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1735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的驯化养殖,中国对野生动物的驯化养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朔到商周时代,最初主要是一些比较温顺的易于捕捉和饲料较易取得的草食动物及部分杂食动物,如野鸡等。以后随着饲养经验的积累,以及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提高,又开始驯养家畜、家禽、家蚕、蜜蜂、淡水鱼、昆虫等,清代开始养鹿。解放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许多鹿场,饲养了大量的梅花鹿、马鹿、白唇鹿等供药用。,药用动物人工驯化养殖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1.饲养技术的发展:乌骨鸡等克服就巢性以提高产蛋量;土鳖、蝎、龟鳖等温室化饲养,打破休眠以加速生长发育等。鱼类和龟鳖类等混养以增加经济效益;多层笼养鸟和网箱养鱼等高密度机械化饲养

2、,以大幅度提高产量;,2.饲料生产技术的发展:鱼类、鸟类和兽类的药用动物饲料已达到科学配比、颗粒化,特别是在对添加剂、加速生长的高效饲料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3.繁育技术的发展 在高等药用动物中繁殖新技术很多,如超数排卵、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胚胎分割、胚胎移植等研究应用。利用外源激素调整动物家养条件下的内分泌情况、电刺激采精,发情鉴定和妊娠鉴定仪器的研制都有很大的进展。在良种繁育工作方面,根据不同目的,提纯复壮和杂交选育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驯化的概念 驯化是将野生动物的自然繁殖过程变为人工控制的过程,或者说是把野生动物培育家养动物的过程。通过驯化可以达到对野生动物的全面控制和再生

3、产。驯化可有效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并给动物饲养、繁殖、疾病防治和产品采收等带来了很多方便。对野生动物的驯化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种特殊手段。,第一节 驯化的概念、理论与方法,驯化是对动物行为的控制与运用,通过人工定向驯化,可降低动物的野性,使动物更加温顺,并按照人类要求的方向产生变异。,野 猪,家 猪,驯化动物完全丧失野性,与其祖先在遗传特征上有很大差别。驯养动物未完全丧失野性。二者共同特点是经过训练,基本都能够服从主人的指令,因此,严格地说:目前野生动物驯化的现状是:1.绝大多数野生动物未能驯化。2.已被人类驯化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等3.驯养(半驯化)状态:鹿、林麝等。,野生动物

4、驯化年代表(部分),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能够被人类驯化的野生动物大多是草食性、中小体型、性情较温顺的动物,那些始终不能被驯化的野生动物有一些共同特点,例如:1)肉食性,食量大狮、虎、豹等。2)生长速度慢一头象成年约需10年。3)性情:凶险型(熊)、容易受惊型(羚羊)、独居型等。,贾雷德戴蒙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该书于1998年获得普利策奖以及英国科普书奖。,然而,也有一些性情凶残、肉食性的动物被人类驯化成了家畜,如狼 狗,野猪 家猪,野牛 牛。由于驯化是改变天性的过程,一般要从幼龄动物开始驯化,通过长期的选育,才能改变动物的遗传属性,因此历史上人类驯化动物,往往都要耗费成百

5、上千年。现代对野生动物的驯化进度虽然加快了,但是驯化成本依然很高,周期极长,因此,野生药用动物的养殖,基本上是处于驯养状态。,关于野生动物驯化的争议:1.现实中的野生动物能否被驯化?驯化野生动物是否会威胁到物种的存在?,小狼仍然“本性难移”,伤了人,狼图腾传递的观点似乎是狼不能被驯服,但科学家认为,现实中如果从小狼崽开始养,不排除个别被驯化的可能性,毕竟特例总会存在。但狼不能被广泛驯服,这是自然规律,推及到其它野生动物,虽然经过人工养殖,仍会继续保留着其野生的本色,这有利于保持物种的多样性,不会威胁到该物种的生存。,2.野生动物驯化的关键 寻找“温顺基因”银狐,很难与人接近,饲养繁殖有一定难度

6、,但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细胞及遗传学研究所,研究者选取出已经在农场饲养了几十代的银狐中最驯服的个体,以它们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再从子代中选取更驯服的个体再次杂交。如是再三,通过四代的人工选择,得到的个体已然能够像狗那样摇晃尾巴回应饲养人员;再过了两代,它们的行为更加像狗会对着主人嘀咕、呜咽,甚至是不停地舔主人的脸,对人类非常友好。,西伯利亚细胞及遗传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把银狐抱在怀里。,现在,研究人员正试图将驯化行为与基因对应起来,每年都会从养殖场评估当年新出生的狐狸。对狐狸的活动进行拍摄和录音,然后对狐狸的DNA进行提取、分析和对比,研究人员认为,那些可以被驯化的狐狸的细胞中可能

7、含有一种“温顺基因”,而如今他们正在寻找的就是这种基因,并正在研究如何使这种“温顺基因”能够世代相传。这种“温顺基因”能否转移到狮、虎等猛兽体内,对其进行驯化?,二、动物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式1.早期发育阶段的驯化:是驯化最重要的时期,利用幼龄动物可塑性强的特点,进行人工驯化其效果普遍较好。产后30日龄以内未开眼的黄鼬,与母兽隔离而人工饲养,在开眼以后即接触人为环境,于是能很好地接受人工饲养管理。如仔兽在产后受母鼬哺乳的则往往经过几年人工驯化,也改变不了其野性行为。,2.直接驯化个体驯化与集群驯化:个体驯化是对每一个动物个体的单独驯化,如马戏团的每一个动物都要训练出一套独特的表演技能,役用幼畜的

8、驯化等。集群驯化是在统一的信号指引下,使每一个动物都建立起共有的条件反射,产生一致性群体活动。针对群居性动物,如马、野猪等动物的驯化,摄食、饮水和放牧等都在统一信号指引下定时、定地共同活动,给饲养管理工作带来很大方便。,3.间接驯化:利用同种的或异种的个体之间在驯化程度上的差异,或已驯化动物对未驯化动物之间的差异而进行的。在不同驯化程度的动物中,建立起行为上的联系,产生统一性活动的效果。例如,利用驯化程度很高的母鹿带领着未经驯化的仔鹿群去放牧,这是利用幼龄动物具有“仿随学习”的行为特点而形成的“母带仔鹿放牧法”。在放牧过程中又不断地提高了仔鹿的驯化程度。,三、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基本步骤 引种-

9、驯化-饲养-繁殖-育种(一)引种 引种是野生动物变为家养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生活习性调查、捕捉、检疫和运输等一系列工作。由于人工改变了动物的生活环境,对动物来说是一场生命力和适应性的严峻考验,也是对引种技术水平的实际检验。因为忽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而导致工作失败的事例是很多的,所以应切实做好下列几项工作。,1习性调查:习性调查的目的是要摸清动物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规律,知道在家养时应提供动物哪些生活条件,保证动物正常生活、繁殖、生长发育,让被引种的动物有一种安全感,象回到在野外生活的家一样。,(1)栖息环境调查:动物在野生状态下栖息地的范围和特点,一年四季的气候和景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等。对确定

10、动物的养殖方式、场舍建筑、设备供应和经营管理等都可以提供基本依据。北方的养兽场,越冬棚舍或巢箱,其温度条件往往不如背风向阳的林间栖息地或天然的树洞、土穴。片面地认为兽类耐寒性强而忽视对越冬环境的保温会影响动物的生活、繁殖和生长发育。,(2)食性调查:食物是动物的首要生活条件。每种动物都有它的食性特点,很多种野生动物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发育阶段存在着食性的变化。如梅花鹿春季喜采食嫩叶、幼芽和花蕾,夏季则以青绿枝叶为主,蛤士蟆(中国林蛙)在蝌蚪料期以浮游生物和水草为食,到了成蛙阶段,要以活的虫类为食。如果不把这些食性的特点调查清楚,人工养殖就很难获得成功。,(3)行为调查;首先要了解动物是群居性还是独

11、居性,以确定群养还是分养。独居性的动物在家养条件下未经驯化而强行群养会使动物之间殴斗、咬伤甚至死亡。有的为昼出性,有的为夜出性,也有的晨昏性活动。有的为春季生殖,有的为秋季生殖,有的冬眠,有的夏眠,对动物进行人工养殖必须根据这些行为特征,来制定年周期或日周期的饲养管理制度。,2捕捉怎样捕捉?枪,刀,陷阱.对动物机体和精神造成伤害_惊恐_身体生理功能失调,食欲减退或绝食,窒息或心力衰竭,甚至造成死亡。尽量避免。笼捕法:大熊猫 在引种时多以幼龄动物为主,还要考虑雌雄比例和年龄比例。如蝎子在自然界的雄比例为3:1,在人工养殖时各地都调整为二雌一雄,以保证较高的繁殖率。,3检疫 很多野生动物饲养场,由

12、于引种时不检疫而造成严重后果。野生马鹿的布氏杆菌病,训鹿的结核病,野猪的囊虫病,雉鸡的结核病都较普遍。在家养之前必须严格检疫。初捕之后要在原地暂养和观察一段时期,在运回到饲养场后,一般也应与原饲养的动物群隔离,等饲养一段时间之后再合群。,4运输 在运输时要尽量缩短时间,避免时走时停和中途变换运输工具。一般来说,成年动物比幼年动物难运输;雄性比雌性难运输;独居性的比群居性的难运输;肉食性的比草食性的难运输。所以,在运输时应根据动物的体型大小,生理及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如采取遮光运输、麻醉运输、淋水湿运、增水缩食等运输方法。,5.性活动期的驯化:性活动期是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增高,动物容易出现惊恐、激怒、求偶、殴斗、食欲降低、离群独走等行为特点,必须进行针对性的驯化工作才能避免损失。如保持环境安静,控制光照,对初次参加配种的动物进行配种训练,防止拒配和咬伤,利用灯光、音响或其它信号,在配种期建立起新的条件反射,指引动物定时交配、饮食、休息等,形成规律性活动。避免动物伤亡,而且可提高繁殖率。,第二节 药用动物驯化养殖实例视频:林麝的养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