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金地世纪广场3282.doc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510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金地世纪广场3282.doc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金地世纪广场3282.doc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金地世纪广场3282.doc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金地世纪广场3282.doc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金地世纪广场3282.doc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金地世纪广场3282.doc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金地世纪广场3282.doc环评报告.doc(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报告表编号: 年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 行) 项目名称: 金地世纪广场 建设单位:东莞市金地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盖章)编制日期: 2015年10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

2、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状况项目名称金地世纪广场建设单位东莞市金地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晓峰联 系 人黄文博通讯地址东莞市南城区胜和路胜和广场C座6楼联系电话139255088020769-88991835传真邮政编码523009建设地点东莞

3、市塘厦镇林村社区(东经:11453,北纬:225018)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U 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156、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等占地面积(平方米)49322.9绿化面积(平方米)项目投资(万元)556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17%评价经费(万元)1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概况东莞市塘厦镇位于东莞东南部,是持续快速发展的活力城镇。改革开放以来,塘厦深入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积极加入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产业转移潮流,走出了一条以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

4、展道路,迅速从农业镇发展成为广东省中心镇、东莞市五强镇之一、中国千强镇(第五名),经济实力位居东莞市各镇(街)前列。随着塘厦镇经济的高速发展,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城市高档商住用房的需求日益增多,为了抓住市场契机,东莞市金地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拟投资5.56亿元,在东莞市塘厦镇林村社区(东经:11453,北纬:225018,地理位置见图1,四置见图2)打造一个住宅为主、商业为辅的金地世纪广场。金地世纪广场规划总用地面积49322.9m2,总建筑面积160468.83m2。项目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批准书(批字第2011-20-10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证(东府国用2013第特231号)等用

5、地证明文件,用地性质为商住混合用地,建设内容与用地性质相符,建设合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该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核制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东莞市金地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广州中鹏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接到任务后,评价单位即成立了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环境噪声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环评项目课题组,并组织有关环评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勘察及收集有关资

6、料。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规范和技术要求,编制出金地世纪广场环境影响报告表,上报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塘厦分局审批,以作为拟建项目环境管理的主要技术依据。(二)建设内容1、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49322.9m2,总建筑面积160468.83m2。项目计容建筑面积123262.561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85364.332m2,商业建筑面积36338.129m2,其它面积1560.100m2;不计容建筑面积37206.269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2661.95m2,其它建筑面积4544.319m2。主体建筑包括:2栋15层的商业住宅楼(自编1#、2#)、4栋32层的商业住宅楼(自编3#

7、6#)、2栋33层的住宅楼(自编7#、8#)、1栋2层的商业楼(自编9#)、4栋3层的商业楼(自编10#13#)和连接3#6#商业住宅楼2层裙楼的商业连廊(自编14#)。另设有1层地下室,主要用作地下超市、车库和设备用房,设有地下机动车停车位704个。项目住宅区可容纳住户799户,居住人口约2772人。项目定位为商住混合用地,容积率为2.499,建筑密度为41.618%,绿地率为30.638%,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图3,效果图(鸟瞰图)见图4。项目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表5。表1 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单位总图申报值规划总用地面积m249322.9总建筑面积m2160468.83计容建筑面积

8、m2123262.561其中住宅建筑面积m285364.332商业建筑面积m236338.129其他面积m21560.100不计容建筑面积m237206.269其中地下建筑面积m232661.95其他面积m24544.319容积率2.499基底面积m220646.39建筑密度%41.618绿地率%30.638居住户(套)数户(套)799居住人数人2772机动车停车位个704其中地下机动车位个704地上机动车位个090平方以下住宅占比例%70.068最大层(高度)层(m)33(98.250)表2 建筑面积汇总表 面积单位:m2编号建筑层数占地面积计容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类型建筑高度1#1515

9、34.098123.5318383.17商业住宅49.8502#151675.208356.3308699.28商业住宅49.8503#321049.7413509.10313931.37商业住宅98.1504#321376.1613972.81214403.28商业住宅98.1505#322166.5716298.90016636.43商业住宅98.1506#321466.0214212.44914561.48商业住宅98.1507#33403.0612030.89112016.8住宅97.6508#33403.0612030.89112016.8住宅97.6509#2398.15471.0

10、91659.01商业12.0510#31825.624035.4294353.86商业18.00011#32430.715227.1135752.69商业19.50012#31679.943205.6293925.21商业16.75013#34187.6711479.02912417.10商业27.25014#(1)0.0000.00032661.95地下室0.00015#150.40050.40050.400垃圾收集站3.700合 计20527.305123262.561160468.83表3 建筑主要使用功能建筑层数功能15#地下室-1超市、地下车库、变配电房、发电机房、风机房、水泵房、消

11、防控制室等1#1餐饮、零售商铺、架空活动场地2零售商铺、设备夹层315住宅2#1餐饮、零售商铺、架空活动场地、公建配套2零售商铺、公建配套315住宅3#、4#、5#1餐饮、零售商铺、架空活动场地、物业管理(5#)2零售商铺、设备夹层(主要包括物业管理及维修用设备,不设发电机、泵房、变配电房等)332住宅6#1餐饮、零售商铺、肉菜市场2零售商铺、肉菜市场332住宅7#、8#133住宅9#12零售商铺10#、11#、12#1零售商铺23餐饮餐饮、零售商铺13#12零售商铺3电影院14#12零售商铺16#1垃圾收集站(无压缩功能)表4 项目商业餐饮设计规模一览表建筑编号层数餐饮面积(m2)1#150

12、02#18003#15004#15005#110006#150010#214003140011#217003170012#2100031000合计12000表5 项目主要配套设施一览表 面积单位:m2设施名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独立占地数量所在楼栋所在层数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154.74否12#2层小区物业管理用房66.38否15#1层小区警务室90.14否12#2层小区文化设施(含图书馆)164.55否22#1、2层户外活动场地863星光老年之家121.3否12#2层垃圾收集站50.450.400是1肉菜市场514.55否26#1、2层公厕45.4否12#1层其他公建配套253.158否14根据规

13、划,项目商业部分为零售商铺、餐饮和电影院,不设KTV、游戏机室等其他娱乐场所,由于目前餐饮只有初步设计的建筑规模,具体餐饮类型及主体尚未确定,日后引入餐饮具体项目时需另行申报环保审批手续;建设单位已预留专用的商业餐饮油烟烟井,同时也确保日后引入餐饮业时,餐饮场所与住宅、学校等敏感建筑的距离不小于9米。由于项目配套设有垃圾收集站、公厕等易产生大气、噪声污染的敏感设施,为了确保日后投入使用后居民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建设单位在预售房时必须公示有关环评及环保验收信息,向业主明确上述敏感配套设施的分布位置,确认业主在购买房屋前已知道小区内敏感配套的位置以及与所购房屋的位置关系,并在售卖上述敏感设施周边

14、的住宅时在销售协议中条款列明房屋与周边敏感配套设施的关系,避免业主入住后发生纠纷。2、辅助公用工程(1) 给排水系统A.给水系统项目建成后用水由市政自来水给水管网供给,管线在该地块内成环状管网布置,室外消火栓沿主要道路并靠近主路口设置,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同时保证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室外消火栓距路边不大于2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m。项目设有生活泵房和消防泵房,室内生活给水按建筑设变频加压供水装置,室内消防给水另设消防水池及加压设备,水泵房及生活水池、消防水池位置见图3。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DB44/T1461-201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及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15、HJ554-2010),并类比东莞市同类项目,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按不同功能用房的建设规模计算出项目最大总用水量约为1746.6m3/d,各项用水定额及用水量参见表6。表6 项目用水量汇总表类型来源指标取值来源单位数量日用水量m3/d生活用水居民0.18m3/人d广东省用水定额、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人2772499.0普通零售商铺0.008m3/ m2dm220938167.5地下超市0.006m3/ m2dm2470028.2电影院0.011m3/ m2dm2340037.4配套公建工作人员0.040m3/人d人1004公共厕所1.0m3/坑位d坑位1010生活用水小计746.1厨房用水餐

16、饮业0.08m3/m2d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m212000960厨房用水小计960肉菜市场用水肉菜市场清洗 0.015m3/m2d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m2514.557.7肉菜市场清洗用水小计7.7冲洗用水垃圾收集站0.010m3/m2d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m250.40.5地下车库0.002 m3/m2次m2277541.8冲洗用水小计2.3其他用水发电机喷淋用水3m3/a类比同类项目、结合实际情况d/a100.3绿化用水0.002m3/m2d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m21511230.2其他用水小计30.5合计最大日用水量1746.6注:1)上表中普通零售商铺是指项目内商业部分除了餐饮、电影

17、院外其余零售商业的总和,包括商业内工作人员及顾客的生活用水。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地下车库按每月冲洗一次,冲洗的停车区域面积约27754m2,按每年365天折算所得的平均值。3)项目备用发电机全年运作96小时,根据东莞市近几年停电情况,按每年停电10次计。B.排水系统本项目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的形式排放。按规划进度,本项目运营后可接驳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厌氧处理、含油污水和肉菜市场清洗废水经隔油隔渣池处理、冲洗废水经沉砂池处理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送到东莞市塘厦林村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排入石马河(东莞塘厦镇桥

18、头镇建塘水闸段)。楼顶雨水和道路雨水在室外用管道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严禁雨、污管道混接。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方式排至室外雨水管网,雨水收集后进入市政雨水管网。(2) 供电系统本建设项目属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有关的消防用电设备、商铺经营管理系统、排水泵等为一级负荷。商铺、门厅、公共楼梯和主要通道的照明及事故照明为一级负荷,I类汽车库按照一级负荷供电。本工程用电由市政电网供给。为满足消防等一级负荷的供电要求,设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一台。机组亦考虑平时,在市电中断供电情况下,为部分重要负荷供电。项目工程电力电缆在地下一层采用桥架的敷设的方式,电缆经桥架向各用电点供电,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采用TN-S系统。

19、保护接地、弱电设施接地共用一套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项目在地下一层备用柴油发电机房和超市内均设有变配电房,设置位置见图3。此外,为了保证消防和应急照明,本项目在自编4#商业住宅楼地下一层发电机房设置1台800kw的备用柴油发电机以供项目所有的一级负荷。根据规划设计方案,当所有市电因故障同时失电后,备用发电机组将在15秒内自动启动,实行同步控制并列运行。本项目备用柴油发电机组配置情况见表7。表7 项目备用发电机配置情况一览表发电机位置数量发电机功率(kW)4#商业住宅楼地下一层发电机房1800项目发电机机房正对上层主要为餐饮商铺,非敏感用房。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附件“电磁辐射建设

20、项目和设备名录”中对豁免的项目已做明确规定,电压在100千伏以上的送变电系统属于豁免水平以上,需向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手续;另外,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35千伏送、变电系统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办函【2007】886号),35千伏送、变电系统属于豁免项目,可不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本项目设置的10千伏变压器属于豁免项目,不需单独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3)消防系统A.室外消防栓系统室外消防栓将沿项目用地外围设置,消防用水量为30升/秒,其用水将从市政供水引入管引入环通后利用市政供水压力直接供给,故不另设室外消防栓储水及室外消防栓泵。消防栓间距不超过10

21、0米,规格为100毫米。B.室内消防栓系统室内消防栓箱将装置于消防电梯前室、内走道等公共场所,消防栓的安装距离将以其相邻两个消防栓之充实水柱能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为准,最不利点消防栓出水压力不大于0.15MPa,另外为保证室内消防栓栓口的出水压力不大于0.5Mpa,进水压力不大于0.8Mpa,整个系统亦会利用减压阀,减压稳压消防栓竖向分区。C.自动喷水系统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2001)的要求,除小于5m2的卫生间、厕所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分外,均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覆盖,由设于地下室的消防水池及消防泵直接供水。除日常使用外,项目还设置有备用的稳压和加压泵组,满足自喷系统的平

22、时稳压压力要求。另外,地下室设备用房,如发电机房,为了保护发电机不受消防用水浸湿损坏,发电机房设为密闭空间,内设气体灭火系统,用于柴油发电机油缸间发生火宅时的消防救火。(4)机械通风系统根据规划,本项目各设备用房、功能区及停车库等区域均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进排风风机房设在各防火分区内, 地下车库设独立的通风设施,排放口周围设置绿化带。为保证停车场有足够的换气次数,按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少于6 次。所有通排风风机均采用低噪声风机,风机安装于风机房内,吊装风机采用减振吊杆,风机进出口安装软接头减振。(5)空调系统项目于自编13#商业楼地下一层超

23、市设有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主要供地下超市和13#商业楼使用。项目居住区和其他商业不设中央空调,项目建设过程中仅规划预留空调安装位置,日后由入住居民和入驻商户根据自已需要安装分体式空调供冷。(6)垃圾收集系统根据规划,本项目在东南侧自编1#商业住宅楼北面建设一个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均为50.4平方米的垃圾收集站,主要用于项目小区生活垃圾收集和临时堆放。项目为一般房地产建设项目,垃圾停留时间短,收集站能够满足项目的需求,不设压缩功能。该垃圾收集站距离自编1#商业住宅楼裙楼商业约5.5米,距离住宅主体建筑约25米;距离8#住宅楼约18米,中间以绿化相隔,具体位置见图3总平面布置图。项目内各住宅楼、商住

24、楼、商业楼及其他配套设施按实际需要分布设置专用密闭垃圾桶,每天由项目内保洁人员分两次收集生活垃圾和肉菜市场垃圾至垃圾收集站临时堆放,每天由环卫部门将堆放的生活垃圾和肉菜市场垃圾进行装车转运。垃圾均以密封袋包装好,不会有垃圾渗滤液溢出,垃圾均不在收集站长时间存放。垃圾收集站为混凝土地面,做好了严格的防渗措施。餐饮业厨余垃圾由餐厅业主自行使用密闭专用厨余垃圾收集桶收集好,每天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发电机房产生的废机油、抹布等危险废物由机房内设置的专用装置存放,定期交由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公司处理。(7)公共厕所项目在自编2#商业住宅楼首层设置一个建筑面积为45.4m2的公共厕所,根据城市公共厕

25、所设计标准(CJJ 14-2005),属于二类附属式公共厕所。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东莞市塘厦镇林村社区(东经:11453,北纬:225018),项目东面隔约28m为西湖中心路,南面隔约20m为西园街临街出租屋及商铺,西面隔约20m为西园街临街出租屋及商铺,北面隔约31m为宏业北路。具体项目地理位置图及四置图见附图1和附图2。项目四置情况现状照片如下: 项目北面西湖中心路、林村文化中心工地 项目南面出租屋 项目西面宏业北路、林村公寓 项目东面出租屋、西园街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用地原来一直为空地、草地,不涉及工业用地,不存在有遗留的环境问题;不属于基本农田,项目用地

26、范围没有拆迁,不涉及化工工业等原有污染土壤问题。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周边主要是道路、商铺、工厂和民居,项目所在区域为居住、工业、商业混杂区。区域存在的主要的污染源为南面卡妮尔科技园和北面、西南面西湖工业园内的工业企业生产性污染,西面宏业北路、北面西湖中心路、东北面林电路以及东面广深铁路交通污染以及振动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 东莞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腹地,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处东经113o31114o15;北纬22o3923o09。最东是清溪的银瓶嘴山,与惠州

27、接壤;最北是中堂大坦乡,与广州市隔江为邻;最西是沙田西大坦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隔狮子洋相望;最南是凤岗雁田水库,与深圳市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至深圳经济走廊中间。西北距广州59km,东南距深圳99km,距香港140km。东西长约70.45km,南北宽约46.8km,全市陆地面积2465 km2。塘厦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城区东经114535、北纬22424,居于东莞-深圳-香港经济大走廊之间。东与清溪镇相邻,南与凤岗、深圳交接,西与黄江镇接壤,北与樟木头镇相连。东西相距约11.4km,南北相距约14.7 km,面积为168km2。镇中心距深圳市中心35 km公里,距东莞市城区52

28、km公里,距广州市108 km,东距惠州市56 km。莞深高速、龙林高速、东深公路、广深铁路贯穿而过,是东莞东南部的交通枢纽。全镇下辖21个社区,户籍人口4.4万人,新莞人近50万人。二、地质地貌建设项目拟建址地处东莞市境内,东莞市地形复杂,平原占总面积48.5%,丘陵占44.8%,山地仅占6.7%,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和东南部为山区,中部为丘陵台地,北部为东江流域平原,西部和西北部濒临珠江口,为三角洲平原河网区。项目拟建地所在的塘厦镇,境内四面环山,中间为盆地,是以低丘、台地为主的半山区,地势西南高,塘厦镇地貌为残丘坡地,但局部有冲洪积阶地,根据地质勘测报告揭露,塘厦盆地表层多为渗育型粘

29、土和沙质土,往下1米处多是带粘性黄泥土或沙质红土(当地群众称其为“灰沙”,因可与石灰混合作建房之用),再向下一般是水石或灰黑色岩石。在四周起伏的山岭中,出露地层有下古生界震旦系、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灰系、侏罗系。塘厦地区土壤类型为由沙页岩、花岗岩发育而成的赤红壤,其中沙页岩赤红壤主要分布在境内北部和西部大屏嶂林场一带,花岗岩赤红壤主要分布在东南部靠近清溪、凤岗的丘陵地带,其表层多数是渗育型黏土。塘厦因地势周高中低呈盆地特色。耕地土壤为环状分布,盆地中央为轻黏土,中环为砂壤土,盆缘为沙质土。盆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丰富,速效钾较为缺乏,质地亦较为黏重。三、气象与气候塘厦位于东

30、莞市东南部,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两季吹东南风,空气湿润,雨量充沛,秋季常吹西风,秋高气爽;冬季多吹北风或西北风,空气较为干燥,较冷年份会出现短期霜冻。年均无霜期339天,1月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月份,2月1日至3月10日,是由冬季转春季的过渡期。这段时间由于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每次时间短则35天,长则在10天以上,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一定影响。7月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月份。7月、8月、9月是台风干扰塘厦的季节,1964年夏秋之间曾刮过4次强台风,损失较严重。区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和气候影响,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年降雨量15002

31、400mm,雨量集中在48月。年蒸发量16001700mm,夏秋多雨,春冬干旱。根据多年观察资料,平均气温21.8,122月极端低温3.1,78月极端高温37.5,无霜期350天以上。四、水文特征塘厦镇境内主要河流为观澜河和石马河。观澜河是广东省重要饮用水源地东江一级支流石马河的上游河段,发源于深圳梅林海关西部大脑壳山的牛咀水库鸡公头一带,由南向北流经龙岗区的坂田街道、宝安区的民治、大浪、龙华和观澜街道,在观澜街道北面企坪的东北边出境,流入东莞市。因此,观澜河(石马河)属于跨地级市行政区交界河流。观澜河流域面积259.09km2。其中观澜河在深圳市内(即企坪断面以上)的集雨面积189.3km2

32、,干流长22.56km,最大高程为561m,河床平均比降为2.1。水系格局呈树状,左、右岸支流交错分布。石马河是东江的一级支流,源于深圳宝安大脑壳山,流经东莞市凤岗、塘厦、樟木头、清溪、常平、桥头六镇,于桥头新开河口入东江,全长88km,集雨面积1249km2。1964年,为解决香港用水问题,省政府决定建设东深供水工程,并利用石马河天然河道作输水载体,经8级泵站提升输水,供水规模达0.682亿m3/年。东深供水工程先后实施4次工程改造,于2003年6月28日全线贯通,总供水规模达18.25亿m3/年。石马河塘厦段平均水深1.081.40m,河宽5034m,流速0.230.27m/s,流量422

33、2863180m3/h。五、矿产、植被与生物多样性东莞市内已知矿产有类19种,矿床点66处。其中金属矿产类8种,矿床点34处:黑色金属矿产10处(铁矿点9处,钛铁矿1处),有色金属矿产23 处(铜矿点4处、铅锌矿点4处、钨矿点10处、锡矿点4处、钛矿点1处),贵金属黄金矿化点1处。非金属矿产类11种32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9处(耐 火粘土4处、泥炭土4处、石油1处),化工原料矿产14处(黄铁矿点6处、重晶石矿点3处、钾长石矿点4处、石盐矿点1处),建材非金属矿点3处(水泥灰岩2处、水泥粘土1处)。主要分布在东莞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带。矿产分布分散,无规律。本区植被主要为亚热带、热带的

34、树种。区内天然植被已破坏贻尽,现主要分布的多为近年绿化的树种,也有一些残存的次生林,次生植被类型主要为马尾松和桉树林,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低山。近年开展的生态公益林林分改造和镇区的绿化等将会使其植被的分布更趋于多样性。而主要的人工植被包括各种类型的果园、绿化植物和各种农作物等,农作物主要有水稻、蔬菜、荔枝、龙眼、橙柑桔等等。东莞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体型较大的野兽多栖息在东南山区,一般 兽类出没于平川、丘陵。主要野生动物有:哺乳类、鸟类、鱼类(134种)、甲壳类和多种贝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等。主要野生植物有:树类114种、竹 类23种、内陆水域水生维管束植物48种,水果

35、类40多种、野生中草药89种。内陆水域中常见的浮游生物共8门110属。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8:表8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号功能区区划名称建设项目所属类别1水功能区划项目位置不在水源保护区内,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石马河属类水域;而根据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粤环201313号)、东莞市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实施方案(东环2013140号)及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监测数据,石马河近期的水质控制目标为类,即近期执行类水体标准2大气功能区属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环境噪声功能区属2类区,执行声

36、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风景保护区(市政府颁布)否6水库库区否7城市污水集水范围东莞市塘厦林村污水处理厂8管道天然气干管区是9施工地点是否可现场搅拌混凝土否10是否环境敏感区否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概况】塘厦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东连清溪镇,西邻黄江镇,北接樟木头镇,南与凤岗镇和深圳市观澜街道接壤。截至2013年,面积128平方公里,辖21个社区。户籍人口4.92万人,常住人口48.70万人。2013年,塘厦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85亿元(第一产业1.53亿元,第二产业147.53亿元,第三产业99.79亿元),比上

37、年增长2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1.43亿元,增长10.26%;总用电量35.38亿千瓦时,增长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89亿元,增长9.57%;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增长17.94%;外贸出口总额48.24亿美元,增长8.15%;各项税收总额49.34亿元,增长25.3%;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16.22亿元,增长11.59%。获评镇街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综合总分全市第三名,获评市优秀镇街、市文明镇街。【“三重”建设】2013年,塘厦镇“三重”建设(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集聚区,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取得实效。奥克斯、安琪、源暄、鹏程宝4个市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02亿元,完成投资

38、6.40亿元,完成计划投资106%,4项目均超额完成投资计划,通讯信息和汽车电子等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发挥毗邻深圳优势,采取整合土地资源、培育产业集群等措施,强化科苑城、凤凰科技产业园、128工业区承载能力,巩固广东省电子电源专业镇基础。【城镇建设】2013年,塘厦镇制定138片区迎宾大道沿线用地开发建设指引;实施塘厦镇“宜居城镇”建设十年发展规划纲要,推动莲湖等8个社区创建“市生态社区”,筹备修编2012-2020环保规划,名镇名村、宜居社区等创建工作铺开。加快塘厦大道升级改造、环市北路升级改造、塘坑水库截污等41个重点民生工程,完成60公里供水管网改造,配合市完成14.2公里京九线塘厦段生态

39、景观林带建设任务。维修水泥路、沥青路1.9万平方米,维修路灯电缆26267米,完成LED路灯改造5767盏。对市政燃气管网采用坐标化管理,全镇燃气市政管网已铺设99.72公里。【公共服务】2013年,塘厦镇深化1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推进11个公共卫生项目建设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打击“两非”等工作。扩大社保覆盖面,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保制度,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完成全国统一社保卡的发放,搭建覆盖全镇医疗机构的信息服务终端,健全工伤保障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抓好住房公积金扩面征缴,推进公租房、廉租房等住房保障工作,创造条件为企业留住人才。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

40、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外排污水经东莞市塘厦林村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石马河,根据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4年11月提供的石马河的水质监测结果如下表9:表9 石马河水质监测表河流水质控制目标水质类别达标状况主要超标项目/超标倍数石马河氨氮小于3mg/L,其余达类劣不达标总磷/2.92、氨氮/1.96监测结果表明,石马河2015年水质控制目标为V类(氨氮小于3mg/L),水质现状为劣V类,总磷超标2.92倍、氨氮超标1.96倍,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水质标准的要求,项目所在地

41、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较差,主要是受到河道两岸以及上游工厂和居民生活污水的影响。二、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位于塘厦镇,属于山区片,根据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2013年山区片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如下表10:表10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表监测因子年均浓度值SO2NO2PM10PM2.5监测结果(mg/m3)0.018 0.042 0.063 0.041 评价标准(年平均值)(mg/m3)0.060.040.070.035污染指数(无量纲)0.31.050.91.17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中评价因子SO2、PM10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

42、准,评价因子NO2、PM2.5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域环境空气质量一般,项目所在区域PM2.5超标主要是受到地铁及轻轨等市政工程施工、房地产施工扬尘的影响,NO2超标主要是受到日益增长的汽车尾气影响。三、声环境质量现状从建设项目现状四至情况来看,项目周边主要是道路、民居和商铺。根据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5-2020)、塘厦镇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以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有关要求和规定,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为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86-2008)2类标准。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于

43、2015年5月12日进行了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期为1天,昼夜各1次,气象条件是多云。监测结果如下表(单位:dB(A),监测点位置见图5:表11 环境噪声质量现状监测结果(Leq) 单位:dB(A)编号监测地点昼间夜间1#项目东边界56.245.82#项目南边界(靠东)55.144.73#项目南边界(靠西)54.844.54#项目西边界58.947.85#项目北边界(靠西)58.747.56#项目北边界(靠东)58.246.97#项目内声环境区交界处54.944.8(GB30986-2008)2类标准6050由噪声监测结果可知,本次现状监测点主要为项目各边界和用地中心噪声,各监测点昼夜噪声监测结果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因此,本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