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立足课堂探寻有效的高考复习(二) (1).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1536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立足课堂探寻有效的高考复习(二) (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立足课堂探寻有效的高考复习(二) (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立足课堂探寻有效的高考复习(二) (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立足课堂探寻有效的高考复习(二) (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立足课堂探寻有效的高考复习(二) (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立足课堂探寻有效的高考复习(二) (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立足课堂探寻有效的高考复习(二) (1).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康熙帝(1661年-1722年)在位,雍正帝(1722年-1735年)在位,乾隆帝(1736年-1796年)在位后做太上皇三年,至1799年去世,世界历史中的康乾盛世,古今图书集成书影,四库全书书影,“中国文明自三千年前的商周开始,在近三十个世纪里始终遥遥领先于西方和世界。只是在近五百年来,欧洲社会才开始真正发展,才迅速赶上并真正超过中国。”纽约时报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克利斯托夫,1661年,1799年,1680,1700,1720,1740,1760,1780,1652-1674年,三次英荷战争,英国获得海外殖民优势,1689年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1751年,法国百科全书首卷面世,1785年,

2、瓦特发明改良型蒸汽机,1685年康熙帝设置粤海关,1728年雍正帝发布上谕劝农,1755年胡中藻因诗文获罪,1729年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克伦威尔(1599-1658),为了保护英国的海上贸易力量,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受到很大的打击,双方自1652至1674年进行了长达22年的英荷战争,最终英国获胜,进一步确立海上殖民霸权,而荷兰则丧失海上殖民强国地位。,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海禁小有松弛,康熙仍口谕大臣们:“除东洋外不许与他国贸易”,并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国家承平日久,务须安不忘危。,清王朝自康熙二十四年重开海外贸易

3、,仅开设广州一个口岸,并设置粤海关。,英国议会大厦,国王不得干涉法律;没有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人民有向国王请愿的权利;人民有配带武器以用以自卫的权利;人民有选举议会议员的权利;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人民有不遭受残酷与非常惩罚的自由;人民有在未审判的情况下不被课罚金的自由 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权利法案主要内容,雍正七年(1729年),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改称军机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大臣承旨办理机务。清朝皇帝通过军机处,集大权于一身,军机大臣则完全丧失了独立性。清代军机处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集权发展的新高峰。,法国百科全书书影,以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包括卢梭、伏尔泰、孟德

4、斯鸠等人,于1751一1780年间编纂了举世闻名的35卷本百科全书。这部巨著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潮流,对封建政权和教会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封建皇帝每年农历二月进行亲耕的农耕礼,以示重农。,“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贵,遂成风俗。”雍正皇帝上谕,胡中藻案 乾隆朝最著名的文字狱之一。乾隆继位后兴起“胡中藻案”。乾隆二十年(1755),以其所写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指责其故意在清国号前加“浊”字。胡中藻被判处斩首。康雍乾时期共兴文字狱160余起,总数达数万人,遭毁版图书三千余种近七万部。使得广大知识分子不敢涉及时政,甚至

5、连自然科学研究也不敢进行。,瓦特,盛世?,危机!,历史的启示,历史的启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37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回答:(1)展览一:18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下表是展览中对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8分),06高考(北京卷),37.(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

6、列问题。材料一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利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恭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摘编自清史编年等材料二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

7、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采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使准行。摘编自清实录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而,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4分)(2)结台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英国国内背景。(8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10分)答案:(1)不同之处:两广总督译文:视两国关系为蛮夷之邦与天朝上国的关系,视双方往来为朝贡关系。英方信函:增进邦交,扩大贸易(8分)。原因: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是出于这种心态(6分)。(2)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目标(8分)。(3)乾隆拒绝了英方的各项要求(4分)。维护了领土主权;盲目自大,坚持闭关锁国政策(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