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英忠达生物燃料绿色炭块秸秆颗粒两渡镇圪台村西南km处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379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英忠达生物燃料绿色炭块秸秆颗粒两渡镇圪台村西南km处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英忠达生物燃料绿色炭块秸秆颗粒两渡镇圪台村西南km处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英忠达生物燃料绿色炭块秸秆颗粒两渡镇圪台村西南km处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英忠达生物燃料绿色炭块秸秆颗粒两渡镇圪台村西南km处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英忠达生物燃料绿色炭块秸秆颗粒两渡镇圪台村西南km处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英忠达生物燃料绿色炭块秸秆颗粒两渡镇圪台村西南km处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英忠达生物燃料绿色炭块秸秆颗粒两渡镇圪台村西南km处环评报告.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山西灵英忠达生物燃料有限公司年产绿色炭块(秸秆颗粒)50000吨项目建设单位山西灵英忠达生物燃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杨建忠联系人杨建忠通讯地址灵石县两渡镇圪台村山西灵英忠达生物燃料有限公司联系电话15835456728传真邮政编码031300建设地点灵石县两渡镇圪台村西南0.6km处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非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 C4220占地面积(平方米)2000绿化面积(平方米)300总投资(万元)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6.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3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5月项目由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是我国发展趋势,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的精神,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山西灵英忠达生物燃料有限公司决定投资500万元新建年产5万吨绿色炭块(秸秆颗粒)项目。经查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于“U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15、废旧资源回收加工再生”类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山西灵英忠达生物燃料有限公司所托,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现场调查和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达标排放、清洁生产”的原则,本着“科学、公

3、正、客观、严谨”的态度,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在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前提下已经开始建设,违反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应立即停止建设,待取得相关环保手续后再开工。现征得当地环保局同意,本项目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灵石县环境保护评估中心于2014年11月30日主持召开了“山西灵英忠达生物燃料有限公司年产绿色炭块(秸秆颗粒)50000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技术评估会,专家对报告表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形成了报告表技术审查意见,根据专家审查意见,我单位对报告表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完成了山西灵英忠达生物燃料有限公司年产绿色炭块(秸秆颗粒)50000吨项

4、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本),现提交建设单位报请灵石县环境保护局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审批。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名称:山西灵英忠达生物燃料有限公司年产绿色炭块(秸秆颗粒)50000吨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地点:灵石县两渡镇圪台村西南0.6km处。项目东侧、西侧及北侧三面环山,南侧为荒沟。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区域位置图见附图2。(4)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5)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年产绿色炭块(秸秆颗粒)50000吨。产品方案:本项目年产气化炉燃料5万吨绿色炭块(秸秆颗粒),成品为袋装,规格为25kg/袋,主要作为生物质燃

5、料出售。产品质量检验执行NY/T1878-2010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条件标准要求。产品规格及质量要求见表1。表1 项目产品规格及质量要求序号项目单位技术要求本项目产品是否合格1直径mm258.0-8.5合格2长度mm4D30-50合格3成型燃料密度Kg/m310001270.6合格4含水率%1311.79合格5灰分%108.58合格6破碎率%52.60合格7硫含量%0.20.06合格8收到基低位发热量MJ/kg13.415.12合格kcal/kg4210合格(6)建设内容:该项目占地面积2000m2,占地为灵石县两渡镇圪台村西南0.6km处的荒坡(场地租赁合同见附件),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

6、生产车间、办公区、原料堆场、成品库、晾晒场以及配电室等辅助工程。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已开工建设,成品库房、车间及办公区主体正在建设中,其余工程还未开始建设。项目建设情况详见下表2。表2 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备注主体工程生产车间轻钢结构,建筑面积1000m2(50m20m),高5m在建储运工程原料堆场面积200 m2(20m10m),地面硬化,建设3m高挡风抑尘墙未建成品库面积100 m2(20m5m),1层砖混结构,堆放成品在建晾晒场面积100 m2(20m5m),地面硬化未建辅助工程办公区建筑面积300 m2(30m5m),2层砖混结构在建配电室面积20 m2,砖混结构未建公用工程

7、供水引自圪台村自来水未建供电接自景家沟变电站,厂区配备一台380KVA变压器未建供暖生产厂房不采暖,办公区使用电暖未建环保工程大气污染物原料堆场地面硬化,建设3m高的挡风抑尘墙未建秸秆粉碎工序密闭车间内进行,设置5个集尘罩+1台布袋除尘器未建废水生活污水沉淀池(1m3)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道路洒水抑尘未建固废生活垃圾厂区建封闭垃圾箱进行收集,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未建噪声设备噪声隔声、消声、基础减震未建生态厂区绿化达到300m2,绿化率达15%未建厂区道路、场地硬化未建(7)主要设备情况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3。表3 工程生产设备明细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1颗粒成型机SKJ-120012颗粒成型机

8、SKJ3-550B23铡草机93ZP-2.1LL24木条秸秆粉碎设备50型3(8)主要原、辅材料用量本项目的主要原料为玉米秸秆,玉米是项目区域周边农村主要种植农作物,原材料秸秆的供应非常充足,从当地农户收购可满足本项目生产所需。本项目原料秸秆在晾晒场地自然风干后备用,无需烘干设备处理也无需对产品进行炭化处理。原辅材料用量见表4,玉米秸秆成分分析见表5,物料平衡见图1。表4 主要原辅材料用量表序号原辅材料名称年用量来源1玉米秸秆51671.8t/a周边农村收购2水229.5t/a圪台村自来水3电97.94万度厂内380KVA变压器表,5 玉米秸秆成分分析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灰分%8.952硫含量

9、%0.093含水率%15秸秆原料51671.8t铡草、粉碎粉尘168t18.31产品颗粒5万t除尘灰149.69t风干水分流失1653.49t图1 物料平衡分析(t/a)(9)生产制度和职工定员项目生产制度为每天2班,8小时制,年工作日为300天,职工15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3人、生产工人12人。(10)公用工程给排水a、水源本项目用水引自圪台村自来水管网,铺设管道引入厂区内,可满足本项目用水需要。b、给水系统生活用水:本项目共有员工15人,多为附近村民,厂区内不设食堂、宿舍、浴室,厕所为旱厕。生活用水主要为员工的饮用水、洗漱用水,根据山西省用水定额,生活用水量按照30L/人d,日用水量为0.

10、45m3/d,年生产天数按300天计,用水量为135m3/a。生产用水:本项目生产过程不用水。绿化用水:厂区需绿化面积约300m2,绿化用水按1.5L/m2计算,则每天需要绿化用水0.45m3。本项目用水量情况详见表6。水平衡图见图2。c、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分为排污水系统和排雨水系统。排雨水系统:雨水经雨水水渠排走。排污水系统:该项目生产过程无废水产生。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产生量按生活用水的80%计算,即排放量为0.36m3/d,约108m3/a,经沉淀池沉淀后可用于道路降尘洒水、绿化等。本项目厕所采用旱厕,集中的大小便可用作农肥供周围农田使用。表6 项目用水量表序号用水项目用水单

11、位用水标准用水量(m3/d)用水量(m3/a)1职工生活用水15人、300天30L/人天0.451352绿化用水300 m2、210天1.5L/m2d0.4594.5合 计0.9229.50.360.36新鲜水0.9生活用水绿化用水0.450.450.090.45沉淀池厂区道路洒水抑尘图2 项目水平衡分析(m3/d)供电项目供电从景家沟变电站接入,厂区配备一台型号为380KVA的变压器。满足项目用电要求。供暖本项目办公区冬季供热采用电取暖,生产车间不采暖。(11)总平面布置布置原则:A、满足工艺生产要求,使工艺管线短捷,物流顺畅。B、结合厂区现状,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并满足运输要求。本项目总占地

12、面积2000m2,占地为圪台村西南荒坡地,土地租赁合同见附件。整个厂区呈长方形,项目厂区布置分为办公区和生产区,办公区位于厂区北部,生产区占据厂区南部,原料及成品进出场均通过北侧设置的大门与外界相通。厂区总平面布置示意图见附图3。(12)环保投资项目总投资500万元,资金来源由企业自筹,其中环保投资16.6万元,占总投资的3.32%。环保投资见表7。表7 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类别环保措施投资金额(万元)1秸秆粉碎5个集尘罩+1台布袋除尘器82原料堆场场地硬化、设3m挡风抑尘墙3.93设备噪声隔声、消声、基础减震0.54生活污水沉淀池(1m3)0.15生活垃圾厂区建封闭垃圾箱进行收集,定期清运至环

13、卫部门0.16厂区绿化达到300m23硬化1合计16.6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厂区用地为荒坡地,无需要拆除的建筑物及设备,土地租赁合同见附件。据现场调查,项目正在建设中,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南端,东倚太岳山,以沁源为邻,北与介休、孝义毗邻,南靠霍州市、汾西,西与交口、汾西两县交界。地理座标为东经11120112,北纬364037。全县总面积1206km2,总人口26.16万,全县管辖6镇6乡

14、,598个自然村。灵石县交通便利,南同蒲铁路、1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本项目位于灵石县两渡镇圪台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236,北纬365520,项目东侧、西侧及北侧三面环山,南侧为荒沟。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2、地形地貌灵石县地处黄土高原的汾河峡谷中,太岳、吕梁两大山系在境内相汇,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穿境而过;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山地丘陵面积占90%以上,制高点牛角鞍海拔2566.6米,为晋中市最高峰。本项目所在地属低山丘陵区。3、气象条件灵石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年总的气候特征是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气爽、冬寒少雪。全县历年平均气温界于9.910.6之间,一月平均

15、气温-4.7,七月平均气温23.8。无霜期年平均162天,最长184天,最短144天。自然降水各地不均匀,累年平均降水量为520mm,年际差别较大,最多月份为738mm,最少月份为320mm。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5%以上,春季降水较少,常常造成春旱。平均蒸发量为1806.1mm。受地形影响,县境内各地气候有明显差异,可分为河谷温暖区、低山温凉区、高山温寒区三类地区。全年以静风出现最多,年静风频率为34.33%,次多风向为S风,频率为11.38%,NWSW风居第三、第四位,频率分别为10.93和6.78%,ESE风出现的几率最小,频率为0.45%。4、河流水系

16、灵石县境内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汾河贯穿全县南北,是最大的过境河流,此外县境内汾河外主要支流有静升河、仁义河、交口河、段纯河外,还有四条次一级支流均直接或间接注入汾河。仁义河位于县境东南,发源于沁源县鱼儿泉石板店村,在新寨村汇集南来沟、北来沟两支流流入灵石境内,经石膏山林场、西许、仁义到南关镇北部流入汾河。河道全长40km,流经本县30km。全流域面积257km2,其中灵石境内189km2。据1965年冬到1966年春实测,枯水期平均清水流量为0.156m3/s。南关水文站19581970年测得最大洪峰流量460 m3/s(1970年11月)。19891991年间石膏山水电站实测,平均流量为0.

17、3 m3/s。按径流深等值线测算,仁义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77万m3。静升河发源于沁源县花坡崖上棋盘白安场,从介休兴地村入县境,经旌介、集广到静升镇,南汇红岩底沟和三齐沟,水向西流到延安汇草桥沟,到南王中汇后悔沟和小峪沟至县城流入汾河。全长34.5 km,境内流长18 km。流域面积282 km2,本县内流域面积210 km2,河床平均纵坡27。静升河常年清水流出,年平均洪峰流量285 m3/ s,最大的洪峰流量为294 m3/ s,测算常年径流量约为1498万m3。上游植被较好,下游河水污染严重。交口河:亦称小河。发源于中阳县棋盘山,流经交口县、孝义县,自木瓜曲进入灵石县境,向东南到交口汇

18、孙义河,到峪口汇卧牛神河,到平遥庄汇十里沟,穿过十余里的深谷,到夏门镇注入汾河,主河道全长57.5 km,流经本县31 km,流域面积301 km2,县内流域面积167 km2。河床平均纵坡20,平时水量不大,旱季干枯断流,1995年5月实测流量为0.152m3/s。交口河除孙义河和卧牛神河正常年有清水出流外,平时水量不大,旱季常年断流,据测量年水径流量约为873万m3,主要以洪水为主,为年季节性河流,沿河各村可引洪水灌溉。本项目所在地地表河流为汾河支流三交河,位于项目东侧约0.8km。5、地下水据晋中地区水资源评价资料记载,灵石县地下水总量为3937万m3,可开发量为3409万m3,由于境内

19、山多沟深,各地开发条件不同,差异很大。据历年打井及地质探孔资料,全县地下水可分为中奥陶纪石狄岩岩溶裂隙水、石炭纪层间岩溶及裂隙水、上古生界及中古生界层间裂隙水、第四纪地层及陷落盆地疏散层水、第四纪红黄土丘陵山区潜水等五种地质类型。沿汾河、段纯河下游河谷主要含水层为中奥陶纪石灰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层厚约50100m,由北往南水位埋深递减,城周围狄岩井水位埋深约150200m之间,涌水量为3050m3/h,由于受汾河大面积补给,水量稳定,水质较好,含水层与下游霍县郭庄泉有连退关系。汾河干支补给量为3716万m3,可丌采量为1294万m3,段纯河的补给量为1044万m3,可开采量为261万m3。交口河

20、河谷石炭纪层间岩溶及裂隙水,为海陆相交互沉积层,主要含水层为石炭纪太原统石灰岩层,其中以石灰岩水较为丰富,含水层厚约34m,相对隔水层为KF的页岩,出水量为3040m3/h,该层水由于隔水层构造影响,有时出露地表,交口河谷内地下水补给量为1033万m3,可开采量为238万m3。英武乡、两渡镇汾河地堑西侧面为上古生界及中古生界层间裂隙水,含水层为三叠纪、二叠纪底部砂岩,水量较少,稳定性差,埋深随地形起伏而定。静升河沿岸及静升、马和盆地内为第四纪地层及陷落盆地疏散层,水位埋深2030m,成井出水量一般在60m3/h,旌介农场的井深111m,水可上升到井口,涌水量达158m3/h。县境西南部为第四纪

21、红黄土丘陵山区潜水,含水层为半胶结砂卵石及薄砂层、粘土钙粒层等,埋深不等,水位受季节和降雨影响很大。总体而言,灵石县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由于县境内山多沟深,90%以上是山区,所以地下水分布很不均匀,而且绝大部分土地位于丘陵山区,农业灌溉条件很差,河谷地带虽有少量土地可以实施灌溉,但由于水源不足,灌溉面积保证率很低。同时也存在着用水浪费现象,灌溉技术落后,渠道渗漏十分严重。全县1206km2面积内,417km2短缺人畜吃水,占面积的34.5%,基本满足用水面积682km2,占总面积的56.5%,满足灌溉地区面积为107km2,占总面积的9%。郭庄泉域范围:1)泉域的补给郭庄泉为全排型泉水。天

22、然状态下,泉水多年平均流量即为泉域岩溶水补给量。岩溶水主要接受西及西北部裸露可溶岩区降水入渗补给,向东南方向径流。其次为汾河在灵石索州至霍州什林之间约40公里河段上的渗漏补给。2)重点保护区范围以汾河河谷为中心,北起什林大桥,南到团柏河口,东部以辛置、刑家泉朱杨庄什林镇为界,西部以申家韩家垣上团柏前庄后柏木许村为界。本项目不在郭庄泉域重点保护区范围内。项目与郭庄泉域重点保护区位置关系见附图4。6、水源地灵石县共有三个城市供水水源地,分别为:(1)龙王滩水源地,位于灵石县城东部,村里村以西,东梧桐村以东,属梧桐河河谷阶地区。水源地内现有开采井2眼,孔深100m、106m,单井涌水量分别为40m3

23、/h、30m3/h,水位埋深2030m,开采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现状开采量为1500m3/d,属于中小型水源地。龙王滩水源地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7466m3/d,允许开采量为4320m3/d。本项目不在龙王滩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2)静升苗圃水源地现有静升苗圃水源地位于县城东北部,静升村东南,现有开采井7眼,井深101.5143.0m,开采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日开采量为5500m3/d。静升苗圃水源地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20400m3/d,允许开采量为5760m3/d。本项目不在静升苗圃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3)两渡镇水源地 水源地概述 两渡镇政府所驻地在两渡村,镇政府与两渡村居民共用一处

24、水源,水源有水源井 1 眼,以管井(机井)的方式采取地下水。该水源井位于两渡镇汾河东岸的长安沟。水源井坐标为东经1114540.00,北纬 36559.00,井孔标高 733m。 供水方式:利用潜水泵从水源井提水后,注入高位蓄水池进行调蓄,然后利用高差通过管网以自流方式供给用户。水源井建设有井房,无杀菌消毒处理设施,井水经蓄水池沉淀后即供给用户。 供水范围及人口:服务对象为曹沟、河西沟、电厂沟、长安沟、下房和小区等村庄和社区,供水人口约2000人,日供水能力约700m3,实际取水量为660m3 /d。 水源井管理:水源地由两渡村村民委员会进行管理,派有专人看管,负责日常供水。 井孔结构:水源井

25、井深435.5m,井管总长 350.2m,管径由地面的 650mm,通过三次变径为273mm,350.2m以下未下管。井管材质为罗纹钢管。 水源地水文地质概况 两渡镇集中供水水源地位于两渡镇长安沟,汾河东岸,属河谷冲积阶地区,地处郭庄岩溶泉域强径流带。由钻孔柱状图获得的信息得知,水源井 0-13.5m 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岩类,以下便为石炭系地层厚度为143.15m,再向深部为奥陶系地层,峰峰组厚度为149.75m,上马家沟组厚为129.1m。地下水主要接受区域东部霍山山区及吕梁山区的碳酸盐岩裸露区、半裸露区的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以及汾河流经碳酸盐裸露段的渗漏补给,主要向南迳流。 水源类型

26、概化:根据水源井钻孔柱状图提供,水源地主要开采奥陶系上马家沟组岩溶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以上上复巨厚的Q4 石炭系(C)和O2峰峰组地层,隔水效果较好。静水位埋深125.2m,动水位埋深133.84m,岩溶水位高出隔水顶板近200m,为岩溶裂隙承压型完整井。 水源保护区划分 保护区范围:以水源井孔为中心,半径R1为41m 的圆形区域即为水源井的一级保护区。水源井一级保护区具体面积与周长计算(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 A1=r 2=3.14(0.041)2 =0.0053km2 L1=2r=23.1441=257.5m 水源井保护区边界立标位置:水源地保护区及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应根据实际情况按

27、规范要求,在相关交通线路的两头设立交通警示标志。当然首先要在水源中心的四个不同方向,向社会立标警示。水源地四个方向的立标警示牌位置及坐标点位确定如下。 水源井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 一级保护区: A:E: 111.760321;N: 36.919097 B:E: 111.759857;N: 36.918731 C:E: 111.759401;N: 36.919103 D:E: 111.759865;N: 36.919469 本项目位于两渡镇集中供水水源地保护区西侧2.5km处,不在水源地范围内。7、自然生态环境1)、野生动物本县野生动物资源较丰富,主要种类为哺乳纲兽类、鸟纲动物类、两栖与爬行纲

28、、昆虫纲等。评价区野生动物栖息地较少,野生动物数量较少。据调查,本区无国家保护动物分布。2)、植被本县地处山区,海拔高度差异较大,侵蚀严重,地形复杂,植物群落或种类及其低,林地、草地的分布是零星分散的,一般是山顶耕地,两坡撩荒,田草相间,穿插交错,片掌大小参差。大部分地区植被过渡不太明显,只有东部马和、西许地区高差较大,植被有较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本县野生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经查明,大木植物有乔木、灌木两大类。栽培植物主要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牧草、经济林和用材林等。本项目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物种。3)、农作物状况灵石全县有耕地39.72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高梁

29、为主,莜麦、土豆、豆类也有一定量的种植,经济作物以胡麻、蔬菜为主。4)、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本项目周围生态环境以农村生态为主。8、矿产资源灵石境内矿藏众多,素有“矿藏之乡”的美称。已探明的矿物有煤、铁、石膏、硫铁矿以及铜、钼、钛、钒、钨、稀土等32种稀有金属和非金属,其中煤炭、石膏、硫铁矿储量丰富,品质优良,驰名中外。全县煤炭资源分布较广,含煤面积达8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1.3%。9、韩信岭自然保护区山西韩信岭自然保护区位于灵石县城东南部及中南部。2014年8月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山西韩信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的通知晋政办函(2014)102号,调整后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30、11139481115609,北纬364228365007,总面积为12930.98hm2,其中核心区面积7248公顷,缓冲区面积2507.82公顷,实验区面积3175.16公顷。其地类构成为:有林地面积3508.26hm2,经济林地面积340.03hm2,疏林地面积938.39hm2,灌木林地面积2363.7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620.76hm2,宜林地面积2473.92hm2,非林地面积2025.94hm2(其中:耕地面积1396.41hm2,村庄面积126.754hm2,河流面积10.08hm2,其它用地面积492.7hm2)。 核心区调整后,保护区核心区面积为7248.00hm2

31、,占调整后保护区总面积的56.05%,其地类构成为:有林地面积2090.62hm2,经济林地面积154.34hm2,疏林地面积571.99hm2,灌木林地面积1459.2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812.53hm2,宜林地面积1152.06hm2,非林地面积1161.6hm2(其中:耕地面积837.22hm2,村庄面积60.82hm2,其它用地面积263.56hm2)。 缓冲区调整后,保护区缓冲区面积为2507.82hm2,占调整后保护区总面积的19.4%,其地类构成为:有林地面积847hm2,经济林地面积54.6hm2,疏林地面积218.62hm2,灌木林地面积287.09hm2,未成林造林地

32、面积291.67hm2,宜林地面积387.85hm2,非林地面积420.99hm2(其中:耕地面积311.07hm2,村庄面积25.88hm2,河流面积5.55hm2,其它用地面积78.49hm2)。 实验区调整后,保护区实验区面积为3175.16hm2,占调整后保护区总面积的24.55%,其地类构成为:有林地面积516.04hm2,经济林地面积131.09hm2,疏林地面积147.78hm2,灌木林地面积617.41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16.56hm2,宜林地面积934.01hm2,暂难利用地面积80.65hm2,非林地面积443.35hm2(其中:耕地面积248.12hm2,村庄面积

33、40.05hm2,河流面积4.53hm2,其它用地面积150.65hm2)。韩信岭自然保护区植被资源较为丰富,有种子植物748种,隶属于383属88科,其中裸子植物2科3属5种,被子植物86科380属743(双子叶植物81科332属645种,单子叶植物7科50属98种)。本项目位于韩信岭自然保护区边界北侧约17km处,所在地不在韩信岭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社会环境行政区划和人口分布灵石县隶属于晋中市,灵石县所辖区6个建制镇和6个行政乡,下辖291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598个自然村,总面积1206km2。据2012年人口抽样调查,201

34、2年末全县总人口265428人,比上年末增加1724人。人口出生率为11.61,死亡率为5.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0。性别比为111.37。项目所在地位于灵石县翠峰镇南王中村,厂址周围村庄分布情况见表8。表8 项目所在区域居民分布情况名称方位距离(m)人数(人)圪台村NE600450(2)灵石县社会经济概况2013年,灵石县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全年全县生产总值19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亿元,比上

35、年增长6.3%。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1%、71.5%和2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71.6%和26.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2716元,按2013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11741美元。2013年,全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45545.5亩,比上年减少3224.85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3140亩,减少7533亩。在粮食播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41770亩,增加1107亩;小麦种植面积50205亩,减少6315亩。油料种植面积3888亩,增加177亩;蔬菜种植面积17586亩,增加3778.5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8629.3吨,比上

36、年增产4393.1吨,增长8.1%。其中,夏粮产量6876.58吨,减产22.3%;秋粮产量51752.72吨,增产14%。全年全县肉类总产量13926吨,同比增长16.2%;全年奶类产量379吨,同比增长12.8%;禽蛋产量4290吨,同比增长3.3%。2013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9.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分行业看,在我县主导行业中,煤炭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2%,焦炭行业增长4.7%,电力行业下降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11亿元,比上年增长7.5%;实现利税10.4亿元,同比下降47.7%;实现利润-5.2亿元,同比下降133%,其中股

37、份制企业实现利润-4.2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5.2亿元。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6372万元,较去年增长9.0%。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29720万元,比上年增长30.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71923,比上年增长341.2%;第二产业投资完成700892 万元,增长9.2%;第三产业投资完成556905万元,增长55.5%。分行业看,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71923万元,同比增长341.2%;采矿业完成投资367059万元,同比降低2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60084万元,同比增长292.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97953万元,同比增

38、长5.8%;教育业完成投资11811万元,同比增长172.4%;卫生和社会工作完成投资12200万元,同比降低28.9%。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一般预算收入158945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税收收入93300万元,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五大税种共计完成税收77867万元,其中:营业税增长17%,企业所得税增长4.7%,个人所得税增长99.2%,资源税增长22.6%。全县一般预算支出207937万元,比上年增长21.9%。 201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56881万元,较2012年底减少12121万元,降低0.7%。各

39、项贷款余额为611264万元,较2012年底的520439万元增加90825万元,增长17.5%。据2013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总人口267030人,比上年末增加1607人。人口出生率为11.31,死亡率为5.2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2。性别比为109.0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7667元,比上年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1913元,增长13.3%。城镇居民家庭(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28.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1.4%。(3)交通运输灵石县交通便利,南同蒲铁路、1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本项目北侧有简易道路与

40、外界相通,交通运输条件便利。(4)文化遗址灵石县历史悠久,名胜荟萃,风景独秀。全县共有重点文化古迹16处,其中国家重点古迹5处,省重点古迹1处,市、县重点古迹各5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属国家级文物保护的有旌介古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王家大院、资寿寺、文庙、晋祠庙、后土庙、灵石,石膏山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本区内无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区。(5)生活质量2013年全县高中学校1所,在校生4517人;初中学校18所,在校生8640人;职中学校1所,在校生3062人;小学校4517所,在校生22714人;幼儿园75所(其中:独立幼儿园41所,附属幼儿班34所),在园幼儿9683人。

41、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 522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1个,村级卫生所374个。全县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081 张。卫生技术人员1590人。全县12个乡镇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161818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4%。城镇人口中32841人参加养老保险,其中:城镇职工23441人参加养老保险,城镇居民9400人参加养老保险;农村人口中110305人参加养老保险。(6)厂址周围敏感因素通过对场址周围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的详细调查了解,项目东侧、西侧及北侧三面环山,南侧为荒沟,项目所在区域周边无其它自然保护、文物古迹等人文景点,无医院、

42、学校等教育文化单位等环境敏感区。本项目环境敏感因素主要是厂区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及项目附近的村庄。(7)灵石县总体规划根据灵石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20),县城总体布局结构:形成“一心、一轴、四点、三类分区”的布局结构。“一心”,即县城中心城(由县城、静升镇区及其间的连接段构成),是县城人口集聚与城镇建设的重心,全线的综合服务和创新中心,区域增长积核。“一轴”,即汾河河谷与大运一级公路形成的县城城镇与经济发展主轴线,是县域最为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生态聚合轴。“四点”,即以两渡、段纯、南关作为县城的三个区域性中心城镇;以夏门镇作为县城旅游次中心。“三类分区”,即县城中部呈南北向带状展布的核心增

43、长区,东部及东南部生态与旅游经济区,西部、西南部、东北部的农牧区。本项目距灵石县城约10.9公里,不在灵石县县城总体规划范围内。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质量现状(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据现场勘查,本项目位于农村地区,周围为山地,周围无大型工矿企业分布,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灵石县两渡镇圪台村西南0.6km处,项目所处区域的地表水体为汾河支流三交河,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浅层地下水为村民饮用水,其水质清澈透明、无异味,长期以来没有变化,表明评价区地下水环

44、境质量良好,地下水指标能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的要求。(4)噪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农村地区,据现场调查,声环境质量良好,区域声环境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5)生态环境现状本评价区域内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评价区内生物物种较贫乏,植物和动物群落结构均较简单,区内未见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 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位于灵石县两渡镇圪台村西南0.6km处,评价范围内无特殊保护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和社会关注区。结合评价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本次评价主要保护目标为周围村庄居民,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9。表9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相对项目的方位距离km保护级别大气环境圪台村东北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标准地表水三交河东0.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类标准地下水区域地下水周边地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生态保护植被周边地区维持陆域生态系统稳定性(2)保护级别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类标准;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