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市交通运输局3167.doc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2496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市交通运输局3167.doc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市交通运输局3167.doc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市交通运输局3167.doc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市交通运输局3167.doc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市交通运输局3167.doc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市交通运输局3167.doc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市交通运输局3167.doc环评报告.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清溪镇莲塘路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单位(盖章):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编制日期: 2015 年 8 月 24 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

2、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该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题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该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清溪镇莲塘路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单位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法人代表黎达潮联系人黄荣新通讯地址东莞市东城立新交通大厦 联系电话 0769-22002166传真0769-22002100邮码523125建设地点东莞市清溪镇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

3、行业类别及代码T2 道路占地面积(亩)86.6绿化面积(亩)14.9总投资(万元)4695.2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8.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4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上半年1.1 建设项目概况清溪镇莲塘路升级改造工程起于清凤路,途经湖笃尾,与金龙路相交,终于金龙工业园,全长1.672km。路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全线属路面改造,其线位走向沿用旧路走向。本项目按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标准实施,路基宽度3238m,设计行车速度60km/h。本项目工程包括路面改造27588平方米,人行道改造15376.8平方米,加高雨水井16处,加高雨水口64处,新建雨水管265米。1.2 项目

4、建设的必要性东莞市清溪镇莲塘路的改建是适应清溪镇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清溪镇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是满足交通量增长,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需要;是适应东莞市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东莞市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1.3 路线走向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3.1 地理位置与路线走向 清溪镇莲塘路升级改造工程位于东莞市清溪镇,路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其线位走向沿用旧路走向。路线起于清凤路,途经湖笃尾,与金龙路相交,终于金龙工业园。道路总平面布置见附图二。1.3.2 技术标准根据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采用的技术标准如

5、下:(1)公路等级:公路一级(2)设计速度:60km/h(3)设计荷载:路面:标准轴载BZZ-100;桥涵:公路I级(4)路基宽度:K0+000K0+9104.25m(人行道)+2.25m(绿化带)+7.75m(机动车道)+7.75m(机动车道)+5m(绿化带)+5.0m(人行道)=32mK0+910K1+2508m(绿化带)+5m(人行道)+7.5m(机动车道)+7.5m(机动车道)+5.0m(人行道)+5m(绿化带)=38mK1+250K1+6725m(绿化带)+5m(人行道)+7.5m(机动车道)+7.5m(机动车道)+5.0m(人行道)+5m(绿化带)=35m(5)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

6、路面;(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1.3.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3-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基本指标1路线长度公里1.6722永久占地亩86.6不新增占地3估算金额万元4695.254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2808.17二、路基路面1路基宽度米32、35、382土石方数量立方米/3排水排水管米265雨水口及雨水井座132其中加高80座4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方米275885人行道平方米15376.8三、平交1平面交叉路面改造处1信号灯四、交通工程1交通标线平方米1672五、照明工程1LED灯盏35六、其他1绿化工程平方米99192通信工程米16723电力工程米16

7、721.4 现有老路概况清溪镇莲塘路现状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60km/h,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3238米,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莲塘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建成通车,现状横断面详见图1.4-1,具体布置如下:K0+000K0+910段路基宽32.0m,其组成为:4.25m(人行道)+2.25m(绿化带)+7.75m(机动车道)+7.75m(机动车道)+5m(绿化带)+5.0m(人行道)=32m;K0+910K1+250段路基宽38.0m,其组成为:8m(绿化带)+5m(人行道)+7.5m (机动车道)+7.5m(机动车道)+5.0m(人行道)+5m(绿化带)=38m;K1+250K1+672段

8、路基宽35.0m,其组成为:5m(绿化带)+5m(人行道)+7.5m (机动车道)+7.5m(机动车道)+5.0m(人行道)+5m(绿化带)=35m。图1.4-1 莲塘路路基现状标准横断面图在公路两侧的人行道位置现状布置有排水系统、照明电缆等。现有公路两侧为工厂区和居民区,现有砼路面破损严重,现有人行道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致使道路服务水平降低,增加了尾气排放和交通噪声。1.5 工程方案1.5.1 道路工程(1)路线清溪镇莲塘路路线起于清凤路,途经湖笃尾,与金龙路相交,终于金龙工业园。本项目全长1.672公里,路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其线位走向沿用旧路走向。公路总平面布置见附图二。(2)路基横断面根

9、据本项目工可报告,升级改造后的横断面布置与老路相同,详见图1.5-1,具体布置如下:K0+000K0+910:4.25m(人行道)+2.25m(绿化带)+7.75m(机动车道)+7.75m(机动车道)+5m(绿化带)+5.0m(人行道)=32mK0+910K1+250:8m(绿化带)+5m(人行道)+7.5m(机动车道)+7.5m(机动车道)+5.0m(人行道)+5m(绿化带)=38mK1+250K1+672:5m(绿化带)+5m(人行道)+7.5m(机动车道)+7.5m(机动车道)+5.0m(人行道)+5m(绿化带)=35m图1.5-1 改造后莲塘路路基标准横断面图1.5.2 路面工程(1)

10、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本项目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如下:表1.5-1 路面结构表项目本项目上面层4cm SMA-13 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中面层6cm AC-20C 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调平层7cm AC-25C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调平层下面层旧有混凝土路面基层旧有基层底基层旧有底基层(2)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本项目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采用新型环保表面彩色人行道板砖,属于新技术、新材料。具体结构如下:6cm 新型环保表面彩色人行道板砖+2cm 1:3水泥砂浆+10cm 厚4%水泥稳定石屑/现有的人行道水泥砼面层。路缘石采用花岗岩路缘石(153549.5cm),两边为C25 预制

11、混凝土道牙(102049.5)。1.5.3 交叉工程本项目需对与金龙路交叉的平交口进行路面改造,沿用旧路交叉型式不变,并增设交通信号灯和监控。1.5.4 交通工程及市政设施(1)市政交通工程交通标志主要是指道路上的向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提供道路网相关信息和交通组织、管理措施的标志。现状莲塘路部分路段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未设置视线诱导标,中间带无隔离设施,从而行人横穿公路,导致交通混乱。本次路面改造,交通工程的设计内容包括交通设施(包含标志、标线、防护设施、交通信号和人行通道指示标志等)和交通监控设施。(2)道路照明工程本项目现状道路按市政要求设置了照明。K1+250K1+67

12、2路段现状无路灯,按照节能要求,需要增设35盏LED灯。(3)市政排水工程本项目路面排水采用自由漫流式,设集水井集中排水,排水进入沿路线设置的市政雨水管道及排水渠。雨水采用就近排入河涌体系为原则,与排涝能有机结合,分散出口,蓄排结合。经现场查勘,本项目部分排水设施较完善,主要以管道排水为主,但是部分雨水口、雨水井由于年久失修,部分路段的雨水口、雨水井已经破损严重并有积淤,均需修补清淤,。根据工可报告,本项目需增设雨水口及雨水井52处,加高雨水井16处,加高雨水口64处,新建排水管265米,管径采用DN300,雨水管统一采用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水泥砂浆抹带接口,120混凝土A式基础。(4)绿化工

13、程绿化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保护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减低噪声以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作用。本项目K0+910K1+250左侧及K1+250K1+672右侧无绿化工程,需要按其他路段标准设置,共计绿化工程面积为9919平方米。1.6 预测交通量根据项目工可报告,各预测年的车流量和车型比见下表所示。表1.6-1 交通量预测表(单位:pcu/d)名称2017年2023年2031年莲塘路100061764425669表1.6-2 本项目预测车型比(单位:%)年份小客车大客车小货车中货车大货车拖挂车2017年65.20%5.30%11.60%8.70%6.50%2.70%2023年68.40

14、%5.60%11.00%7.90%5.00%2.10%2031年70.90%6.20%9.60%7.10%5.00%1.20%1.7 工程占地本项目属于路面加铺改造,不用重新征用土地,项目总占地86.6亩,均为老路用地。1.8 道路施工道路施工采用综合机械化施工,首先对路面进行铣刨,旧路面铣刨干净后进行沥青混凝土层的浇筑铺装。沥青不进行现场拌和,采用运输车运送至施工现场,浇筑采用振捣机振动密实。施工场地两侧设有防护板。本项目施工时间起于2015年下半年,止于2016年上半年,施工期6个月。1.9 产业政策符合性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的鼓励类二十四

15、、12、农村公路建设。对照国土资源部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禁止类或限制类。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根据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老路车流量大且路面情况较差,声环境质量有超标现象;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清溪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与深圳、惠州两市接壤,中心位于北纬22度42分,东经115度12分,应属于低山和中山地区,东南部地区为石马河等暴流性山溪的发源地。二、气候气象本区的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

16、候,多年平均温度为22,全年温暖,唯有冬季因有寒潮入侵,偶有严寒;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88mm,由于受季候风和台风等的影响,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匀,4-9月份降雨量约占全年平均降雨量80%以上,冬春季雨量较少。日照时数1862小时,年蒸发量为1770m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南(SSE)风,次主导风向为北(N)风,夏半年以东南南风为主,冬半年以北风为主。三、水文植被清溪镇的用水主要靠大气降雨,地下水资源较为缺乏。镇内较大的水库有三座:契爷石、茅畲和三坑水库;河流主要为石马河。本区植被主要为亚热带、热带的树种。区内天然植被已破坏殆尽,但由于处在山区,现乃有分布有一些次生林,林相较好,全镇植被覆盖较高

17、,但主要分布的多为近年绿化的树种。近年开展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和城区的绿化等将会使其植被的分布更趋于多样化。而主要的人工植被包括各种类型的果园、绿化植物和各种农作物等,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蔗、花生、蔬菜、荔枝、龙眼、橙柑桔等等。四、地形地貌东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口东岸,北接广州、南接深圳,水陆交通便利。东莞市大面积为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依山傍海,河口海岸线61.4公里。东莞市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和中南部多丘陵,西北部属于东江三角洲;西南部为珠江地带。东江自东向西横贯北界。项目所在地基本上是四面环山,镇区中心为盆地,地面海拨标高为36.6米。发育土壤主要为赤红壤。

18、2.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等)清溪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毗邻惠州、深圳。面积140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2014年末,全镇户籍人口约3.67万人,外来暂住人口约14万人。2014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153亿元,增长2.5%;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7.7亿元,增长4.6%;各项税收总额20.9亿元,增长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4亿元,增长10.8%。在2014年度全市镇街领导班子工作量化考核中,清溪镇继续获得一等奖;并先后被定为“广东省光电通讯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广东省技术创新光电通讯专业镇”;荣获“中国最美小镇”、“中国最佳休闲小城”的称号

19、。2014年,清溪镇坚定不移调结构,不断推动转型升级。一是加强招商引资。以“三重”建设为抓手,通过调整招商引资策略、制作新版投资服务手册、组织工作团赴日台登门招商等措施,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总部,全年新签、增资超千万美元外商投资项目8宗,合同利用外资1.34亿美元;新签约3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8宗,协议投资金额12.6亿元,增长197.5%。二是推动创新发展。投入361万元“科技清溪”工程资金,引导、服务企业转型发展,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4项,获得专利授权数738项。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引导外资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全年共有230

20、家外资企业开展内销业务,有效缓解外源型经济优势渐失的困境。抓好旅游景点、交通网络、水利和环境设施等建设,致力完善商贸服务业,重点培育生态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556.942.6,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2014年,清溪镇优化环境,提升城镇形象。一是美化生态环境。全年新种植13万株各种苗木,完善森林公园、生态农业园的配套设施,完成3300亩水源涵养林,促使生态环境不断美化。二是净化营商环境。累计打掉欺行霸市团伙10个,查处制假售假大要案28宗,查办商业贿赂案件8宗,促进公平诚信市场秩序的建立。三是优化城镇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新敬老院、石田路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配

21、合做好从莞高速、博深高速等7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的优化设计,推进清溪镇直达深圳龙岗、谢坑村至塘厦镇横塘社区道路等周边路网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2014年,社会治安管理方面。推进“四化五警”建设,清剿“老虎机”,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年破获刑事案件893宗,破案率同比上升7.65%。通过加大信息采集力度、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等措施,规范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截至12月底,开展出租屋专项整治行动78次,排查问题隐患出租屋超过6000栋套,出租屋发案率明显下降。公共安全保障方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打击“地沟油”、非法添加剂、非法行医等行为,检查餐饮单位、医疗机构等各类场所1134间次。落实安全生产

22、“一岗双责”,抓好危险化学品、分租厂房、重大危险源等重点领域的监管,监督完成整改1700处。矛盾纠纷排解方面。畅通信访渠道,坚持办好“阳光热线”,全年处理投诉建议36宗,重点从教育、交通、就业待遇等方面解决民生诉求。推行领导接访包案和干部下访制度,全年共办结信访案件308宗,有效调处和化解社会矛盾。2014年,清溪镇积极推动农村发展。逐步铺开创新发展,推行“村企合作”、“镇村合作”等多种方式,通过“三旧”改造对村组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全年盘活628.14亩存量土地,降低开发成本,增加集体收益。通过连片升级改造、完善配套、优化服务等措施提升村组物业价值,带动村组两级实现经营总收入5.3亿元,增长3

23、.7%。逐步增强发展后劲,加强村组债务管理,通过政府担保转贷或续贷实现降息减债,促使村组两级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3.24%。以建设三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试点,在镇财政统筹承担村一级环卫开支的基础上,加大对治安、教育和行政管理等的扶持力度,增强基层发展的资金保障。3主要编制依据及环境功能属性主要编制依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执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4、1997年3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修正);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起施行);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33号令);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1)、(HJ2.2-2008)、(HJ/T2.3-93)、(HJ2.4-2009)、(HJ19-2011)、(HJ/T169-2004);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地方政策、法律、法规1、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粤发改产业【2008】334号);2、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2

25、年7月26日第二次修正);3、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4、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粤环函【2005】111号;5、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82017)东府【2009】5号;6、东莞市产业导向目录(2008年本);7、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8、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9、关于印发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1】110号;10、关于印发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环201314号);11、关于印发石马河污染整治工作方

26、案的通知(粤环发201086 号);12、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粤环201134号);13、关于严格限制东江流域水污染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府函2011339号);14、关于印发2012年淡水河石马河污染整治目标和任务的通知(粤环201215号);15、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东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粤府函【2014】270号);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如下表所列:表3.1-1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号功能区区划名称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1水环境功能区根据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石马河为V类水域,执行地表水环

27、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根据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属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环境噪声功能区4a/3 类区4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风景保护区(市政府颁布)否6生态功能保护区否7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否8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否9水库库区否10是否属于城镇污水处理厂集污范围是11施工地点是否可现场搅拌混凝土是12管道煤气干管区否13三河、三湖、两控区否4 环境质量状况4.1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4.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位于清溪镇,属

28、于山区片区。根据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东莞市2013年度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山区片),如下表:表4.1-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状值 (单位:mg/m3)监测项目SO2NO2PM10PM2.5山区片0.0180.0420.0630.041评价标准(mg/m3)0.060.040.070.035污染指数0.301.050.901.17山区片:是指樟木头、凤岗、塘厦、谢岗、清溪5个镇街。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中SO2、PM10年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PM2.5年平均浓度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

29、标准。总体上,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一般。4.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东莞市清溪厦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石马河,根据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东莞市2013年度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清溪镇石马河现状监测数据如下表:(除污染指数外,均为:mg/L)表4.1-2 石马河水质监测结果(除污染指数外,单位为:mg/L)河流水质控制目标水质类别达标状况主要超标项目/超标倍数石马河V类(氨氮3mg/L)劣V类不达标氨氮/2.61倍,总磷/1.83倍监测结果表明,石马河水质控制目标为V类(氨氮3mg/L),水质现状为劣V类,氨氮2.61倍,总磷1.83倍,达不到地表

30、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水质标准,项目所在地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差。其主要原因是石马河上游河段两岸的市政污水管网尚未完善,生活废水及部分工业废水在未经处理情况下直接排入河内,而河流流量较小,上游大量的污水排入河内从而导致下游的监测断面水质达不到水质功能的要求。4.1.3 声环境质量现状本评价单位于2015年8月17日-8月18日对沿线相关环境保护目标进行了监测,监测数据见表4.1-3。表4.1-3 声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单位:dB(A))序号名称桩号位置功能区监测日期监测时段监测结果LeqdB(A)超标量LeqdB(A)N1三中村K0+050临莲塘路首排并且临清凤路首排1楼4a类

31、8月17日昼间61.8达标夜间55.2超标0.28月18日昼间60.2达标夜间53.0达标K0+080临莲塘路第二排并且临清凤路第二排1楼2类8月17日昼间57.2达标夜间51.0超标1.08月18日昼间56.8达标夜间50.8超标0.8K0+060临莲塘路第七排并且临清凤路首排1楼、4a类8月17日昼间60.3达标夜间56.1超标1.18月18日昼间61.0达标夜间56.7超标1.7K0+230临莲塘路首排并且临清凤路第八排1楼、3楼4a类8月17日昼间59.3达标夜间54.6达标8月18日昼间59.0达标夜间53.7达标N2湖笃尾K0+600临莲塘路第五排1楼(距离莲塘路路肩约190米)2

32、类8月17日昼间50.9达标夜间42.2达标8月18日昼间49.8达标夜间40.9达标N3湘华建强公司员工宿舍楼K0+860临莲塘路首排1楼4a类8月17日昼间58.3达标夜间52.0达标8月18日昼间58.0达标夜间51.0达标临莲塘路首排2楼4a类8月17日昼间60.8达标夜间53.5达标8月18日昼间60.6达标夜间52.9达标临莲塘路首排4楼4a类8月17日昼间60.3达标夜间53.2达标8月18日昼间60.2达标夜间53.8达标临莲塘路第二排1楼2类8月17日昼间50.2达标夜间45.6达标8月18日昼间49.2达标夜间44.8达标临莲塘路第二排2楼2类8月17日昼间51.9达标夜间

33、45.8达标8月18日昼间50.8达标夜间46.0达标临莲塘路第二排4楼2类8月17日昼间54.6达标夜间47.0达标8月18日昼间53.9达标夜间46.0达标根据上述监测结果,三中村噪声监测点昼间达标,夜间最大超标0.2-1.7dB(A),主要受莲塘路和清凤路的噪声影响,其余监测点位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相应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一般。4.1.3 生态环境现状(1)植被现状本项目所在地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主要是绿化植物。(2)水土流失现状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地势平坦,水土流失现状为微度侵蚀,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约为62t/(km2a)。4.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

34、出名单及保护级别)4.2.1 水环境保护目标保护流域区内的水环境质量,确保项目排放的污水不成为区域内危害水环境的污染源,不对项目附近的河流产生影响。4.2.2 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调查确定本项目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见表4.2-1。经核实项目沿线无规划的敏感目标表4.2-1 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名称桩号功能区与中心线/红线距离(m)路基高差/m评价范围内户数/人数环境特征N1三中村K0+000-K0+2754a类22/60.438/152房屋以4层为主,房屋排列与道路成垂直分布。2类区与道路间有1排房屋遮挡。2类58/420.4180/360N2湖笃尾K0+560-

35、K0+8252类82/660.888/352房屋以4层为主,房屋排列与道路成45度角分布。2类区与道路间无房屋遮挡。N3湘华建强公司员工宿舍楼K0+840-K0+9304a类25/90.412/48房屋以4层为主,房屋排列与道路成垂直分布。2类区与道路间有1排房屋遮挡。2类54/380.460/2404.2.3 生态保护目标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道路沿线绿化植被。5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2)声环境质量标准若沿路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含三层)建筑为主,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执行4a类标准;若沿路建筑

36、以低于三层建筑(含开阔地)为主的,当相邻区域为居住、工业混合区时道路红线外35m执行2类标准,当相邻区域为工业区时道路红线外25m执行3类标准。(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施工废水经过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防尘,不向外排放;路面径流经路边雨水管收集排放至附近沟渠,执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2)噪声排放标准公路施工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3)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7、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运营期机动车尾气排放执行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GB18352.5-2013)、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阶段)(GB14762-2008)。总量控制指标无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6.1 工艺流程简述 道路建设项目的基本流程:定线机械作业、材料运输管线施工路面工程施工交通设施和绿化工程。6.2 主要污染工序6.2.1 水污染源分析6.2.1.1 施工期公路施工期排放的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水

38、,混凝土拌合砂石料冲洗废水及施工物料、施工泥渣、生活垃圾受雨水冲刷产生雨污水等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1)施工废水本项目施工期间车辆、机械设备冲洗,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受雨水冲刷等将产生少量含油污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为COD、SS和石油类,浓度为COD 300mg/L、SS 800mg/L、石油类40mg/L,需经过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道路洒水降尘。(2)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本项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数量按50人计,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附录D,用水定额按300L/(人d)计,排污系数取0.9,则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13.5m3/d。根据公路

3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JTGB03-2006),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分别为CODCr 500mg/L、BOD5 250mg/L、SS 500mg/L、NH3-N 40mg/L、动植物油 30mg/L。施工营地租用附近民房,生活污水排入下水道,进入当地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施工期按6个月计算,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排放量见表6.2-1。表6.2-1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排放量指标水量CODcrBOD5SSNH3-N动植物油排放浓度(mg/L)5002505004030日排放量(kg/d)135006.753.386.750.540.41总排放量(t)24301.220.611.220.100.0

40、76.2.1.2 运营期本项目运营期的水污染源主要来自路面径流。本项目铺设有雨水管道,雨水将就近排入附近沟渠。路面径流水量由下式计算:式中:Qm路面径流水量,t/a; C径流系数,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径流系数取0.85; Q多年平均降雨量,mm,东莞市为1774mm; A汇水面积,m2;本项目路面面积为27588m2。运营期公路路面径流水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见表6.2-2。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科所对南方地区路面径流污染情况的研究,120分钟内路面径流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分别为SS100mg/L、COD45.5mg/L、石油类11.25mg/L。在本项目雨水管与下游干

41、管连接的检查井处设置小型隔油井,对石油类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0%,可以满足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表6.2-2 运营期公路路面径流排放量项目径流水量SSCOD石油类发生平均浓度(mg/L)10045.511.25发生总量(t/a)41599.9 4.2 1.9 0.5 排放排放浓度(mg/L)10045.55.6排放总量(t/a)41599.9 4.2 1.9 0.256.2.2 噪声污染源分析6.2.2.1 施工期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自各种工程施工机械。公路建设项目常用工程施工机械包括:老路路面拆除:铣刨机;管道施工: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路面

42、施工:压路机、平地机、推铺机等;物料运输:载重汽车等。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常用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见表6.2-3。表6.2-3 常用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测试距离5m)(单位:dB(A))机械名称铣刨机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吊车压路机平地机摊铺机测试声级90908684748690876.2.2.2 运营期本项目运营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公路交通噪声。本项目拟建公路上行驶的各型车的自然交通量(单位:辆/d)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式中:Nd,j第j型车的日自然交通量,辆/d,根据本项目工可报告,本项目车型j=小客车、大客车、小货车、中货车、大货车、拖挂车; nd路段预测当量小客车交通量,pcu/d,按照表1.6-1取值; j第j型车的车辆折算系数,无量纲,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表2.1-4中各车型的车辆折算系数为:小客车1、大客车1.5、小货车1、中货车1.5、大货车3、拖挂车4; j第j型车的自然交通量比例,%,按照表1.6-2取值。各型车的昼夜小时交通量(单位:辆/h)按下式计算:昼间:;夜间:式中:Nh,j(d)第j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