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3254.doc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2496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3254.doc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3254.doc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3254.doc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3254.doc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3254.doc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3254.doc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3254.doc环评报告.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报告表编号 年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建设单位(盖章):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8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

2、、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该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该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建设单位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廖玲玲联系人朱浩波通讯地址东莞市横沥镇半仙山村联系电话0769-83377580传 真0769-83377019邮政编码523469建设地点东莞市横沥镇半仙山村(北纬22

3、052.78;东经113573.28)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O-122鞋业制造占地面积(平方米)53280绿化面积(平方米)3500总投资(万元)5488.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4.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26%评价经费(万元)1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概况及任务来源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位于东莞市横沥镇半仙山村(详见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用地为租赁用地,项目所在厂址中心坐标:北纬22052.78;东经113573.28。经营范围:生产和销售女式皮鞋、密鞋、马鞋、凉鞋及手袋等产品。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于200

4、6年1月成立,原址位于东莞市横沥镇隔坑村,建设单位于2006年3月委托清华大学环境影响评价室编写了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并于2006年5月30日经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同意建设,审批编号为2006【1271】号。由于生产需要,项目迁建至东莞市横沥镇半仙山村,建设单位于2009年11月委托丰都县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了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迁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10年11月取得了东莞市环境保护局的审批同意建设,审批编号为东环建【2010】S-3667号,建设单位于2011年5月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于2011年7月取得了东莞市环境保护局的验收批

5、复,验收批复编号为东环建【2011】21215号。现由于生产经营需要,项目申请改扩建,改扩建内容如下:法人代表由“何淑愉”变更为“廖玲玲”。增加丝印工艺,增加相应丝印设备;同时,淘汰其他工艺部分落后生产设备,增加一批新设备及辅助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年产各类女式鞋160万双,手袋4万个(详见表1、表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建设单位委托福建海洋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单位”)承担本项目

6、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收集有关资料并深入进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地方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在建设单位大力支持下,完成了东莞捷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二、项目改扩建前后具体工程内容及规模1、工程内容项目改扩建前总投资5488.5万元,占地面积53280m2,建筑面积35000m2。项目主要生产女式皮鞋、密鞋、马鞋、凉鞋及手袋等产品。项目加工生产各类女式鞋50万双/年;手袋2万个/年。本次改扩建扩大生产规模,年产各类女式鞋160万双,手袋4万个。项目主要生产女式皮鞋、密鞋、马鞋、凉鞋及手袋等产品。项目工程规模见表1。表1 项目改扩建前后工程规模变化表编

7、号项目改扩建前改扩建后改扩建增减量1投资额5488.5万元5488.5万元02占地面积532805328003建筑面积350003500004产品方案各类女式鞋(万双)50160+110手袋(万个)2 4+22、工程组成表2 项目改扩建前后工程组成一览表类别序号工程名称或属性改扩建前建设规模本次改扩建主体工程1生产车间建筑面积约24000m2辅助工程1办公室建筑面积约2000m22员工宿舍建筑面积约6000m2公用工程1供水工程市政供水管网供给2供电工程市政供电管网供给储运工程1仓库建筑面积约3000m2环保工程1废水生活污水依托于租用厂房原有三级化粪池预处理依托于租用厂房原有三级化粪池预处理

8、洗版废水交给有资质的零星废水单位处理2废气丝印、烘干工序产生的废气设于密闭车间,该废气经收集后,由管道引至楼顶高空排放。涂鞋乳工序设置集气装置对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收集,然后使用活性炭装置吸附处理,再由管道引至楼顶高空排放。刷胶、烘干工序产生的废气加强车间抽风换气加强车间抽风换气打磨、砂磨工序产生的粉尘布袋收尘处理后排放经布袋式吸尘器进行收集处理(不设排气筒)备用发电机尾气经专用排气筒高空排放3噪声生产工序定期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适时添加润滑油合理布局、隔声、吸声、减震、墙体隔声;安装吸声隔音屏、距离衰减4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一般固体废物交专业公司回

9、收处理交专业公司回收处理危险固废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理,并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理,并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3、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量(1)主要原辅材表3 项目改扩建前后主要原辅材料及数量变化表序号名称单位改扩建前改扩建后改扩建增减来源1皮料t/a100220+120外购2鞋底(大底、中底)t/a100220+120外购3布料t/a3080+50外购4PU胶t/a123.6+22.6外购5黄胶t/a011.6+11.6外购6白乳胶t/a04+4外购7热熔胶t/a04+4外购8鞋乳t/a02+2外购9增艳剂t/a00.5+0.5外购10水性胶t/a02+2外购11PU处理剂t/a0

10、0.2+0.2外购12水性油墨t/a02+2外购13油性油墨t/a00.5+0.5外购14慢干水t/a00.5+0.5外购15天皮t/a02+2外购16包跟皮t/a02+2外购17中皮t/a03+3外购18白跟t/a04+4外购19后跟t/a04+4外购20鞋跟t/a02+2外购21垫芯t/a04+4外购22包头t/a02+2外购23包边条t/a02+2外购(2)原辅材料的理化性质PU胶: PU胶是一种基于阴离子型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它是一种热活化型粘合剂,可用于制鞋、家具、汽车、建筑工业等领域。本项目使用PU胶主要成分为:PU乳液50%,水50%。黄胶:黄胶是一种耐热、耐气候粘合剂,最大的特

11、点是表面不易结膜,具有较长的陈放时间、较短的加压时间、干强度高等特点。本项目使用黄胶的成分为:树脂20%,乙酸乙酯15%,丁酮30%,双脂溶剂10%,甲基环己烷20%,甲基丙烯酸甲酯5%。白乳胶:是一种水性粘胶剂,无毒,外观为微白色乳液,固含量为5525000mpa.s(25),PH值:6.07.5,纸塑贴合后耐高温:80,纸塑贴合后耐高温,主要成分为:35%VEA-丙烯酸脂聚合物,10%特种橡胶,10%增粘树脂,45%水。热熔胶:是一种不需溶剂、不含水分、100%的固体可熔性聚合物;它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熔融到一定温度变为能流动,且有一定粘性的液体。水性胶:主体为聚氨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

12、乳胶共聚合物,其中醋酸乙烯-乙烯共聚占30-40%,聚氨酯树脂占20-30%,水占30-50%以上,没有健康危害效应。PU处理剂:PU处理剂可用来清除被粘材料表面的积污、油污和加工助剂等;可在被粘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新的表面层,改变了被粘材料表面极性、活性、粗糙度等,使之与所使用的胶粘剂相匹。本项目使用的PU处理剂主要成分为:树脂5%,乙酸乙酯40%,丙酮25%,双脂溶剂30%。油性油墨:其主要成分为树脂、颜料、溶剂等。其中树脂约占60%、颜料占10%、溶剂(乙醇、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邻苯二甲酸氢钾等)占30%。水性油墨:由水溶性丙烯酸树脂、颜料、水及其他添加剂组成。其中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占28%、

13、水占25% 、乙醇占10% 、三乙胺占5% 、颜料占30% 、助剂占2%。慢干水:慢干水主要成份为松节油,属特慢干溶剂,主要用来做丝印油墨稀释剂,溶解力强;透明液体。慢干水具有溶解力强、无毒、气味小、沸点高、挥发慢、不含水,不含氯和重金属,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及流平性好等特点,其溶解性能优良,特别是在蒸发的后阶段能发挥高溶解力,使涂膜的平整度好而无结皮、光泽好。用途:用作环氯树脂、酚醛树脂、氟树脂、硝基喷漆、丙烯酸树脂烘烤固化涂料以及油墨及塑料用的稀释剂。优良的有机溶剂,有类似樟脑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3、主要生产设备表4 项目改扩建前后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变化表序号名称单位改扩建前改扩建后改扩建增

14、减所用工序1针车台187295+108针车2鞋面定型机台180205+25成型3前后绑机台2551+26成型4削皮机台5799+42针车5裁断机台51121+70裁断6电烤箱台88132+44成型7真空加硫机台414+10成型8上胶机台3271+39针车/成型9打磨机台6786+19成型10空压机台2230+8成型11压底机台3045+15成型12流水线条6338-25/13电脑分析机台10-1/14平面式裁断机台011+11裁断15电脑切割机台04+4裁断16龙门式裁断机台010+10裁断17手工丝印台台010+10针车17大热压机台05+5针车18小热压机台09+9针车19打扣机台032+

15、32针车20罗拉车台042+42针车21拉邦车台07+7针车22包边机台06+6针车23压花机台04+4针车24高周波烙印机台03+3针车25高压烙印机台02+2针车26剪理机台028+28针车27粘合机台02+2针车28折景机台03+3针车29鞋口整平机台014+14针车30鞋面二次定型机台028+28针车31砂磨机台04+4针车32中底定型机台04+4成型33全自动气压钉跟机台08+8成型34全自动油压后邦机台012+12成型35全自动油压前邦机台018+18成型36后踵定型机台029+29成型37后踵定型烤箱台017+17成型38后踵按摩机台011+11成型39急速冷冻定型机台013+1

16、3成型40电脑前邦机台011+11成型41电脑后邦机台010+10成型42鞋口定型机台010+10成型43鞋头定型机台02+2成型44鞋筒定型机台02+2成型45热风整烫机台029+29成型46鞋面蒸软机台011+11成型47鞋头蒸软机台03+3成型48自动刷胶机台038+38成型49内腰机台017+17成型50单层热风循环烤箱台029+29成型51单边砂磨机台011+11成型52双边砂磨机台06+6成型53钉中底机台013+13成型54涂胶柜台08+8成型55中底定型机台09+9大底56半自动削尾机台04+4大底57布袋式吸尘器台010+10大底58折边机台03+5大底59油压烙印机台03+

17、3大底60压底机台05+5大底61打蜡机台03+3大底62自动贴膜机台03+3大底63高周波台05+5中底64上黄胶机台03+3中底65程序式电脑花饰机台03+3中底66削垫芯机台01+1中底67双针高头车台05+5中底69削边机台010+10中底70双边打蜡机台020+48打蜡71单边打蜡机台021+50打蜡5、配套设施及能源消耗(1)供电:本项目采用市政供电,改扩建前用电量约30万kWh/a,改扩建后用电量约为90kwh/a。项目改扩建后配备发电机,备用发电,使用0#轻质柴油,用量为4.8 t/a。(2)给水:本项目用水由市政自来水供给,改扩建前用水量为13500t/a,主要为员工生活用水

18、,改扩建后有员工1200人,在公司内住宿,不在公司内就餐,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2014),在公司内住宿的人员用水量按0.15m3/d计,则员工生活用水量为180m3/d、54000m3/a;改扩建前无生产用水,改扩建后生产用水主要为网版清洗用水和涂胶柜循环水,项目洗版用水量10m3/ a,涂胶柜循环水用水量0.2m3/ a。(3)排水:厂区内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项目改扩建前排放的废水主要是员工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2150t/a,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下水道。改扩建后排放的废水主要是员工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8600t/a,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下水道。项目洗版废水10m3/a,

19、设置专门的收集容器(容积不小于3m3)储存该类废水,收集后每月定期由有资质的零星废水回收单位回收处理;涂胶柜循环水循环使用,不外排。表5 项目改扩建前后能耗水耗对比表序号名称改扩建前改扩建后变化情况用途来源1水13500m3/ a54000m3/a+40500m3/ a生活、办公市政供水010.2m3/ a+10.2m3/ a生产2电30万kwh/a90kwh/a+60kwh/a生产、生活市政供电30#轻质柴油04.8t/a+4.8 t/a备用发电外购6、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项目改扩建前有员工250人,每天1班,每班8小时,年工作300天,职工在公司内住宿,不在公司内就餐。项目此次改扩建后,员工

20、人数为1200人,沿用以前工作制度。 表6 项目改扩建前后员工人数及工作制度对比表序号/员工人数工作制度食宿情况1改扩建前250人全年工作300天,每天一班,每班8小时在公司内住宿,不在公司内就餐。2改扩建后1200人3变化情况+950人打磨、砂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于改扩建项目,改扩建前的主要情况如下:一、 改扩建前的生产工艺流程:鞋:N、SG、N、SN、S缝合原材料包装检查粘胶成品裁剪G、N、S鞋底手袋:N、S缝合裁剪原材料N、S成品G、N、S包装检查粘胶图例:G-废气 S-固废 N-噪声二、改扩建前污染源及排放情况项目改扩建前的污染物及防治措施见下表:表7

21、项目改扩建前污染物及防治措施一览表类型排放源污染物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原采取的措施大气污染物粘胶工序总VOCS无组织排放4mg/m3,0.0002t/a有组织排放120mg/m3, 0.0002t/a加强车间抽风换气打磨、砂磨工序10000m3/h粉尘200mg/m3,4.80t/a10mg/m3,0.24t/a经袋式收尘器处理后引至楼顶高空排放水染污物生活污水12150m3/aCODcr250mg/L;3.0375t/a90mg/L;1.0935t/a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排放BOD5150mg/L;1.8225t/a20mg/L;0.243t/aSS150mg/L;1.8225t/

22、a60mg/L;0.729t/aNH3-N25mg/L;0.30375t/a10mg/L;0.1215t/a固体废弃物员工生活生活垃圾37.5t/a0环卫部门处理一般固体废物边角料20t/a0回收处理废弃包装材料0.05t/a0交由供应商回收处理危险废物废胶水容器0.2t/a0交有资质单位回收噪声车间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值约为7085dB(A)。通过适当的隔声、吸声、减振和降噪等措施,使得噪声的排放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其他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状况:地理位置:项目位于东莞市横沥镇半仙山村(北纬22052.78;东经113573.28)。项目东面隔

23、道路为商住楼;西面为鑫永盛高新电子产业园;北面为世钜乐器厂;南面为西环路。项目卫星示意图见附图2,现场相片见附图3,项目平面四至图如下:图1 项目平面四至图图1 建设项目平面四至图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东莞市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东莞市最东端是谢岗镇的银瓶嘴山,最南端是凤岗镇雁田村的雁田水库,最西端是沙田镇西大坦村的狮子洋中心航线,最北端是中堂镇潢涌村的东江北支流中心航线。全市东西长约70.45km,南

24、北宽约46.8km,东接惠州市惠城区和惠阳区,南抵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西邻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和萝岗区,北达广州市增城区和惠州市博罗县。四周共与广州、深圳和惠州的9个县级行政区接壤。横沥镇位于东莞市东北部,广深铁路在城镇中间纵贯南北而过,地处广深铁路中段,设有横沥火车站,相距广深铁路中段与京九铁路交汇的东莞常平火车站仅3km。距东莞市中心区30km,西距东莞市区40 km、广州70km,南往深圳市90km,与石排镇、企石镇、东坑镇相连。横沥镇全镇土地总面积49.61km2。二、地形地貌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

25、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m,坡度30左右;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m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横沥镇的地形以丘陵为主,西南部是沿江平地,土质肥沃,资源丰富。山地总面积226.7km2,森林覆盖率达41%。三、气候气象东莞市

2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雨量集中在4-9月份,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冻害的侵袭。横沥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月平均气温在13-23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7.5,极端最低气温为-1。年均降雨量在1800-2200mm,无霜期340-350天。四、水文东莞市主要河流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水。市境96%属东江流域,东江干流自东北角

27、博罗县、惠州市惠城区之间入境后,沿北部边境自东向西行至桥头镇新开河口,发源于深圳市宝安区的石马河流入,至企石镇有企石河流入。至石龙镇分出东江南支流后,东江北干流续流至石滩,与来自增城市的支流汇流,经石碣镇、高埗镇、中堂镇、麻涌镇的大盛村注入狮子洋;东江南支流斜向西南,在峡口社区接纳来自市境中部的寒溪水,峡口以下有三支较小的支流牛山水、蛤地水和小沙河,自东向西汇入;流经石碣镇、莞城街道、道滘镇、厚街镇、沙田镇于泗盛注入狮子洋。东江北干流与南支流之间为东江三角洲的河网区。横沥镇属珠江流域东江的支流寒溪河水系,流经本镇的主要河流有寒溪河、东引运河和仁和水。寒溪河位于本镇的东南部,全流域集水面积720

28、km2,河流长59km,流向从东南向西北流入东江。寒溪河在本镇境内一段约3km,本镇大部分地区属于寒溪河流域。该水道属于溪流性河道,在旱季水量小,雨季水量较大,是暴雨暴涨的河流。目前该河道是横沥镇的主要排洪河。东引运河位于横沥镇中部,由北向南穿过本镇,在镇的南部汇入寒溪河。河道建成于1970年,引水口位于桥头镇建塘口,河道按东江水位28m时引水量53m3/s设计,宽约43m,最高洪水位5.67m,最大径流620m3/s,按50年一遇洪水位设防,横沥镇境内一段长约5km。近年来,由于东江水位降低,引水口无法引水,该河主要收集沿途雨水和城市污水排放。仁和水位于本镇的东部,发源于常平镇土塘、司马、陈

29、屋贝等地,河道由东向西流入本镇,汇入东引运河后注入寒溪水,全长15km,在本镇境内一段长约5km,目前该河道是横沥镇的排洪河道之一。五、动植物资源东莞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体型较大的野兽多栖息在东南山区。主要野生动物有:哺乳类、鸟类、鱼类(134种)、甲壳类和多种贝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等。主要野生植物有:树类114种、竹类23种、内陆水域水生维管束植物48种,水果类40多种、野生中草药89种。内陆水域中常见的浮游生物共8门110属。六、矿产资源市内已知矿产有类19种,矿床点66处。其中金属矿产类8种,矿床点34处:黑色金属矿产10处(铁矿点9处,钛铁矿1处),有色金

30、属矿产23处(铜矿点4处、铅锌矿点4处、钨矿点10处、锡矿点4处、钛矿点1处),贵金属黄金矿化点1处。非金属矿产类11种32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9处(耐火粘土4处、泥炭土4处、石油1处),化工原料矿产14处(黄铁矿点6处、重晶石矿点3处、钾长石矿点4处、石盐矿点1处),建材非金属矿点3处(水泥灰岩2处、水泥粘土1处)。主要分布在东莞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带。矿产分布分散,无规律。本项目内没有矿产资源。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概况】横沥镇位于东莞市东北部,面积49.61km2。距东莞市中心区30km。距东莞市中心区30公里。2012年辖16个村,1个社区。

31、2012年,横沥镇户籍人口3.73万人,外来暂住人口10.08万人。模具产业是横沥镇的支柱产业,该镇获得“广东省模具制造专业镇”和“中国模具制造名镇”称号。2012 年又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横沥牛墟(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广东省三大牛墟之一)2012 年入选“第四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横沥镇生产总值68.3亿元,比上年增长6.1%,工业总产值146.8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110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76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亿元,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外贸出口总额13.3亿美元,镇级可支配财

32、政收入4.6亿元,国、地两税收入总额10.9亿元,增长13.6%。【模具产业】2012年,横沥镇提出“做强产业、有税经济、主动对接”发展思路,明确由模具名镇向模具强镇大跨越的目标。编制横沥建设模具强镇发展规划,提出未来5年内,力争成为华南地区最具科技创新能力的模具强镇。完善“模具城、模具园、模具展、模具网”4大产业平台,推进模具科技产业园扩园工作,为优质模具企业落地提供重要载体。举办第六届模具展、第一届模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提升横沥模具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2年全镇模具产业产值达55.2亿元,同比增长19.5%,占全镇工业生产总值的40%,模具产业跨越发展的势头显现。【协同创新】20

33、12年,横沥镇推进产业与科技、金融和人才“三融合”。与上海交大、东华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广东工业大学、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理工学院等7 家高校和机构,合作共建“横沥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总投资2.08亿元,成为全市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培育模具企业,服务全镇企业。加强金融创新平台建设,与6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横沥融易创投基金。充分对接优质资源,谋划与东莞职教城合作开办“模具职业技术培训学院”,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合作建设模具应用人才培训中心。协助4 家外企设立研发机构,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 家,省、市民营科技企业22 家。【“三重”建设】2

34、012年,横沥镇推进东莞万好食品有限公司二期厂房增资项目建设。该项目被列入全市“三重”建设重大项目之一。项目位于横沥镇西城工业园3期,属港商独资企业,总投资3000万美元,总用地面积1.17万km2,建筑面积2.22万km2。横沥镇为该项目提供贴心服务,协助其完善相关手续,于10月动工。项目投产后,产能将扩大1倍,预计年销售收入2.16亿元,年利润总额2160万元。【招商引资】2012年,横沥镇树立“有税经济”招商理念,培育和引进税源型经济,重点围绕模具、光电等产业,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定点招商、上门招商,全年引进外资项目12宗,增资27宗,合同吸收外资507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35、6254万美元。引进内资55宗,引进金额3.34亿元。同时,加大企业扶持力度,推动27 家外企增资扩产,增资金额3692万美元。【村组发展】2012年,横沥镇推进镇村统筹发展,支持农村开展特色种、养业,加大欠发达村帮扶力度,6个欠发达村全部达到增收目标,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稳健运行。村、组两级全年总收入2.54亿元,增长4.9%,其中村级增长5.2%、组级增长4.2%。村、组两级纯收入9105万元,增长7.2%。铺开清产核资、债务台账、减债调查等工作,村、组资产总负债率比上年末下降1.3%。【社会管理】2012年,横沥镇推进“六个东莞”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三打”工作,打掉欺行霸市团伙13个,

36、侦办大案要案19宗,商业贿赂案12宗。抓好农村突出问题整顿工作,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化解群众矛盾,促进基层稳定。推进“四化五警”建设,优化社会治安环境,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调处化解矛盾纠纷73宗,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75宗,处理镇长热线问题117宗。保障公共安全,火灾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分别下降12%、2.2%、11.8%。【城镇建设】2012年,横沥镇加强与生态园、东莞职教城、东莞火车站、从莞高速、轨道交通的对接,完善职教城大道选线方案,协调推进桑茶快线延长线建设工作,接受大项目、大交通、大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职教城代建项目和村级联网路升级改造工作顺利

37、进行;加快截污主干管网收尾工程进度,铺开次支管网规划设计;推进运河整治,重点开展中心区段3.57km堤路及景观改造工作。【城镇环境】2012年,横沥镇整治环境卫生和城市“六乱”,开展“乡村美、大清洁“活动,镇容镇貌不断提升,国家卫生镇通过复审。清理在建违法建筑,督促整改违章建筑,推进城市有序发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查处535宗环境违法行为,正式立案处罚企业53家,有效开展节能减排,26台锅炉完成改造或淘汰,9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验收,5家企业获奖。【文化教育】2012年,横沥镇开展“活力横沥”系列活动,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组织开展“千场演出”28场、“万场电影”280

38、场、“快乐周末”18场、“粤韵横沥”6场。举办2012“百年牛墟风情节”,宣传推广“牛文化”。创办“道德讲堂”,宣传“广东好人”。新横沥中学启用,改善教育硬件设施,规范教学管理。600名新莞人子女入读公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民生实事】2012年,横沥镇强化就业服务,新建两个“青年车间”和一个“村民车间”,安排就业94人,全年新增帮扶就业365人。开展第六期“模具师傅培训班”,全镇应就业群众就业率达93.2%。完善社会保障,做好社保新卡换发工作,全年发放低保金、老人金、助学金、残疾人津贴934万元,发放慈善救济金75万元。建成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深化扶残、扶老工作。【文物保护】横

39、沥镇历史文化沉积众多,乡土风情浓厚。经过历年的发掘和保护,半仙山宗祠古建筑群、新埠正街、吴濂故居、香氏宗祠等文物古迹得以原貌保存,重焕光彩。其中新埠正街,又称“小广州”,已有70多年历史,全长100多m,宽10m,是目前东莞乃至珠三角地区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骑楼群,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横沥牛墟是广东“三大牛墟”之一,见证了横沥近两个世纪的商贸繁华,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和自然遗产等。主要编制依据及环境功能属性主要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

40、日起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起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实施);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2013年6月29日主席令第5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起实施);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发布施行);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1)、(HJ/T2.3-93)、(HJ2.2-2008)(HJ19-2011)、(HJ2.4-

41、2009);10、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第21号令,2013年5月1日起实施)11、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粤发改产业2008334号);12、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13、关于印发的通知(粤府200516号);14、关于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东府办200337号);15、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8-2017)(东府20095号);16、东莞市产业导向目录(2008年本);17、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18、关于印发的通知(东府办2011110号);19、印发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严格控制工业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