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示3817.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1960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示38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示38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示381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示381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示381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示38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示3817.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检索号:5961-H/HK2015048(4)K-A02密 级: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2015年5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做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

2、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注 释一、 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1 立项批准文件 附件2 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 地形地貌等)附图2 项目平面布置图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

3、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3.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4.声影响专项评价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6.固体废物影响专项评价7.辐射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评价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法人代表:项目名称: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建设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评价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评

4、价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1905号审核人:项目经理:建设单位联系人及电话:张 颖 0555-2369203环评单位联系人及电话:闵俊杰 02558630851评价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项目编号:5961-H/HK2015048(4)K-A02报告名称: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负责人:濮文青(职业资格登记证编号A19050071200,输变电及广电通讯类环评工程师) 主要编制人员情况姓 名职 称上岗证书号职 责签 名濮文青高级工程师岗A19050013报告表编制、校核杨娟娟工程师岗A19050062报告表编制现场调查余寒工程师岗A19050030报告表编制现场调查林头

5、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5048(4)K-A0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建设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法人代表邹国强联系人张颖通讯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花雨路7号联系电话0555-2369203传真-邮政编码243000建设地点马鞍山市含山县立项审批部门安徽省能源局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 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供应业,D4420占地面积(平方米)3010m2绿化面积-总投资(万元)473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原辅材料(包括名称

6、、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本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线路起于110kV林头变,止于110kV铜城闸牵引站,线路路径总长23.4km,其中新建同塔双回(本期单侧挂线)架空线路222.5km,单回架空线路(0.7+0.2)km。恢复双回路架线22.7km,恢复单回路架线0.8km。线路共使用杆塔85基,导线采用JL/G1A-300/25钢芯铝绞线。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吨/年)燃油(吨/年)重油 轻油电(千瓦/年)燃气(标立方米/年)燃煤(吨/年)其他废水(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线路运行无废水产生。伴有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设施的使

7、用情况110kV架空线路运行会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程内容及规模:(不够时可附另页)1工程概况1.1 工程建设必要性合芜铁路电气化改造目前已开工建设,在马鞍山市含山县将设置铜城闸牵引变电站。客运专线铁路牵引站要求有两路不同的系统电源点供电,根据合芜铁路电气化改造牵引站接入系统方案评审意见,本期铜城闸牵引站系统电源以110kV电压级分别来自220kV西梁山变和正在建设的110kV林头变,终期铜城闸牵引站系统电源分别来自220kV西梁山变和规划建设的220kV塔岗变。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为合芜铁路电气化改造铜城闸牵引站供电创造了条件,本工程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1.2项目组成1、新建林头铜城闸牵引站

8、110kV线路工程线路起于110kV林头变,止于110kV铜城闸牵引站,线路路径总长23.4km,其中新建同塔双回(本期单侧挂线)架空线路222.5km,单回架空线路(0.7+0.2)km。恢复双回路架线22.7km,恢复单回路架线0.8km。线路共使用杆塔85基,导线采用JL/G1A-300/25钢芯铝绞线。1.3评价重点本工程预测评价的重点是工程运行期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工程附近居民点的影响,以及施工期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点的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最佳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减缓本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2工程规模2.1新建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

9、0kV线路工程(1)线路路径线路自110kV林头变向东出线,右转向南沿创业大道西侧绿化带走线,出含山工业园后跨110kV含山东关线路并平行其东侧走线,至胡楼南侧左转向东北走线,跨越拟建合杭高铁,至陈墩北侧右转向东走线,至新庄北线路采用2个单回路钻越220kV高压通道走廊,至安如庄北侧小幅左转向东北走线至高庄子南侧,线路右转平行拟建500kV昭关福渡线路西南侧向东南走线,至瓦房屋北侧钻越拟建500kV线路并平行其东侧走线,至小苏北线路再次钻越拟建500kV线路后左转向西走线至合巢芜高速西侧,线路右转平行高速西侧走线至新成圩西侧,线路右转钻越220kV昭西线至周凹南侧后左转接入铜城闸牵引站。本工程

10、新建同塔双回(本期单侧挂线)架空线路222.5km,单回架空线路0.7km。因工程系统需要,需在黄塘坳北将原110kV林含线和110kV含东T接线通道交叉互换,见附图2(110kV林含线和110kV含东T接林头变线路工程已于2014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取得马鞍山市环境保护局批复,马环审201457号)。通道交叉互换新建110kV单回路0.2km。本工程在新庄北需对被钻越的220kV昭西线进行升高改造,改造后220kV线路下导线与拟建110kV地线的距离为4.2m,满足钻越安全距离要求。本工程在周凹南再次对被钻越的220kV昭西线进行升高改造,改造后220kV线路下导线与拟建110kV地线的距离

11、为4.4m,满足钻越安全距离要求。本工程线路路径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本工程线路路径地形地貌示意图见附图3。本工程线路环境保护目标检测点位分布图见附图4。(2)线路导线及塔型本工程导线采用JL/G1A-300/25钢芯铝绞线。全线共使用角钢塔75基,塔型为国网标准设计1D7模块的SZ1、SZK,1D2模块的SDJ,1D8模块的SDJ,2J1模块的SZ1、SZ2,JZ,SST;钢管杆10基,塔型1GGD2的SZ1、SJ1、SJ3、SJ4。输电线路塔基占地3010m2。本工程线路线路塔型一览图见附图5。(3)本工程需拆除220kV昭西线34#35#塔及之间的线路,拆除双回线路21.0km,拆除铁塔2

12、基,新建铁塔2基,恢复架线21.0km,双回路架设。本工程需拆除220kV昭西线71#72#塔及之间线路,拆除双回路线路21.1km,新建杆塔2基,恢复双回路架线21.1km。本工程需在黄塘坳北侧拆除110kV林含线双回路1基塔及其南侧线路,拆除双回线路20.6km,新建杆塔1基,恢复双回线路架设20.6km;拆除110kV含东T接林头变线路2基塔,拆除单回线路1.0km,新建杆塔2基,恢复单回路架线0.8km。(4)线路的环保投资本工程塔基处及线路林木砍伐等补偿费用共计6万元;线路的塔基护坡及生态恢复措施费用共计5万元;线路高跨增加投资费用约14万元。线路的环保投资共计25万元。2.5 工程

13、建设的环保投资本工程总投资473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5万元,环保投资站总投资的比例为0.5%。表1 工程环保投资明细表项 目费 用(万元)一、新建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基处及线路林木砍伐等补偿费6塔基护坡及生态恢复措施5线路高跨增加投资14二、环保投资合计25三、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52.6 评价等级电磁环境本工程为110kV架空线路,且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本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二级。声环境本工程线路周围居民较少,且线路建成后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按照环境影响评价

14、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有关规定,对声环境影响应作三级评价。生态本工程工程占地范围为3.0110-3km2(2km2),同时线路长度23.4km(50km),且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为一般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本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定为三级。2.7 评价范围(1)声环境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范围内。(2)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范围内。(3)生态环境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评价依据一、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

15、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18日起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第239号令,1998年11月29日起实施。(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

16、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12)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18号令,1999年2月1日起施行。(1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2013年5月1日起实施。(15)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保部环发201277号。(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3年11月14日。(17)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2010年11月1日起实施。二、环境保护标准(1)环境影响评价技

17、术导则 总纲(HJ 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7)建筑施工场界噪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9)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10)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三、行业规范110kV750kV 架空

18、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四、工程资料1、安徽马鞍山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2015年1月。五、相关附件附件1项目委托书附件2马鞍山市环境保护局关于马鞍山110千伏铜城闸牵引站配套线路工程(马鞍山段)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附件3含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合芜铁路电气化改造铜城闸牵引站110kV供电工程线路路径意见的回复函附件4含山县林业局关于合芜铁路电气化改造铜城闸牵引站110kV供电工程线路路径意见的回复函附件5含山县文物管理局关于对合芜铁路电气化改造铜闸牵引站110kV供电工程文物情况的回复函附件6国有含山县太湖

19、山林场关于合芜铁路电气化改造铜城闸牵引站110kV供电工程线路路径意见的回复函本次新建工程在选址、选线阶段,已经向规划、国土等部门征询意见,并根据回复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具体见附件3附件6所示。表2 本工程线路路径协议一览表工程名称附件编号征求意见单位主要意见落实情况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3含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则同意线路路径方案4含山县林业局原则同意路径方案,应避开太湖山森林公园本工程线路避开了太湖山森林公园,距太湖山森林公园最近处约315m5含山县文物管理局原则同意附图线路所示路径方案,若施工中发现文物,应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按要求实施6国有含山县太湖山林场线路未经过我场范

20、围,如施工涉及我场范围,按相关标准补偿按要求实施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工程为新建输电线路工程,根据南京电力设备质量性能检验中心(计量认证证书2012100224D)对输电线路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处环境现状的监测结果可知,线路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及声环境质量均能满足标准限值的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马鞍山市: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长三角区,地处东经1175311852、北纬31243202,区域内长江东西贯穿。东邻南京市浦口区、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北接全椒县,西毗

21、巢湖市,南泊芜湖市鸠江区、无为县,东南连芜湖县、宣城市宣州区。马鞍山矿区地处长江下游宁芜罗河成矿带,是中国七大铁矿区之一,铁矿总储量占安徽全省铁矿总储量的57.32%,其中能满足工业开采的约10亿t以上。马鞍山郊区的高村、陶村、和尚桥,当涂县境内的白象山,庐江县境内的罗河是潜力很大的后备矿山。硫铁矿集中分布在马鞍山郊区的向山、马山地区,总储量约2.62亿t。伴生的磷资源储量大,品位高,仅以南山铁矿凹山矿采场和尾矿坝中含磷计算,储量达1427万t。马鞍山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7C。市区年平均降水量1060 毫米,形成大气降水总量约2.9亿m3。长江流经市区西部,平均年

22、过境径流量高达9794亿m3,境内长江水面达21km2左右,其他河流、湖泊、水库总面积约19km2,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的总流向,由地势高的东部向地势低的西部流入长江。本工程线路跨越位于马鞍山境内的牛屯河,主河道起自铜闸镇南水姑庙,经铜闸镇北流至姑庙桥,折向东进入和县境内。其支流有铜庙河、鲁桥河、东河。境内河道长7.54km,流域面积123.1km2,本工程跨越段为不通航河流,主要为农业灌溉用水。工程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马鞍山市:2014年马鞍山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0亿元;财政收入226亿元;规模以

23、上工业增加值5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20元。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完成市博物馆展陈提升改造,建成10个自助图书馆,完成5个省级农民文化乐园试点村建设。年末拥有公共图书馆17个,藏书470万册;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化馆7个;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100%。综合档案馆7个,档案资料124.78万卷(件),总建筑面积1.5万m2。全市高等院校6所;中小学及其他各类学校660所,其中,幼儿园241所,小学293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普通中学102所。全市省一类

24、幼儿园10所,省示范高中11所,省特色初中1所,省特色小学2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5所。全市中小学及其他各类学校共有在校学生32.87万人、教职工2.31万人。全市高中阶段在校学生8.64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22.3%。工程评价范围内无文物、风景名胜等社会关注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输变电工程主要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本工程的主要评价因子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本次环评委托南京电力设备质量性能检验中心(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号2012100224D)对工程所经地区的电磁环境现状和声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1)监测项目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保护目标距

25、离线路最近处离地面1.5m高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声环境:环境保护目标距离线路最近处的等效连续A声级。(2)监测方法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按照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 681-2013)。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3)监测仪器表3 本工程现状监测仪器一览表仪器名称及型号编号制造商频率范围量程校准单位校准证书编号及校准日期主机电磁场测量系统,PMM8053B262WL00312意大利PMM S.r.l公司5Hz40GHz工频电场:0.01V/m100kV/m工频磁场:1nT10m T上海市测量技术研究院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

26、2014F33-10-000541,2014年1月9日探头电磁场、频谱分析探头,EHP50C352WN002275Hz100kHz主机噪声频谱分析仪,AWA6270+023249杭州爱华有限公司灵敏度40mV/Pa频率范围10Hz20kHz(25130)dB(A)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E2014-0008194,2014年2月17日声校准器声校准器,AWA6221A1000936E2014-0065128, 2014年9月2日(2)监测点布设与监测时间表4 输变电工程监测点布置一览表工程名称监测时间气象条件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2015年1月7日昼间8:3515:50夜间22:002

27、3:40(夜间只测噪声)昼间:晴、79,湿度为4952%,风速:12m/s;夜间:晴、03,湿度为59%61%,风速:12m/s具体布置见附图4所示。(3)项目建设区的电磁、噪声环境现状本期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见表5;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6。表5 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结果工程名称监测点工频电场强度(kV/m)工频磁感应强度(T)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拟建线路西侧约5m处含山县泉生机械配件厂(1)8.210-30.062拟建线路南侧约10m处陈墩村1层平顶民房旁(2)6.110

28、-30.037拟建线路西侧约10m处陈庄2层尖顶民房旁(3)8.310-30.068拟建线路西侧约30m处周垈村1层平顶民房旁(4)1.310-20.084表6 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工程名称测点位置噪声(dB(A)昼间夜间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拟建线路西侧约5m处含山县泉生机械配件厂(1)49.3*47.6*拟建线路南侧约10m处陈墩村1层平顶民房旁(2)43.340.1拟建线路西侧约10m处陈庄2层尖顶民房旁(3)48.944.5拟建线路西侧约30m处周垈村1层平顶民房旁(4)47.243.9*注:测点距创业大道约7m,交通噪声影响较大。由表5

29、可见,拟建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6.110-31.310-2)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370.084)T,满足4kV/m和100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由表6可见,拟建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含山县泉生机械配件厂处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昼间为49.3dB(A),夜间为47.6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4a要求,其余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昼间为(43.348.9)dB(A),夜间为(40.144.5)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1类标准要求。主要环

30、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经现场调查,本次评价的输变电工程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源保护区等自然、文化保护地;亦无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资源性缺水地区等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因此确定本工程的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输电线路附近区域的民宅、办公楼,主要保护对象为线路周边的人群。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见表7所示。表7 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工程名称地理位置环境保护目标距离和方位户数房屋类型可能的环境因素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马鞍山市含山县林头镇含山工业园区拟建线路西侧约5m约12间

31、铸造厂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陈墩村拟建线路南侧约10m3户12层尖、平顶上干村拟建线路北侧约15m2户1层平顶、3层尖顶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周垈村拟建线路西侧约25m1户1层平顶民房马鞍山市含山县陶厂镇陈庄村拟建线路西侧约10m2户2层尖、平顶民房评价适用标准环 境 质 量 标 准声环境质量:输电线路经过村庄等农村地区时,执行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线路经过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时,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在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参考GB/T15190第8.3条规定)内的声环境敏感建筑物执行4a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表1公

32、众曝露控制限值可知,频率50Hz的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为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为100T;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场、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频率50Hz,工频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施工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程流程简述(图示):本工程为电力输送工程,即将高压电流通过送电线路的导线送入下一级或同级变电站。输变电工程的工艺流程见下图所示。施工噪声、固体废弃物、施工废水、扬尘、生态施工噪声、固体废弃物、施工废水、扬尘、生态土地占用、植被

33、破坏施工 期11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废水噪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运行期输变电工程工艺流程示意图主要污染工序: 本期评价的输变电工程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施工期和运行期两个阶段。1、施工期(1)生态环境及土地占用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为土地占用。本工程对土地的占用主要是塔基处的永久占地及施工期的临时占地。经估算,本工程塔基处永久占地3010m2。工程临时占地包括线路临时施工场地、施工临时道路。本工程输电线路单塔施工时间约为68天。本工程线路施工时需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避开雨季土建施工,对土建施工场地采取围挡、遮盖的措施,避免由于风、雨天气可能造成的风蚀和水蚀。加强

34、文明施工,塔基处表层所剥离的1530cm表土及水坑淤泥临时堆放,采取土工膜覆盖等措施,后期用于塔基及临时施工场地,并进行绿化。合理组织、尽量少占用临时施工用地;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撤出临时占用场地,拆除临时设施,恢复地表植被等,尽量保持生态原貌。(2)噪声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运输设备的车辆产生的噪声,距离其5m处的等效A声级不大于90 dB(A),且为非持续性噪声,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不大。(3)废(污)水工程施工期间的主要水污染物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的施工人员在施工点附近集中租房居住,生活污水排入居住点的化粪池中,定期清理。(4)扬尘工程不设置弃土场、弃渣场,塔基开挖处的土石

35、方就地回填。工程的主要扬尘来自地基开挖及材料运输时产生的扬尘。(5)固体废物本工程不设弃渣场,经计算塔基区共产生挖方量2480m3(角钢塔75基,每基塔开挖土石方量32m3,钢管杆10基,平均每基塔开挖土石方量8m3),塔基区产生的土石方量很小,可全部用于回填,不产生弃渣。塔基开挖时的表土分别临时堆存于场地一角,施工结束后用作牵张场施工迹地的绿化覆土。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委托专业单位回收。生活垃圾来自施工人员居住产生,集中堆放至施工人员居住地附近村庄的垃圾填埋场地或城市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2、运营期(1)电磁影响输电线路在运行过

36、程中,电流会使其周围一定范围产生一定强度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2)噪声架空线路运行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很小。(3)废水输电线路运行无废水产生。(4)环境空气输电线路运行不产生环境空气污染物。(5)固体废物输电线路运行无固体废物产生。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现场TSP、扬尘少量少量水污染物施工场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少量定期清运输电线路电磁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电场强度:居民区 4000V/m耕地等场所1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固体废物施工场地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少

37、量输电线路噪 声输电线路施工中主要的噪声源有运输车辆等,距离其5m处的等效A声级不大于90 dB(A)。110kV输电线路运行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很小。其它无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建设区域无自然风景点和自然生态保护区,也不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输电线路为架空线路,需新建角钢塔75基、钢管塔10基,在建设时,牵张场会造成当地植被的破坏,且会有一些树木的砍伐。工程建成后,除塔基永久占地外,对牵张场、塔基处进行复原,景观上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因此施工期对生态影响很小。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噪声影响分析输电线路施工为手工安装塔架,施工期噪声很小。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阶段,道路运输将产生扬尘

38、的污染,干燥天气特别是大风条件下,扬尘污染更为突出。车辆运输产生的粉尘短期内将使局部区域空气中的TSP明显增加,对周围局部地区的环境产生暂时影响。因此施工区的路面及车辆需定期进行喷洒和清洗,材料运输和堆放采用塑料布遮盖等方式减轻对附近环境扬尘污染。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做到随挖随外运,尽量减少开挖过程中土方裸露时间。施工现场土方开挖后应尽快回填,不能及时回填的裸露场地,应采取洒水、覆盖等防尘措施。施工结束后即可恢复。3)水环境影响分析线路工程塔基施工中混凝土一般采用人工拌和,基本无废水排放。对于新建线路项目,施工人员的施工人员居住在施工点附近租住的民房内或单位宿舍内,生活污水排入

39、居住点的化粪池中。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委托专业单位回收。施工人员居住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至施工人员居住地附近村庄的垃圾填埋场地或城市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土地利用本工程对土地的占用主要是塔基处的永久占地及施工期的临时占地。经估算,本工程塔基处永久占地3010m2。工程临时占地包括线路临时施工场地、施工临时道路。土石方平衡本工程不设弃渣场,经计算塔基区共产生挖方量2480m3(角钢塔75基,每基塔开挖土石方量32m3,钢管杆10基,平均每基塔开挖土石方量8m3),塔基区产生的土石方量很小,可全部用于回填,不产生弃渣。塔基开挖时的表土分别临

40、时堆存于场地一角,施工结束后用作牵张场施工迹地的绿化覆土。对植被的影响工程在施工期,需要对塔基处的部分林木进行砍伐。对线路走廊内的植被采取高塔跨越的方式走线,不砍伐线路下方的植被,仅对部分危害线路运行安全的植被进行去顶及修枝。初步估算,本工程新建线路共需砍伐树木60株,树木零散分布于线路沿线,树种主要为杨树、人工栽植松树和人工栽植樟树,无珍稀保护的树种。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输电线路运行期主要污染因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影响分析详见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一、电磁环境现状拟建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6.

41、110-31.310-2)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370.084)T。二、线路电磁环境影响分析(一)输电线路类比监测(1)类比监测对象按照类似本项目的建设规模、电压等级、容量、架线型式及使用条件等原则,选择已运行的110kV输电线路作为类比线路。 类比监测线路选择类比监测选择安徽电网孔城11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采用的110kV任家庄城西同塔双回架空线路和220kV马场变110kV送出线路,该项目已于2013年2月7日获得安徽省环保厅的批复(皖环函2013185号),具体参数见表8所示。表8 本工程类比监测线路一览表线路名称导 线架设型式导线最小对地高度运行工况1

42、10kV任家庄城西同塔双回架空输电线路LGJ-300/25同塔双回,逆相序9m电压115/115kV电流136/137A220kV马场变110kV送出线路LGJ-240/30单回三角9m电压115kV电流235A表9 本工程及类比监测对应情况表本工程线路名称导线架设型式类比线路名称导线架设型式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LGJ-300/25同塔双回单边挂线110kV任家庄城西同塔双回架空输电线路LGJ-300/25同塔双回林头铜城闸牵引站110kV线路LGJ-300/25单回三角220kV马场变110kV送出线路LGJ-240/30单回三角 类比监测结果a、110kV任家庄城西同塔双回架空输

43、电线路类比监测结果类比监测选择110kV任家庄城西同塔双回架空输电线路2021#塔,导线排列为逆相序即为上A中B下C与上C中B下A,导线离地距离9m(线路位于南京市六合区)。导线采用LGJ-300/25型钢芯铝绞线。表10 110kV任家庄城西同塔双回架空输电线路类比监测结果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类比监测结果距线路走廊中心距离(m)工频电场强度(kV/m)工频磁感应强度(T)05.210-10.41226.510-10.42547.310-10.63567.010-10.74885.610-10.706103.810-10.633122.210-10.513141.810-10.487161.110-10.406186.010-20.321205.010-20.220225.010-20.105243.010-20.042262.010-20.028281.010-20.026301.010-20.021从表10可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