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项目3、10671.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032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41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项目3、1067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项目3、1067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项目3、1067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项目3、1067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项目3、1067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项目3、1067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项目3、10671.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靖江市水利局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 编制日期:2014年12月表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项目 建设单位靖江市水利局 法人代表刘放联系人李锋通讯地址江苏省靖江市阳光大道靖江市行政中心内联系电话13952655588传真/邮政编码214500建设地点江苏省靖江经济开发区城北园区立项审批部门靖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靖发改开2014字第96号建设性质 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水利管理业N7922用地面积230781 m2绿化面积76303m2总投资(万元)1116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20环保

2、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1%评价经费(万元)预期竣工日期2015年12月施工材料名称总用量施工机械设备名称规格数量 挖掘机2台 混凝土振捣器3台静压式打桩机1台铲土机2台运输车辆5辆水及能源消耗量名 称消耗量名 称消耗量水(吨/年)生活用水:110轻质柴油(吨/年)/尾水:1825000电(万度/年)35液化气(标立方/年)/烟煤(吨/年)/其 它/废水排放量及排放去向类 型年排水量(吨)排放去向生活污水88排入场内化粪池作场绿化有机肥生产废水1460000经处理后排入中心港,中心港与十圩港相通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无) 续表一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为了使城北园区污水

3、处理厂与周边环境更加协调,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水生植物净化废水处理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投资少、结构简单、操作管理便利及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可对城北园区内的混杂水(主要为污水处理厂尾水以及其它清洗废水)作深度处理,有利于城北园区内的环境排污总量的削减。靖江市水利局报经靖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靖发改审201496号文见环评附件)批复同意,拟在城北园区经一路西侧、纬一路南侧、中心港东侧、纬二路北侧征地面积230781平方米,建设管理及配套用房1568平方米,实施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工程。项目选址经靖江市规划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靖规选字第(2014)023号文同意,选址意见书详见环评附件。地块内建设一级净

4、化处理池、二级净化处理池,并配套建设泵房、管理用房、门卫、水质监测点等设施,地块内道路宽畅米,空地布置绿化,并按有关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项目总投资11165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1998)第253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2014年12月,靖江市水利局委托靖江市天诚环保事务所有限公司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作为项目环保审批依据。二、工程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性质:新建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1165万元人民币。建设地点及建设内容:靖江市水利

5、局实施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项目位于靖江经济开发区城北园区 (经一路西侧、纬一路南侧、中心港东侧、纬二路北侧)。地块用地面积2307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8平方米。规划在用地内建设一级净化处理池、二级净化处理池,并配套建设泵房、管理用房、门卫、水质监测点等设施,地块内道路宽7米,空地布置绿化,并按有关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项目平面图见图1-1。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 项目有关经济技术指标分项面积(m2)比率(%)备注建设用地9920.4道路用地2831212.3含停车用地绿化用地7630333.1水面用地12517454.2总用地230781100总建筑面积1568容积率0.

6、007三、项目施工计划本项目计划2015年1月工程开工,2015年12月全部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施工期为1年。四、主体工程项目用地内建设一级净化处理池、二级净化处理池,并配套建设泵房、管理用房、门卫、水质监测点等设施,地块内道路宽7米,空地布置绿化,并按有关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项目建成后主要对城北园区内的混杂水作深度处理,有效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五、公用设施及辅助工程1、给排水给水:包括建筑施工期用水、项目营运期生活用水等。区内给水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接管供给,本项目给水由渔婆北路下的给水干管用DN100水管引入。排水:区内排水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污水系统:本项目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废水排

7、入场内化粪池作场内绿化有机肥,不外排。雨水系统:屋面及道路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就近排入本项目净化区。2、供电项目供电由靖江市供电公司开发变电线输入,降压后供电电压为10KV,引入区内配电房供区内所有用电。3、绿化项目用地内空地布置绿化,绿化面积约76303平方米,绿化率达到33.1。4、环保工程项目工作人员生活污水拟设化粪池预处理装置2套,废水排入场内化粪池作场内绿化有机肥。公用及环保工程见表1-2。表1-2 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表项目建设内容设计能力备注公用工程给水系统100mm水管接入靖江市自来水公司供给排水系统雨水排放系统排入本项目净化区生活污水排放系统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直接排入区域内的

8、水生植物净化区处理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要求,排入中心港供电10KVA由靖江市供电公司开发变电线输入环保工程废水处理系统化粪池预处理生活污水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据调查,本项目开发前,该地块为农田,地块现状为净地,在项目取得用地之前已对该地块进行了“三通一平”前期工作,建设单位不需平整,可以直接进场施工。 表二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靖江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处于北纬3136-3208,东经12000-12030。南与张家港、江阴、武进隔

9、江相望,东邻如皋市,其它与泰兴市接壤,位于东部沿海与长江沿线构成的T字型经济格局的结合部和苏锡常、宁镇扬、通泰盐三个经济区的交汇处,是苏北通向苏南的重要门户。全市总面积约664.7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551.46平方公里,水域113.3平方公里,全市有长江岸线52公里,水深大、潮差小、建港条件好,境内河网密布,水陆交通便捷,江阴长江大桥、同三高速公路、新长铁路在靖江交汇,使靖江成为公路、铁路、水路三维交通并存的咽喉,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本项目位于靖江经济开发区城北园区内, 地理位置见图2-1。2、自然环境靖江市境内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除孤山高程在55.6m(废黄河基面)外,其余高程均在2-4m

10、,地势平坦、地貌单一。地势一般西北略高于东南。全市按地理位置和土壤质分为沿江圩田区、老岸沙壤土和孤北洼地三个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44.10、44.08和11.82。由于靖江市起源于长江中的一个沙洲,沉积环境较为一致,地层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基本分为灰褐色淤泥质亚粘土层、灰色淤泥质亚粘土层、灰褐色亚粘土与细砂互层和青灰色中密级细砂、粉砂层四个主层。该区域系冲积平原,形成历史不长,土质较弱。一般上部为厚度1.22.0m耕植土,下部为亚粘土、轻亚粘土和粉砂。老城区内多为杂填土区和古河道,地耐力不高。西、北部地基承载力为815t/m2,东、南部为810t/m2。地下水位一般埋深1m左右,最浅处仅0.5m

11、。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3、气候、气象(1)气候靖江市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受季风环流势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和过渡性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冷寒少雨,春秋冷暖、干湿多变,且有低温连阴雨、台风、暴雨、干旱、大风、寒潮、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2)日照靖江市年太阳总辐射量110.4102千卡/平方厘米,其中58月为高值期,各月均在11千卡/平方厘米以上;11月至翌年2月为低值期,各月均在6.6千卡/平方厘米以下。全年日照时数及其百分率的年际差值较大,如1978年干旱,全年日照总数达2535.9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7%;而1960年阴雨天多,全年日照总时数1767.1小时,日照百分

12、率40%。(3)气温年平均气温15,平均最高19.5,平均最低11.3。1月份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2.1;7月份为最热月,月平均气温27.4。最高气温35的最早出现在5月下旬(1987年),最迟结束在9月中旬。最低气温0的最早出现在11月上旬(1968年),最迟结束在4月上旬。(4)风向风力年平均风速3.3米/秒,3月份最大,10月份最小,分别为3.8米/秒和2.8米/秒。风向春、夏两季多为东南风,冬季多为西北风。有时受冷空气、台风、局部龙卷风袭击。每年出现8级以上的日数平均为5.4天,最多的达21天(1965年)。1965年3月,8级以上大风日数有6天。1977年9月11日,第8号台风从长江

13、口登陆,正面袭击靖江,6级以上大风刮12小时,其间出现靖江有记载以来的最大风速,27米/秒。风向频率统计结果见表2-1。表2-1 风向频率统计结果表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春7.469.95.55.611.414.46.23.41.83.60.73.35.58.85.41.1夏5.62.95.24.48.212.422.04.43.25.17.81.65.63.44.71.91.5秋9.93.48.06.57.112.913.310.73.72.22.41.44.12.44.37.20.5冬13.35.25.48.47.78.66.73.91.

14、53.71.90.83.48.812.27.70.7年均9.14.47.16.27.211.314.16.32.93.23.91.14.15.17.55.61.0靖江风向频率见图2-2。图2-2 风向玫瑰图4、水文特征长江自西从泰兴市七圩镇入境,向东流经靖江53km,全市有80多条河流与之相通。长江靖江段常年水质平均达类水标准,主要作为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水源以及农田灌溉、河运,最大流量达100000m3/s,最小流量亦有6000 m3/s,对污染物稀释净化起重大作用。长江水位每日二涨二落,夏季最高水位达5.65m,靖江市区日常生活用水及大部分工业用水为靖江市自来水公司自长江雅桥吸水口处理的自来水

15、,日供水量平均约20万吨。靖江市长江河段无实测径流资料,由于本河段上距大通水文站约400公里,径流特性以大通水文站实测资料为依据。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926000立方米/秒(1954年8月1日),实测最小枯水流量为4620立方米/秒(1979年1月31日),多年平均流量279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输沙率14410公斤/秒,水量、沙量年内分布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分别占全年径流量与输沙总量的71.2%和87.5%。 5、生态环境概况(1)生态系统基本情况本地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河渠交错,土地肥沃,农产丰富,属沿江农业耕作区,主要种植有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菜、大豆、蚕

16、桑、食用菌、甘薯等作物,家畜、家禽以猪、羊、兔为主,还有养蜂、水产养殖业等。本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属落叶林带,由于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自然植被残留较少,多为人工植被取代,现有林木以农田林网和四旁种植为主,基本不成林,且幼林多,植被分布多呈孤立的团块状态。主要树种有杨树、银杏、水杉、柳、桑等,林木覆盖率为10.87。项目所在地生祠镇岳王庙建于南宋绍兴初年(公元1131年),占地2800平方米,庙内有双龙璧、石狮、岳飞手书石刻等文物。刘国钧故居占地5000平方米,由旧居、敬修堂、善狳厅等部分组成,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野生生物资源和生物量调查野生动物种类主要有小型啮齿类、鸟类、昆虫等动物,如有狗獾

17、、刺猬、野雉、黄鼠狼、蛇等动物,有麻雀、白头翁等鸟类,虾、蟹、甲鱼等甲壳类动物,蚯蚓、水蛭等环节类昆虫和蚂蚁、蝗虫、蜜蜂等节肢类动物。本地区不存在大型陆地野生动物,也不存在候鸟迁徙的重要保护地。野生植物种类较多,草本植物有皂荚刺、半夏、石菖蒲、蒲公英、车前草等200多种;木本植物有杨、柳、槐、榆、桐、楝、椿、杉等,主要代表性植被有刺槐、水杉等。沿江滩地和洼地生长有湿水水生生物,主要包括芦苇、藻类、女贞子、蒲草等。项目地区没有陆生的国家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长江水生生物比较丰富,本江段有浮游植物62属种,浮游动物36种,底栖生物8种,淡水鱼类十分丰富,主要经济鱼类和珍稀动物有26种,包括洄游性鱼类

18、的定居性鱼类。洄游性鱼类包括溯河性鱼类和降河性鱼类,溯河性鱼类如刀鱼、鲥鱼,降河性鱼类如鳗鱼、河蟹等。由于人类大量捕杀,目前野生刀鱼、鲥鱼在靖江段已经基本绝迹。半洄游性鱼类和定居性主产鱼类如长吻鱼、鲶鱼、鲤鱼、鳊鱼等分布范围较广,在本江段均有所见。珍稀动物包括中华鲟、白鲟、白暨豚、江豚等。主要为过江洄游,目前在本江段只偶尔有见中华鲟、江豚等,白暨豚近年来未有所见。(3)农业生态系统及生物量调查该地区人口密集,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农田生态在各生态系统中占主导地位,植被以作物为主,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蔬菜和瓜果,其中以水稻、蔬菜为多,另有经济作物棉花、油菜及小面积的药材,按照单位亩产来计算,

19、年产水稻/小麦约896公斤。近年来,当地农业生态系统呈现出常规作物种植逐年减少经济作物、高效农业在增加,农业户在减少,工贸非农业户增加的变化趋势,形成种植、养猪、养禽及水面养殖等多种经营的生态格局。区内林木主要为绿化,分布在道路、河道两边旁及农民屋前宅后,种植有落叶乔木、灌木和花卉。区内无矿产开发等情况。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靖江市全市总面积664.76平方公里,靖江市全市人口66.47万人,出生率为6.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5,人口密度为1194人/km2,城市化水平为13.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民经济平稳增长。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00.8

2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7639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88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5.88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09亿元,增长12.8%,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2:56.8:40.0调整为3.1:55.9:41.0,服务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逆势增长。财政总收入实现128.63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53.64亿元,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0.2%,在苏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在全省49个县市中位居第八。民营经济稳步壮大。

21、全市共注册私营企业9304户,个体工商户28063户,分别比去年增加466户和1472户;民营经济注册资金37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44.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1%。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入113.82亿元,同比增长128.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0.2%。本项目位于靖江经济开发区城北园区内。靖江经济开发区城北园区总体规划城北园区位于靖江市北郊,四址分别为东至新长铁路,西至西环路,南至北环路,北至北横港,规划总用地面积15.3km2,其中起步区用地面积5km2。园区性质:新兴产业的集聚地,民营企业的兴业园。是国家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清华大学产、学、研基地,

22、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基地,是集中发展、集约发展、市镇联动的集聚区,重点引进IT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节能等高新项目(产业),同步配套发展教育、商住、旅游等相关产业。园区逐步成为集经济、文化、科教、商贸、居住、休闲为一体的靖江新城重要组团。园区内“八横六纵”道路全面贯通,水、电、通信管网畅通,绿化、路灯、监控及污水处理设施齐全。产业定位:城北园区主要以用地集约、无污染或轻污染、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为主,产业包括纺织、轻工、建材和机械等。用地规划和功能结构:城北园区按照加快启动的要求,重点实施北二环路、新二路、纬六路、新一路、3 号地块区间路以及渔婆北路延伸段“五横三纵”的道路建设工程,完善园

23、区内交通网络,拉开园区道路基本框架。工业布局城北分为商贸物流区、工业区、行政商贸服务区和安置区,工业区主要布置在园区北侧,以北二环为界,南侧靠近主城区布置部分居住用地和行政商贸区。园区基础设施规划(1)给水规划根据靖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北园区规划合兴水厂供水;由北环路给水管网连接供应。(2)排水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城北污水处理厂拟建地位于十圩港西路西侧、北三环路北侧,厂区占地面积10938m2。近期拟建规模0.5万m3/d。其管网收集范围包括城北工业园区、孤山镇,面积为17.54km2。城北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行,目前日处理能力达2000吨。(3)供热供电规划城北园区近期拟利用的江源热电

24、厂位于园区南侧(北环路南700m),现有装机容量为635t 中温中压锅炉及3000kW、6000k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6000k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各一台,总装机容量15MW。城北园区近期拟利用江源热电公司,规划远期在工业园中心港和江平路交汇处东南建设城北热电厂,供热规模为120t/h。(4)环境卫生及固废处理城北园区规划在中部建设一座垃圾中转站,中转能力100t/d。园区内建设26座水冲式厕所。(5)环境功能区划城北工业园的环境保护目标为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生态型工业园为目标,功能布局合理,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水、空气、声环境质量全面达到功能区划标准。功能区划为:主要河流十圩港、沙泥

25、河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渔婆港、中心港、一号河、北横港、二号河等河流水环境质量达到IV 类。大气环境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南部居住、公建区环境噪声达到国家标准2类;北部工业区环境噪声达到国家标准3类。城北园区“六横三纵”道路全面贯通,水、电、通信管网畅通,绿化、路灯、监控设施齐全。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城北污水处理厂位于十圩港西路西侧、北三环路北侧,厂区占地面积10938 m2。尾水受纳水体为十圩港。城北污水处理厂近期拟建规模0.5万m3/d。该区域敷设污水收集及输送干管DN400DN1000共28340m;进厂污水总管管径为DN1000mm。北三环附近建设一个泵站,与污水收集和处

26、理能力配套,污水流量不小于0.5万m3/d,占地面积616 m2。管网收集范围包括城北工业园区、孤山镇,面积为17.54km2。城北园区内沿渔婆路、新建路、北三环布置主干管,其他道路下主要敷设污水支管;近期孤山镇内沿圆山路、望江路等敷设污水支管接入姜八公路污水管入北三环总管后入污水厂,远期根据该镇建设的发展情况分期逐步实施。江苏省生态红线规划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规划,靖江市境内共设有8个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分别为长江靖江段中华绒螯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长江蟛蜞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滨江风景名胜区、长江(靖江市)重要湿地、江心洲重要湿地、夏仕港清水通道维护区、孤山风景名胜区、靖江香沙芋种质资

27、源保护区。其主要生态红线区域功能、范围、面积如下:靖江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地区红线区域名称主导生态功能红线区域范围面积(平方公里)一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总面积一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靖江市长江靖江段中华绒螯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保护坐标范围为:E12024至E12030,N3201至N320436.4436.44长江蟛蜞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水质保护一级管控区为一级保护区,范围为:取水口上游500米至下游500米,向对岸500米至本岸背水坡之间的水域范围和一级保护区水域与本岸背水坡堤脚之间的陆域范围1.611.61滨江风景名胜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靖城东南,以长新铁路外围200米为西北界

28、,以蟛蜞港长江口以西600米至工农路与沿江高等级公路交叉口、沿江高等级公路、罗家港和横港为东北界,南至长江中心界线13.0313.03靖江市长江(靖江市)重要湿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位于靖江市西端,联兴港至上青龙港段、上九圩港上游700米至下游500米、川心港至美人港西300米段、七圩港以西600米段、江阴长江大桥至小桥港东400米,五段岸线长6410米,北段以长江堤岸背水坡脚外20米为界线,南端均至长江中心界线6.986.98江心洲重要湿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江心洲外围的芦苇草滩和外围宽度1000米的带状浅水水域除一级管控区域外,其他为二级管控区域22.6510.612.05夏仕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水源

29、水质保护位于市域北侧,靖泰靖如界河南侧,东至江平路靖如交界处,西至江平路靖泰交界处,全长37.1公里,均宽1000米,夏仕港北段5900米,两岸均宽各1000米,南段长4200米,均宽200米 31.3831.38孤山风景名胜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位于靖江孤山镇,包括孤山、孤山苗圃、烈士陵园及十圩港孤山段0.170.17靖江香沙芋种质资源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南至江平路北外围1000米,北至靖泰界河外围1000米,东至庙宇港23.1123.11本项目不在靖江市生态红线区域范围内,符合生态红线保护区域规划。靖江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见图2-3。表三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

30、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据靖江市环境质量公报显示(表3-1),项目所在地大气中各污染物SO2年均浓度为43g/m3、N02年均浓度30g/m3、PM10年均浓度60g/m3,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O95-2012)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 表3-1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g /m3 污染物名称SO2N02PM10年均浓度4330602、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位于靖江经济开发区城北园区内,该地块噪声功能区属3类区,在本项目边界设4个噪声测点,噪声测点布设图见图1-1。项目为昼间噪声,故对环境质量现状仅进行昼

31、间监测,据监测数据显示,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昼间噪声52.0-54.3dB(A),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具体监测结果见表3-2。 表3-2 声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测点号昼间测量值dB(A)昼间3类区标准昼间是否达标西边界外1米(1)54.365达标南边界外1米(2)53.865达标东边界外1米(3)53.565达标北边界外1米(4)52.065达标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主要河流为中心港,中心港与十圩港相通,十圩港(丰产桥以北),据靖江市环境监测城考监测结果显示,十圩港(丰产桥以北)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水质

32、监测结果见表3-2。表3-2 地表水现状监测统计结果 单位:mg/L,pH值无量纲统计结果pH值DOCODBOD5氨氮挥发酚最大值7.766.888.220.0790.002最小值7.756.857.720.0630.002平均值7.766.867.820.0710.002二、拟建区域主要环境问题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O95-1996)二级标准,声环境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附近没有污染严重的企业,环境质量良好,不存在环境问题。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位于城北园区内,东、南、西、北侧隔道路均为规划中的工业用地(现状为农田

33、),周围300米范围内无保护目标。项目周围300米概况见图3-1。表四 评价适用标准及总量控制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中的常规因子SO2、PM10、NOx、TSP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1。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g/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SO2年平均60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NOx年平均5024小时平均1001小时平均250TSP年平均20024小时平均300声环境质量标准:项目位于靖江经济开发区城北园区内,根据靖江市城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声环境质量执

34、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2。表4-2 声环境质量声标准 单位:dB(A)类 别昼 间夜 间3类区标准655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十圩港丰产桥以北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3。表4-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 污染物BOD5DOpH值挥发酚氨氮COD类水标准456-90.0051.020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筑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具体标准值见表4-4。表4-4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等效声级LeqdB(A)昼间夜间7055废水排放:根据本项目

35、水生植物净化处理方案,尾水排入西侧的中心港,中心港与十圩港相通,尾水排放标准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要求,具体标准详见表4-5。表4-5 拟建项目废水排放标准 单位:mg/L项 目CODBOD5SS氨氮TPTN标准限值进水水质5010105(8)0.515排放水质204-1.00.11.0场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6。表4-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类 别昼间夜间3类标准6555场区臭气:场界外1米空气中的H2S、NH3以及臭气浓度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454-9

36、3)表1中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7。表4-7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取值时间浓度限值(mg/m3)标准来源厂界臭气浓度一次浓度20(无量纲)GB14454-93NH3一次浓度1.5H2S一次浓度0.06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为环保工程,对城北园区内的混杂水进行深度处理(主要是接纳城北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以及其它清洗废水),经深度处理后的最终尾水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要求,排入西侧的中心港,中心港与十圩港。现有城北园区污水排放量为180万吨/年,本项目接纳废水180吨/年,项目接纳废水污染物总量为:COD 108t/a、NH3-N 18t/a、TP 1.8t/a,经本

37、项目深度处理后尾水中的污染物排放量为:COD 36t/a、NH3-N 1.8t/a、TP0.36t/a,消减了城北园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对城北园区境内的水环境质量有利,有利于区域环境排污总量削减。表五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项目用地内建设一级净化处理池、二级净化处理池,并配套建设泵房、管理用房、门卫等设施。城北园区混杂水由纬二路污水管引入,经初级沉淀、一级净化、二级净化、过滤后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要求排入西侧的中心港,中心港与十圩港。尾水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图5-1。沉渣外运填埋泵城北园区混杂水水质监测水生植物一级净化水质监测初级沉淀定期清淤淤泥的外运填埋定期清理的植物外运填

38、埋泵泵水质监测过滤中心港水生植物二级净化定期清淤淤泥的外运填埋定期清理的植物外运填埋滤渣外运填埋图5-1 尾水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工艺说明:项目水面用地面积为125174平方米,有效水深2米,水力停留时间为2小时,混杂水经泵打入初级沉淀区,利用沉淀区自然面积,去除水中的大部分悬浮物,然后进行水生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净化,水生植物净化分为一级净化、二级净化、过滤(水生植物净化:是指在废水中种值大量耐污染净化较强的水生植物,使其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将水中的污染物质分解转化或富集到体内,然后去除,恢复水域中的养分平衡;同时通过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增加不中溶解氧含量,从而改善水质, 其各污染物去除

39、率可达COD66.7%,BOD573.3%,氨氮90%,TP80%,TN95%,其水力停留时间约为4天,有效水深入为1.8米,水质经净化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后排放。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见表5-1。表5-1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类别名称年用量来源及用途原料水生埴物(芦苇、菖蒲等)250吨靖江能源水110吨自来水公司电35万度孤山供变电项目主要设备表5-2 主要设备情况一览表序号设 备单位数量1潜水离心泵(进水泵)台22潜水离心泵(出水泵)台1一、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废水施工期产生的废污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生产废水主要

40、是工地开挖、施工机械设备的冷却和洗涤用水含用一定的泥砂和油污。(1)生活污废水项目位于城北园区内,施工现场不设生活及办公区域,施工现场无生活废水。 (2)含油废水由于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废水主要发生在机械设备大修时,考虑到施工区周边的机械维修可基本满足施工机械的维修要求,因此本工程无机械维修含油废水产生。2、噪声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和车辆运行带来噪声污染。施工阶段的噪声源主要是施工作业机械和交通运输车辆如推土机、打桩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起重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上述设备单机噪声在7090dB(A)之间,施工现场有多种机械同时工作,各种噪声源辐射相互叠加,噪声级将更高,辐射范围

41、更大。根据相关资料,将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状况列表5-3中。表5-3 建设期间主要噪声源的声级值 序号施工机械测量声级dB(A)测量距离(m)1挖掘机79152压路机73103铲土机75154自卸卡车70155静压式打桩机80156混凝土振捣器80157升降机72123、废气建设阶段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建设期间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所产生的扬尘。粉尘的影响范围较广,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沿线道路两侧及施工现场,尤其是天气干燥及风速较大时更为明显,从而使该区块及周围附近地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浓度增大。由于粉尘产生量与天气、温度、风速、施工队伍文明作业程度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因此,其排放量难以定量估算。4

42、、固体废弃物施工期固废主要来自施工场地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队伍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期间开挖土地、运输材料、建筑房屋时产生废弃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废砖、土石方等。施工队伍20人,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0.1kg,则每天产生生活垃圾2kg,施工期间生活垃圾产生总量0.36t。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施工期场地进行大面积的开挖动将会使地表土地表土壤裸露,造成水土流失。本项目挖方部分用于区域道路建设、基础开挖回填、绿化补土等,剩余部分按照本市建筑渣土相关管理规定运往指定地点堆放,由自卸汽车运至城北园区内填入废弃鱼塘及需要土整理的企业。 (2)其它生态影响分析在项目取得用地

43、之前,该地块为空地,用地现状目前基本无植被、不涉及珍稀濒危物种。项目建成后,将对项目内植被进行适当修复,适当移栽各类植物,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绿化率为33.1%。二、运营期污染源分析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项目所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尾水、固体废物、恶臭和噪声。(1) 尾水进管水量分析城北园区混杂水日排量为5000吨,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项目总用地面积230781平方米,其中水面用地125174平方米,水面区域深度为1.82米,水体容积量约为237830立方米,戏鱼墩水利综合整治项目能够接纳城北污水处理厂日排尾水量,项目日进混杂水量为5000吨,年进混杂水180万吨,其水质情况参见表5-4。表5-4 水利综合整治项目进水水质指标序号基本控制项目设计进水水质标准1化学需氧量(COD)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