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9 环境管理与监测.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1968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9 环境管理与监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9 环境管理与监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9 环境管理与监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9 环境管理与监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9 环境管理与监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9 环境管理与监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9 环境管理与监测.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济宁荣海置业有限公司外滩大公馆B区(后营回迁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9 环境管理与监测19 环境管理与监测为把环评的有关方案和建议纳入项目开发建设规划、实施、运行、监督与管理的全过程,帮助建设单位(也是项目建成后的维护和管理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协调项目建设与区域环境保护的关系,有必要建立一套结构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在施工期,该体系可纳入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主要职责是落实各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关要求。在项目建成后,可纳入日常管理体系。19.1 环境管理计划19.1.1 环境管理目的依据国家环保法,环境管理目的是:“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2、设的发展”。19.1.2 环境管理的内容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性质,其环境管理内容较多。主要为项目运营期的生活垃圾和噪声等的管理。(1)公建设施管理项目区的公建设施在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对项目区内居民生活的影响,做到有利于合理布局、方便居民和美化环境。对于单位和个人确需在项目区内接引和改变各类管线、挖掘道路或安装各类路灯和灯饰广告牌等都需报物业管理部门批准,并征得居民的同意、谅解后方可施工。施工期应及时清扫现场,限期完成。路灯和广告灯饰在安装时应重点考虑是否会对周围居民造成光污染和对交通的影响。(2)园林绿化管理本项目在施工时将绿化纳入建设项目中同时考虑。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树种和花草,确保建设后的小区

3、绿化的有效性,并保证小区的设计绿化率达到41.3%。项目区的园林绿化应由专人负责。定期浇水、施肥、除虫、剪枝等,精心维护花草树木,以营造项目区高质量的购物、娱乐、生活环境。项目区应制定园林绿化管理规定,规范项目区业主和居民的行为,提高他们的爱绿护绿意识。(3)环境卫生管理项目区内的环境卫生应由物业管理部门负责,物业管理部门要组织专职人员每天定期将各垃圾收集箱的生活垃圾清运至小区的垃圾转运站,再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济宁市垃圾填埋厂。(4)环境综合管理项目区应制定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主要内容包括:居民应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抛丢废弃物品,倾倒污水,破坏公共环境卫生;项目区内办

4、公楼和住宅楼梯过道应保持整洁,严禁堆放吊挂杂物;严禁在建筑物、公用设施上乱写乱画,张贴广告宣传品;严禁在项目区建筑物、行政公用设施上乱写乱画,张贴广告宣传品;单位、住户、商店及有关人员,将垃圾分类后放入指定地点,不得乱扔乱放;自觉维护项目区公共秩序,切忌高声喧哗以及制造其它噪声扰民,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秩序等。(5)交通与噪声管理项目住宅区内除特种车辆(消防、公安、环卫、救护等车辆)外,2吨以上的机动车辆不得驶入,如确需驶入,应征得物业管理公司同意。进入项目区的各种车辆,不得鸣笛,必须限速行驶,以确保交通安全和保持小区的清静的环境。物业管理公司应在进入项目区的通道处设立禁鸣标志,并对违规者采取罚款

5、措施。19.2 环保管理体制及管理机构职责19.2.1 公司环境管理职责工程投入运营后,环境管理机构由物业管理部门负责,下设环境管理小组对本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负责,并受项目主管单位及环保局的监督和指导。19.2.2 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施工建设期,由济宁荣海置业有限公司外滩大公馆B区(后营回迁区)建设项目一名主要领导负责对建设期的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配合各级环保管理和监测机构对施工期的环保情况进行监督。在营运期,环境管理由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建议下设2名专职环境管理人员,主管小区的环境管理工作。职责如下:(1)负责项目区日常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环境监督和联系环境监测工作;(2)加强环境保护

6、宣传和教育,提高项目区全体业主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项目区所有业主自觉参与项目区的环境保护工作;(3)建立项目区环境管理体系,开展持续污染防治工作;(4)负责项目区环保及卫生设施的运行监督,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项目区垃圾收集站、污水收集管网、公共设施防噪措施、地下停车场排气通风及绿化等实行统一管理,保证它们有效运行;(5)负责项目区环境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负责向市环保管理部门反映当前项目区环境状况,对项目区环境治理措施及管理工作等提出合理化建议。19.3 环境监测计划19.3.1 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1、大气污染(1)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并在施工队伍进驻前,必须进行环境保护

7、和文明施工的教育,主要包括:有关的环保法规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扬尘和尾气排放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施工作业中应采取的减少和避免扬尘的措施;作业场地和运输线路周围情况的介绍。(2)配备现场环境监督员,负责监控检查各作业场所物料的堆放、装卸、工地的洒水、运输时车辆的防尘措施及清洗情况等。2、噪声污染在工程开工15天前,建设单位向当地环保局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地范围和施工期限、可能产生的噪声水平和所采取的施工噪声控制措施。并接受环保管理机关的检查。建设单位上报的内容是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必须做到的,若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外进行高噪声设备的操作必须提前向环保局申报,若没有采用上报的措施或施工噪声超出

8、规定要求,环保局将对造成噪声污染的单位进行处罚。环境监督小组负责检查、监督上报内容的实施。3、水污染监测布点:各类废水处理装置排放口、基坑废水排放口、生活污水排放口等处各设一个废水监测点。监测项目:施工废水:pH、SS、石油类;生活污水:SS、COD。监测频率:施工期每年监测3次,与水质监测同步进行。监测方法:按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中规定的监测方法进行监测。19.3.2 营运期环境监测计划19.3.2.1 监测目的与任务监测机构的设置,是为了保证项目建成投产后,能迅速全面地反映拟建项目的污染现状和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管理,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

9、和资料。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定期监测项目主要污染源,掌握拟建项目排污状况,为制定污染控制对策提供依据。19.3.2.2 监测计划及实施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根据工程排污特点及实际情况,需建立健全各项监测制度并保证其实施。监测分析方法按照现行国家、部颁布的标准和有关规定执行。监测制度和计划见表19.3-1。表19.3-1 监测计划一览表环境要素监测位置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废水各排水口及废水入管网处pH值、COD、BOD5、SS、氨氮、色度等以及废水排放量每季一次全面的水质监测地下水选址下游设2个监测点pH值、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正常情况每季一次,非正常情况随时监测废气垃圾收集

10、点周围臭气浓度每季一次噪声主要设备噪声LAeq每季一次固废统计生活垃圾量产生量、贮存状况、处置去向每月统计一次本项目拟委托当地监测部门进行监测计划的实施。19.3.2.3 监测仪器、设备配置环保监测机构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监测仪器,以满足监测工作的需要,配备的主要监测仪器、设备见表19.3-2。表19.3-2 监测仪器配置序号仪器名称数量序号仪器名称数量1分析天平1台10噪声统计分析仪1台2COD监测仪 1套11氟离子选择电极1台3BOD5恒温箱1台12电冰箱1台4酸度计1台13磁力搅拌器1台5便携式流速流量计1台14计算机1台6分光光度计1台15可调电炉1台7pH计1台16干燥箱1台8全玻璃整

11、流器1台17实验家具1套9常规器皿(滴定管、移液管、量筒、烧杯、锥形瓶、蒸发皿、比色管等)1套19.3.2.4 监测分析方法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污染源统一监测方法以及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的有关规定。19.3.2.5 监测数据管理对于上述监测结果应该按照项目有关规定及时建立档案,并抄送有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结果应该进行公开,特别是对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居民进行公开,遵守法律中关于知情权的有关规定。此外,如果发现了污染和异常环境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调查并上报有关部门。19.4 环境监理计划工程建设环境监理是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工程建

12、设全过程。环境监理工程师受业主的委托,主要在施工期间对所有实施环保项目的专业部门及工程项目承包商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管理。19.4.1 环境监理范围及任务施工区环境监理依照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工程设计文件和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商进行监理。根据施工区环境状况和工程特点,监理可采取检查、旁站和指令文件等监理方式。其主要工作任务如下:(1)在施工现场对所有承包商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防止或尽可能减轻施工作业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派出环境监理人员对承包商的施工区进行现场检查、监测,全面监督和检查承包商环保措施的实施和效果,提出要求承包商限期完成有关环境保护工作,并

13、编写工程建设环境监理日志。(3)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施工承包合同,协助工程环境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处理环境污染事故和有关环境纠纷。(4)编制工程建设环境监理工作月报和年报送环境管理机构,对环境监理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存在的重大环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说明今后工程建设环境监理工作安排和工作重点。(5)参加工程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19.4.2 环境监理的内容(1)生活供水按照合同的规定,承包商应向各工作点的职员与工人提供足够而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为了确保生活供水安全可靠,环境监理工程师要监督承包商做好预防保护和水质监测等工作。(2)生产废水处理为了使水质不因工程施工废水的排入而降低

14、水体的功能和水质等级,承包商及各施工经营单位排出的生产废水不得超过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为此,监理工程师必须对生产废水处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砂石料冲洗等废水应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利用。混凝土拌和废水、混凝土浇筑、基坑等废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需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出。洗车废水含油量大,必须经过油水分离器处理以后方可排出。(3)生活污水处理为使生活污水不对周围水域产生污染,工程师要监督承包商采取处理措施。生活污水要先经过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发酵杀菌后,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有效容积应能满足生活污水停留一天的要求。同时,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要定期清理,以保证它的有效容积。另

15、外,对排污口排出的生活污水,承包商要每月监测一次,由工程师检查处理结果。必要时工程师还可指派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其排放污水进行专门监测。(4)固体废弃物处理包括生产、生活垃圾和生产废渣处理。对于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师按照合同规定,在工程施工期间,要求承包商合理地保持现场不出现不必要的障碍物,存放并处置好承包商的任何设备和多余的材料。竣工时的现场清理,要从现场清除运走任何废料、垃圾,拆除和清理不再需要的临时工程(缺陷责任期内承包商所需要材料、设备和临时工程除外),保持所移交工程及工程所在现场清洁整齐,达到使工程师满意的使用状态。(5)大气污染防治施工区大气污染主要源于施工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粉

16、尘。为防治运输扬尘污染,工程师要求承包商及各施工单位装运水泥、石灰、垃圾等一切易扬尘的车辆,必须覆盖封闭;对道路产生的扬尘,采取定期洒水措施;砂石料加工及拌和工序必须采取防尘除尘措施,达到相应的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的要求。严禁在施工区焚烧会产生有毒有害或恶臭气体的物质。确实需要焚烧时,必须采取防治措施,在环境监理工程师监督下进行。(6)噪声控制为防止噪声危害,对产生强烈噪声或振动的施工单位,工程师必须要求采取减噪降振措施,选用低噪弱振设备和工艺。对固定噪声源如拌和系统、砂石料系统、制冷系统等必须安装消音器,设置隔音间或隔音罩;对接触移动噪声源如钻机、振动碾、风钻等的人员,必须发放和要求佩戴耳塞等

17、隔音器具。在靠近生活营地和居民区施工的单位,必须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和避免噪声扰民,并妥善解决由此而产生的纠纷,负担相应的责任。(7)健康与安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监理工程师根据合同条款规定,重点检查如下内容: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是否按操作要求提供了有益于工人身心健康和有安全保障的生产条件。在承包商的安全管理体系中,是否在工地人员中设有一名或多名专门负责有关安全和防止事故的人员。这些人员应能胜任此项工作,并有权为预防事故而发布指令和采取保护措施。承包商应采取适当预防措施以保证其职员与工人的安全,并应与当地卫生部门协作,按其要求在整个合同的执行期间自始至终在营地住房区和工地确保配有医务人员、

18、急救设备、备用品及适用的救护设施,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预防传染病,提供必要的福利及卫生条件。承包商应自始至终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护在现场所雇用的职员和工人免受昆虫、老鼠及其他害虫的侵害,以免影响健康和患寄生虫病。承包商应遵守当地卫生部门的一切有关规定,特别是安排使用经过批准的杀虫剂对所有建在现场的房屋进行彻底喷洒,这一处理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或根据工程师的指示进行。19.5 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根据“三同时”制度的管理要求,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应首先对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包括环境保护相关的工程、设备、装置、监测手段等。但在实际的环境管理中,除了这些环境保护设施之外,更重要的是

19、环境管理的软件,即保证环境设施的正常运转、工作和运行的措施,也要同时进行验收和检查。本项目竣工“三同时”验收一览表见表19.5-1。表19.5-1 竣工“三同时”验收一览表项目污染源污染因子防治措施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废气天然气燃烧烟尘NO2 SO2由统一烟道经屋顶排放-汽车尾气CO NOxHC地下车库尾气引至地表无组织排放,地上停车位尾气无组织排放排放浓度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限值垃圾收集点恶臭封闭式、日产日清、定期消毒排放浓度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废水综合废水COD氨氮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济宁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排水量和排放浓度符合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B等级标准及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噪声公建设备LeqdB(A)隔声、降噪、减振等措施LeqdB(A)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2类区标准固体废物居民生活垃圾、商铺及公建固废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产生二次污染其他监测设备是否齐全-环境风险应急设施及应急预案是否齐全,是否满足要求-垃圾转运站、收集点、污水管道及化粪池防渗措施和绿化是否满足要求-19-8 山东同济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