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旗河疏浚整治工程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416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旗河疏浚整治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旗河疏浚整治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旗河疏浚整治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旗河疏浚整治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旗河疏浚整治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旗河疏浚整治工程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旗河疏浚整治工程环评报告.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名称:红旗河疏浚整治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江苏省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编制日期:2016年2月4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1基本情况表项目名称红旗河疏浚整治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法人代表叶华生联系人高玲玲通讯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汊河街道吉安南路148号联系电话18061165345传 真-邮政编码225129建设地点江苏省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扬西路北侧立项审批部门邗江区发改委批准文号扬邗发改投【2015】0122号建设性质新建R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E4722-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占

2、地面积-绿化面积14837平方米总投资67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5%开工日期2016年1月投产日期-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 及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主要设施: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运输车辆、挖泥船、铲运机等。水及能源消耗量:名 称消 耗 量名 称消 耗 量自来水(吨/年)燃油(吨/年)电(千瓦时/年)液化气(吨/年)燃煤(吨/年)纯净水(吨/年)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拟建项目疏浚底泥产生的余水6万吨 经沉淀后就近排入河流。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本环评不涉及放射性同位素和电磁辐射评价,如需对所

3、用设施进行放射性或电磁辐射评价,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另行评价。1.2工程内容及规模:1.2.1 项目由来红旗河位于扬州市城区中南部,河道西起润扬南路,东至古运河,全长3.3km。河道以邗江中路为界,以西属于扬州市邗江区,以东属于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市主要的居住生活区和现代商业中心,更是招商引资的核心区域,河道南北两侧的扬子津科教园也是我市科教资源最大的集聚区。近年来,邗江中路以东段的红旗河经清淤疏浚、驳岸建设、草皮护坡等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河道面貌有较大改观。而邗江中路以西的红旗河久未治理,目前存在河道淤积严重、河坡坍塌失稳、水体发黑发臭等问题,严重削弱了河道的排涝功能,给河道及周边地区的

4、环境也带来了恶劣影响。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打造“不淹不涝”城市、推进“清水活水”城市建设,以及提升区域招商引资环境、改善扬子津科教园区教学环境等需要,根据扬州市城市防洪规划及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防洪除涝规划等安排,江苏省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对红旗河进行疏浚整治,疏浚河道长度1113米,河道两岸河坡进行草皮防护,面积5820平方米;对河道南岸护堤地进行乔灌草防护,面积9017平方米。通过疏浚整治河道、绿化造林,全面恢复和提高河道的引排功能,促进河道水质根本好转,水环境明显改善,达到“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要求,保障区域经济的平稳发展。1.2.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红旗河疏浚整治工程项目

5、建设地点:江苏省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扬西路北侧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任务本工程通过以下工程任务提高红旗河的排涝标准:(1)通过疏浚红旗河,扩大河道过水断面,增强区域除涝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2)通过对河道全线实施格宾网箱护砌,对两岸河坡及南岸护堤地进行绿化防护,保护河坡和岸坡稳定,减少水土流失。工程规模(1)河道疏浚工程疏浚红旗河(润扬南路邗江中路),总工长1113米。(2)河坡防护工程河道两岸河坡总长约2227.5米,沿线除1 座拱桥和1 个方涵的河坡外,对其余河段进行格宾网箱防护,总长1977.1米。河道两岸河坡进行草皮防护,面积5820平方米;对河道南岸护堤

6、地进行乔灌草防护,面积9017平方米。工程总布置:工程等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工程为治涝工程,根据治涝面积确定工程等别为等。设计标准红旗河位于扬州市中心城区,根据扬州市城市防洪规划和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防洪治涝规划,河道按20 年一遇排涝标准设计。工程布置a.河道工程布置(1)河道中心线布置本次治理的红旗河(润扬南路邗江中路)为老河疏浚,河道与南侧东西向的华扬西路平行而走,现状河道顺直,拟沿原河道中心线进行疏浚。(2)河口线布置红旗河沿线无防洪任务,河道现状河口基本与地面齐平。河口线基本按现状布置。对于部分因河道淤积严重、河坡坍塌、局部阻水等致使河道断

7、面萎缩、河口向内偏移的河段,根据排涝过水断面要求,对现状河口进行整治,并尽量使河口线全程顺直。b.河坡护砌布置红旗河作为扬子津区南部重要的排涝河道,不仅接纳了华扬西路路面及路南部分区域的雨水,还需承担扬子津科教园南部的涝水。由于河道南北均为建设用地,雨水汇流速度较快,河道排涝流速较大,河坡受冲刷侵蚀现象严重。本次拟对河道全段进行挡墙防护,河道衬砌上限为4.5m,下限为2.02.5m,为排涝期河坡的主要冲刷面。c.排泥场布置经现场查勘,河道附近及周边地区均为城市建成区,无法找到大小合适的排泥场。经与地方政府及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拟将工程弃土向西南运至邗江区东石村孙庄组的某个鱼塘内。排泥场东西

8、长200250米,南北宽5070米,总面积约20亩,可纳弃土总量约20000方。工程设计:1、河道疏浚河道疏浚总工长1113m,标准如下:(1)桩号0+0000+295河道底宽4米,河底高程2.5米,自河底沿1:3 边坡至设计挡墙,墙后以1:3 边坡接现状河坡或地面,工长295米。(2)桩号0+2950+635河道底宽4米,河底高程2.0米,自河底沿1:3 边坡至设计挡墙,墙后以1:3 边坡接现状河坡或地面,工长340米。(3)桩号0+6351+113河道底宽6米,河底高程2.0米,自河底沿1:3 边坡至设计挡墙,墙后以1:3 边坡接现状河坡或地面,工长478米。其中桩号0+7620+842

9、段80米为箱涵,宽高长为3.922.5580米。2、河坡防护河坡护砌总长1977.1米,北岸护砌桩号为:0+0000+295、0+3310+749、0+8551+106,南岸护砌桩号为:0+0000+295、0+3310+762、0+8421+113。根据护砌上下限不同,分为以下两段:(1)两岸桩号0+0000+295本段挡墙顶高程4.5米,底高程2.5米,工长599.6米。挡墙从上至下采用3 个直立式格宾网箱堆砌,尺寸分别为10050200厘米、12060200厘米、16070200厘米。网箱至河底采用1:3 坡连接,墙后沿1:3 坡比与现状地面或河坡衔接,墙后河坡和南岸护堤地进行绿化。(2

10、)北岸桩号K0+3310+749、K0+8551+1106,南岸桩号K0+3310+762、K0+8421+113本段挡墙顶高程4.5米,底高程2.0米,工长1377.5米。挡墙从上至下采用4 个直立式格宾网箱堆砌,尺寸分别为10050200厘米、12060200厘米、16060200厘米、20080200厘米。网箱至河底采用1:3 坡连接,墙后沿1:3 坡比与现状地面或河坡衔接,墙后河坡和南岸护堤地进行绿化。(3)雨水管网衔接段经初步了解,河道两岸沿线有5 处雨水管网进入红旗河,但管网口径和具体位置不明。根据本阶段掌握资料,暂时提出河坡挡墙防护与雨水管网衔接处方案,具体情况需根据施工现场时期

11、进一步完善细化。拟采用混凝土挡墙与现状雨水管网出口处进行衔接,根据挡墙所在河段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类型式:1)两岸桩号0+0000+295:设计衔接段挡墙顶高程4.5米,底板面高程3.1米,宽1.3米,厚0.4米。墙身采用C25 素砼,盖顶和底板采用C25 钢筋砼。墙前河坡及河底处采用垫层护砌。挡墙和护砌顺河向长度为10米。2)北岸桩号0+3310+749、K0+8551+1106,南岸桩号0+3310+762、0+8421+113 处:设计衔接段挡墙顶高程4.5米,底板面高程2.5米,宽1.9米,厚0.4米。墙身采用C25 素砼,盖顶和底板采用C25 钢筋砼。墙前河坡及河底处采用垫层护砌。挡墙

12、和护砌顺河向长度为10米。1.2.3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拟建项目为红旗河疏浚整治工程项目,项目建设期为4个月,即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施工人数约为100 人(均为本地人员,不设施工营地),具体工作时间为:上午7:3011:30;下午13:3017:30。1.2.4总体规划的相符性分析:该项目对现有水利河道进行疏浚整治,使河水清澈,绿化到位,将彻底改变水利河道淤积严重的状况,是打造生态之城、现代之城、和谐之城的重要项目。根据关于开展创建县级河道环境优美镇活动的实施意见江政发【2011】53 号文件中要求:“开展创建活动,全面疏浚整治县级河道,着力构建镇镇碧水相连、村村净河环绕的人水和谐

13、新环境”。因此该项目与江苏省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体规划相符。1.2.5产业政策分析:拟建项目为城区河道疏浚整治,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国发20119 号),属于鼓励类建设项目(二、水利类7、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因此拟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由于近年来城市开发建设对区域水系保护和认识不足,致使河道水面急速萎缩,河道调蓄和引排能力受到严重削弱,水安全和水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求不适应。本段红旗河现状问题主要有三:一是河道久未疏浚,排水不畅;二是河坡失稳坍塌,水土流失严重;三是河道杂草乱生,

14、水环境恶劣。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2.1.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江苏省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扬西路北侧。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下游北岸,东依京杭大运河,北靠邵伯湖,西与仪征市接壤。扬州市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9.111932.1,北纬3220.83227.8。邗江区位于扬州市外围,处于长江中下游苏中平原。南濒长江,东临广陵区,西毗仪征市,北与高邮市接壤。全区总面积542平方公里。2.1.2地形、地貌扬州市地貌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缓,从西北向东南呈扇形逐渐倾斜,以仪征境内丘陵为

15、最高,高点为大铜山,标高149米。至宝应、高邮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地势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标高仅1.5米,东南部为长江河漫滩地。圩区主要分布在京杭大运河以东,通扬运河以北的里下河地区,其高程平均为23米,最低处仅1.4米。仪征和邗江的北部为丘陵,高程平均为1015米。全市地貌分为剥蚀-构造地貌、构造-侵蚀地貌、堆积-侵蚀地貌四大类,以冲积平原为主,水域面积约占33.8%;在陆地面积中,丘陵缓岗约占10%。邗江区为宁镇扬丘陵组成部分,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西北丘陵区;二是沿湖滩地平原区;三是沿江平原区。2.1.3地质扬州市位于宁镇断褶与苏北凹陷之间,属长江低漫滩,地势

16、平坦。区内几乎全被第四系覆盖,地表未见构造形迹,以推测隐伏断裂为主,未发现明显的褶皱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项目拟建区域地层由老至新为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邗江区境内地势平坦,属沿江平原区,大部分土质适于农作物种植,土性主要是粘性土、粉土和淤泥质土,地质条件一般,地耐力在7吨/平方米左右,本地地震烈度为七度。2.1.4气候气象扬州市邗江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兼受西风带和副热带以及热带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严冬不长,日光充足,霜期短,比较适合于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为14.8,降水量为1004.6mm,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176.7小时,无霜期为223天。

17、本地受季风影响较大,冬季多干冷东北风,夏季为湿热东南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2.1.5水文状况邗江区水系有两大特点:闸控和水网区。主要河流有长江、京杭大运河、古运河、邗江河、赵家沟、西银沟、仪扬河、槐泗河、公道河及杨庙水库等。本项目附近区域河流主要有西银河、赵家支沟、黄泥沟,河床宽度10-20米不等,常年水流方向由北向南流入仪扬河。2.1.6生物多样性扬州市邗江区区域内植物类型主要有栽培植被、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三种植被类型。其中农业栽培植被面积最大,其余两种植被均属自然植被类型。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蔬菜为主。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无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2.2社

18、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扬州市位于江苏中部,是衔接苏南,辐射苏北的门户。南临长江,有81公里的江岸线;中贯京杭大运河,北接淮水。扬州市现辖广陵、邗江、江都3个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仪征、高邮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71个镇、4个乡和12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231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约460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约229.1万人。邗江区是鱼米之乡,有茶叶、银杏、水产、肉禽及羽绒等特色农产品,拥有可供开发生产农业的良田35平方公里和长江水产面积50平方公里。邗江区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区域经济特色明显,邗江也是扬州市区综合实力最强、人口最多的一

19、个区,2001年撤县设区,2011年区划调整,区域面积540多平方公里,现辖7个镇、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户籍人口约55余万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长江以北各县(市)前列,县改区前曾连续两届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2008年成为扬州首家、苏中唯一一家省定4大类18项25个指标全部达标、人民群众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的全面小康区。2013年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4.75亿元,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85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73亿元,人均GDP突破万美元,达到苏南中等发达地区水平。邗江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完善的教育体系,区内有邗江中学、实验学校等一批知名度较

20、高的学校。江苏省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为邗江工业园,2001年开始建设,200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8年与汊河街道合署办公,2011年代管原运西八村一居委会。开发区总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北至江阳西路、南至沿江高等级公路、西至乌塔沟、东至古运河,初步形成了北园、南园、西园和汊河片区四个板块,已经建成14.8平方公里。2013年,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亿元、工业总产值25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6亿元、三产服务业增加值16.8亿元、入库税收7.78亿元,江苏省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排名列江苏省省级开发区第17位。江苏省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集中供水、供电、供

21、燃气,污水已接扬州六圩污水处理厂。3、环境质量状况3.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本项目位于江苏省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扬西路北侧,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如下:3.1.1 环境空气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评价指标是SO2 、NO2、PM10。环境空气质量数据使用扬州市邗江区环境监测站自动监测站24小时连续监测数据,该自动监测站与项目所在地约5公里,地理特征、地形地貌相似。监测结果如下:取值时间平均值(g/m3)标准值(g/m3)SO2日平均651501小时平均246500NO2日

22、平均29801小时平均179200PM10日平均5670根据扬州市邗江区环境监测站2015年12月份的监测结果, 江苏省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气质量达到(GB3095-2012)二级标准。3.1.2 地表水江苏省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水域是仪扬河、黄泥沟、西银沟、赵家支沟。黄泥沟、西银沟、赵家支沟向南流入仪扬河。邗江区环境监测站2015年9月对仪扬河的冻青桥断面水质进行监测,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结果如下:评价因子PH值DOCODMnCODcr氨氮挥发酚TCNCr6+监测值7.135.395.7832.0 3.040.0070.002 0.004 标准69310301.50.010.20.05

23、由上表可知:仪扬河水质指标中,除化学需氧量、氨氮指标略超标外,其他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标准。分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受上游段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河流中所致。3.1.3 环境噪声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以及扬府办发2009111号文扬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方案:本项目所在地属于工业、居住混合区,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扬州市邗江区环境监测站于2016年1月对本项目沿线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如下:监测点号点 位昼/夜间监测值dB(A)昼间标准值功能区类别1#润扬路

24、与华扬西路交叉口东侧54.845.2 60dB(A)2类区2#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南门52.845.63#邗江路与华扬西路交叉口西侧54.145.3监测结果显示,环境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符合所属功能区要求。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周围300米范围内无已探明的矿床和珍贵动植物资源,没有园林古迹,没有科教文卫等单位,也没有政府法令指定保护的名胜古迹,主要环境敏感目标为北侧30米处的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和南侧60米处的扬州商校。控制目标:拟建项目所排各种污染物必须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做到达标排放。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离规模环

25、境功能空气环境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北30米-执行(GB3095-2012)二级标准扬州商校南60米-水环境仪扬河南800米-执行GB3838-2002类标准声环境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北30米-执行(GB3096-2008)2类标准扬州商校南60米-4、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该区域主要河流仪扬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评价因子PHDOCODMnCODcr氨氮挥发酚TCNCu类69310301.50.010.2 0.05 2、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标准:污染物SO2NO2PM10年均值(g

26、/m3)604070日均值(g /m3)150801503、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以及扬府办发2009111号文扬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方案,本项目所在地属于工业、居住混合区,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具体标准值:昼间60 dB(A),夜间50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期建筑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夜间70 dB(A)55 dB(A)2、淤泥散发出的恶臭气体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污染物氨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排放标准(mg/m3)

27、1.50.060.0070.073、施工期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 中二级排放标准。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颗粒物1.0二氧化硫0.40氮氧化物0.124、余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中一级标准。污染物SS限值(mg/l)70总量控制指标-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5.1工艺流程5.1.1红旗河疏浚整治工程施工流程图施工放样场地清理河道疏浚、建筑物工程施工机械开挖疏浚草皮护坡施工场地清理工艺简述:通过挖泥船和挖掘机等设备将河流底泥进行疏浚,通过运输车辆运至底泥堆场进行堆放。工程施工

28、还需要对岸坡进行整治,利用挖掘机等机械进行整治。5.1.2 工程内容及设计方案5.1.2.1河道清淤及开挖原则根据本项目所在地地质条件,河道清淤及运输、河道拓宽开挖必须把握以下原则。(1)河线力求顺直,使河道引排顺畅,有利于发挥河道的功能,河道满足排涝要求,河床断面流速满足不冲不淤要求;(2)减少河道冲刷,防止水土流失,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工程的社会效益;(3)尽量减少工程占地对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影响,避免进行工程拆迁,使工程投资更趋经济合理。5.1.2.2河道整治工程内容(1)河道疏浚工程疏浚红旗河(润扬南路邗江中路),总工长1113米。(2)河坡防护工

29、程河道两岸河坡总长约2227.5米,沿线除1 座拱桥和1 个方涵的河坡外,对其余河段进行格宾网箱防护,总长1977.1米。河道两岸河坡进行草皮防护,面积5820平方米;对河道南岸护堤地进行乔灌草防护,面积9017平方米。5.1.2.3河道整治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1)工程等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工程为治涝工程,根据治涝面积确定工程等别为等。(2)设计标准红旗河位于扬州市中心城区,根据扬州市城市防洪规划和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防洪治涝规划,河道按20 年一遇排涝标准设计。5.1.2.4工程设计方案(1)河道中心线布置本次治理的红旗河(润扬南路邗江中路)为老河

30、疏浚,河道与南侧东西向的华扬西路平行而走,现状河道顺直,拟沿原河道中心线进行疏浚。(2)河口线布置红旗河沿线无防洪任务,河道现状河口基本与地面齐平。河口线基本按现状布置。对于部分因河道淤积严重、河坡坍塌、局部阻水等致使河道断面萎缩、河口向内偏移的河段,根据排涝过水断面要求,对现状河口进行整治,并尽量使河口线全程顺直。(3)河坡护砌布置红旗河作为扬子津区南部重要的排涝河道,不仅接纳了华扬西路路面及路南部分区域的雨水,还需承担扬子津科教园南部的涝水。由于河道南北均为建设用地,雨水汇流速度较快,河道排涝流速较大,河坡受冲刷侵蚀现象严重。本次拟对河道全段进行挡墙防护,河道衬砌上限为4.5m,下限为2.

31、02.5m,为排涝期河坡的主要冲刷面。(4)排泥场布置经现场查勘,河道附近及周边地区均为城市建成区,无法找到大小合适的排泥场。经与地方政府及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拟将工程弃土向西南运至邗江区东石村孙庄组的某个鱼塘内。排泥场东西长200250米,南北宽5070米,总面积约20亩,可纳弃土总量约20000方。5.2工程分析:5.2.1施工期工程分析:本项目施工期主要污染类型如下:(1) 废水:生活废水、淤泥余水;(2) 噪声:施工车辆、施工机械噪声;(3) 废气:疏挖现场和底泥堆场的污染底泥散发的臭气;(4) 固体废弃物:底泥、生活垃圾5.2.1.1施工期废水污染分析疏挖工程废水污染源,主要为输

32、送到堆场的泥浆,在经脱水、干化处置时排放的余水。按泥浆浓度20%计,整个工程余水量约为7.5万吨,预计滞流在堆场内的水量为1.5万吨。工程余水中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施工区水体中所含污染物和底泥颗粒中所富集的N、P 及重金属污染物,施工中只要控制住余水中悬浮物排放浓度,就能有效控制住其它污染物排放浓度。本项目余水经过沉淀池沉淀后,回流入河道。5.2.1.2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污染分析本项目疏挖后的泥浆在堆场脱水、干化处置后,不可用弃土约19920方。据调查,底泥疏挖工程区中底泥的重金属Pb、Zn、Cr、Cu 的含量都较低,在国家有关土壤背景值范围内,其金属毒性及生态危害系数分析表明,各重金属只具有轻微的

33、生态毒性,对作物不构成生态危害。本项目弃土全部送至邗江区东石村孙庄组排泥场。5.2.1.3施工期大气污染分析(1)扬尘车辆运输扬尘根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在施工过程中,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r;W汽车载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5-2为一辆10t 卡车,通过一段不同路面、不同清洁程度及不同行驶速度情况表5-2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单位:(kg/辆km) 路面粉尘量车速0.01(kg/m3)0.02(kg/m3)0.03(kg/m3

34、)0.04(kg/m3)0.06(kg/m3)0.1(kg/m3)5(km/h)0.00910.01530.02070.02570.03480.051110(km/h)0.01820.03050.04140.05140.06960.102115(km/h)0.02720.04580.06210.07700.10440.153225(km/h)0.04540.07630.10350.12840.17400.255330(km/h)0.05450.09160.12420.15410.20880.306340(km/h)0.07260.12210.16560.20540.27850.4084由此可见

35、,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行使道路扬尘的最有效手段。建筑材料堆场扬尘量堆场扬尘量采用下述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起尘量,kg/吨.年;V50距地面50 米处风速,m/s;V0起尘风速,m/s;W尘粒的含水量,%。起尘风速与粒径和含水量有关,粉尘在空气中的扩散稀释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粉尘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不同粒径粉尘的沉降速度见表5-3。表5-3 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粉尘粒径(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030.0120.0270.0480.07

36、50.1080.147粉尘粒径(m)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粉尘粒径(m)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由表5-3可知,粉尘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m 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可认为当尘粒大于250m 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粒径的粉尘。如果施工阶段对汽车行驶路面和建筑材料堆场勤洒水(每天45 次),可以

37、使空气中粉尘量减少70%左右,可以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洒水的试验资料如表5-4。表5-4 施工阶段使用洒水车降尘试验结果距路边距离(m)52050100TSP浓度(mg/m3)不洒水10.142.811.150.86洒水2.011.40.680.60洒水比不洒水降低80.2%50.2%40.9%30.2%当汽车行驶路面和建筑材料堆场洒水频率为45 次/天时,扬尘造成的粉尘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 范围内,降低扬尘量30%80%。(2)燃油废气施工废气排放源主要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燃油废气,主要有CO、SO2、NO2。根据有关资料,每燃烧1t 柴油释放的有害物SO2 为3.5kg、CO

38、为29.3kg、NO2为48.3kg。本项目施工预计使用柴油10t,据此计算,本项目施工期SO2、CO、NO2排放量分别为35千克、293千克、483千克。对燃柴油的大型运输车辆、推土机,需安装尾气净化器,尾气做到达标排放。运输车辆禁止超载;不得使用劣质燃料。对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汽车排污监管办法、汽车排放监测制度。(3)底泥散发恶臭河道底泥富含腐殖质,在受到扰动和堆置地面时,会引起恶臭物质(主要是氨、硫化氢、挥发酚、挥发性醇以及醛),呈无组织状态释放,从而影响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根据已建类似工程的调查结果,作业区和其淤泥堆场均能感觉到恶臭气味的存在,主要污染物为H2S、硫醚类、

39、氨等物质的混合物。恶臭物质理化性质见表5-5。表5-5 恶臭物质理化特征恶臭物质分子式嗅阈值(ppm)臭气特征三甲基胺(COH3)N0.000027臭鱼味氨NH31.54刺激味硫化氢H2S0.0041臭蛋味粪臭基硫酸/0.0000056粪便臭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和周围环境状况,本次评价参考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要求,采用控制恶臭强度的方法确定项目恶臭影响程度。恶臭强度是以臭味的嗅觉阈值为基准划分等级的。目前,我国把恶臭强度划分为6 级,详见表5-6。限制标准一般相当于恶臭强度2.53.5 级,超出该强度范围,即认为发生恶臭污染,需要采取防护措施。表5-6 恶臭强度分

40、类一览表强度分类臭气感觉强度0无气味1勉强感觉到气味(检知阈值浓度)2能够确定气味性质的较弱气体(确认阈值浓度)3容易闻到有明显气味4很容易闻到有明显气味5极强的气味参考同类型河道疏挖工程,项目恶臭污染源级别调查分析见表5-7表5-7 河道底泥疏挖恶臭强度表距离臭气感觉强度级别岸边有较明显臭味3岸边30米轻微2岸边80米极微1100米外无0由表5-7 可知,项目河道疏挖工程产生的恶臭强度约为2-3 级,影响范围在30m左右。在参考同类工程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对本项目区域进行现场调查可知,在河道清淤和开挖河道过程中河边将会有一定的臭味,强度可达到23 级,但恶臭气体产生总量较小,加之向周围环境散发

41、,河道30m 之外将仅有轻微臭味,恶臭强度约为2级左右,略低于恶臭强度的限制标准(2.53.5 级);50米之外,基本无气味。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距离河道约30米,因此河道疏挖、底泥运送过程中产生的恶臭会对周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减少影响,建设单位应:(1)对河道分段开挖,且清淤采用泥浆泵翻运至开阔带后运至项目指定的堆土区堆放,淤泥堆放应尽量远离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并要求与开挖断面在10米以上。(2)淤泥及时清运。(3)合理安排施工,不要安排汛期和高温天气,尽量缩短工期。5.2.1.4施工期噪声污染分析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和各类车辆的运行,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噪声污

42、染。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都是噪声的产生源。根据有关资料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状况如下表。表5-8 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施工设备名称距设备10 米处平均A 声级dB(A)挖掘机80推土机76挖泥船80卡车80由上表可以看出,现场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很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各种机械同时工作,各种噪声源辐射的相互迭加,噪声级将会更高,辐射面也会更大。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机械所产生的噪音主要属于中低频噪声,因此在预测其影响时可只考虑其扩散衰减,即预测模型可选用:L2=L1-20lgr2/r1 (r2 r1)式中L1、L2 分别为距声源r1、r2 处的等效A 声极(dB(A);r1、r2 为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