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玉州至海甸新埠千伏送电线路新建工程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玉州至海甸新埠千伏送电线路新建工程环评报告.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公示本)项目名称:海口玉州至海甸(新埠)110千伏送电线路新建工程建设单位: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单位: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编制日期:2016年07月目 录1、工程总体情况22、调查范围、环境监测因子、敏感目标、调查重点33、验收执行标准74、工程概况85、环境影响评价回顾136、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167、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198、环境影响调查269、环境管理状况及监测计划2910、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监测)结论与建议301、工程总体情况工程名称海口玉州至海甸(新埠)110千伏送电线路新建工程建设单位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海
2、南省海口市海府路34号联系电话*传 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海南省海口市工程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电力供应D4420环境影响报告表名称海口玉州至海甸(新埠)110千伏送电线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初步设计单位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部门海口市国土环境资源局文号市土环资规字2009507号时间2009年10月工程核准部门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号琼发改审批20092275号时间2009年12月初步设计审批部门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环境保护设施施工单位贵州送变电工程公司环境保护设施监测单位绵阳市辐射环境监测站投资总概算(万元)*环保投资(万元)
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61%实际总投资(万元)*环保投资(万元)*0.34%环评主体工程规模新建110kV同塔线路216.5km,杆塔65基工程开工日期2010年3月实际主体工程规模新建110kV同塔线路215.7km,杆塔63基投入试运行日期2012年5月2、调查范围、环境监测因子、敏感目标、调查重点调查范围参照本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工程(HJ705-2014)的要求,确定本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范围如下:表2-1 验收调查范围序号类别环评阶段的调查范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
4、程(HJ24-2014)本次验收的调查范围备注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输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参考导则HJ24-2014,30m范围完全能反映输变电工程对周边电磁环境的影响情况2声环境输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3生态环境输电线路走廊两侧200m范围内区域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参考导则HJ24-2014, 为完全了解本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将调查范围扩大为300m4水环境生活污水排放路径及受
5、纳水体生活污水排放路径及受纳水体生活污水排放路径及受纳水体/环境监测因子工频电场(工频电场强度,kV/m);工频磁场(工频磁感应强度,T);噪声(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dB(A)环境敏感目标根据原环评报告,线路在设计阶段线路沿线没有环境敏感目标,但由于环评阶段线路仅处于可研阶段,线路在按照规划路径实际架设时会受到沿线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在线路路径有一些微调,实际架设完成后,线路敏感点产生一定变化(例如:敏感点与线路相对距离变化等)。同时由于线路位于城市郊区,从线路建成投入试运行到目前验收期间沿线新建居民点较多,因此有部分居民敏感目标(1#、4#、5#敏感点)后于线路建设,而本次
6、调查对象重点关注先于线路建设的居民敏感目标(2#、3#、6#)。通过现场踏勘,在本工程验收调查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分布。根据表2-1验收调查对象与范围,验收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2,其与本工程的位置关系见图2-1,现场实景情况见表2-3。表2-2 验收阶段环境敏感目标列表序号环境敏感目标名称建筑物性质相对位置关系导线对地高度规模备注*1#*2F,平顶,高约7m线路边导线北侧外*1户后于线路存在(民房于2013年10月后建成)2#*1F,尖顶,高约5m*1户先于线路存在3#*2F3F,平顶,高约8m10m*4户先于线路存在4#*2F
7、,平顶,高约7m线路边导线南侧外*1户后于线路存在(民房于2013年10月后建成)5#*2F3F,平顶,高约10m15m线下*10户后于线路存在(民房于2013年10月后建成)6#*3F,平顶,高约13m线路边导线东侧外*2户先于线路存在调查重点(1)核查实际工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情况;(2)环境敏感目标基本情况及变更情况;(3)实际工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造成的环境影响变化;(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他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执行情况;(5)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6)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因子达标情况;(7)环境保护设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提
8、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其效果、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及有效性;(8)工程施工期和试运行期实际存在的公众反映强烈的问题;(9)验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污染因子达标情况的预测结果;(10)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情况。3、验收执行标准电磁环境标准电磁环境验收标准采用海口玉州至海甸(新埠)110千伏送电线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执行的标准,同时用新颁布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进行校核。表3-1 电磁场标准值 污染物名称阶段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及级别)标准限值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及级别)标准限值环评标准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
9、T24-1998)4.0kV/m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0.1mT验收标准(新颁布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4kV/m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100T声环境标准(1)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线路跨越公路区域执行4a类标准。(2)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表3-2 验收调查执行标准限值污染物名称标准值标准来源环境噪声昼60dB(A)/夜50dB(A)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昼70dB(A)/夜55d
10、B(A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4、工程概况工程地理位置本工程全线位于海口市境内,线路起于原玉新、玉桂线的32#杆,止于晋甸线13#杆塔。输电线路地理位置见图1,线路路径图见附图2。主要工程内容和规模本工程双回线路最终命名为110kV玉甸线和110kV玉洋新,全线采用同塔架设,线路全长215.7km,全线共架设杆塔63基。本工程由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设计,贵州送变电工程公司施工,海南电网海口供电公司负责运行管理。工程于2010年3月开工,2012年5月竣工投入试运行,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0.34%。本次工程竣工环境保护
11、验收范围为110kV玉甸线和110kV玉洋新线,与本工程同塔架设的其它110kV(江东220kV变电站至东营110kV变电站线路)、220kV线路由于目前未通电。建设内容与规模见表4-1。表 4-1 本工程建设规模及基本构成项目名称海口玉州至海甸(新埠)110千伏送电线路新建工程建设单位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性质新建建设规模采用同塔架设,线路全长215.7km,架设杆塔63基总投资*万元工程建设期2010年3月2012年5月工程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图(附流程图)图4-1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图图4-2 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图工程占地及线路设计(1)工程占地本工程线路共设63基杆塔,
12、塔基占地面积约6100m2。(2)线路设计本工程110kV双回线路从南渡江北侧的原玉新、玉桂线的32#杆塔开始,线路采用110千伏同塔双回路架设,跨越南渡江到达南渡江东岸;南渡江东岸至规划中的江东220千伏变电站段,线路与规划中的2回220千伏线路共塔架设,即采用2回220千伏和2回110千伏线路同塔四回架设;规划中的江东220千伏变电站至规划中的东营110千伏变电站段,线路采用同塔三回架设;规划中的东营110千伏变电站至晋甸线13#塔采用同塔双回路架设。线路全长15.7km,其中同塔三回段线路长度约3.5km,同塔四回段线路长度约6.0km,同塔双回段线路长约6.2km。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本工
13、程总投资为*万元,环保投资为*万元,占总投资0.34%。工程变更情况及变更说明表4-3 环评阶段与验收阶段项目变化情况对照表环评内容及规模实际内容及规模变化情况线路起于原玉新、玉桂线的32#杆,至于晋甸线13#杆塔。新建110kV同塔线路216.5km,杆塔65基线路起于原玉新、玉桂线的32#杆,至于晋甸线13#杆塔。新建110kV同塔线路215.7km,杆塔63基基本一致 由上表可知,本次验收工程中,新建线路电压等级、线路长度及杆塔建设等工程内容与环评阶段基本一致。线路环评阶段比实际建成长度短0.2km,变更原因为实际建设过程中对线路进行行了优化设计,故线路的长度和塔基数有所减少,由于线路减
14、少长度较短,且现场调查未发现施工期间环境遗留问题,线路的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因此可以根据实际建设规模对本项目进行验收。5、环境影响评价回顾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预测与结论(生态、电磁、声、水、固体废物等)海口玉州至海甸(新埠)110千伏送电线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于2008年8月完成,海南省国土资源环境资源厅以“琼土环资审字20093号”对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予以批复。(1)环境质量现状回顾大气环境: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较好,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一级标准;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电磁环境质量:根
15、据项目所在区域电磁环境现状监测数据可知,各测点的工频电场强度为8.91V/m132.95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19T0.73T,均满足国家相应标准限值。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及工程影响区域属于农业生态系统,无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分布;无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布。整个线路沿线生态环境质量较好。(2)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环境空气影响:环评表示本工程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污染。基础开挖、车辆运输等产生的扬尘在短期内将使局部区域空气中的TSP增加;施工机械(如载重汽车等)产生的尾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空气质量状况,主要污染物为CXHY、CO、NOX等
16、。施工扬尘影响主要是在线路施工区域内,通过对施工现场地面和路面定期洒水,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项目建成后无废气产生,对环境空气无影响。声环境影响:环评表示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布局各高噪声施工机械、安装消声器、隔震垫等措施,可以使施工场地的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2011)准限值要求。在线路运行期间,线路产生的噪声主要是110kV高压线路电晕放电而引起的无规则噪声以及电荷运动产生的交流声,同时还有因高空风大而引起的风鸣声,但是噪声级很小,一般情况下与线路走廊下方的声环境背景值很接近,其噪声与生活、交通、工厂等其他噪声源相比要小得多,并常常被背景噪声所淹没,而且噪声因随距
17、离不断加大而逐渐衰减,因此,不会对声环境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水环境影响:工程施工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线路的施工点较分散,所产生的施工废水较少,对于施工废水经简单沉淀处理后,清水用于周边林草浇灌,对沿线附近地表水体水质无影响;对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就近租住,产生的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因此,施工期废水对周边环境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本工程在运行期间无废水产生,对项目周边的水环境无影响。固体废物影响: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本工程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属于危险固废,由建设单位分类回收。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由施工人员收集后清运至附近村镇的垃圾收集
18、点处理处置。本工程运行期间不产生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无影响。电磁环境影响:环评根据类比分析预测结果,本工程运行期线路下方距地面1.5m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1163kV/m,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7.87T,均满足评价标准要求。生态影响:本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线路施工期间虽不可避免局部损坏线路沿线周围原有植被,但工程施工完后将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和绿化补偿,使该地块植被得以恢复和补偿;基础开挖和线路架设工程规模小,而且施工完后又及时恢复植被,施工过程水土流失发生的规模及几率微小;因此,本项目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微小,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3)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大气污染防治
19、措施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包括机械设备尾气和扬尘,扬尘主要包括土地平整、打桩、开挖土方、材料运输等活动产生的扬尘以及建筑材料(如水泥、石灰等)装卸和施工搅拌等产生的扬尘。对于尾气主要加强机械保养、使机械、设备状态良好;对于扬尘要加强施工作业管理,并对干燥的施工作业区和施工道路洒水,使其地面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减少扬尘量。 噪声治理措施应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减震处理的设备;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避免多种高声级设备同时施工,晚上(22:0008:00)及中午(12:0014:00)禁止施工。固体废物治理措施临时弃土就地堆放在塔基附近,并做好临时防护;施工结束后,表土用于
20、绿化覆盖,多余弃土填于塔基连梁内整治绿化;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分类回收。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由施工人员收集后清运至附近村镇的垃圾收集点处理处置。电磁辐射治理措施建议输电线路设计及建设过程中,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如加装滤波器、接地线良好接地等;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线路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科学设置导线排列方式,选购光洁度高的导线;线路高度设置应根据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中的规定执行。生态保护措施工程施工根据图纸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分片开挖、铺设、及时回填,减少施工对土地的扰动,减少弃土的临时堆放。塔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拌和时采用钢板垫底,以减少混凝土
21、浆残留原地,利于植被尽快回复生长。加强施工管理和临时防护措施,做好临时堆放场地的植被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对破坏的现场植被(草皮)及时进行恢复,可消除工程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根据海口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关于海口玉州至海甸(新埠)110千伏送电线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市土环资规字2009507号),本工程批复意见如下:(1)项目建设要按国家电力线路相关技术规范及规定要求,合理设计线路高度和走廊高度,并与沿线周围敏感建筑物保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保证架空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输电导线和杆塔装置的布设要与架空通信线保持合适的距离或高度,避免产生干扰。(2)加
22、大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力度,应落实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需尽量采用低噪音的施工设备,并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防止和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6、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阶段影响类别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文件中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未采取措施的原因前期生态影响线路路径设计应符合当地规划要求,尽量避开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目标。对跨越车道的线路,考虑采用增加塔高的办法跨越。经验收调查确认,线路路径尽量避免了对居民的干扰。线路跨越小车道等,增加了塔高,未对植被进行破坏。环评及其批复要求均已落实,采取高塔跨越措施,保证了线下电磁环境达标及对道路的安全距离。工程建设施工未对生态环境
23、产生明显影响。前期电磁污染影响按照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092-1999)及国务院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01.07修正版)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合理地设计线路高度;输电线路设计及建设过程中,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如接地线良好接地等;经验收调查,本工程线路按照相关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合理地设计线路高度;经验收调查,线路所有高压设备、建筑物钢铁件均接地良好,所有设备导电元件间接触部位均连接紧密,减小了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输电线路监测断面和工程沿线各敏感点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验收标准要求。前期噪声污染影响输电线路的电气设备通过优化设备选型、加
24、强维护、绿化等措施,使线路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线路设备选用了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噪声电气设备。线路下方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限值要求。前期社会影响根据海南电网规范设计技术原则和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合理设计工程建设。经验收调查,工程建设施工期和运行期对工程产生的污染进行控制及治理,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未对附近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施工期生态影响工程施工根据图纸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分片开挖、铺设、及时回填,减少施工对土地的扰动,减少弃土的临时堆放。塔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拌和时采用钢板垫底,以减少混凝土浆残留原
25、地,利于植被尽快回复生长。加强施工管理和临时防护措施,做好临时堆放场地的植被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对破坏的现场植被(草皮)及时进行恢复,可消除工程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经现场验收调查:施工结束后对基附近的施工迹地进行了植被恢复;施工过程中加强了环境管理与监控工作,提出了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结束后基本上完成了施工场地的清理和植被恢复。输电线路塔基附近水土保持措施完善,未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影响。经调查未发现渣土乱堆乱放现象。施工期噪声影响应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减震处理的设备;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避免多种高声级设备同时施工,晚上(22:0008:00)及中午(12:0
26、014:00)禁止施工。施工过程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经调查夜间未进行高噪声施工,并严格控制夜间运输车辆经过居民集中区。本工程施工期间未发生噪声扰民问题。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工程施工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线路的施工点较分散,所产生的施工废水较少,对于施工废水经简单沉淀处理后,清水用于周边绿化浇灌;对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就近租住,产生的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经调查,施工少量泥浆废水合理进行了沉淀分离,底泥全部交当地环卫部门处理,没有堆积遗留问题。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当地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未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无遗留环境问题。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加强施工作
27、业管理,并对干燥的施工作业区和施工道路洒水,使其地面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减少扬尘量;注意建筑材料的合理堆放和装卸,以降低粉尘产生量;加强机械保养、使机械、设备状态良好。经验收调查确认,工程施工未发生扬尘污染问题。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临时弃土就地堆放在塔基附近,并做好临时防护;施工结束后,表土用于绿化覆盖,多余弃土填于塔基连梁内整治绿化;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分类回收;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由施工人员收集后清运至附近村镇的垃圾收集点处理处置。经调查,施工中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堆放,生活垃圾定期清运,装袋进行统一处理;施工产生的挖方大部分用于塔基回填,少量余方在塔基周围作为绿化覆土。工程建设产生的固体废
28、物未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施工期社会环境影响按照环保部门有关要求设计和施工,对工程产生的污染进行控制及治理,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调查,工程施工建设期间,未对工程附近居民生活和交通造成明显不良影响,且施工期较短,对居民生活和交通造成的影响随着施工的完工而结束。试运行期生态影响按照工程建设方案,其工程完成后,将施工期破坏的场地进行绿化,及时恢复临时占地植被,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并可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得以恢复或增加。经现场验收调查:对临时占地进行了草地绿化处理;施工结束后基本上完成了施工场地的清理和植被恢复。线路沿线水土保持措施完善。试运行期电磁环境影响电磁环境满足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
29、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推荐值要求及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控制限值要求。敏感点工频电场强度在76.42V/m1245V/m之间,均满足4kV/m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要求;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75T6.15T之间,均满足100T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要求。线路监测断面工频工频电场强度在3.38V/m953.3V/m之间,均满足4kV/m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要求;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37T2.46T之间,均满足100T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要求。试运行期声环境影响合理选择输电线路电器设备以达到吸声降噪的目的。线路沿线噪声验收监测结果在41.244.5dB(A)之间,夜间噪
30、声验收监测结果在37.539.4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限值要求。试运行期社会环境影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运行,做好输电线路设备的正常维护和检修。经调查,工程试运行期间,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运行,做好输电线路设备的正常维护、检修和监管工作,未对附近居民生活和交通造成不良影响。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的经济建设起拉动和促进作用,保证了当地电力的正常稳定的供应和运行。7、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电磁环境监测监测因子及监测频次本次验收调查对本工程110kV线路调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本工程110kV线路试运行期间进行电磁影响监测。具体的监测因子和监测频次见表7-1。表7-1 输电
31、线路验收调查电磁环境监测因子和频次项目监测因子监测频次断面工频电场、磁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每个点测量1次,工频电磁场强度每次读数5次。环境敏感点工频电场、磁场监测方法及监测布点(1)监测方法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 681-201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2)监测布点敏感点监测:主要考虑线路跨越和与线路相对较近的房屋,监测点位一般位于敏感点靠近线路一侧,同时对于具有监测条件的不同楼层房屋分楼层进行监测。本监测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进行监测。表7-2 敏感目标监测点位布设点位序号监测点位位置备注1#*110kV玉洋新8
32、9#90#杆塔110kV玉甸线26#27#杆塔2#*3#*110kV玉洋新85#86#杆塔110kV玉甸线30#31#杆塔4#、5#*110kV玉洋新线58#60#杆塔间110kV玉甸线56#58#杆塔间6#*110kV玉洋新线45#46#杆塔间110kV玉甸线70#71#杆塔间7#*8#*110kV玉洋新线43#44#杆塔间110kV玉甸线72#73#杆塔间9#*断面监测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应以弧垂最低位置处档距对应两杆塔中央连线对地投影为起点,监测点应均匀分布在边相导线两侧的横断面方向上。对于挂线方式以杆塔对称排列的输电线路,只需在杆塔一侧的横断面方向上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取常
33、用5m,在测量断面最大值时,相邻监测点的距离应不大于1m。由于本工程110kV玉甸线和110kV玉洋新线同塔的110kV和220kV线路目前未通电,因此本次只布设1个监测断面是合理的。表7-3 断面监测点位布设点位序号监测点位位置备注10#23#110kV玉洋新线60#61#杆塔间,110kV玉甸线55#56#杆塔间线高30m监测单位、监测时间、监测环境条件本次验收监测单位、监测时间、监测环境条件见表7-4。表7-4 验收监测单位、监测时间、监测环境条件项目备注监测单位绵阳市辐射环境监测站监测环境2023;环境湿度:6065%;天气:晴;风速:1.6m/s。点位说明测点已避开较高的建筑物、树木
34、、高压线机金属结构,测量地点相对空旷。“测量高度”指距地面1.5m。监测仪器及工况本次验收监测仪器信息见表7-5。表7-5 验收监测仪器信息监测项目仪器名称检出限检定有效期校准证书号检定单位工频电磁场NBM550/EHP50D低频电磁场测量系统电场0.5V/m2016-9-22电场:校准字第201509008245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磁场0.3nT2016-9-22校准字第201509008911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至2016年3月23日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期间,本工程110kV线路运行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运行工况情况见表7-6。表7-6 验收监测期间本工程线路运行工况表序号名称电流(
35、A)有功功率(MW)无功功率(MVar)1110kV玉甸线90.48-16.39-7.682110kV玉洋新9.641.13-1.63由于输变电项目工频电场由电压决定,其验收负荷工况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而工频磁场由电流决定,而电流受用电负荷影响短期不能达到额定电流值(333A),但工频磁场与电流基本呈正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对现状电流下的工频磁场进行监测,再根据现状电流占额定电流的百分比进行修正,可以得到满负荷状态下工频磁场影响。验收在测得线路的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值后,均根据现状电流占额定电流的百分比(27%)进行修正后得到满负荷状态下工频磁感应强度值。监测结果分析按选定的监测点位和监测方
36、法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对本工程线路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监测,监测报告见附件。监测结果见表7-7、表7-8。表7-7 环境敏感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结果序号监测目标工频电场强度监测值(V/m)工频磁感应强度(T)监测值修正值1本工程输电线路边导线外*(110kV玉洋新89#90#、110kV玉甸线26#27#杆塔间)450.41.0223.782本工程输电线路边导线外*(110kV玉洋新89#90#、110kV玉甸线26#27#杆塔间)744.31.6616.153本工程输电线线下*(110kV玉洋新线85#86#、110kV玉甸线30#31#杆塔间)875.16.8510-12.534本
37、工程输电线线下* (110kV玉洋新线59#60#、110kV玉甸线56#57#杆塔间)12459.2310-13.425本工程输电线路边导线外*(110kV玉洋新线58#59#、110kV玉甸线53#54#杆塔间)112.48.410-13.116本工程输电线路线下*(110kV玉洋新线45#46#、110kV玉甸线70#71#杆塔间)76.422.0310-10.757本工程输电线路线下*顶(110kV玉洋新线45#46#、110kV玉甸线70#71#杆塔间)351.82.9810-11.108本工程输电线路线边导线外*(110kV玉洋新线43#44#、110kV玉甸72#73#线杆塔间)
38、152.46.9710-12.589本工程输电线路线边导线外*(110kV玉洋新线43#44#、110kV玉甸72#73#线杆塔间)933.28.9910-13.33表7-8 本工程线路工频电磁场断面监测结果序号监测目标工频电场强度监测值(V/m)工频磁感应强度(T)监测值修正值10本工程输电线路塔中连投影点北侧1m处(110kV玉洋新线60#61#、110kV玉甸线55#56#杆塔间)911.56.3410-12.3511本工程输电线路塔中连线投影点处(110kV玉洋新线60#61#、110kV玉甸线55#56#杆塔间)953.36.6510-12.4612本工程输电线路塔中连投影点南侧1m
39、处(110kV玉洋新线60#61#、110kV玉甸线55#56#杆塔间)900.86.1210-12.2613本工程输电线边导线投影点处(110kV玉洋新线60#61#、110kV玉甸线55#56#杆塔间)879.65.9910-12.2214本工程输电线边导线投影点外侧5m处(110kV玉洋新线60#61#、110kV玉甸线55#56#杆塔间)682.34.7810-11.7715本工程输电线边导线投影点外侧10m处(110kV玉洋新线60#61#、110kV玉甸线55#56#杆塔间)434.54.0610-11.5016本工程输电线边导线投影点外侧15m处(110kV玉洋新线60#61#、
40、110kV玉甸线55#56#杆塔间)368.13.6910-11.3717本工程输电线边导线投影点外侧20m处(110kV玉洋新线60#61#、110kV玉甸线55#56#杆塔间)254.33.1810-11.1818本工程输电线边导线投影点外侧25m处(110kV玉洋新线60#61#、110kV玉甸线55#56#杆塔间)156.42.8210-11.0419本工程输电线边导线投影点外侧30m处(110kV玉洋新线60#61#、110kV玉甸线55#56#杆塔间)92.722.6410-10.9820本工程输电线边导线投影点外侧35m处(110kV玉洋新线60#61#、110kV玉甸线55#5
41、6#杆塔间)56.432.1010-10.7821本工程输电线边导线投影点外侧40m处(110kV玉洋新线60#61#、110kV玉甸线55#56#杆塔间)34.281.8110-10.6722本工程输电线边导线投影点外侧45m处(110kV玉洋新线60#61#、110kV玉甸线55#56#杆塔间)14.321.2110-10.4523本工程输电线边导线投影点外侧50m处(110kV玉洋新线60#61#、110kV玉甸线55#56#杆塔间)3.381.0110-10.37(1)敏感点验收监测结果从表7-7可以看出,敏感点工频电场强度在76.421245V/m之间,均满足4kV/m公众暴露控制限
42、值要求;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75T6.15T之间,均满足100T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要求。(2)线路监测断面监测结果从表7-8可以看出,线路监测断面工频电场强度在3.38V/m953.3V/m之间,均满足4kV/m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要求;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37T2.46T之间,均满足100T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要求。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变化趋势:在线路边导线外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变化规律见图7-1、图7-2。图7-1 本工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监测断面变化趋势图图7-2 本工程输电线路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断面变化趋势图声环境监测监测因子及监测频次本次验收调查对本工程110kV线路调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
43、点、本工程试运行期间进行声环境监测。具体的监测因子和监测频次见表7-9。表7-9 输电线路验收调查声环境监测因子和频次项目监测因子监测频次线路线下噪声噪声昼夜间各测量1次。环境敏感点噪声监测方法及监测布点(1)监测方法: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监测布点:具体的监测布点图见表7-10。表7-10 噪声监测布点一览表点位序号监测点位位置备注1#*110kV玉洋新89#90#杆塔110kV玉甸线26#27#杆塔2#*3#*110kV玉洋新85#86#杆塔110kV玉甸线30#31#杆塔4#、5#*110kV玉洋新线58#60#杆塔间110kV玉甸线56#58#杆塔间6#*110kV玉洋新线45#46#杆塔间110kV玉甸线70#71#杆塔间7#*8#*110kV玉洋新线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