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平顶山医院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2267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平顶山医院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平顶山医院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平顶山医院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平顶山医院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平顶山医院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平顶山医院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平顶山医院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本次评价中,在委托平顶山昆翔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监测的同时,搜集引用了平顶山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相关数据,以便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4.1.1 监测/调查点位、因子及时间根据项目周边敏感点分布情况及区域主导风向,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调查共选取平顶山工学院和规划设计院2个点位,监测/调查因子及时间详见表4.1-1,监测/调查点位布设见附图一。表4.1-1 环境空气监测/调查点位、因子及时间一览表项目点位与厂址相对方位及距离监测/调查因子监测/调查时间监测点位平顶山工学院NW,3500mS

2、O2和NO2的1小时平均浓度2015年6月15日至6月21日规划设计院SE,7000m调查点位(摘自平顶山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平顶山工学院NW,3500mPM10、PM2.5、SO2和NO2的24小时平均浓度规划设计院SE,7000m4.1.2监测分析方法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为SO2、NO2共2项,监测期间同步观测风向、风速、总云量、低云量、气温、气压等常规气象要素。废气分析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或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的有关要求执行,见表4.1-2。表4.1-2 环境空气分析方法及检出限监测因子分析方法最低检出限(mg/m3)方法来源SO2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1小时值0.00

3、7HJ 482-2009NO2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1小时值0.015HJ 479-20094.1.3 监测时间及频次 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时间及频率见表4.1-3。表4.1-3 监测频率一览表监测因子平均时间监测频率SO2、NO224小时平均连续监测7天,每天采样时间不少于20小时SO2、NO21小时平均连续监测7天,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采样时间4.1.4 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表4.1-4 环境空气评价标准污染物单位1小时平均/一次值日均浓度备注PM10g/m3/15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PM

4、2.5g/m3/75SO2g/m3500150NO2g/m3200804.1.5 评价方法评价采用标准指数法计算各因子最大值占标率,同时计算其超标率。单因子最大值占标率公式如下:Pi=Ci/C0i100%式 中:Pii污染物最大值占标率;Ci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C0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mg/m3);4.1.6 结果统计及分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详见表4.1-5。表4.1-5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调查结果(单位:mg/m3)监测/调查点位项目浓度范围单因子污染指数范围最大值占标率超标率(%)标准限值平顶山工学院SO2小时0.037-0.0880.074

5、-0.17617.600.50SO2日均0.043-0.0900.287-0.606000.15NO2小时0.036-0.1190.180-0.59559.500.20NO2日均0.028-0.0430.35-0.53853.800.08PM10日均0.125-0.2220.833-1.4814885.70.15PM2.5日均0.07-0.1720.933-2.29322985.70.075规划设计院SO2小时0.010-0.0670.020-0.13413.400.50SO2日均0.042-0.1120.280-0.74774.700.15NO2小时0.017-0.0890.085-0.44

6、544.500.20NO2日均0.033-0.0890.413-1.113111.314.30.08PM10日均0.147-0.3090.98-2.0620685.70.15PM2.5日均0.103-0.2191.373-2.922921000.075由以上监测/调查结果可以看出:(1)PM10和PM2.5:各调查点位中日均值均存在超标,PM10平顶山工学院和规划设计院的超标率均为85.7%;PM2.5平顶山工学院的超标率为85.7%,规划设计院的超标率为100%。超标的原因主要是调查期间有风且空气较为干燥,空气中扬尘较多造成,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7、2)SO2:各监测/调查点位中,小时平均浓度范围0.010mg/m3-0.088mg/m3,日均浓度范围0.042mg/m3-0.112mg/m3,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要求。(3)NO2:各监测/调查点位中,小时平均浓度范围0.017mg/m3-0.119mg/m3,均不超标;日均浓度范围0.028mg/m3-0.089mg/m3,有一次超标现象,出现在规划设计院。根据规范,本项目小时浓度监测时间分别为一天中的2:003:00、8:009:00、14:0015:00、20:0021:00,而日均浓度每日至少有20个小时采样时间,且日均标准较小时标准更为严格,因

8、此就监测结果来看,存在NO2小时浓度值达标,而日均浓度值超标的可能。参考平顶山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长期监测数据,评价认为出现NO2日均浓度超标属于个别现象,出现超标情况可能是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所致。4.2 地表水现状监测与评价4.2.1监测断面布设及监测因子根据项目排水去向,本次评价设1个地表水现状监测断面,断面设置及监测因子见表4.2-1,及附图一。表4.2-1 地表水监测断面及监测因子一览表水体断面位置监测因子湛河(乌江河)湛河西斜桥断面pH、COD、BOD5、氨氮、SS,同时测定水温和流量4.2.2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时间为2015年6月15日至6月17日,连续监测三天,每天报一组

9、有效数据。4.2.3分析方法地表水监测与分析按照国家标准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有关技术要求进行,监测分析方法见表4.2-2。表4.2-2 地表水水质监测因子及分析方法序号监测因子监测分析方法方法标准检出限(mg/L)1pH玻璃电极法GB/T 6920-1986/2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0.0253化学需氧量重铬酸盐法GB/T 11914-1989104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0.55悬浮物重量法GB/T 11901-1989/4.2.4 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本次地表水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表4.

10、2-3 地表水评价标准序号评价因子标准限值(mg/L)备注1pH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氨氮1.03化学需氧量204五日生化需氧量44.2.5评价方法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地表水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计算公式为:Sij=Cij/Csi式 中:Sij污染物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Cij污染物i在第j点的浓度(mg/L);Csi污染物i的标准限值(mg/L)pH的标准指数为: 式 中:SpH,jpH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pHjj点pH值;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pHsu地表水水质中规定的pH值上限;4.2

11、.6评价结果分析 地表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统计结果见表4.2-4。表4.2-4 地表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统计结果监测断面监测因子测值范围(mg/L)均值(mg/L)超标率(%)均值标准指数最大标准指数评价标准湛河(乌江河)西斜桥断面pH7.947.96/0.486-9SS162118/氨氮0.1980.2930.2400.240.2931.0COD2428.126.631001.331.4120BOD55.26.25.831001.461.554由上表可以看出:湛河(乌江河)西斜桥断面监测因子COD、BOD5均超标,其中COD均值超标指数为1.33,超标率100%;BOD5均值超标指数为1.46,超标

12、率100%。其余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要求。SS最大值为21mg/L。水质超标主要是区域污水排放没有纳入污水处理厂,致使沿河污水直排入湛河,对湛河水质造成影响。评价建议当地政府尽快将沿河污水全部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减轻对地表水体的污染。4.3 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3.1 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根据评价区域地下水的流向及地表水情况,结合项目排水途径,本次评价共布设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详见表4.3-1和附图三。表4.3-1 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点位一览表序号监测点位与厂址相对方位距厂界距离(m)监测因子1#东洼村NW450pH、氯化物、总硬度、溶解

13、性总固体、大肠杆菌2#柴庄村NE8403#西留村SE700备注:同时测定水温、井深。4.3.2 监测时间及频率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委托平顶山昆翔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监测,监测时间为2015年6月15日至17日,连续监测3天,每天报一组有效数据。4.3.3 监测方法本次地下水现状监测分析方法详见表4.3-2。表4.3-2 地下水监测分析方法序号监测项目监测分析方法方法来源检出限(mg/L)1pH玻璃电极法GB/T 6920-1986/2溶解性总固体称量法GB/T 5750.4-2006/3总硬度EDTA滴定法GB/T5750.4-20060.054氯化物离子色谱法GB/T 5750.5-20

14、060.025总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B)GB/T5750.12-20062个/L4.3.4 评价标准本次地下水现状评价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其标准值详见表4.3-3。表4.3-3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单位:mg/L(pH除外)序号监测项目单位标准限值1pH/6.5-8.52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3总硬度mg/L4504氯化物mg/L2505总大肠菌群个/L34.3.5评价方法本次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采用标准指数法对各评价因子进行评价,计算方法同地表水部分,未检出项按检出限的一半计算。4.3.6评价结果分析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及统计结果见表4.3-4

15、。表4.3-4 地下水现状监测及统计结果 单位:mg/L(pH除外)监测点位项目测值范围(mg/L)均值(mg/L)超标率(%)均值标准指数最大标准指数评价标准(mg/L)东洼村井深41pH值6.956.96/0/6.58.5氯化物56.257.456.600.230.23250总硬度39941140400.90.91450溶解性总固体76176476200.760.761000总大肠菌群(个/L)12-20151005.16.73水温()14.414.714.53/柴庄村井深52pH值77.01/0/6.58.5氯化物45.746.145.900.180.18250总硬度4885625351

16、001.191.25450溶解性总固体88688988700.890.891000总大肠菌群(个/L)5-129100343水温()13.213.913.53/西留村井深40pH值7.067.07/0/6.58.5氯化物33.333.533.400.130.13250总硬度42746444633.30.991.03450溶解性总固体72973473100.730.731000总大肠菌群(个/L)11-26161005.48.73水温()14.114.814.37/由表4.3-4统计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区域3个监测点位中,1#东洼村的总大肠菌群出现超标现象,超标率100%;2#柴庄村总硬度和总大肠

17、菌群出现超标现象,超标率均为100%;3#西留村的总硬度和总大肠菌群出现标超现象,总硬度超标率为33.3%,总大肠菌群超标率100%。其他各项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要求。评价搜集了平顶山市2014年环境状况公报,公报结果表明:2014年,平顶山市全市地下水水质级别为良好,综合评价为“良好(类)”。在6个监测井位中,水质级别为良好井位有3个,占50.0,主要污染因子为总大肠菌群。对比公报结果可知地下水污染因子为总大肠菌群,地下水水质发生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调查研究表明, 总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

18、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分析地下水总大肠菌群超标原因,主要是早期当地村民养殖畜禽,人和畜禽排泄物堆肥废水下渗所致,是长期累积造成。如今当地居民基本不再散养畜禽,大大减少了畜禽排泄物废水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总硬度超标可能是由于该区域地质结构造成地下水矿化度较高所致。4.4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4.4.1监测布点、监测时间及频率 本次评价共设置4个声环境监测点位,由平顶山昆翔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5年6月15日至16日连续监测两天,每天报一组有效数据。具体监测情况见表4.4-1。 表4.4-1 声环境现状监测点位、时间、频率一览表 监测点位置监测因子监测方法监测

19、时间及频率厂址四周等效声级dB(A)GB/T 14623-20082015年6月15日16日连续监测两天,昼夜各一次4.4.2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详见表4.4-2。表4.4-2 声环境现状评价标准 单位:dB(A)位置标准限值标准来源昼间夜间院区东、西、北边界554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类院区南边界705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4.4.3监测结果统计根据噪声现状统计结果,采用与评价标准直接比较的方法,对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4.4-3。表4.4-3 声环境

20、监测结果统计及分析 单位:dB(A) 项目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结果dB(A)标准限值dB(A)达标分析东厂界2015.6.15昼间50.0昼55夜45达标夜间43.9达标2015.6.16昼间51.2达标夜间43.5达标西厂界2015.6.15昼间52.6达标夜间43.6达标2015.6.16昼间51.8达标夜间44.9达标北厂界2015.6.15昼间52.4达标夜间44.6达标2015.6.16昼间52.9达标夜间44.1达标南厂界2015.6.15昼间51.5昼70夜55达标夜间44.8达标2015.6.16昼间53.1达标夜间44.4达标由表4.4-3监测数据可知,院区东、西、北边界昼间

21、、夜间噪声现状值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院区南边界昼间、夜间噪声现状值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说明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4.5环境质量现状小结4.5.1 环境空气(1)PM10和PM2.5:各调查点位中日均值均存在超标,PM10平顶山工学院和规划设计院的超标率均为85.7%;PM2.5平顶山工学院的超标率为85.7%,规划设计院的超标率为100%。超标的原因主要是调查期间有风且空气较为干燥,空气中扬尘较多造成,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2)SO2:各监测/调查点位中,小时平均浓度范围

22、0.010mg/m3-0.088mg/m3,日均浓度范围0.042mg/m3-0.112mg/m3,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要求。(3)NO2:各监测/调查点位中,小时平均浓度范围0.017mg/m3-0.119mg/m3,均不超标;日均浓度范围0.028mg/m3-0.089mg/m3,有一次超标现象,出现在规划设计院。根据规范,本项目小时浓度监测时间分别为一天中的2:003:00、8:009:00、14:0015:00、20:0021:00,而日均浓度每日至少有20个小时采样时间,且日均标准较小时标准更为严格,因此就监测结果来看,存在NO2小时浓度值达标,而日

23、均浓度值超标的可能。参考平顶山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长期监测数据,评价认为出现NO2日均浓度超标属于个别现象,出现超标情况可能是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所致。4.5.2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湛河(乌江河)水质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首要污染物为COD和BOD5。SS最大值为21mg/L。水质超标主要是区域污水排放没有纳入污水处理厂,致使沿河污水直排入湛河,对湛河水质造成影响。评价建议当地政府尽快将沿河污水全部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减轻对地表水体的污染。4.5.3 地下水对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3个监测点

24、位中,1#东洼村的总大肠菌群出现超标现象,超标率100%;2#柴庄村总硬度和总大肠菌群出现超标现象,超标率均为100%;3#西留村的总硬度和总大肠菌群出现标超现象,总硬度超标率为33.3%,总大肠菌超标率100%。其他各项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要求。对比公报结果可知地下水污染因子为总大肠菌群,地下水水质发生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调查研究表明, 总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分析地下水总大肠菌群超标原因,主要是早期当地村民养殖家禽,人和畜禽排泄物堆肥废水下渗所致,是长期累积造成。如今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不再养殖家禽,大大减少了畜禽排泄物废水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总硬度超标可能是由于该区域地质结构造成地下水矿化度较高所致。4.5.4 声环境院区东、西、北边界昼间、夜间噪声现状值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院区南边界昼间、夜间噪声现状值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说明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