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3 评价结论.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1976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3 评价结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3 评价结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3 评价结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3 评价结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3 评价结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3 评价结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3 评价结论.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3评价结论13.1项目概况项目概要:金漳路起点K0+000与104国道平面交叉,由西向东延伸,途中与规划一路、金溪路、北大门通道、福宁北路、东井路等多条道路交叉,延伸至终点桩号K4+697.61,全长4.69762公里。按主干路标准建设,道路红线宽度为36米,局部道路宽度为32米,设计速度为50km/h。其中在K1+980K2+280下穿高速段采用分离式路基。左幅路基起点BK0+000,终点位于与福宁北路交叉口范围,桩号为BK0+442.722,左幅在下穿沈海高速处采用箱型通道,左幅路基全宽18米。右幅下穿高速道路桥梁溪口I号桥,右幅路基全宽为18米,左右幅之间设置绿化带衔接。13.2主要环

2、境问题根据本建设项目的特点和环境特征,本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期在施工准备期,拟建工程征地涉及到永久性和临时性占用地,从而将影响到当地农、林业生产。在施工准备期,道路征地将引起部分居民的拆迁,在短期内会对其生活质量和生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受地形条件所限,本道路建设中将进行大量的土石方填、挖施工。工程填、挖作业将对沿线自然植被及野生动物的生境形成破坏,并可能导致野生保护植物被砍伐或野生保护动物因生境破坏而迁移他处。另外,路基工程开挖与填筑将破坏地表原有植被,形成的裸露松散的地表和边坡,在雨水的作用下极易形成水土流失,从而影响生态环境,在河道附近还可能造成

3、河道淤积,影响泄洪能力;在天气干旱时,又容易引起扬尘,对附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路面底基层施工过程中,石灰稳定土拌合与摊铺容易产生粉尘污染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各种构件预制场(配套水泥搅拌设施)及运输散体建材或废渣,以及施工场地管理不当,会对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施工期临时工程以及表土临时堆场也将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由于项目区地形地貌的限制,施工期临时工程以及表土临时堆场不可避免将占用部分耕地。因此,施工期工程临时用地也将对当地耕地资源和农业生产产生短期影响。施工机械的运转将产生噪声和废气污染,从而对周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声环境质量和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工程施工会影响正常的道路交通环境

4、,对沿线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工程施工会影响原有水利排灌系统、防洪设施。(2)运营期交通量的增长与项目影响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随着交通量的增加,交通噪声将影响邻近道路的居民的正常工作和休息环境;汽车尾气中所含的多种污染物,如CO、NOx和石油类物质,会污染环境空气。突发性交通事故会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营和安全,危险品运输车辆事故易引发水污染、环境空气、土壤污染等事件。由于局部工程防护稳定和植被恢复均需一定的时间,水土流失在工程营运初期可能存在。各类环境工程和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将恢复植被、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汽车尾气、交通噪声、生活污水和洗车污

5、水、固体废物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居民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13.3环境现状评价结论(1)声环境现状根据宁德市蕉城区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7月30日对项目沿线敏感点进行噪声现状和背景值的噪声监测情况可知,1#规划学校、2#宁德工艺博览城(拟建)昼间和夜间噪声值均超标,主要是受到104国道和现有已建道路交通噪声影响,3#金涵小区(拟建)、5#上兰村、7#下兰村、8#金茗园小区夜间噪声值超标,主要是受到现有已建道路交通噪声影响,9#、10#昼间和夜间噪声值超标,是由于受到深海高速和现有已建道路交通噪声影响,11#钳固建材有限公司办公楼和12#大垄口水库管理夜间噪声值超标,主要是受钳固建材有限公司

6、水泥搅拌站夜间生产的影响,其余各点昼间和夜间噪声值能够达标。(2)水环境现状本评价引用宁德市餐厨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金溪和大垄口水库管理所的监测数据。金溪各断面的pH、CODMn、BOD5、NH3-N、总磷、DO、石油类等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金溪水质现状较好,可满足功能区划水质要求;大垄口水库除NH3-N超标外,其余监测指标均符合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大垄口水库NH3-N超标主要是水库水流速度较缓,水库内植物腐烂变质,导致NH3-N含量增高。(3)大气环境现状项目区域环境空气中SO2、 NO2、TSP 、PM10监测

7、日均浓度值、小时浓度值均低于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4)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实地踏勘、调查,根据评价区的植被分布特点、类型以及群落结构的差异,可以划分为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草丛、乔木植被等4个植被型。根据构成群落的建群种的不同可以将评价区的植被划分为马尾松林、巨尾桉林、五节芒草丛、毛竹林等群系。13.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13.4.1大气环境13.4.1.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拟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将进行大量的土石方填挖、筑路材料的运输及拌和、沥青摊铺等作业工作。该工程施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TSP动力机械排出的尾气污染物。道

8、路建设将会增加TSP的浓度,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开放或封闭不严的灰土拌和、储料场、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漏撒,临时道路及未铺装道路路面起尘等。应合理设置拌和站、储料场,采用施工现场定期洒水,运输筑路材料的车辆加盖篷布等措施。土石方运输易于引起扬尘及由于土石方散落影响道路的整洁,从而影响沿线居民点的生产生活。在采取防护措施后,土石方运输对沿线居住环境的影响较小。(2)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由预测结果可知,各敏感点NO2、CO小时浓度预测值均较小,项目运营近、中、远期汽车尾气对周边敏感点环境空气影响不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能够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因此,本项目交通汽车尾气对周

9、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13.4.1.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1)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碎石堆放场及灰土拌和场等材料设备点应选在空旷地带,远离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点并处在其下风向,这些场所200m半径内不应有环境敏感点。拌和场施工时应随时洒水防止扬尘。对拌和场操作人员实行卫生防护,如配带口罩,挡风镜等。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应罐装或袋装,禁止散装运输,严禁运输途中扬尘、散落,堆放应有篷布遮盖。运至拌和场应尽快与粘土混合,减少堆放时间。堆放时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必要时设立围栏,并定时洒水防止扬尘。土、砂、石料运输禁止超载,装料高度不得超过车厢板,并加盖篷布。出入料场的道路及未铺装的道路应经常

10、洒水,以减少粉尘污染。路基施工时应及时分层压实,并注意洒水降尘。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确保其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施工过程中受环境空气污染的最为严重的是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应着重对施工人员采取防护和劳动保护措施,如缩短工作时间和发放防尘口罩等。13.4.2地表水环境13.4.2.1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路基的填筑以及各种筑路材料的运输等均会引起扬尘,这些尘埃会随风飘落到路侧的水体中,将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河道附近路段施工期时,路基施工泥土被雨水冲入河流或路面因没有及时压实被雨水冲入河流,引起河水悬浮物偏高。施工期生活污水

11、主要来源于各施工人员驻地,工程施工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粪便污水、淋浴污水、洗涤污水等,主要含有COD、BOD、SS、氨氮(NH3-N)和动植物油以及粪大肠菌群等污染物。本工程施工人员就近租住当地民房,其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依托于当地现有的污水处理方式,不单独外排,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含油污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的修理、维护过程及作业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其成分主要是润滑油、柴油、汽油等石油类物质,这类物质一旦进入水体则漂浮于水面,阻碍气水界面的物质交换,使水体溶解氧得不到补给,给水体生物的生命活动造成威胁,如进入农田则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2)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由于道路项目营运期本身并

12、不产污水,水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是道路表面径流。影响道路表面径流水量和水质的因素较多,包括降雨量、车流量、两场降雨间隔时间等,其水量和水质的变化较大,污染成分比较复杂。根据目前国内对道路路面径流浓度的测试结果,降雨初期到形成路面径流的30min内,水中悬浮物和石油类浓度较高,半个小时后,其浓度随着降雨历时延长而较快下降,降雨历时40-60min后,路面基本被冲刷干净,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基本稳定在较低水平。根据道路路面径流类比调查资料,道路路面径流1小时后仅有悬浮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8)表4一级标准,其余均能达标。由于本项目道路路面与其穿越地面相比,仅占很小部分,且随着降

13、雨历时增加,道路表面径流污染物浓度迅速下降,加之道路表面径流是短期和暂时的,因而对周边水环境影响不大。13.4.2.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1)施工期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施工期生活污水工程施工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粪便污水、淋浴污水、洗涤污水和厨房含油污水等,主要含有COD、BOD、SS、氨氮(NH3-N)和动植物油以及粪大肠菌群等污染物。本工程施工人员就近租住当地民房,生活污水排放直接依托于当地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施工生产废水工程承包合同中应明确筑路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的运输过程中防止撒漏,堆放场地不得设在沿线水体附近,以免随雨水进入水体造成污染。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

14、等有害物质堆放场地应设蓬盖,以减少雨水冲刷造成污染。施工场地应根据现场条件和废水产生情况修建若干隔油沉淀池(作防渗处理),集中收集各类施工废水,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循环用于施工场地抑尘洒水、混凝土路面养护用水,不外排。在施工场地及机械维修场所设平流式沉淀池,含油污水由沉淀池收集,经酸碱中和、沉淀、隔油、除渣等简单处理后,油类等其它污染物浓度减小,施工结束将沉淀池覆土掩埋。对收集的浸油废料采取打包密封后连同施工营地其它危险固体废物一起外运的处理措施,处理单位应选择具备相应处理资质和处理能力的垃圾填埋场或垃圾处理单位。13.4.3声环境13.4.3.1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

15、评价结论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各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噪声影响结果由表5.2-1可知,作为施工边界,距道路中心线16.5m(红线)处,其各种机械的施工噪声均超过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放标准中规定的昼间LAeq值70dB,夜间值55dB的要求,且受其影响施工边界外对于临近施工沿线的上兰村、下兰村、金茗园小区、贝头村、溪口村、钳固建材有限公司办公楼、大垄口水库管理所等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扰民问题。在施工实际过程中可能出现多台机械同时在一处作业,则此时施工噪声影响的范围比单一机械产生的噪声预测值还要大。但由于在实际施工中各施工机械组合情况

16、较为复杂,则很难一一用声级叠加方法计算得出其可能的实际影响结果。道路施工噪声主要发生在路基施工、路面施工阶段,因此,作好各主要施工阶段的噪声防护和控制工作十分重要。施工噪声应重点关注对沿线声敏感点声环境质量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噪声污染最严重的施工机械是打桩机和夯土机,在路基施工中常常使用到这两种施工机械,而其它的施工机械施工噪声相对较低。根据目前国内一般道路施工噪声预测结果,受施工噪声影响其声环境可能出现超标的2类区声敏感区,昼间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界130m范围内,夜间主要出现在施工场界480m范围以内。其中超标量与影响范围则随着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种类及数量、施工阶段不同而有所波动。为减轻施

17、工噪声对沿线声敏感点的影响,施工单位应根据场界外敏感点的位置、高差等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拟建道路建设时间虽然较长,但对某一特定路段而言其施工时间要短得多,且高噪声则主要出现在路基施工阶段,因此整个道路施工过程其实际施工噪声的影响程度从时间上衡量要比推算值低一些,这一点一般的居民均能理解。但是作为建设施工单位为维护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应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实行文明施工、环保施工,并根据各施工阶段的特点采取必要的噪声控制措施(如设置移动式声屏障等),以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2)营运期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是根据各敏感点不同类区预测点与线位的关系,全面考虑所对

18、应的工程路面结构、路基形式、高差、地形、地上物以及地面覆盖状况、空气吸收等声传播条件的因素修正,由交通噪声影响预测贡献值叠加对应的声环境背景值得到。各敏感点的环境噪声背景值取值见表5.2-8。各敏感点营运近、中、远期的环境噪声预测结果见表5.2-10。根据噪声预测结果,由表5.2-10可知,本项目建设后沿线现有敏感目标的环境噪声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居民区(2类):共6处,近期夜间超标量为0.52.0dB,中期夜间超标量为1.34.0dB,远期夜间超标量为0.35.9dB,昼间超标现象较少。影响户数约82户278人,需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居民区(4a类):共3处,近期夜间只有下兰村超标量为

19、0.6dB,中期夜间超标量为1.62.3dB,远期夜间超标量为1.94.1dB,昼间均达标。影响户数约18户61人,需采取措施进行防护。规划学校:近期和中期昼间均达标,远期昼间超标1.2dB,夜间均出现超标,根据调查,规划学校为小学,夜间不进行教学,无学生住宿,因此无需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宁德工艺博览城(拟建):4a类区域,仅有中期夜间超标0.5dB和远期超标2.6dB,,其他时段均达标,影响人数为50人,需采取措施进行防护。2类区域,近期夜间超标1.7dB,中期夜间超标3.5dB,远期夜间超标5.4dB,昼间仅在远期超标0.1dB,影响人数约110人,需采取措施进行防护。钳固建材有限公司办公楼

20、:中期夜间超标1.0dB,远期夜间超标2.6dB,其他时段均达标,且夜间部进行办公,无需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大垄口水库管理所:近期夜间超标0.3dB,中期夜间超标0.3dB,远期夜间超标2.0dB,昼间均达标,影响人数约为5人,需采取措施进行防护。13.4.3.2声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1)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沿线上兰村、下兰村、贝头村、金茗园小区、溪口村、大垄口水库管理所等受路基建设和路面施工等阶段影响,施工中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高噪声作业时应避开居民区的午间和夜间的休息时段,若夜间确需连续高噪声(高振动)业的,应报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最大限度地争取民众支持。对施工期噪声超

21、标的敏感点,根据实际情况,在敏感点附近路段施工时应设置临时声屏障等降噪措施。施工材料拌和场、构件制备场地应远离环境保护目标,距居民点等敏感点距离应大于300m。在路线近距内有集中村镇居民区的路段,强噪声施工机械(装载机、振捣器等)夜间(22:00-6:00)停止施工作业,如需连续作业应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合理安排施工活动,尽量缩短工期,减少施工噪声影响时间。避免强噪声施工机械在同一区域内同时使用。施工中注意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并注意对机械的正确操作及维修,使之维持最佳工作状态和最低声级水平。按劳动卫生标准,保护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做到轮换操作筑路机械,或穿插安

22、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工作,给工人以恢复听力的时间。同时,要注意保护机械,合理操作,尽量使筑路机械维持低声量级水平。操作时,工人应戴耳罩和头盔。选择主要运输道路应尽可能远离村镇、学校等敏感点。弃方运输车辆途经宁德城区是尽可能减速慢行,并禁止鸣笛。(2)运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由上述分析可知,道路交通噪声会对道路两侧区域的后续开发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运营期必须十分注意道路两侧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针对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环境特点,本评价提出以下声环境保护原则:项目建设在改善区域交通的同时,应切实关注交通噪声对道路两侧声环境的影响,做好统筹规划和合理安排;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等交通

23、规则,在通过人口密度较大的村庄路段除落实交通噪声防护措施的同时,必要时还应设置禁鸣标志,以减少交通噪声扰民问题;作好路面的维修养护,以确保道路路面始终处于良好状况;结合当地生态建设规划,加强拟建工程征地范围内(如对路堤边坡、排水边沟等)的绿化工作;根据声环境影响预测,对沿线营运初、中期因受拟建道路交通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超标的敏感点,采取安装通风隔声窗的措施;对营运远期超标的敏感点,采取定期跟踪监测的措施,预留经费,视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科学安排道路两侧土地的使用功能;道路两侧红线外噪声防护控制距离范围内不宜建学校、医院和幼儿园等敏

24、感建筑和集中居民住宅楼,可规划建设对声环境要求不高的普通建筑,如商业性建筑、多层停车场等; 如果道路两侧规划布置住宅等噪声敏感类建筑,则建设单位应在设计时依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建筑物自身的隔声防护,并尽可能在住宅楼功能平面布局中将浴室、厨房和电梯间等辅助功能布置在面向道路一侧,以减弱噪声对室内敏感区域的影响环境影响,从而确保住宅等敏感构筑物室内满足GB50118-2010中规定的使用功能要求;道路两侧新建建筑中,若对声环境较为敏感的,建议开发商或业主在房屋的构筑和装修过程中采用对建筑物本身的隔声处理措施,例如强化墙体隔声量和加装通风隔声窗等,以避免受本项目交通噪声的负面影响

25、。13.4.4固体废物13.4.4.1固体废物影响评价结论(1)施工期固体废物评价结论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施工渣土和生活垃圾两部分。施工渣土可根据工程需要和生产废物自身特性,用于路基填方使用或就地填埋于道路施工沿线的低洼地;对于多余弃方用于天冠燃料木薯乙醇项目一期工程填方。生活垃圾主要由施工人员产生,垃圾桶收集后由环卫工人定期运送到垃圾站消纳处理。因此,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2)运营期固体废物评价结论本项目运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汽车装载货物的撒落物、汽车轮胎挟带的泥沙、过往车辆丢弃的饮料瓶及废纸盒等生活垃圾,其产生随机分散,产生量小。经市政环卫部门负责定期清除、收集

26、、外运,保证日产日清、路面清洁,不会对道路沿线环境造成大的影响。13.4.4.2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及建议(1)施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本工程拆迁量较多,拆迁产生的垃圾量也较大。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应设专门的堆放场所妥善放置,及时清运,并采取防护措施。同时应注意拆迁垃圾中可利用的材料要回收利用。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固体废物。施工机械的机修油污集中处理,揩擦有油污的固体废弃物等不得随地乱扔,应集中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依托借用农户的垃圾处理方式一并处置,如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当地垃圾填埋场作进一步处置。按计划和施工的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并尽量减少余下的物料。一旦有余下的材料,

27、将其有序地存放好,妥善保管,可供周边地区修补乡村道路或建筑使用。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2)运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市政环卫部门应负责定期清除、收集、外运,保证日产日清、路面清洁;强化道路沿线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的监督工作,向司乘人员和行人加强宣传教育工作。13.4.5生态环境13.4.5.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分析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永久占地范围内的植物物种主要是水稻、番薯以及各种农作物。这些植物都是当地普通的、周边常见的植物,未发现特有种以及窄域分布种,因此项目的施工对区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甚微。施工结

28、束后,沿线的绿化建设及植被的恢复,可逐渐弥补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损失。道路建设使植被生物量减少和丧失是道路工程产生的主要负面影响之一,加之道路占地大部分被填筑为路基,该类型所占用的植被生物量是无法恢复的。根据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和生态恢复措施,除道路路面、建筑物及硬化防护措施外,对路基边坡、施工临时用地等用地,都将进行植被恢复,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本工程对道路沿线、直接影响范围、道路外边坡及渣体斜坡采取绿化措施,将种植大叶女贞、狗牙根草、爬山虎等,将恢复一定量的生物量,可减缓道路占地对植被产生的影响。(2)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拟建道路经过农田区域时,对喜在农田中生活的两栖类会有一定影响,包括占用生境

29、与受施工废水、废气等间接影响等,但评价区内耕地面积较大,这些两栖类可以顺利迁移到远离评价区的农田生境,且施工活动结束后,两栖类动物的生存环境将会逐渐得到恢复。鸟类受到拟建工程的影响相对较小,评价区的鸟类多为伴人居生活的类型(如家燕、麻雀、喜鹊)和在林地中生活的种类(如白脸山雀、珠颈斑鸠),前者较适应人为活动的环境,后者受施工噪声影响会离开施工区,在施工结束后回来。道路对沿线的两栖、爬行动物的原有生境和生存活动有一定的分离和阻隔的作用。评价区的动物均为广域分布的物种,当地的适宜生境较多,也没有大型兽类分布,因而拟建道路产生的动物阻隔效应较小。道路营运中产生的噪声、废气、路面径流等将对路侧动物的生

30、存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交通噪声、车辆灯光等则会对动物栖息与繁殖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使部分动物在选择生境和建立巢区时回避路侧区域,造成评价范围内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这种影响与动物种类和其习性有关,一般道路的影响区域在200m范围内。(3)对农业生态的影响分析拟建道路全线永久占用土地11.4792hm2,其中包括耕地4.061 hm2。占用耕地将使评价区所在镇的人均耕地占有率有所减少,但减少比率在千分之一以下。工程临时占地包括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场等,施工场地临时占地包括预制场、拌和站等。临时占地、车辆辗压与施工人员踩踏等都将影响其中农作物的当季产量。在通过全面的复耕或植被恢复,原有的耕地和林地面

31、积将得到恢复,总体来说影响轻微。道路通车后将刺激城镇区域的扩展,导致道路沿线农业用地非农业化;道路建成后也可促进当地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加速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进一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作物单产和农民收益,实现土地资源价值在形式上的转化。13.4.5.2生态保护措施(1)陆生植物保护措施避免与消减措施在项目建设中施工单位应注意识别沿线珍稀植物资源,加强珍稀植物保护宣传工作,一旦在施工中遇到其它保护植物,应立即向当地林业部门汇报,协商采取妥善措施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恢复与补偿措施凡因道路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应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绿化工作,按设计要求进一步完

32、善水土保持的各项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在主体工程完工后,及时采取种植草皮、绿化等措施,恢复裸露地面的植被覆盖,科学合理地实行花草类与灌木、乔木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格局,以达到防止地表裸露、保护路基、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植被恢复措施的要点有:对建设中永久占用林地部分的表层土予以收集保存,在其它土壤贫瘠处铺设以种植物树木;临时占地在施工前也应保存好熟化土,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松土、覆盖熟化土,复种或选择当地适宜植物及时恢复绿化。管理措施工程建设施工期、营运期都应进行生态环境的监控或调查。施工期主要是对涉及施工活动的林地路段进行监控与火险监测;还要加强对区域性分布的重点保护植物及古树名木进行调查,在施工过

33、程中若发现有重点保护对象,及时上报主管部门,采取相应保护措施。(2)对农业及耕地的保护措施合理设置临时堆土场及施工场地,尽量不占用农田,以减少这部分临时占地量,有效保护沿线的耕地。(3)表层耕作土剥离和保护要求本道路工程占用部分林地、耕地,以上地类均含有丰富的表土资源,根据有关研究资料,形成1cm土壤大约需要300-400年的时间。将表土进行剥离保护用于绿化及施工迹地恢复,避免增加建设区外取土、扰动地表,对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场地平整前,将场内表层30cm厚的表土剥离收集,集中堆放于专门划定的临时堆土场,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临时堆土的堆放高度2m左右,在周边码编织土袋拦挡,

34、土袋挡墙梯形断面,顶宽0.5m,两侧坡比1:0.6,底层铺垫彩条布。工程竣工后,及时拆除施工场地内的临时建筑物,清除建筑垃圾,覆表土30cm整地。原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的,按照其土地利用类型恢复表土,采取复耕措施,并交还农民使用,其余表土用于道路景观绿化覆土。13.4.6社会环境(1)连接金涵片区与漳湾片区路网,满足城市路网建设的要求为了适应宁德市的城市结构模式,将逐步完善片区间路网(即全市交通性通道)和片区内路网。金漳路作为金涵片区内路网对个通行的主要一条道路,金漳路的建设将改善金涵片区之间的交通状况,将使小区道路路网完善,新建设的小区可以通过金漳路更快捷的与宁德中心城区联系,同时也是对外联系

35、的重要通道,是连接金涵片区、漳湾片区的重要杻带,是G104 国道对接宁德火车站、宁德主城区的一条重要联系通道。它是东西向沟通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是城市片区间路网骨架的重要一节。金漳路的建设将极大完善区域内路网与周边道路的连接,改善区域内整体交通环境,有利于完善区域整体建设,推动宁德市城市化建设,更好的形成城区框架。项目建设可以为居住小区创造良好道路交通条件,提升区域开发品质,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其吸引力,项目沿线土地资源升值,相应的各种建设项目得以开发建设,区域内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因此它的建设是城市路网建设的需要,也是城市功能拓展的需要。(2)完善保障

36、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符合宁德市战略发展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宁德市新一轮经济发展高潮的到来,具有天然的深水良港优势的宁德市将成为外资以及沿海发达地区投资的热点城市。根据宁德市城市规划,考虑金涵组团的性质定位,结合保障性的建设要求,以满足人民住房需求为出发点,把保障性住房金涵小区、上兰组团建设成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生态宜居居住区。宁德保障性住房金涵小区,目前正在建设中,但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还未完善。居住小区的出入口基本设置在小区道路上,小区道路是通过组路相连,金漳路是小区区域内对外连接的主要道路,经金漳路连接G104 国道、北大门通道、福宁北路,因此金漳路的建设是小区住户日常出行和消

37、防疏散的需要,金漳路的建设是完善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的需要。(3)缓解G104 国道金涵段交通压力的需要目前宁德北片区域进入宁德主城区的所有车辆仅靠 G104 国道通行,G104国道金涵段经常发生交通拥堵,并时有交通事故发生,严重影响过境车辆及城区内车辆通行,在此处形成交通瓶颈。随着金漳路的建设,引导城区小车往该段经正在设计阶段的金溪路、北大门通道与正在建设的福宁北路通行。G104 国道主要承担过境交通,如此可缓解G104 国道金涵段的交通压力。提升道路通行通力并减少交通事故。因此,金漳路的建设极大缓解G104 国道金涵段交通压力,在整个路网中,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4)满足宁德市城市发展要

38、求在宁德主城片区建设过程中,以临海发展为切入点,加快城市的开发建设步伐。最终形成一个功能齐全、能够适应宁德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宁德市东南部将成为中心城区主要拓展空间,金漳路的建设将为宁德市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用地空间,壮大中心城区,增强宁德市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的功能地位,是宁德市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5)宁德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交通运输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是相辅相承的。宁德市已到了小汽车进入居民家庭的高峰年代,随着小汽车的不断普及,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内,宁德市区的居民家用小汽车需求将迅猛增长。这将给有限的道路网络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旦交通供给无法适应交通需求

39、,交通矛盾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金漳路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6)项目拆迁量较大,工程建设拆迁房屋会对被拆迁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产生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应认真细致地做好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助)工作,建设完善地监督、制约机制、使用好征地、拆迁补偿(助)费用,是保证本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地前提和关键。13.4.7水土保持本工程预测时段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2419.63t,其中施工准备期新增377.54t,占新增流失量的3.04,施工期新增11470.15t,占新增流失量的92.35,自然恢复期新增571.94t,占总流失量的4.61。根据预测结果分析,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应针对防治

40、区各自特点进行防治。从区域上看,主体工程区水土流失量占项目区水土流失总量的94.74%,应作为重点防治和监测区段,采取完善的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加以防护。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场在施工后地表裸露,应尽快实施防护措施,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量。从时段上看,项目区水土流失量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占水土流失总量的98.42%,施工期应作为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时段。拟建道路路线选线基本合理,项目建设区域内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道路主体设计中采用的边坡防护、截排水工程及景观绿化等具有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工程施工拟采用的施工工艺,技术可靠,土石方平衡基本合理。本建设项目

41、只要水保方案实施,施工期与营运期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从水土保持角度论证,本道路的建设是可行的。下阶段设计及施工中,主要建议如下:(1)应进一步优化土石方平衡,使土石方利用更加合理,尽量减少弃渣量。(2)施工单位进一步落实外购砂石料场,外购砂石料应选择已获得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砂石料场来进行砂石料采购。在签定外购砂、石料的合同中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方,并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3)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避开雨季施工。雨季施工时要加强施工管理,采取相应的临时防护措施,尽量减少道路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量。(4)在主体工程监理招标时,应重视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监理工作。在招标合同中应明确投

42、标的监理机构中应具有相应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资质。(5)建设单位应选择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本项目建设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接受该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机构,应依据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所提出的水土保持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等,编制水土保持监测计划,并付诸实施。监测机构应将监测成果定期向业主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同时负责编制该道路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专项报告提交业主,为本项目竣工验收提供依据。13.4.8环境风险评价结论根据模拟预测,本项目发生危险品运输事故的概率是很小的。本项目的重大危险源主要为运输剧毒化学品的车辆由于事故造成化学品泄漏对沿线群众的生活安全和生命

43、健康造成威胁。事故处理按本报告提出的应急方案进行实施,可在最大限度上减轻事故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13.5环境可行性结论13.5.1 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鼓励类第二十二类 城市基础设施第三条“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本工程建设不属于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同时限制用地项目目录中也明确规定,作为城市主干道路项目用地红线宽度(包括绿化带)小城市和建制镇不得超过40米、中等城市不得超过55米、大城市不得超过70米。宁德市金漳路工程设计路幅低于36m

44、,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项目用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3.5.2 规划符合性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构建“一带、一轴、一区、一城、多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对市域的县(市)进行高度整合,在产业协作、交通联系、城市建设上互补、协同,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协调宁德市与福安市、霞浦县在环三都澳区域内一体化发展,在规划区层面上实现宁德都市区(环湾城市)的整体实力的提升;整合形成宁德中心城,优化提升蕉城区、东侨新区开发布局,规划建设滨海新区、铁基湾新城,打造绿色宜居海湾新城。本项目所在的主城区:集聚发展形成以区

45、域性生产、生活、旅游配套服务、港口物流和生活居住为主的生态宜居城区。本项目的建设可完善蕉城区的配套基础设施,推动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对促进蕉城区的开发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发挥宁德市海西东北翼中心城市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本项目的建设既可带动蕉城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又可促进城市交通向“绿色”、“环保”和“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推动福州市社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3.5.3 公众参与结论环评单位在道路沿线作了广泛的公众意见征集和调查。调查表明,道路沿线的广大群众、当地政府、对拟建道路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他们认为拟建道路对个人以及当

46、地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能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并要求尽快建设该道路。沿线群众最关心的是占地、拆迁房屋的补偿标准及是否能按补偿标准到户。并提出噪声防治以道路绿化和降噪路面来减轻影响。公众对征地拆迁、施工期的交通影响、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环境保护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建设单位同意采纳公众意见,并将采取以下措施保障公众合法诉求:由拆迁办对拆迁情况进行调查和宣传;将在施工阶段加强管理,并对施工单位严格要求保证地方道路畅通;加强施工期和运营期环保措施的落实。13.6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和竣工验收拟建道路在建设过程中和营运期必将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本评价对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大气、地表水、噪声等环境保护提出污染防

47、治措施,具体见7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建成通车后,应委托相关部门进行生态调查,并形成生态调查报告送至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环保工程竣工验收。本项目主要环保措施及环保措施竣工验收见表14.6-1、14.6-2。13-24表14.6-1 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一览表环境要素设施建设或措施内容质量目标与要求生态环境(1)开工前,对施工范围内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严格控制路基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2)路基施工前,应将占用农用地的表层熟土(其中耕地约30cm厚,园地、林地约15cm厚)剥离,并在临时用地

48、范围内适当位置进行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拦挡和覆盖措施,防止雨淋造成养分流失,以便用于后期的绿化和土地复垦。(3)凡因道路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恢复植被或还耕。(4),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在工期安排上考虑避开降雨集中的季节。对围填做到随挖、随运,覆土做到随铺、随压。对裸露、松散的土壤喷洒适量的水,使土壤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以减少土壤的风蚀流失和尘土污染危害。设置围堰或围墙或专门的排水沟,防止泥沙进入农田或排水沟。(1)项目永久占地类型、占地面积的数量,终点是占用耕地、林地的数量及临时工程的数量。(2)临时用地清表时表层耕作层的收集保存及施工结束后的复耕和绿化用土情况。(3)施工期临时工程设施占地的恢复情况。(4)排水工程、防护工程措施及其效果,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声环境(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