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丹山社区噪声专项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150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丹山社区噪声专项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丹山社区噪声专项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丹山社区噪声专项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丹山社区噪声专项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丹山社区噪声专项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丹山社区噪声专项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丹山社区噪声专项环评报告.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 总论11.1 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11.2 编制依据11.3 评价内容21.4 评价重点21.5 评价等级21.6 评价范围31.7 评价因子31.8 评价标准31.9 环境保护目标42 工程分析52.1 施工期噪声源强52.2 营运期噪声源强63声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83.1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83.2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103.3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评价123.4 外环境交通噪声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154污染防治措施分析与环境监测计划204.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分析204.2 道路交通噪声对项目影响205 结论和建议215.1 结论215.2 建议225.3 项目可行性22附件:

2、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青城土预字201516号);2、建设单位委托青岛谱尼测试有限公司完成的噪声监测报告,编号:NDBJPHFD15456555Z;3、辐射环境监测报告,编号:NZBLHQEA41023555Z;4、项目污水排放条件认定证明;5、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丹山社区居民委员会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1 总论1.1 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1.1.1 评价目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目的旨在通过查清环境背景,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对可能产生的声环境影响进行剖析,提出防治对策,以求将不利的环境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促使项目建成后能取得最佳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综合效益。1、通过拟建

3、项目所在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现状的调查、项目的工程分析等系统性的工作,查明该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掌握其环境特征,分析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状况,以及本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特点、范围和程度以及环境质量可能发生的变化;2、评述项目污染防治方案的可行性,并根据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以及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影响的影响情况,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并对项目的生产管理和污染防治措施提出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3、根据项目环境影响的特点,对其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提出要求;4、为项目的建设和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1.2 指导思想1、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定,以预防为主、防

4、治结合、清洁生产、全过程控制的现代化环境管理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密切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在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总原则下,开展评价工作。2、报告的编制力求条理清楚、论据充分、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评价结论科学准确,环保对策实用可行,可操作性强,从而使本次评价真正起到为项目审批、环境管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作用。1.2 编制依据1.2.1 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

5、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起施行;6、山东省环保局关于进一步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文);7、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第99号公告,2001年12月;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9、青岛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青岛市市区声环境质量标准使用区划的通知(青环发201267号);1.2.2 技术规范依据1、HJ/T 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2、HJ/T 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1.2.3 项目依据1、青岛市城阳

6、区夏庄街道丹山社区居民委员会委托宁夏智诚安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委托书;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设计关资料。1.3 评价内容主要评价工作内容为:1、工程分析:与噪声有关的工程概况,项目噪声源及源强,交通噪声源强;2、声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施工期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营运期黑龙江中路交通噪声对建设项目的影响;3、环保措施评价与环境监控计划。1.4 评价重点评价重点为营运期黑龙江中路外环境交通噪声对本项目的影响程度及噪声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5 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结合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要求、所排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环境现状,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

7、,具体见表1.5-1。本项目不取用地下水,因此不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评价。表1.5-1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项 目判 据评价等级声环境环境功能区类别除临黑龙江中路一侧执行4a类标准外,其余区域均执行2类标准二级简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项目建成后对外界声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项目建成后外环境交通噪声将对本项目临黑龙江中路一侧的住户产生一定影响1.6 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拟建工程周围的自然环境特征,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见表1.6-1。表1.6-1 拟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环境要素评 价 范 围声环境噪

8、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项目厂界外1m处以及项目临黑龙江中路的第一排建筑处。1.7 评价因子根据对项目工程分析和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情况,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1.7-1。表1.7-1 评价因子一览表类别环境要素评价因子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声环境昼、夜等效声级Ld、Ln项目污染源评价噪声污染源A声级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噪声环境影响预测昼、夜等效声级Ld、Ln1.8 评价标准1.8.1 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周边噪声环境执行GB12348-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4a类(黑龙江中路两侧50m范围内执行4a类标准,根据青政发201267号,黑龙江中路为交通干线)标准,详见表1.8-1。

9、表1.8-1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60504a70551.8.2 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场界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1类、4类(西场界)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1-3。 表1-3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60504(西场界)70551.9 环境保护目标针对本项目的污染特征和周围环境状况,确定本项目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9-1和图1-1。表1.9-1 拟建项目敏感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名称方位距离(m)功能规模保护项目及级别1丹山小区S120人居约1200人/2天泰新罗园小区SW450约800人3天泰城美立方小区S

10、W500约1500人4项目自身/人居/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临黑龙江中路一侧执行4a类区标准。2 工程分析2.1 施工期噪声源强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土石方、建筑材料、建筑垃圾运输等产生的车辆噪声,施工设备噪声,施工期间模板支、拆、浇灌过程噪声,装修工程使用的电动工具产生的噪声等。由于施工期各阶段施工内容不同,噪声源的特征和强度也有差异,各阶段有其独特的特性。各阶段噪声源源强值来源于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中的设备源强值。1、土石方工程阶段土石方工程阶段的主要噪声源有挖掘机、推土机、翻斗机、装载机及各种运输车辆等,噪声源特征值见表2.1-1。表2.

11、1-1 土石方阶段主要设备噪声级设备名称测距r0(m)声级dB(A)挖掘机579推土机580翻斗机385装载机580运输车辆卡车7.589自卸车5822、基础工程施工阶段基础工程阶段的主要机械噪声源有空压机、工程钻机等,其中以空压机为主要噪声源。基础工程阶段的噪声源特征值如表2.1-2所示。表2.1-2 基础工程阶段主要设备噪声级噪声源测距r0(m)声级dB(A)空压机588工程钻机5823、结构工程阶段结构工程阶段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周期最长的阶段,使用的设备品种较多,主要噪声源有各种运输设备、结构工程设备及一些辅助设备。结构工程阶段的噪声源特征值如表2.1-3所示。表2.1-3 结构工程阶段主

12、要设备噪声级噪声源测距r0(m)声级dB(A)塔吊580振捣棒584混凝土输送泵5854、装饰工程阶段装修阶段主要是各建筑物外墙施工和地面铺设,施工时间较短,声源数量较少,主要噪声源为外墙装修使用的砂轮机、磨石机、切割机等设备停开车时的噪声等。大多数声源的噪声级较低,一般在8387dB(A)左右,即使有些声源较高,其影响时间也很短,有些声源还发生在房间内部。2.2 营运期噪声源强根据本项目自身特点,营运噪声主要包括机动车辆行驶噪声、配套设备运行噪声以及营运期日常社会噪声等。1、机动车辆行驶噪声车辆噪声主要为车辆启动噪声、地下车库出入口车辆进出噪声,在1m外测量其噪声源强一般在6567dB(A)

13、之间,车辆较分散,区内行程较短,车辆噪声影响不明显。2、配套设备运行噪声项目建成投运后,噪声源主要包括风机房、变配电室、水泵房等产生的噪声,电梯机房设备及进/排风口运行噪声。项目处于规划阶段,各设备房、进/排风口拟设于地下车库内,但具体数量和位置尚未确定。各设备噪声级见下表。表2.2-1 项目主要噪声污染源设备序号主要设备名称声压级dB(A)(r0=1m)数量位置1水泵房6070尚未确定位于地下室,具体位置尚未确定2进/排风机房5355尚未确定位于地下室,具体位置尚未确定3进排风口55604变配电室5560尚未确定位于地下室,具体位置尚未确定3、社会噪声社会噪声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随机性,随着人

14、群往来的增减而改变,其噪声来源主要为该地块建成后西侧商业用房内商户经营人群喧哗声及入住人员日常生活噪声,正常的生活噪声在可接受范围内,项目商业网点主要为便利店、专卖店和银行网点等,不设餐饮业、娱乐业等,且商业活动集中在昼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声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3.1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1.1声环境质量调查及评价本次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1、监测点位布设区域声环境:在地块4个边界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即14#点位。交通噪声:地块西侧为黑龙江中路,在靠近此条道路的路沿处段布设1个交通噪声监测点位(5#点位),同时监测记录车流量和车道数。点位具体布设详见表3.1-1

15、和图3-1。表3.1-1 声环境现状监测点位一览表点位类别监测点编号监测点位置备注区域声环境1#项目用地范围东边界外1m处/2#项目用地范围南边界外1m处/3#项目用地范围西边界外1m处/4#项目用地范围北边界外1m处/交通噪声5#项目用地范围西边界外,靠近黑龙江中路路沿处,监测点靠近地块东侧交通噪声、记录车流量(大型车数量、中型车数量、小型车数量)图3-1 噪声监测布点图3.1.2 监测项目及时段区域声环境:于2016年02月18日监测一天,按昼、夜两次分别监测;监测项目为等效声级Ld、Ln。交通噪声:于2016年02月18日分别对昼、夜间各监测1次,同时记录监测的黑龙江中路的大、中、小型车

16、小时车流量。据监测单位介绍,现场监测时临黑龙江中路一侧沿道路路边设有高约3.5m的围挡,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3#点位(西场界)设在西场界用地红线外1m处,黑龙江中路道路路边的围挡对交通噪声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3.1.3 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的方法监测,监测时避开周边施工噪声。3.1.4 监测结果及评价(1)区域声环境监测结果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统计结果汇总于表3.1-2。表3.1-2 区域及敏感点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点位序号监测点位置监测结果(dB(A)达标情况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项目用地范围东边界外1m处49.147.3是是2项目用地范围南

17、边界外1m处49.348.2是是3项目用地范围西边界外1m处56.853.9是是4项目用地范围北边界外1m处49.748.8是是由上表监测数据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地东、南、北场界昼、夜间噪声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1中2类区标准要求,西场界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4a类标准要求。(2)交通噪声监测结果黑龙江中路所在路段交通噪声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详见表3.1-3。表3.1-3(a) 两侧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dB(A)点位编号监测点位置监测值昼间夜间5黑龙江中路73.773.1表3.1-3(b) 两侧道路交通车流量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辆/h点位编号时间道路昼间平均

18、车流量值(辆/h)夜间平均车流量值(辆/h)大型中型小型大型中型小型52016.02黑龙江中路1511720464821534根据工程分析,营运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机动车辆行驶噪声、配套设备运行噪声、日常生活社会噪声等。项目应采取必要的噪声防护措施,以尽量降低上述噪声对项目自身及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3.2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噪声源可分为机械设备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设备噪声主要来源于挖土机械、升降机、空压机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车辆和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施工车辆噪声主要来自建筑材料运输、建筑垃圾外运等过程,当车辆行驶

19、在路上时,会对项目周边道路的交通状况产生影响,此时表现为交通噪声形式;当车辆驶入施工场地内,车流密度及车速变小,可视之为点声源。3.2.1 施工期主要机械噪声的影响分析3.2.1.1 机械噪声源分析由于项目施工期间使用的机械设备较多,噪声声级强,且机械位置具有不确定性。下面主要考虑各施工阶段中噪声值较大的机械设备的噪声随距离衰减的情况。主要机械噪声源及源强见表2.1-1表2.1-3。3.2.1.2 预测模式根据噪声源分析,施工各阶段中大部分机械噪声无明显指向性,且露天施工,故预测模式选用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中推荐的户外声传播衰减模式,选用的噪声随距离衰减公式为:LA

20、(r)=LA(r0)-20lg(r/r0)式中:LA(r):距声源r处的A声级值; LA(r0):距声源r0处的A声级值。3.2.1.3 预测结果在不考虑遮挡的条件下,各机械噪声源随距离衰减的预测值见表3.2-1。表3.2-1 施工期各机械设备噪声随距离衰减的预测值 单位:dB(A)施工阶段噪声源测距r0(m)等效声级距离10m20m30m40m50m60m70m土石方工程和基础工程挖掘机57973676361595756推土机58074686462605857翻斗机38575696563615958装载机58074686462605857工程钻机58276706664626059空压机588

21、82767270686665结构工程塔吊58074686462605857振捣棒58478726866646261混凝土输送泵58579736967656362装修工程砂轮机3876256磨石机1834842切割机1834842备注:装修工程阶段,施工设备多位于室内,在进行预测时,考虑墙体、窗户等实体对机械噪声的遮挡衰减,衰减量约为15dB(A);填充处数值为各施工阶段噪声最短达标距离所对应的噪声值。3.2.1.4 施工期机械噪声影响分析1、土石方和基础工程阶段在土石方和基础工程阶段,各施工机械大都在基坑内作业,机械噪声会受到基坑和场界围挡的遮挡衰减,衰减量约为10dB(A)。本项目按施工机械

22、处于基坑边界作业考虑,选用车库基坑边界与施工场界的最近距离来预测场界噪声达标情况。项目车库边界与施工场界线距离最近处约6m,经预测可知,该处土石方和基础工程阶段,机械噪声经基坑和场界围挡遮挡后衰减至场界处约为65.078.0dB(A),主要是空压机噪声超出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昼间限值的要求,最大超标值约8.0dB(A)。2、结构工程阶段结构工程阶段的施工机械位置相对固定,主要靠近拟建楼体。经预测分析,除塔吊外,该阶段机械噪声衰减至场界处满足GB12523-2011昼间限值的要求。项目拟建楼座与用地边界的最近距离约为12 m,由于项目施工过程中,塔吊通常会受楼体遮挡,

23、其噪声源强会有所降低而小于表3.2-1中的数值。因此,项目在结构工程阶段通过合理安排塔吊的位置,可满足GB12523-2011昼间70dB(A)限值的要求。3、装修工程阶段装修工程阶段,机械设备如砂轮机、磨石机、切割机等均在室内操作,室内施工时机械噪声会受到墙体、窗户等实体的遮挡,由表3.2-1可知,室内机械噪声经遮挡后衰减至场界处能够满足GB12523-2011昼间70dB(A)限值的要求。因此,施工时各阶段机械噪声在合理安排位置,采取设立围挡降噪等措施后,衰减至场界能够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的要求。同时,项目要严格按照青岛市的有关规定

24、,夜间禁止施工。确需夜间施工的工序,必须报请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并公告附近居民。3.2.2 运输车辆噪声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的交通噪声主要由土石方外运车辆以及建筑材料、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产生。由于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密度较小,土石方外运车辆密度相对较大,故仅对土石方外运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进行影响分析。项目地块挖方约10万m3,回填约6万m3,约有4万m3土石方外运至指定地点。另外,在建造施工期内,建材等物料的运输过程也会间隔性的增加一定量的车流量。综上,本项目新增车辆密度较大,因此,施工期间必须采取保持车辆完好,禁止鸣笛等措施,并合理安排施工运输工作。综上所述,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设备噪声,运输车辆所产

25、生的交通噪声对周围的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后,可将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将被降至最低。上述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将消失。3.3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3.3.1 车辆行驶噪声1、地面车辆行驶噪声用地范围内车辆行驶速度慢,其行驶噪声小;车辆启动噪声为瞬时性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区域内规划设有绿地铺装,各地块地上停车位与楼体建筑之间均设置有乔木、灌木及花草绿化带,通过绿化吸声作用,可有效降低车辆行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地下车库出入口车辆进出噪声小型汽车沿锯齿形水泥斜坡驶出或驶入地下停车场时,由于进出车库时行驶速度

26、有所差异,其驶出车库时噪声比进入车库时噪声略高。根据设计,车库出入口与各楼座之间均具有一定距离,且进出车库仅为极短暂时间,并对邻近楼座的出入口斜坡采用耐磨涂料进行铺设。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区内车辆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目标产生明显影响。3、生活社会噪声社会噪声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随机性,随着人群往来的增减而改变,其噪声来源主要为用地范围内人群喧哗声及商户招徕顾客的声音,正常的居民生活噪声在可接受范围内,商户在人群流动高峰期噪声值最大,在歇业以后,随着人群的逐渐散去,逐渐趋于安静,由于产生招徕客户的噪声的商户主要临街设置,商户也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宣传,噪声值相对较低,故对周边及自身环境影响不大。3

27、.3.2 配套设备噪声项目主要噪声源为水泵房、变配电室、风机房、电梯机房以及进/排风口等,根据总平面设计,水泵房、变配电室及风机房均位于地下一层,具体位置和数量尚未确定,应与所在楼座错位布置;排风口位于居民楼侧墙或周边绿地处,具体位置处于规划设计中,但当排风口位于周边绿地时,与周围敏感建筑的距离须保持在10m以上,并且排风口不朝向邻近敏感建筑,以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建筑顶层设置电梯机房,本次评价分别按照设备所在位置进行噪声影响分析。综上地下设备间设置合理,对声环境影响较小。1、地下设备间污染防治措施及影响分析项目设水泵房、变配电室,具体位置均未定,但应与地上楼体错位布置。项目对地下设

28、备采取以下减振隔振措施,减少设备噪声对居民的影响:(1)设备间内进行墙体隔音减振,确保固定设备在室内的噪声达到排放限值要求,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2)采用低噪声高质量水泵:噪声越低的水泵,叶轮叶片均匀性越好,电机与叶轮连接越一致,偏心力越小,水泵自身振动越小;(3)水泵隔振:水泵机组设隔振元件,卧式水泵宜采用橡胶隔振垫,安装在楼层时宜采用多层串联迭合的橡胶隔振垫或橡胶隔振器或阻尼弹簧隔振器;立式水泵宜采用橡胶隔振器;(4)管道隔振: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相应设置隔振降噪装置,该类隔振元件应同时具有隔振和位移补偿功能,一般宜采用以橡胶为原料的可曲挠管道配件;(5)管道穿墙和穿楼板处应采取防

29、固体传声,通常采取设置大于管道直径的预制套管的方式,管道与套管之间填充隔振材料;(6)支架隔振:水泵机组的基础和管道采取隔振措施时,管道支架应采用弹性支架,根据具体安装要求,可采用弹性支架、弹性托架和弹性吊架。弹性支架应具有固定架设管道与隔振双重功能;(7)严格执行水泵隔振技术规程(CECS59:94)中关于机组、管道、支架隔振的设计、安装和验收要求;(8)机房门采用隔声量约30dB(A)的隔音门,墙体应为不小于180mm厚的实体墙。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将设备噪声降低至少约30dB(A),设备间外噪声最大值约约40dB(A),不会对项目自身造成明显影响。2、地上排风口污染防治措施及影响分析按照

30、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DG08-98-2002)中的规定,进/排风口设置在建筑侧墙或周边绿地处,进/排风口处建议采取以下防振减噪措施:(1)选用低噪音设备,对主要产噪设备设置消声器;(2)所有通风系统的主风管上均采取消音措施,管道采用弹性吊支架,支架固定点避开承重柱,管道穿墙孔采用柔性材料填堵。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排风口不会对地面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中2类标准要求。3、设备层设备噪声项目各建筑楼顶层设备间内主要噪声源为电梯机房,其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噪声等污染,可能对邻层建筑造成影响。本项目电梯机房设计时应采取架空一层,将

31、曳引机用四个减振垫固定安置在工字梁上,工字梁一端埋入墙体等减振措施,通过与同类项目类比,采取上述措施后,电梯机房运行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及邻层室内环境造成影响。在采取以上措施的条件下,根据同类项目类比调查,配套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不会对业主及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4 外环境交通噪声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西邻黑龙江中路,为交通主干道,项目用地边界红线距离黑龙江中路红线为25m,因此项目临黑龙江中路红线外50m范围内面向道路一侧区域声环境应执行4a类标准。本次评价主要对黑龙江中路的交通噪声对本项目建成后影响进行预测评价。3.4.1 预测模式本次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

32、.4-2009)中推荐的“公路(道路)交通运输噪声预测模式”,预测黑龙江中路交通噪声对项目临道路一侧楼座的影响程度,该模型的噪声预测计算模式如下所示: 第i类车等效声级的预测模式:式中:第i类车的小时等效声级,dB(A); 水平距离为7.5m处的能量平均A声级,dB(A); Ni 第i类车平均小时车流量,辆/h; Vi第i类车的平均速度; r从车道中心线到预测点的距离,m; T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1h; 、预测点到有限长路段两端的张角、弧度; L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A),可按下式计算:L=L1-L2+L3L1=L坡度+L路面L2=Aatm+Agr+Abar+Amisc式中:L1线路因

33、素引起的修正量,dB(A);L坡度道路纵坡修正量,dB(A);L路面道路路面材料引起的修正量,dB(A);(沥青混凝土路面取0)L2声波传播途径中引起的衰减量,dB(A);L3由反射引起的修正量,dB(A)。 将各类车流等效声级叠加求得混合车流模式的等效声级,若将车流分成大、中、小三类车,则总车流等效声级为:3.4.2 预测与评价黑龙江中路为城市主干路,规划红线宽度40m,双向六车道,距离项目用地红线约25m,距离项目建筑红线约35m。项目临黑龙江中路一侧的主要建设内容为59#、62#、66#、70#住宅楼,均为12F。项目住宅楼与黑龙江中路相对位置见图3.4-1。1)拟选参数根据项目现场的实

34、际情况,本评价拟选取的预测参数如下:黑20m40m12F70#龙江12F66#40m中路40m12F62#37m12F59#图3.4-1 项目各建筑与黑龙江中路相对位置示意图 噪声源:选择有限长度交通道路进行预测。根据项目平面布置,选择黑龙江中路临项目处约200m长的路段作为有限长路段的长度。 车流量:根据交通噪声监测报告,目前已建成运营的黑龙江中路路段2016年昼间平均车流量为2178辆/h,大、中、小车的车流量分别为15、117、2046辆/h;夜间平均车流量为603辆,大、中、小车的车流量分别为48、21、534辆/h。随着项目及周边在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将会造成人流、车流量的增加。按近

35、几年交通车流量大型、中型和小型车的年递增率分别为2%、8%和10%,预测项目建成投运年2019年交通噪声对项目的影响,届时黑龙江中路昼间大、中、小车的车流量分别为18、148、2724辆/h;夜间大、中、小车的车流量分别为51、27、711辆/h。大、中、小型车辆昼间所占比例依次为0.6%、5.1%和94.3%,夜间所占比例依次为6.5%、3.4%和90.1%。黑龙江中路交通噪声预测参数见表3.4-1。 各车型7.5m处的能量平均A声级及时速:黑龙江中路设计车速60km/h,根据各车型运行状态,选取平均时速分别为:大型30km/h,中车40km/h,小车60km/h,根据公路交通环评规范的计算

36、模式可知:;。计算得各车型7.5m处的能量平均A声级:大型76.6dB(A),中型74.6dB(A),小型71.6dB(A),见表3.4-1。表3.4-1 黑龙江中路交通噪声影响预测路段属性参数道路宽度车道数平均车流量(辆/h)各车型平均噪声辐射能力(7.5m处辐射声级,dB(A)各车型平均时速(km/h)昼间夜间大中小大中小406289078976.674.671.63040502)预测结果及分析考虑到以上情况,本评价对2019年黑龙江中路对项目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如表3.4-2所示。表3.4-4 临路楼座交通噪声影响的预测结果 单位:dB(A)楼座层数声级dB(A)3F5F8F12F70#

37、楼昼间59.559.459.359.2夜间56.956.856.756.566#楼昼间59.559.459.359.2夜间56.956.856.756.562#楼昼间59.559.459.359.2夜间56.956.856.756.559#楼昼间59.659.559.459.2夜间57.056.956.856.6经预测,各住宅楼临黑龙江中路一侧处昼间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区标准要求(70dB(A));夜间噪声值均不能满足(GB3096-2008)中的4a类区标准要求(55dB(A)),最大超标2.0dB(A)。建设单位在项目楼座进行预售时需对购房者提前

38、告知。具体公示内容可参见下表。表3.4-5 项目预售公示内容项目可能对本项目的影响商业网点设置情况高层建筑底部设置商业网点(2F/1F),主要为便利店、专卖店和银行网点等,不设餐饮业、娱乐业等。区域辐射环境现状项目区域各点离地1.5m处的电磁辐射水平为:工频电场强度在0.430.65V/m之间,磁感应强度在1.8810-52.1810-5mT之间;射频电场强度在0.800.91V/m之间,磁场强度在2.1310-32.4210-3A/m之间,功率密度在1.7010-32.2010-3W/m2,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标准中相应要求;场址空气吸收剂量率本底值为18.410-

39、822.010-8Gy/h,属于天然放射性正常值范围。黑龙江中路交通噪声59#、62#、66#、70#住宅楼临黑龙江中路一侧处昼间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区标准要求(70dB(A));夜间噪声值均不能满足(GB3096-2008)中的4a类区标准要求(55dB(A)),最大超标2.0dB(A)。4、交通噪声防护措施经上述预测分析发现周边道路交通噪声对项目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最大程度的减小周边道路交通噪声对本项目邻路侧居民的影响,本次环评认为项目须采取如下降噪、隔声措施:建设单位应在项目与道路之间的绿化带中移植高大常绿树木,如松树、柏树等,通过树木绿化对

40、交通噪声进行衰减,以减小道路交通噪声对项目的影响。项目临路一侧建筑需安装隔声效果至少15dB(A)以上的双层中空玻璃窗,或采取具有相应降噪效果的其他隔声措施。根据预测分析,在采取以上措施后,中空隔声玻璃窗及绿化带降噪效果15dB(A)以上,隔声屏之类的其它隔声措施能进一步隔声降噪,隔声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道路交通噪声对本项目临路一侧建筑的影响。4污染防治措施分析与环境监测计划4.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分析包括进出车辆产生的噪声、配套设备的运行噪声、地下车库进/排风口产生的噪声以及高层住宅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主机运行噪声、社会生活噪声,采取的环保措施为:1、车辆噪声:通过在停车场与建筑主体之间设置绿

41、化防护带、加强小区内车辆管理、设置路障减速慢行、严禁车辆区内鸣笛、合理确定行驶路线等措施,来减小其对环境的噪声影响。2、地下车库排风口噪声:地下车库排风口均安装成品消音箱,经调查能起到较好的消声作用。3、配套设备噪声:地下设备主要设有变配电室、风机房、水泵房等。各设备间均设置减振基础,选用低噪声设备,主要产噪设备均设消声器,设备安装采取防振减噪措施,机房门采用密闭隔音门(消声量为30dB(A)左右),隔音采用不小于180mm厚的实体墙;所有水泵等产噪设备基础均设减振器,并在水泵与管道接头处设置隔振喉;所有通风系统的主风管上均采取消音措施,管道采用弹性吊支架,支架固定点避开承重柱,管道穿墙孔采用

42、柔性材料填堵。本项目主要产噪设备均位于地下,与其相邻的地上区域为非敏感区域,设计时与地上住宅楼实现错位布置。4、顶层设备噪声:本项目顶层电梯机房采取架空一层,将曳引机用四个减振垫固定安置在工字梁上,工字梁一端埋入墙体等减振措施,通过与同类项目类比,采取上述措施后,电梯机房运行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及邻层室内环境造成影响。上述隔音降噪措施皆为目前较通用的常规措施,技术上是成熟、可靠的,经济上是合理的。4.2 道路交通噪声对项目影响为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最大程度的减小周边道路交通噪声对本项目邻路侧居民的影响,建设单位将在项目与道路之间的绿化带中种植常绿树木,通过树木绿化对交通噪声进行衰减,并在临路一侧

43、的居民住宅安装隔声效果至少15dB(A)以上的双层中空玻璃窗,以减小道路交通噪声对项目的影响。5 结论和建议5.1 结论5.1.1 工程分析结论项目拟建于城阳区黑龙江中路东侧,项目所在地周边主要为居民住宅和商业用房。营运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机动车辆行驶噪声、配套设备运行噪声、日常生活社会噪声等,噪声级在5060dB(A)之间。5.1.2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噪声东场界、南场界、北场界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1中2类区标准要求,临黑龙江中路(西场界)昼、夜间噪声值满足4a类区标准要求。5.1.3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营运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机动车辆行驶噪声、配套设备运行噪声、日常生活社会噪声等,噪声级在5060dB(A)之间。在采取报告建议的相关措施后,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