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村镇创业园区建设发展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北区海发路等五条园区次干道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2097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158 大小:4.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村镇创业园区建设发展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北区海发路等五条园区次干道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村镇创业园区建设发展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北区海发路等五条园区次干道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村镇创业园区建设发展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北区海发路等五条园区次干道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村镇创业园区建设发展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北区海发路等五条园区次干道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村镇创业园区建设发展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北区海发路等五条园区次干道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村镇创业园区建设发展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北区海发路等五条园区次干道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村镇创业园区建设发展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北区海发路等五条园区次干道环评报告.doc(1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前言1.1 项目特点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北区海发路等五条园区次干道道路市政工程,包括海发路、海康路、海瑞路、海祥路、南港东路等5条道路,是东山县路网建设中的主要道路,在生物科技园路网建设中同时也是海洋生物科技园的次干道。其中海发路呈西往东走向,道路西起南港东路,东接科技大道,全长0.622km,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40km/h,水泥混凝土路面;海康路呈南北走向,道路南起海顺路,北接海祥路,全长0.989km,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30km/h,水泥混凝土路面;海瑞路呈西往东走向,道路西起南港东路,东接科技大道,全长0.771km,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30km/h,水泥混凝土路面;海祥

2、路呈西往东走向,道路西起南港东路,东接科技大道,全长0.714km,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30km/h,水泥混凝土路面。南港东路呈南北走向,道路北起现状疏港路,南至海顺路,全长2.537km,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30km/h,水泥混凝土路面。本次建设内容含道路工程、涵洞工程、市政管线工程、道路照明工程、交通工程。1.2 评价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国家关于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关环保政策和法规的要求,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因此,2015年8月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村镇创业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

3、公司承担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北区海发路等五条园区次干道道路市政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详见附件1委托书)。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项目参评人员到项目建设地点进行现场踏勘,详细了解工程内容,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对东山县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等进行调查,委托监测;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的实际,结合区域开发项目的特点,按照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有关规范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出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北区海发路等五条园区次干道道路市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供建设单位上报环保部门审查。2015年11月18日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村镇创业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东山

4、县主持召开“报告书”技术审查会,根据与会专家的技术审查意见,详见附件10:专家意见,环评单位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完成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北区海发路等五条园区次干道道路市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本项目环评工作程序见图1.21。图1.21评价工作程序1.3 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1.3.1 评价目的道路的施工建设和通车运营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1)从与路网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的符合性方面,对道路选址选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2)针对项目的工程内容、路线、特点,展开道路沿线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的现

5、状调查,确定污染源、潜在污染因素,估算污染物的排放量和主要保护目标及评价重点。(3)对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确定可能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对工程方案和环保措施提出减缓不利影响的替代方案和其他对策建议。(4)为项目建设决策、审批、工程设计、运行及管理、竣工验收等提供切实可靠的技术依据。1.3.2 评价原则评价工作应有针对性、政策性,突出重点,力求做到:(1)相关资料收集应全面充分,现状调查和监测类比调查应具有代表性;(2)工程污染源调查与项目开发建设影响分析力求准确;(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可行、数据可信;(4)监控措施应具体可行。1.4 主要环境问题项目的建设在

6、施工期间会带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粉尘等影响,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噪声、粉尘、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对周边环境影响;项目建成后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是噪声、废气、生态景观、固废及废水影响,三废污染中以噪声和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1.5 报告书主要结论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其选址选线符合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洋生物科技园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东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环保措施满足工程污染治理及公众可接受原则,与周边环境可相容,选址选线合理。在落实本报告书所提出的各项环保对策、措施,建设单位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确保各项环保资金落实到位、特别是降噪措施正常实施后,对沿线环境敏感点的

7、影响减少到可接受程度,不会改变周边环境功能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第2章 总则2.1 编制依据2.1.1 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

8、1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3年;(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修改;(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1998年;(1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2010年修订;(15)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2011年;(16)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0年修订;(17)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2012修正;(18)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19)福建省实施办法,1995年。2.1.2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2)建设项目环境影

9、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15年;(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2013年;(4)国务院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发200038号;(5)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3第5号;(6)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7)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144号);(8)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交环发2004314号,交通部;(9)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10)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1)福建省

10、道路运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13年修订,(福建省交通厅);(12)漳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漳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漳州市人民政府漳政2000综31号批复,2000年2月29日;(13)东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漳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1年12月;(14)东山县城市环境规划(20022020年);(15)东山县生态县建设规划;(16)东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7)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洋生物科技园总体规划,中铁(石家庄)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2年3月。2.1.3 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11、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2.3-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声环境功能区划技术规范(GB/15190-2014);(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10)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11)地面交通

12、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号,2010年1月11日。2.1.4 工程有关资料及其它依据 (1)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北区海发路等五条园区次干道道路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广东中天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15.8) (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3)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50626201500015号;(4)用地预审意见书,东国土资预201512号;(5)工程规划用地红线图;(6)东发改前期201513号;(7)企业法人营业执照;(8)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技术资料。2.2 环境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2.2.1 环境功能区划根据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的批复漳政2000综31号文和东山县城

13、市环境规划(20022020年)、闽政201145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的通知,项目所在区域水、大气、噪声环境功能区划如下:(1)环境空气:评价路段经过东山县杏陈镇,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划分为二类区,详见。(2)水环境:南港东路终点西南侧附近为诏安湾,规划的主导功能为水产养殖和盐业,功能区划为(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中的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详见。项目沿线附近的明渠、三号纳潮沟为一般农灌用水、排洪功能,规划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水体。南港东路沿线西侧水体为龙湖,水域规划为人工景观水体物科技园规划中的龙湖公园南湖,按V类水体评

14、价。(3)声环境:本项目属城市次干道,评价线路经过主要为海洋生物科技园区规划(一期),沿线主要为产业研发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声环境功能区划主要为3类区,其中东山海洋生物资源研发基地、居住区规划为2类区。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划分:(1)将交通干线边界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分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的确定方法如下:相邻区域为1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50m5m;相邻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35m5m;相邻区域为3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20m5m;(2)当临街建筑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时),将临街建筑面向交通干线一侧至

15、交通干线边界线的区域定位4a声环境功能区。(4)生态环境:根据东山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09-2012年),项目路线所经属于东山污染防治生态功能小区(540462609)及东山盐场海盐资源保护生态功能小区(540462613)。详见生态功能区划图。2.2.2 东山县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性质:东山县是区域性的港口城市、风景旅游胜地。城镇空间布局与职能分工:至2020年,东山县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仍保持中部城区、南北两个中心镇、呈十字形的格局。西埔向东为城区发展轴,南北为中心镇发展轴,形成县城区、中心镇、一般镇的三级城镇体系。城区和中心镇是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城镇,一般镇是为农业服务的城镇。 为促进旅游业

16、的发展,拉近西埔和铜陵两镇的距离,强化城区的组合关系,规划在康美镇域百亿新城附近设立康美城区,西埔、康美、铜陵三城区组合为东山县城,形成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将康美镇大部划归康美城区,改为康美城区建制;部分划归铜陵城区,以满足港口工业的发展。杏陈镇为北部中心镇,主要发展建材工业、盐业加工工业,发展旅游业;陈城镇为南部中心镇,主要发展渔业、水产养殖业,成为水产品加工和贸易中心。樟塘镇和前楼镇为东、西部的一般镇,两镇在西埔城区的带动下发展。樟塘镇主要发展硅砂采矿业和芦笋创汇农业;前楼镇是副食品基地,同时发展水产养殖、芦笋创汇农业,发展旅游业。2.2.3 海洋生物科技园区规划(一期)规划目标:以

17、海洋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及海洋环境生态修复为主的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着力发展海洋生物类产品的提取、加工、研发为一体的海洋生物及其上、中、下游配套产业链企业。规划内容:在园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一期用地进行进一步细化功能结构和用地布局,布置道路系统和交通设施,统筹安排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构造绿地和景观系统,提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综合防灾方面的规划要求,并对开发建设时序和规划实施与管理方面作出安排和建议。规划范围:规划一期用地北至疏港路,南接规划码头,西邻诏安湾,东至科技大道。一期规划区总面积为6.13平方公里(9198亩)。用地布局规划:以控制确定

18、的功能性质为指导,一期规划区的土地使用主要围绕“一轴五区”的结构布局加以深化和落实。土地利用规划为居住用地、商住综合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及绿地,以规划区主要干道形成集中公共建筑用地,其余的各类设施用地则结合总体布局进行设置。土地利用规划图见交通规划:1、规划区内道路红线宽度、道路坐标和道路转弯半径必须按规划要求执行,道路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2、规划区道路等级分为过境交通、主、次、支路四级结构,过境道路红线宽度:疏港路为50米,科技大道40米,主干道红线宽度40米,次干道红线宽度24米,支路红线宽度18米。根据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506

19、26201500015号),海发路、海康路、海瑞路、海祥路、南港东路等5条道路等级由支路升级为次干道,规划建设局同意项目建设。交通规划见2.2.4 评价因子和环境质量标准2.2.4.1 评价因子根据项目的特点及周边环境特征,确定影响评价因子如下:表2.21评价因子一览表环境要素评价内容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预测评价因子声环境施工期机械噪声、运输车辆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LAeq等效连续A声级LAeq营运期交通噪声;环境空气施工期车辆道路扬尘;PM10、NO2、COPM10、TSP营运期道路交通汽车尾气。PM10、NO2、CONO2、CO水环境海水施工期施工废水排放情况;营运期路面初期雨污水的排放情

20、况;水温、pH、无机氮、COD、溶解氧、石油类、活性磷酸盐(以P计)悬浮物地下水施工期各种废物、油污以及泥浆等对地下水的影响;运营期有毒有害物质泄露影响色、味、pH值、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氨氮、总大肠菌群有毒有害物质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道路弃方和生活垃圾;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生态、景观环境水土流失与绿化带情况;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对景观的影响。水土流失、道路绿化带、景观、植物、动物社会环境交通、居民生活质量分析;基础设施、资源利用(包括土地利用等)的补偿;受影响居民的征地补偿情况。征地补偿居民生产生活交通、运输条件和经济发展2.2.4.2 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建设、运营过程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

21、放标准如下:(1)环境空气项目所经区域属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项目拟于2017年12月建成,项目周边环境质量现状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施工期及运营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其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详见表2.22。表2.2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污染物名称(GB30951996)浓度限值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可吸入颗粒物(PM10)(mg/m3)0.150.10总悬浮颗粒的(TSP)(mg/m3)0.300.20二氧化硫(SO2)(mg/m3)0.500.150.06二氧化氮(NO2)(mg/m3)0.240.120.0

22、8一氧化碳(CO)(mg/m3)10.04.0污染物名称(GB30952012)浓度限值1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年平均可吸入颗粒物(PM10)(g/m3)15070总悬浮颗粒的(TSP)(g/m3)300200二氧化硫(SO2)(g/m3)50015060二氧化氮(NO2)(g/m3)2008040二氧化氮(NOX)(g/m3)25010050一氧化碳(CO)(mg/m3)104(2)水环境诏安湾水质执行(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中的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详见表2.23。三号纳潮沟、沿线附近的明渠、三号纳潮沟及龙湖水质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V类标准,详见表2.

23、24。表2.23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单位:mg/L,pH除外) 项目标准分级pH无机氮COD溶解氧石油类活性磷酸盐(以P计)第二类7.88.50.30350.0500.030表2.2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 单位:mg/L项目标准分级pHCODMn氨氮CODcrBOD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6-9152.04010(3)声环境项目道路沿线区域主要规划为工业区,属3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项目道路为城市次干道,将交通干线边界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分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

24、术规范(GB/T15190-2014),相邻区域为3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205m(取20m);相邻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35m5m(取35m).项目沿线声环境质量执行标准见表2.25。表2.25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时段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dB(A)夜间/dB(A)4a类70553类65552类6050(4)地下水环境评价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类标准,详见表2.26。表2.26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单位:mg/L,pH除外)项目标准分级pH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氨氮总大肠菌群(个/L)臭和味

2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6.58.53.0200.23.0无2.2.5 污染物排放标准(1)噪声控制标准施工期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不同施工作业噪声限值详见表2.27。表2.27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LAeq(dB)昼间夜间7055(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施工期粉尘无组织排放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的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表2.2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摘录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m3)颗粒物周界外浓

26、度最高点1.0(3)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施工期机械设备、施工车辆冲洗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用水,不外排;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等消解处理后用于附近农田灌溉。工程在营运期废水主要是降水过程中的地表径流,直接排入工程配套雨水管网,根据雨水就近排放原则,雨水就近排入明渠、三号纳潮沟,最终进入诏安湾。2.2.6 水土流失评价标准采用国家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中土壤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见下表2.29。表2.29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级别平均侵蚀模数 t/(km2.a级别平均侵蚀模数 t/(km2.a微度200,500,1000重度50008000轻度200,

27、500,10002500极强度800015000中度25005000剧烈150002.3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2.3.1 评价工作等级(1) 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的“5.2.2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5dB(A)以上,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一级评价。”项目所在区域为2、3类噪声功能区,且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5dB(A)以上。因此,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一级。(2) 大气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对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工作进行分

28、级。根据项目初步的工程分析结果,本项目选择道路线源大气污染物CO、NO2、NOX为主要污染物。按以下公式计算每一种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和对应的D10%(见表2.31),评价工作级别见表2.32。式中: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mg/m3; 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第i个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表2.31主要大气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和对应的D10%计算结果污染源预测时段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mg/m3)标准(mg/m3)占标率(%)机动车尾气2018年NO20.0022040.21.10CO0.01663100.1720

29、24年NO20.0040550.22.03CO0.035948100.362032年NO20.0018180.20.91CO0.04291100.43表2.32评价工作级别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离厂界最近距离由表2.31、表2.32可见,项目工程大气污染物的Pmax=PNOx=2.03%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5.3.2.3.5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综上,项

30、目道路大气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Pi10%,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不属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沿线没有建设服务区、车站等集中式排放源,项目所经区域属环境空气2类功能区,且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综合以上因素考虑,确定本项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3) 水环境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量小,水污染物主要为COD、BOD5、SS、氨氮,对区域环境水体水质影响很小;运营期路面雨水径流仅在降雨时形成,污染物主要为COD、BOD5、石油类、SS等,水质成分 简单,可纳入路基排水系统,对区域环境水体水质影响很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

31、评价等级为三级。(4) 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及现场踏勘,此次评价路段全长5.632km,总长度小于50km;道路建设区及影响区面积合计为10.0764hm2(0.10km2),小于2km2,且本项目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及重要生态敏感区,为一般区域,故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取为三级。(5) 环境风险评价道路施工过程主要是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本项目沿线敏感保护目标为龙湖、三号纳潮沟、诏安湾,如在运营过程中发生危险物运输事故,有可能对周围造成影响。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本项目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工

32、作等级定为二级。2.3.2 评价内容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征、线路沿线的环境特征以及对项目工程环境影响分析的结果,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2)声环境影响评价(3)固体废物与水环境影响评价(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此外,对环境管理和监控计划、环保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水土保持方案、环境风险评价、公众参与调查等进行专章论述,并对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进行简要分析。2.3.3 评价重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生态影响、水土保持、施工噪声扬尘和运营期交通噪声影响和公众参与调查,以及污染防治措施和减缓对策。2.4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2.4.1 评价范围声

33、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以及施工现场周边各200m范围内。大气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区域及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场等周边200m范围。地表水:评价范围为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分布的水体。地下水:项目区周边20km2范围。生态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及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场周边200m范围。环境风险评价:对项目可能引起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2.4.2 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海洋生物科技园区规划(一期),项目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评价范围内规划为产业研发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结合现场踏勘调查,并查阅地形图,确定出项目沿线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声环境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路

34、线方案,经过现场踏勘,结合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评价范围现状用地(主要包括养殖地、旱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礁头村、埔头村等居住区)以及拟建东山海洋生物资源研发基地,详见表2.44。(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踏勘结果,工程破坏的主要对象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临时堆土场占用的以空闲地为主。评价范围内沿线植被完好,没有发现国家或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因此,本项目将以鸟类作为重点生态环境保护目标。(3)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为龙湖、明渠、三号纳潮沟及诏安湾,龙湖、明渠、三号纳潮沟水质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V类标准要求,诏安湾水质满足GB3097-1997海水

35、水质标准中的第二类海水质标准要求,详见表2.41。表2.41水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主导功能保护目标水环境明渠、三号纳潮沟农业用水GB3838-2002中的V类标准龙湖人工景观水体GB3838-2002中的V类标准诏安湾水产养殖和盐业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中的第二类标准(4)社会环境保护目标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将沿线征地拆迁户作为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2.42。(5)环境风险保护目标拟建项目的主要环境风险保护目标见表2.43。表2.42环境风险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保护对象位置主要保护内容1龙湖、三号纳潮沟、明渠项目沿线水质、水生生物2诏安湾南港东路终点附近水质、水生生物3、前何

36、村东北侧约1900m600户,约2000人4径口村东北侧约1260m90户,约300人5礁头村东侧约200m120户,约380人6埔头村东侧约100m130户,约400人7径里村东侧约1170m150户,约480人8前楼村南侧约2650m300户,约960人表2.43社会环境保护目标敏感名称与项目关系基本情况现状照片征地拆迁户项目沿线分布,征地主要为水域、水利设施用地及农村宅基地。征用的土地主要涉及埔头村、礁头村、东山县向阳盐场。拆迁的建筑物主要为简易棚双石寺面向道路,海发路终点,与路肩距离260m。具体位置可见图2.4-1。不是属于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当地村民自行组织建设的祭拜场所。

37、孔庙面向道路,海发路终点,与路肩距离270m。具体位置可见图2.4-1。不是属于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当地村民自行组织建设的祭拜场所。龙湖诏安湾三号纳潮沟研发基地双石寺孔庙100m埔头村200m礁头村图2.41项目路线敏感分布与评价范围图表2.44 施工期和营运期声环境和环境空气敏感点列表序号路段桩号敏感目标名称敏感点情况保护目标拟建道路与敏感点关系平面图敏感点现状照片图声环境功能区划与道路边界线最近距离(m)/与路面高差(m/m)评价范围内受影响人口与户数(户,人)路基形式纵坡(%)现有噪声源环境特征1海瑞路K0+771.345埔头村2类东100/(1.033)(15,60)填方路段0

38、.36生活噪声评价范围内以2层为主,砼混及砖混结构,面向道路。声环境执行2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2012二类标准海瑞路埔头村2海发路K0+621.583礁头村2类东200/(3.208)(5,15)填方路段0.469生活噪声评价范围内以2层为主,砼混及砖混结构,面向道路。声环境执行2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2012二类标准海发路礁头村3南港东路K1+000 K1+040东山海洋生物资源研发基地2类东42/(3.0564.33)实验楼、宿舍楼,工作人员约40人填方路段0.467自然噪声未建设,宿舍楼2层,实验楼24层,面向道路声环境执行2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9、3095-2012二类标准南港东路第3章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3.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北区海发路等五条园区次干道道路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村镇创业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地理位置: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北区,具体地理位置见图3.21。3.2 工程概况建设规模:海发路呈西往东走向,道路西起南港东路,东接科技大道,全长0.622km,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40km/h,水泥混凝土路面;海康路呈南北走向,道路南起海顺路,北接海祥路,全长0.989km,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30km/h,水泥混凝土路面;海瑞路呈西往东走向,道路西

40、起南港东路,东接科技大道,全长0.771km,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30km/h,水泥混凝土路面;海祥路呈西往东走向,道路西起南港东路,东接科技大道,全长0.714km,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30km/h,水泥混凝土路面。南港东路呈南北走向,道路北起现状疏港路,南至海顺路,全长2.537 km,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30km/h,水泥混凝土路面。表3.21 道路建设一览表序号道路名称道路等级红线宽度(m)道路长度(km)设计时速(km/h)车道数设计交通量1海发路次干路240.62240四车道中等交通量2海康路次干路180.98930两车道中等交通量3海瑞路次干路180.77130两车道中等交通量4

41、海祥路次干路180.71430两车道中等交通量5南港东路次干路182.53730两车道中等交通量合计/5.632/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涵洞、雨水、污水、道路照明、公交站台、交通工程、给水、通信、电力、燃气、绿化等。项目周边现状照片见图3.23 沿线主要村镇:杏陈镇礁头村、埔头村。项目投资估算:该项目总投资为29097.16万元。建设进度:本项目建设工期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图3.21项目地理位置图1项目所在位置科技大道疏港路海发路海祥路海瑞路海康路南港东路图3.22项目区google地图南港东路起点 疏港路(K0+000)明渠 科技大道海瑞路与海康路交叉口南港东路终点 三号纳潮沟

42、南港东路与海发路交叉口南港东路与海祥路交叉口图3.23项目周边现状照片3#临时施工场地3#临时干化场2#临时施工场地2#临时干化场1#临时施工场地1#临时干化场图3.24项目平面布置图际头中桥图2-4-1 项目推荐线正线平纵缩图N1、G1W23.3 主要技术指标本项目路线总长约5.636km,拟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3.31。表3.3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标准值海发路海康路海瑞路海祥路南港东路1 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路2 设计速度km/h 40303030303 路线长度km 0.620.990.770.712.544 路基宽度m 24181818185 路面宽度m

43、 15101010106路线增长系数%0.470.750.590.551.947平均每公里交点数个4.8233.0335.1885.6021.9718平曲线最小半径m/处-150/1-500/1200/19直线最大长度m210310199.338253.89324510最大纵坡%/处0.468/10.305/10.808/10.495/10.655/111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m100001000050006000650012竖曲线最小半径(凹形)m100001000050005500650013平面交叉处3344514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KN BZZ-10015设计车辆荷载城-B162-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