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窑隧道竣工说明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564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灰窑隧道竣工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石灰窑隧道竣工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石灰窑隧道竣工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石灰窑隧道竣工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石灰窑隧道竣工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灰窑隧道竣工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灰窑隧道竣工说明书.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 灰 窑 隧 道 竣 工 说 明一、 概况(一) 工程概况原设计路线于K40+735.79设计标高为1650.25m,升坡展线至山脚社垭口K42+960,设计标高为1753.822m,之后降坡展线至赵家沟,设计标高为1708.788m;由于山脚社垭口附近海拔高,冬季气温低,经常出现积雪、结冰、浓雾等阻断交通的气候;为保证车辆常年运营,减少安全隐患,根据管理处要求,采用隧道穿越山脚社垭口、赵家沟山垭口。赵家沟改线段起点梨子树K40+735.79=正线K40+735.79,之后设缓坡至K41+415设1-3x3盖板涵跨过韭菜沟后,在K41+570设370m长的隧道穿越山脚社垭口后至石灰窑K41+

2、950,之后路线至K42+360又设425m长的隧道穿越赵家山垭口至K42+785后沿右侧升坡展线至K43+309.9接上正线K44+378.53,路线全长2.7411公里,比正线短1.05公里。石灰窑隧道是赵家沟改线段的第一个隧道,全长370米;隧道进口位于r-600m的右偏曲线上,隧道出口位于r-600.411m的左偏曲线上,为2.84单面上坡。(二) 地形地貌路线所经区域,地势起点(北部)低、止点(南部)高,地形切害较深,地势高峻,区域上为峰丛洼地地貌。隧道进口附近为斜坡地形,左侧低而右侧高,总体为缓坡地形,隧道中轴线与斜坡呈大角度相交。隧道出口为一洼地,左侧约高于右侧,左侧为一缓坡,右

3、侧约30m内为一相对平地。(三)水文地质条件1. 地表水沿线地表水系多表现为季节性溪流,纵坡降大,流量受降雨控制明显,因碳酸盐岩分布广范,溪流与地下水呈交替流动,经倮倘河由南西向北东流入贵州境内赤水河。2. 地下水路线所经区域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岩溶水二大类。3. 地下水的侵蚀性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四)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不良地质主要为浅部软土、软弱土。二、 施工依据1、(JTJ042-94)2、(GB50086-2001)3、(JTG D40-2002)4、(GB 50108-2008)5、施工图纸6、工程建设管理处下发的文件7、云南陆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下发的文件及通知8

4、、其它有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及交通部有关文件三、技术标准1. 公路等级:二级2. 设计行车速度:40km/h3. 设计荷载:公路级4. 隧道建筑限界宽度:9.5m(行车道7.0m+路缘带宽度0.5m2+人行道宽度0.75m2)高度:5m5. 行车方向:双向行驶四、工程建筑材料 1、石料、砂及水:全遂用砂料部分自主组织加工一部分,在板桥沙场外购一部分,水比较富足。2、木材:由当地林业部门划拨供应。3、电:供电条件极差,由于所在的松林村农网供电设备较差,停电,缺项的情况非常频繁,导致停工待电、机电设备烧坏时时发生,所以隧道工程施工用电采用四台大功率(300KW)发电机自发电,以确保工程

5、质量与进度。4、水泥:隧道工程用水泥从水城水泥厂购买,运距320公里;钢材统一从水城水泥钢铁厂购买。五、隧道主要工程(一)洞口工程1、进出口为挡墙式洞门。2、出口K41+916K41+941段设置一环108大管棚按原设计完成,每根长25m,搭接5m,环向间距0.4m。大管棚采用108钢花管,壁厚8mm,管内注纯水泥浆,浆液水灰比0.5:10.8:1。加强支护采用全环I22b工字钢架,纵向间距0.6m。完成900米。3、出口端覆土较厚,承载力较低且开挖后有土体顺基岩面滑动的可能和坍塌的危险;故采用60cm旋喷桩加固地层,提高土体的力学性能指标。旋喷加固范围,K41+939.6+950隧道中线每侧

6、5.4m,K41+950+960隧道中线每侧10.8m;共计完成1602米。4、原设计出口设置的6根预加固桩,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取消K41+941.075路线左右侧设1号、2号;实施完成K41+947.075路线左右侧设3号、4号,K41+953.075路线左侧设5号,K41+959.075路线左侧设6号预加固桩,桩截面尺寸均为:2.25m*3.0m,桩距路线中心距离均为8.01m。(二)衬砌内轮廓及衬砌结构1. 衬砌内轮廓根据隧道建筑限界,并考虑人行要求及结构受力条件等因素拟定,其内轮廓为单心圆型式。2. 衬砌结构进口K41580K41600段级加强复合衬砌(原设计),K41

7、600K41685段级加强复合衬砌(变更),K41685K41805段级复合衬砌(原设计),K41805K41843.5段级加强复合衬砌(变更),K41843.5K41905段级复合衬砌(变更),K41905K41922段级复合衬砌(原设计),K41922K41941段级复合衬砌(原设计),出口K41941K41950原设计偏压明洞,取消拱墙衬砌部分,竣工完成仰拱、仰拱填充、边墙。(三)防排水设施1、防水板完成8087.79 m;2、止水条完成3113.26m;3、50透水管7050.95m;4、100透水管722m;5、拱顶充填注浆224.10 m。(四)路面结构洞内采用混凝土路面,面层为2

8、4cm 厚C35混凝土,不设仰拱地段基层(整平层)为20cm厚C20混凝土;路面板尺寸:宽度4m长度5.0m;进出口变更增加过渡段各10米,设仰拱地段基层(整平层)为20cm厚C20混凝土,竣工完成C35混凝土3094m,C20混凝土41.2m。(五)附属工程两侧人行道下均设50cm57cm电缆槽。(六)洞内装饰隧道两侧拱墙衬砌内缘喷涂高温隔热防火涂料。要求受火2小时后,距离砼底面25mm处钢筋的温度不超过250,砼表面温度不超过380。(七)建筑材料喷混凝土:C25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最小水泥用量为330m3;25中空注浆锚杆:抗拔力不小于180KN; 22砂浆锚杆

9、:屈服抗拉力126KN;超前小导管:采用42钢花管,壁厚3.5mm。108大管棚:采用钢花管,壁厚8mm。拱墙及仰拱衬砌: C25混凝土(C25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最小水泥用量为330m3;隧底填充 :C20混凝土;盖板:C25钢筋混凝土;路面:C35水泥混凝土;防排水材料性能指标应满足相关要求。防水板:EVA型,厚度1.5mm,幅宽宜为24m;断裂拉伸强度18Mpa;扯断伸长率650;撕裂强度100KN/m;低温弯折性为-35无裂纹;不透水性为0.3Mpa,24h无渗水;加热伸缩量:延伸2mm,收缩6mm;热空气老化(80*168h):断裂拉伸强度16MPa,

10、扯断伸长率600;耐碱性(饱和Ca(OH)2溶液*168h):断裂拉伸强度17MPa,扯断伸长率600;人工候化:断裂拉伸强度保持率80,扯断伸长率保持率70;刺破强度:300N。无纺布:重量300g/m2;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8mm;硬度(邵氏A度)为605;拉伸强度15Mpa;断裂延伸率450;压缩永久变形(70*24h)35;撕裂强度30N/mm;脆性温度-45;热空气老化(70*168h):硬度变化(邵尔A)度+6,拉伸强度12MPa,扯断伸长率400%;耐碱性(饱和Ca(OH)2溶液23*168h):硬度变化(邵尔A)度+6,拉伸强度12MPa,扯断伸长

11、率400%;臭氧老化50pphm(20,40,48h)无龟裂。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8mm;硬度(邵氏A度)为605;拉伸强度12Mpa;断裂延伸率450;压缩永久变形(70*24h)35;撕裂强度25N/mm;脆性温度-45;热空气老化(70*168h):硬度变化(邵尔A)度+6,拉伸强度10MPa,扯断伸长率400%;耐碱性(饱和Ca(OH)2溶液23*168h):硬度变化(邵尔A)度+6,拉伸强度10MPa,扯断伸长率400%;臭氧老化50pphm(20,40,48h)无龟裂。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10mm,硬度(邵氏A度)为

12、605;拉伸强度18Mpa;断裂延伸率450;压缩永久变形(70*24h)35;撕裂强度35N/mm;拉伸永久变形(700*24h,拉伸100)20;热空气老化(70*168h):硬度变化(邵尔A)度+6,拉伸强度12MPa,扯断伸长率400%;耐碱性(饱和Ca(OH)2溶液23*168h):硬度变化(邵尔A)度+6,拉伸强度12MPa,扯断伸长率400%;臭氧老化50pphm(20,40,48h)无龟裂;橡胶与金属粘合为R型破坏。环向盲沟:50透水软管(外裹无纺布);纵向透水盲沟:100双壁打孔波纹管(外裹无纺布);横向排水管:100PVC塑料管;其余按采用的参考图及相关规范等要求办理。(八

13、)施工方法除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施工外,其余地段按新奥法施工,光面爆破,喷锚网初期支护 1、级加强地段采用CRD法开挖,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2、出口K41+916K41+941段设置一环108大管棚,每根长25m,搭接5m,环向间距0.4m。大管棚采用108钢花管,壁厚8mm,管内注纯水泥浆,浆液水灰比0.5:10.8:1。加强支护采用全环I22b工字钢架,纵向间距0.6m。,级围岩段拱部设42小导管和拱墙格栅钢架加强支护。3. 防水设施(1)全隧二次衬砌拱部、边墙及仰拱采用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不低于S6。(2)隧道拱墙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均铺设拱墙EVA防水板+土工布。

14、(3)施工缝防水: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按10m一道计列,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胶进行防水处理按全隧拉通2道计列。变形缝防水:变形缝设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嵌缝材料进行防水处理,内缘采用双组份聚硫橡胶密封膏嵌缝。(4)暗洞段二衬拱部每隔5m左右预留回填注浆孔,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充填注浆。(5)明洞段拱墙衬砌外缘均采用2cm厚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其中需回填的明洞段拱墙仍设置防水卷材,并在回填表面设黏土隔水层。4. 排水设施(1)洞口排水设施结合洞口地形条件和边仰坡开挖情况设置截水天沟,引排地表坡面汇水;两端洞口端墙顶水沟、路

15、基侧沟及进口明洞段洞顶水沟引排天沟以内地表汇水;所有排水设施均与路基天沟、侧沟顺接。(2)洞身排水设施a、隧道排水采用双侧水沟的方式。侧沟主要汇集地下水,同时起到沉淀和兼顾排水的作用。b、全隧防水板+土工布背后拱墙设环向50透水盲管,按间距10m一道计列,集中出水点应予以设置;并在两侧边墙脚各设一根100纵向透水盲管,每隔812m将地下水引入洞内侧沟。纵向盲管明、暗衬砌段应分别设置且不得连通。5、超前地质预报: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设计、实现信息化施工,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并实施全隧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将其纳入正常施工工序进行管理。通过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核实和预测掌子面前方

16、的地质条件,以便及时调整工程措施,确保施工及结构安全。结合本隧工程特点以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开展下列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1)预报内容及目的 a、内容预测岩层的变化点、岩体的完整性、岩溶发育情况、地下水发育情况等,进行必要的岩体物理力学指标和水量等指标测试。b、目的根据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获取的地质信息,适时调整隧道支护参数及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2)预报的方法a、地质调查法:主要手段为掌子面地质素描,每循环掌子面均需实施。b、于掌子面处设5m长的加深炮眼,确保掌子面前方有23m的稳定岩盘。 c、全隧设置75超前地质钻孔,每断面3孔,每孔长25m,每循环20m搭接5m。6、监控量测全隧

17、施工期间按相关规范、规程开展监控量测,将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组织,并对支护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判别,对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包括以下内容:对隧道浅埋地段开展地表沉降观测,观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并与洞内观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每个观测断面横向布点不小于12个;对隧道IV、级围岩段开展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监控量测,要求IV级围岩段量测断面间距不大于30m,级围岩段量测断面间距不大于10m。7、施工期间的安全应急预案(1)设置专职安全员,并加强施工组织协调,各作业区信息应贯通,并与洞外生产组织调度中心保证联络畅通。(2)洞内设置应急照明设施以及紧急疏散标识;并配置必要的救援车辆,救援梯

18、等救援设施。(3)制定发生紧急事故的抢险预案,并将其紧急措施纳入实施性施工组织,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组织参建人员进行突发性事件处置演练。(4)加强洞口排水系统的设置,并合理安排场地、材料、设备、房屋等布置。(九)营运通风本隧采用自然通风(十)供电及照明洞内用电从镇雄端引入,在两隧道之间K42+250左侧增设一套125KVA箱式变压站,同时,洞内按设计完成供维修和养护作业用的电力插座。隧道照明系统由引入段、适应段、过渡段和基本段及应急照明组成,其照明按基本照明及夜间照明设计;同时,为满足双向行车对亮度适应的要求,隧道两端均按入口区设计,其中,入口段至过渡段设加强照明灯具,分别按白

19、天、傍晚、夜间三级控制。所有灯具均由洞口变电所控制。(十一)弃碴及环保1. 全隧弃碴共4.0226m3,除用作路基填料外,弃于选定弃碴场K42+040、K42+140;弃碴坡脚均设置浆砌片石挡墙。2、碴场底部每隔20m设100PS-3塑料盲沟,外裹土工布,以引排碴场底部积水。作好碴场排水系统,以防止弃碴流失,污染环境。六、工程重大变更在隧道围岩开挖过程中,由于围岩结构复杂多变与原设计不相符,经业主、设计、监理三方现场勘察后决定:原设计K41600K41685段级复合衬砌变更为级加强复合衬砌,原设计K41805K41843.5段级复合衬砌变更为级加强复合衬砌,原设计K41843.5K41905段级复合衬砌变更为级复合衬砌,出口K41941K41950原设计偏压明洞,取消拱墙衬砌部分,竣工完成仰拱、仰拱填充、边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