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鑫巢加油站迁建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459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6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鑫巢加油站迁建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鑫巢加油站迁建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鑫巢加油站迁建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鑫巢加油站迁建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鑫巢加油站迁建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鑫巢加油站迁建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鑫巢加油站迁建环评报告.doc(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庆綦江区三江街道鑫巢加油站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审版)重庆国咨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3124号二O一六年三月重 庆 市 建 设 项 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綦江县鑫巢加油站迁建项目 建设单位: 綦江县鑫巢加油站 编制时间: 二0一六年三月 重 庆 市 环 境 保 护 局 制一 九 九 九 年 十 月填 报 说 明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持有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的单位编制。一、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二、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管渠等应填写起止地点。三、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四、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五、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

2、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风向和距厂界距离等。六、环境质量现状指环境质量现状达到的类别和级别;环境质量标准指地方规划和功能区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执行排放标准指与环境质量标准相对应的排放标准;表中填标准号及达到类别或级别。七、结论和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八、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审查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九、本报告表应附送建设项目立项批文及其他与环

3、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总平面布置图、排水管网总图和监测布点图等有关资料,并装订整齐。十、本表填写4份,报环保局审查,填写时字迹应工整清楚。十一、此表经审批后,若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建设地址或周围环境等有重大改变的,应修改此表内容,重新报原审批机关审批。十二、编制单位应对本表中的数据、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及结论负责。十三、经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和要求,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十四、项目建设单位,必须认真执行本表最后页摘录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程序,

4、办理有关手续。基本情况 表1项目名称綦江县鑫巢加油站迁建项目建设单位綦江县鑫巢加油站法人代表李勇联系人李勇联系电话13983229978邮政编码401431通讯地址重庆市綦江区三江街道明家沟建设地点重庆市綦江区三江街道大山村5社(大石板处)立项审批部门重庆市綦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3142220833449132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社会事业与服务事业V182 加油、加气站总投资850万元环保投资27万元投资比例3.2%占地面积3736房屋建筑面积788.92 年能耗情况煤 / 电0.915万度油 / 液化石油气0.16t/a用水情况(万吨)分 类年用水量年新鲜用水量年重复用

5、水量生产用水0.1511 0.1511/生活用水0.07230.0723/合 计0.22340.2234/1.1 项目由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不断发展,国内汽(柴)油销售量持续增加,加油站已经与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紧密相关。原三江加油站修建于1992年,位于綦江区三江街道明家沟,北侧临S303道路。该加油站至今已建成营运24年,由于当时经济落后、社会发展缓慢,加油站选址及规模不能适应现今社会发展;且随着三江街道城镇经济的建设,该加油站地处拟修建的重庆三万铁路的规划范围内,加油站按要求重新选址建设,迁建至綦江区三江街道大山村5社(大石板处)

6、,原加油站拆除。为此綦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投资备案文(备案证号为3142220833449132)对建设项目进行备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以及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通知书(渝(綦)环评通2016010号文),拟建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我公司受綦江县鑫巢加油站公司委托,承接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环评技术人员实地勘察,资料收集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1.2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綦江县鑫巢加油站迁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綦江县鑫巢加油站

7、建设性质:迁建建设地点:重庆市綦江区三江街道大山村5社(大石板处)投资计划:总投资850万元,环保投资27万元,投资比例为3.2%。建设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为3736,建筑面积788.92。(1)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为综合站房、油罐池、加油罩棚等建(构)筑物,项目组成一览见表1-1,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2。表1-1 项目组成一览工程分类建设内容规模、位置及功能主体工程加油罩棚高度为6.5米,长28米,宽20米,建筑面积为280平方米(投影面积为560平方米),耐火等级为二级,采用钢结构,棚体材料采用非燃烧材料;设四个加油岛(单枪加油机2支、双枪加油机2支)。辅助工程站房2F,总高度为6

8、.95米,建筑面积为228.92 平方米,一层为114.46平方米,二层为114.46平方米,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站房内设置便利店、活动间、储藏间、危废暂存间、洗手间、办公室。仓储工程油罐区0#油罐2个共60m3 (折半计算容积为30m3 );93#油罐1个为30m3 ;97#油罐1个30m3 ,埋地油罐池位于加油站进口处,罐池附近依照中油加油站设计图集及规范要求设置消防砂池及消防器材箱。成品油储罐采用直埋地下卧式罐,为防止地下水对油罐的腐蚀,油罐采用特加强级绝缘防腐,同时设置S8级防渗油罐池及检查井,每台储罐的通气管上都安装有一台阻火器及防雨帽,高出地面4m,离围墙大于3m。公用工程给

9、水由城镇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供水压力为0.30MPa,作为生活用水跟生产用水水源,绿化用水从加油站主给水管上计入DN25的PPR管。排水生活污、废水采用合流制,污水经隔油池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蒲河。配电由市电引入一路380/220V市电(YJV-0.6/1KV-4X250+1X16)至站内配电室内总配电柜,配电室内设电度表箱计量(可根据供电部门要求设置电度表箱位置);配电柜引至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燃料食堂燃料使用灌装液化石油气,厂房内不存储。环保工程废水处理设施 隔油池: 3m3 一体化处理设施:4m3废气处理设

10、施1、加油机、加油罐车自带油气回收系统2、生化池臭气拟就近接入综合站房楼顶排放3、汽油发电机废气引至站房屋顶排放4、食堂油烟经油烟处理装置处理后引至站房屋顶排放噪声处理措施减振、隔声、绿化、作禁鸣要求固废处理设施1、 生活垃圾:于办公及辅助区内设置垃圾桶,统一收集生活垃圾,定期运往镇区生活垃圾集中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2、危险废物:设置危废暂存间,约4m2表1-2 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 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用地面积m237362总建筑面积m2788.92 其 中 A:综合站房面积m2508.92B:罩棚面积m22803建筑构筑物占地面积m2674.464建筑密度/26.97%5容积率/0

11、.36绿化面积m2637.397绿化率/25.49%(2) 建设规模及产品本加油站按三级加油站建设,30立方米0#柴油罐两个(柴油罐折半计算容积为30m 3),30立方米93#汽油罐一个,30立方米97#汽油罐一个,设计总容量90立方米。油罐采用埋地形式,其覆土厚度为0.5米。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规定,加油站的等级划分见表1-3。表1-3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级别油罐容积(m2)总容积单罐容积一级150V210V50二级90V150V50三级V90汽油罐V30,柴油罐V50注: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3)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项目员工6人,其中管理

12、人员2人,工作人员4人,实行1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365天。1.3 项目主要设备建设项目主要设备见表1-4。表1-4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台)备注10#柴油储油罐V=30m32容积折半,卧式单层钢制油罐、埋地293#汽油储油罐V=30m31卧式单层钢制油罐、埋地397#汽油储油罐V=30m31卧式单层钢制油罐、埋地4潜油泵0.75P4柴油1台、93#、97#汽油各1台(美国红夹克)5加油机CS46D2120F2郑州正星6加油机CS46D1110F2郑州正星7输油管道20#无缝钢管若干8阀门钢制、公称压力为1.0MPa49油气回收系统VR3套美国维特路特10全视频监控系统1摄

13、像头7个1.4 公用工程1.4.1 给水该建设项目由城镇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供水压力为0.30MPa,作为生活用水跟生产用水水源,最大日用用水量为5立方米,最高时用水量为1.1立方米。绿化用水从加油站主给水管上计入DN25的PPR管,最大日用水量为1立方米,最高时用水水量为0.22立方米。1.4.2 排水建设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罩棚周围设置截水沟收集的场地冲洗含油废水、员工洗手池含油废水、洗车场洗车废水收集后经隔油池处理;生活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他废水一起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由铺设管道排入蒲河。1.4.3 供电由市电引入一路

14、380/220V市电(YJV-0.6/1KV-4X250+1X16)至站内配电室内总配电柜,配电室内设电度表箱计量(可根据供电部门要求设置电度表箱位置);配电柜引至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另设15KW发电机一台作备用电源.空调开关采用失压脱扣器,备用电源工作时站内空调均停止工作。配电室内设双电源切换箱,备用电源电缆为(YJV-0.6/1KV-5x10,SC50,FC)由汽油发电机引至双电源切换箱。1.4.4 燃料食堂燃料使用灌装液化石油气,用量定额按0.11/人d计,每天共有4位员工在食堂就餐,年工作365天,每年消耗液化石油气约为0.16t,厂房内不存储液化石油气。1.4.5 防

15、雷接地站内防爆场所内的所有建构筑物均设有防雷保护,油罐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埋地油罐应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供配电系统采用TN-S系统,电气系统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信息系统接地及防雷接地等共用联合接地装置。本工程站房防雷等级为二类。站内信息系统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接地。1.4.6 防静电加油的汽油罐车卸车场地,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并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地上或管道敷设的油品,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1.4.7 消防 两台加油机设一只4Kg手提式干粉灭

16、火器和6L手提式高效泡沫灭火器,储油罐区设置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机一只,在加油站站房旁备有2M3消防砂及二块灭火毯。1.5 总平面布置平面布置:总图布置依照相关国家规范,结合地形、地物及交通情况布置。依照加油站使用功能及各方要求,设综合站房、油罐池、加油罩棚等建(构)筑物。场地中部为加油罩棚,设四个加油岛,靠近站房侧的两个加油岛为双枪加油机,靠近油罐侧的两个加油岛为单枪加油机;加油站出口侧为2F综合站房,埋地油罐池位于加油站进口处,罐池附近依照中油加油站设计图集及规范要求设置消防砂池及消防器材箱;加油站两侧设有出入口,卸油口及卸油口位于油罐附近,站内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靠近出口的绿化内设置

17、隔油池,在站房出口处设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站内间距及与周围建筑之间的距离都严格按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控制,消防车道的设置使各建构筑物都有足够的的消防扑救面,单车道宽度大于4.5m,双车道大于6米。主要原辅材料及原有污染情况分析 表22.1 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情况建设项目为加油站,主要原辅材料为油品中转,加油站营运期使用水、电等能源消耗,年消耗量见表2-1。 表 2.1 主要原辅材料及年消耗量一览表序号种类用量 备注1汽油(93#、97#)500t/a油罐车运送2柴油(0#)730t/a油罐车运送3水2234t/a4电9150度2.2 与本项目有

18、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 原加油站基本情况:本项目为迁建项目,原项目地址为綦江区三江街道明家沟,修建于1992年,至今已建成营运24年,规模为三级加油站,原加油站地块处于拟修建的重庆三万铁路的规划范围内,地块被征用,项目重新选址建设。原项目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废气、废水、固废三个方面:(1) 废气 项目为迁建项目,工艺未改变,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为3.54 t/a,回收量为2.4t/a,排放量为1.14 t/a。(2) 废水 原项目工作人员6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工作人员4人,站内设置食堂,废水产生量为2233.8m3,生活污水经生化池处理达一级后排入环境。(3)固废

19、项目为迁建项目,工艺未改变,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共计产生量为2.69 t/a。2、本项目迁建选址地点位于重庆市綦江区三江街道大山村5社(大石板处),项目原址为农村地带,以前无工矿企业在此地块建设运行,无土壤、水、大气等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无与本项目有关的环境遗留问题。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况 表33.1 自然环境概况3.1.1 地理位置綦江区地处重庆南部、西南出海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在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城市发展新区范围内,是重庆规划建设的主城卫星城,已有1390年建制历史。地处东经10623-10703、北纬2827-2911之间,东邻南川区,南接贵州省习水县、桐梓县,西连江津

20、区,北靠巴南区。幅员2746平方公里,綦江区道路交通便捷,距重庆市主城区仅半小时车程,两条铁路(渝黔、三南)、两条国(省)道(210线、303线)、两条高速路(渝湛、綦万)纵横交错,有火车站点6个、高速公路出入口6个,是通往贵州、云南、湖南、广东、上海的重要陆上通道,也是渝南及黔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三江街道位于重庆市綦江区南部,东邻石角镇,南接篆塘镇、扶欢镇,西连郭扶镇,北壤古南街道,幅员面积75.21km2。三江街道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境内渝黔、三万铁路和渝黔高速公路、国道210线、省道303线交汇穿越,距重庆主城40分钟车程。项目位于綦江区三江街道大山村5社,北邻蒲河,南侧有S30

21、3道路(三江至石角道路),东侧围墙为废弃居民楼两栋作为养蜂场,西侧临寨溪大桥(附近有编织袋回收厂、海杰建材厂)。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3.1.2 地形、地貌、地质綦江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介于华蓥山帚状山脉向南倾没、大娄山脉向北延伸之间,属喀斯特地貌。地貌特点是:南西高、北东低,边缘高、腹地低,以山地为主,遭河流切割,沟深岩多,地形破碎,多孤立山体,少完整山脉,地势高差大。区境主要有中山、低山、深丘、浅丘和槽谷五大类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地占綦江区总面积约70%,丘陵约占30%。綦江区境内最高海拔1973米,为黑山镇狮子槽东侧山峰;最低海拔188米,为永新镇升平木瓜溪口,綦江城区海拔25

22、4.8米。根据中国地震列度区划图(1990年版),该项目所处地带地震基本烈度为度。3.1.3 气候、气象綦江区处于四川盆地东南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特征是冬暖夏热,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秋多绵雨,盛夏连晴高温、多伏旱,秋季气温不稳定。根据邻近站资料统计分析,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8.8,最高月平均气温28.5,最低月平均气温8.3。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4.5%,多年平均风速1.6m/s,最大风速8.7m/s,多年平均降雨量73.3mm。多年平均雷暴日数40.8天,最多年雷暴日数53天,最小年雷暴日数26天。3.1.4 水文綦江区境内溪河纵横,水系发达。綦江河系境内第一大河流,

23、为长江一级支流,全长231.3公里,发源于贵州省桐梓县花坝火盆洞,自南向北于江津区江口注入长江。綦江区赶水镇以上上游流域面积2943.4平方公里,赶水以下至綦江城区中游流域面积1737.4平方公里。中游河段长59.9公里,宽60-100米,落差71米,坡降0.3,多年平均流量83.9立方米/秒。大小支流30多条,依次注入綦江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洋渡河(322.5平方公里)。藻渡河(1207平方公里)、扶欢河(134.2平方公里)、郭扶河(116.9平方公里)、蒲河(834.7平方公里)、三角河(194.1平方公里)、清溪河(489.6平方公里)。3.1.5 植被特征綦江区境内粮食作物

24、以水稻、小麦、玉米、薯类为主,其次是豆类等小杂粮。区内经济作物有桑、果、茶、橘子、木瓜、红梅、银花、吴英、杜仲、黄柏等110多个长经品种,有油菜、花生、烟叶、海椒、西瓜、甘蔗等450多个短经品种。林木以松、衫、柏为主,其次是格木、枝树、油桐、青杨、洋槐、竹娄等。珍贵林木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润楠、银杏、楠木等。3.2 社会环境概况3.2.1 行政区划綦江区位于重庆市南部,东连南川区,南接贵州的桐梓县和习水县,西临江津区,北靠巴南区。区境东西宽71km,南北长82km,幅员面积2747.8km2,辖5个街道、25个镇。分别为:古南街道、文龙街道、三江街道、万盛街道、东林街道、石角

25、镇、东溪镇、赶水镇、打通镇、石壕镇、永新镇、三角镇、隆盛镇、郭扶镇、篆塘镇、丁山镇、安稳镇、扶欢镇、永城镇、新盛镇、中峰镇、横山镇、万东镇、南桐镇、青年镇、关坝镇、丛林镇、石林镇、金桥镇、黑山镇。3.2.2 社会经济概况201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77.1亿元,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4亿元,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52.9亿元,增长13.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8:47.9:37.3,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区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1%,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

26、工业企业产值的62%。商贸服务多点支撑更加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6.9亿元,增长13.5%;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7.5亿元,增长39.1%;全区金融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18.5%,贷存比64.7%。3.2.3 交通綦江区境内渝黔铁路、渝黔高速公路、210国道纵贯南北,三(江)万(盛)南(川)铁路、綦万高速公路、渝湘303省道横跨东西,构成重庆南向连接南贵昆经济区的枢纽节点。全市规划建设中的“三环”通道横贯境内,与江津、南川紧密相连。全区公路通车里程4770公里,国(省)干道433公里,铁路总里程168公里,火车站点11个,高速公路出入口6个,水上通航河道214公里,已基本形成以公

27、路为主,公、铁、水互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渝黔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3.2.4 科教文化、医疗卫生全区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基础教育学校61所,基础教育中有完全中学7所,初级中学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小学校3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院1所。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8.09万人,其中中小学生3.67万人,普通中学学生3.73万人,职业高中学生6746人,特殊教育学生229人。比上年相比,在校学生增加1633人。幼儿园108所,有教育班的小学33所,入读学前儿童2.05万人。初中毕业生99.97%以上升入高中阶段学习,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全日制在校大学生8.32万人,

28、增加5144人,增长6%。有医疗卫生机构407个,其中医院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镇卫生院7个,疾控中心、监督所、妇幼保健院各1所。病床2487张,执业(助理)医师2114人,注册护士1364名。环境质量状况 表44.1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污染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4.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评价依据项目位于重庆市綦江区三江街道大山村5社(大石板处),根据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的通知渝府发(2008)135号,项目所在区属于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

29、准。綦江区环境监测站“綦环(监)2015第241号”文提供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为引用“綦环(监)2013第113号”文监测报告中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3年5月7日2013年5月13日,监测点位位于綦江区职业教育中心,距离本项目所在地约2000m,符合导则有关规定,数据有效。监测因子为SO2、NO2、PM10,具体监测结果及评价见表4-1。(2)评价因子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和排污特征,选取SO2、NO2、PM10、非甲烷总烃作为现状评价因子。(3)评价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通过计算取值时间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

30、比和超标率,来分析其达标情况,当取值时间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大于或等于100%时,表明环境空气质量超标。计算公式如下:式中:Pi第i污染物的监测最大浓度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Ci第i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值,/;C0i第i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4)监测结果及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数据分析及评价结果见表4-1表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采样点监测项目监测结果分析浓度范围(/)标准限值(/)占标率最大超标倍数超标率%1#SO20.0110.0160.15 7.3%11%/NO20.0170.0210.12 14%17.5%/PM100.1030.1

31、150.30 34.3%38.3%/非甲烷总烃由表4-1可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非甲烷总烃监测因子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占标率均不超过50%,有一定环境容量,拟建项目可以进行建设。4.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1) 评价依据 根据綦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綦江县地表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的通知綦江府发(2006)99号文件中有关水功能类别划分规定,蒲河主要用于渔业用水功能,执行类水域标准,因此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域标准。蒲河地表水质量现状数据引用綦江区环境监测站2014年1

32、2 月29 日31 日对跳石断面的监测结果统计数据,綦江地表水质量现状数据引用嘉陵江悦来水厂断面2013 年11 月25 日27 日的地表水例行监测结果统计数据。(2)评价因子监测项目包括pH、COD、NH3-N、BOD5和石油类。(3)评价方法选择单因子指数法进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一般水质因子:式中:Sij为i污染物在j监测点处的单项污染指数;Cij为i污染物在j监测点处的实测浓度(/L);Csi 为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L)。 特殊水质因子:式中:S pH ,jpH的单项污染指数; pH su 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pH 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pH j

33、在监测点实测值。(4)监测结果及分析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4-2表4-2 地表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监测断面 指标 项目pHBOD5(/L)COD(/L)NH3-N(/L)石油类(/L)七间河与龙溪河汇合口上游500米处监测结果7.257.403.53.918.019.20.5940.6300.0110.014类标准值694201.00.05Si0.200.650.640.420.028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从表4-2中可以看出,蒲河pH、COD、NH3-N、BOD5和石油类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各项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断面水质状况良好,且有一定环境

34、容量,拟建项目可以进行建设。4.1.3 声环境质量现状(1)评价依据根据关于印发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的通知(渝环发200739号)的规定,拟建项目所在地区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由于场地边界紧邻S303省道,故其邻路面执行4a标准。(2)监测项目昼、夜等效连续A声级。(3)监测点及监测频率共设两个监测点:1#位于鑫巢加油站南面厂界外1米处;2#位于鑫巢加油站东面厂界外1米处。连续2天,每天于昼间、夜间各监测一次,监测时间为2016年3月30日2016年3月31日。(4)监测结果及分析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见表4-3。 表

35、4-3 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 单位:dB(A)监测点位2类标准值 2016年3月30日2016年3月31日达标情况1#昼间605657达标夜间5045452#昼间605556达标夜间504444从表4-3中可知,项目厂界各监测点的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区域环境噪声现状良好。4.1.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查阅项目地勘资料报告可知,拟建场地各岩土层的基本属性:建设场地覆盖层主要为素填土与粉质粘土,素填土夹碎石,分布不均匀,孔隙较大,为透水层;粉质粘土土质致密,但土质不均,属弱含水层;下伏基岩为砂岩及泥岩,强风化基岩风化裂隙发育,属弱含水层

36、,中风化泥岩为相对隔水层;中等风化砂岩中裂隙呈微张闭合状,为弱含水层。地质勘查报告显示:钻孔终孔后进行24小时水位观测,多数钻孔存在地下水,拟建场地内地下水位与蒲河水位基本一致,局部率高,地下水丰富。说明场地地下水与蒲河存在紧密水力联系,补给来源主要接受蒲水补给,同时也受大气降水及周边散流地表水渗流补给,水位随蒲河水位的变化而变化,枯水期,蒲河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下降;丰水期,河水位上涨,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上涨,场地地下水贫富程度直接受蒲河河水影响。由地表水环境质量监察报告可知,地表水蒲河水质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水域标准,地表水石油类未超标;由该项目地勘资

37、料报告可知,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蒲河;根据对场地周边进行调查访问和现场踏勘,场地内及周边无污染源,项目场地周围无化工厂等污染源,因此该项目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4.2 主要环境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4.2.1 主要环境敏感点项目位于綦江区三江街道大山村5社(大石板处),根据调查,项目周边500m范围内的主要敏感点为居民点和蒲河(非饮用水源),无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敏感区域。项目东北侧为蚕丝厂遗留家属楼,蚕丝厂早在1998年破产,目前家属楼住户较少;西侧为编织袋回收厂及建材厂;北侧为蒲河;南侧为S303(三酒路)及零散农户。根据现场踏勘

38、和本项目特点,确定出该项目的环境敏感点,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敏感点见表4-4。表4-4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敏感点序号名称与项目位置关系环境影响因素大气地表水声1农户1(隔S303三酒路)南面23m处2农户2(隔S303三酒路)西南侧40m处3农户3 (隔S303三酒路)东南侧53m处4农户4东侧93m处5蚕丝厂家属楼(隔蒲河)东北侧179m处6编织袋回收厂西侧101m处海杰建材厂西侧185m处蒲河北侧30m处4.2.3 环境保护目标(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控制要求。(2)水环境保护目标:蒲河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

39、02)类水域水质标准。(3)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保护项目周围区域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及生态破坏,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现状并有所改善和恢复。评价使用标准 表5分类大气水噪声环境质量现状PM10、SO2、NO2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蒲河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水域标准项目所在地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40、(GB3096-2008)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指标重庆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418-201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施工期噪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营期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相应标准5.1 环境质量标准5.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发2008135号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区域,PM10、SO2、N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41、-2012)中的二级标准,详见表5-1。表5-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浓度限值(二级标准) mg/m31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年平均SO20.500.150.06NO20.200.080.04PM10/0.150.07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非甲烷总烃质量标准参照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DB13-1577-2012)中浓度限值(二级标准),详见表5-2。表5-2 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限值非甲烷总烃二级标准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mg/m3(标准状态)2.05.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纳污水体为蒲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域标准,与评价相关因

42、子标准值见表5-3。 表5-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L污染物pHCODBOD5NH3-N石油类指标693061.50.05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要求。表5-4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因子类pH6.58.5总硬度450mg/L高锰酸盐指数3.0mg/LNH3-N0.2mg/L5.1.3 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二类区标准,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其数值见表5-5。表5-5 声环境质量标准类别等效声级 单位dB(A)昼间夜间260504a70555.2 污染物排放标准5.2.1 废气拟建项目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2012)二级标准,标准值详见下表5-6;其中特征因子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重庆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50/418-2016)中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标准,见表5-7。表5-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排气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