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名仕家居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204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名仕家居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名仕家居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名仕家居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名仕家居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名仕家居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名仕家居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名仕家居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本项目位于平顶山市凌云路北段西侧,属平顶山市市区范围内。本次评价采用2012年平顶山年平顶山市空气质量常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1)评价因子根据工程排污及周围环境特征,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确定为NO2、PM10、SO2三项。(2)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因子采用自动监测方法,监测时段为前日12:00至当日12:00。(3)监测分析方法根据国家标准方法,环境空气各监测因子分析方法见下表:表5-1 环境空气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项目分析方法检出限NO2化学发光法0.005mg/m3PM10射线法SO2紫外荧光法

2、0.005 mg/m35.1.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公式如下。Ii = Ci / C0i式中:Ii i物质的污染指数;Ci i物质的监测浓度,mg/m3;C0i i物质的评价标准,mg/m3。(2)评价标准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本次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评价标准详见下表:表5-2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标准名称标准级别评价因子及标准值(g/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SO2年平均值NO2年平均值PM10年平均值604070(3)监测结果本次环评采用平顶山市2

3、012年空气质量常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具体限值见表5-3。 表5-3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g /m3监测因子项目SO2NO2PM10年均值294299标准限值604070标准指数0.481.051.41评价结果达标超标超标(4)评价结果由上表的数据可知,2012年市区各监测因子SO2年均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PM10超标。超标原因:平顶山市属于工业城市,各大电厂分布在市区,而且冬季属于北方的采暖期,用煤量增加造成致使NO2、PM10超标;此外,市区范围内房地产开发活动频繁,以及市区激增的交通运输车辆等,也是导致PM10、NO2超标的一个原因。

4、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2.1评价河流本项目运营后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内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建设路市政污水管网,汇入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湛河。受纳湛河水体根据水体功能区划属于IV类水体。本评价采用2012年平顶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湛河常规监测数据。5.2.2 监测断面布设监测断面基本信息见表5-4。表5-4 地表水监测断面基本信息地表水体监测断面名称水功能区划类别湛河新华路湛河桥IV类5.2.3评价因子监测选取pH、COD、BOD、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作为河流水质评价因子。5.2.4监测分析方法根据国家标准方法,地表水各监测因子分析方法见表5-5。表5-5 地表

5、水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项目分析方法方法来源pH玻璃电极法GB6920-86溶解氧电化学探头法GB11913-89高锰酸盐指数酸性高锰酸钾法GB11892-89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氨氮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875.2.5评价方法根据监测结果,统计出各监测断面各污染因子的测值范围、平均值、超标率、均值超标倍数,并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进行现状评价。计算公式如下:(1)一般项目单项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式中: :标准指数;: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mg/L。(2)pH的标准指数为:当pHj7.0 当pHj7.0 式中: :j点的P值

6、;: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的pH的下限值;: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的pH的上限值。(3)DO的标准指数 式中:SDO,jDO的标准指数; DOf某水温、气压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计算公式常采用:,T为水温,; DOj溶解氧实测值,mg/L; DOs溶解氧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5.2.6评价标准根据湛河水质功能,执行以下评价标准,具体限值见下表:表5-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 序号监测项目湛河备注1pH(无量纲)69IV水体3BOD64高锰酸盐指数105NH3-N1.56DO35.2.7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本项目采用2012年平顶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新华路湛河

7、桥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与评价见表5-7。表5-7 地表水现状监测与评价 单位:mg/L(除pH值)河流断面项目高锰酸钾指数BOD氨氮pH总体评价新华路湛河桥年均值4.14.431.158.14IV类标准1061.56-9标准指数0.410.740.77/评价结果达标达标达标达标由上表的监测数据可知,新华路湛河桥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的规定限值,该区域地表水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5.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3.1地下水现状监测点位选取本项目位于平顶山市凌云路北段西侧,属市区范围。本次地下水监测数据采用2012年平顶山市环境

8、监测中心站对全市5个井位的地下水年平均监测数据。监测点位:遵化村、张村、胡杨楼、二矿水厂、姚孟村。5.3.2监测因子及监测频次监测因子: pH值、氯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监测频次:按省局要求,地下水安排在每年的一、七两个月进行,一年监测两次,地下饮用水源一年12次。5.3.3分析方法监测样品的采集及分析均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各监测因子分析方法见表5-8。表5-8 地下水监测因子分析方法项目分析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方法来源pH玻璃电极法GB6920-86氯化物离子色谱法0.02mg/LHJ/T84-2001总硬度EDTA滴定法5 mg/LGB5750-85溶解性总固体重量法4 m

9、g/LGB5750-85硫酸盐离子色谱法0.09 mg/LHJ/T84-20015.3.4评价标准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详见表5-9。表5-9 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 单位:mg/L监测项目pH氯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执行标准6.58.525045010002505.3.5评价方法根据监测结果,统计出各监测断面各污染因子的测值范围、平均值、超标率、均值超标倍数,并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进行现状评价。计算公式如下:(1)一般项目单项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式中: :标准指数;: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

10、,mg/L。(2)pH的标准指数为:当pHj7.0 当pHj7.0 式中: :j点的P值;:地下水水质标准规定的pH的下限值;:地下水水质标准规定的pH的上限值。5.3.6地下水监测结果与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见表5-10。表5-10 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L监测断面项目pH氯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遵化村、张村、胡杨楼、二矿水厂、姚孟村年均值7.4266.845973684.3标准限值6.58.5250.0450.01000.0250.0污染指数0.280.271.020.740.34评价结果达标达标超标达标达标由上表可知:平顶山市区地下水各监测因子(总硬

11、度除外)年均值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要求,说明市区区域地下水水质总体质量较好。监测结果中总硬度超标与本地区地质构造有一定关系。5.4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平顶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全市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数据可知,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昼间为54.4分贝,夜间46.2分贝,达标路段长度占83.2%;工业区噪声平均等效声级昼间为50.1分贝,夜间46.1分贝;生活区噪声平均等效声级昼间为52.8分贝,夜间46.5分贝;2012年平均等效声级昼间为53.8分贝,夜间为46.4分贝,质量级别为较好。本项目位于平顶山市凌云路北段西侧。项目东临凌云路,南邻规划纬三路,南

12、侧为规划建设中的新华怡购城,西、北为佳田塞纳城住宅小区。根据现场勘查,项目周围以居民区为主,无高噪声企业分布,声环境状况良好。5.5小结由以上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区域内,监测点处的大气环境中各监测因子SO2、年均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PM10超标,平顶山市区周边电厂较多同时道路交通运输扬尘较大,是造成空气中NO2、PM10超标的主要原因。湛河水质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规定的限值要求,说明该区域地表水环境满足功能区要求。项目区域地下水各监测因子(总硬度除外)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要求,说明该区域地下水质量较好,监测结果中总硬度超标与本地区地质构造有一定关系。根据全市平均等效声级,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噪声质量基本稳定,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