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纺棚户区改造一工程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304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纺棚户区改造一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纺棚户区改造一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纺棚户区改造一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纺棚户区改造一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纺棚户区改造一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纺棚户区改造一工程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纺棚户区改造一工程环评报告.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为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区名胜区、水源保护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物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

2、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有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新纺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单位新余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法人代表张有红联系人钟传明通讯地址江西 省(自治区、直辖市) 新余县(市)仰天岗大道体育中心东北门联系电话15083618988传真/邮政编码338000建设地点劳动北路以西、仰天岗大道以北、市检察院以西、新纺路以南立项审批部门新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余发改投资字【2016】34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K7010房地产业开发经营建筑面积(平方

3、米)253780绿化面积(%)30.00总投资(万元)11375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5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13%评价经费(万元)/预计竣工日期2018年11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概况棚户区改造工作是党和政府一直以来积极实施的重要工作部署。2013年6月26日,国务院举行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以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2013年7月4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意见指出棚户区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加快棚户区改造的,不仅能够帮助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还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

4、民生改善。2015年6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2015年-2013年棚户区改造目标:20152017年,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其中2015年580万套),农村危房1060万户(其中2015年432万户)。为积极落实国务院相关棚户区政策,改善民生,新余市市政府今年将继续实施棚户区改造工作。新纺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工程的建设,是让改革红利落在老百姓头上的真实体现。新余市积极推进新纺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工程,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一项具体工作,是新余市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之一,其根本目的

5、是着眼于民,服务于民,造福于民。新余市在改造棚户区同时将建设好配套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消除安全及消防隐患,方便居民就业、就医、就学和出行等。这不仅可以改善区域内居民的民生问题,让更多困难群众住进新居,也能进一步优化棚户区改造规划布局,无疑能有效消除因贫富悬殊、分配不公等带来的不满和社会矛盾,是新余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构建社会和谐的建设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因此,新纺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势在必行。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相关规定,新余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委托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本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派技

6、术人员踏勘现场和收集有关资料,并依照相关规定编写成报告表,供建设单位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和作为污染防治建设的依据。二、建设规模新纺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工程涉及新纺生活区的临街宿舍、商品房、辖区办公处居民,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共计213102.00,拆迁区域土地面积约307.50亩,涉及被拆迁户2221户。本次规划建设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53780.00。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安置房、商业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垃圾站、门卫等,同时项目将配套建设区域范围内给排水、强弱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工程。 三、主要的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表1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备注1征地面积205001

7、.03307.5亩2建设总用地100333.84150.25亩3总建筑面积253780.0004住宅建筑面积207658.054.1小高层安置房207658.0512层5其他建筑面积32921.955.1商业用房29698.753层5.2物业、公厕、垃圾站、门卫3223.201层6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m2253780.007容积率2.538建筑占地面积m234127.629建筑系数%34.01%10道路及停车场面积m230000.0011广场及硬化m26106.0612安置拆迁户户2221.0013室外停车位个1000.0014拆迁安置房套2560.0015总绿化面积m230100.1516绿化

8、率%30.00%17总投资万元113750.0018企业自筹万元22750.0019银行贷款万元91000.0020建设期利息万元5657.9321建设期年322银行还款期(含宽限期三年)年20注:以上资料均由建设单位提供。四、施工进度安排根据企业提供资料,建设周期为36个月,自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五、公用工程(1)给排水给水:生活、消防供水水源由项目周边市政管网给水管引入。排水: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由管道系统统一收集,排放至周边城市污水管道。水尽量利用地形坡度自然排水,在主要道路经过管道系统 收集后排放到城市管网。(2)项目所需用电均由新余市市政供给。(3)通风系统公

9、共卫生间、设备站房均设置机械通风系统。(4)消防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规定,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自动喷水灭火栓用水量为30L/s。本项目消防用水由管网布置消火栓,根据规范设置灭火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处于新余市城区为棚户区改造,原项目区域主要为老住宅区,大部分住宅为楼较为陈旧,主要环境问题表现为:老城区规划混乱目前该区域为大部分住宅为陈旧居民房,安全隐患大,道路窄小,市政公用设施不全。房与房间距较小,造成区域无绿化空间,部分雨污未分流及污水管网收集不完善、垃圾也存在随意乱扔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

10、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 地理位置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劳动北路以西、仰天岗大道以北、市检察院以西、新纺路以南。地块所在地中心坐标为东经1145522,北纬275011。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一。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赣铁路西段,地处北纬27332805,东经1142911524。全境东西最长处101.9公里,南北最宽处65公里,东距省会南昌市150公里,东临樟树市、新干县,西接宜春市袁州区,南连吉安市青原区、安福县、峡江县,北毗上高县、高安市。全市总面积317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9%)。赣粤高速公路、沪瑞高速公路分别自北向南、自东向西穿越市境。

11、二、地形、地貌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地处武功山东北麓和鄱阳湖平原边缘,属丘陵、平原区。除西北、西南部有少量丘陵和低山、中部和东部有海拔30-50m的河谷平原外,几乎全境都是逶迤起伏的低丘岗地。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丘陵占11%,低丘岗地占70%,平原占14%,水域占2%。地势周高中低、西高东低。山峰以境西北的蒙山为最高,海拔1004m。属冲堆积平原,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地处扬子准地台地质构造单元。地层发育完全,出露良好,出露地层有第四冲堆积层和中新生代红岩层。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利于开发建设,出露地层地基承载力R在25T/m2以上。三、气候气象建设区内属东亚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

12、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568mm,日最大降雨量154.3mm;年平均气温为17.8,最热月为7月,极端最高气温40.0,最冷月为1月,极端最低气温为-7.2。最热月平均温度29.4,最冷月平均温度5.5;年平均无霜期283天;年平均大气压1007.2kpa;全年平均风速1.3m/s,夏季平均风速1.6m/s,冬季平均风速1.0m/s;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风,春季、秋季主导风向均为东北偏东风,夏季主导风为偏南风。四、水文特征项目附近水系主要有袁河、孔目江。袁河属赣江水系,发源于萍乡武功山北麓,自西而东流经四市(萍乡、宜春、新余及樟树市),于樟树市张家山乡的荷埠注入赣江。河流全长273

13、km,流域面积6486km2,其中江口水库坝以上的集雨面积3900km2,袁河多年平均流量112m3/s,枯水流量3-5m3/s,历史最大洪峰流量(1926年)为5860m3/s,1962年江口地段实测洪峰流量为3710m3/s,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34.44亿m3。江口水库以下河段流量受江口水库的控制。袁河在新余市境内长度为116.9km,其中分宜县内26.3km,渝水境内90.6km。市河河床比降为0.196%,平均深度7.3m,平均宽度155m,最窄处仅60m(罗坊乡八元村河)。河道弯曲线窄,局部河段砂、砾石淤积成滩,俗有“十八道弯三十个滩”之说。孔目江属袁河支流,发源于分宜县洞村

14、乡蛇咀自然村蒙山西麓,流经分宜县洞村乡、仙女湖区的欧里乡、观巢乡,经渝水区城北办贯下村注入袁河。孔目江全长49km,流域面积484km2,河床平均宽30m,平均深3.1m,河床比降1.2,多年平均流量7.7m3/s,枯水流量1.5m3/s。“十年一遇”洪峰流量830m3/s。本项目纳污河流为袁河。五、资源全年平均降水量960.3毫米。全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13.84万亩,退耕还林2.55万亩。新增造地2100亩,耕地保有量123.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8%。 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城区空气质量达国家级标准。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6.29%和100%。为

15、保障新余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在国家特高压输电网规划中,拟建设陇东新余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使甘肃电能直送湘赣。陇东新余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陇东煤电外输而建,起点为甘肃陇东煤电基地,落点江西新余,线路全长约1400公里,输电能力750万千瓦,预计将于2013年开工建设,2015年投产。此举将充分保障我市的电力资源供应。六、植被与生物多样性由于经济城市的建设,项目所在地植被覆盖率不高,乔木主要有松树、杉树,灌木主要是油茶林,由于受人类活动长期的影响,项目所在地生物物种简单以农作物(水稻、红薯、棉花)和经济作物为主。项目所在地主要植被为人工绿化树木、丛生的野草和伏地生长的草本植物。根据现场调查了

16、解及查找相关资料可知,项目区周围500m范围内尚未发现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管辖及人口本项目位于劳动北路以西、仰天岗大道以北、市检察院以东、新纺路以南。属于新余市管辖范围。新余城区所在地。东界樟树、新干,南连峡江、吉安,西接分宜,北邻上高、高安,距省会南昌160公里。东与樟树市、新干县接壤,西与分宜县毗邻,南与吉安县、峡江县相连,北与上高县、高安县交壤。渝水区辖10镇6乡5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775平方千米,总人口80.1万人(2008年)。其中非农业人口30.3万人。新余市属亚热带湿润

17、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极短,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近50%。其主导功能为生活居住区,配套安排公共建筑服务设施,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新余市辖分宜县、渝水区、仙女湖名胜风景区、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设10个乡、16个镇、10个办事处,有392个村民委员会、3739个村民小组。二、经济概况2014年,我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00.27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1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520.68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325.41亿元,增长5.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

18、78.6%和18.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0:57.8:36.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53.54亿元,增长9.2%,占GDP的比重达61.5%。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26.41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92亿元,增长6.4%。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4.0%,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税收总收入99.15亿元,增长6.7%,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78.4%,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1.74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住房保障支出7.59亿元,增长11.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1亿元,

19、增长5.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9.13亿元,增长7.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8.01亿元,增长6.9%;农林水事务支出9.40亿元,增长3.9%。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六涨二落”格局,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0.3%、衣着类价格上涨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6%、居住价格上涨1.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4.7%;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下降1.

20、4%。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年末从业人员64.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1万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23.82万人,第二产业22.37万人,第三产业18.75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1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三、教育、卫生情况新余市建设国家级研发技术平台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个,省级研发技术平台5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4个,实施省重大高新产业化项目8项,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7家、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4个。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由0.97%提高到2.6%,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5%提高到55%。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创建有序推进。被科技部授予全国唯一的“国家新能

21、源科技示范城”称号。文化事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2个,档案馆5个。全市共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76%;有线电视用户11.18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4%。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个,卫生监督检验所3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14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614人,注册护士1603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101张。四、新余市规划布局城北区(行政文

22、化区):以仙来西大道、北湖路、赣西大道、中山路、劳动路、长青路、五一路、天工北大道为骨架展开布局。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构筑以孔目江西岸城市主中心,建设行政、商贸、文体、生活居住区。该区为新余城市建设的靓点,体现城市品位之所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型工业区、新城区):以仙来东大道、毓秀东大道、新欣大道、新城大道、纵二路、纵三路为骨架展开布局,建成省内具有示范效应和代表性新型开发区,成为新余市率先实现工业化的重要一环。其主导功能为工业、物流、生活居住区,配套安排公共建筑服务设施,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城中区(中心商务区):进行旧城改造,重点展开“两江四岸”的建设,构筑城市景观核心,整治城中村,强化设施

23、配套,见缝插绿,功能为商贸、居住区。仙来区:以仙来区袁河生态经济园区建设为动力,重点进行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建设,综合整治城中村,为城市中远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仙女湖区(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以旅游、度假休闲为主的旅游区、现代职业教育城。五、新余市工业布局以钢铁业、电力为主以及围绕钢铁行业衍生的机械加工、原料供应、物流运输业,化工行业、水泥行业等主要分布在城市主城区的西南方向(包括袁河工业基地);以光伏产业、新能源为主的新余经济开发区位于主城区的东面,以特钢、轧钢、铸造为主的良山工业基地位于新余市南面的良山镇,在城区的北面还有以光伏产业、机械加工行业为主导的下村工业基地。

24、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交通运输平稳较快增长。全年铁路、公路、水运旅客运输量2117.32万人,比上年增长2.1%;货物运输量13336.31万吨,增长14.6%。 汽车保有量增势强劲。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98044辆,比上年末增长16.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7342辆,增长20.3%。年末民用轿车保有量46383辆,增长22.1%,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40796辆,增长25.4%。邮政电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03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邮政业务量1.23亿元,电信业务量9.80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24万户。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2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96.

25、89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数达19.11万户,比上年增长6.4%。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55.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9%;国内旅游收入70.68亿元,增长50.5%。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5万人次,增长26.0%;旅游外汇收入731.30万美元,增长35.7%。(1)雨水管渠布置根据自然地理特点,雨水以分散就近排放为原则,雨水通过支管、干管汇流就近排如天然水体。部分雨水排入孔目江最终排入袁河。(2)污水处理厂情况新余市城东污水处理厂选址在新余市渝水区水西镇严家渡村,占地面积130亩,由一座日处理8万吨污水处理厂、约4公里污水管道和一座污水泵站组成,总投资1.26亿元。一期工程4万立方米、约4

26、公里污水主干管道及桥头污水提升泵站项目于2005年12月底建成并投入运行。二期4万立方米工程于2006年12月31日竣工并投入运行。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最终的受纳水体为袁河,根据新余市环境监测站2015年11月份的例行监测数据结果显示,罗坊段面的水质监测均无超标污染物,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地表水水质标准,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内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2015年11月27号新余渝水区内二水厂监测点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区域内NO2、SO2

27、、PM10、TSP均符合所执行的标准,表明评价区域内的空气环境现状质量良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具体数值见下表2。表2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g/m3)监测项目日均值超标率%评价标准(日均值)SO2470150NO232080PM2.548075PM10850150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所在地无明显噪声源,属2类功能区(靠近道路一侧执行4a类),2类及4a类功能区声环境噪声限值:表3 环境噪声限值 单位:dB(A)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时段昼间夜间2类60504a类7055项目周边噪声现状经近期环境监测部门监测表明,项目靠近南侧、东侧声环境符合声

28、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1中4a类标准。项目西侧、北侧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1中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划的要求。从现场调查及环境监测部门例行监测数据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内空气、水、声环境现状较好,能够满足当地环境功能的要求,具备一定环境容量。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位于劳动北路以西、仰天岗大道以北、市检察院以西、新纺路以南。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4;表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离(米)功能及规模环境功能大气环境百乐村E100居民住宅区,460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9、)二级标准。中大奥林园EN200居民住宅区,2300人新纺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工程N20居民住宅区,4900人新余市人民检察院W100行政区,100人新余四中毓秀校区S50文化区,1500人水环境袁河S5500中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保护级别环境空气(GB30952012)二级标准地表水(GB38382002)类环境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及4a类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 环境空气项目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表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g/m3污染物名称标准限值1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TSP-30

30、0200PM10-15070PM2.5-7535SO250015060NO220080402、地表水袁河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具体见表6。表6 地表水质量标准 单位:mg/L类别pHCODCrBOD5DONH3-N总磷类标准6-920451.00.23、声环境本项目东部距劳动北路道路边线约10m,南部距离仰天岗大道路边线约10m,劳动北路和仰天岗大道均为城市主干道,本项目沿路一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其余边界执行2类标准,具体见表7。表7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 (A)类别昼间夜间2类标准60504a类标准70554、

31、地下水环境项目所在地地下水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表8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mg/L污染物名称pH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六价铬类标准浓度限值6.58.50.23.00.05污染物排放标准一、废水项目生活污水排放执行新余城东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接管标准;新余城东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污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表9 相关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值摘录序号标准名称污染因子标准限值1新余城东污水处理厂废水接管标准CODcr250mg/LBOD5150mg/LSS160mg/LNH4-N25mg/LpH69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32、2002)一级标准的B标准CODcr60mg/LBOD520mg/LSS20mg/L动植物油3mg/L氨氮8mg/LpH69二、 噪声施工期施工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营运期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靠近城市主干道一侧执行4a类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详见表10表10 场(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时间标准类别昼间夜间营运期GB12348-20082类60504a类7055施工期GB 12523-2011/7055注:夜间频繁

33、突发噪声,峰值不超过标准值10dB。夜间偶然突发噪声,峰值不超过标准值15dB。三、废气项目废气主要为露天停车场汽车尾气、燃气废气、垃圾恶臭等。露天车位机动车尾气排放浓度执行大气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其中THC参照非甲烷烃标准,CO参照前苏联排放标准。废气中CO排放有组织排放参照北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II时段要求。具体浓度值详见表11:表1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测浓度限值浓度(mg/m3)排气筒高度(m)152030NOx2400.771.34.40.40非甲烷总烃120101

34、7534.0注:CO排放浓度参照前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CH 245-71)最大一次允许浓度3mg/m3。表12北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II时段要求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测浓度限值浓度(mg/m3)排气筒高度(m)152030CO2001118623.0 垃圾恶臭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控制项目单位限值执行标准臭气浓度无量纲2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的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的二级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新纺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工程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东污水处理厂,总量控制

35、污染物建议纳入城东污水处理厂总量考核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建成后主要为住宅区,无生产性项目,污染影响时段主要为施工期和营运期,基本工艺(或作业)及污染工序流程见下图:一、施工期施工期产污流程图见图1:人员财产搬离拆除老旧房屋清理杂物,平整土地建筑内外装修材料运输大楼主体框架施工土石方阶段打桩 噪声、扬尘 噪声、扬尘、泥土 噪声 噪声、建筑垃圾、泥浆水 噪声、建筑垃圾图1 施工期产污流程图二、营运期营运期产污流程图见图2:生活进出车辆 噪声、废气 生活污水、厨房油烟、生活垃圾、设备噪声 图2 营运期产污流程图主要污染工序:一、 施工期(一)污染工序1、基础

36、工程施工拆除老旧房屋、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运行时将产生噪声,扬尘。2、主体工程混凝土振捣棒、卷扬机等施工机械将产生运行噪声,挖土、堆场和运输过程中将产生扬尘等环境问题。3、装饰工程施工在对构筑物的室内外进行装修时(如表面粉刷、油漆、喷涂、裱糊、镶贴装饰等),钻机、电锤、切割机等产生噪声,油漆废气,废弃物料及污水。从上述污染工序说明可知,施工期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建筑扬尘、施工弃土、施工噪声、施工民工生活污水和混凝土搅拌废水、施工生活垃圾。这些污染几乎发生于整个施工过程,但不同污染因子在不同施工阶段污染强度不同。(二)污染源分析1、施工废气施工扬尘污染

37、是施工期主要的废气污染源,根据类比资料,施工扬尘的起尘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影响起尘量的因素包括:拆除老旧房屋起尘量、基础开挖起尘量、施工渣土堆场起尘量、进出车辆带泥砂量、水泥搬运量、以及起尘高度、采取的防护措施、空气湿度、风速等。另外,施工阶段频繁使用机动车辆运输建筑原材料、施工设备及器材、建筑垃圾等,排出的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是HC、CO、NOx等,同时车辆运行、装卸建筑材料时也会产生扬尘。2、施工噪声施工期噪声包括各种建筑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其中建筑机械作用产生的噪声十分严重,由建筑声学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并经类比得到主要噪声源声级值见表13:表13 施工期主要施工机械噪声表(距声

38、源15m处)施工机械名称打桩机挖掘机载重汽车振捣器搅拌机塔吊噪声dB(A)100859010580853、施工期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建筑施工废水和工程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其中建筑施工废水包括施工机械冷却水及洗涤用水、施工现场清洗、混凝土浇筑、养护、冲洗等,这部分废水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生活污水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产生量很少,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病菌。根据工期安排,施工人员分批入驻工地,高峰时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约200人。施工期间,工地生活用水按50L/人d计,用水量为20m3/d;排放系数以0.8计,排放量约为16m3/d(4800t/a)。另外,雨季作业场面的地面径流水,含有

39、一定量的泥土和高浓度的悬浮物。4、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弃物包括施工弃土、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等。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废弃砖块、混凝土、废木料、钢筋头等。其排放量大,产生量按5kg/m2,项目建筑垃圾产生总量约为1269吨。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约200人,工地生活垃圾按0.5kg/人d计,本项目高峰阶段时长约14个月,则工人生活垃圾产生量45t。5、水土流失施工期场地开挖等活动将会使地表土松散,在大雨或暴雨天气下受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而发生水土流失,施工产生的弃土处置不当也可能发生水土流失。二、营运期(一)污染工序项目投产后,废气主要污染源为居民燃气废气及厨房油烟、机动车废气、垃圾恶臭等;废

40、水主要为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噪声主要来源于汽车发动机、空调机组以及水泵等设备;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二)污染源分析1、废水本项目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物业管理用水、空调机组冷却水、绿化用水及未预见用水等。根据类比调查,本项目用水量情况见表14。表14 项目水平衡表用水部门用水系数用水规模用水量(m3/d)排水类型排放系数排放量(m3/d)生活用水200L/人d8960人1792生活污水80%1433.6商业用水5L/.d29698.75148.49 商业用水80%118.80 绿化2L/m2d30100m260.2/空调机组冷却用水11.87全部循环利用0未预见用水15%301.88

41、 0.80 241.51 总计2314.45 1793.90 注:未预见用水包括消防和滴、漏水量等,按各项用水量的15%计。由上表可知,项目用水量为2314.45m3/d(844774t/a),产生废水量约1793.9m3/d(654774t/a),经类比,废水水质参考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中的中等浓度水质,CODCr 250mg/L、BOD5 100mg/L、SS 100mg/L、NH3-N 25mg/L,所以污染物产生量为CODCr 163.70t/a、BOD565.48t/a、SS65.48t/a、NH3-N16.37t/a。2、废气该项目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居民燃气废

42、气及机动车尾气、垃圾恶臭等。居民厨房燃气废气居民燃气废气:项目居民生活炊事燃料为市政天然气,人均用气量按.0.12m3/人d,需气量约为1075.2m3/d,全年燃用天然气为392448m3/a。其含硫量为以100万立方米液化气产生630SO2计算,则该小区全年排放SO2的量为0.2457t/a,产生量很少。机动车尾气本项目设露天停车位1000个。近年国家对机动车排放废气的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并采用无铅汽油,已从根本上消除了铅污染物的排放,亦降低了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机动车尾气主要是机动车在怠速运转时产生,主要污染因子为CO、HC、NOX等。机动车尾气排放量与车型、车况和车辆数等有关。一般进出该

43、区内用车基本为小型机动车,如轿车和小面包车等。根据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有代表性汽车排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15。表15 轿车(汽油)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单位:g/L汽油)污染物种类COHCNOX污染物产生量19124.122.3机动车尾气产生量与汽车在停车泊位内的运行时间和车流量等有关。据调查,车辆进出停车位的平均耗油速率约0.20L/km,按车速5km/h计(一般汽车出入停车泊位的行驶速度要求不超过5km/h),可得2.7810-4L/s,则每辆汽车进出停车泊位一次的尾气排放量按以下公式计算:g=fmt式中:f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L汽油;m进出停车场平均耗油速率,L/s;t在停车泊位(场)内运行时间,s,平均路程80m,则t取值为57.6s。由上式计算可得,汽车出入露天停车位耗油量,见表16。表16 汽车出入露天停车位耗油量一览表停车位置出入泊位运行时间耗油量(L)单位汽车排污量(g)COHCNOX露天停车场57.6 S0.0163.0580.3860.357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与停车泊位运行工况直接有关,本评价取最不利条件,即满负荷状况,同时按每天停车场及停车位周转2次计,且出入时间集中在4h内进行分析。则根据项目规划,计算得到的地下停车场机动车尾气产生情况见表17。表17 露天停车泊位机动车尾气产生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