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晶城二路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313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159 大小:6.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晶城二路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晶城二路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晶城二路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晶城二路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晶城二路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晶城二路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晶城二路环评报告.doc(1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评价目的11.3编制依据21.3.1相关法律、法规21.3.2有关技术规范31.4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31.5评价工作等级、范围与标准41.5.1评价工作等级41.5.2评价范围61.5.3评价标准71.6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91.6.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91.6.2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91.7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101.7.1评价内容101.7.2评价重点101.8评价预测时段与方法101.8.1评价预测时段101.8.2评价方法111.9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11.10评价专题设置122工程概况132.1建设项目名称、性质、施工安排及建设单

2、位132.2工程内容及规模132.2.1道路工程152.2.2照明工程152.2.4交通设施162.2.5绿化工程162.2.6排水工程162.3 工程设计方案182.3.1 设计标准182.3.2 道路工程设计182.4工程占地与土石方平衡212.4.1工程占地212.4.2土石方平衡222.5 施工组织与工期安排222.5.1施工组织222.5.2工期安排232.6投资估算及实施方案233工程污染分析243.1现状道路回顾性分析243.1.1道路所在区域环境概况243.1.2道路所在区域现状环境质量243.2施工期污染源分析253.2.1施工噪声253.2.2施工期大气污染源253.2.3

3、施工期水污染源263.2.4施工期固体废物263.2.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273.3运营期污染源分析273.3.1交通量预测273.3.2交通噪声283.3.3大气污染源303.3.4水污染源324项目区环境概况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334.1自然环境概况334.1.1地理位置334.1.2气候气象334.1.3地质地震334.1.4水文情况344.2社会环境概况354.2.1行政区划及人口354.2.2经济发展354.2.3社会事业354.3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374.3.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374.3.2城市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374.3.3路网规划符合性分析375环境现状评价395.1地表水环

4、境现状评述395.1.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395.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15.1.3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结论425.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425.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425.2.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455.2.3环境空气现状评价结论465.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75.3.1现状调查475.3.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475.3.3声环境现状评价495.3.4声环境现状评价结论495.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05.4.1植被505.4.2动物505.4.3区域土地利用现状505.4.4生态敏感区调查506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516.1施工期社会环境影响分析516.2 施工期生态环境与

5、景观影响分析516.2.1施工期的生态影响分析516.2.2施工期对区域景观的影响分析526.2.3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526.3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596.3.1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强596.3.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606.3.3施工期噪声影响评价结论616.4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616.4.1施工期扬尘影响分析626.4.2施工期其它废气分析636.5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646.5.1施工期生活污水对水环境影响分析646.5.2施工生产废水影响分析656.5.3工程施工对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656.6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656.6.1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656.6.2工程弃

6、土及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666.6.3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结论677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697.1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97.1.1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697.1.2预测模型参数选择707.1.3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结果727.1.4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787.1.5运营期噪声评价结论787.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807.2.3环境空气预测结果887.2.4环境空气预测结论997.3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1027.3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1027.3.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027.3.2道路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037.4风险分析1047.4.1风险识别1047.4.2风险分析1057.

7、4.3风险控制及应急预案1057.4.4环境风险评价结论1067.5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067.5.1城市景观环境影响评价1067.5.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087.6社会环境影响评价1087.6.1社会正效益1087.6.2项目负效益1097.6.3评价结论1098污染防治措施1108.1环境空气影响防治措施1108.1.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防治措施1108.1.2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防治措施1118.2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1128.2.1施工期噪声影响防治措施1128.2.2运营期噪声影响防治措施1128.3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1138.3.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1138.4社会、景观生

8、态影响防治措施1148.4.1施工期社会环境影响防治措施1148.4.2施工期生态影响减缓措施1148.4.3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1148.4.4施工期景观影响防治措施1158.4.5运营期社会、景观生态影响防治措施1158.5固体废物防治措施1158.5.1施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1158.5.2运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1168.6运营期风险防治措施1169 公众参与1179.1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作用1179.2 公众参与形式1179.3 公众参与的实施1179.3.1 信息公开1179.3.2 公众参与问卷调查1299.4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1309.5 结论13410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13

9、510.1社会经济效益简析13510.2 环境效益分析13510.2.1环境保护的投资估算13510.2.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3610.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析13810.4综述13811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3911.1环境监理13911.1.1 环境监理相关方及其责任13911.1.2 环境监理内容14011.2环境管理14111.2.1环保管理机构设置14111.2.2环境管理部门职责14211.3环境监测计划14211.4 项目环境保护验收14312路线选择环境可行性分析14412.1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分析14412.1.1项目建设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14412.1.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

10、析14412.2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条件分析14412.3项目选线的环境因素分析14512.3.1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14512.3.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4512.3.3 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14512.3.4 对声环境质量的影响14612.3.5 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14612.4 公众参与14612.5 路线选择环境可行性分析结论1461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4813.1项目概况14813.2产业政策与相关规划符合性14813.3环境现状评价结论14813.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4913.5 环境保护措施15113.6环境保护投资估算15513.7公众参与结论15513.8工程评价结论155附图

11、:附图1:工程地理位置图附图2:与路网关系图附图3:大气现状监测布点示意图附图4:噪声现状监测布点示意图附图5: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附图6:管网布置示意图附件:附件1:2016年城建计划;附件2:大气监测报告;附件3:噪声现状监测报告;附件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1总论1.1项目背景“哈尔滨华南城”坐落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位于哈尔滨四环高速东侧,紧邻阿什河,东临哈东第一大道,西抵哈东第二大道,总建筑面积为1200万平方米。总投资200亿,于2012年开始建设,项目采用将分阶段发展模式,分为三期开发建设,”哈尔滨华南城”分为综合配套商业服务区、市场商贸展示区、仓储物流配送区、配套住宅区

12、等四部分。建成后,将成为集展示交易、物流、信息、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品牌推广、工业旅游等各种功能于一体、配套完善、超大规模现代化商贸物流园,成为中国北部经营规模最大、经营种类最多,服务功能最全的商品集散中心与综合性物流中心。辐射范围以哈尔滨为中心,逐步扩展至内蒙古东部、吉林等交界地区,并对俄罗斯、朝鲜半岛产生重要影响。其建设及运营将为哈尔滨经济培植新的增长点、提长哈尔滨城市品位、拉动区域经济,起到积极作用。它将为哈尔滨创造5万个创业机会,超过20万个就业岗位,稳定的税源,为哈尔滨吸引具有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提供重要的配套支持。为配合华南城的建设计划,2016年拟建设华南城配套道路项目。

13、本项目晶城二路(华南中路-规划华南四路)是华南城区域的重要交通干道,是哈尔滨东部路网的组成部分,不仅为哈尔滨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出行环境,扩大城市吸引力,更促进了华南城的经济建设发展,为此哈尔滨市提出华南城配套道路项目的建设。本项目建设单位为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受建设单位委托,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环境现状调查、相关资料收集,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环保主管部门予以审查。1.2评价目的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群众营造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保证经济可持

14、续发展。根据该工程的特点,确定污染因子,进行污染源现状调查及现状监测,确定该区域的环境现状。通过对道路建设项目活动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并评价其未来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合理选线提供依据。通过损益分析,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反馈于设计,以减轻和补偿道路建设项目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对道路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影响问题进行预测与评价。预测本工程实施和运行期间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使对道路两侧的敏感点环境及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确定本工程的可行性。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1.3编制依据1.3.1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15、境保护法(2015.1.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2015.8.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2008.2.2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2015.4.2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2011.3.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交通部9017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黑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第23号

16、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的通知(哈政发201112号);哈尔滨市施工工地防治扬尘污染实施细则(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局、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哈尔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二四年四月九日)。1.3.2有关技术规范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

17、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T1692004);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号;关于规范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发布形式的函,环办函2006445号;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HJ/T902004);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 隔声窗(HJ/T17-1996);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 006-98);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关于发布的通知

18、(环发20107号)1.4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如下: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声环境:本项目所在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地表水环境:项目所在区域邻近地表水体为阿什河,阿什河为松花江干流南岸支流,根据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阿什河属于类水体,松花江对应水环境功能区划为类(东江桥江段至大顶子山江段)。1.5评价工作等级、范围与标准1.5.1评价工作等级1.5.1.1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本项目建设所在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拟建项目两侧没有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19、则(声环境)(HJ2.4-2009)中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本项目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1.5.1.2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的确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本项目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道级,因此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定为二级评价。1.5.1.3地表水影响评价等级的确定本项目在运营期对于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降雨在道路表面形成的径流,降雨径流汇入道路两侧的市政雨水收集管线,经阿什河最终进入松花江,汇入

20、江段的水环境功能区划类。根据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对于地表水影响评价等级判定的说明,结合项目在运营期产生的水污染源性质、处理方式与接纳水体的水质类别,本项目的地表水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1.5.1.4地下水影响评价等级的确定根据最新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评价工作的分级原则,本项目为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属于附录A中的 类建设项目,不需要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表1-5-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节选)环评类别行业类别报告书报告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报告书报告表138、城市道路新建、扩建快速路、主干路;涉

21、及环境敏感区的新建、扩建次干路其他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加油站类,其余类类1.5.1.5生态影响评价等级的确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进行评价工作级别划定,具体见表1-5-2。表1-5-2 评价工作级别划分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20km2或长度50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本工程总长度为460m,工程影响范围0.03km22km2,地处城市建成区,工程占地为建设用地,不位于生态环境敏感地区,工程建设影响范围内无生物群落与基本

22、农田,根据表1-5-2的相关说明,本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1.5.2评价范围根据国家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技术导则及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中的相关规定,根据本工程沿线周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分布的实际情况以及确定的项目评价等级,确定本次评价范围为:环境空气评价范围: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范围。声环境评价范围: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范围。地表水调查评价范围:东江桥江段至大顶子山江段;阿什河。地下水调查评价范围:道路中心线两侧各1km范围。城市景观生态环境评价范围: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范围。社会环境评价范围:道路沿线两侧直接影响区域。1.5.3评价标准1

23、.5.3.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 本工程所在区域属于哈尔滨市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见表1-5-3)。表1-5-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单位:g/m3序号污染物名称浓度限值(g/m3)年平均24小时平均小时平均1总悬浮颗粒物(TSP)2003002二氧化氮(NO2)40802003一氧化碳(CO)4(mg/m3)10(mg/m3)4PM1070150声环境现状评价:项目所在区域尚未有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区域环境现状,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执行。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

24、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行期影响预测评价和噪声控制标准:根据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号)与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道级,道路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划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交通干线边界线外35米以内区域为4a类标准适用区域,交通干线边界线外35米以外区域为2类标准适用区域。表1-5-4 环境噪声执行标准 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4a类7055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现状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见表

25、1-5-5。表1-5-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序号污染物名称类标准值类标准值标准来源1高锰酸盐指数6mg/L10mg/L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生化需氧量4mg/L6mg/L3氨 氮1.0mg/L1.5mg/L4石油类0.05mg/L0.5mg/L1.5.3.2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施工期排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运营期除地面径流外无排水。施工期生活污水利用临时租用民房现有排水体系收集,排入市政污水干线,进入团结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具体见表1-5-6。表1-5-6 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

26、值 单位:mg/L序 号项 目三级标准1pH692化学需氧量(CODCr)5003BOD53004石油类205SS400噪声控制标准本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相关规定,具体见表1-5-7。表1-5-7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单位: dB(A)昼间夜间70551.6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6.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根据本工程特点和主要环境问题识别结果,采用矩阵法对可能受本工程影响的环境要素进行识别和筛选,其结果见表 1-6-1。表1-6-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矩阵环境要素项目社会环

27、境城市生态自然环境交通居民生活景观绿化施工固废施工废水环境空气噪声施工期道路施工-2S-2S-1L-1L-1S-1S-2S-2S桥梁施工-2S-2S-1L-1L-1S-1S-2S-2S管线施工-2S固废运输-1S-2S施工人员-1S-1S运营期车辆行驶+2L+1L-2L-2L绿化工程+1L+1L路面径流-1L注:(1)“”表示正影响,“”表示负影响(2)“1”表示影响较小,“2”表示影响中等,“3”表示影响较大(3)“S”表示短期影响,“L”表示长期影响由表1-6-1可以看出,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短期的负面影响,其中以对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的影响较大;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长期的负面影响,

28、体现为车辆行驶带来的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的影响,其正面影响主要体现为交通改善等方面。1.6.2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见表1-6-2。表1-6-2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结果环境要素施工期运营期社会环境交通、居民生活交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临时占地,水土流失景观改善水环境施工废水: SS、石油类路面径流:COD、SS、石油类声环境施工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交通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环境空气施工扬尘:TSP机动汽车尾气:CO、NO21.7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1.7.1评价内容分析与调查环境质量现状,对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针对本项目特点及排污特征,贯彻污染物治理“污染物达标排放”

29、的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采取有效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措施,实现达标排放的基础上,预测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述该项目选线的合理性。对该项目的建设开展公众参与工作,并对该项目的环境经济损益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和环境监测计划,并从环境角度分析项目的建设可行性结论。1.7.2评价重点针对该项目的排污特点及环境特征,将评价重点确定为施工期及运营期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及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和公众参与调查分析为评价重点,将评价区域内的水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和社会环境影响作为一般评价。1.8评价预测时段与方法1.8.

30、1评价预测时段评价分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运营期预测评价以本项目工程竣工投入运营后的第1年、第7年和第15年为预测特征年,即:2017年、2023年和2031年。1.8.2评价方法根据道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对大气、噪声环境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则采用调查分析法。1.9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该项目评价区域内无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特殊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道路两侧无环境敏感点。根据项目排污特点与区域环境状况,控制项目为工程施工期与运营期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排放

31、浓度和噪声强度,保护项目为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与声环境质量。(1)施工期主要控制施工场地的扬尘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运营期主要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量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保护目标: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现状无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9-1。表1-9-1 工程沿线环境保护敏感目标一览表环境保护要素具体保护目标与项目相对方位及与地块边界距离规模环境功能区划方位距离环境空气工程所在区域(GB3095-1996)二级标准声环境华南一路所在规划B1商业用地地块按照与拟建道路交通干线边界线距离关系,分别执行(GB3096-2008)2类、4a类标准地表水松花江(东江桥段至大顶子山段)

32、北侧16.88km(GB3838-2002)类标准阿什河东侧2.92km(GB3838-2002)类标准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内无生态环境敏感区,无珍惜野生动植物,施工期与运营期生态保护目标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施工影响区域地表植被。1.10评价专题设置本报告书评价专题设置如下: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工程污染分析第四章:项目区环境概况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第五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六章: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第七章: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八章:污染防治措施第九章:公众参与第十章: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第十一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第十二章:路线选择环境可行性分析第十三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

33、工程概况2.1建设项目名称、性质、施工安排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华南城配套道路项目晶城二路道路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地理位置:本工程起点华南中路,终点规划华南四路,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建设地点:哈尔滨市道外区。建设单位: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工程投资:总投资3101.8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265.3万元,工程其他费用554.5万元,预备费为282万元。施工安排:本项目计划总工期8个月,其中:前期准备2个月,现场施工6个月,预计2016年10月建成通车。2.2工程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主体工程为道路工程,工程总占地面积27600m2,起点华南中路,终点规划华南四路,工程全长460m,规划红线宽度60m

34、,设计行车时速50km/h,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道级。配套建设排水、照明、交通、绿化等附属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详见表2-2-1。表2-2-1 工程概况一览表项目组成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工程规模主体工程道路工程本项目新建晶城二路,起点华南中路,终点规划华南四路,工程全长460m。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道级,设计时速50km/h。规划红线宽度60m,采用二幅路断面形式,双向6车道标准,中央隔离带宽6.0m,两侧各15m机动车道, 2.0m绿化带,3.5m非机动车道,2.5m绿化带,4.0m人行道。占地(m2)27600工程长度(m)460红线宽度(m)60机动车道(m2)13063.1非机动车道

35、(m2)2961.0人行道(m2)3317.6续表2-2-1项目组成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工程规模配套工程照明工程全线新建照明灯杆,选用20基14m高(250W +400 W)+150W截光型)双臂路灯(悬挑长度2米),灯杆设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带中距路边石1米处,灯杆双侧对称布置,平均灯距42米。照明灯(基)20绿化工程全线新建道路绿化带。行道树(株)230绿化面积(m2)6900交通设施全线道路新建地面标线,地上标志,显示牌,安全防护设施等交通设施.交通设施工程(m)460排水工程道路全线新建雨水管线和污水管线,雨水管线管径d600-d1200,平均埋深2.5-3.2m,污水管线管径d40

36、0和d500,平均埋深3.5-4.5m。新建雨水管线(m)570新建污水管线(m)960土石方工程取、弃土石方工程不设取土场,路基填方与换填土方全部从市场直接购买商品石灰土;不设临时弃土场,弃土在施工场区内临时堆存,日产日清,工程弃土全部拉运至哈尔滨先锋土场处理。取土场(处)0弃土场(处)0挖方量(m3)11434.82填方量(m3)7837.86借方量(m3)7837.86弃土量(m3)11434.82施工物料来源本工程不设沥青混凝土拌合站,从市场购买商品混凝土;二灰土、三灰碎石等路基填料不设临时取土场与采石场,全部直接从市场购买成品。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座)0取土场(处)0采石场(处)0交叉

37、工程交叉工程工程北起华南中路,南至规划华南四路,中间无其他道路交叉。环保工程环境影响防护措施环保工程主要包括项目施工期噪声、废气、废水、固废处置与生态影响防护工程等措施以及跟踪监测,环保投资总计52万元,占总投资1.68%。施工期污染防治(万元)22施工监理(万元)15环境跟踪监测(万元)15工程总投资(万元)3101.82.2.1道路工程本项目新建晶城二路,起点华南中路,终点规划华南四路,道路选线范围内现状无道路。工程全长460m,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道级,设计行车时速50km/h,规划红线宽度60m,采用二幅路断面形式,双向6车道标准,中央隔离带宽6.0m,两侧各15m机动车道, 2.0m绿

38、化带,3.5m非机动车道,2.5m绿化带,4.0m人行道。本项目道路新建机动车道13063.1,新建非机动车道2961.0,新建人行道3317.6。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道路的交通干线边界线宽度为26米。2.2.2照明工程2.2.3.1地面道路照明工程1.供电电源a. 本工程路灯低压电源引自华南四路路灯箱变。b.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用电负荷。低压配电电压应采用220/380V。2.光源和灯具选择a.光源的选择:本设计路灯采用高效、节能、长寿命的高压钠灯作为光源。b.灯具的选择:本工程灯具有规划部门选择性能好、结构新颖独特、造型美观大方,cos=0.9 IP=

39、65截光型及半截光型灯具。灯杆的基础及螺栓的尺寸与灯具厂家确定后再加工制作。灯臂的悬挑长度为2m,灯具的仰角为10。3.灯具的设置选用14米高(250W +400 W)+150W截光型)双臂路灯(悬挑长度2米),灯杆设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带中距路边石1米处,灯杆双侧对称布置,平均灯距42米。表2-2-2 晶城二路照明工程量道路名称分项单位数量晶城二路14米单臂路灯 (400W+250W)+150W基202.2.4交通设施交通设施包括:信号灯、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栏、视线诱导标、防眩设施等。信号灯控制:相交道口拟采用信号灯控制(含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和行人信号灯)。交通标志:选用

40、门架式、附着式和双、单柱结构。标志基础采用刚性扩大基础。在急转弯路段布设轮廓标。路面标线:全线设置标线、导向箭头及突起路标等。护栏:安全护栏既要阻止车辆越出路外,防止车辆穿越中央分隔带闯入对向车道。2.2.5绿化工程工程总绿化面积6900平方米。运用丰富的植物元素与人工造景手法,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等各项特性,结合植物生长变化创造出多维空间。(1)行道树:人行道种植行道树,改变行道树树种单一的现象,确定骨干树种,确保道路绿化能体现出和谐统一又各具特色的整体风貌。株距暂定为4米,树种为杨,柳等良好的落叶树种。(2)道路两侧绿化带以植物剪形及低矮花灌木为主,种植形式为弧形环抱的形式,整体效果成

41、流线型,同时配以常绿剪形球等。方案整体效果上体现高低错落,整齐统一,行车时给人整齐、明快之感,避免杂乱,具有韵律美。2.2.6排水工程1)、排水体制:根据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本区域排水体制为分流制。2)、污水系统方案晶城二路(华南中路-规划华南四路)道路红线60米,污水管道双线铺设。道路东侧污水管线服务面积118.23公顷,设计流量为0.115m3/s,服务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规划地面标高128.74-136.77米,污水管线自南向北敷设接入晶城二路北侧d1000现状污水干线,管径d500,总长450米,污水管道坡度为0.15,最大充满度0.7,流速0.77m/s。平均埋深为4.5米;道

42、路西侧污水管线服务面积5.06公顷,设计流量为0.007m3/s,服务区地势北高南低,规划地面标高128.74-130.14米,污水管线自南向北敷设接入晶城二路北侧d1000现状污水干线,污水服务面积较小,流量较小,为非计算管段,从日常运行维护考虑,污水管管径为d400,总长450米,污水管道坡度为0.15。平均埋深为4.5米。预埋管d400,长度60米,平均埋深3.5米。3)、雨水系统方案晶城二路(华南中路-规划华南四路)道路红线60米,因晶城二路雨水管线规划线位为路中,采用单线敷设。雨水汇水面积10.16公顷,总流量1.12m3/s,汇水区地势北高南低,规划地面标高128.74-130.14米,雨水管线自北向南敷设接入华南四路待建雨水干线,管径d700-d1200,总长440米,顺地势雨水管道坡度为0.3-0.1,流速1.09-1.32m/s。平均埋深为2.7米3.2米。预埋管d600,长度130米,平均埋深2.5米。表2-2-3 排水工程量表路名管道类型管径长度(米)平均埋深(米)备注晶城二路污水d4004504.5(华南中路-规划华南四路)d5004504.5(华南中路-规划华南四路)d400预埋603.5合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