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生活垃圾处置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全文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779.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1962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生活垃圾处置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全文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77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生活垃圾处置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全文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77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生活垃圾处置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全文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77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生活垃圾处置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全文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77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生活垃圾处置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全文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77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生活垃圾处置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全文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77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生活垃圾处置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全文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779.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项目名称: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 治工程生活垃圾处置工程委托单位:昆明市盘龙区国有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调查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编制日期:2015年07月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生活垃圾处置工程承 担 单 位:昆明理工大学协 作 单 位:项目负责人(站长):报 告 编 写:校 核:审核(质量副主管):签发( 质量主管 ):现场监测负责人:参 加 人 员: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07月目 录前言11 总论31.1 编制依据31.2 调查目的及原则31.3 调查方法及工作程序41.4 调查范围71.5 验收执行标准71.6 调查重点82 工程调

2、查92.1 工程审批过程92.2 项目概况92.3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92.4 工程及环保设施变更情况102.5 环境敏感目标112.6 工程主要污染源113 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回顾133.1 环境影响报告书回顾133.2 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224 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244.1 生态影响调查244.2 声环境影响调查244.3水环境影响调查254.4固废环境影响调查254.5大气环境影响调查265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落实情况275.1 环境管理机构275.2 环境管理制度275.3 环境管理情况276 公众参与调查286.1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286.2 调查范围及对象286.3 调查方法

3、及内容286.4 调查结果统计297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337.1 环保措施对比调查337.2 对比环评批复的落实情况398 调查结论与建议418.1 工程建设概况418.2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418.3 环境影响调查418.4 综合结论438.5 建议43附件1、调查委托书2、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松华坝水库水资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云发改地区20131941号)。3、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云环审2013232号)4、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准予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行政许可决定

4、书(云水保许2013490号)5、公参样表6、垃圾收集间分布情况表32前言昆明市是典型的缺水城市,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非常有限,对现有水库水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松华坝水库是昆明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松华坝水库日供水在45万m左右,占昆明市城市供水量的30%以上,成为昆明市300万人口生命安全的重要生命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来自流域内生活、农业生产及服务业等人为活动产生的废水、垃圾、畜禽粪便、农田氮磷流失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使水体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大为降低,加快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恶化,致使松华坝水库水资源短缺、水质下降,总氮超标问题尤为突出。目前松华坝水库水质年度平均值总体评价为国家地表水

5、类水质标准,按国家和省、市有关法规和标准,松华坝水库水质保护目标为II 类,目前松华坝水库属于未达标的集中式饮用水源。松华坝水库对昆明市城市供水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源污染和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而且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开展,旨在通过整治工程,进一步加强保护区水污染治理基础设施的能力建设,稳步提高区域生态功能,减少污染负荷入河库总量,遏制河流及库水质下降的趋势,更好的保护饮用水源安全。2013年6月昆明市盘龙区国有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13年

6、8月13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云环审2013232号)同意项目建设。项目投资估算1.938亿元,包括集镇及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生活垃圾处置工程、一级区生态修复工程、二级区农田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周达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入库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清污分流改造工程等7个工程。2013年9月,昆明市盘龙区国有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了“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并于2013年12月取得了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松华坝水库水资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

7、究报告的批复(云发改地区20131941号)。 本项目为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七个子工程中的生活垃圾处置工程。本项目于2014年11月25日开工建设,2015年02月25日竣工。项目由昆明阳光恒邦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由中王帝印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杰联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和云南喜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由大彻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项目总投资79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1)新建垃圾间380间;(2)新增人力车辆110辆;(3)新增双桶垃圾桶222组,单桶垃圾桶5035只;(4)新增载重为3吨的垃圾转运车2辆,载重为0.6吨的垃圾转运车5辆。2014年12月,昆明市盘龙区国

8、有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昆明理工大学对“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生活垃圾处置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2014年03月,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现场进行了现场勘察。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云环审2013232号)的要求和规定、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并参照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本验收调查报告。1 总论1.1 编制依据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法律依据如下:(

9、1)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附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2000年2月22日;(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1年12月27日;(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4)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的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13年8月。(5)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云环审2013232号),2013年8月13日。1.2 调查目的

10、及原则1.2.1 调查目的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对环境影响的特点,确定本次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调查的目的是:(1)核查工程设计、建设变更情况及环境敏感目标变化情况,了解工程在施工期、运行期和管理工作中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文件和工程设计中防止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落实情况。(2)调查因工程建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比较项目建设前后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分析环境现状与环评和工程变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是否相符,找到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减缓环境影响的不利措施。(3)调查工程在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采取的环保措施,重点调查工程已采取的生态恢复、保护和污染物防治措施,并分析其有效性,对不完善的环保措施

11、提出改进意见。(4)调查工程建设中采取的环境保护设施及运行效果,调查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控执行情况,收集本工程投入运行的公众意见,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要求。(5)根据本工程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从技术上论证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条件。1.2.2 调查原则根据环境影响的调查目的,本次调查坚持以下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规定;(2)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3)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实用的原则;(4)坚持现场监测、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对工程前期、施工期、运营期环境影响进行全过程分析的原则。1.3 调查方法及工作程序1.3.1 调查方法本次验收调

12、查主要采取现场勘查,文件资料核实、公众意见调查等技术手段和方法。(1)原则上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2000年2月)及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的要求执行,具体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HJ/T 394-2007)中规定的方法。(2)施工期环境影响调查以公众意见调查为主,现场调查为辅,主要通过走访咨询项目区相关部门和个人,了解项目区各部门和受影响居民对工程建设期造成环境影响的意见,现场调查本项目建设期工程污泥、弃土、弃渣处置情况,并核查施工有关设计和文件,以确定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13、3)试运行期环境影响调查以现场勘察为主,通过现场调查和查阅施工设计文件等,分析工程所造成的环境影响。(4)环境保护设施的调查以核实有关资料文件内容为主,通过现场调查,核查环境影响评价和施工设计中所提出的环保设施落实情况。(5)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采用改进已有措施与补救措施相结合的方法。1.3.2 工作程序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程序可分为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五个阶段,具体工作程序见图1-1。接受建设单位竣工环境保护委托研读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批文件、设计资料及审批文件、工程竣工资料、其它基础资料了解工程概况和区域生态特点,明确有关环境保护要求,制定初步

14、调查工作方案初步调查环境概况调查生态影响调查污染源和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确定调查范围、重点、执行标准及采用的技术方法确定验收调查内容编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实施方案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调查环境保护措施及设施运行效果检查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公众意见调查 生态影响调查与分析污染影响调查与分析公众意见分析补救措施与建议编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图1-1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程序图准备阶段初步调查阶段编制方案阶段编制调查报告阶段详细调查阶段1.4 调查范围根据环评报告,本次调查的范围原则上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范围一致;当工程实际建设内容发生变更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

15、能全面反映出工程建设的实际生态影响和其它环境影响时,根据工程实际的变动情况以及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结合现场踏勘情况对调查范围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1)环境噪声将项目施工厂界外200m的范围设定为声环境的评价区域。(2)生态环境将项目用地外延200m的范围设定为生态环境的评价区域。(3)环境空气工程建设场址区域及项目场界外延200米。(4)社会环境阿子营、滇源、松华街道办事处和双龙街道办事处。1.5 验收执行标准本次验收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如下:(1)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施工期执行(表2)二级标准。标准值如表1-1。表1-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标准类别颗粒物(mg

16、/标m)二级标准1.0(无组织排放浓度)(2)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该标准,标准值如表1-2。表1-2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dB(A)夜间dB(A)7055注: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3)废气排放执行异味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臭气浓度20(无量纲)。(4)其他标准水土流失侵蚀模数按SL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确定。具体指标如表1-3。表1-3 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级别侵蚀模数(t/ka)微度200,500,1000轻度200,500,10002500中度250050

17、00强度50008000极强烈800015000剧烈150001.6 调查重点本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主要的调查重点是对照项目环评及其批复以及项目初步设计,调查工程变更情况,同时调查原批准文件中提出的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调查运营以来对环境的影响和对工程沿线附近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其中调查重点为项目实施后对水环境、生态环境造成的实际影响。2 工程调查2.1 工程审批过程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生活垃圾处置工程由昆明市盘龙区国有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13年9月,昆明市盘龙区国有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了“松华坝水

18、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并于2013年12月取得了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松华坝水库水资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云发改地区20131941号)。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2013年8月13日,云南省环保厅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云环审2013232号)同意该项目建设。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生活垃圾处置工程于2014年11月25日开工建设,2015年02月25日竣工。2.2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生活垃

19、圾处置工程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单位:昆明市盘龙区国有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 昆明阳光恒邦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5、施工单位: 中王帝印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杰联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和云南喜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6、监理单位:大彻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7、建设投资及工期:项目总投资792万元,其中环保措施费用为792万元,占总投资的100%。建设项目于2014年11月25日开工,2015年02月25日竣工。2.3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总投资为792万元,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1)新建垃圾间380间。其中型垃圾间(9平方米)150个,阿子营94个,松华56个;型垃圾间(12平方米

20、)230个,阿子营50个,滇源165个,双龙15个。(2)新增人力车辆110辆。其中阿子营14辆,滇源45辆,松华38量,双龙13辆。(3)新增双桶垃圾桶222组,单桶垃圾桶5035只。双桶垃圾桶沿冷水河和牧羊河布设;单桶垃圾桶阿子营1875只,滇源2320只,松华629只,双龙211只。(4)新增载重为3吨的垃圾转运车2辆,载重为0.6吨的垃圾转运车5辆。2.4 工程及环保设施变更情况经实地踏勘及向建设单位了解,项目实际建设中,主体工程建设和环保设施建设均与原环评相比有一定的变更,垃圾房由原来的新建、提升改造两种方式变更为全部新建,新增垃圾转运车等,详细变更情况见表2-1。表2-1 工程变更

21、情况编号工程名称原环评实际情况变更情况1垃圾收集间项目新建型(1.51.82.3m)垃圾收集间147个,提标改造现有垃圾收集间219个;新建型(2.12.72.3m)垃圾收集间23个,提标改造现有垃圾收集间24个。新建垃圾间380间。其中型垃圾间(9平方米)150个,阿子营94个,松华56个;型垃圾间(12平方米)229个,阿子营50个,滇源165个,双龙15个。垃圾收集间由原来的新建和提标改造调整为全部新建;同时原新建和提标改造垃圾收集间数量为413,调整后为新建380间,减少了33间。2垃圾桶新增垃圾桶约5826只。村内布设单桶(FL-GGD043)5604只,其中阿子营2123只,滇源3

22、257只,双龙224只;沿着冷水河和牧羊河布设双桶(FL-GGS095)222只。新增垃圾桶约5257只,其中双桶垃圾桶222组,单桶垃圾桶5035只。双桶垃圾桶沿冷水河和牧羊河布设;单桶垃圾桶阿子营1875只,滇源2320只,松华629只,双龙211只。垃圾桶总数减少569只,其中双桶不变,单桶减少569只(阿子营减少248只,滇源减少937只,双龙减少13只,松华增加629只)。3垃圾转运车/新增载重为3吨的垃圾转运车2辆,载重为0.6吨的垃圾转运车5辆。增加垃圾转运车7辆。4垃圾收集车配备人力收集车110辆,其中阿子营14辆,滇源45辆,松华38辆,双龙13辆。新增人力车辆110辆。其中

23、阿子营14辆,滇源45辆,松华38量,双龙13辆。不变2.5 环境敏感目标根据现场踏勘,项目的保护目标与原环评中的保护目标一致。敏感目标主要为阿子营、滇源、松华和双龙。2.6 工程主要污染源2.6.1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1)废气项目生活垃圾处置完善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施工场地的扬尘和施工车辆的燃油烟气。(2)废水项目生活垃圾处置完善工程主要为垃圾房的建设,不进行地基的开挖,施工期废水主要为建筑施工废水、雨季径流、机械油污。(3)噪声项目生活垃圾处置完善工程施工主要采用人工施工方式,施工产生的噪声源较小,施工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运输车辆的噪声,源强为60-70dB(A)。(4)固体废弃物

24、项目生活垃圾处置完善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主要是垃圾房建筑中的建筑垃圾;由于项目垃圾房建设不进行地基开挖施工,因此废弃土石方产生量很少,全部用于 回填。项目施工人员生活区租借附近农民房屋,不设专用施工营地,不在施工场地食宿,因此,施工期无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产生。(5)生态环境项目生活垃圾处置完善工程主要建设垃圾房,建设地点位于集镇和村庄内部和周边区域,不占用和破坏周边植被。项目生活垃圾处置完善工程建设期间,施工人员、施工车辆的进驻,干扰了动物的生境,使其短时间内迁移。项目的施工主要在集镇和村庄的周边,是受到强烈人为干扰影响的生境,分布的动物主要为两栖类、爬行类、鼠类、鸟类和昆虫类等小型的动物,无大

25、型的野生动物和国家保护动物。2.6.2 运营期主要污染源(1)大气环境项目主要建设垃圾收集间和垃圾桶等垃圾收集设施以及新增垃圾运输车辆,在项目垃圾收集设施在运营过程中有异味散发。(2)水环境本次垃圾处置工程实施后,在实现保护区内垃圾收集清运率、密闭运输率100%的目标下,每年减少垃圾流失2153.6吨/年,减少因垃圾流失而流失的氮、磷污染物分别为5.233吨/年和0.784吨/年,减少了水源区内生活垃圾处置不完善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保护了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地表水环境。(3)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处置完善工程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收集的生活垃圾,水源区内收集的垃圾集中转运至保护区外的嵩明县垃圾卫生填埋场

26、和昆明市东郊垃圾焚烧处理厂进行处理,水源区内不设置垃圾处置措施,仅对垃圾进行收集后运至水源区外的合法垃圾处置场所进行处理,因此,项目生活垃圾处置完善工程营运期固体废物具有较好的处置途径,不会对松华坝水源区环境造成不利影响。(4)社会环境通过实施本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松华坝水库上游各村庄、集镇的垃圾收集及转运处置问题,有利于松华坝水库上游水体的治理,有利于松华坝水库水质的提高。3 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回顾昆明市盘龙区国有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就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委托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

27、13年8月13日,云南省环保厅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云环审2013232号)同意该项目建设。环评报告书中所评价的工程内容、采用的评价标准、确定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以及提出环保对策措施回顾如下。3.1 环境影响报告书回顾3.1.1 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结论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第二类水利中第27项水源地保护工程的项目。对照上述相关产业政策的规定,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同时项目的建设符合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盘龙区生态建设与

28、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保护条例。3.1.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盘龙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区域环境空气功能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二级标准。根据盘龙区环境监测站2013年6月2日至8日的监测结果(表3-1)项目区环境空气中的PM10、TSP、SO2三项指标的小时值或日均值均达到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H2S和NH3未检出,且在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无执行标准,在此参照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相应标准执行,并达到相应标准。表3-1 环境空气监测

29、表点位日期TSP(g/m3)SO2(ug/m3)PM10(ug/m3)H2S(mg/m3)NH3(mg/m3)标准值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日平均小时平均日平均小时平均日平均小时平均0.010.20300-150500150-日均值小时值范围日均值小时值范围日均值小时值范围日均值日均值阿子营街道办侯家营村2013.6.211693-1342921-383221-47未检出未检出2013.6.311494-1312722-363622-47未检出未检出2013.6.4123110-1382821-343922-46未检出未检出2013.6.51

30、1893-1373122-374022-47未检出未检出2013.6.611092-1313424-423422-46未检出未检出2013.6.711290-1523226-383622-46未检出未检出2013.6.812493-1552824-323622-46未检出未检出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滇源街道办上村2013.6.2116105-1302114-294622-65未检出未检出2013.6.3116106-1303223-394321-67未检出未检出2013.6.4118110-1373223-424422-71未检出未检出2013.6.5117109-1333222

31、-413922-68未检出未检出2013.6.611495-1304031-465024-69未检出未检出2013.6.711694-1313224-424922-71未检出未检出2013.6.811494-1313317-484722-69未检出未检出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松华街道小河村2013.6.2116108-1284436-524623-68未检出未检出2013.6.3116108-1373931-455043-68未检出未检出2013.6.4116106-1333831-454221-70未检出未检出2013.6.5119108-1384231-504623-66未检

32、出未检出2013.6.6125110-1483831-424522-67未检出未检出2013.6.711493-1293828-464422-68未检出未检出2013.6.811794-1363935-424821-68未检出未检出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松华坝水库属于昆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区一级保护区,现状使用功能城市供水和防洪,并将一直保持这两项主要功能城市供水和防洪,并将一直保持这两项主要功能。根据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松华坝及其上游牧羊河和冷水河为饮用一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盘龙区环境监测站2

33、013年6月4日至6日对区域地表水环境现状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结果情况见表3-2。表3-2 水质现状统计表断面时间pHCODCr(mg/L)T-P(mg/L)T-N(mg/L)SS(mg/L)NH3-N(mg/L)粪大肠菌群(个/L)流量(m3/s)现状水质GB3838-2002类水标准69150.10.5-0.52000-牧羊河(彩虹桥断面)2013.6.47.7111.10.0281.26280.2563300.152IV类(TN超II类标准1.52倍)2013.6.57.5111.50.0241.41240.2622200.152IV类(TN超II类标准1.82倍)2013.6.67.3

34、612.20.0321.16270.2472100.144IV类(TN超II类标准1.32倍)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超标-达标达标-牧羊河(小河桥断面)2013.6.47.6314.50.0221.38310.0903400.8IV类(TN超II类标准1.76倍)2013.6.57.6214.70.0201.50330.1112600.8IV类(TN超II类标准2.0倍)2013.6.67.1914.90.0261.31290.0952200.8IV类(TN超II类标准1.62倍)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超标-达标达标冷水河(甸尾村断面)2013.6.47.5210.00.0141.06260.15

35、62100.6IV类(TN超II类标准1.12倍)2013.6.57.4411.80.0211.16310.1611700.6IV类(TN超II类标准1.32倍)2013.6.67.3710L0.0181.09310.1511300.6IV类(TN超II类标准1.18倍)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超标-达标达标-GB3838-2002类水标准69150.0250.50.52000-松华坝水库(谷昌坝断面)2013.6.48.1610L0.0180.4140.11620-2013.6.58.0910L0.0210.3950.14120-2013.6.67.8610L0.0210.4770.10520-

36、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松华坝水库(坝口断面)2013.6.48.3810L0.0240.8370.29250-III类(TN超II类标准0.66倍)2013.6.57.9311.00.0170.8150.30240-III类(TN超II类标准0.62倍)2013.6.68.1810L0.0160.7460.28720-III类(TN超II类标准0.48倍)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超标-达标达标-注:“10L”低于方法检出限,报检出限值,加L表示。由表3-2可知,在2013年6月4-6日中,牧羊河彩虹桥、小河桥断面及冷水河甸尾村断面水质均未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

37、I类水标准要求,主要超标污染指标为TN,其余监测指标则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标准要求;松华坝水库谷昌坝断面在监测时间段内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标准要求,坝口断面除TN不达标外,其余监测指标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标准要求。(3)噪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主要是乡镇及农村居住环境,项目区域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2013年6月7日,监测单位盘龙区环境监测站对项目区域内有代表性的环境关心点进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共设13个监测点位,分别位于滇源镇上村、中和村、周达村,中所片区庄科村、南营片

38、区后所村;阿子营镇的牧羊村、高坝村、杜家坝村,侯家营片区李家营村、高仓村,鼠街片区龙家村;松华集镇的小河村、高枧槽村。监测结果见表3-3。表3-3 项目区域内关心点声环境监测结果表监测日期监测点位监测值标准值dB(A)达标情况昼间夜间昼间夜间2013-6-7滇源街道办上村49.544.06050达标中和村48.844.56050达标周达村49.344.66050达标庄科村48.943.36050达标后所村47.943.86050达标阿子营街道办牧羊村51.043.56050达标高坝村49.142.46050达标杜家坝村49.242.26050达标李家营村47.643.26050达标高仓村49.

39、843.66050达标龙家村50.843.76050达标松华小河村49.742.86050达标高枧槽村46.341.76050达标通过表3-3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均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要求,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4)生态环境现状区域内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如下:常绿阔叶林在保护区内面积较小,目前在全境各处呈不连续的带状或块状分布,以阴坡半阴坡发育最好。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常绿阔叶林中以石栎(Lithocarpus)属为主,具有显著的湿性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滇青岗(Cycolbalanopsis glau coides)、滇石砾(L

40、ithocarpus dealbatus)、小铁仔(Myrsine africanau-ao)群落,主要分布在海拔2200米以下阴坡面;、黄毛青岗(Cyclobalanopsis delavayi)、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滇杨梅(Myrica nana)群落,分布在海拔2000米-2400米的丘陵或山地,白邑坝西北部、小河、阿子营有片段分布。、白穗石栎(Lithocarpus leucostachyus)、马樱花(Rhododendron delarayi)、杜鹃(Rhododenpron)群落,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地,阴坡发育良好,生境气温温凉,以梁王山下山神

41、庙附近为代表。、马樱花(Rhododendron delavayi)、野八角(Liliciun Simonsii)、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hera)群落。这是一个山顶矮林类型,分布在梁王山海拔2700米以上,以梁王山白泥箐及主峰山尖山北坡等地段为代表,生境与白穗石栎群落相似,仅分布更高一些。、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南烛(Lyonia ovalifolia)群落,在海拔2400米以下的各种地形,各类土壤上均可见到,并分布广泛的群落。在裸露的石灰岩地区群落低矮,植株稀疏,发育不良。、滇桤(Alnus ferdinandi-Coburghii)群落,仅见

42、于双哨52公里处的沟谷内。常绿针叶林是保护区内最主要的森林植被,约占森林面积的90%,可分为三个群落:、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南烛(Lyonia ovalifolia)群落,为海拔2400一下分布面积最大群落。、华山松(Pinus armadndi)、灰背栎(Quercus senescens)、嵩明山茶(Camellia sumingensis)群落,分布在2300米以上山地的主要植物群落。、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群落,在海拔2300米以下呈小片分布。灌丛:在保护区内的灌丛,就其发生和形成而言,有两大类为灌木植物为主组成的群落,另一大类为经长期人类火星形成的次生灌丛。以蔷薇科、菊科、毛茛科,紫金牛科,樾桔科最为丰富。、棠梨(Pyrus pashi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昆明小蘖(Beerberis kunmingensis)群落,主要分布在小河乡公路两侧平缓的阳坡面。、南烛(Lyonia ovalifolia)、多花秔子梢(Campylotropis polyantha)、鸡骨柴(Elsholtzia fruticosa)群落,分布在海拔2400米以下地区,主要在小河乡、阿子营乡、双哨想附近的阴坡坡面上。、小铁仔(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