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巴营至白石天然气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253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5.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巴营至白石天然气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巴营至白石天然气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巴营至白石天然气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巴营至白石天然气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巴营至白石天然气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巴营至白石天然气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巴营至白石天然气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表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巴营至白石天然气管道工程业主单位名称重庆市忠县华邦天然气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忠县巴营至白石镇法人代表毛昌平联系人毛昌平通讯地址重庆市忠县永丰镇永丰场东方路12号联系电话15826491888传真/邮编404321建设项目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术改造行业类别B0790石油、天然气开采有关服务活动项目设立部门忠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文号忠经信发201545号时间2015.3.31环评报告审批部门忠县环境保护局文号渝(忠)环准2015137号时间2015.11.20环评报告表编制单位重庆忠庆环境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环境监理单位/项目设计单位重庆泰格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初设审批

2、部门忠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开工建设时间2015.8.20投入试生产时间2016.5.20环保设施设计单位/环保设施施工单位/概算总投资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0万元比例5%实际总投资8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2万元比例4.94%环评核准建设规模新建燃气管线,起点为巴营站,终点为白石镇派出所新建调压柜处,敷设两条燃气管线,全长8.2km,单条管线设计输气能力为0.9104Nm/d,总输气能力为1.8104Nm/d实际建成规模建设燃气管线,起点为巴营站,终点为白石镇明星村村委会建设的调压柜处,敷设两条燃气管线,全长8.8km,单条管线设计输气能力为0.9104Nm/d,总输气能力为1.8104Nm/

3、d项目建设过程简述(项目立项试运行)忠县华邦公司的气源目前来自重庆气矿拔山站,拔山站脱水后的原料气经干法脱硫后,供拔山、新立、白石及马灌等周边乡镇用气。目前拔山站干法脱硫最大处理能力1.4104m3/d,但拔山镇(顺通)、新立镇(金福)和马灌镇 (华邦)的用气需求为1.6104m3/d,日供气存在2000 m3的供气缺口,高峰期瞬时缺口达到1.52.0104m3/d。居民的生活用气已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急需另寻气源。为彻底缓解用气紧张,切实保障居民生活用气的现状,忠县华邦公司与重庆凯源公司万州分公司达成协议,将公司气源由拔山站迁改至巴营站。通过调查,本项目具体的建设过程如下:(1)立项审批过程2

4、014年6月,重庆市忠县华邦天然气有限公司向忠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交了巴营至白石天然气管道工程立项的申请;2014年7月22日,忠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渝忠华发20143号”文批准同意了工程项目立项申请,项目正式立项。(2)设计审批过程2015年3月,重庆泰格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完成了工程的初步设计;2015年3月31日,忠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批“渝经信发201545号”。(3)环评审批过程2015年10月,重庆忠庆环境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巴营至白石天然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2015年11月20日,忠县环境保护局以渝(忠)环准2015137号文对环境影响

5、报告表做出批复,批准同意项目建设。(4)开工建设过程工程于2015年8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5月20日竣工投入试运行。(5)工程专题验收情况2016年6月,工程通过安全验收。(6)工程各阶段单位调查设计单位:重庆泰格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重庆国通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茂嘉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项目建设过程简述(项目立项试运行)本项目未设单独的环境监理,环境监理均纳入工程监理内容。综上可见,本项目立项文件、初步设计及其批复和程序较完整,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较为完备。目前巴营至白石天然气管道工程已全部完工,共铺设天然气供气管网8.8km,已向镇区居民试运行供气。截止

6、本次竣工环保验收调查,镇区居民天然气供气稳定,满足竣工环保验收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项目业主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的编制工作。在实地踏勘、现场调查、验收监测及资料收集等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巴营至白石天然气管道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 表2 调查范围、因子、目标、重点调查范围2.1调查范围根据本项目实际建设内容及项目沿线环境特征,结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各环境要素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范围如下:(1)生态环境天然气管网两侧各200m范围。(2)大气环境天然气管网两侧各200m范围。(3)地表水环境本项目营运期

7、无废水产生排放,因此地表水环境重点调查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的处置方式及去向。(4)声环境天然气管网两侧各200m范围。(5)固体废物主要调查施工期弃土弃渣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处置方式。调查因子2.2调查因子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并结合项目实际试运行的环境影响特征、污染物排放特征等,确定本次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因子如下:(1)生态环境工程占地、水土流失、植被破坏(2)大气环境施工粉尘(TSP)(3)地表水环境生活污水(COD、BOD5、NH3-N)(4)声环境施工噪声(连续等效A声级)(5)固体废物弃土弃渣、生活垃圾(6)环境风险天然气泄漏、火灾环境敏感目标2.3环境敏感目标通过现场踏勘,

8、本项目沿线内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目标。项目沿线主要为农村区域,涉及的敏感点主要为沿线的散居农户及巴营、白石等场镇集中居民点。本次验收调查以环评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对环评识别的保护目标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校核。具体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结果见表2.3-1。表2.3-1 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结果一览表环境要素环评阶段验收阶段与原环评阶段变更情况序号敏感目标特征方位/距离敏感目标方位/距离噪声、环境空气1巴营居民区约100户,320人沿线200m范围内巴营居民区沿线200m范围内无变化2华富村居民区约60户,190人华富村居民区无变化3白石镇居民区约200户,6

9、40人白石镇居民区无变化4沿线散居农户约100户,320人沿线散居农户无变化5白石镇派出所约30人/无此敏感点6/明星村居民2户,6人北30m补充识别7/明星村村委会20人北25m补充识别地表水1水渠穿越段沟渠宽约5m,属于季节性沟渠,未划分水域功能,以行洪为主沿线或穿越1次水渠沿线或穿越1次无变化2董家沟穿越段沟渠宽约5m,属于季节性沟渠,未划分水域功能,以行洪为主沿线或穿越3次董家沟沿线或穿越3次无变化3陈家沟穿越段沟渠宽约10m,属于季节性沟渠,未划分水域功能,以行洪为主沿线或穿越1次陈家沟沿线或穿越1次无变化4猫儿水库参照类,巴营供水站取水水源。整个水库为一级保护区;洪水期正常水位库岸

10、四周水平纵深30m为保护区陆域纵深范围。本项目约50m长燃气管道穿越其准保护区南侧、22m猫儿水库南侧、22m无变化备注:环评识别了白石镇派出所及其周边居民点,由于调压柜位置变化,因此无上述敏感点。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见下图2.3-1。巴营居民区白石镇居民区猫儿水库明星村村委会华富村居民区调压柜位置图2.3-1 环境敏感目标分布示意图调查重点2.4调查重点根据本工程的实际建设内容,结合项目设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等相关资料,确定本次竣工环保验收调查重点,具体如下:(1)本工程实际建设内容与环评阶段的建设内容变更调查。(2)项目施工期土石方开挖、水土流失、管网穿越公路等工程的环境影响及

11、采取的环保措施、目前恢复情况。(3)根据工程天然气的气源质量及工程运行特点,核实项目营运期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4)营运期建设单位落实的风险防范措施及巡检制度、应急预案等制定情况。(5)调查工程实际环境保护投资情况及其落实情况。表3 验收执行标准环境质量标准3.1 验收质量标准本次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环境质量标准采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中确认的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3.1-1。表3.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指标时段PM10SO2NO2二级标准1小时平均/0.500.20日平均

12、0.150.150.08年平均0.070.060.04(2)水环境渠溪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3.1-2。表3.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项目pHDOCODBOD5NH3-NTP粪大肠菌群标准值6952041.00.210000注:pH无量纲,粪大肠菌群的单位为个/L,其余污染物单位为mg/L。(3)声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其标准值见表3.1-3。表3.1-3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标准等级昼间夜间2类标准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3.2 验收排放标准本次竣

13、工环保验收调查污染物排放标准采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中确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营运期无废气产生。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排放标准值见表3.2-1。表3.2-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监控点浓度(mg/ m3)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2)噪声排放标准营运期无噪声产生。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具体的噪声限值见表3.2-2。运营期调压柜边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标准值见

14、表3.2-4。表3.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表3.2-4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时 段区域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3)废水本项目营运期无废水产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沿线现有的村民民房生活设施解决,不外排。总量控制指标3.3 总量控制指标通过本次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本项目实际运营中,其管网输送的天然气是经过巴营气矿站净化处理之后的天然气,含杂质非常少,营运期不进行清管工作,且不需中途另外设置过滤网等对天然气进行二次过滤,营运期无清管残渣和残液产生,本项目正常运行工况下无废气产生,无总量控制指标。表4 工程概况

15、项目名称巴营至白石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图(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本项目全线位于重庆市忠县境内,线路起于重庆气矿巴营脱硫站出站管线处,向西经过老屋院子、陈家沟,终点止于白石镇明星村村委会旁的调压柜处。工程具体的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4.1工程概况调查4.1.1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根据环评资料及其相关批复文件,结合现场调查,本工程实际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体工程和辅助工程。其中主体工程主要包括管线工程、穿越工程、调压柜、埋地闸阀及阀井;辅助工程主要包括里程桩、标志桩、警示牌、警示带。工程建设不包括门站、调压站等。本项目未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均由施工单位的车辆运送至施工现场,不在施工场地食宿;施工材料

16、均由车辆拉运至管沟沿线临时堆放,不设集中的建材堆放点;本项目沿线有水泥公路和碎石路通过,建材可利用现有的机耕道进行运输,然后采用人工搬运方式搬运至施工点,未新建施工便道;施工期间开挖土石方量均沿线集中堆放,作为后期施工作业带的回填土。由于回填时管沟回填土高出地面0.3m,因此土石方能做到挖填平衡。工程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调查结果见表4.1-1。表4.1-1 工程建设内容调查一览表工程项目环评阶段验收阶段与环评阶段变更情况主体工程管线工程建设两条同沟敷设的巴营站至白石镇天然气管线。全长8.2km,管道规格为de75,管道材质为PE100聚乙烯管(SDR11)。设计压力0.7MPa,运行压力不大于0

17、.6 MPa,单条管线设计输气能力为0.9104Nm/d,本工程设计的总输气能力为1.8104Nm/d建设两条同沟敷设的巴营站至白石镇天然气管线。全长8.8km,管道规格为de75,管道材质为PE100聚乙烯管(SDR11)。设计压力0.7MPa,运行压力不大于0.6 MPa,单条管线设计输气能力为0.9104Nm/d,本工程设计的总输气能力为1.8104Nm/d管网总长8.8km,较环评增长600m穿越工程管道工程全线共穿越车行道4处,机耕道1处,水体5处,其中车行道、机耕道穿越采用开挖加套管方式;水体(董家沟、陈家沟、水渠)穿越均采用开挖直埋方式管道工程全线共穿越车行道4处,机耕道1处,水

18、体5处,其中车行道、机耕道穿越采用开挖加套管方式;水体(董家沟、陈家沟、水渠)穿越均采用开挖直埋方式无变化调压柜建设调压柜1座。调压柜前设计压力为0.7 MPa,运行压力不大于0.6MPa;调压后设计压力为0.4 MPa,运行压力不大于0.36MPa,流量1000Nm/h。同时设置放空管建设调压柜1座。调压柜前设计压力为0.7 MPa,运行压力不大于0.6MPa;调压后设计压力为0.4 MPa,运行压力不大于0.36MPa,流量1000Nm/h。同时设置放空管,放空管位于柜体右侧上部,管道规格为DN80无变化埋地闸阀及阀井全线共设置4个阀井,每个阀井安装1个闸阀全线共设置4个阀井,每个阀井安装

19、1个闸阀无变化辅助工程里程桩从起点开始,每50m设置1个里程桩从起点开始,每50m设置1个里程桩无变化标志桩从起点开始,每50m设置1个标志桩,局部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加密从起点开始,每50m设置1个标志桩,局部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加密无变化警示牌在每次穿越道路或敏感地段设置警示牌在每次穿越道路或敏感地段设置警示牌无变化警示带管道警示带全线敷设,埋设在管顶以上300500mm位置,并随管道一起回填管道警示带全线敷设,埋设在管顶以上300500mm位置,并随管道一起回填无变化气矿站接口处 燃气管网河流安装套管保护过河段管网 过路段管网闸阀及检修记录卡闸阀及阀井 终点调压柜4.1.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工程

20、实际建设的主要技术指标调查结果见表4.1-2。表4.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调查结果一览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与环评阶段变更情况环评阶段调查结果一管线1燃气管道总长m82008800增加600m2套管m9090无变化3车行道次44无变化4机耕道次11无变化5河流(水渠)次55无变化6调压柜座11无变化7埋地闸阀及阀井个44无变化二辅助工程1标志桩个135140增加5个三劳动定员1施工期施工人员人1515无变化四项目总投资万元800850增加50万元4.2实际工程量及工程建设变化情况,说明工程变化原因4.2.1实际完成工程量根据调查,本工程实际完成工程量见表4.2-1。表4.2-1 实际完成工程

21、量调查统计表序号工程内容单位环评工程量调查阶段调查阶段对比环评设计阶段变化原因一PE球阀 (SDR11)1de75只44无变化/2无缝钢管D2196 (三层PE防腐)m9090无变化3无缝钢管D894 (三层PE防腐)m2020无变化4无缝钢管D764 (三层PE防腐)m250250无变化5安装PE管de75km8.28.8增长调压柜位置调整,位于明星村村民委员会处,管网增加600m二调压柜(双路)套11无变化/1过滤器 DN80 PN1.6MPa只22无变化/2调压器 DN50 PN1.6MPa只22无变化/3切断阀 DN50 PN1.6MPa只22无变化/4球阀无变化/DN80 PN1.6

22、MPa只22无变化/DN100 PN1.6MPa只22无变化/5闸阀 DN50 PN1.6MPa只22无变化/6节流截止放空 DN50 PN1.6MPa只11无变化7安全阀 DN50 PN1.6MPa只11无变化/8压力表 01.0MPa只44无变化/9进口通径:DN80/无变化/出口通径:DN100/无变化/10含配套法兰、垫片及紧固件/无变化/4.2.2工程建设变化情况根据工程设计资料、环评文件、工程竣工资料及现场实地踏勘,本工程建设变更情况详见表4.2-2。表4.2-2 工程建设变更情况调查汇总变更项目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备注环评阶段实际建设情况主体工程de75管网长度铺设总长8200m,P

23、E管铺设总长8800m,PE管由于调压柜位置改变,实际建设管网长度较环评阶段增加600m项目管网增加段(600m)临时占地面积较小,且已完成植被恢复,未明显改变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调压柜位置调压柜位置位于白石镇派出所调压柜位置位于白石镇明星村村委会环评阶段调压柜位置位于白石镇派出所,该处居民较集中,考虑调压柜实际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影响,将调压柜位置调至于明星村村民委员会处未明显改变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工程总投资800万元850万元管网线路增长、物价上涨等因素,工程总投资略微增大未明显改变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4.3生产工艺流程(附流程图)本项目主要包括天然气管道的敷设、阀井的修建及调压柜、闸阀等设备的安

24、装,不涉及站场的建设,不涉及具体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故营运期生产工艺流程从略。 以下重点介绍工程施工期的工艺流程,并对施工概况进行简单介绍。4.3.1施工期施工工艺流程本项目实际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和工程吹扫、试压至工程竣工验收,具体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3-1。原管道线路勘察和施工放线废气、噪声、固废管口组对和焊接土石方、扬尘、噪声管材和管件检验施工作业带清理施工准备管沟开挖施工实施管道分段下沟噪声、扬尘管道回填试压、置换天然气废气、噪声固废地貌恢复及构筑物设置工程吹扫、试压竣工投产图4.3-1 施工期施工工艺流程图4.3.2施工概况回顾本工程于2015年8月20日开工建设,20

25、16年4月25施工完毕。根据工程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本次竣工环保验收调查重点对施工期的管沟开挖、管口组对和焊接、管道回填、试压置换、地貌恢复及穿越道路施工等施工环节进行了回顾性了解。(1)管沟开挖本项目采用人工开挖管沟。管沟开挖严格按照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中相关要求执行,干线埋深按管顶地面:埋设在已建管道下方,垂直净距不小于0.3m;埋设在电(光缆)交叉或下方,垂直净距不小于0.5m。管沟开挖放坡系数0.3m。(2)管道连接PE管连接:管道连接前应用洁净棉布擦净连接面上的污物,铣削连接件端面。PE管采用热熔对接连接方式,利用热熔对接连接设备加热连接件的端面,

26、吸热时间达到工艺要求后,迅速撤出加热板,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验收。热熔连接的设备及焊接工艺应严格执行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3-2008。钢质管道连接:管道焊接前应先清除管内杂物。管道焊接采用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管道焊接及验收应执行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SY/T4103-2006),焊口应做好标志。(3)管道下沟、回填在管线的连接、无损检测、补口完成后,尽快下沟和回填。下沟前,复查管沟深度,清除沟内塌方、石块、积水。石方段管沟,预先在沟底回填200mm厚细土,细土的最大粒径不超过10mm,管道下沟吊具宜使用尼龙带或橡胶辊论吊蓝,严禁直接使用钢丝绳。管道下沟时,应注意避免与沟壁挂

27、碰,必要时应在沟壁突出位置处垫上木版或草袋,以防止擦伤管道。管道应贴切地放置到管沟中心位置,距沟中心线的偏差应小于250mm;管子应与沟底妥帖结合,局部悬空应用细土填塞。管道下沟后尽快回填,管道下沟后,应回填至管顶上方300mm,继续施工的管道端部,应留出30m管段暂不回填。管沟回填土应高出地面0.3m以上,其宽度为管沟上开口宽度,并应作成有规则的外型,由于开挖面较小,主要经人工平整压实,恢复原有地貌。(4)试压置换在管道进行吹扫、试压后,动火前,需进行氮气置换。氮气采用40L的氮气钢瓶储存,在管网进行氮气置换时拉运至施工场地,不在场地储存。置换前,先将管道内的天然气放空,再用氮气置换管道内的

28、残余天然气。注氮完成后,采用天然气置换氮气,当置换管道末端的天然气含量与上游气源含量一致并在15min以上时为合格。(5)地貌恢复及构筑物设置本工程沿线设置有阀井和调压柜,在管道沿线回填过程中根据工程方案,修建阀井并安装阀井内设备及调压柜等设备。同时按照工程设计,在管道沿线设置明显的、准确的线路标记,包括里程桩、标志桩、警示牌等,其设置按照管道干线标记设置技术规定(SY/T6064-2011)执行。起点阀井 下管管沟回填 管沟回填地面硬化恢复 地面硬化恢复(5)穿越施工穿越车行道:本工程沿线共穿越车行道4次,穿越机耕道1次,每次穿越乡村道路车行道或机耕道均是采用直接开挖加套管方式穿越,套管顶的

29、埋深1.2m,套管两端伸出乡村道路车行道或机耕道沿石1.0m以上。套管施工工艺采用直接施工工艺,半边施工方式:利用机械设备开挖半边路面,埋设好套管后,再将天然气管道送入套管中,安装完毕后,恢复半边路面,进行另外半边路面的施工。穿越水体:本工程共穿越水体5次,穿越的水体均为季节性小溪沟。工程尽量安排在枯水期进行,采用开挖直埋穿越,有水情况下适度采用围堰断水方式开挖。管道埋深在稳定层下0.5m(管顶距稳定层表面),回填砂后或素土后,再现浇混凝土稳管。穿越陡坡:本工程通过部分陡坡、土坎等地段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钢管,并采用护坡、堡坎、排水、分段设置挡土墙及锚固等措施。水泥路面无缝钢管图4.3-2

30、管道穿越路面方案图燃气管道(加装套管)燃气管道(加装套管)穿越路面施工现场照片 穿越河流施工现场照片4.4污染物排放分析(1)废气环评阶段提出,输气管线在正常运行状况下无天然气跑、漏现象发生,但在设备维修及事故时将放空一些天然气,预计1次/a2次/a,每次放空量约1800Nm3,放空燃烧产物主要为CO2和H2O,基本上无H2S等毒有害气体产生。根据业主实际情况了解,放空只是在燃气管网运行一定时间后,需利用氮气对管道进行吹扫,放空废气实际为氮气,自然排放,无需燃烧。(2)废水本项目沿线未设站场,运行期间无污废水产生。(3)噪声本项目运营期的噪声源为调压柜内机械设备及放空管产生的噪声,主要噪声源统

31、计见表4.4-1。表4.4-1 主要工艺设备表 单位dB(A)位置机械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噪声值白石镇调压柜过滤器DN80台265调压器DN50台270放空管个1105(4)固体废物根据业主提供资料,本项目运营期间无需清管作业,因此营运期无固体废物产生排放。4.5工程占地及平面布置(附图)4.5.1工程占地本项目工程占地全部为临时占地,临时占地4.1hm2,占地类型以林草地(1.48hm2)、水田(1.07hm2)、旱地(1.53hm2)、农村道路(0.016hm2)、水域(0.016hm2)为主,占地面积及类型较环评阶段无变化。4.5.2项目平面布置情况本项目燃气管道从巴营站出站管线接出,向西经

32、过老屋院子、陈家沟,止于白石镇明星村村委会旁的调压柜处。管道全线总长8.8km,中途设置4个阀井,终点设置1座调压柜。全线共穿越车行道4次、机耕道1次、水体5次。项目管网走向详见附图。4.6 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明细根据环评资料,环评阶段总投资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0万元,环保投资占5%。通过本次调查,本项目目前实际总投资8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2万元,占总投资的4.94%。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明细见表4.6-1。表4.6-1 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明细表序号项目治理措施、设施投资(万元)环评阶段实际建设1施工期废气环评:洒水抑尘,临时挖方覆盖薄膜,运输车辆有遮盖或防护措施/1本次调查:采取洒水抑尘,

33、建材密闭运输,避开大风天气施工。2废水环评:施工废水经简易沉淀后回用于洒水或绿化;生活污水依托城镇配套市政设施。/本次调查:施工期间基本无废水产生;施工工人生活污水依托附近村民民房已有旱厕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3固体废物环评: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22本次调查:土石方全部回填;施工人员生活来及定点收集,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4噪声环评: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或工艺,同时加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禁止夜间施工,车辆运输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本次调查:选用噪声较低的设备;运输车辆经过沿线敏感点时实行禁鸣限速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22:006:00、12:002:30

34、未作业。5生态保护环评:尽量少破坏周围植被,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绿化;尽量避开雨季施工,雨季对临时弃土场表土层用塑料布覆盖;管线穿道路时应避开交通高峰2727本次调查:前期设计中将管沟路线走向尽量远离人口密集区和植被覆盖区布设,管线开挖产生的弃土及时回填于管沟;尽快回复临时占地区域原有地表。6运行期废气环评:在白石镇新建调压柜处设置放散管进行管道放空,放空天然气进行燃烧。22本次调查:在白石镇建设调压柜处设置放散管进行管道放空,根据业主了解,放空只是在燃气管网运行一定时间后,利用氮气对管道进行吹扫,放空废气实际为氮气,自然排放,无需燃烧。7噪声环评:调压器、放空管运行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减振垫

35、。12本次调查:调压器、放空管运行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减振垫。8风险事故防范环评:沿线设置标志桩、警示牌等标志,配备消防设备等。88本次调查:编制巡检制度和应急预案;沿线设置标志桩、警示牌等标志,配备消防设备等。总计40424.7与项目有关的生态破坏和污染物排放、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措施4.7.1生态破坏及生态保护措施(1)水土流失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工程基础开挖及土石方堆放时,受降雨影响,会引起水土流失,但开挖量小,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小。环境保护措施该工程主要采用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法防治水土流失。具体包括:A、管沟工作安排在降雨量少的季节进行。B、对于长时间裸露的开挖面,遇雨时用

36、塑料布覆盖。C、采取分段施工,施工两侧采取设置临时挡板;及时将土石方回填平整,土石方尽量回填于管沟开挖段。D、对施工临时占地进行地面硬化等恢复措施。(2)工程占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本项目占地均为临时占地,主要以林草地、水田、旱地、农村道路为主。环境保护措施林草地、水田、旱地、农村道路恢复为原有土地类型。4.7.2污染物排放及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废水根据回访调查,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量为1.5m3/d,主要主要污染因子为COD、氨氮。环境保护措施: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现有村民民房已有的旱厕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废气根据回访调查,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为施工扬尘及施

37、工机具废气。环境保护措施:场地洒水抑尘,密闭车辆运输建材材料等。噪声施工噪声主要为挖掘机、空压机、运输车辆、电钻的噪声,噪声源强为7586dB(A)。环境保护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22:006:00、12:002:30时段内禁止作业,选用了噪声较低的设备,且运输车辆经过沿线敏感点时实行禁鸣限速措施。固体废物施工期固废包括施工弃渣、生活垃圾等。环境保护措施:土石方能做到挖填平衡;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2)营运期营运期不涉及清管作业、沿线未设站场。因此,营运期无废水、固体废物产生排放。废气根据回访调查,根据业主了解,放空只是在燃气管网运行一定时间后,利用氮气对管道进行吹扫

38、,放空废气实际为氮气,自然排放,无需燃烧。环境保护措施:调压柜设置放空管,将氮气进行放空,无需燃放。噪声根据回访调查,运营期噪声主要为调压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放空系统产生的噪声;压缩过程空冷产生的噪声。声级值一般在 65105dB(A)之间。环境保护措施:尽量选用高效低噪声设备;对于调压系统采用调压、计量装置全部成撬,采用减振安装;水泵采用减振安装,设有软接头;放空口安装消音器。 表5 环境影响评价回顾5.1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及结论(生态、声、大气、水、振动、固体废物等)5.1.1主要环境影响要素根据巴营至白石天然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重庆忠庆环境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5

39、.10),环评阶段识别出的环境要素包括:生态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固体废物、环境风险。5.1.2环境敏感目标环评阶段识别出的环境敏感目标见表5.1-1。表5.1-1 环评阶段识别的环境敏感目标环境要素环境敏感目标特征影响时段噪声、环境空气巴营居民区约100户,320人施工期营运期华富村居民区约60户,190人白石镇居民区约200户,640人沿线散居农户约100户,320人明星村居民约2户,6人明星村村委会约20人地表水水渠穿越段沟渠宽约5m,属于季节性沟渠,未划分水域功能,以行洪为主施工期董家沟穿越段沟渠宽约5m,属于季节性沟渠,未划分水域功能,以行洪为主施工期陈家沟穿越段沟渠宽

40、约10m,属于季节性沟渠,未划分水域功能,以行洪为主施工期猫儿水库参照类,巴营供水站取水水源。整个水库为一级保护区;洪水期正常水位库岸四周水平纵深30m为保护区陆域纵深范围。本项目约50m长燃气管道穿越其准保护区施工期生态环境树木、灌木丛林等植被及土壤沿线100m范围内,不涉及珍稀保护植物施工期本项目穿越沿线附近无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5.1.3环境影响预测结果(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水土流失:施工期临时弃方堆放引起的总水土流失量约为178.8t。通过制定积极有效的水土保持防治方案,可有效减轻水土流失,治理率可达到95%以上,可减轻水土流失带

41、来的危害,拟建项目在施工期间不会引起大的水土流失。对植被的影响: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由于施工开挖的强度较小,需开辟的施工带范围较窄。本项目大约需2m3m的施工区域用于建材运输和堆放,人员、施工机械的活动对施工带周边12m的距离可能产生践踏、碾压等间接影响,因此对施工沿线的实际影响宽度在35m之间。对土壤的影响:管道开挖和回填过程中,会对土壤原有层次产生扰动和破坏;机械设备的碾压,施工人员的践踏使土壤紧实度增高,影响地表水的入渗,土体过于紧实不利于植被的生长;且临时占用地的土壤环境、肥力水平会受到较大影响等。对景观的影响:项目占地类型主要为荒坡地、土坎梯田、林草地,施工期管道敷设沿线将对原有的灌木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