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古山镇胡库小学教学综合楼改扩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许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203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古山镇胡库小学教学综合楼改扩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许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古山镇胡库小学教学综合楼改扩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许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古山镇胡库小学教学综合楼改扩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许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古山镇胡库小学教学综合楼改扩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许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古山镇胡库小学教学综合楼改扩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许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古山镇胡库小学教学综合楼改扩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许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古山镇胡库小学教学综合楼改扩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许环评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永康市古山镇胡库小学教学综合楼改扩建建设项目(简本)金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018号二零一四年四月 第一章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1.1 项目名称和性质(1)永康市古山镇胡库小学教学综合楼改扩建项目(2)项目性质:改扩建1.2 项目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1)建设单位:永康市古山镇胡库小学(2)环评单位:金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1.3 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1)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1988.26 m2(2)投资规模:400万元1.4 项目建设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永康市古山镇现胡库小学校园内,东面相邻为石四线,该面距离红线约15m为民宅,南面是校园食堂宿舍,北面距离红线约10m为民宅,西面为

2、篮球场操场。图1 项目周边关系图第二章 项目环境质量状况2.1环境质量现状(1)根据2012年永康市环境监测站数据,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主要受PM10影响,难以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2)永康江水质难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标准,主要超标因子为BOD5、CODcr、氨氮、石油类、总磷和氟化物;(3)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状况较好,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第三章 环境影响分析及结论3.1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结论 (1)水环境影响分析及结论根据业主提供资料,本次扩建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师生生活用水、食

3、堂用水。产生的食堂废水经格栅、隔油后与生活污水一起经沼气净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后排入当地污水管网,后经永康市古山、方岩、芝英三镇联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永康江。从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废水处理达标后污染物总量较小,对纳污水体永康江无明显影响。(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结论本项目为教学综合楼改扩建项目,项目完成后全校师生人数不发生变化,故项目建成后废水污染物、食堂油烟和固废产生量均无发生变化。学校食堂现有燃煤节能灶一台,为使其能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本次环评建议校方改用清洁燃油节能灶以替换现有燃煤节能灶。预计全年消耗轻质柴油约21t,参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4、工业污染源产污排污系数手册中燃轻油节能灶产污系数统计数据,其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如下:烟气产生量:3.7105Nm3/a;烟尘:产生浓度:14.6mg/m3,产生量:0.056t/a;SO2:产生浓度:213mg/m3,产生量:0.077t/a;NOX:产生浓度:206mg/m3,产生量:0.077t/a。节能灶燃油废气经8m高以上烟囱排放,污染物排放浓度能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二类区时段排放标准要求。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扩建项目经过以新带老,使产生的废气能达标排放,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的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有所改善。(3)声环境影响分析及结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项

5、目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师生活动噪声,等效声级一般不大于70dBA。要求加强师生管理,同时加强绿化。(4)固废影响分析及结论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食堂餐厨垃圾,学校师生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天)计,则全校产生生活垃圾131t/a;学校食堂餐厨垃圾产生量按0.2 kg/(人天)计,则全校产生餐厨垃圾52.4t/a。其产生及处置情况见表4:表4 项目固废分析结果汇总表序号副产物名称产生工序形态主要成分属性废物代码预测产生量处置方式1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固态有机物一般固废/131t/a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卫生填埋。2餐厨垃圾食堂固态有机物一般固废/52.4t/a交由已经取得餐厨垃圾处置许可的

6、单位清运、处置。第四章 对策措施和环保投资分类措施主要内容施工期废水生产废水经沉淀、隔油后与生活污水一起经沼气净化池处理达标后排放;施工场地应设置临时厕所、沼气净化池等设施,废水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后排入当地污水管网。废气加强施工管理,作业场地将采取滞尘防护网以减少扬尘扩散,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使用商品混凝土,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的堆放应进行被覆;运输采用合格机械,大型机械加装尾气处理装置,装修过程中采用环保型涂料。固废施工期废建筑材料,必须按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进行处置,不能随意抛弃、转移和扩散,尽可能将废建筑材料用于项目自身的填土过程中;将产生的废弃土方用于低洼地的填方

7、;施工队伍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统一清运。噪声禁止夜间施工,白天施工使用高噪声设备,可采用临时围护隔声的办法,夜间施工,需经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获得同意后方可开工。汽车晚间运输尽量用灯光示警,禁鸣喇叭。此外,应对产生噪声的施工设备加强维护和维修工作。水土保持选择合理的断面形式,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排水等工程措施,防止各种不利因素对道路路基的危害,确保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应设置地面排水、地下排水等设施,并与周围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路面侵蚀。遗留的裸露面做好四旁绿化和道路绿化,种植一些常绿乔木、灌木以及布置花卉、草坪等;基槽在开挖过程中,在挖土方上侧弃土时,应保证边坡和直立壁的稳定,抛

8、于槽边的土应距槽边800mm以外,雨季开挖,面积不宜过大,注意边坡稳定,加强边坡、支撑等措施的检查。分类措施主要内容营运期废水食堂废水生活污水雨污分流;食堂废水经格栅、隔油后与生活污水一起经沼气净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后排入当地污水管网,最后排入永康江。废气食堂油烟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高空排放,处理效率应大于75%;节能灶食堂设清洁燃油节能灶一台,燃煤废气经8m高以上烟囱排放固废生活垃圾又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卫生填埋。;校食堂餐厨垃圾交由已经取得餐厨垃圾处置许可的单位清运、处置。噪声噪声加强师生管理,同时加强绿化。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估算约10万元,占总投资0.2

9、5%。第五章 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及环评总结论5.1 建设环境保护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生态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根据永康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本项目所在地属于中部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2-30784B04),属于优化准入区。本项目为学校基础建设,符合该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污染物达标排放符合性分析本项目污水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一般固废贮存、处置过程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

10、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国家环保部【2013】第36号关于该标准的修改单。、总量控制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完成后,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CODCr1.05t/a、NH3-N0.173t/a,SO20.077t/a、NOX0.077t/a。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浙环发【2012】10号),本项目为非工业类项目,不排放生产废水,只排放生活污水,因此本建设项目不需进行区域替代削减。、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目前环境质量尚可,基本满足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项目实施后,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污染物达标排放前提下,仍能维持区域环境质量,满足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2)建设项目环评审

11、批要求符合性分析清洁生产要求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污染物排放很少,校方管理部门应加强环境管理。本项目符合“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思想,固废综合利用,满足清洁生产要求。(3)其他部门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拟位于永康市古山镇,永康市规划局已出具了红线图,项目选址符合永康市总体规划要求和古山镇土地利用规划。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永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已对本改扩建项目建议书作出批复(详见附件1)。本项目为小学建设,未列入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限制类和淘汰类中,也未列入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0年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以及地方的产业政策。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浙江省有关环保审批原则。5.2 项目环境可行性总结论综上所述,永康市古山镇胡库小学教学综合楼改扩建项目的选址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和浙江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造成的环境影响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只要项目在建设和投入使用过程中,积极落实本评价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达标排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的统一,从环保角度看,项目在拟建地实施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