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衡南东成液化气站建设建设地点衡南冠镇畔壁村六组建设单位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441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衡南东成液化气站建设建设地点衡南冠镇畔壁村六组建设单位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衡南东成液化气站建设建设地点衡南冠镇畔壁村六组建设单位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衡南东成液化气站建设建设地点衡南冠镇畔壁村六组建设单位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衡南东成液化气站建设建设地点衡南冠镇畔壁村六组建设单位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衡南东成液化气站建设建设地点衡南冠镇畔壁村六组建设单位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衡南东成液化气站建设建设地点衡南冠镇畔壁村六组建设单位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衡南东成液化气站建设建设地点衡南冠镇畔壁村六组建设单位环评报告.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 衡南县东成液化气站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衡南县东成液化气站 编制日期:2015年12月编制单位: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

2、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8三、环境质量状况17四、评价适用标准20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1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9七、环境影响分析31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51九、结论与建议52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衡南县

3、东成液化气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衡南县东成液化气站法人代表刘春生联系人刘春生通讯地址衡阳市衡南县冠市镇畔壁村六组联系电话15074787988传真/邮编421155建设地点衡阳市衡南县冠市镇畔壁村六组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5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占地面积3416.42绿化面积(平方米)497.56总投资(万元)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5.4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6年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替代燃煤为主的传统生活能源、可有效改善居民燃煤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液化石油气的应用具有不受管道限制

4、、造价低、见效快、供气灵活的优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远离天然气管网的城市周边地区、中小城镇、广大农村对这一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鉴于衡南县冠市镇及周边居民生活增长的液化气燃料的市场需要,该公司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决定在冠市镇畔壁村六组征地3316.42m2,投资500万元新建液化气充装站项目。该项目于2010年建成竣工,2014年投产运营,因多种因素影响未能及时履行环评报批程序。该项目正常运行以后,年销售液化气500t。项目为液化石油气站供应站,站内储罐为地上式,由于各项防火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现改成埋地储罐,并将原有的灌瓶间和机泵房拆除重建,并调整新瓶库位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5、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确定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衡南县东成液化气站委托本单位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协作下对本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在工程分析及影响预测的基础上,按相关技术规范编制了衡南县东成液化气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补办环评),呈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衡南县东成液化气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衡南县东成液化气站建设地址:衡阳市衡南县冠市镇畔壁村六组建设性质:新建(补办)建设规模及内容:总占地面积3316.42m2,建设2

6、个50m3液化石油气储罐,1个50m3残液罐,日充装量1.8吨。3、工程内容本项目总占地面积3316.42m2,建筑面积310.40m2,其中,灌装间、压缩机房91.98m2,办公室171.19m2、消防泵房18.65m2,新瓶库28.58m2。项目在原有平面布置上改动内容有:在办公区周围新建2m高实体围墙;将地上储罐改成埋地储罐,并将12m3的残液罐改为50m3残液罐(原有2个50m3液化石油气储罐,1个12m3残液罐,日充装量1.8吨。),日充装量不变;将原有的灌瓶间和机泵房拆除并调整位置重建;将新瓶库调整位置。本次改动为平面布局改动,使各项间距满足规范要求。将东面水塘改为消防废水池(该水

7、塘为本厂未来预备做鱼塘,租赁合同见附件)。本工程的项目组成见表1-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表1-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类别单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工程规模及结构主体工程生产区罐区拟建设2个50m3储气罐,1个50m3残液罐将地上储罐改成埋地储罐,构筑面积面积为180.88m2充装区建设灌瓶间及机泵房占地91.98m2,1F,轻钢钢瓶库区钢瓶检测间及存放间(新瓶库)占地28.58m2,1F,轻钢辅助工程综合楼一、二层为办公室171.19m2,2F,砖混结构地下一层为消防水池容积为230m3消防泵房位于一楼建筑面积18.65m2消防废水池项目东面15m处300m3公用工程给水系统自

8、建水井,利用地下水生产生活,厂区内给水管网沿厂区道路铺设环装管网。排水系统项目清洗废水经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回用场地洒水抑尘;生活废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用作附近林地农肥供电从冠市镇市政电网线引入电源,在厂区设置专用配电房,并配备高低压配电柜以及备用柴油发电机;设置与办公楼1F。消防罐区设干粉灭火器、控制室设气体灭火器、LNG撬附近设移动式泡沫灭火器,建设一个消防水池环保工程绿化工程在厂区种植花草树木,绿化面积达497.56m2废水处理系统隔油池(新增)、化粪池、沉淀池(新增),厂区污水管网废气处理系统转运、贮存、加气等采用密闭流程,食堂设油烟净化设施(新增)固废处理系统设生活垃圾收集桶,定

9、期运至乡镇垃圾收集点交环卫部门清运;危废设专用容器收集,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噪声选用低噪声空压机,空压机房内布置,设隔声门窗;放散管设消声器残液处理空瓶回收的残液进入残液罐由供应商回收再利用风险防范消防水池采用混凝土结构,有效容积约230m3;雨水排放口设封堵设施。表1-2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1占地面积亩4.974632建筑面积m2310.40其中灌装间及压缩机房m291.98办公室m2171.19消防泵房m218.65新瓶库m228.583劳动定员人84年用水量吨226.4455年耗电万kwh226投资总额万元5007环保投资万元274、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表1-3

10、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一、工艺部分1储气罐V=50米3/台,卧式个2/2残液罐V=50米3/台,卧式个1/3螺杆泵5.5kw个2一用一备4压缩机15kw台2一用一备5灌装称DCS-120台3/6倒空架YSP-15台1/7动力箱XL-21台3/8真空泵0.55KW台1/9消防水泵18.5kw台3二用一备10喷淋泵3kw台1/11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套1/12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套1/5、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该项目的原辅材料消耗见表1-4。表1-4 项目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表项目名称年销售备注主(辅)料液化石油气500t/a外购能源电22万kwh当地电网水66.5184吨/a自备井

11、液化石油气:即LPG,液化石油气的生产,主要从炼油厂在提炼石油的裂解过程中产生。在石油炼厂及石油化工厂的常减压蒸馏、热裂化、催化裂化及延迟焦化等加工过程中都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一般来讲,提炼1吨原油可产生3%5%的液化石油气;也可从天然气中回收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主要是由丙烷(C3H8)、丁烷(C4H10)组成的,有些LPG还含有丙烯(C3H6)和丁烯(C3H8),因此也俗称为C3、C4。LPG本身无色无味,从安全考虑,为了便于察觉,才在液化石油气中加入一些其它物质,使其有一种特殊的臭味。液化石油气(GB11174-2011)标准将液化石油气按组分和挥发性分成3个品种:商品丙烷、商品丁烷、商

12、品丙丁烷混合物。本项目的液化石油气组分为下表:表1-5 商品丙丁烷混合物技术要求(以商品丙丁烷混合物的组分作参考)组分质量指标C3 烃类组分(体积分数)/% 不小于C4 及C4 以上烃类组分(体积分数)/% 不大于(C3+C4)烃类组分(体积分数)/% 不小于95C5 及C5 以上烃类组分(体积分数)/% 不大于3.0总硫含量(mg/m3)343其中,主要成分丙烷和丁烷的体积比按3:7 计。表1-6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闪点成分丙烷 丙烯丁烷丁烯闪电()-104 -108-60 -80表1-7 其他特性项目体积膨胀系数热值(kJ/Nm3)爆炸范围(%)参数液态LPG的膨胀系数是水的1016倍92

13、092121391.59.5如满瓶后,温度升高1,瓶内压力会升高2030kg(f)/cm2;升高35就会超过钢瓶的承受压力(一般钢瓶的耐压为80kg(f)/cm2)。6、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本项目年工作日为144天,工作制度每周三日,一日一班(8小时制),劳动定员共计8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技术工人6人。7、项目公共工程(1)供水工程本项目采用自建水井供水,给水包括生活用水、消防给水、地面清洁用水、绿化用水。项目为埋地储罐,无喷淋降温用水,则项目用水量约为1.76412m3/d(226.445t/a)。(2)排水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产生的废水为生活废水、地面清洁废水和消防事故废水等。消防

14、废水只有在火险发生时才会产生,消防用水的使用量可按46m3/h供给,产生的消防废水可按41.4m3/h 计,消防废水中的污染物为SS、CODcr等。项目排水量按用水量的百分之80计算,则项目年排水量为0.6152m3/d(66.5184t/a)表1-8 项目给排水一览表项目用水标准用水单位用水量(m3/d)排水量(m3/d)员工生活用水50L/d80.40.32地面清洁用水1L/m2次(每周一次)2090.2090.1672食堂用水20L/人d80.160.128绿化2L/m2d497.560.995120小计/1.764120.6152项目设备采用擦拭的方式进行清洁,故不产生设备清洁废水;地

15、面清洁废水为拖把等清洁用具清洗废水,水量较少,隔油池、沉淀池预处理后回用厂区洒水抑尘;生活废水经隔油池、化粪池预处理后作为农肥定期浇灌附近林地,项目无废水外排。消防废水沿管网排入位于项目东面15m处,由水塘改造成的消防废水池(300m3),不外排。(3)供电本项目电源来自冠市镇市政电网。根据站场用电负荷,在站内设置一台50KVA干式变压器一台,向站内主要用电负荷放射式供电。站内配置一台50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并设置版转换开关。项目年耗电量为22万kwh,可以保证正常生产需要。(4)消防设施和消防方式储罐和容器在首次投入使用前,要求罐内含氧量小于4。首次充装液化气时,可首先开启气相Nf-1,

16、待两罐压力平衡后,缓慢进行充装。室外设置1套室外地下消火栓,采用支管深埋和干管安装方式,本体配内置出水阀。室内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相关规定,设置消火栓,配置灭火器。并保证消防水源能24 小时供水,水量、水压均能满足建筑物灭火需要。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规定,本站发生火灾的种类为C类火灾,选用干粉灭火器。在埋地油罐区设置灭火器材如堆沙、灭火毯等消防器材。(5)建构筑物本项目建筑与结构主要为站场内建筑物及构筑物。建筑物包括办公楼、配电室、充装间和机泵房,构筑物有消防水池、环保设施及设备基础等。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7、),全部建筑物按永久性设计,使用年限为50 年,建筑物安全结构等级为二级。8、总平面布局(1)生产区布置地埋式储罐区设置在项目东南部,储罐区设有2个50m3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充装区位于罐区西面,分为充装间和机泵房,机泵房南面为卸车台。整个生产区四周设消防回车道,路面宽5m。站区四周为2.0米高的非燃烧体实体围墙,泵房与卸车台之间的隔墙为非燃烧实墙。(2)辅助区布置辅助区由生活办公综合楼、消防水池组成,综合楼位于站区的西北侧,位于生产区的上风向。综合楼地下一层为消防水池,消防水池总容积230m3。生活办公区与生产区间间隔空场地且设有2m高实体围墙,在满足安全间距的前提下,将辅助生产用房尽量靠近生

18、产区,减少与生产区相关联的管线的工程量。9、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液化石油气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加气站应采取下列措施。各建(构)筑物的距离,安全通道出入口、电缆敷设及有关的重要设备,应按有关规程确定设计原则及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所有储运设备、工艺管线等均有防雷、防静电措施。储罐区、充装区等应根据规范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防爆区电器设备、器材的选型、设计安装及维护均需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做到持证上岗,对消防器材、设施安排专人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测、维护和更换。与本项

19、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补办环评手续项目,用地范围内原为荒林和荒地,无原有环境污染问题。项目为液化石油气站供应站,站内储罐为地上式,由于各项防火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现改成埋地储罐,并将原有的灌瓶间和机泵房拆除重建,并调整新瓶库位置。项目经营过程中有少量的非甲烷总烃逸出,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很小;项目场地开阔、通风良好,有利于大气的对流扩散,通过强化管理可有效控制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量。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衡南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为百粤门户,北为三楚咽喉,东南西三

20、面怀抱衡阳市区。湘桂铁路,衡昆高速公路横亘东西,京广复线,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国道107,322线穿境而过,省道1807、1843线左右延伸;湘江、耒水、舂陵水、蒸水四季通航,衡阳机场、耒阳机场距新县城20公里以内,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现已形成。新县城位于衡阳市以南18公里的云集镇,总体规划布局分为河东、河西两大片,分别设置行政办公区、商业贸易区、文化娱乐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和商住区等五个建设区域。总控制区面积为70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14平方公里,近期建设4.8平方公里,目前已动工2.8平方公里。衡南工业发展迅速,冶炼化工、建筑建材、轻纺机电、农副产品加工四大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

21、劲,20余种工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是湖南省出口创汇大县。项目选址在衡南县冠市镇畔壁村六组。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2、地形、地质、地貌衡南县地处湘中丘陵东南部,全县地貌分平原、岗地、丘陵、山地四大类型,包含10个亚类,各地不同的地形起伏状况也是形成衡南县土地利用差异的重要原因。衡南县境内山、丘、岗、平俱全,以丘、岗为主,地势东西高、南北低,中部偏西隆起。东部和西南部山地所占面积比例大,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林地为主,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小,故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均匀度小,集中程度高。丘陵多为土质或土石质,少数为石质,由于亚热带风化作用的红土化过程,导致组成丘陵的物质主要为红色、深红色残坡积的粘土、

22、亚粘土及风化残余石块。项目所在地西北高,东南低,地形较为平坦。地层为白垩纪、石灰系灰岩及燕山中期花岗闪长岩体,栖霞组是该地区主要含水层、斗岭组砂页岩和花岗闪长岩为隔水层,区内断裂褶皱发育,断层在可溶性及刚性岩中裂隙发育,富水性较强,地震烈度在6度以下。3、水文状况该区水系丰富,湘江是区内最大河流。湘江居湖南省四大河流之首,也是长江水系中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山,经兴安、全州至斗牛岭进入湖南,经冷水滩、祁阳、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的濠河口注入洞庭湖。湘江河流流量较大,含砂量小,大源渡航电枢纽建坝蓄水后,河床平均宽度600米,年平均流量1320 m3/s,最大流量为2780 m3/

23、s,最小流量为489m3/s,年平均水位为51.54m,水面比降0.11,平均糙率0.0365,年平均水温20.8。湘江流域面积94660 km2,其中湖南境内约占90.2%,湖南省境内湘江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0%;湘江全长856km,湖南省境内长670km;河流平均坡降0.134。其流量分平、洪、丰、枯四个水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洪水期多出现在57月,枯水期多出现在12翌年2月。其主要水文参数如下:年平均水位 27.31m平均最高水位 36.65m平均最低水位 23.25m历史最高洪峰水位 37.37m平均径流深 7.76m年平均流量 2146m3/s平均最大流量 12900m3/s历史最

24、大洪峰流量 23000m3/s平均最小流量 248m3/s枯水期流量(90%保证率) 410m3/s历史最小流量 120m3/s最大流速 2.6m/s最小流速 0.3m/s年平均流速 0.45m/s枯水期平均流速 0.18m/s平均含砂量 0.1-0.2kg/m3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浅、深层均较发育,属潜水类型,稳定水位深度1.97.9米,pH值在5.3-7.8之间,呈弱酸性。水温20,主要受降水补给。4、气候、气象衡南县城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冬寒期短,夏热期长;霜降期短,作物生长期长;春温多变,寒潮频繁,盛夏初秋,高温少雨。年平均降雨量为1337.4mm,多集中在46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

25、以上。年平均气温为18,年平均相对湿度73%,年平均气压1008.6hpa,年平均无霜期282天,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573.71541.1小时。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七月和一月。年平均风速1.9m/s,最大风速25m/s,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年平均静风频率为26%。5、土壤、植被评价区域为丘陵,丘顶平缓,土壤为黄壤和红壤,山丘周围分布有水稻土。所在地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始植被已被破坏,现只存在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以山地灌草丛和农业植被为主,有松、杉、竹等植物。经济林树种以油茶为主,干鲜果树种以桔、李、桃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水稻,一年两熟。区内人为活动频

26、繁,野生动物失去较适宜的栖息繁衍场所。主要动物是田鼠、青蛙、蛇、山雀等常见物种,未见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家畜以牛、羊、猪为主,家禽以鸡、鸭、鹅为主。水塘中水生鱼类以青、草、鲤、鲫四大家鱼为主。6、矿产资源衡南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锰、铜、铁、钨、铅、铀、铝、煤等20多种,储量多,品位高。特别是驰名中外的萤石,储量700万吨以上,平均品位达到50%;重晶石储量300多万吨,含硫酸钡94.8%以上。已开采的钨、萤石、重晶石及深加工产品,享誉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衡南县概况衡南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为百粤门户

27、,北为三楚咽喉,东南西三面怀抱衡阳市区。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以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纲领,扎实开展工作,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发展、稳中有进”的态势。(1)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GDP)252.42亿元,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9.93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3.27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9.23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24.2:49.7:26.1调整为23.7:48.8:27.5,第一产业比重降低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

28、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11.7%、49.2%和39.1%,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9。(2)农业 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96.62亿元,增长4.5%, 全县实有耕地面积65.76千公顷,与上年持平,其中水田57.67千公顷;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8.37千公顷,增长 2.1%,其中谷物种植面积100.86千公顷,增长1.8;油料种植面积41.93千公顷,增长4.8%;棉花种植面积4.56千公顷,增长8.3;烟叶种植面积1.94千公顷,下降42.3。全县完成造林面积4.93万亩,其中荒地造林面积1.8万亩,实有封山育林面积3.3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6家,累计达630家。(3)工业和建

29、筑业 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45.1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08.71亿元。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96.5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7.31亿元,增长9.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62亿元,实现利润3.71亿元,产品产销率100.09%。全县建筑业完成总产值96.4亿元,增长7.6%,完成增加值26.73亿元,增长8.0%。(4)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02亿元,增长25.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1亿元,增长25.3%;房地产投资5.92亿元,增长17.4。(5)内外贸易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37 亿元,增长12.8。从区域看,城

30、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61.64亿元,增长12.8,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73亿元,增长13.2%;从消费形态看,批发业营业额完成5.18亿元,增长12.9,零售业营业额完成60.81亿元,增长12.8,住宿业营业额完成0.27亿元,增长13.04,餐饮业营业额完成7.11亿元,增长12.8。全县共引进外资项目33个,到位外资8580万美元,增长16.94%;引进内资项目68个,到位内资24.3亿元,增长10.6%。其中,引进投资额过亿元项目9个,投资额过5000万元项目28个。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041万美元,增长26.4%。(6)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

31、加值19.38亿元,增长4.3%。公路运输客运量完成59.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683.3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20200.9万吨公里。全面实施农村公路通畅、通达工程,完成县乡公路改造73.2公里,通村公路通畅工程73.8公里,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406公里,其中:水泥路1933公里。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762万元,同比增长7.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008万元、电信业务总量3934万元、联通业务总量4870万元、移动业务总量9950万元;互联网宽带用户39747户,增长334.5。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98.79万人次,增长25%;实现旅游总收入1.71亿元,增长30%;全县有四星级乡

32、村旅游点6个,省级旅游家庭旅馆4个;农业示范点2个;名镇名村各1个;AAA级景区2个。(7)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4.78亿元,增长15.3%(国税3.02亿元,增长20.78;地税6.72亿元,增长14.6;财政5.03亿元,增长13.1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96亿元,增长15.6%。全县一般预算支出35.58亿元,增长5.39%。其中:教育支出6.91亿元,增长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42亿元,增长14.2%;医疗卫生支出5.18亿元,增长27.57%。全县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78亿元,增长13.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5.27亿元,增长12.8%;金融

33、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8.39亿元,增长20.6%。全县财产保险完成保费收入8147万元,其中:车辆险保费收入3575万元,农业险3796万元,非车险776万元,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201万元,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95万元。(8)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282 所,其中:小学 224所,中学 55所,职业技术学校 3所;学生总数 12.63万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62990人,中学在校学生57149人,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6175人。全年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 51所,新建农村公办幼儿园 6所。全年组织县内单位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4个。实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13个,其中农业项目7个,工业项目

34、3个,社会发展项目2个,产学研合作项目1个。申请专利27件,成功授权56件。20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7.61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36.6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4.5,较上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9)文化、卫生 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1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目录2个,无线数据电视台1座,无线数据电视节目55套,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5万户。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9。全县综合医院4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2824张,卫生技术人员2600人,其中医师1279人,注册护士752

35、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72人;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89人。县乡两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率达87.7%,农村五保户对象在县乡级新农合定点医疗住院实行基本医疗费全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率达100%。全县拥有各类健身队伍100余支,公共体育场地1063处,举办各类体育活动 100余场次,全县运动员在参加各级比赛中,获得国家级金牌 2枚,银牌4枚,省级金牌10枚、 银牌8枚、 铜牌12枚。(10)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县常住人口97.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93人,农村人口61.45万人,城镇化率达36.9。全年出生人口14145人,出生率12.76,死亡率6.85,

36、人口自然增长率5.9,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66。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34元,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8元,增长12.3%;家庭人均消费总支出11204元,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1677元,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达15.0,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0.4平方米。全县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90万人次(缴费人数达68.5万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3.3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2.1万人、医疗保险(包括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生育保险)15.4万人、工伤保险人数5.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7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达38.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3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赔付支出分别为8223万元、4610万元、132万元和107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59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752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102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达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35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15%、110.4%、110.2%、100%、120.9%。全县共有1个福利中心、26个敬老院、5个村级“五保之家”,供养人数1933人。销售福利彩票2664万元,接收社会定向捐赠493.992万元,“慈善一日捐”活动共收到捐款51.7万元。全县城镇低保月均保障1.1万人,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398万元,月人均

38、补差259.1元;农村低保月均保障4.58万人,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331万元,月人均补差114.7元。全县共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405.4万元,救助6.1万人次。全县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工13.5万平方米。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5.3884万人,新增公租396套,城市棚户区改造973户,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所,支持农村危房改造1120户。(11)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1天,优良率达到99%;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分别为3.09、13.93、3.12%和4.32;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0%;区域环境噪声平

39、均值为54.3分贝。年末全县三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2545.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3.65%。全县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6.2942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2010年不变价)0.59吨标准煤/万元。全县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7起,死亡6人,重伤41人,经济损失32.2万元,亿元生产总值(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302,交通事故死亡率0.175,火灾事故死亡率0.0103。2、衡南县冠市镇概况冠市镇,位于衡南县东南部,区域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2900公顷,辖30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人口4.12万。衡南县辖镇。1953年设冠市镇,1956年并入九龙、冠市乡,1958年属江口公社,

40、1961年析置扬武公社,1984年复置冠市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城区44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4.4万,镇政府驻冠市街。衡安公路过境。辖南岳、洲上、虎形、新塘、柏潭、冠市、青山庙、清瑞、四一、柳树、光富、畔壁、坪田、竹林、杨武、枫山、梅盐铺、黄竹、旧田、石六、大牧、五一、西头、古峰、旦陂、公堂、足田、吐泉、引田、陈祠、芳村、大松桥32个村委会和河街、北门口、街口、黄市4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建筑、建材、汽修、塑料。农业主产水稻。冠市镇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冠市镇,并在冠市街建进出口,设立大型停车场、加油站,冠市镇北可直达北京,南可直抵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是未来的南北交通要冲。 冠市镇农

41、副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号称“衡南粮仓”,是重要的棉粮生产基地。土质肥沃,水利资源尤为丰富,耒水支流沙河、欧阳海灌区东支干渠流经全境,为粮食和农副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境内水域面积9424亩,大部分可发展湘莲和渔业。山地80%都已开垦为松、杉、果园、茶场。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境内的扬武坪古龙泉水清澈爽口,四季长流,含多种矿物质;牲猪远销广东,并出口创汇;其他主要的农副产品有湘莲、烤烟、棉花、茶叶、柰李、柑桔、水蜜桃等。冠市镇的各项事业发展迅速,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稳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已有16个村完成了通村公路。水利建设近两年完成投资达1000万元以上,连续获得全县先进单位称

42、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稳步推进,冠市镇农村在大变样。冠市镇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市建设局、市科技局、市编办的直接领导与支持下,2006年已完成全村的通组公路建设,新开了300亩果园基地,新建了一座电排,兴修了1500米水泥渠道,已建沼汽池35座,全面实行“三清五改”,农村卫生环境大为改观。乡镇企业以建筑建材业为主。能独立承揽省内外高难建筑工程项目,足迹遍布郴州和广东、广西。丰富的农副产品促进了集市贸易的发展。特别是黄竹农贸市场购销两旺,尤以木材、牲猪、耕牛交易最俏,吸引着安仁、耒阳、茶陵、攸县、郴州及广东等地客商纷踏而至。“十五”期间,衡阳市投资6.39亿元,兴修各类水利工程25.3万处,

43、对中低产田实施大规模的改造,使其成为旱涝保收的丰产田。对地势低洼的涝渍田和地下水过多的冷浸田,衡阳市采取开挖疏浚田间渠和兴建排灌站的办法,新增排涝面积36.78万亩,改造冷浸田32万亩,使这些水田一季变双季,由低产变高产。衡南县冠市镇处于湘江沿河两岸,辖区内2.75万亩稻田春季受涝,3万多村民致富无门。2003年,衡南县冠市镇投资879万元,在水淹区修建拦河坝两座,电排18处,开挖田间渠52.8公里,新增排涝面积2.14万亩,使2.6万亩水淹区种上双季稻。2007年冠市镇增加粮食405万公斤,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401元。冠市镇第一中学与冠市镇第二中学合并而成,校园内古木参天,花开不断,四季常青

44、,是莘莘学子良好的就学之地。学校占地面积45公顷。自建校以来,拥有43年悠久的办学历史。多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衡阳市先进行列,且多次主动承办市县各类大型活动,赢得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冠市镇中学现有9个教学班,398名学生,专职教师30人。其中研究生一人,本科26人,均已达到规定学历。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20人。学校秉承“尚德健体远志笃行”的校训,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办学理念。以“敬业乐群爱生”为教育宗旨。培养学生“自励诚实奋发”的优良学风,努力建设“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新校风。学校一直以“学业+特长”为学生发展奠基。要求学生在学好基础学科的前提下,努力掌握一门以上的特长爱好,为学生的将来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美术特色是冠市镇中学市级授牌的特色科目,“旮旯画室”累计为省级重点高中输送学生40多人,普通高中140多人。在衡阳市内外引起了轰动。学校的其它各类兴趣小组、特长培训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新课程理念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贯彻。冠市地理位置优越,京珠高速纵贯南北,省道s316线横穿东,距衡阳市40分钟车程,南与广粤后花园郴州仅1小时车程,北到省会长沙2小时可到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