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系统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2606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系统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西南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系统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西南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系统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西南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系统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西南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系统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系统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系统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生态验收调查表(穗)环监检字2013第YS13070101号项目名称: 西南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系统 委托单位: 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七日承担单位: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 长: 刘涛总工程师: 曾燕君报告编写人:魏鸿辉 调查人员: 魏鸿辉 黄行 审 核:郑习健审 定:邢 琪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电话:83357844传真:83334315邮编:510030地址:广州市吉祥路95号表1.项目总体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西南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系统建设单位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杨丽娟通信地址广东省广

2、州市天河区临江大道501号联系电话13825018160传真020-81506733邮编510655建设地点荔湾区芳村地区、海珠区项目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市政公共设施管理环境影响报告表名称西南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初步设计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部门广州市环境保护局文号穗环管影2010266号时间2010.12.31初步设计审批部门文号时间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环境保护设施施工单位环境保护设施监测单位投资总概算(万元)82250.32其中:环境保护投资(万元)82250.32实际环境保护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3、(%)100实际总投资82250.32其中:环境保护万元)82250.32100设计生产能力(交通量)建设项目开工日期 实际生产能力(交通量)投入试运行日期项目建设过程简述(项目立项试运行)西朗污水系统配套管网已经分期分批建设而成,由于管网建设已有一段时间,部分管网内部出现淤积,造成水流不畅或者无法排水,还有部分区域有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对水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另外由于区域内新建项目的施工,造成部分区域污水管线中断,无法顺畅排水,造成了西朗污水收集系统出现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同时按照广州市市区污水治理总体规划的要求,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特地开展了“西南部

4、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处理系统”的专项工作。该项目经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穗发改城【2008】179号),总投资为82250.32万元,合计管道箱渠巡查检测量500.68km、管道箱渠非工程性维护(清障)量402.82 km、管网修补测量146.48 km、管网设计55.27 km、水质取样采集和一般水质分析共300个样本、排水口水量测定设300个监测点、排水管网设置10个液位在线监测点。该项目于2010.12.31取得了广州市环境保护局的环评批复意见(穗环管影2010266号)。 表2.调查范围、因子、目标、重点 调查范围“西南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处理系统”

5、各污水收集管线沿线周边陆域生态系统及污水管线穿越河涌的水生生态系统调查。调查时间2013年7月31日至8月2日调查因子1.工程建设基本概况。2.施工期环境保护情况:大气环境;噪声;废水;固废;施工营地、沿线绿化及植被恢复情况。3.试运行期环境保护情况:(1)生态敏感目标情况,各污水收集管线沿线周边范围内植被恢复、绿化情况;(2)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包括各污水收集管线沿线工程水土保持等情况;(3)沿线生态环境概貌,植被类型;(4)社会环境影响:包括移民、沿线古树、文物古迹保护等;(5)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6)环境管理计划落实情况。环境敏感目标1.施工期(1)项目施工期废水、废气、噪声污染

6、均达标排放,施工期大气、水、声环境质量不因项目建设而恶化,确保项目周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维持在未动工之前。(2)施工期未造成明显水土流失。2.试运行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确保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未对周边陆域生态系统及水生生态系统造成明显的影响。3.环境敏感目标本项目截污及支管工程范围较大,管网铺设几乎遍布整个芳村区及海珠区西北部,沿线分布有居民、文教、商业混合区等,具有敏感点多,分布散、统计难的特点。4.项目所在区域水环境功能区项目范围内饮用水源2级保护区为类水功能区,饮用水源2级准保护区为类水功能区。调查重点1.生态敏感目标调查(植被恢复、绿化情况、项目周边植被类型);2.管网工程水土保持等各项环

7、保措施调查;3.风险事故防范应急措施及环境管理落实情况。 表3.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广州市环境功能区划分标准要求,该区域环境质量执行如下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及类水质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及2000年修改版;(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2、3、4a类标准。验收监测标准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 2、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标准:(1)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2)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8、DB44/27-2001)二级标准(第二时段); (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恶臭污染物厂界二级标准;(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3、4a类标准;(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总量控制指标该项目总量控制指标纳入西朗污水处理厂总量控制指标。表4.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西南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处理系统项目地理位置(附地理位置图)西朗污水处理系统纳污范围为整个荔湾区芳村片区(除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造船厂等大型企业外)和海珠区洪德分区,服务面积为54.5平方公里。其中芳村片区面积45.6平方公里,海珠区洪

9、德分区面积8.9平方公里。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 本工程主要针对西朗污水处理系统现状污水管网,利用水污染源调查工作为工作底图,集管网摸查、检测、清障、测绘、勘探、修复、设计、相关信息数据整理建库和管网养护的系统工程。具体内容包括:1.巡查检测:对排水管网现场巡查同时进行现场标记,重点区域重点巡查核定断点、盲点、遗漏点;利用管道内窥技术(包括潜望镜、CCTV和声纳)对排水管网进行检测。发现中断、淤塞、封堵、严重破损、错混接和偷排等情况;2.非工程性维护管养(清障):在检测过程中,遇到管网淤积情况,对其进行清障;3.修补测:在管网检测和清障的过程中,对比现有水污染源调查数据进行修补测。本项措施在广州

10、水污染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原有污水管网数据系统进行补充和修订,使得广州污水管网数据系统更加完善准确;4.设计:根据管网巡查检测、修补测以及在线检测等技术手段不断获得和确认的资料信息,建立排水管网水力模型以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排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模拟分析结果为基础,全面考虑当地的地形、交通、环境、用地以及施工等条件因素,本着经济高效、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排水管网改造设计,以达到保障排水系统合理性、安全性、贯通性、闭合性和系统性的目的;5.工程性修复改造:对于通过非工程性维护管养仍无法达到管网正常排水的,经过设计论证后进行工程修复和改造,包括错接漏接的理顺等;6.铺设必要的截污管道,根据各区域污染源

11、分布情况,针对现状污水未纳入收集系统的区域铺设必要的截污管道,这些截污管道主要收集排入附近水体的污水,将其输送入已建污水管网系统,通过建设这些截污管道,提高污水收集率,有效减少污水排放。本项目具体工程内容见附件1。生产工艺流程(附流程图):本项目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三种:1.明挖法;2.顶管法;3.围堰法。1.明挖法施工流程:场地平整预制成桩支护沟槽开挖坑基处理管道安装试水砌检查井回填地表恢复;2.顶管法施工流程:工作井设备安装推进排运泥浆下管、并装、使用顶进到位取出管内附属设备全线测量、结束。3.围堰法主要用于跨河管道施工,其流程为:修建施工围堰原盖板拆除搭建施工平台河涌表面清淤铺装导水管或

12、围堰进行导水护坡加固施工。工程占地及平面布置(附图):本项目管网施工主要依靠现有的市政道路、村道及河涌堤岸道路进行铺设,施工结束后按照道路原状进行恢复。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明细:本工程总投资82250.3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2250.32万元。与项目有关的生态破坏和污染物排放、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措施:该项目对环境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间,影响的因素包括:水环境、大气、噪声和土地资源,这类影响具有时效性,施工完成,这类影响也随之消失。本项目属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污水管网及泵站工建设项目,如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和科学管理,则项目对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一.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3、施工时的污染因素主要包括:地表开挖等产生的施工扬尘,施工设备及运输车辆燃油尾气;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车辆清洗含油污水;施工机械设备、空压机及运输车辆噪声;建筑垃圾及弃渣、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1.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期间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辐射噪声,其对周围声环境质量的影响将随施工结束而消失。本项目施工场地沿现状道路呈线型分布,两侧多居民点和学校等敏感点,与施工场界边线的距离较小,因此无论昼间或夜间的施工噪声均会对沿线两侧敏感点产生不良影响。建设单位施工期间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1)项目不得进行夜间施工;对施工厂界进行围蔽处理;(2)为降低本工程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在敏感点

14、较多、距离较近的施工点施工时在面向敏感点一侧设立移动式隔声屏障;(3)施工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车辆限速行驶,减少鸣笛。2.施工期大气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拆除建筑及场址平整时的粉尘、各类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燃油尾气、开挖、钻孔过程扬尘、车辆过往扬尘、施工建筑材料装卸扬尘、清除污泥及积水散发的臭气等,均为无组织排放源。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影响最主要的是粉尘。控制扬尘影响大小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扬尘源的湿度;二是风速;三是距离。扬尘源的湿度越大,风速越小,距离越远则影响越小。建设单位施工期间采取的废气防治措施:(1)设置工地围档:在拆除建筑及开挖地表时,使用多层遮挡网围

15、闭,加强防尘效果并起到加强隔声的作用。(2)洒水压尘:开挖过程中,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经常洒水防止粉尘。洒水对小范围施工裸土自然扬尘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简单易行;土质表层洒水压尘效果的关键是控制好洒水量和经常有人维护。(3)施工期注意避开大风时段,多采用分段施工。加强回填土方堆放时的管理,制定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不需要的泥土、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及时进行地面硬化,对于开挖和回填区域在作业完成后及时压实地面,可有效防止交通扬尘和自然扬尘。(4)交通扬尘控制:交通扬尘的特点是扩散力强并能造成多次扬尘污染,必须加以控制;运土卡车及建筑材料运输

16、车按规定配置防洒落装备,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运输道路一旦出现泥土洒落应及时清理;运输车辆清洗车身后方可上路行驶,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扬尘。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基本将扬尘的影响控制在工地范围内,不会使周围敏感点受到明显不良影响,其影响是可以接受的。3.施工期废水影响分析本项目管道敷设施工中的废水包括暴雨的地表径流、坑基地下水、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指开挖和钻孔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冲洗水等。建设单位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有:(1)设置污水临时沉沙池,泥浆水、清洗废水经沉沙池沉淀后尽可能回用到施工中(如喷洒压尘等),如需排放,则集中排放到附近的市政管网,严禁

17、废水直接排入河涌。(2)设置临时的排雨、排水系统。基坑开挖前,在基坑两侧设置截水明沟,截掉雨水或地表排水;基坑开挖后,在基坑底设置排水边沟及集水井,配备抽水机排除基坑集水或渗水。抽出的废水引入沉沙池沉淀净化后,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严禁随处排污。(3)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需经隔渣处理,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交江高石井污水处理厂集中二级生化处理。通过上述措施,施工期的污水可得到妥善处理,不会对周围水体环境产生明显影响。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措施施工期间建筑工地会产生大量渣土、地表开挖的余泥、施工剩余废料、建筑物拆除形成的建筑垃圾等。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广州市余泥渣土排放管理暂行办法,按规定办理

18、好余泥渣土排放的手续,获得批准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将余泥、建筑垃圾等运至指定的受纳地点弃土;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通过上述措施,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可得到妥善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5.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由于有一定的地表开挖量,会对现状生态产生不利影响,使河道及沿岸的绿化及水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也是比较小的。为了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建设单位采取的措施如下:(1)在开挖建设中,应尽量避开雨季。(2)工程施工中做好土石方平衡工作,开挖的土方尽量作为施工场地平整回填之用;道路建设产生的弃土在回填后多余部分及时运送至其它建筑施

19、工场地用于施工的填方以及绿化用土。(3)临时堆放场应选择较平整的场地,且场地使用后尽快种植绿化植物,恢复植被。(4)工程施工应分期分区进行,不要全线全面铺开以缩短单项工期。开挖的裸露面要有防治措施,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减少水土流失。(5)施工场地应注意土方的合理堆置,距下水道和河道保持一定距离,尽量避免流入河道和下水道;在砂石料场地周围堆置草包挡砂,场地四周可开挖简单的排水沟引走场地上的积水。通过上述措施,可最大限度降低本项目施工期间水土流失对周边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6.生态影响分析本项目管网开挖所扰动的部分泥沙对所在河涌的水生生态系统及水域水环境质量将造成短期不良影响,本项目不会产生有毒、

20、有害以及重污染物质,不会破坏周边土壤、植被及动植物等,对周围生态环境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本项目建设和运营对所在区域河涌水生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施工期管网开挖引起水体悬浮物浓度的升高对河涌水生生物的影响等;(2)运营期污水管网事故性排放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水生生态学角度来看,因水域围堰引起的泥沙掀起,水体中悬浮物质的增多,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高浊度的水会导致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削弱水体的真光层厚度,从而影响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降低施工水域的初级生产力,容易使水体溶解氧产生量在短期内有一定的下降,从而使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对水生生物卵、苗和幼体也有一定的

21、危害,但该效应仅发生在小范围水体中,对整个水体环境影响不大,本项目施工期前后水生生物多样性无明显的变化。因此,本项目施工扰动的泥沙对本项目内河涌及其周边水体的水生生态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数量、功能等相关性质的影响程度不大。为减轻工程对水生环境的影响程度,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必须进行定点岸抛,并做好水保措施,以免发生二次污染。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管网在运行过程中无污水产生,将有效减少直接排入芳村片区及海珠区洪德片区内河涌的污水,逐渐改善珠江前航道、芳村区和海珠区内河涌的水质,维持可持续发展能力。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后,芳村片

22、区及海珠区洪德片区内河涌的水质逐步得到改善,原来水质的臭味可进一步减轻,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将有一定的好转。本项目的实施对环境空气质量将起到改善的作用。3.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期无明显的噪声产生,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期无固体废物产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污水管网如发生事故性排放将对周边河涌的水生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定期加强管网的维护及检查,制订风险事故应急预案,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表5.环境影响评价回顾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及结论(生态、声、大气、水、振动、电磁、固体废物等):该项目

23、工程环评文件中提及的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及结论:1.施工期环境影响(具体见前一章节“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管网开挖及铺设期间,目前项目已经建成,施工期已经结束,经过现场查勘和资料调研,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已经结束。2.运行期环境影响本项目不会产生有毒、有害以及重污染物质,不会破坏周边土壤、植被及动植物等,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均得到了妥善的处理,所以,项目运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较小的。本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西朗污水处理系统集污管网的建设,加大原芳村区、海珠区西北部等片区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率及处理率,不仅有力地改善了广州市内河涌的水体水质和水

24、环境质量,而且使通过河涌排入到花地河、珠江后航道的水污染物大大减少,从而进一步发挥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社会及环境效益,对改善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国家、省、行业)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西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系统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查意见的函(穗环管影【2010】266号)。 表6.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 项目阶段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批文件中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措施的执行效果及未采取措施的原因设计阶段生态影响污染影响社会影响施工期生态影响施工期避开雨季,开挖期间加强环境监测,委托资质单位将余泥、建筑垃圾等运至指定的

25、受纳地点弃土,建立必要的事故应急方案。施工期未对所在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污染影响工地周边设置围蔽设施,施工期间每天定时对工地洒水、清除余泥渣土,余泥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驶离。施工中产生的泥浆水、运输车辆冲洗水经工地的污水沉淀池处理后接入市政管网。对产生高噪声的设备进行隔音、消声处理。本项目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粉尘、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影响,将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工程施工结束后影响随之消失。社会影响施工期未对所在区域社会经济造成不良影响。运行期生态影响本项目管网施工所扰动的部分泥沙对所在河涌的水生生态系统及水域水环境质量将造成短期不良影响,本项目不会产生有毒、有

26、害以及重污染物质,不会破坏周边土壤、植被及动植物等,对周围生态环境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项目将严格执行各项水保措施,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最大程度减轻泥沙对水生环境的影响。 建设项目对周边区域的生态影响是可以接受的。污染影响项目建成后无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物等污染物产生。营运期污水管网如发生事故性排放,对周围环境将造成一定的影响。项目建成后无污染物产生,建设单位应定期加强管网的维护及检查。项目运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较小的社会影响表7.环境影响调查施工期生态影响施工期管网开挖引起水体悬浮物浓度的升高对河涌水生生物的影响等。污染影响该项目对环境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间,影响的因素包括

27、:水环境、大气、噪声和土地资源,这类影响具有时效性,施工完成,这类影响也随之消失。本项目属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如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和科学管理,则项目对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粉尘、噪声及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影响,将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工程施工结束后影响随之消失。据调查,施工期结束后,管网沿线公路、河涌两旁种植了绿化树木,植被恢复良好,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社会影响运行期生态影响本项目管网开挖所扰动的部分泥沙对所在河涌的水生生态系统及水域水环境质量将造成短期不良影响,本项

28、目不会产生有毒、有害以及重污染物质,不会破坏周边土壤、植被及动植物等,对周围生态环境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项目运营期无污染物产生,所以,项目运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较小的。污染影响本项目管网在运行过程中无污水产生,将有效减少直接排入芳村片区及海珠区洪德片区内河涌的污水,逐渐改善珠江前航道、芳村区和海珠区内河涌的水质,维持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项目建成后,芳村片区及海珠区洪德片区内河涌的水质逐步得到改善,原来水质的臭味可进一步减轻,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将有一定的好转。本项目的实施对环境空气质量将起到改善的作用。本项目营运期无明显的噪声产生,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本项目营运期无固体废

29、物产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营运期污水管网如发生事故性排放将对周边河涌的水生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定期加强管网的维护及检查,制订风险事故应急预案,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社会影响本工程纳污范围内河涌众多,作为城市排洪的河涌由于常年接受居民生活污水及小型企业工业废水的排入,水体水质已较差。本项目建成后将直排入河涌的污水全部截流,送至花地河下游东岸的西朗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方通过花地河外排入珠江主干流。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区域内的水环境,提高珠江后航道水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表8.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监测(附监测图) 项目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结果分析生态水气

30、声电磁、振动其他表9.环境管理状况及监测计划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分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情况 运营期污水管网如发生事故性排放将对周边河涌的水生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定期加强管网的维护及检查,制订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监测计划及其落实情况1.施工期:施工期按照监测计划加强了对施工噪声、粉尘废气和生活污水的监测和监控,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确保施工期不会对所在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2.运行期:施工期结束后,管网沿线公路、河涌两旁种植了绿化树木,植被恢复良好;本项目不会产生有毒、有害以及重污染物质,不会破坏周边土壤、

31、植被及动植物等,项目运营期无污染物产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较小的。环境管理状况分析与建议建设单位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切实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确保了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建议进一步建立事故应急方案,定期加强管网的维护及检查,积极预防运营期污水管网发生事故性排放事件。表10.调查结论与建议 调查结论及建议1. 本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管网的开挖及铺设期间,目前项目已经建成,施工期已经结束,经过现场查勘和资料调研,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已经结束。2.运行期环境影响本项目不会产生有毒、有害以及重污染物质,不会破坏周边土壤、植被及动植物等,项目运营期无污染物产生,所以,项目运营期对周围环境

32、的影响是较小的。本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西朗污水处理系统集污管网的建设,加大原芳村区、海珠区西北部等片区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率及处理率,不仅有力地改善了广州市内河涌的水体水质和水环境质量,而且使通过河涌排入到花地河、珠江后航道的水污染物大大减少,从而进一步发挥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社会及环境效益,对改善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本项目建设和运营对所在区域河涌水生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施工期管网开挖引起水体悬浮物浓度的升高对河涌水生生物的影响等;(2)运营期污水管网事故性排放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水生生态学角度来看,因水域围堰引起的泥沙掀起,水体中悬浮物质的增多,会

33、对水生生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高浊度的水会导致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削弱水体的真光层厚度,从而影响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降低施工水域的初级生产力,容易使水体溶解氧产生量在短期内有一定的下降,从而使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对水生生物卵、苗和幼体也有一定的危害,但该效应仅发生在小范围水体中,对整个水体环境影响不大,本项目施工期前后水生生物多样性无明显的变化。因此,本项目施工扰动的泥沙对本项目内河涌及其周边水体的水生生态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数量、功能等相关性质的影响程度不大。为减轻工程对水生环境的影响程度,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必须进行定点岸抛,并做好水保措施,以

34、免发生二次污染。建议:进一步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加强管网维护及检查,积极预防运营期污水管网发生事故性排放事件。建议环保主管部门通过对“西南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处理系统”项目的验收。附件1:西南部片区污水现状摸查与连接项目西朗污水系统-查漏补缺工程序号工程名称建设性质(是否新建)施工工艺原路面类型路面修复情况是否有过河(涌)管备注1芳村大道西两侧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2石围塘居委前中线主管修复工程否牵引施工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3滘口大街两侧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4窖口车站修复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5兴东路污水管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

35、路按原状恢复无6雅苑小区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7供电大楼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8南方茶叶市场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9省商业技校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10广东省水电机械施工公司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11五金商业城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12塞坝涌南侧变形管道修复工程否顶管施工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13芳村体育局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14塞坝涌加装外挂拍门工程否按原状恢复无15东教北路污水管道修复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16东教北路工程性修复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

36、17东漖村污水收集管道工程否开挖村道按原状恢复无18东漖南路周边污水管道修复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19东漖涌污水管道修复工程否开挖村道按原状恢复无20剑沙涌偷排修复工程否开挖村道按原状恢复无21教师新村偷排管段修复工程否开挖村道按原状恢复无22东漖涌周边污水管道修复工程否开挖村道按原状恢复无23芳村大道接东漖北路修复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24浣花路工程性修复管段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25煤气公司污水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26怡信小区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27茶滘经联社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28恒荔湾畔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

37、路按原状恢复无29加怡大厦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30麦村污水管道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村道按原状恢复无31鹤平小区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32花地大道北246号错接管线修复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33花地大道北88号错接管段修复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34罗冲新村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村道按原状恢复无35花地大道中(广州荔湾区第一人民医院)错接管段修复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36金融大厦污水管道修复工程 否开挖市政道路村道按原状恢复无37金道花苑污水管道修复工程否顶管施工开挖市政道路村道按原状恢复无38翠竹苑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村道按原状恢复无

38、39花城广场东侧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40中国银行南侧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41地铁A涌拍门水闸顶板工程否按原状恢复无42东朗综合市场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43港务局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44广钢大夏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45江夏村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村道按原状恢复无46南安大街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村道按原状恢复无47大冲口涌工程修复否开挖村道按原状恢复无48浩龙酒家北侧污水管连通工程否顶管施工堤岸道路按原状恢复无49荷景路工程性修复管段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50沙涌东侧变形管道修复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

39、按原状恢复无51新爵村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村道按原状恢复无52达江路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53大冲口涌加装外挂拍门工程否按原状恢复无54广船技校南侧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55新爵涌加装外挂拍门工程否按原状恢复无56金宇花园污水口接驳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57鹅公村污水口接驳工程否顶管施工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58增滘涌边(龙溪大道)工程性修复管段否牵引施工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59南泰路工程性修复管段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60工业大道工程性修复管段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61广中泵站出水管改造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62马涌沿线截污管连通

40、点应急整治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63塞坝涌过涌段污水管工程否开挖按原状恢复有(AW01AW02)D1030*10过涌钢管33m64西线溢流管工程否开挖市政道路堤岸道路按原状恢复无65A涌截污工程是牵引施工开挖市政道路村道按原状恢复无66B涌截污工程是牵引施工顶管施工开挖市政道路村道按原状恢复无67小秀水涌截污工程是开挖村道按原状恢复有(X-16Xn-13)D426*9过涌钢管15m(X-22Xn-17)D426*9过涌钢管13m(Xn-30X-34)D426*9过涌钢管16m(Xn-36X-42)D426*9过涌钢管14m共58m68铁路边涌截污工程是开挖按原状恢复无69广佛河污水收集

41、工程是牵引施工顶管施工开挖堤岸道路按原状恢复无70花地河以西污染源接驳工程一期支管完善工程是开挖堤岸道路村道按原状恢复无71浣花路至东教北路修复工程是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72芳村大道至荣兴路修复工程是开挖市政道路按原状恢复无73和合约西污水口接驳工程是开挖村道按原状恢复有(AW07BW06)D430*9过涌钢管7m(BW03BW04)D430*9过涌钢管9m(CW01-1CW01)D430*9过涌钢管8m(CW02CW03)D430*9过涌钢管10m(CW04-1CW04)D430*9过涌钢管8m(CW05-2CW05-1)D430*9过涌钢管10m(CW06CW07)D430*9过涌钢管7m(DW11CW17)D430*9过涌钢管9m共68m74东朗支涌1截污工程是开挖市政道路村道按原状恢复有(BW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