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1498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1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造成各种建筑工程结构整体或局部倒塌,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灾害。近年来,国内外建筑物、构筑物坍塌的比率不断增加,坍塌事故时有发生,甚至部分坍塌事故造成包括消防人员在内的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2006年5月以色列耶路撒冷南郊的塔皮奥特24日深夜发生一起房屋倒塌事故,造成近200人受伤、3人死亡。,同年10月8日,救援人员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一座在地震中倒塌的10层楼房废墟上搜寻幸存者。巴基斯坦当天上午发生7.6级地震,导致至少数百人死亡。,2006年3月28日深夜,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

2、5级强烈地震。这是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发生的最强的5次地震之一。,在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中,比较著名和典型的事故就是“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和2003年我国“湖南衡阳11.3特大火灾坍塌事故”,以及2005年10月8日发生的南亚地震(上世纪以来死者最多的灾难之一)。,四救援难度大,作战时间长,突发性强,人员伤亡大,二容易引发次生灾害,三破坏性强,经济损失大,五善后工作重,社会影响大,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特点,建筑物随着火灾的发展其坍塌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并且事故前兆不明显,允许人员逃生的时间极短,当人们察觉险情的时候,倒塌事故往往已造成严重后果。火场指挥员在火灾现场混乱复杂的情况下,对建筑坍

3、塌的时间是很难做出准确地判断。在火灾坍塌情况下,被困人员受火势、疏散通道、建筑物坍塌等因素的影响,逃生十分困难。,美国世贸大厦两座主楼的坍塌,分别发生在火灾后62分钟和115分钟。世贸大厦有110层,分别高415米和417米,内部有239 部电梯和71部自动扶梯,而发生灾难时两座大楼内共有近万人,经消防人员疏散后,大楼坍塌时,楼内还有2000多人,两座大楼的坍塌间隔时间为35分钟,逃生困难造成此次建筑坍塌中2792人死亡。其中有343名消防警察。,在火灾坍塌情况下,被困人员受火势、疏散通道、建筑物坍塌等因素的影响,人员逃生十分困难。,世贸大厦的废墟,湖南衡阳“11.3”建筑的坍塌时在火灾发生3

4、小时后。,2003年11月3日凌晨5时许,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州大厦发生特大火灾。衡阳市消防支队5时39分25秒接到报警后,先后调集4个公安消防中队、4个专职消防队共16台消防车和市环卫局2台洒水车,150余名消防指战员赶赴现场进行灭火救援。上午8时许大火基本控制,大楼内94户412人及周边楼宇居民全部疏散撤离到安全地带。8时33分,大楼西北部分(约占整个建筑的五分之二)在没有任何迹象的情况下,突然坍塌,现场立即由火灾扑救转为灭火与救援同步进行。这次特大火灾坍塌事故,造成36人伤亡,其中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11名消防官兵、4名记者、1名保安不同程度受伤。,北,11,.,3,锈蚀,衡,州,大

5、,厦,牺牲消防官兵位置,江春茂所处位置,石鼓中队班长江春茂,在被埋压了40多个小时之后获救。,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特点,突发性强,人员伤亡大,二容易引发次生灾害,三破坏性强,经济损失大,五善后工作重,社会影响大,四救援难度大,作战时间长,由原生现象和直接因素所造成的灾害为直接灾害,直接灾害导致的其他灾害均属次生灾害。在一定条件下,次生灾害甚至比直接灾害更严重。,突发性的建筑物倒塌事故,可能造成建筑物内部燃气、供电等设施损坏,导致火灾的发生;尤其是化工装置等构筑物的倒塌事故,极易形成连锁反应,引发毒气(或毒液)泄露、爆炸等事故,导致灾害的进一步扩大。,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特点,突发性强,人员伤亡

6、大,二容易引发次生灾害,三破坏性强,经济损失大,五善后工作重,社会影响大,四救援难度大,作战时间长,由于恐怖袭击而导致的世贸大厦起火坍塌,共造成周边4座建筑物彻底坍塌和10座建筑物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美元,不仅影响了美国经济,其负面影响使世界经济减少了4个增长点,损失近1650亿英镑。,而衡阳特大火灾坍塌事故造成94户(412人)严重受灾,建筑面积为9000余平方米的建筑整体坍塌4000余平方米,火灾直接经济损失450多万元。,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特点,突发性强,人员伤亡大,二容易引发次生灾害,三破坏性强,经济损失大,五善后工作重,社会影响大,四救援难度大,作战时间长,一旦发生大

7、型建筑物、构筑物坍塌事故或由于地震等自然因素引起大片建筑物倒塌,往往导致较大的人员伤亡以及并发次生灾害,救援难度极大。根据灾情所需,救援投入的力量较多,不仅涉及到消防部队,还涉及到公安、医疗救护以及水、电、燃气、交通等部门。,由于被埋压待救的被困人员较多,受装备限制,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势必会减弱,救助往往是长时间连续作战。,湖南衡阳“11.3”特大火灾坍塌事故,按照国际惯例,建筑坍塌后为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最初的抢险救援工作不能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湖南衡阳“11.3”特大火灾坍塌事故发生后,最初的抢险力量都是采用手工或小型机械进行施救的,到确认被困人员无生存的希望后才调动大型机械设备,经社会

8、各界抢险救援力量历时73个小时,才将被困人员全部救出,而整个救援工作持续至12月14日才彻底结束。,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其抢险救援力量耗时近两年才将事故现场清理完毕。,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特点,突发性强,人员伤亡大,二容易引发次生灾害,三破坏性强,经济损失大,五善后工作重,社会影响大,四救援难度大,作战时间长,建筑物毁灭性坍塌事故发生后,人员伤亡重,社会负面影响极大。,衡阳特大火灾坍塌事故,使412人无家可归,灾民安置、死伤者抚恤金等问题成为当地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而备受社会关注的事故原因,也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如果灾民得不到妥善的安置、事故原因不尽快调查清楚,将直接影响到当地社会

9、的安定。,美国世贸大厦坍塌事故遇难人员的遗体辨认工作至今仍在继续,殉职的343名消防警察的遗体,仍有201人需要进一步核实,现场清理工作中发现的20000块人体碎片仍需要进行DNA鉴定。,世贸中心110层的南楼在倒塌的时候,部分建筑砸毁了德意志银行15层楼。现在德意志银行大厦仍然是空着的,外面用黑色的网罩覆盖着,里面含有大量的石棉、世贸中心废墟以及其他有毒化学品。在把这栋遭严重毁损的德意志银行逐层拆除前,工人们需要清理大厦中的这些有毒化学材料。去年秋天,这项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工人们就已经在楼顶上发现了10具残骸,最近数周以来,又陆续地发现了80多具尸骨。在瓦砾废墟中发现的尸骨碎片,绝大多数都

10、不到1/16英寸长,现在都被小心地堆在这栋41层大厦顶层。发现的残骸将被送往DNA实验室进行检测,能确定身份的将归还给受害者家属,不能确定身份的将被储存在世贸中心纪念馆,以便以后等待科技的发展,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检测。因为有些911受害者家属抱怨工程进展太慢,要求派恢复专家帮助这些建筑工人,本周两位消防部门主管和一些退休的消防人员也加入搜寻受害者遗体的工作。,建筑物坍塌的原因,建筑物在火灾中的破坏坍塌,与建筑的主要承重方式及承重材料的耐火性能有关。现代建筑的承重方式,主要分为墙承重结构,骨架承重结构以及内骨架承重结构等几种形式,这些承重结构(墙,柱,楼板,屋顶等)的材料主要有木材,砖石,钢筋混

11、凝土以及钢架结构等几种。这些建筑承重结构的材料,在火灾高温下均会发生不同的破坏。,主要构筑承重材料的耐火性能,(一)砖的耐火性能,砖的类型很多,如:黏土砖,煤渣砖,硅酸盐砖等。砖的耐火性能与砖的原料性质,砖墙厚度和外表粉刷层防火程度有关。如:烧结后的黏土砖能承受800900高温;而硅酸盐砖在300400就开始分解开裂。,象大理石,花岗石等,虽然属于不燃材料,但是在高温下遇冷水喷射容易爆裂。,硅酸盐砖,黏土砖,(二)混凝土的耐火性能,混凝土是由水泥,黄沙,碎石等骨料和水混合而成的,较厚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但是当高温后受冷水喷射易碎裂。钢筋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耐火性,在建筑中应用最为

12、广泛的承重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柱一般耐火极限为3小时,梁为2小时,楼板为1.小时,但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耐火极限为0.85小时,一经破损会迅速断裂。,混凝土强度的意义:强度是混凝土最重要的力学性质,混凝土主要用于承受荷载或抵抗各种作用力。混凝土强度与混凝土的其它性能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强度愈高,其刚性、不透水性、抵抗风化和某些侵蚀介质的能力也愈高,通常用混凝土强度来评定和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劣质混凝土,(三)钢结构的耐火性能,作为钢结构建筑,它的优点,一个是强度高,适合于大跨度和高层结构,抗电性能好,在比较高的地区,优先采用钢结构。,钢结构另外一个优点施工速度快。应该体现在连接方式

13、上。用在写字楼住宅这一块,高层结构,基础比较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钢结构强度高,可利用空间比较大。,高层结构像电视塔、桥梁钢结构用的更多了。高层钢结构方面,在公共建筑:办公楼、医院急救中心、商店、建材超市等等适用比较广泛。,钢结构的耐火性能极差,钢材在300400时,强度急剧下降,600时失去承载力,特别是过热的钢结构遇水冷却会立刻变形坍塌。,二、火灾高温作用对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的破坏,(一)高温对混凝土的物理影响,在火灾初期,混凝土构件受热表面层发生的块状爆炸性脱落现象,称为混凝土的爆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尤其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爆裂会导致构件截面减小和钢

14、筋直接暴露于火中,造成构件承载力迅速降低,甚至失去支持能力,发生坍塌破坏。,(二)高温对混凝土的化学影响,由于高温的影响,混凝土材料会发生化学变化,强度延性降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削弱,导致整个结构和构件的物理力学性能降低,产生损伤。当温度超过300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同时在火灾高温条件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温度上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比抗压强度大10%15%。当温度超过600以后,混凝土抗拉强度则基本丧失。火灾对钢筋也会造成很大影响。钢筋的强度随受火温度的升高而不断降低,其变化与钢筋品种有关。,(三)高温对钢筋和混凝土黏结力的影响,高温作用下的钢筋和混凝土之间

15、的黏结强度变化对其承载力影响很大。由于钢筋膨胀系数大于混凝土的膨胀系数,混凝土环向挤压钢筋,从而使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力增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由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变形差异增大,以及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降低和混凝土产生内部裂缝,从而使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力逐渐降低直至完全破坏。,(四)高温对钢结构承重力的影响,钢结构的承重性能受火灾影响最大。虽然其本身不会燃烧,但在火灾情况下,强度会迅速下降,一般结构温度达到350、500、600时强度分别下降1/3、1/2、2/3。根据理论计算,在全负荷情况下,钢结构失去静态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00左右,而一般火场温度将高达8001000左右,在这样的高温

16、下,裸露的钢构件会很快出现塑性变形,产生局部破坏,造成钢结构整体坍塌,因此,没有保护层的钢结构是不耐火的。,现有对于防火产品、工具、设备和系统耐火性能测试都是在人工模拟火灾的环境中进行的,在测试过程中都是按照制定好的标准进行的,一般应包括测试标本的安装以及已设计的“标准火灾曲线图”。,在点燃后的最初几分钟内温度将急速上升,达到1200 的高温甚至更高,而温度达到最高点后会下降。,2001年9月11日的纽约世贸大厦遭遇的恐怖袭击不仅震惊了整个世界,而且引发了就普通高层建筑以及特殊钢结构的消防安全的大讨论。显然,专家们的种种调查、研究、模拟、理论还未能达成广泛一致或形成在科学上被统一接受的结果。,

17、到目前为止,对世贸大厦倒塌调研结果的各方评论还未停止。我们现在所要讲的最终结论是来自于从2001年9月至今的调查研究所证明的事实。,(1)此次事件的特殊情况。世贸大厦的情况远远超过了标准、建筑法规或已有测试的范围。其的高温是由于飞机燃料燃烧所引起的,所以研究这样的温度“真实火灾”来说并无太大的意义。,(2)钢结构与其他材料。如果使用其它的建筑材料,那上述提到的高温下就需要采取有一定可比性的、附加的火措施。,事件情况,(4)建筑法规与实际消防的差距。1970年的纽约建筑法规定,类似世贸大厦这样高层钢结构建筑的绝热层应至少为38mm以达到2h的耐火时间。事实上,由于港务局特殊的法律环境,绝热层的铺

18、设不必完全与法规一致。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世贸大厦设时,类似世贸大厦仅使用了厚度为19mm的绝热层。,(3)自动喷淋系统的作用。很显然,即使用于自动喷淋的水罐与送水管道未被飞机撞坏,而且自动喷淋会在警铃响喷水,这样强的大火还是不可能用水熄灭。因此调查指出了个事实,就是根据水-碳-曲线图,特大火灾需要用化学泡沫来进行有效的灭火。,(5)两种厚度绝热层应用后的讨论。,1996年港务局总工师Frank建议“按照纽约城市建筑法规规定应用38mm厚度的绝热层。”尽管如此,到2001年9月11日为,只有不三分之一的北楼构架使用了38mm厚度的绝热层。Frank的建议未能很好实施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每个单一

19、楼层钢结构进行加厚的困难很多,此外,施工只能于晚上或假日内无人时才能开展。即使不考虑所有讨论与假设,南楼的绝热层一定比北楼的薄。这就是为什么北楼先受到飞机的撞击,是在115min后才开始倒塌,而南大厦稍后被飞机撞击,却在62min后即倒塌的原因。,(6)世贸大厦的特殊设计。世贸大厦是世界上最先采用管状结构的大厦之一,而早期的大厦都使用了框架结构。相比较而言,这种管状结构更适应高处的强风。其优点是除去了内柱,以节省更多的楼层空间。轻型楼层构架被延伸到了18m,这在当时的高层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另外一项研究却表明,有关绝热层厚度的讨论是没意义的。瑞士苏黎的FONTANA教授证实:即使钢材的热

20、层达到30mm厚(相当2h的耐火时间),一旦上面有任何个细微损坏,都有可能导致钢结构在18min内倒塌。,(1)建筑设计。,尽管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模型仍在讨论中,从上述所列举的事实中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在建筑设计或官方建筑法规中是无法考虑“恐怖分子”的影响的。大厦的设计师们一针见血的指出:“对于任何一个我们能设计出的建筑,总有人能想出办法摧毁它”然而,大厦楼面面积有3717m2,这种跨度的建筑结构比较小设计空间的建筑更易受到外部影响。,从消防人员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普通建筑还是高层建筑显然在这样大面积的楼面内救火是不可能的。而且,高层建筑的空难是可能发生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像2002年4月l8日一

21、架轻型飞机也曾经撞入意大利米兰的一幢高层建筑中。,(2)设计、建筑法规及现实间的消防概念,建筑法规对建筑的要求一般说来是“最低限度”,是不可能包括所有可能发生的外部影响。但是即使是那些最低要求,在现实中也未能达到。显然,经济问题经常是导致不能符合建筑法规的原因,并且在消防的计划与现实实施间存在明显的差距。更糟的是,大部分情况下,消防的安装质量未能达到标准要求。几乎每个国家的建筑法规中都未包括现场施工控制的内容。,钢结构防火保护的重要性与结论,1作为建筑结构基本材料的钢,钢结构的柔韧性和持久性在从飞机撞击了大厦到两座大厦先后彻底倒塌这段时间内起到了很大作用。如果大厦使用的是更为坚硬的结构,那么受

22、到撞击后,大厦将有可能立即倒塌。钢材耐火性能、结构的韧性、对强风高压的适应性以及其结构力可以允许在无任何内部支柱的情况下设计很大跨距的特性,使之成为高层建筑颇受欢迎的材料。,2钢结构的防火,由于钢结构强度会在高温下减弱(大约550),所以对钢材的防火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通常采用膨胀型外层涂料涂覆、加强型(含纤维的)膨胀型外层涂料(或水泥或含矿物质)涂覆、防火板或覆层四种。,耐火达到90min,一旦发生火灾,涂料会形成泡沫状,从而形成耐火隔离层保护钢结构。由于涂层很薄,可以根据设计者的要求在其中一个表面涂,这样的涂层可以在精致、华丽的钢结构中使用以达到美观的要求。,(2)加强型(含纤维的)膨胀型外

23、层涂料。,可以在较高温度下保护钢材,并且从审美角度看与膨胀型外层涂料差异不大。,(1)膨胀型外层涂料,(3)(加强型和或膨胀型)涂层。,基本上用于更高的耐火等级和一些特殊的情况。,(4)防火板和覆层。,在不需要特别视觉效果的项目中(如:工厂)作为防火覆层受到广泛应用。这些防火板和覆层是为较高温度和一些特别情况而设计的。,三、火灾中建筑结构破坏的其他因素,(一)建筑设计不合理,结构整体牢固性差,是建筑发生大范围坍塌的关键因素。,在设计中存在如构件荷载设计不够、结构方案布置不合理、构件之间联结不可靠,缺乏必要的构造措施,一个构件上的荷载传到地基上的途径太少、构件缺少足够的延性等问题,一旦发生火灾、

24、爆炸或其他灾害,高温造成构件损坏,极易造成建筑整体坍塌。,(二)施工质量差,降低了构件的承重能力和耐火极限,加快了火灾中建筑的破坏进程。各种老式建筑、危楼、豆腐渣工程、违章建筑、临时建筑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使用时间长、构件腐蚀老化,建筑材料质量差,不按规定施工等原因,只是局部或整体安全性差。发生火灾后,建筑往往在耐火极限范围内甚至正常荷载情况下就会发生坍塌事故。,2006年04月02日重庆白市驿一厂房垮塌,垮塌厂房叫富民家具厂。2日中午,工地有19个民工,垮塌造成两名民工死亡,四名民工不同程度受伤。为避免安全事故再次发生,这幢一楼一底、千平方米的厂房被彻底推倒,不少断裂的预制板裸露出钢筋。在建厂

25、房垮塌事故已初步查明:施工属无设计图、无报批和无建筑资质的三无建筑。,(三)擅自改变建筑使用性质或在装修时拆改破坏建筑结构的行为也增加了火灾中建筑的坍塌的可能性。例如:将居住建筑作为仓储使用,既增加了建筑物楼板荷载,又增加了内部可燃物数量和火灾荷载密度,火灾危险性随之增加。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加大火焰传播速度和燃烧时间。又如:在装修中拆改承重墙、柱,改变建筑整体结构,破坏了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是火灾坍塌的隐患之一。所以我们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的时候一定要负责任。,(四)建筑防火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消防设施不完善,钢结构防火保护材料不合格,以及在灭火施救过程中战术运用不正确,没有及时控制、消灭着火点,

26、以至延长了火灾时间,都会增加建筑坍塌的可能性。,(五)建筑在爆炸、地震、撞击等外力作用下,首先造成建筑结构先破坏,然后发生火灾,这种情况下的建筑物坍塌,所用时间远远低于耐火极限时间。,四、建筑火灾坍塌的预防,提高建筑物的防灾能力,加强建筑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就必须加大对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各项建规、标准,提高建筑构件设计的荷载标准值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强建筑竣工后的检查验收,全面把好开业审批关,保证消防设施质量,确保生产使用性质与建筑等级相匹配。,(一)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建筑质量1、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设计标准的落实。从建筑的投资、设计、招标、审核、施工到竣工验收和施工队伍的

27、选择等建立健全一整套系统的、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设计程序,加大监管力度,使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设计,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口。,2、进一步建立健全建筑行业资质认证制度。对建筑行业实行综合评估持证上岗,要以技术实力为前提,以质量信誉为保障,有效遏制层层承包,减少环节,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坚决消除烂尾楼、劣质楼盘的建设和使用。,3、严格对施工材料和结构变动的监管。有关部门要对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监督管理,严禁不符和标准的材料进入建筑施工现场。对于已建成的建筑,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结构,避免减少承重受力面积和增加楼层的局部负重力,防止建筑材料不过关或超出构件的承重能力而导致建筑坍塌

28、。,4、提高建筑的耐火等级。进一步修改现行规范和标准,提高对建筑的墙、柱和楼板、梁、屋顶等承重构件的保护标准,增强水泥的厚度和钢结构防火涂层质量,加大对承重部件及钢筋的保护,延长耐火时间。同时,尽可能的缩小防火分区的面积,提高防火分隔的耐火极限。,5、最大限度的减轻建筑的荷载(火灾荷载和负重荷载)。建筑工程完工后,在投入使用前要进行合理布局,尽可能的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进行装修,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的荷载密度,对于体积大、重量大的物品要视建筑部位的承载能力放置到适当位置,防止楼板局部受力过大,给建筑带来灾难性的破坏。,(二)采取各种措施,有效防止建筑坍塌 建筑坍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墙、

29、柱和楼板、梁、屋顶等承重构件失去承重作用引起的,火灾中有效地防止建筑坍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1、加强对承重构件的冷却。对受火势威胁严重的墙、柱和楼板、梁、屋顶等承重构件进行全面冷却,降低其受火面的温度和承重构件的受热程度,避免水泥发生龟裂后钢筋直接受火势烘烤而坍塌。,在射水时要注意使用喷雾、开花水流或直流折射的方法,避免强水流直射高温承重构件,有效防止构件外围混凝土发生爆裂,最大限度地减缓构件承重能力的丧失。,2、加强通风、排烟、散热,降低集热程度。根据建筑情况适时开启排烟系统,打开门窗进行横向排烟,降低建筑物的受热程度,避免建筑因集热过高,承重部件发生变形失去承

30、重能力。,必要时在烟雾较大和集热量大的位置采取破拆、打洞等方法强行改变烟气的流动方向,避免集热高温对承重构件形成威胁。,3、降低和减少建筑的负荷和火灾荷载。灭火救援中,救人是第一位的,被困人员得到安全疏散后,要积极疏散可燃物,尤其是建筑承重构件周围的可燃物,减少其火灾荷载可以防止承重部件快速升温,有效阻止火势的扩大蔓延。火灾条件下,建筑的超负荷装载也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如超量装载货物,安全系数相对降低,势必加快建筑的坍塌速度,尤其是大跨度的厂房、库房、超市或闷顶,在火灾的直接烘烤下,承重部件性能指数下降,如超量存货或过量打水则会加快坍塌的速度。,(三)正确选择进攻路线,加强自我防护 1、加强警

31、戒,设立观察员。火灾中的建筑物,由于受外力的破坏和温度的影响,承重构件的承重能力急剧下降,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因此,必须设立观察员,在建筑周围实施警戒,对建筑整体情况进行不间断的观察,发现坍塌征兆及时报告,为指挥员决策提供理论依据。,2、组成精干小组,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进入。在实施救人、灭火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进入的数量,实施统一指挥。根据火灾现场情况组成若干个精干小组,做好个人防护,在救人灭火的同时,对受到火势威胁的承重部位进行全面冷却,防止建筑构件受高温作用而破坏,甚至导致建筑物坍塌。,3、正确选择水枪阵地。选择水枪阵地要充分利用现场的地形地物做掩护,依托就近的门窗、墙体、承重构件等

32、作为水枪阵地,阻止火势沿可燃物延烧,力量充足时,可以采取四面包围战术,尽快结束战斗。多层建筑着火,力量部署的顺序一般是着火层、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下层(力量不足时,着火层下层可暂缓部署力量)。要充分利用内部楼梯、外窗、金属固定体、架设的消防梯等作为进攻途径。,4、对建筑进行必要的破拆和加固。发现建筑墙体裂缝或局部有塌落迹象等情况,可适情采用原木、木板、脚手架等进行必要的加固,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对于悬挂物不破拆难以保证安全的部位或物品,必须组织力量进行破拆,消除隐患。,5、使用固定炮、移动炮和遥控炮灭火。充分发挥现有器材装备的作用,根据现场条件优先使用固定炮、移动炮、遥控炮等设备远距离实施灭火作战

33、,最大限度地降低救援人员的危险系数。,6、确定撤离的最佳时机。指挥员要根据建筑发生的异常征兆,异常声响、裂缝、震颤、掉浆、局部塌陷等情况,必须及时做出综合判断,合理选择撤离的最佳时机,命令全部参战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如果现场出现建筑坍塌,应当立即启动救援程序,以最快的速度,有效的措施,积极抢救被困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五、建筑火灾坍塌救援程序及方法,在建筑火灾扑救中,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火灾破坏的原因,一旦造成建筑火灾坍塌应立即调整力量,迅速实现集中灭火向全力救生的战略转移,并严格遵循一套比较科学合理有效的救援处置程序,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积极施救。,(一)力量调派为防止零打碎敲,延误救

34、援时机,力量调派要确保一次性到位。一是救援人员,包括消防部队(特勤中队)、武警部队、治安民警、交通警察、医疗救护、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电力公司、建筑专家等。二是救援设备,包括破拆、切割、剪断、扩张、牵引、填充器材,以及大型的铲车、吊车、推土机、挖掘机、拆除机等机械施工车辆。准确实施救援人员、器材设备一次性调派,为抢救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二)现场询情建筑火灾坍塌事故,大都在消防部队到场后的火灾扑救过程中发生,往往造成部分消防人员伤亡,大大削弱消防部队整体作战能力。因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调派增援力量实施救援。在增援力量到场前,初期参加灭火战斗的指挥人员要详细询问掌握坍塌建筑内

35、人员数量、事故埋压人员的数量(包括消防人员)、坍塌前人员所在楼层和大致方位等情况,以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救援力量及时准确的实施营救赢得宝贵时间。,(三)统一指挥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实施统一指挥,严密制定人命救助方案,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做好协同作战。要在灾害现场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各方面救援专业力量组成的现场分指挥部,拟定严格的施救方案,明确现场分工任务,注重各个单位、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与协调配合,确保现场救援行动统一,有条不紊。,(四)充分准备各参战单位要严格按照现场指挥部的要求和分工任务,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认真做好施救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针对现场建筑和交通道路情况,迅速疏导整体框架

36、受到影响建筑物内部的居民,疏散隔离围观群众,封锁事故周边适当距离内的交通路段,严禁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为使用生命探测仪创造相对安静的探测环境。,三是加强对坍塌现场的监护。为防止二次坍塌和落物伤人事故的发生,应及时清理、稳固现场建筑悬垂构件,必要时应对局部建筑进行加固或事先推倒等,为顺利救助提供安全保障。,四是对现场实施侦察检测。为防止建筑坍塌造成的次生灾害事故发生,要协助供水、供电、供气部门切断坍塌建筑的水、电、气供应,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扑救次生火灾或驱散泄漏的可燃气体,有效控制灾害的继续扩大。同时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积极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的具体压埋位置,并做

37、好明显标志,严防救援人员在上踩踏,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五)实施救生建筑火灾坍塌事故的救生工作,应按照先外围后内部、先危重后轻微、先被困后遇难、先上层后下层的施救原则,在力量充足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同时进行。,1、迅速疏散整体框架已经受到影响的建筑物内部的居民。,2、重视对倒塌现场的监视工作,以防倒塌事故的再次发生,必要时应对局部建筑进行加固、事先推倒等,确保救助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平降坍塌时,由于承重墙或立柱等结构受到的破坏比较严重,整个墙壁、楼层或屋顶塌落下来,瓦砾、碎石、砖块、木材等直落地面。这种坍塌空隙较少,但在部分支柱和承重墙根部仍可能有不规则的空间,救援中可尽量利用。,三是

38、“V”字型坍塌时,由于楼层中央有过重负荷,如笨重家具或大型机器,便会先由楼层中央坍塌下来,但由于受到周围墙、柱不同程度地牵拉和支撑,能在楼层中央的两侧或四周形成一定空隙,救援时应充分利用。,3、慎重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建筑火灾坍塌后,建筑构件沉重而又不规则叠压和钢筋连接,直接使用大型铲车、吊车、推土机、破拆机等施工机械车辆清除现场,会对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救援初期必须在手工清理碎石、瓦砾的基础上重点使用扩张器和切割工具,操作过程中还要全面掌握建筑构件的受力点和支撑点。,不得已必须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时,尤其是在起吊、牵引等挪动与被困人员贴身的建筑构件时,切不可轻举妄动,必须采取有效的扩张、支撑等保护措施,在确保被困人员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方可起吊、牵引挪动,对于一时无法解救但又无生命危险的幸存者,应及时为其提供饮食和药品,并设专人陪护做好情绪稳定工作。,6、救援人员注意自身安全,不可盲目进入整体框架已经松动的建筑内部,或靠近和停留在残墙断壁下方。,7、控制灾情的扩大,严防燃气泄漏、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