进度方案115.4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125.4.2哈拉塞项目区现有引水工程14第六章 供水平衡分

38、析176.1灌溉设计保证率176.2灌溉面积及灌溉制度176.3项目区用水量计算186.4项目区供需平衡分析18第七章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方案197.1投资概算197.2 投资使用计划197.3 资金筹措20第八章 效益分析218.1 生态效益218.2 社会效益218.3 经济效益22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249.1 环境现状249.2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24第十章 项目实施组织管理方案2510.1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2510.2 项目组织管理的运行方式2510.3项目后期管理25第十一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2711.1 招投标依据2711.2招投标的具体内容2711.3招标原则及要求27附表:总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表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牧业防灾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新疆畜牧工程勘察规划设计院塔城分院二00六年十一月项目编写人员: 杜保军 殷桂涛 陈卫国项 目 审 核: 帕吾力项 目 审 定: 梁卫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