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玉沙kV输变电新建工程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358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玉沙kV输变电新建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玉沙kV输变电新建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玉沙kV输变电新建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玉沙kV输变电新建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玉沙kV输变电新建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玉沙kV输变电新建工程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玉沙kV输变电新建工程环评报告.doc(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

2、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 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9 -环境质量状况- 1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5 -评价适用标准- 18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9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3 -环境影响分析- 25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1 -环境管理及跟踪监测- 34 -环保投资估算- 36 -公众意见征询- 37 -结论与建议- 41 -附 件附件1 电磁及声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3、;附件2 海南电网公司 海南电网规划201358号关于印发海口玉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议纪要的通知附件3 海南电网公司 关于调整口玉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内容的通知附件4 海口市规划局 海规函20132100号 关于口玉沙110kV变电站输变电工程线路路径的复函附件5 国有土地使用证附件6 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 辐射院监字(2015)第0143号海口玉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电磁环境及噪声监测报告附件7 四川省创晖德盛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电力村110kV变电站与110kV、110kV玉晋、II回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监测附件8 四川省创晖德盛环境检

4、测有限公司 110kV丘滨双回电缆电磁环境监测报告附件9 公众参与调查表附件10 海口市环境保护局 海环审字20121143号关于批复海口玉沙广场南区三期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函附件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 图附图1 地理位置图附图2 玉沙110kV变电站平面布置图附图3 变电站外环境关系图附图4 线路路径、外环境关系及监测布点图附图5 电缆敷设方式一览图附图6 杆塔及基础一览图现场照片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海口玉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建设单位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经办联系人*通讯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34号联系电话*传 真邮政编码621000建设地点海南省海口市玉沙村立项审

5、批部 门海南电网公司批准文号海南电网规划201358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供应业D4420占地面积(平方米)变电站:1175线路:154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7946环保投资(万元)3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44%评价经费预计投产日期2016年工程内容及规模:一、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0kV玉沙站位于海口市金贸片区,该片区及周边区域目前由110kV侨中、电力村、滨海站供电,2011年高峰负荷日侨中站重载,电力村站和滨海站负载率也接近70%,该区域的110kV变动容量已经无法满足负荷发展需求,且供电安全存在一定隐患,110kV玉沙站的投产可以减轻周边

6、站的供电压力,加强110kV电网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为满足玉沙村及周边区域负荷的增长需求,加强玉沙村周边区域的电网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有必要建设110kV玉沙站。为此,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对海口玉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15年5月,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接受委托,并对本工程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调查,收集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有关工程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表及专题报告。2015年7月,受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委托,海南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并形成评审意见,我院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后编制完成本报告

7、表及专题报告。二、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海南电网公司以海南电网规划201358号文(附件2)确立本项目的立项;玉沙110kV变电站站址占地属海南安中置业有限公司,用地已取得国土土地使用证;本项目线路的选择经海口市规划局的确认同意本项目选线,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规划要求。本项目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中第一类鼓励类(电网改造及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三、清洁生产原则的符合性本项工程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了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及确保送电工艺可靠,其设备选型及选用材质满足送电需要,能有效地减少

8、或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因此,工程符合清洁生产原则。四、确定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的依据本项目属330kV以下送(输)变电工程,根据国家环保部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 第33号,2015年6月1日起实施),确定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文件的形式为环境影响报告表(电磁及声环境部分编写环境影响专题报告)。五、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1、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新建玉沙110kV变电站,站址位于海口市金贸片区,拟建华府路与王府路交叉口西侧。建设规模为:主变容量:终期350MVA;110kV出线间隔:终期4回; 10kV出线间隔:终期314回;无功补偿:终期3(

9、4000+6000)kvar。本期一次建成,本次评价按照终期规模进行评价。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海口供电局与海南安中置业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海口供电局利用玉沙广场附属裙楼作为变电站用房。待变电站主体结构及场地配套设施建成后,海口供电局进行后续变电站室内装修、变压器等设备安装。(2)110kV线路工程:新建丘滨A线“”接入玉沙变双回电缆20.75km,电缆采用FY-YJLW03-Z-64/110kV-800mm2型,新建电缆终端塔2基。塔基占地约40m2,电缆沟占地约1500m2。新建线路位于海口市龙华区内。(3)光缆通信工程:沿新建丘滨A线“”接入玉沙变双回电缆配套架设两根24芯OPGW光缆。鉴于

10、光缆通信工程对环境基本无影响,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对其不再进行专门评价。项目建设基本构成及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见表1-1。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表1-1 项目建设基本构成表名 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施工期营运期海口玉沙110kV变电站主体工程主变及110kVGIS配电装置户内布置,110kV电缆出线。主变规模:350MVA;110kV出线间隔4回;10kV出线间隔314回;无功补偿:3(4000+6000)kvar。噪声、植被破坏、生活污水、扬尘、水土流失、固体废物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辅助工程给、排水系统,事故油池(30m3),化粪池(2m3)生活污水、事故油公用工程站外道路噪声、

11、扬尘办公及生活设施主控楼、值班室和厕所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绿化线路工程主体工程新建丘滨A线“”接入玉沙变双回电缆20.75km,电缆采用FY-YJLW03-Z-64/110kV-800mm2,新建电缆终端塔2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办公及生活设施仓储或其它光纤通信工程沿新建丘滨A线“”接入玉沙变双回电缆配套架设两根24芯OPGW光缆2、主要设备选型表1-2 主要设备选型设备型号海口玉沙110kV变电站110kV主变压器主变:三相双卷自冷型油浸变压器主变型号:SZ11-50000/110额定电压:11081.25%/10.5Kv数量:3台110kV电压设备户内GIS装置10kV电压

12、设备户内成套开关柜110kV线路工程导线电缆采用FY-YJLW03-Z-64/110kV-800mm2,地线采用两根OPGW复合光缆铁塔塔型呼高(m)基数铁塔基础电缆终端塔LTA2144242板式直柱基础本项目输电线路使用的杆塔及基础见附图5。六、项目总布置及线路选线的合理性分析1、玉沙110kV变电站(1)玉沙110kV变电站选址合理性分析玉沙110kV变电站为附建式变电站,位于海口市玉沙广场项目裙房内,利用玉沙广场附属裙楼作为变电站用房。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海口供电局与海南安中置业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变电站主体结构及场地配套设施由安中国际石油控股有限公司承建。站址处为建设用地,无拆迁赔偿。站

13、址西侧为明珠路,北侧为金茂东路,站址紧邻华府路,交通便利。该站址具有以下特点:站址附近无军事设施、飞机场等重要无线电保护设施,地势开阔;站址附近无重要文物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特殊生态敏感目标;交通条件较好,有利于施工和运行管理;站址附近无地下矿藏及文物,站区范围内无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稳定;站址区内构造不发育,场地区域构造稳定;站址不受50年一遇洪水位影响。综上所述,该区域外环境关系、交通、地质、水文因素等条件均较好,满足玉沙110kV变电站选址的环保要求。变电站的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图详见附图2。(2)变电站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平面布置:本站为主变及110kVG

14、IS配电装置户内布置变电站。全站设一座三层开关楼,包括主变压器在内所有设备均采用户内布置。开关楼主体三层。地下层(-2.0米层)为电缆夹层,一层(1.5米层)为10kV成套开关柜双列布置高压配电室、电容器室等;二层(6.5米层)为GIS室、二次设备室、蓄电池室及通信室等。主变压器室与开关楼主体相连,紧邻开关楼东南侧,主变压器布置于主变室内。变压器采用本体和散热器一体布置方式。本站为户内布置变电站,站内布置紧凑,占地面积较小;主变压器铁心垫脚与箱底、箱底与基础之间分别设置了减振橡胶板,可有效降低噪声对周边影响;开关楼墙体等可有效降低主变压器及设备对周边电磁环境及声环境的影响。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总

15、图布置合理。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给排水:玉沙110kV变电站为附建式变电站,给排水设施均依托玉沙广场项目。本变电站的排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事故排水和站区雨水。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玉沙广场项目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站区内雨水经站内管道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根据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2011),主变压器下设集油坑,坑内铺设不小于350mm厚卵石层,站区内按照终期主变规模修建事故油池(30m3),事故油池的容积大于单台主变油量的60。当主变压器事故或检修时,其绝缘油可经事故排油管从集油坑排入事故油池

16、,变压器油回收利用,少量废油由专业公司回收,不外排。2、输电线路(1)线路路径根据海南电网公司关于调整海口玉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内容的通知:“玉沙站新建双回110千伏线路接入明珠至滨海110kV线路,长约20.75km”。110kV明珠变电站位于海口市滨海大道丽晶路西侧,目前尚未建成投运。海口明珠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已于2013年取得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批复(琼土环资函2013259),该工程新建四回 110kV线路接丘海至滨海双回110kV线路,形成丘海至明珠线路、明珠至滨海线路。由于海口明珠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尚未建成,明珠至滨海110kV线路尚未形成。因此

17、,本次环评沿用现有线路“110kV丘滨A/B线”名称。本工程新建线路为“丘滨A线“”接入玉沙变双回电缆”。原110kV丘滨A/B双回线路沿滨海大道走线。将110kV丘滨A线27#塔两侧解口,通过新建两基电缆终端塔引下改为电缆走线,新建电缆穿过滨海大道与明珠路交叉口,沿明珠路东侧新建电缆沟向南走线至华府路,再左转沿华府路北侧新建电缆沟向东走线至玉沙站。穿越城市主干道段线路,采用顶管设计;电缆线路在40m宽明珠路走线时,规划电力管位于道路东侧距离道路中15m处;在12m宽华府路走线时,规划电力管位于道路北侧距离道路中5m处。线路长约20.75km,共设电缆终端塔2基,塔基占地约40m2,电缆沟占地

18、约1500m2。新建线路均位于海口市龙华区境内。线路位于城区内,沿现有及规划道路走线,所经地段平坦,沿线植被主要为城市绿化植被。本工程110kV线路路径具有下列特点:按照系统规划,进出线均进行通道统一规划;沿线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文物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需要保护的生态敏感区;线路路径符合当地规划;线路采用电缆敷设,节约占地,降低了电磁环境影响。本项目输电线路的选择经海口市规划局的确认同意本项目选线,本项目的建设与当地城市规划相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线路路径选择是合理的。(2)线路交叉跨越情况本工程电缆线路的埋深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要求,

19、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埋地电缆与平行及交叉跨越物的最小距离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规定考虑,见表1-3。表1-3 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m)电缆直埋敷设时的配置情况平行交叉控制电缆之间-0.5电力电缆之间或与控制电缆之间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0.10.510kV以上电力电缆0.250.5不同部门使用的电缆0.50.5电缆与地下管道热力管沟20.5油管或易(可)燃气管道10.5其他管道0.50.5电缆与建筑物基础0.6电缆与公路边1.0电缆与排水沟1.0电缆与1kV以下架空线电杆1.0电缆与1kV以上架空线杆塔基础4.0

20、(3)林木砍伐情况电缆沟沿人行道敷设,无植被砍伐。(4)线路工程土石方量输电线路土石方工程量主要包括塔基及电缆沟开挖等,线路工程总挖方量约为2550m3,填方量约675m3,弃土量约1875m3,弃土运至指定的弃土场堆放,本工程不需设专门弃渣场。七、项目拆迁及安置本项目玉沙110kV变电站拟建站址处无民房,工程的建设没有拆迁问题;本工程输电线路在线路路径拟定时,已避让民房,线路全线沿现有及规划道路走线,采用电缆敷设,本项目无民房拆迁问题。八、工程占地情况本项目玉沙110kV变电站围墙内占地面积1175m2,站址占地是规划的建设用地,目前玉沙广场项目在施工中,本工程变电站拟建站址处为施工场地。本

21、项目新建双回电缆20.75km,共设杆塔2基,塔基及电缆沟占地约1540m2。本项目线缆沿现有及规划道路走线,占地不占用基本农田,项目的建设对基本农田无影响。九、施工组织措施(1)交通运输站址西侧为明珠路,北侧为金茂东路,站址紧邻华府路,交通便利。(2)施工工序新建玉沙110kV变电站施工工序为基础开挖、浇筑基础、设备安装等,施工周期约需34个月,平均每天安排施工人员15人。线路施工工序为材料运输、电缆沟开挖及施工、电缆安装、回填恢复等。平均每天安排施工人员10人,输电线路施工周期约需1个月。十、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总投资为7946万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5。表1-5 本项目主要技

22、术经济序号名称单位变电站电缆合计1占地面积m21175154027152进站道路长度m3挖方m30255025504填方m306756755总弃/填土量m30/01875/01875/06总建筑面积m2328932897总投资万元557623707946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工程为新建输变电项目,变电站工程用地为建设用地,线路沿现有及规划道路走线,无原有污染问题,经现场监测,拟建区域电磁环境达标。玉沙广场建设项目于2012年完成环评工作,玉沙广场南区三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取得海口市环境保护局批复(海环审字20121143号)。玉沙广场南区三期项目由一栋31层综合办公楼、多层

23、停车库及其他配套设施组成,共计建筑面积约92525.47 m2,配套建设化粪池、垃圾收集系统等环保设施。玉沙广场建设项目于2013年破土动工,目前仍处于主体工程施工阶段。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海口供电局与海南安中置业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海口供电局利用玉沙广场附属裙楼作为变电站用房。待变电站主体结构及场地配套设施建成后,海口供电局进行后续变电站室内装修、变压器等设备安装。海口玉沙广场南区三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范围包含了玉沙变电站主体结构及配套设施,因此,本次环评不对玉沙变电站主体结构施工期进行评价。项目建成后,110kV玉沙变电站值守人员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均可依托玉沙广场内化粪池和垃圾收集系统收

24、集处理。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形、地貌、地质本工程位于海口市龙华区,场地原始地貌单一,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及周围未发现第四世纪活动性断裂构造,无不良地质作用,未发现有开采价值的矿床,场地稳定性较好。根据全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及全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场地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岩土特性,初步将场地分类划分为中软土场地,建筑场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二、水文站址区浅层地下水系赋存于全风化玄武岩及中风化玄武岩中

25、的孔隙裂隙型潜水,其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该含水层赋水性一般。测得水位埋深为5065.0m。预估水位年变幅为5.0m。 三、气象本工程位于海口市境内。项目所在区域地处热带北缘,属于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寒。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到11到12万卡;年平均气温23.8,最高平均气温28左右,最低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mm,平均日降雨量在0.1mm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834mm,平均相对湿度85。旱季以东北风为主,雨季以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

26、4m/s。表2-1 海口市气象特征值表项目单位气象特征值气温年平均气温23.8湿度平均相对湿度%85风速年平均风速m/s 3.4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mm1664一日最大降水量mm2440平均雨天日数d150平均雾天日数d7平均冰雹日数d1.4平均大风日数d33平均雷暴日数d76四、植被、生物多样性本工程变电站及线路位于海口市区内,站址现为建设用地,经调查可知,在调查区没有发现珍稀濒危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海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名木古树。站址及线路周边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工程区域内人类活动频繁,野生动物资源较少,未发现珍稀保护动物。四、自然景观、矿产资源及文物古迹根据海南地质资料及现场调查

27、,本工程区域内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场地稳定性较好,没有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工程区域内无文物古迹分布,不存在压埋矿产资源及文物古迹问题。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本工程位于海南海口市境内。海口简称“椰城”,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口处于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海口于1926年建市,是一座独具热带风光的美丽滨海城市。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2014年,海口市下辖4个区22个镇21个街道办事处176个社区居委会248个村民委员会。陆地面积2304.84

28、km2,海域面积830km2,海岸线长131km,滩涂面积130km2,耕地面积7.9万hm2。常住人口220.07万人,其中占常住人口比例最大的是汉族,占常住人口99.2%;其次是黎族,占0.4%;第三是苗族,占常住人口0.12%。海口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的省会,是海南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处于华南经济开发带的前沿位置,毗邻港澳台、东南亚、是连接大陆和东南亚的枢纽,发展华南经济圈的区域合作和外向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1992年以来,海口跨入“中国城市综合环境实力50强”、“中国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行列,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世界健康城市试点,并荣

29、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未来海口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努力建成环北部湾的重要经济城市,华南地区的花园城市,国内外理想的第二居住地,世界上著名的热带风光滨海特色的绿色国际性城市。2014年,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5.51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58亿元,下降2.4%;第二产业增加值215.67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735.26亿元,增长11.3%。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三次产业比

30、例由上年的6.2:22.9:70.9调整为5.5:21.4:7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000元,比上年增长7.7%,按年均汇率折算为7418美元。经调查,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无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无压埋文物现象。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项目地处城市环境,大气、水环境质量主要受区域环境影响。根据2014年海南省第三季度环境状况公报,海口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100%的监测日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海口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海口市地表水水质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由于本项目大气

31、、水污染物的产生量很小,对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无影响,故本次环评没有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监测,仅针对本项目主要影响因子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和噪声进行了环境现状监测,其现状监测详见本项目电磁及声环境影响专题报告,此处仅列出监测结果。一、环境现状监测点位的布置及合理性分析2015年6月1日,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对海口玉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拟建变电站站址及输电线路沿线的电磁环境及声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工频电磁场及噪声。本次环评现场调查期间,评价人员首先根据设计、建设单位人员介绍本工程输电线路情况,并对本项目变电站址附近和输电线路沿线现场踏

32、勘调查,本项目输电线路沿线无居民敏感目标。根据本工程变电站及输电线路评价范围内环境状况确立了具体的电磁环境监测点位。为了解玉沙110kV变电站所在位置、拟建电缆沿线及原有丘滨A/B线沿线的环境现状,在拟建110kV玉沙变站址处、拟建丘滨A线“”接入玉沙变双回电缆上方、110kV丘滨A/B线27#28#线下各布设了1个监测点,监测内容为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和噪声;在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的4处敏感目标处个各布设1个监测点,监测内容为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和噪声。由以上分析可知,本次监测在项目评价范围内所布设的7个监测点位能够较好地反映项目所在区域的电磁环境及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置合理。具体的环境质

33、量现状监测点位见下表3-1。表3-1 监测布点一览表序号位 置距离监测因子1110kV丘滨A/B线27#28#线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2拟建110kV电缆上方3拟建110kV玉沙站站址处4海南建行小区站址南侧22m5海口市规划局宿舍站址东北侧14m6玉沙村综合商住楼(在建)站址西南侧28m7美银大厦站址西南侧45m噪声具体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见附图2、附图3。二、监测分析方法及监测仪器(1)监测方法和仪器具体监测方法和仪器见表3-2。表3-2 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和仪器仪器名称分辨率有效日期检定单位监测仪器电磁辐射分析仪NBM550/ EHP50D电场:0.01V/m磁场:1nT2014.1

34、2.042015.12.03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WA6228多功能声级计28dB(A)2015.02.132016.02.12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监测方法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 681-201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监测频次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每个点测量1次,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每次读数5次,噪声昼夜间各测量1次。(2)监测单位本工程环境现状监测单位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通过了资质认证和计量认证,具备完整、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3)监测点及监测期间自然环境条件监测日期:201

35、5年6月1日;环境温度:2630;环境湿度:6971%;天气状况:晴;风速:1.21.4m/s;测点已避开较高的建筑物、树木,监测地点相对空旷,监测高度为距地面1.5m。三、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1)电磁环境1)工频电场根据监测结果,本次监测6个工频电磁场点位的工频电场强度在0.286V/m至115.8V/m之间。其中最大值出现在110kV丘滨A/B线27#28#线下,实测值为115.8V/m。均低于电场强度强度公众暴露控制限值(4kV/m),满足评价标准要求。2)工频磁场根据监测结果,本次监测6个工频电磁场点位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16T至0.488T之间。其中最大值出现在110kV丘滨A

36、/B线27#28#线下,实测值为0.488T。低于磁感应强度公众暴露控制限值(100T),满足评价标准要求。通过现场监测,本项工程所在区域的工频电磁场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的要求。(2)噪声根据监测结果,本次监测7个噪声监测点位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在46.8dB(A)至49.2dB(A)之间,其中最大值出现在海口市规划局宿舍,实测值为49.2dB(A);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在36.8dB(A)至38.8dB(A)之间,其中最大值出现在海口市规划局宿舍,实测值为38.8dB(A)。昼夜间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 dB(A))。四、生态环境

37、现状变电站站址目前为建设用地,线路沿线主要树种是椰子树等。区域内的动物主要是常见鸟类,评价范围及工程影响区域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五 、环境质量状况小结经现场监测,工程区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要求,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评价因子(1)施工期评价因子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分析因子为:1)施工期的土地占用;2)输电线路施工的水土保持;3)临时征用土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4)输电线路施工噪声、扬尘、施工排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运行期评价因子1)电磁环境现状评价因子:工频电场、工频

38、磁场。预测评价因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2)声环境现状评价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预测评价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3)其它本工程其它环境影响还有生态环境、景观、生活污水等。二、评价等级(1)电磁环境本项目属于110kV交流输变电项目,其中新建110kV变电站为户内布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评价等级为三级;其中新建110kV电缆管廓两侧边缘各外延5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评价等级为三级。(2)声环境本项目施工方式比较简单,施工期很短,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很小;运营期变电站站界及线路噪声贡献值小于40

39、dB,对周围声环境影响很小。因此本评价对声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简要分析。(3)生态环境本工程总占地面积为0.2715hm2,线路长度为0.75km。变电站周边及线路沿线无生态敏感区,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环境(HJ19-2011),生态评价等级应为三级。三、评价范围1、电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本项目属于110kV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如下:(1)110kV变电站:围墙外30m范围内的区域;(2)110kV电缆:电缆管廓两侧边缘各外延5m范围内的区域。2、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声环境评价范围如

40、下:(1)变电站:围墙外100m范围内的区域;(2)110kV电缆:地下电缆可不进行声环境影响评价。3、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本项目属于110kV交流输变电工程,不涉及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如下:(1)变电站:围墙外500m以内范围;(2)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四、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拟建变电站及线路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分别为30m和5m,变电站声环境评价范围为100m。经现场踏勘调查,海口玉沙110kV变电站拟建站址位于城区内,周边分布有居民区、商业区。变电站评价范围内有4处敏感目标,电缆线路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目

41、标。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有海南建行小区、海口市规划局宿舍和玉沙村综合商住楼;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有海南建行小区、海口市规划局宿舍、玉沙村综合商住楼和美银大厦。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4-1,保护目标分布见图4-1。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任何自然保护区、文物遗址、风景名胜区和珍稀动植物集中分布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表4-1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序号可能的环境影响因素保护目标距变电站最近距离(m)规模(人)性质1电磁环境海南建行小区1栋站址南侧22m约120人8F,砖混结构,高约26m海口市规划局宿舍4栋站址东北侧14m约90人8F,砖混结构,高约23m玉沙村综合商住楼(在

42、建)站址西南侧28m约300人在建商住楼,共计30F,约90m砖混结构2声环境海南建行小区14栋站址南侧22m约400人8F,砖混结构,高约26m海口市规划局宿舍3、4栋站址东北侧14m约180人8F,砖混结构,高约23m玉沙村综合商住楼(在建)站址西南侧28m约300人在建商住楼,共计30F,约90m砖混结构美银大厦站址西南侧45m约80人20F,砖混结构,高约75m图4-1 敏感目标分布图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噪声本项目变电站及输电线路位于城市建成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60dB(A) 夜:50dB(A))。线路跨越交通道路执行执行声环境质量

43、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昼:70dB(A) 夜:55dB(A))。(2)工频电磁场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电场强度公众暴露控制限值为4kV/m,磁感应强度公众暴露控制限值为100T。污染物排放标准(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60dB(A) 夜:50dB(A));(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70dB(A) 夜:55dB(A)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4)本项目运行期无生产废气排放;

4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1、施工期工序流程本工程施工准备阶段主要是施工备料场,之后进行主体工程阶段的基础施工,包括建筑物及电缆沟开挖、浇筑、回填,边坡防护等,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电气设备安装、电缆放线施工,施工完成后,对基面进行防护。工程竣工后进行工程验收,最后投入运营。本工程施工期工序流程见下图:噪声、扬尘、废污水、固体废物、生态影响,水土流失工程验收投入运营电缆放线施工、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盖电缆沟盖板噪声、工频电磁场、变电站生活污水、含油废水图6-1 施工期工序流程图2、本工程工序流程 图6-2 本工程运行工序及产污环节流程图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玉沙110kV变电站:变电站施工期主要污染因子有:水土流失;对植被的破坏;施工噪声、扬尘、施工排水对周围区域环境的影响。(1)施工噪声主要污染工序:变电站的施工机械设备(电钻等)运行产生的噪声对声环境产生影响。(2)施工扬尘主要污染工序:变电站装修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3)施工排水主要污染工序:变电站施工人员少量生活污水和施工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