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附件建设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技术审查要点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469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附件建设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技术审查要点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附件建设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技术审查要点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附件建设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技术审查要点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附件建设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技术审查要点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附件建设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技术审查要点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附件建设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技术审查要点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附件建设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技术审查要点环评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技术审查要点序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技术审查要点一验收条件1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2环境保护设施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3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4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要求5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中提

2、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投入(试)生产以来产生的危险废物已全部按要求妥善处置6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7环境监测项目、点位、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监测规范的要求8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清洁生产进行指标考核,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已按规定要求完成9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措施削减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主管部门采取区域削减措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其措施得

3、到落实二1环评批文2已完成部分分步环保验收的批文3投资体制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核准文件4污水接管或委托处理证明5防护距离测绘图(环评批复要求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大气、噪声等防护距离等,需提供有资质单位出具的测绘图,测绘图应明确标注项目防护距离包络线范围内的民宅、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物)6涉及生态修复的,需提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确认业主已按期完成生态修复工作的意见7在线监测仪器的验收资料(环评批复有要求建设在线监测的)8危险废物处置协议、接收单位的资质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9环保部门出具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10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内容、保护级别(国家级

4、、省级、市级)及相应管理部门允许穿越的许可文件11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环评批复要求开展环境监理的项目必须提供)12在海上指定抛泥区抛泥的证明13相关监测报告14公参调查表15验收工况证明材料16验收监测或调查的委托书17项目主体工程、环保设施、应急用品设备现场照片。18排污口规范化回执及已挂“排污口标志牌”的现场照片19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监测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培训证明等20相关补偿协议三1验收监测/调查单位是否按资质范围规定承接任务。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或环境放射性监测站编制。环境保护验收

5、调查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或环境放射性监测站,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不得同时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的编制工作。2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与环评及其批复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动,项目开工建设时间距离环评批复时间是否超过五年3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是否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4污染类建设项目需运行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75%以上(国家、地方排放标准对生产负荷有规定的按标准执行)、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对在规定的试生

6、产期,生产负荷无法在短期内调整达到75%以上的,应分阶段开展验收检查或监测。对无法短期调整工况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负荷的建设项目中,可以调整工况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负荷的部分,验收监测应在满足75%或75%以上负荷或国家及地方标准中所要求的生产负荷的条件下进行。对无法短期调整工况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或75%以上负荷的建设项目中,投入运行后确实无法短期调整工况满足设计生产能力的75%或75%以上的部分,验收监测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应运行的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的条件下进行,对运行的环境保护设施和尚无污染负荷部分的环保设施,验收监测采取注明实际监测工况与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5

7、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等生态类建设项目,需运行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7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如果短期内生产能力(或交通量)确实无法达到设计能力75%或以上的,验收调查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的条件下,并注明实际调查工况、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近期的设计能力(或交通量)对主要环境要素进行影响分析6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分期验收。7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项目,环保投诉和信访问题突出、群众合理环境诉求未得到解决的项目,一律不予验收,并责令限期改正。8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

8、测技术要求(试行)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纺织染整- HJ 709-2014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工程- HJ 705-2014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煤炭采选- HJ 672-2013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石油天然气开采- HJ 612-2011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公路- HJ 5522010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水利水电- HJ 464200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港口- HJ 436-2008 储油库、加油站大气污染治理项目验收检测技术规范- HJ/T

9、4312008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造纸工业- HJ/T 408-200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汽车制造- HJ/T 407200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乙烯工程- HJ/T 406200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石油炼制- HJ/T 405200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HJ/T 404200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 HJ/T 403200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 HJ/T 394200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水泥制造- HJ/T 2

10、562006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火力发电厂- HJ/T 255-2006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电解铝- HJ/T 2542006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规定的环境管理检查内容1 建设项目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情况;2 初步设计(环保篇)中要求建设的环保设施实际完成及运行情况(其中包括:按规定或设计的流量计量装置、监测设施、监测孔与监测平台,排水管网,各种堆存场的建设,各种必要的标志设置等);3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情况;4 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5 环境保护监测机构、人员和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6 存在潜在突发性环境污染

11、事故隐患的建设项目,制定相应的应急制度,配备和建设的应急设备及设施情况;7 工业固(液)体废物是否按规定或要求处置和回收利用;8 生态恢复、绿化建设及植被恢复、搬迁或移民工程落实情况;9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保护办法或处理办法的落实情况;10 区域污染削减工作的调查;11 建设期间和试生产阶段是否发生了扰民和污染事故;12 对周边公众的环境影响舆论调查。10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 HJ/T 3942007规定的验收调查重点1核查实际工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情况。2环境敏感目标基本情况及变更情况。3实际工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造成的环境影响变化情况。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他环境

12、保护规章制度执行情况。5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6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因子达标情况。7环境保护设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其效果、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落实情况、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及有效性。8工程施工期和试运行期实际存在的及公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9验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污染因子达标情况的预测结果。10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情况。11实际现场检查关注的重点勘查工艺流程。现场听取建设单位技术人员讲解验收项目的工艺流程,查看从原料到产品的全部工序,检查生产运行记录、了解生产负荷,从实际情况核查与项目批复的设计

13、要求是否相符。查看生产负荷。企业必须提供近期试生产的定单、原料辅料用量、产品产量等原始生产记录。3.各项环保设施或工程的实际建设、管理、运行状况以及各项环保治理措施落实情况。查看生产工艺中产污环节,每一环节产生的污染类型、污染因子、治理措施、处理处置状况、污染物最终排放去向。检查固体、液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情况,堆放场所有无防尘、防淋、防渗措施,以及安全措施和标志牌。风险防范措施设施建设情况、应急设备配备情况。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4.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测工作情况,包括:环保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监测计划和仪器设备、环保管理规章制度、事故风险的环保应急计划等5.了解项目周围环境。充分了解厂界周围环

14、境,尤其是厂界四周有无环境保护区敏感目标,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居民区、学校等,特别关注企业试生产后有无信访事件。12验收的范围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13监测(调查)的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法规、办法、规定与本建设项目有关的环保技术文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环评的批复意见验收监测的委托书14验收标准原则上采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经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的环境保护标准与环境保护设施工艺指标

15、进行验收,对已修订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标准应提出验收后按新标准进行达标考核的建议15周围环境保护目标调查工程影响区域内环境敏感目标情况,包括规模、与工程的位置关系、受影响情况等。敏感目标与环评时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16调查范围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评价范围一致;当工程实际建设内容发生变更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能全面反映出项目建设的实际生态影响和其他环境影响时,根据工程实际变更和实际环境影响情况,结合现场踏勘对调查范围进行适当调整。17监测监测点位是否考虑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风场、水文地质条件等)、总图布置情况(如恶臭污染物排放源、高强度噪声源等的位置)、保护目标的分布(居民区、废

16、污水排放口受纳水体下游是否有生活饮用水取水口、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等)等情况进行布点。必要时附示意图监测时工况是否符合要求监测断面、点位、因子、频次是否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置排污口是否规范化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18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设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其效果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及有效性19清洁生产国家已发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相关技术指南的建设项目,是否按所布的标准/指南规定的指标逐项分析其清洁生产水平,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有效措施与建议国家未发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相关技术指南的,是否结合行业和建设项目特点,从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生产工艺与设备水平、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处理状况及环境管理要求等方面分析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达标情况20环境管理检查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情况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环境保护监测机构、人员和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21公众参与公众参与调查是否对项目及其环境影响进行了较充分介绍调查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给出被调查者的姓名、单位和联系电话,便于复查)是否对“公众参与”意见进行了综合分析,是否给出了对公众意见采纳与否的理由说明,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了一次和二次公示,调查有无群众投诉和处理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