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中科电商谷E地块建设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144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中科电商谷E地块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中科电商谷E地块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中科电商谷E地块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中科电商谷E地块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中科电商谷E地块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中科电商谷E地块建设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中科电商谷E地块建设环评报告.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科电商谷E地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浦华环保有限公司2015年5月一、项目背景大兴区作为首都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区,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始终将城乡结合部地区改造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009年以来,大兴区完成了城乡结合部89个村庄的城市化,对未能实现城市化的村庄,以西红门镇、旧宫镇为试点,探索推行村庄社区化管理与服务模式,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但是,从西红门、旧宫等地区的实际情况看,村庄社区化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结合部的面貌,特别是对历史遗留的工业大院暴露出的各类问题还不能彻底解决。为从根本上破解城乡结合部难题,大兴区拟以西红门镇、旧宫镇为试点,实施整体改造

2、,经过3-5年的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再调整,产业的再升级,建设一个和谐、绿色、宜业宜居、面貌一新的城乡结合部地区。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快速,已经成为现代流通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国民经济发展活力、提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带动创新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北京中科电商谷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是一家位于位于大兴旧宫核心区的投资型企业,公司抓住北京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和大兴新区城乡结合部工业大院改革试点机遇,实施建设北京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园区“中科电商谷产业园区”,该园区分为A、B、C、D、E、F、G、H共八个地块。北京中科电商谷投资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在

3、北京大兴全资设立了北京中科电商谷捷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其负责中科电商谷E地块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二、建设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中科电商谷E地块建设项目(二)建设单位北京中科电商谷捷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位置及用地范围建设项目中科电商谷E地块建设项目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南街村。项目用地四至范围为:东至五福堂路五号路;南至五福堂三号路;西至南苑镇六号路;北至五福堂二号路。(四)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总投资39869万元,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7061.86m2,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13713.2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75773.20m2,地下建筑面积为37940m2。共建设12F/-2F办公楼4栋及

4、裙房、14F/-2F办公楼2栋及裙房。建设内容主要为办公、商务等。该项目建成后,入驻的商业主要包括商品销售、餐饮娱乐、商务服务等。入住的餐饮娱乐企业不在本环评范围内,需另外履行环评手续。本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详见表1。表1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一览表项目单位规模1 总用地面积m227061.861.1 建设用地面积m227061.861.2 代征用地面积m202 总建筑面积m2113713.22.1 地上建筑面积m275773.20其中办公建筑面积m266844.44商业建筑面积m28928.762.2 地下建筑面积m237940其中地下车库建筑面积m221702.88地下室建筑面积m2162

5、37.123 绿化面积m28578.614 绿地率%31.75 建筑最大层数层146 办公人数人37007 机动车停车数量地上辆70地下辆620(五)建设进度本项目计划于2018年12月竣工。(六)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9869万元人民币。(七)选址与规划符合性该项目符合北京市和大兴区总体发展规划,符合北京市大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大兴区旧宫镇南街村村庄整治规划。该项目不涉及工业生产,无重大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较少。通过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能够满足当地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因此,该项目选址符合环境功能区规划。三、

6、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一)环境质量现状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各监测点的NO2、SO2、CO的1小时平均浓度和24小时平均浓度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PM2.5和PM10的24小时平均浓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一般,主要污染物是PM2.5和PM10,主要超标原因为来往车辆和附近施工扬尘的影响。2、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该项目用地场界四周和环境敏感点监测点为的昼间和夜间噪声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该项目位于凤河流域。根据北京市

7、环保局网站公布的2014年河流水质状况,凤河现状水质为24类,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差,不能满足水体功能的需要。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该项目所在地区的地下水中,除南小街和吉庆庄村两个监测点位水质总硬度指标超标外,其余水质指标均可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中的类标准,地下水水质良好。(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规定,确定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本项目为中心,边长为5km,面积为25km2的正方形区域。2、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

8、价范围为项目污水产生点至市政管道接入口。3、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的规定,本次评价范围以拟建场地为参照点,兼顾场地水流方向和上游、下游和侧向地区划定,面积约20km2。4、声环境评价范围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规定,本项目的噪声环境评价范围为项目厂界外200m的范围内及周围声环境敏感点。5、生态影响评价范围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的规定,本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为项目厂界外200m的范围内。27

9、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一)污染源分析1、施工期施工期污染源主要有噪声、扬尘、废水和固体废物。根据该项目的特点,该项目施工期污染主要以施工期噪声和扬尘为主。(1)施工噪声设备噪声高达85dB(A)以上的施工机械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振捣棒、液压打桩机、切割机等。(2)施工扬尘建筑施工过程中扬尘排放量约为:9.9g/dm2。(3)施工废水该项目施工期所排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施工活动自身产生的污水,其BOD5、COD等有机类污染物浓度较高。(4)施工固废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废弃土方和建筑工人的生活垃圾,其中以建筑垃圾为主。(5)生态影响施工期主要影响生态环境的途径有: 施工过程中引

10、起的土壤流失会成为一种废弃物或污染物排向施工场地以外的环境,部分泥沙在平缓区沉积,影响局部的自然生态环境,部分泥沙会被水流带进市政管网从而造成排水管道淤积。 施工扬尘影响周边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时段主要在旱季。 施工占用土地,造成不可逆的植被破坏。但若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可缓解或消除这些影响。 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车辆尾气和车辆扬尘影响周边生态环境。2、运营期该项目运营期的主要污染源有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1)废气 车库废气该项目地下车库共设620个机动车停车位,采用机械通风,建设单位拟设置的排气口高度2.5m。根据核算,项目地下车库单个排气筒在高峰时段排放的各污染物的排放速率为:CO:0.

11、1786kg/h、THC:0.0179kg/h、NMHC:0.0121kg/h、NOx:0.0107kg/h,排放浓度为:CO:0.4571mg/m3、THC:0.0457mg/m3、NMHC:0.0311mg/m3、NOx:0.0274mg/m3;平时各污染物的排放速率分别为:CO:0.1116kg/h、THC:0.0112kg/h、NMHC:0.0076kg/h、NOx:0.0067kg/h,排放浓度为:CO:0.2857mg/m3、THC:0.0286mg/m3、NMHC:0.0194mg/m3、NOx:0.0171mg/m3。 锅炉烟气该项目自建燃气锅炉房。经过核算,该项目锅炉烟气中烟

12、尘、SO2、NOx的排放浓度分别为6.5mg/m3、0.46mg/m3、100.08mg/m3,均能够满足北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09-2007)中的排放限值;排放高度满足标准要求;排放总量分别为0.1536t/a、0.0109t/a、2.3654t/a。 厨房油烟该项目建成后,入驻的餐饮业项目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厨房油烟。厨房油烟含气、液、固三项,味道由气态污染物产生,在经天然气燃烧和炒菜产生的油烟中,含有CO、CO2、NOx、SO2等气体以及未完全氧化的烃类和颗粒物。(2)废水该项目污水排放总量为331.6m3/d(71957.27m3/a)。经过化粪池处理后,该项

13、目污水排放总量为331.6m3/d(71957.27m3/a)。经过化粪池处理后,该项目综合排水水质为BOD5:142-191mg/L、COD:190-252mg/L、SS:133-177mg/L、氨氮:21-30mg/L,能够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的“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即BOD5300mg/L、COD500mg/L、SS400mg/L、氨氮45mg/L。项目污水通过市政污水管道最终排入瀛海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该项目运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是设备噪声、商业噪声和机动车出入过程中产生的机动车噪声。设备噪声主要来

14、自于地下的水泵、车库风机、中央空调机组、锅炉房、冷却塔等,噪声值在6595dB(A)之间;商业噪声的噪声值一般在6065dB(A);机动车出入行驶时的噪声一般在6065dB(A)。(4)固体废物该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和商业服务产生的生活垃圾。根据工程分析的结果,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56t/d,723.22t/a。(5)生态影响项目建设对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对于区域生态系统来说,其影响范围是局部的,在采取人工绿化、铺设透水砖等措施后,可以将负面的生态影响降至最低,同时,人工绿化的建设,提升了生态景观价值,绿地的增加更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降低污染,对于城

15、市生态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二)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拟建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分析,将该项目本身环境质量和周边的居民所作为本次评价的环境保护目标。具体保护目标见表2和图1。表2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环境敏感点功能方位敏感建筑与项目用地红线距离敏感建筑与项目建筑距离功能要求及保护级别1西毓顺庄住宅,1FS310m315m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2五福堂村住宅,1FNE210m215m3芳源里住宅,6FNE80m60m4南小街

16、村住宅,1FN50m55m图1 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位置示意图(三)评价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1)空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3)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4)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2、污染物排放标准(1)项目污水排入瀛海污水处理厂,排水水质执行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的“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2)项目地下车库废气执行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

17、1/501-2007)中“一般污染源时段”的排放限值。锅炉烟气执行北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09-2007)中的排放限值;(3)项目运营期厂界执行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排放限值。(4)项目施工期间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规定。(5)固体废物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北京市的有关规定。(四)主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1、施工期(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施工期将采取设立施工围挡、洒水抑尘、物料覆盖、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加强绿化等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扬尘将得到一定

18、程度的控制,从而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水环境影响评价施工现场设化粪池、隔油池、冲洗池、沉淀池等设施,施工废水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清运处理,并做好管道和设施的防渗处理,不以渗坑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施工机械噪声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施工期将严格遵守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及有关文件的规定,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施工现场等一系列噪声防治措施,施工噪声影响将得到最大限度地降低。(4)固体废物影响评价施工期固体废物采取集中收集的措施,且收集设施做防渗漏处理,并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

19、施工固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5)水土流失影响评价项目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施工期间,在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后,项目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影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施工过程中会因占用土地、工程开挖、破坏植被等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通过采取土壤分层剥离、分层对方、分层回填措施、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临时用地恢复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等,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运营期(1)大气环境该项目地下车库废气中各污染物的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均能满足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中“一般污染源时段”的排放限值,对环境影响较小

20、。该项目自建燃气锅炉安装低氮燃烧器,锅炉烟气通过烟气通道至地块中部办公楼楼顶排放,排放高度50m,烟尘、SO2、NOx的排放浓度均能够满足北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09-2007)中的排放限值,排放高度满足标准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入驻商业的餐饮项目要根据自身规模安装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要求的油烟净化装置,并单独办理环评手续。(2)水环境该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综合排水水质能够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的“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即BOD5300mg/L,COD500mg/L,SS400mg/L、氨氮45mg

21、/L。项目污水经市政管网最终排入瀛海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建成正式投入运营后,由于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对地下水的污染影响很小。(3)声环境项目水泵、车库风机、空调机组、锅炉房等配套设备均位于地下的机房和设备间内,冷却塔拟设置在配套商业楼的楼顶,尽量远离居民,选用低噪音设备,并采取相应的减振、降噪、消声措施。对商业经营严格管理,禁止规模过大和娱乐类等营业噪声较大、扰民严重的项目入驻,禁止在经营过程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对出入机动车严格管理,限制出入车辆的车速和鸣笛。在采取相应的噪声防治措施后,项目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

22、08)中1类标准要求,对环境的影响较小。(4)固体废物项目设置垃圾收集点,采用垃圾桶方式收集垃圾,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项目各类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理,因此,对外界环境影响较小。(5)生态环境项目建成后,人工建筑将对当地景观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通过采取人工绿化、铺设透水砖等措施后,可以将负面的生态影响降至最低,同时,人工绿化的建设,提升了生态景观价值,绿地的增加更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降低污染,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五)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论证1、施工期1.1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四、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措施”中的有关规定:严重污染日须采取强制性污

23、染减排措施,土石方施工工地减少土方开挖规模,停止建筑拆除工程;极重污染日须实施更加严格的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停止建筑拆除工程。为减小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遵守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及有关文件的规定。(2)遇重度污染日、严重污染日和极重污染日,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加大场地内及周边道路清扫保洁频次,减少扬尘污染;遇严重污染日减少土方开挖规模,停止建筑拆除工程;遇极重污染日停止土石方作业,停止建筑拆除工程。(3)遇有4级以上大风天气,不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

24、染的施工,并做好遮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扬尘;在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4)施工方在用地周边进行围档,围档设置高度不低于1.8m。(5)项目土方施工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施工弃土及建筑垃圾及时运走,以防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或被雨水冲刷。(6)运输车辆保持工况良好,不超载运输,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定时洒水压尘,减少运输扬尘,施工现场大门口设置冲洗车辆设施。(7)施工现场实施建材料统一堆放管理,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密闭存放,并尽量利用附近的现有库房堆放,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防止包装袋破裂。(8)施工现场材料存

25、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平整坚实,对工地路面进行硬化。(9)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10)对于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进行绿化、美化,其他裸露的地面,施工方严格按照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中的要求,采取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晴朗天气每周等时间间隔洒水二至七次,扬尘严重时加大洒水频次,并及时恢复植被进行绿化等防尘措施。(11)施工现场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采用相应的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12)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13)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符合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14)建筑

26、结构阶段脚手架外侧设置有效抑尘的密目防尘网或防尘布。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扬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从而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措施在技术上可行。1.2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根据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该项目施工期应遵守“第三章 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中第十五条第十九条的规定:第十五条 施工作业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使排放的噪声符合国家规定的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所需的费用列入工程造价。第十六条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施工现场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并公告,把产生噪声的设备、设施布置在远离居住区的一侧。第十七条 中考、高考期间及市人民政府规定的

27、其他特殊时段内,除抢修抢险外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从事产生噪声的施工作业。第十八条 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在夜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但国家和本市重点工程、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要求以及其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国家和本市重点工程、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确需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的,应当取得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准予夜间施工的批准文件。第十九条 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应当向周围居民公告。公告内容包括:施工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名称、夜间施工批准文号、夜间施工起止时间、夜间施工内容、工地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监督电话等。根据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该

28、项目施工期的经济补偿问题应遵守“第三章 环境保护”中第二十条的规定:第二十条 除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和抢险救灾工程以外,进行夜间施工作业产生的噪声超过规定标准的,对影响范围内的居民由建设单位适当给予经济补偿。建设单位应当委托环保监测机构测定夜间施工噪声影响范围,并会同建设工程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或者物业管理单位具体确定应当给予补偿的户数。建设单位应当与接受补偿的居民签订补偿协议。为减小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遵守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及有关文件的规定。(2)施工场地北侧边界外围设置不低于3m的围挡以降低地面噪声对环境

29、影响。(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4)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可有效降低噪声和振动;加强检查、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保持润滑,紧固各部件,减少运行震动噪声。整体设备安放稳固,并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有条件的安装消声器、使用减振机座,降低噪声。(5)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由于该项目距离较近的居民主要位于项目地的南侧,因此,将高噪声设备布置在用地北、东、西部,尽量远离居民。(6)对挖掘机、装载机等相 对固定的高噪声机械设备,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隔声墙,材料选用砖石料、混凝土、木材、轻型多孔吸声复合材料,隔声墙超过设备1.5m以上,墙长使噪声敏

30、感点阻隔在噪声发射角以外,顶部用双层石棉瓦加盖。(7)混凝土施工尽可能选用环保型振捣棒,振捣棒使用后及时清理干净;对混凝土振捣人员进行交底,确保其操作时,不振钢筋和模板,做到快插慢拔,减少空转的时间。(8)修理脚手架钢管时,禁止用大锤敲打,其修理工作应在封闭的工棚内进行;电锯操作间采用具有隔音效果的材料进行封闭;模板、脚手架支拆时,应做到轻拿轻放,严禁抛掷。(9)装修及机电工程施工时,尽量做到先封闭后施工;设立石材加工间,并设降噪封闭措施;使用合格的电锤,并及时在各部位加注机油,增强润滑;使用电锤开洞、凿眼时,及时在钻头处注油或水;严禁用铁锤敲打管道及金属工件。(10)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尽量减

31、少夜间运输量;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尤其进入居住区时要求限速、禁鸣;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11)对施工场地噪声除采取以上减噪措施以外,还与附近单位、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受施工干扰的单位和居民在作业前予以通知,并随时向他们汇报施工进度及施工中对降低噪声采取的措施,求得公众的理解。对受施工影响较大的居民或单位,给予适当的补偿。此外,施工期间设热线投诉电话,接受噪声扰民的投诉,并对投诉情况进行积极治理。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噪声将得到有效控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措施在技术上可行。1.3施工水污染防治措施为减少施工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施工

32、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利用。施工现场不进行机械维修,进行设备及车辆冲洗时应固定地点,并设置隔油池、沉淀池,经隔油、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2)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化粪池、隔油池,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后,定期清运处理,做到不以渗坑、渗井或漫流方式排放。(3)施工现场设置的隔油池、冲洗池、沉淀池和化粪池等进行防渗处理,并及时清理。(4)施工基坑严格管理,做好防渗防漏处理,以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环境。(5)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设专门的库房,地面做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6)不利用生活垃圾和废弃物回填沟、坑等。(7)施工中采取地下水资源保护

33、措施,限制进行施工降水,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降水的工程,必须组织专家论证审查。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废水将得到妥善处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措施在技术上可行。1.4施工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施工中减少施工固体废物的产生,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清除。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及时交由环卫清运处理。施工过程中,挖掘的土壤分层堆置,绿化用土进行回填,废弃土石方应及时清运至符合要求的渣土消纳场处理。对施工固体废物暂存点采取必要的防渗、防水土流失措施,避免对土壤、地下水等造成影响。施工生产废料的处理:对钢筋、钢板下脚料进行分类回收,交废品收购站处理,建筑垃圾(如废砖等)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到北京市指定的建筑垃

34、圾消纳场。对生活垃圾加强管理,用垃圾桶收集,垃圾堆放点不排放生活污水,不倾倒建筑垃圾,禁止生活垃圾用于回填,以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完工清场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完工后将施工中使用的临时建筑(包括临时工棚、厕所、仓库、垃圾堆放点等)全部拆除,对所有施工作业面和施工活动区的施工废弃物彻底清理处置,运至弃渣场,垃圾堆放点、设置厕所的地点在厕所清理后进行消毒。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固废将得到合理处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措施在技术上可行。1.5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项目土方施工尽量避开雨季,取土时保留表土以用于绿化。雨季施工随时关注气象变化,在大雨到来前做好相应水保应急工作,如压实新产生的裸露地表松土等,

35、同时雨季尽量缩小土方工程的工作面,避免同时产生较多裸露地表。在施工工地设置工程挡土墙、挡土坝,在适当的位置修建多处沉沙池,使降雨径流中沙土沉淀,并及时清理沉淀池。开挖用土以及临时堆放的土方及时压实,并选取最佳的堆放坡度,以免遇雨流失,在堆土场附近,挖好排水沟,避免雨季时高浊度水流入附近环境。对于已经完成的堆土区,加强绿化工作,尽快完善绿地和各种裸露地面绿化工作,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施工现场场地及道路进行硬化。对于由于其它原因而未做到硬化的部位,进行定期压实。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影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采取的措施在技术上可行。1.6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工程占

36、地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对施工区土壤的分层剥离、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循序分层回填(即将表层比较肥沃的土壤分层剥离,集中堆放;在施工结束后回填土必须按次序分层覆土,最后将表层比较肥沃的土铺在最上层)。施工设置杂货区、垃圾箱,明确卫生责任区,确定责任人,并定期打扫清除。 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施工作业场内的临时建筑尽可能采用成品或简易拼装方式,尽量减轻对土壤及植被的破坏。尽量减少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对作业场外的植被破坏。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道路。 临时用地恢复措施施工建筑材料堆放场等临时用地尽量考虑在施工作业带内设置,如不可避免需在施工作业带以外地段设置,在不增加工程总体投资的前提下,尽可能考虑利用附近现

37、有堆放场地。施工建筑材料堆放场周围一定范围内,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有些建材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扩散。施工前作业带场地清理,应注意表层土壤的堆放及防护问题,避免雨天施工,造成水土流失危害并污染周边环境;临时用地使用完后,立即恢复原貌。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措施在技术上可行。2、运营期2.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车库废气和燃气锅炉废气。为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地下车库采用机械排风,排风口不低于2.5m,CO、THC、NOx的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能够满足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中“一般污

38、染源时段”的排放限值。锅炉安装低氮燃烧器,烟气通过地块最高楼的楼顶排放,排放高度50m,能够满足北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09-2007)中的排放限值。入驻商业的餐饮项目应根据自身规模安装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要求的油烟净化装置,并单独办理环评手续。为了进一步减少该项目产生的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项目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车库风机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将地下车库的排气口设置在远离人群活动处。该项目对各类废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经过处理后,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能够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采取的措施在技术上是可行的。2.2水污染防治措施该项目产生的污水

39、主要为生活污水。为减少项目产生的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措施:建设完善污水管道和化粪池,将项目产生的污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做好污水管道、化粪池的防渗工作,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和建设。为减少项目产生的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项目还应采取以下措施:化粪池底面和侧面采用粘土材料封隔;化粪池采用混凝土铺砌底面和侧面,铺砌混凝土采用配筋混凝土加防渗剂,铺砌地坪的胀缝和缩缝应采用防渗柔性材料填塞;污水管线必须严格按照防渗要求,采用耐腐蚀防渗材料,按设计要求使用管材、阀门及配件,防止管道泄露事故;污水外排管线隆起点上设动力式高速排气阀、井,低洼处设排泥阀、井及湿井,在适当的位置设

40、检修阀门井;污水外排管要选择适当的充满度和最小的设计流速,防止污泥淤积。管道衔接防止泄露污染地下水和掏空地基,淤塞及时疏浚,保证管道通畅;加强对易泄露点阀门等处的管理,阀门、配件等应定期更换,避免设备老化发生泄露事故;加强对管线、设备的管理和检查,防止管线泄露。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项目排水能够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的要求,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采取的措施在技术上可行。2.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该项目运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是设备噪声、以及机动车出入产生的机动车噪声。该项目设备噪声主要来自于地下的水泵、车库风机、中央空调机组、锅炉房等,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措

41、施:在设备选型时,优先选择高效、低噪动力设备,同时运营后将对各种机械按时进行维修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行效果。将水泵、风机、空调机组、锅炉房等能够设置在地下的设备,设置在位于地下的设备间内。为风机的进出口安装消声器;对各类设备采用减振措施,水泵进出管设可曲绕橡胶接头,出水管采用消声止回阀。选用低噪声冷却塔,并采取消声措施。加强商业管理,禁止高声播放音乐、歌曲等,禁止在商业经营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入住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的各项规定,禁止规模过大和娱乐类等营业噪声较大、扰民严重的项目入住。夜间22:00以后商业配套项目严禁运营,以避免其噪声对周围居民夜间生活

42、的影响。为减小机动车出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项目运营后,建设方将加强对出入机动车的管理,限制出入车辆的车速和鸣笛。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项目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要求,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采取的措施在技术上可行。2.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建设方拟在项目区内设垃圾收集点,采用垃圾桶收集垃圾,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为进一步减少项目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项目还应采取以下措施:设置分类回收垃圾箱,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将可再生利用物质回收利用。垃圾收集装置应带盖,并做好垃圾收集点的地面防渗,垃圾收集点设置在远离居

43、民住宅和人群活动处,并及时清理。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项目各类固体废物均能够得到合理处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采取的措施在技术上可行。2.5生态保护措施为降低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措施: 绿化应注意树种的多样性、本土化,及树种的功能性;考虑景观及环保功能,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增加植物层次,优化植物结构,如多种阔叶乔木,做到乔、灌、花、草合理配置。 加强日常绿化管理,谨慎引进外来品种,对引进的外来品种实行长期观察或监测,以防止出现外来物种入侵的现象。 项目的建设要力求同周围环境相融合,建筑物基础设施建设以对土地破坏最小为宜;建筑风格、用材和色调要与周围城市景观相协调,对周围环境起点缀

44、、美化的作用。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采取的措施在技术上可行。(六)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经济损益主要体现在项目所采取的环保措施投资。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环保建设投资主要包括环保工程建设、安装、调试、运转等费用。该项目环保设施投资约1000万元,约占投资总额的2.51%。该项目环保设施营运后,运行费用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及各种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运行费用等,共计约27万元/年。该项目的建设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效益上来说利大于弊,三者之间相互协调、互补。(七)环境管理和监测项目应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根据需要,设立环保员,负责检查、

45、督促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情况,协调各部门的环境管理工作。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均应有专人负责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根据需要,设环保员1-2名,负责检查、督促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情况,协调各部门的环境管理工作。工程施工的环境管理由建设单位具体负责,运行期的环境管理应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并在上级环保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行,本项目环境监测工作建议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或区环保监测部门承担。项目具体监测计划见表3。表3 项目环境监测计划时段监测内容监测指标监测位置监测频率监测单位监测标准施工期施工噪声Leq施工场界每月1次有资质监测单位GB12523-2011大气施工扬尘施工场地每月1次有资质监测单位GB309

46、5-2012运营期废水pH、COD、BOD5、SS、氨氮总排口监测每年1次有资质监测单位DB11/307-2013锅炉烟气烟尘、SO2、NOx烟气排口每年1次有资质监测单位DB11/139-2007厂界噪声Leq项目厂界每年1次有资质监测单位GB30962008五、公众参与(一)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及调查方法1、调查对象为使公众参与调查工作能反映项目区域公众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的全面性,且使调查对象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本次调查主要以项目周边的南街地区居民为调查对象。2、调查内容及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的规定,本次公众参与分二个阶段进行,分别是第一阶段公示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第二阶段环评单位公示建设项目的环评结论并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简本。(1)第一阶段项目公示由建设单位委托,环评单位于2014年9月25日10月14日,在环评单位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