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改造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342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83 大小:6.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改造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改造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改造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改造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改造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改造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改造环评报告.doc(2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期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五年七月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期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查意见修改说明审查意见修改说明1、进一步按照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等技术规范要求,完善工程建设内容,补充项目备案文件,核实产能规模。P33-35完善了工程建设内容,附件中补充了项目备案文件。P32核实了建设规模。2、明确含油污泥及碱渣、酸渣来源及成分、危废代码,根据原料来源,核实最终产品种

2、类及收率,补充产品质量执行标准,类比成功实例,进一步分析整体工艺先进性,论证废油回收后进行蒸馏分离的环保、经济合理性、必要性及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P39明确了含油污泥及碱渣、酸渣来源及成分、危废代码。P36根据原料来源,核实了最终产品种类及收率,补充了产品质量执行标准。P217类比成功实例,进一步分析了整体工艺先进性。P219-P220论证了废油回收后进行蒸馏分离的环保、经济合理性、必要性及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3、补充本项目现有工程环保竣工验收相关内容,核实现有工程污染情况,分析项目与验收时的变更及这些变更的环保手续;细化原有环境问题调查,完善以新带老措施。附件中补充了本项目现有工程环保竣工验

3、收相关内容。P30-31核实了现有工程污染情况。P28分析了项目与验收时的变更及这些变更的环保手续;P82细化了原有环境问题调查,完善了以新带老措施。4、明确油水分离、底泥无害化处置的相关工艺,核实含油污泥处理后废渣中的含油率,明确破乳剂、絮凝剂、油水分离剂等药剂的主要成分;核实水平衡,进一步分析碱渣成分及污染物源强,论证进行稀释好氧生化处理的可达性,附成功案例类比,核实出水水质及回用、排放方式,细化蒸发池容积及建设方案;核实防渗工艺可行性,补充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方案。P47、P48明确了油水分离、底泥无害化处置的相关工艺。P216核实含油污泥处理后废渣中的含油率。P40明确破乳剂、絮凝剂等药

4、剂的主要成分。P59-60核实了水平衡。P51分析了碱渣成分及污染物源强。P209论证了进行稀释好氧生化处理的可达性,附成功案例类比,核实出水水质及回用、排放方式。P35细化储水池容积及建设方案。P149-150和P211-212核实了防渗工艺可行性,补充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方案。5、核实废气排放执行标准及大气评价等级,明确焚烧炉炉型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明确助燃燃料及消耗量,进一步完善烟气净化措施,明确酸性气体吸收装置的再生工艺,补充二噁英控制措施;补充恶臭污染控制措施;核实酸雾治理措施的可达性。P13核实了废气排放执行标准。P16-18核实了大气评价等级。P209明确了焚烧炉炉型符合国家相

5、关要求。P68-70明确了助燃燃料及消耗量,进一步完善了烟气净化措施。P68补充了二噁英控制措施;P69核实了酸雾治理措施的可达性。6、核实各类固废的危险性识别及产生量,明确焚烧后飞灰处置方式及最终去向,补充酸性气体吸收装置饱和或失效填料的产生量和处置方式,附危险废物处置接收相关协议;明确废渣晾晒位置及相应的防渗措施。P159核实各类固废的危险性识别及产生量,明确了焚烧后飞灰处置方式及最终去向。附件中补充看危险废物处置接收相关协议;P32明确了废渣晾晒位置。P149-150明确了相应的防渗措施。7、补充焚烧炉环境风险分析及洪水风险影响分析,补充相应的防范、应急措施;按照自治区公众参与办法,完善

6、公众参与调查方案和调查结果。完善环境监控方案,补充特征污染因子(如VOCS、二噁英、CO、硫化氢等)日常监测计划;补充“三同时”验收内容一览表,补充完善用地批复文件及相关图件。P83-84补充了焚烧炉非正常工况排污分析及防治措施。P246-252会后补充了公众参与调查,进一步完善了公众参与调查方案和调查结果。P237完善环境监控方案,补充特征污染因子(如VOCS、CO、恶臭等)日常监测计划。P238-239补充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一览表。附件中补充了用地批复文件。厂址东侧厂址南侧厂址西侧厂址北侧生产区大门办公区生产区全貌油泥储存池储水罐污水处理池锅炉房污水晾晒场现有工程油泥处理线油泥加

7、热池油水分离装置回收油储罐目 录1前言11.1建设单位简介11.2项目背景11.3环境影响评价过程31.4环评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41.5主要结论52总则62.1编制依据62.2评价目的及原则102.3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112.4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162.5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222.6环境功能规划243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263.1现有工程概况263.2改扩建项目概况313.3工程分析454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现状844.1自然环境概况844.2社会经济环境概况91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95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955.2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005.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8、及评价1026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066.1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1066.2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076.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1116.4施工期污水排放影响分析1136.5施工期固废对环境影响分析1156.6环境保护监管工作内容1167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1177.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177.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407.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457.4声环境影响评价1537.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597.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648环境风险评价1748.1评价原则1748.2风险识别1758.3源项分析1788.4结果分析1838.5风险管理1908.6环境风险措施及投资1978.7环境风险评

9、价结论1979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1999.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999.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2029.3环境保护措施汇总21310清洁生产21510.1生产工艺与装备21510.2资源能源利用22010.3产品指标22110.4污染物产生指标22210.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22210.6环境管理要求22210.7结论与建议2231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22511.1总量控制原则22511.2总量控制对象22511.3达标排放分析22511.4总量指标2261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2712.1经济效益分析22712.2社会效益分析22712.3环保投资效益分析22812.4环境效益2301

10、2.5结论23013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23113.1环境管理23113.2环境监测23713.3对达标排放的监督23813.4竣工环境保护竣工验收23814公众参与24014.1公众参与目的和作用24014.2公众参与的工作程序24014.3公众参与的调查概况24014.4公示内容及方式24114.5公众参与调查24314.6公众参与调查意见分析24614.7调查意见总结及反馈25215政策、规划符合性和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25415.1政策符合性分析25415.2规划相容性分析25615.3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25715.4小结26616结论与建议26816.1项目概况26816.2环境质量现状

11、评价结论26816.3环境影响减缓措施26916.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7016.5选址环境可行性27216.6公众参与结论27216.7清洁生产结论27316.8环境经济损益结论27316.9总结论27316.10建议与要求275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关于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新建生产、生活基地项目的备案(轮发改2008162号),轮台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12月11日。附件3:危险废物经营处理许可证附件4: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附件5:营业执照附件6: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件7: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附件8:关于对油泥环保处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附件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

12、收申请表附件10:修路基土购销合同附件11:危险废物委托处置服务合同附件12:危险废物来源协议附件13:监测报告附件14:公众参与调查表附表附表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1 前言1.1 建设单位简介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28日,注册资金1000万元,注册地点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公司经营范围为HW08(废油泥)类危险废物收集、处置和利用;油田技术服务,石油科技开发与咨询,物理勘探地震资料处理分析;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环保节能设备加工、销售;钻采配件修复;重油、润滑油、沥青、其它石油制品销售。1.2 项目背景能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目前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

13、是煤炭资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较少。而在当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需求量最大的是热值高、污染少的石油。过去几年中国出现了重工业主导增长的趋势,石油消费出现了逐步上升的趋势,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油泥是石油开采中,伴随着采出液一起从地层带出到地面的,随着采出程度上升,虽然单位量较小,但其累积量越来越大。油泥的存在影响油田采出液处理中工艺设备的运行,直接排放又会污染环境。泥与原油形成了难以分离的多种形态的混合物,大部分为孔道油和吸附于泥中的为非孔道油,不能直接分离、回收。我国每年得到的油泥总量很大,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油田开采,特别是油井采油生产和井下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油泥,比

14、较典型的有落地油泥和钻井泥;油气储运过程产生的油泥;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产生的油泥,在以上过程中生产中的含油固体废物被称为油泥。污油是炼油厂在生产和检修过程中,由于原油自身性质和加工工艺所限,会或多或少的产生污油。废酸、碱渣、废弃有机溶剂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油泥(污油)、废酸、碱渣、废弃有机溶剂,俗称油田四废。污油和油泥是宝贵的二次资源,同时也对环境有着重大威胁。油田油泥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071-001-08),属于危险废物,按照目前石油的应用量计算,油泥的产出体积非常庞大,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但造成原油大量浪费,还会占用大量的耕地,而且对周围水体、土壤、空气都将造成污染,同时

15、伴有恶臭气体产生,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卵)、病原菌、铜、铬、锌、汞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放射性核素、二噁英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将废酸、碱渣、废弃有机溶剂直接排放到土地中,可以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污染。同时利用废酸可以生产氟硅酸钠,对废弃有机溶剂再回收利用,对油泥(污油)、碱渣进行经济、无害化处理、进行废弃物再利用,是一项利国利民增加经济效益、合理利用资源的环保项目。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在轮台县塔河油田采油一厂(TK33 5TK242井之间)投资360万元投资建设了油泥环保处理项目,该项目于2008年10月委托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绿环环境科学技术研

16、究所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2008年10月18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环境保护局以“巴环控函2008238号”文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2009年8月12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环境保护局以“巴环验200911号”文对该项目进行了环保验收。塔河油田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戈壁荒漠地区。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车县和轮台县境内。构造位置为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中段阿克库勒凸起西部。阿克库勒凸起西邻哈拉哈塘凹陷,东靠草湖凹陷,南接顺托果勒隆起及满加尔坳陷。阿克库勒凸起为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上的一个长期发展的古凸起,发育了震旦系泥盆系海相沉积、石炭系二叠系海陆交互相沉积、三叠系第四系陆相沉

17、积。塔河油田揭示中下奥陶系最厚427m(未钻穿)。塔里木盆地北部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古岩溶地貌总体呈北高南低的宽缓斜坡,自北西向东南分为岩溶隆起区、斜坡区和凹地区,各地貌单元之间的古岩溶地质特征有显著差异。塔河油田可分为九个开发区。目前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主要分布在一、二、三、四、六、七区。这些开发区均获得了较高的油气产能,在其外围有的地区也获得了高产油气流,目前的井控含油气面积约1800km,显示出塔河油田所处的阿克库勒凸起西南斜坡奥陶系呈大面积连片含油特征,具有极大的油气勘探开发潜力。自1997年塔河油田发现以来,经过10年的发展,产量从39万吨跃升至2013年的536万吨,探明储量从210

18、0万吨递增到7.69亿吨,三级储量由0.7亿吨油当量递增到23.08亿吨油当量。快速发展的塔河油田已于2006年跻身全国陆地10大油田行列。2011年塔河油田发现了一个1亿吨级的稀油油藏,油田计划于2015年实现年产原油1000万吨,油田污泥的产生量约为5.4105吨/a。目前的油泥企业有塔河油田一号固废液处理站、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沙漠运输公司和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油泥环保处理项目等,处理规模约为2.0105吨/a,油泥处理规模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油田开发产生的废酸、碱渣若单独进行处理不仅造成投资浪费,而且处理成本高。废碱渣主要由常减压、催化车间的汽油、柴油的碱洗精制后排出的废弃

19、物,成品罐区油品经沉降后也可少量产生,本项目附近的炼化厂每年产生量约为2000030000吨。废酸的产生量约为1000015000吨。目前废碱渣和废酸没有专门的处理企业。在此背景下,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现有工程的基础上决定在原址投资1000万元进行油泥处理线的升级扩能改造和新建废酸与碱渣处理生产线。本项目利用油田油泥提取轻蜡油、重蜡油和渣油,废酸生产氟硅酸钠,对油泥、废酸和碱渣进行无害化处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鼓励类中第三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 第15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015年2月巴州同

20、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委托相关单位编制完成了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期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期改造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且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级为环境影响报告书。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11日委托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评价单位)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专门成立了评价小组对评价区域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勘察,

21、收集整理了与本项目有关的环境现状资料,研究了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根据现场调查、收集到的有关文件、资料,开展了初步的工程分析,确定了各环境要素的评价工作等级,在此基础上制订了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环境空气、地下水环境和声环境质量委托乌鲁木齐京城检查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监测,获得了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在公众参与调查方面,接受委托后,于2015年4月12日编制完成了公众参与工作方案,2015年4月14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网站和项目周边公示了该项目的基本信息,在2015年6月2日完成初稿得出项目初步环评结论后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网站及项目周边公示了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污

22、染防治措施,总体评价结论等内容。在第二次公示后通过走访项目所在地相关部门和群众,以随机发放调查表的方式直接收集了公众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意见和建议。 评价小组依据现状数据和有关资料,结合项目特点,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和预测,并在充分的公众参与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导则、规范的要求,编制完成了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期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稿)。提交建设单位,呈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组织审查。2015年7月8日,新疆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持召开了“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期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会。根据审查意见,评价

23、单位对报告书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补充,最终编制完成了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期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提交建设单位,报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审批。1.4 环评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环评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废气方面:主要关注运营期焚烧炉排放的废气。重点分析废气源强、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及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废水方面:主要关注运营过程中生产废水。重点分析废水水量、水质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可行性,废水不外排的保证性。 噪声方面:关注运营期厂界噪声是否可以达到相应的要求。重点分析噪声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及厂界达标可行性。固废方面:重点关注油田油泥处理工艺的合理性以及处理

24、过程废渣的产生情况、暂存要求和处理去向。1.5 主要结论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期改造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环保要求,符合轮台县县城总体规划,选址可行。在切实落实本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管理措施和环保措施的前提条件下,符合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要求,环境风险处于环境可接受的水平。项目的运营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公众对项目的建设持支持态度。项目属危险废物处置项目,是对油田油泥、废酸和碱渣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本项目的实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从环境保护角度讲,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得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巴

25、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环境保护局、轮台县环境保护局、乌鲁木齐京城检查技术有限公司以及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了建设单位的全力配合,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2 总则2.1 编制依据2.1.1 任务依据(1)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油田四废环保处理二期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15.4.11;(2)关于巴州同玉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新建生产、生活基地项目的备案(轮发改2008162号),轮台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12月11日。2.1.2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正)(2015.1.1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

26、97.3.1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修正)(2005.4.1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实施);(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1.1实施);(9)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009修正)(2006.1.1实施);(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实施);(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1.26实施);

27、(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11修正),(2012.2.1实施):2.1.3 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3日;(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2000年11月7日;(3)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013年9月10日;(4)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015年4月2日;(5)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2012年1月;(6)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

28、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2011年12月15日;(7)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令第21号), 2013年2月;(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修正)(2015.6.1实施);(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006年3月18日;(10)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2013103号,2013年11月14日;(11)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2013年9月25日;(1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

29、日;(13)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7日;(14)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年第5号),1999年10月1日;(1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一号),2008年8月1日;(16)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正)(发改环资200473号),2004年1月12日;(17)关于印发“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环发2012123号),2012年10月8日;(18)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8号),2004年7月1日;(1

30、9)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2001年12月17日;(20)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27号),2005年8月30日;(21)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28号),2005年9月19日;(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环境功能区划,2005年11月;(23)新疆生态功能区划,2003年10月;(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2005年3月修订),2005年5月1日;(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环保准入条件(新环防发201313 9号);(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10年5月1

31、日;(27)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生活用水定额的通知(新政办发2007105号);(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管理规定(试行), 2013年10月23日。(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63号),2010年5月1日;(30)关于做好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作的通知(新环防发2011389号),2011年7月29日;(31)关于下发新疆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环防发2011330号),2011年7月1日;(32)关于加强危险废物监督管理的通知(新环防发2010218号),2010年6月1日;(33)

32、关于进一步规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经营记录与报告制度有关事宜的通知(新环固发200961号),2009年8月;(3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2.1.4 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环境(HJ19-2

33、01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HJ/T 89-2003);(9)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环发200458号);(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1)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1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1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15)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1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GB508

34、5.1-2007);(1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鉴别(GB5085.2-2007);(18)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19)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20)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GB5085.5-2007)。2.1.5 参考资料(1)化工石化及医药类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环境影响评价(第二版)(马太玲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3)环境影响评价实用技术指南(李爱贞等,机械工业出版社);(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35、社);(5)塔指油田开发志(邸超等,新疆人民出版社);(6)油田油泥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陈忠喜等,科学出版社);(7)环境统计手册(方品贤等,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8)工业污染核算(陆新元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2 评价目的及原则2.2.1 评价目的针对本项目的工程特点、污染特征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及敏感程度,确定本项目的评价目的如下:(1)通过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搞清该区域的环境概况、环境功能和环境质量现状。(2)在工程分析和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实施后对该区域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结合区域环境状况,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对策,从而减少和避免污染,实现发展

36、生产、保护环境的目的。(3)分析本项目所采用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是否属于高效、低耗、低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4)对本项目的生产工艺及流程进行认真详细的分析,弄清主要污染物产生环节、排放量及排放去向,对工程实施全过程污染控制。论证本项目设计采用的污染治理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经治理后的污染源能够满足稳定达标排放的要求。总之,通过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从环保的角度,阐明本项目建设在环境方面的可行性,为项目合理布局、环保设计、环境管理及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2.2 评价原则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

37、求,遵循以下原则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依法评价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始终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政策、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等有关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并关注国家或地方在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划及相关主体功能区划等方面的新动向。 (2)早期介入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中,重点关注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 (3)完整性原则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征,对工程内容、影响时段、影响因子和作用因子进行分析、评价,突出环境影响评价重点。评价中要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加强污染源强等基础数据的分析计算,提高其可信度。通

38、过评价对项目建设可行性的分析,从环保角度给出明确结论。本环评报告要充分发挥为项目审批、环境管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作用。(4)广泛参与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应广泛吸收相关学科和行业的专家、有关单位和个人及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2.3 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2.3.1 评价因子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状况、项目排污特征及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结果,筛选结果见表2.3-1。2.3.2 评价标准根据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特点,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采用以下标准进行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3.2.1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TSP、PM10、SO2和N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39、的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参照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的推荐标准,非甲烷总烃的1小时平均浓度标准限值为2.0mg/m3。硫酸雾(硫酸)和氯化氢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具体标准值详见表2.3-2。表2.3-1 项目评价因子一览表项目评价因子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空气TSP、PM10、SO2、NO2和非甲烷总烃地下水pH、水温、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和总大肠菌群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污染源评价废气TSP、PM10、SO2、NO2、硫化氢、氨、氯化氢、硫酸雾和非

40、甲烷总烃废水pH、SS、COD、BOD5、氨氮和石油类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固废粗滤渣、废渣、反应残渣、除尘灰、碱渣、污泥、灰渣和生活垃圾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大气TSP、PM10、SO2、NO2、氯化氢、硫酸雾和非甲烷总烃地表水COD、氨氮、石油类地下水COD、氨氮、石油类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固废粗滤渣、废渣、反应残渣、除尘灰、碱渣、污泥、灰渣和生活垃圾表2.3-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环境类别污染物标准等级标准限值g/Nm3标准来源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环境空气TSP二级2003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PM10二级70100/SO2二级60150500NO2二级4080200非

41、甲烷总烃/2.0 mg/N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推荐值硫酸雾/0.1 mg/Nm30.3 mg/Nm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氯化氢/0.015 mg/Nm30.05 mg/Nm3(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类水质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2.3-3。表2.3-3 地下水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mg/L 序号污染物标准值序号污染物标准值1PH值6.58.58氨氮(mg/L)0.52总硬度(mg/L)5509氰化物(mg/L)0.13溶解性总固体(mg/L)200010汞(mg/L)0.0014硫酸盐(mg/L)35011砷(mg/

42、L)0.055挥发酚(mg/L)0.0112六价铬(mg/L)0.16硝酸盐(mg/L)3013氯化物(mg/L)3507亚硝酸盐(mg/L)0.1/(4)声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所在区域属2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2.3-4。表2.3-4 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dB(A)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类别昼间夜间260502.3.2.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1)粉尘、硫酸雾和非甲烷总烃粉尘、硫酸雾和非甲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具体浓度限值见表2.3-5。表2.3-5 大气

43、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限值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排气筒高(m)限值监控点浓度mg/m3粉尘120153.5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2硫酸雾45151.51.2非甲烷总烃12015104.02)恶臭油泥及废碱渣处理过程产生的硫化氢和氨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二级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见表2.3-6。表2.3-6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控制项目单位二级(新改扩建)氨mg/m31.5硫化氢mg/m30.063)焚烧炉焚烧炉排气筒高度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表1 标准;焚烧炉排放的尾气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表3 中相应标准,具体见表2.3-7 和表2.3-8。表2.3-7 焚烧炉排气筒高度规定限值表焚烧量(kg/h)废物类型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m)300第4.2 条规定的危险废物25表2.3-8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mg/m3 1 烟气黑度林格曼1 级2 烟尘80 3 SO2300 4 NO2500 5 CO 80 6 HCl 70 7 HF 7.0 8 Hg 0.1 9 Cd 0.1 10 Pb 1.0 11As+Ni 1.0 12 Cr+Sn+Sb+Cu+Mn 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