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瑞站前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2068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瑞站前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瑞站前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瑞站前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瑞站前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瑞站前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瑞站前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瑞站前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环评报告.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检索号:5961-H/HK2012526(2)K-A02 密 级: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 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 建设单位(盖章)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编制日期2016年8月项目名称: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 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 适用的评价范围:输变电与广电通讯 法定代表人:刘建民(签章)主持编制机构: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签章)审核人: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编制人员名单表编制主持人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

2、记(注册证)编号专业类别本人签名濮文青0003566A190503210输变电及广电通讯类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编制人员情况序号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编制内容本人签名1濮文青0003566A190503210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适用标准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结论2宋燕燕0008453A19050211000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电磁场环境影响专项评价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信息公开与生态规划的相符性分析结论 目 录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83环境质量现状

3、94评价适用标准12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3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167环境影响评价17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209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110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2911信息公开3012与生态规划的相符性分析3113结论3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建设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企业负责人吴哲联系人李大任通讯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锦绣路800号联系电话0577-51108159传真-邮政编码325000建设地点线路位于温瑞安市云周街道前期路条审批部门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号浙发改能源2011575

4、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供应D4420占地面积塔基占地约112m2总投资(万元)233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77%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7年1.1前言1.1.1 采用的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

5、持法,2011年3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5年12月28日。1.1. 2 采用的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2015年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3)国家环境保护局1997第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7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8号令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细则;(6)

6、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7)环境保护部环办2012134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8)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9)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88号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0)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89号浙江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11)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200323号,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3年8月19日;(12)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2014年7月1日;(13)瑞安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1.1. 3

7、有关的标准、技术规范及规定(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刚(HJ 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 2.3-9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7)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8)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

8、9-2004);(10)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1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1.1.4 有关设计规程输变电工程所执行的规程见表1-1。表1-1 输电线路工程有关设计规程一览表标准号标准名称等级GB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国家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国家1.1.5 环评委托书和相关批准文件(1)项目委托书(附件一);附件2,路条已添加(2)前期路条文件(附件二)(3)前期环评批复(附件三);怎么只有瑞安的?温州市局的呢?已改(4)线

9、路规划意见(附件四); (5)信息公开证明(附件五);(6)监测单位证书(附件六)。1.2评价因子、等级和评价范围1.2.1评价因子表1-2本工程评价因子一览表评价阶段评价项目现状评价因子预测评价因子施工期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运行期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磁场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1.2.2评价工作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

10、-2011)确定本次评价工作的等级。1.2.2.1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有关规定,对周围环境进行重点评价。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有关规定,本期地下电缆及110kV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10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电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1.2.2.2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规定,本工程线路经过马头村附近时,处于2类声功能区,线路沿56省道走线时,处于4a类声功能区,故本环评对声

11、环境影响按三级评价。三级已改1.2.2.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的规定和输变电工程的特点,本工程路径总长约23.4km,远小于50km,且沿线无自然保护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森林公园等特殊保护地,故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1.2.2.4评价范围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的要求,确定110kV架空线路以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区域为评价范围、电缆线路为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m的带状区域为评价范围。 噪

12、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4-2009),确定110kV架空线路以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区域为评价范围。 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确定110kV架空线路以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电缆线路以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100m带状区域为评价范围。1.3工程内容及规模1.3.1 原项目环评情况及项目由来110kV瑞站前2输变电工程前期已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于2012年12月14日取得温州市环境保护局温环辐201232号文的批复(具体见附件三),其批复规模如下:新建110kV瑞站前2变电站一座,半户内GIS布置,主变

13、350MVA,本期250MVA。新建110kV瑞站前2变220kV瑞仙变输电线路23.0km,其中21.2km采用双回路电缆敷设, 21.8km采用同塔双回路架空方式架设。原110kV瑞站前2输变电工程于尚未开工建设,本工程原规划110千伏线路方案为:线路由220千伏瑞仙变往北引出,至56省道南侧后右转沿56省道往东,至火车站路与56省道交叉口后右转,沿火车站路南侧走线至瑞站前2变。因站前区控规调整,火车站路走向发生较大变化。经设计单位现场勘察论证,原规划火车站路与56省道交叉口区域已建有大量厂房,导致该段线路不具备实施条件。且线路沿火车站路南侧经卓岙村及矿山脚时,需跨越大量民房和厂房,涉及部

14、分房屋拆迁,政策处理难度极大。考虑到该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我局申请对110千伏线路作以下变更:线路由220千伏瑞仙变往北引出,至56省道南侧后右转,沿56省道往东,至支纬一路与56省道交叉口后右转,沿支纬一路西侧往南,至火车站路后左转,沿火车站路北侧走线至110千伏瑞站前2变。改线后新路径总长约23.4km,其中架空线路长约23.2km、电缆线路长约20.2km。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2015年9月,委托时间和现状监测时间不符。已改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委托国电

15、环境保护研究院对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进行补充环境影响评价。 1.3.2评价规模本工程对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进行改线,改线前后的线路变更情况如下表所示。表1-3 本工程线路变更情况一览表项目原环评情况本期建设情况路径长度原环评线路全长约23.0km,其中21.2km采用双回路电缆敷设,21.8km采用同塔双回路架空方式架设。本期改线段路径全长约23.4km,其中同杆双回架空23.2km、双回电缆20.2km。塔基共22基共28基1.3.3 地理位置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全线位于瑞安市云周街道内,沿线地形为70%平地、30%为河网。具

16、体地理位置见图1-1。1.4输电线路概况1.4.1输电线路的基本情况线路由220千伏瑞仙变往北引出,至56省道南侧后右转,沿56省道往东,至支纬一路与56省道交叉口后右转,沿支纬一路西侧往南,至火车站路后左转,沿火车站路北侧走线至110千伏瑞站前2变。改线后新路径总长约23.4km,其中架空线路长约23.2km、电缆线路长约20.2km。新建双回路钢管塔28基,其中直线塔14基,转角塔14基。导线型号为JL/G1A-300/25,电缆选用型号为YJLW03-64/110-1630的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缆。原环评路径和改线后路径示意图见图1-2,线路敏感目标相对位置关系图见图1-3,本工程塔

17、型图见图1-4。1.4.2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情况架空线路交叉跨越情况:河流4次(不通航),道路1次。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的要求,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见表1-4。表1-4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对地距离非居民区6.0m居民区7.0m交叉跨越房屋建筑物5.0m公路(地面)7.0m弱电线和电力线3.0m水体6.0m1.5有关的区域规划文件、意向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已取得了瑞安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同意,见附件四。1.6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10kV瑞站前2输变电工程尚未开工建设,通过对110kV瑞站前

18、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现状监测结果可知,线路所经过的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声环境背景值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具体见3环境质量现状。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瑞安市,是温州大都市南翼中心城市,北与温州市区、南与平阳县、西与文成县以及青田县接壤。瑞安市区北距温州市区34km,距离省会杭州385km,104国道自北而南穿越市区。瑞安陆域面积1271km2,海域面积3060km2,海岸线20.36km。瑞安地质比较稳定,历史上无火山、地震、断层、泥石流、滑坡等严重自然灾害记录。瑞安市地势西高东低,分为西

19、部山区、中部丘陵、东部平原、浅海滩涂和瑞站前2岛屿等5类,平均海拔在10m以下,全境江、河、湖水面面积为105728.55亩,密如蜘网,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境内飞云江是其主要干流。境内常年平均气温17.9,北麂等海岛略低,为17.5,海拔400-800m的山区稍低,在14-16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110-2200mm,历史年平均降水量1527.2mm。年内各月降水分布很不均匀,全年降水高峰期3次,分别为3-4月春雨期、5-6月梅雨期及8-9月热带风暴暴雨期,各占全年降水量的18.3%、26%、26.2%。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可知,110kV瑞站前2输变电工程位于瑞安市云周街道境内前面不是这个街

20、道已改,线路所经地形为:平地70%,河网30%;沿途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生态敏感区域。2.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瑞安市下辖12个镇、19个乡、6个街道,户籍人口117.52万人,除汉族外,还有畲、回等少数民族。本市汉族居民绝大多数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瓯江片方言,通行吴语温州话。198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14个瑞站前2经济开发区之一,为全国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之一,浙江省小康县(市)、浙江省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2015年瑞安市地区生产总值720.51亿元,比上年增长8.3%。第一产业增加值19.54亿元,比

21、上年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329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37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58580元,比上年增长8.5%。110kV瑞站前2输变电工程评价范围内没有文物保护单位等需特殊保护的区域。3环境质量现状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本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为110kV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110kV瑞站前2输变电工程尚未开工建设,已改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及噪声环境现状值可代表环境本底值。为了解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及噪声环境现状,我院委托

22、南京电力设备质量性能检验中心(计量认证合格证书2015100215D号)对输电线路周围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情况如下:(1)监测项目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距离地面1.5m高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LeqdB(A))。(2)监测方法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电场及工频磁场监测方法执行采用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声环境声环境质量监测方法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监测仪器.声环境声环境监测采用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的AWA6270+型噪声频谱分析仪,检定有效期为2014年12月31日201

23、5年12月30日,检定证书编号为E2014-0092979,年检单位为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主机出厂编号:045137频率范围:10Hz - 20kHz灵敏度:40mV/Pa量程范围:25dB(A) - 130dB(A).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仪器采用PMM8053B场强仪,制造商为德国Narda公司,检定有效期为2015年1月08日2016年1月07日,检定证书编号为2015F33-10-000137,年检单位为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型号/规格:8058B/EHP-50C器具编号:262WL00312/352WN00227频率范围:5Hz - 40GHz 频率范围:5Hz - 100kH

24、z量程范围:电场:0.01V/m100kV/m磁场:1nT10mT(4)监测布点本次环评在110kV输电线路环境保护目标处布置了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声环境现状监测点。(5)监测时间及监测条件监测时间:2015年9月8日昼间AM14:00AM17:00,夜间:PM22:00 PM 23:50(夜间仅进行噪声监测)监测条件:晴。昼间2327,相对湿度49%,风速1.5m/s;夜间2223,相对湿度56%,风速1m/s。表3-1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现状工程名称测点位置声环境dB(A)工频磁感应强度(T)工频电场强度(kV/m)昼间夜间110kV瑞站前2变瑞仙

25、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远翔鞋业厂53.844.10.0590.077康美佳鞋业52.943.80.0210.019标准60501004.0注:环境保护目标附近存在居民区与少量厂房,属居住、工业、商业混合区,故执行声环境质量2类标准;厂房门口有低压线路。由表3-1可知,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处环境背景值昼间为(52.953.8)dB(A)、夜间(43.844.1)dB(A),昼、夜间声环境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处工频电场强度为(0.0190.077)kV/m,工

26、频磁感应强度为(0.0210.059)T,均满足工频电场强度4.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的推荐标准限值要求。3.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和保护级别)根据现场踏勘及工程设计资料,以及对输变电工程所经地区情况的了解,本次环评的输电线路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森林公园等特殊保护地。工程建设地区主要位于平地,为此确定本工程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110kV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两侧30m的带状区域内的民房或工厂,电缆线路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m的带状区域内的民房和厂房,主要保护对象为人群。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改线前后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见表

27、3-2。其中,“方位及距离”中的“距离”是指环境保护目标与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的最近距离。表3-2 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环评阶段的图上北门有一段是由敏感目标的,是否有遗漏超距离环境保护目标对比一览表工程名称地理位置环境保护目标方位及距离户/幢数房屋类型环境保护要求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云周街道马头村远翔鞋业厂架空线路西北侧约11m1间2层尖顶厂房工频电场强度4.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康美佳鞋业架空线路西南侧约12m1间2层平顶厂房4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输电线路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28、相应标准;具体情况见表4-1和表4-2。表4-1 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0类50401类55452类60503类65554类4a类70554b类7060表4-2 工程具体执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名称标准类别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输电线路经过马头村附近时,执行2类标准;输电线路沿56省道走线时,执行4a类标准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依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表1“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为控制本工程工频电场、磁场所致公众曝露,环境中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4.0kV/m;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为100T。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

29、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且应给出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期)。具体见表4-3。表4-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总量控制指标无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5.1工艺流程简述输电线路是从电厂或变电所向消费电能地区输送大量电能的主要渠道或不同电力网之间互送大量电力的联网渠道,是电力系统组成网络的必要部分。输电线路一般采用架空和电缆两种方式,架空线路一般由塔基、杆塔、架空线以及金具等组成,电缆敷设在电缆沟内。架空线是

30、架空敷设的用以输送电力的导线和用以防雷的架空地线的统称,架空线具有低电阻,高强度的特性,可以减少运行的电能损耗和承受线路上动态和静态的机械荷载。地下电缆线路多用于架空线路架设困难的地区,如城市或特殊跨越地段的输电。采用电缆方式送电,主要是从城市景观和线路安全角度考虑。敷设在电缆隧道里面的电缆线路具有供电可靠,不占地面和空间,不使用电杆,节约木材、钢材、水泥,运行维护简单,节省线路维修费用等特点。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固体废弃物、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施工期变电所变电所输电线路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生活污水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图5-1 输变电工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5.2

31、施工组织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中,主要施工活动包括修建少量简易道路、材料运输、定向开钻、铁塔基础施工、铁塔组立以及导线和避雷线的架设等几个方面。110kV输电线路新建工程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以避免水土流失,塔基建好后对裸露部分尽快恢复植土;对场地的施工垃圾应及时清理,不能随意堆放,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电缆沟开挖后应及时覆土,并进行植被恢复,以减少水土流失和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3主要污染工序5.3.1施工期(1)生态环境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为施工时的临时占地,应在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地表植被进行恢复。(2)噪声项目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施工时需使用较多的高

32、噪声机械设备,其源强噪声级最大可达到99dB(A)。(3)废(污)水工程施工期间的主要水污染物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的施工人员统一集中居住在施工点附近村庄租住的民房内,生活污水排入居住点的化粪池中。施工期施工现场的用水量很小,几乎无生产废水排放。(4)扬尘、粉尘来自地基开挖、土方及材料运输时产生的扬尘和粉尘。(5)固体废物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集中堆放至施工人员居住村庄的垃圾填埋场地,并与当地村庄的生活垃圾一起集中处理。(6)土地占用本工程施工期对土地的占用主要为线路架设时的临时占地,比如:施工期临时便道、牵张场、跨越施工场和弃渣点。为减少施工期临时占地对生

33、态的破坏,工程在施工时需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避开雨季土建施工,对土建施工场地采取围挡、遮盖的措施,避免由于风、雨天气可能造成的风蚀和水蚀。加强文明施工,表层所剥离的1530cm耕植土及水坑淤泥临时堆放,采取土工膜覆盖等措施。5.3.2运营期(1)电磁影响110kV架空及电缆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电流在导线中的流动会使周围一定范围产生一定强度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2)噪声11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很小;110kV电缆输电线路运行,对周围的声环境没有影响。(3)废水110kV架空及电缆输电线路运行,没有废水产生。(4)固体废物110kV架空及电

34、缆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固体废物。(5)环境空气110kV架空及电缆输电线路运行,不产生环境空气污染物。(6)土地占用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采用同杆双回路架设和电缆敷设方式,新建双回路钢管杆共28基,每基占地4m2,塔基占地面积共112m2。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扬尘TSP微量微量水污染物生活污水、施工废水CODBOD5SS氨氮电磁环境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电场: 4kV/m工频磁场: 100T采用类比预测和理论计算的方法进行预测固体废物

35、施工生活垃圾噪声施工期:线路施工中主要的噪声源有运输车辆,挖掘机、张力设备(张力机)、吊车等,距离设备噪声源5.0m处的等效A声级不大于99dB(A)。运营期:110kV架空线路运行,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很小。110kV电缆线路运行过程中对环境噪声无影响。其它无主要生态影响110kV瑞站前2变瑞仙变输电线路(改线)工程新建塔基占地面积共112m2。本次架空输电线路主要位于河网及平地,应尽量减少临时占地,减小对林木的砍伐量。施工时需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避开雨季土建施工,对土建施工场地采取围挡、遮盖的措施,避免由于风、雨天气可能造成的风蚀和水蚀。线路施工结束后,除塔基永久占地外,其余进行植被恢复。本

36、次电缆线路位于城市道路两侧,对可能影响的景观植物采取移植的方式,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此外电缆沟开挖时会造成地面植被破坏,施工结束后,对其表面及时覆土,有助于植被恢复。7环境影响评价7.1施工期环境评价7.1.1噪声影响分析110kV瑞站前2输变电工程尚未开工建设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包括挖掘机、张力设备(张力机)、吊车等。表7-1列出了主要施工设备噪声源不同距离声压级。表7-1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声源及场界噪声标准 单位:dB(A)设备名称距声源5m距声源10m运输车82907886张力机91998795单个声源噪声影响预测计算公式如下:式中 L为与声源相距r处的

37、施工噪声级,dB。两个声源在同一点的影响量的叠加按下式计算:由查表方法可以迅速地给出两个声源影响叠加时分贝和的增加量,具体见表7-2,即有L1+2=maxL1,L2+L。由表可知,当两个设备影响声级相差较大时(大于10分贝),则叠加后声级与高声级设备的影响量相近。表7-2 分贝和的增值表 单位:dB| L1-L2 |012345678910增值L3.02.52.11.81.51.21.00.80.60.50.4为了分析施工设备的噪声影响,现将不同等级声源在不同距离的影响量分析计算出来,列于表7-3。表7-3 不同声源等级dB(A)在不同距离(m)的噪声影响水平 单位:dB施工机械声源10m20

38、m30m40m50m80m100m150m200m运输车9084.078.074.471.970.065.964.060.558.0张力机99847774716965625956在同时考虑几台高声级设备叠加的情况下,昼间能够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但是夜间会超标。经现场勘查110kV输电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有少量居民,且线路的施工工期较短,因此线路施工时不会对居民产生影响。(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在输电线路施工阶段,道路运输产生扬尘的污染,干燥天气特别是大风条件下,扬尘污染更为突出。车辆运输产生的粉尘短期内使局部区域空气中的TSP明显增加,对周围局部地区的环

39、境产生暂时影响,施工结束后恢复。(3)水环境影响分析110kV线路工程施工人员一般租用当地民房居住,少量生活污水可纳入当地已有的化粪池。线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塔基建设和电缆沟开挖,可能对水体产生的主要影响如下:塔基建设和电缆沟开挖时,需要清理占地区域的植被,易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水体水质。在进行基础开挖时,开挖土方需要临时堆放,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易形成水土流失,影响水体水质。塔基和电缆沟开挖土石方回填后有少量剩余土方不得随便丢弃,用于塔基边坡的覆土并进行绿化。塔基混凝土搅拌时,会产生少量的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不得随意排放至水体。在施工过程中,拟采取以下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线路架设

40、对水体可能的环境影响:塔基开挖后根据地形修建护坡和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杜绝向水体范围内倾倒废弃物、排放废污水及乱丢乱弃各类垃圾。合理选择牵张场地,远离水体设置牵张场、材料堆场、弃土弃渣点等,尽可能利用已有的道路。加强施工期的生态环境监理与监测工作。(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建设施工期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箱,以便分类收集。架空输电线路塔基已经优化设计,采用现浇混凝板式基础,塔基施工开挖的土石方基本回填,每基仅有少量的弃土,应按表层土在上的顺序堆放至塔基中间,便于植被恢复。新建电缆线路部分需新建电缆沟,开挖电缆沟

41、产生的挖方与废弃物等应运至市政指定地点进行堆放。(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输电线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及施工场地恢复期,而项目的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甚微。本工程新建线路不占用基本农田。线路经过的为平地及河网地区,看实际情况说本工程输电线路需采取如下的生态保护措施:架空线路塔基基础开挖时,塔基处表层所剥离的1530cm耕植土及水坑淤泥临时堆放,采取土工膜覆盖等措施,后期用于塔基及临时施工场地两侧边坡的覆土并进行绿化。施工结束后对塔基基础进行覆土,基本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电缆线路全线位于城市道路两侧,经过的地区均为平地,临时占地时土地上植被将被清除,对局部区域植被有短暂影响,施工结束

42、后,应立即恢复电缆沟表面的植被,消除对局部植被的影响。7.2输电线路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7.2.1噪声影响分析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期,电晕会产生一定的可听噪声,一般输电线路走廊下的噪声增量在0.5dB(A)以下,不会改变线路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现状。电缆线路不产生噪声。7.2.2废水排放分析110kV架空和电缆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废水排放。7.2.3固废分析110kV架空和电缆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产生固体废弃物。7.2.4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见表9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现场扬尘塔基施工完成后对

43、裸露土地进行绿化处理TSP排放浓度不大于0.3mg/Nm3水污染物生活排水CODSSBOD5氨氮化粪池电磁环境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线路采用同杆双回架空和电缆方式工频电场:4kV/m工频磁场:100T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场、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工频电场:10kV/m固体废物施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噪声(1)施工时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施工,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尤其夜间不使用高噪声设备,能大幅度的减少塔基施工和运行期对周围声环境产生的影响。(2)110kV输电线路运行会产生一定的可听噪声,一般输电线路走廊下的噪声对声环境贡献值较小,基本不会改变线路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现状。110kV电缆线

44、路运行不会产生噪声。其它(1)架空输电线路在路径选择时,应对沿线周边住宅尽量避让。(2)施工期应采取措施防止水体污染,包括建筑材料应远离水体堆放、禁止向水中丢弃废物或土石方等。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施工结束后,采取必要措施,临时堆放的土方用于回填,保持塔基稳定,对塔基施工基面遗留的废弃碎石等已进行清理,保持原有景观的完整性。新建的电缆线路开挖电缆沟产生的挖方与废弃物等严格按照市政指定地点进行堆放,以防水材料加以覆盖,并用于回填,恢复原有植被。环保投资估算:本工程线路投资为2331万元,环保投资18万元,其中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生活垃圾清理、降尘等)约3万元,牵张场等临时占地清理5万元,生态恢复费用10万元。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