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潘安湖报告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1939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潘安湖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潘安湖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潘安湖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潘安湖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潘安湖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潘安湖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潘安湖报告表.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德潘安美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目 录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83环境质量状况124评价适用标准15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8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97环境影响分析31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439结论与建议44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中德潘安美湖项目建设单位徐州中德置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蔡子豪联系人杜杨通讯地址徐州新城区吉田商务广场B栋539联系电话15952157177传真/邮政编码221000建设地点利大路东侧 2013-71号地块备案部门/备案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代码及类别K7010房地产开发经营用地面积35599.27m2绿

2、化面积12459.74 m2总投资(万元)9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00环保投资比例4.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101.1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 1.1.1原辅材料施工期:钢材、水泥、砖、碎石子、黄砂及其它建筑材料。营运期:一般商品货物及日用品等。1.1.2主要设备施工期:注桩机、运输车辆、塔吊、挖掘机、装卸机、水泥振捣器等。营运期:供水系统用加压泵、电机、居民用家用电器等。水及能源消耗量名 称消耗量名 称消耗量水(t/a)67274轻柴油(t/a)/电(kwh/a)439.49万燃气(Nm3/a)5.38万蒸汽(t/a)

3、0.24万其 它/1.2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建设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9692.6t/a,经化粪池处理后处理达到贾汪区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贾汪区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进入尾水导流工程。1.3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1.4工程内容及规模1.4.1项目由来徐州中德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20日,是经徐州工商行政管理局贾汪区分局核准的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执照注册号为:320305000048877。经营地址位于徐州新城区吉田商务广场B栋539,法定代表人为蔡子豪。公司注册资

4、本为800万元,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开发经营。徐州中德置业有限公司拟投资9500万元,在利大路东侧 2013-71号地块建设中德潘安美湖项目。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5599.27m2,总建筑面积48849.5m2。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会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环保部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的有关规定,该项目需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经过现场勘察及工程分析,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和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试行)(2005年5月

5、),编制了徐州中德置业有限公司中德潘安美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依托潘安湖风景区。潘安湖位于贾汪区西南部,地处徐州主城区与贾汪区中间地带,距两地均约18公里 。距京沪高铁徐州站约5分钟车程,区位和交通优势突出。总占地面积约25-3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约2万亩。由3大景区组成:一是万亩湿地观光区。景区湖面4000亩,湿地2000亩,绿地2000亩,打造“四区三轴”空间结构,最终形成南游、北养、西俗、东静的空间格局。二是马庄农家乐项目。三是乡村康体健身俱乐部。总面积约3060亩,着力建设成为集康体健身、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1.4.2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本项目地块位于利大路东侧 2

6、013-71号地块。项目东侧为潘安湖,北侧为神农庄园,南侧为段庄,现在已经拆迁。项目地理位置具体见附图1,建设项目周围500m现状见附图2。1.4.3工程主要内容本项目总用地面积35599.27m2,总建筑面积48849.5m2,分为A、B、C、D四种户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本项目A户型为3层,建设5栋。B户型为3层,建设5栋。C户型为3层,建设7栋。D户型为7+1层,建设4栋。商业区位于项目西侧,与D户型住宅交叉,5层的1栋,2层的2栋。商业业态为商场、超市、便利店、银行等服务业,无餐饮、KTV、酒吧及钣金加工等强噪声、散发异味大气污染物的业态。本项目工程内容还包括给排水工程、道路、景观绿化

7、、消防管网、弱电系统等。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4-1。表1.4-1 建设项目总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建筑指标备注1用地面积m235599.272地下车库面积m22192.013地上建筑面积m248849.54其中住宅建筑面积m234135.685配套公建建筑面积m24576商业建筑面积m214256.827居住户数户2728建筑占地面积m29255.89容积率%1.3610绿地率%35表1.4-4 建设项目户型设计序号户型(m2)户数(户)比例1小于1205419.85%2120-1307326.84%3130-14014553.31%1.4.4总图布置结合地块形状及周围交通道路条件,项

8、目在地块中间设置物业用房和景观,沿湖景观设置亲水平台,使景观尽可能集中营造更大绿化效果,项目在利大路路道路上设置主入口、次入口,设置环形机动车道,最大限度满足住户出行方便的要求,机动车停车方式分为地下和地上。建设项目总体布局详见附图4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1.4.5施工进度计划本项目计划建设周期约12个月,不分期建设。建设进度安排包括六个阶段,分别为项目施工图设计审查阶段、投标开工阶段、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配套施工、设备安装、绿化等阶段及竣工验收阶段。1.4.6公用及辅助工程(1)给水系统建设项目给水采用城市自来水,市政给水管网沿路铺设,小区给水干管布置在小区中心道路,区内从市政两个方向

9、引DN200 给水管,在区内成环网铺设在绿化带或人行道下,各单元用水直接由环网供给,一户一表分别计量。住宅一般13 层利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以节省能源,高于三层采用恒压变频给水装置加压供水。(2)排水系统本项目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内采用污、废合流,室内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白云东路侧市政污水管,最终进入贾汪区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屋面雨水经雨水斗收集后,由雨水立管排入室外雨水管道。同时屋面应设置溢流口、溢流堰、溢流管系等溢流设施。(3)燃气供应本项目居民厨房采用管道天然气作为燃料,由城市燃气管网压力管处接入,室外燃气管道均采用埋地敷设、室内天然气管采用沿墙柱架空明管敷设。(4)供电系统

10、电源采用市政低压电网供电。由城市道路上设置的城市供电网通过电缆引入本项目变配电室,再引入各单体工程。(5)供热系统本项目夏季制冷采用分户式空调;冬季取暖由天能姚庄煤矸石热电公司集中供热,小区不自建燃煤锅炉。徐州苏源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具备375t/h循环流化床配套215MW的发电机组,已于2004年建成投产,现供热能力为130t/h,规划供热半径8km,热电比133135%。(6)垃圾处理项目不设置垃圾中转站,在单元门口分别设置分散收集垃圾箱,实行分类收集,由保洁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项目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1.4.7商业用房功能建成后项目商业活动会对本项目和

11、周围居民产生一定影响,根据本项目设计方案,该配套商业用房商业业态为商铺。根据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徐州市服务业油烟噪声污染防治暂行规定,住宅楼内禁止从事餐饮、娱乐、机动车维修与保养、金属加工以及其他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的服务行业。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应严格控制进驻商业类型,禁止上一些有强噪声污染、易产生刺激性气味、产生严重大气污染及水污染的项目,此外,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区内商铺及商业用房的经营管理,涉及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项目,需另做环评并报当地环保部门审批。1.4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利大路东侧 2013-71号地块,该地块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和商住用地,地块原

12、为矿区,目前情况为拆迁完毕后的建筑空地,随着本项目的实施,原有地块环境将得到很大改善。项目建设应采取建设围墙、洒水抑尘、密闭作业等措施减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采取禁止夜间作业、厂区周围禁止鸣笛等相应减噪降噪措施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对潘安湖湿地公园的影响。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本项目地块位于利大路东侧 2013-71号地块。项目东侧为潘安湖,北侧为神农庄园,南侧为段庄,现在已经拆迁。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项目周围环境状况示意图。2.1.1 地理位置贾汪区是徐州市辖五区之一

13、,位于徐州市城区东北部苏鲁两省交界处,地处东经1171711742、北纬34173432之间,北依齐鲁大地,南连淮北平原,西距“五省通衢”徐州38公里,东距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200公里,区位十分优越。2.1.2 地形、地貌和地质(1)地形、地貌贾汪区地处华北平原之鲁南南缘低山丘陵与黄淮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北部为丘陵山区,有主要山峰55座,南部系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河道水系穿插其间,形成山水兼备自然生态体系。北面“山系”与南面河流之间是九十九顶凤凰山的主体大洞山,其主峰海拔361米,为徐州境内第一高峰。贾汪城东依大洞山,北与东北两面邻近寨山、窝山、二郎山、双顶山、大鹿山,东西两侧

14、有东西排洪沟、大寨河,南面有不牢河穿过,形成“一水横陈,连冈三面”的山水环抱之势。贾汪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略向东南倾斜,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00360米,平原区海拔一般在28-35米之间,采煤塌陷最低处标高为25米。(2)地质贾汪区境内地层隶属“华北地层区徐州蚌埠地层分区”。区内各时代岩石层单元发育较齐全,地层的空间展开与区域性构造格局关系密切,断层与褶皱使岩层走向大多呈北东方向,并略向北西凸出显弧形分布。区内以沉积岩广泛分布为特征,偶尔少见零星分布的基性次成岩小型侵入体,出露的最古老地层是寒武系,其次是奥陶系、石碳系、二叠系、第三系,最新的是第四系,黄土冲积层。本区域大地构造位于泰岭纬

15、向构造带延北分支南侧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西侧之复合部。贾汪北部有河口韩庄铁富沟,近东西向构造断裂,其东距我国著名的深大断裂郯庐断裂带约40公里。区内总体构造格局是徐州复式背斜呈孤形展部的北东端构造线方向大多成北东方向。境内主要有断层四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境内岩层的组成物质主要为寒武奥陶系的石灰岩,中间夹有少量的云母页岩、砂页岩等。岩石两组节理广泛发育,且裂隙较宽,为雨水的下渗、岩洞的发育创造了条件。本区没有较大的诱发地震断层通过。2.1.3 气象贾汪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具有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过渡性气候特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寒干燥,夏热多雨,春秋季节较短且较干旱。入冬及回暖较早。年

16、平均气温15.3,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2,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年均降水量800930毫米,全年降水量集中在68月。全年四季的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平均风速2.1m/s。年日照总时数22842495小时,日照率52%57%,年均无霜期200220天。境内常有寒潮、霜冻、旱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2.1.4 水文贾汪地区地表水系主要属于淮河水系,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设计方案的必经之地。区域河流主要为京杭运河、不牢河和屯头河。(1)京杭运河京杭运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京杭运河为类水体。京杭运河为闸坝式河流,水流状态受人为因素控制。自然流向为自北向南,平时流量很小,流速极为缓慢,基本是滞

17、留状态,洪水时流量较大。调水时水流自南向北,水量由人为控制。京杭运河徐州市区段自蔺家坝经市区北部向东至滩上集入中运河,流经市区内长度约24km。平均水位30.15m,最高水位32.99m,最低水位28.2m。平均流量12.48m3/s,最大流量422m3/s,南水北调方案实施后,在滩上集向徐州调水量为150m3/s。(2)不牢河不牢河发源于微山湖,原为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后经京杭运河的疏浚整治、逢弯取直成为京杭运河的支流,不再通航,其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和泄洪,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不牢河为类水体。不牢河全长为23.2km,河宽125222m,水深0.75.0m,河流比降约为万分之三,

18、水流缓慢;但雨季河宽水急,最大流量628.73m3/s(1957年7月30日),最小流量0.59m3/s(1956年5月2日),河流水位一般为+25.6m,最高洪水位达31.83m(1957年7月31日)。(3)屯头河屯头河源于徐州市大黄山,经贾汪区青山泉镇南部沿大吴镇和贾汪镇的镇界向东延伸,自西向东于虎庄社区南常庄闸汇入不牢河,成为不牢河的支流,屯头河为类水体。屯头河主要接纳通过贾汪城区东、中、西排洪道排入的城区和青山泉镇的主要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由于长期一直沿用雨污合流的排水系统,所以屯头河实际上是贾汪区的纳污河道。屯头河干流长14.2km,河宽 48-57m,屯头河全年平均流量为2.5m

19、3/s,其水量主要由矿井排水和工业废水组成。2.1.5 自然资源贾汪区位于暖温带南部黄淮海农业区,土壤、气候都适宜植物生长。目前区内的石灰岩山丘以侧柏刺槐为主,主要起到封山育林、保持水土、美化山体、调节气候的作用,经济价值不大。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在粮食生产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尤其对山坡地的开发利用,石榴、桃、杏的种植都已成规模。贾汪区平原绿化先进,以水渠、河道、道路两侧意杨为主的农田林网已经形成,意杨已成为当地发展木材加工业的重要资源。大蒜的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耿集地区,是出口和加工的重要资源。贾汪区内动物资源丰富,有14种哺乳类,54种鸟类,11种爬行类,7种

20、两栖类,20种鱼类。茸肢动物16种,软体动物9种,环节动物4种。本地区动物资源以牛、羊家禽和鱼类及特种养殖为主,具有良好的加工资源条件。建设项目所在地区附近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2.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社会经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3.4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4.26亿元,分别增长4.7%、15.2%和13.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9:53.6:38.5。全区人均GDP45401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当年

21、汇率折算达7192美元。民营经济持续增长。全区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19.55亿元,增长14.0%,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7.0%,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年末,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个体经营户22514户,比上年增加1266户;私营企业2853家,比上年增加237家;注册资(本)金113.49亿元,增长14.9%;个体私营从业人员8.12万人,增长10.2%。2012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04亿元,增长12.6%。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77.12 万亩。其中,粮食面积60.26万亩,单产403.4公斤/亩,总产量24.31 万吨,增长3.4%;油料产量0.15万吨,下降20.5 %;棉花

22、产量0.12万吨,下降6.9%;肉类产量2.77万吨,增长19.3%。禽蛋产量1.37万吨,增长1.6%。年内,全区生猪出栏量17.89万头,下降2.2%;家禽出栏量403.52万羽,增长3.1%。期末生猪存栏量13.54万头,家禽220.42万羽。全区实有高标准农田16.4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全区“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达44.22万亩,占耕地面积91.1%。年内,新通过农产品“三品”认证114个,新增省级名牌农产品1个,新增市级龙头企业5家。年末,全区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80.4%,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继续提高。2、教育、文化2012年末,全区拥有科学技

23、术人员11512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5314人。全年共完成专利申请53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7件,企业专利申请393件,专利授权425件;申报并获批省、市农业科技型企业6家。2012年,全区民营科技企业220家,百亿元GDP专利授权220件,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机构7个;科技进步贡献率56%。2012年,全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71070人,招生19548人,毕业生2012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9%,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教育支出57364万元,比上年增长31.8%。2012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87亿元。2012年末,拥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

24、182家,其中各类学(协)会26家,互联网上网、网吧服务20家,文化软件服务4家,广告策划、文化传媒19家,公园管理1家,游览景区管理业7家等。年末,全区有线电视用户13.76万户,公共图书馆总藏量21万册,公共文化设施面积3.95万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率达89.0%。3、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城市建设快速推进。2012年,城区路灯7081盏,比上年增加3355盏;市场运作保洁人数584人,实际保洁面积191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2.34万吨;新建、改建27座公厕。安置房建设加快推进,危旧房、城中村改造进展顺利;功能性、基础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完成投资46亿元,茱萸路、

25、泓福路东延等城区12条道路相继建成,城市面貌悄然新变。2012年末,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54.4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3平方米。实施潘安湖塌陷地治理及生态湿地修复工程,栽植湿地水生植物80万平方米,完成土地整治430万平方米、沿湖区域截污管网铺设18公里。2012年,集中开工建设了6家城镇污水处理厂,建制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覆盖率71.4%;地表水好于III类水质比例达66.67%,林木覆盖率23.36%,城镇绿化覆盖率43.37%;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数326天,已连续5年超过300天。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所在地周围500m外围内无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等环境敏感点。3环境质量状况3.1建设项目

26、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3.1.1 环境空气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属于二类功能区,2013年贾汪区环境质量报告书关于贾汪区例行监测环境空气质量数据见表3-1。表3-1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结果统计 单位:mg/Nm3序号序号监测项目年均值(mg/m3)标准值(mg/m3)超标率(%)1二氧化硫0.0480.0602二氧化氮0.0230.0803PM100.1770.1077%从上表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地区域PM10超标, PM10出现超标其原因与当地的气候特征、区域污染源等因素有关,属地缘性问题,徐州地区地表以沙性土壤为

27、主,且该区植被保护不好,在干燥气候条件下易产生扬尘,经常造成环境空气中 PM10超标。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中的二级标准。本项目营运期厂界空气质量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的二级标准。3.1.2 地表水 拟建项目附近主要河流为屯头河,其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2013年度贾汪区环境质量报告书关于屯头河白集闸河流断面各项监测数据见表3-2。表 3-2 白集闸河流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 mg/L断面名称统计量OCODBOD5氨氮石油类虎山桥平均值7.3928.153.840.589

28、0.01标准值52041.0-由上表可知,屯头河白集闸河流断面水质基本达到其功能区划地表水IV类的要求。项目水质监测结果CODcr超标原因主要是周边居民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所致。3.1.3 地下水 根据2013年度贾汪区环境质量报告书所述,地下水除总硬度超标外,其他各项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要求,水质属于良好级。地下水中总硬度超标,与区域内地质,气候(干旱)因素有关,过量取用地下水,导致降落漏斗扩大,使地下水与其它劣质水体或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加强,会加速水体向恶化方向发展,水中总硬度增加。3.1.4声环境质量项目声环境质量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9、)中的2类标准。3.1.5辐射环境项目区域内无不良辐射和生态环境影响问题。3.2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3.2.1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现状项目地址位于利大路东侧 2013-71号地块,拟建项目周围具体情况见附图2。3.2.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1。表3.2-1 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方位距离m规模环境功能空气环境段庄社区S10约150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马庄WN500约3920人神农庄园N45030000m2地表水环境屯头河N2000小型河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潘安湖E50湿地

30、声环境段庄社区S10约4570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马庄WN1500约3920人神农庄园N45030000m2地下水环境项目所在地20km2范围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生态环境周围绿化带不导致周围生态环境损害4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4.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项目评价区域为二类功能区,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具体见表4.1-1。表4.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取样时间限值依据SO2年均值60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一小时均值500g/m3日均值150g/m3NO2年均

31、值40g/m3一小时均值200g/m3日均值80g/m3PM10年均值70g/m3日均值150g/m34.1.2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附近水体为项目北侧2000m处的屯头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具体见表4-2。表4-2地表水水质标准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pH69COD20总磷0.2BOD54DO5氨氮1.0石油类0.05注:* pH无量纲4.1.3声环境质量标准建设项目西侧为利大路,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其他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32、类区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1、 污染污染物排放标准4.2.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项目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满足徐州市贾汪区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通过市政截污管网排入贾汪区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2-2002)一级A标准,具体标准见表4.2-1。 表4.2-1 污水接管、出水水质标准 单位:mg/L、pH值无量纲序号pHCODcrSSBOD5NH3-N接管标准6-930025015045尾水排放标准6-950101054.2.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地下车库汽车废气中CO参照执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

33、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具体见表4.2-2。表4.2-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标准来源排气筒高度(m)二级标准mg/m3CO30(短时间)(GBZ2.1-2007)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4.2.3.噪声排放标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即昼间70dB(A),夜间50dB(A)。项目营运期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关于印发

34、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办201171)号)要求,该项目建设必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取得排污指标后方可建设。根据对建设项目污染物核算,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1)废水:排放量49692.6t/a,接管考核量为CODCr:13.91t/a,NH3-N:1.49t/a;排入外环境量为CODCr:2.3t/a,NH3-N:0.25t/a。(2)废气:无。(3)固废:无。50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5.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图5.1-1 施工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土方施工结构装修噪声、固废、污水、废气噪声、固废、粉尘、污水粉尘、固废、噪声场地平整粉尘、固

35、废、噪声况调查、监测与评价图5.1-2 建设项目营运期流程及产污环节图5.2主要污染工序5.2.1施工期污染工序(1)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2)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3)施工过程产生的污水主要是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污水主要来自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设备冲洗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混凝土养护等产生的污水,生活污水是由施工队伍的生活活动造成的,包括食堂用水、洗涤污水等;(4)施工垃圾主要是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5)建筑施工时噪声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噪声。5.2.2运营期产污环节(1)污水:居民生活污水、配

36、套公建和普通商业用房等产生的生活废水等;(2)废气:汽车废气、居民厨房油烟、垃圾收集箱恶臭等;(3)固废:居民生活、普通商业用房产生的生活垃圾等;(4)噪声:加压水泵、空调外机等设备噪声、汽车进出的噪声,商业活动噪声等。5.3污染源分析5.3.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水污染源施工阶段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建筑废水。施工人员高峰时有100人,用水量按50L/人d(根据给排水设计手册)测算,生活污水产生量按日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最大排放量为4m3/d。建筑废水来自砂石冲洗、混凝土养护、设备车辆冲洗等,据类比调查,废水产生量约为30m3/d。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

37、、NH3-N和动植物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为CODCr:200mg/L,SS:100mg/L,NH3-N:30mg/L,动植物油:30mg/L,污染物排放量初步估算为CODCr:0.8kg/d、SS:0.6kg/d、NH3-N:0.1kg/d、动植物油:0.1kg/d。生活污水经临时污水管网收集,通过临时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截污管网。建筑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排放浓度为CODCr:200mg/L,SS:400mg/L,污染物排放量初步估算为CODCr:6kg/d、SS:12kg/d。建筑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与悬浮颗粒物,另有少量油污,经施工现场临时设置的排污沟收集,沉淀池处理后,用

38、于洒水控制扬尘。(2)大气污染源施工阶段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土建施工产生的扬尘及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施工扬尘项目施工过程中,扬尘起尘特征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起尘,主要指土方、建筑垃圾堆放过程中风蚀尘及施工场地的风蚀尘,另一类是动态起尘,主要指建筑材料、建筑垃圾装卸过程起尘及运输车辆往来造成的地面扬尘。据对施工现场的调查,确定扬尘污染一般来源于以下几方面:a.土方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及场地平整过程产生的扬尘;b.建筑材料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c.搅拌车辆和运输车辆往来造成地面扬尘;d.施工垃圾在其堆放过程和处理过程中产生扬尘;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及扬尘污染

39、量主要取决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堆放及风力等因素。一般来说,静态起尘主要与堆放材料粒径及其表面含水率、地面粗糙程度和地面风速等关系密切,其堆场风蚀起尘系数与风速、堆场表面湿度的关系如下:Q1=U2.56-0.47式中:Q1堆场起尘系数(kg/t); 试验系数,与材料及地面粗糙度等有关; U平均风速(m/s);堆场表面湿度(%)。动态起尘与材料粒径、环境风速、装卸高度、装卸强度等密切相关,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根据有关试验结果,风速4m/s时装卸相对起尘量约为0.050.4。其动态起尘规律表征为:Q2= 1.3510-5U2.05H1.23式中:Q2起尘系数(kg/t); H装卸落差(m);

40、U平均风速(m/s);试验系数,与装卸强度等有关。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r;W汽车载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5.3-1为一辆10t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 表5.3-1 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 单位:kgP车速0.1(kg/m2)0.2(kg/m2)0.3(kg/m2)0.4(kg/m2)0.5(kg/m2)1(kg/m2)5(km/h)0.0510560.0858650.1163820.1444080.1707

41、150.28710810(km/h)0.1021120.1717310.2327640.2888150.3414310.57421615(km/h)0.1531670.2575960.3491460.4332230.5121460.86132325(km/h)0.2552790.4293260.581910.7220380.8535771.435539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施工期起尘环节虽然较多,但根据同类项目类比资料及现场调查结果,施工期主要起尘环节为物料堆场

42、及装卸过程、车辆运输,其它过程如场地平整造成的地面扬尘,因产生量相对较小、较为分散且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本环评对其产生量不作定量评述。施工期所用物料主要有砖、石子、砂、石灰及商品混凝土。砖、石子为块状,一般不会产生粉尘污染;项目所用石灰主要采用石灰膏,因其含水率较高且为膏状,不是粉状颗粒物,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粉尘污染;砂的粒径一般在2000200m,为粒径较大的颗粒物,一般气象条件下(非大风天气)不易起尘;硅酸盐水泥的粒径一般0.791m,一般气象条件下容易起尘,是主要的扬尘污染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为碎砖、混凝土等物,因它们多为块状或大粒径结构,只要及时回填利用,一般情况下不易起尘

43、;所挖土方含水率一般较高,只要及时回填利用,一般不会因长期堆积表面干燥而起尘。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使用商品混凝土,只有一些零星的、临时的水泥搅拌作业,本环评主要考虑这部分水泥在装卸及堆存、使用过程中的产尘情况。本项目施工中考虑最不利情况下的扬尘产生量,即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一般建筑施工现场需设水泥等建筑物料堆场及混凝土搅拌场,根据同类资料比较结果,水泥堆场堆存及装卸过程中(包括使用过程)扬尘产生情况预测结果见表5.3-2。表5.3-2 扬尘源强预测结果序号起尘环节粉尘产生强度(g/s)整个建设期(16个月)起尘量(t)水泥堆场水泥堆场未采取措施物料堆场0.0853.53物料装卸0.0662.7

44、4合计0.1506.27采取措施物料堆场0.0080.33物料装卸0.0070.29合计0.0150.62预测中采取的环保措施主要包括喷洒水、覆盖等措施,堆场去除率以2/3计,装卸过程中(包括使用过程中投放料等)去除率以60%计;起尘量计算时风速U取评价区域年平均风速2.1m/s,装卸落差H取5m。施工交通尾气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虽较多,但主要以电力为能源,无废气的产生。只有注桩机和运输车辆以汽、柴油为燃料,有交通尾气的排放。但它们的使用期短,尾气排放量也较少,再加上周围地形开阔,风速较大,不会引起大气环境污染,故在报告表中对此废气不予评价。(3)噪声土建施工阶段的机械设备有注桩机、运输车辆、塔吊、混凝土搅拌机、挖掘机、装卸机、水泥震捣器噪声等。这些机械设备的噪声源强一般在80110dB(A)。具体的噪声源强见表5.3-3。表5.3-3 土建施工阶段机械噪声值声源注桩机运输车辆塔吊混凝土搅拌机挖掘机装卸机水泥震捣器噪声值dB(A)距机械5m处96908890959091距机械10m处90848284858085(4)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按人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