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航天医院125I粒子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2616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航天医院125I粒子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贵州航天医院125I粒子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贵州航天医院125I粒子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贵州航天医院125I粒子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贵州航天医院125I粒子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航天医院125I粒子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航天医院125I粒子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核 技 术 应 用 项 目贵州航天医院125I粒子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江西核工业环境保护中心国环评证乙字第2306号二O一四年四月核 技 术 应 用 项 目贵州航天医院125I粒子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单位:遵义市贵州航天医院法人代表:孙平联 系 人:李社义电 话:0852-8611201通信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江川区大连路825号邮政编码:563003目 录表1 项目概况 1表2 总论 2表3密封源 8表4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9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10表6射线装置 11表7污染源分析 12表8 辐射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14表9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17表10 辐射事故

2、分析 20表11污染防治措施、辐射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22表12结论与建议 25表13审批 2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2、贵州航天医院环境(道路)监测布点图3、贵州航天医院125I应用场所X-剂量率监测布点示意图:附件:1、委托书2、辐射安全许可证3、关于调整贵州航天医院放射防护领导小组通知4、贵州航天医院125I粒子植入工作人员情况5、贵州航天医院125I粒子植入工作人员培训证书6、放射性粒子的保管使用制度7、贵州航天医院放射事件应急预案8、贵州航天医院放射防护管理制度9、125I粒子应急预案10、监测报告表1 项目概况单位名称贵州航天医院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江川区大

3、连路825号法人代表孙平电话0852-8611201邮编563003联系人李社义联系电话0852-8611201项目名称125I粒子应用项目项目地点贵州省遵义市江川区大连路825号项目用途肿瘤治疗核技术项目投资(万元)50核技术项目环保投资(万元)10应用类 型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密封源射线装置125I粒子/核技术应用的目的和任务:贵州航天医院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825号,医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正高级6人、副高级52人、中级172人,开放床位600张。设有临床科室28个,是一所集医疗、预防、科研、保健、体检、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主要承担遵义市民和基地职工的疾病防治工作。为了改善群

4、众就医条件,满足当地群众重大疾病就地诊治的愿望,贵州航天医院在原有使用、类射线装置的基础上开展了125I粒子(单枚放射源活度为2.96107 Bq)植入治疗恶性肿瘤项目。125I粒子使用目的在于治疗恶性肿瘤,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拯救生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表2 总论1概述贵州航天医院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825号,是航天系统京外规模最大的集医疗、预防、科研、保健、体检、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主要承担遵义市民和基地职工的疾病防治工作。医院现有DSA、床旁X光机、500mA X光机、胃肠X光机、移动式小型C臂机、牙科X片机、牙科射线机各1台,CT两台,DR四台。具体见表2-1

5、。上述射线装置已履行环评手续,医院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黔环辐证00061)。为了改善群众就医条件,满足当地群众重大疾病就地诊治的愿望,贵州航天医院在原有、类射线装置的基础上开展了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31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等国家辐射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应对贵州航天医院新增的125I粒子应用项目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贵州航天医院于

6、2013年11月正式委托江西核工业环境保护中心(国环评证乙字第2306号)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江西核工业环境保护中心则立即成立工作小组,并组织协调相关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等相关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该医院的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贵州航天医院已履行环评手续的射线装置见表2-1,本次环评的非密封源见表2-2。表2-1 贵州航天医院已履行环评手续射线装置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台)工作场所活动种类和范围1床旁X光机MHF-20301放射科使用类射线装置2DRAXIOM Aristos1放射科使用类射线装置3DROPTI HC-1001放射科使用类射线装置4DROPTI HC-501放射科

7、使用类射线装置5DRRadio graphic1放射科使用类射线装置6CTSOMATOM Emotion1放射科使用类射线装置7500MA X光机HF50-R1放射科使用类射线装置8胃肠X光机ICoNos MD1放射科使用类射线装置9移动式小型C臂机Siremobil Compact1手术室使用类射线装置10牙片X光机MSD-31口腔科使用类射线装置11DSAAdris-Zee1放射科使用类射线装置12飞利浦纳米CTBrilliance.1放射科使用类射线装置13普兰梅卡牙科射线机Promax1口腔科使用类射线装置表2-2 本次环评的非密封源一览表序号放射性同位素名称类别用途所在位置备注112

8、5I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治疗肿瘤医疗科技大楼二楼CT室本次环评内容2编制依据及评价标准2.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49号令)(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部第18号令)(8)关于印发辐射安全许可座谈会会议

9、纪要的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 环办函2006629号)(9)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环发2006145号)(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11)委托书(贵州航天医院 2013年11月)2.2 技术导则及规范(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1-1995)(2)、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3)、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2.3评价标准及相关要求(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10、本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第4.3.2.l款 应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以保证本标准6.2.2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当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附录B(标准的附录)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B1剂量限值B1.1职业照射B1.1.l剂量限值B1.1.1.l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当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5mSv作为约束限值。B1.2公众照射

11、BI.2.1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年有效剂量,l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0.25mSv作为约束限值。C1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标准的附录C)应按表1-3将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大小分级。表2-3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级别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甲4109乙21074109丙豁免活度值以上2107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表2-4、表2-5的要求和公式可计算出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表2-4 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毒性组别毒性组别修正因子极毒10高毒1中毒0.1低毒0.01表2-5 操作方式与放射源状

12、态修正因子操作方式放射源状态表面污染水平较低的固体液体,溶液,悬浮物表面有污染的固体气体,蒸汽,粉末,压力很高的液体,固体源的贮存1000100101很简单的操作1001010.1简单操作1010.10.01特别危险的操作10.10.010.001(2) 低能射线粒子源植入治疗的放射防护与治疗控制检测规范(GBZ178-2006)植入粒子源的病人床旁边1.5m处或单人病房应划为临时控制区。控制区入口处应有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除医护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植入粒子源的病人应使用专用便器或设有专用浴室和厕所。3评价目的(1)对贵州航天医院边的辐射环境现状进行现场调查和监测,以掌握该场址的辐射环

13、境质量现状。(2)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建设项目对其周围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提出环境污染控制对策,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对不利影响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把辐射环境影响减少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4)提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使该项目满足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的要求,为辐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评价范围通过分析,本辐射项目主要是电离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依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HJ/T 10.1-1995)的内容和格式的规定,考虑到该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评价范围为125I粒子植入治疗室周围5

14、0m区域。5环境保护目标5.1 辐射工作场所周围环境概述贵州航天医院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825号,本次新增125I粒子的装枪台位于医疗科技大楼二楼的贮源室内。125I粒子植入手术室北面约20m处为肺科大楼;东面约20m处为施工工地;西面约50m处为急诊楼;南面约20m处为新建外科大楼。医院在肺科大楼二楼设置了专用病房,与其他普通病房相互隔离,并设有专用浴室和厕所,护理人员穿戴铅衣、铅手套等辐射防护设备对病人进行陪护。病房门口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医院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2。5.2辐射工作场所分区管理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辐射工作场所应分区进行辐射防护

15、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在本次评价中,将辐射工作场所分为两区管理(即控制区和监督区)。CT机房即(125I粒子植入室)、贮源室、装枪操作区划为控制区,进行辐射工作时手术医生及护士须佩戴辐射防护用品进入机房,其它人员(除接受治疗病人外)严禁进入。125I粒子植入病人专用病房划为监督区,除专用病房相关医务人员外,其它人员有限制的进入。在评价范围内、两区之外的区域为非限制的公共区域,该项目的运行须使该区域的公众在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接受的附加辐射剂量应小于公众剂量的管理限值(0.25mSv)。5.3辐射环境保护目标放射性环境保护的重要目的是保障职业人员及公众健康。因此本次评价的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范围内的辐

16、射工作人员及公众成员。在本次评价中不但要对监督区的工作人员所受的附加剂量进行评价,还要对处于辐射工作场所周围50米范围内的非限制区的公众所受的附加剂量进行评价。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5。表2-5 贵州航天医院125I粒子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区域保护对象人员类型位置描述保护人员数量辐射工作场所(控制区)125I粒子植入室(CT室)手术医生及护士职业人员植入操作时距植入粒子约30cm每台植入手术,医生1-2人,护士2-3人125I粒子贮源室、装枪操作区医生及护士职业人员装枪操作时,距粒子约15cm装枪医生1-2人,护士2-3人非辐射工作场所医疗科技大楼二楼CT机房邻近其它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17、公众距机房屏蔽墙0-30米30人CT机房外病人候诊区公众公众距机房屏蔽墙0-10米100人表3 密封源核素名称放射性活度(Bq)物理、化学性状操作方式贮存方式与地点活动种类活动范围无/注:1. 密封源要注明并说明源强(Bq);栏2中放射性活度是指核素年使用量(Bq/a)。2. 密封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3. 等效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4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核素名称放射性活度(Bq/a)物理、化学性状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最大等效年用量(Bq)操作方式贮存方式与地点活动种类和范围1

18、25I单枚源活度:2.96107总活度为:8.881010(0.8mCi/粒3000粒/a)半衰期为59.7天,固体,毒性分组为中毒组8.88106(125I粒子的日最大实际操作量8.88108Bq(30粒),毒性组别修正因子0.1,与操作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10,日等效最大操作量8.88106Bq)8.88108(125I粒子的最大年实际用量8.88 1010Bq,毒性组别修正因子0.1,与操作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10,最大等效年用量8.88108Bq)简单操作125I粒子置于铅罐中暂存在贮源室内保险柜中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注:1. 密封源要注明并说明源强(Bq);栏2中放射性活度是指核

19、素年使用量(Bq/a)。2. 密封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3. 等效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废弃物名称状态排放口浓度年排放总量暂存情况最终去向废弃125I粒子固态颗粒/置于铅罐中暂存在贮源室内保险柜中厂家回收注:1. 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 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表6 射线装置(一

20、)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加速粒子能量流强(A)用途活动种类和范围/废物类型数量总活度(Bq)主要感生放射性核素废物去向废靶 / 个/放射性废物年产生量气态 / m3/液态 / m3/固态 / kg/(二)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含X射线CT诊断)、分析仪器等名称型号管电压(kV)输出电流(mA)用 途活动种类和范围/././表7 污染源分析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正常工况与事故工况)1正常工况1.1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1)治疗原理125I粒子源由直径0.8mm,长4.5mm的钛合金密封组成,125I的半衰期为59.

21、7天,衰变时产生射线,其能量为28-32kev。125I粒子源与组织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为光电效应。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是将微型放射源植入肿瘤内或肿瘤浸润的组织中,包括肿瘤淋巴扩散途径的组织,通过微型放射源(粒子源)发出连续低能量射线,持续对肿瘤细胞起作用,不断杀伤肿瘤细胞,经过足够的剂量和足够的半衰期,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程度毁灭性杀伤,直至肿瘤细胞全部失去繁殖能力,从而达到较彻底的治疗效果,使正常组织不损伤或有微小损伤。粒子源经4个半衰期后完全衰变,可永久地留在病人体内。(2)操作流程首先根据CT图像确定靶区,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治疗计划设计,确定植入导针数、导针位置、粒子数及位置

22、,选择粒子种类及单个粒子活度,计算靶区总活度,预期靶区剂量分布,包括肿瘤及正常组织剂量分布,进行剂量优化。根据患者治疗计划确定的125I粒子的剂量和数量,提前向厂家订货。生产厂家依据医院订购情况将125I粒子采用铅罐包装运至医院。125I粒子到达医院后先登记备案,再在装枪操作台的植入防护箱内将粒子装入植入枪,装入植入枪的粒子经消毒封包后置于贮源室待植入使用。临床使用医生在核对治疗计划后,申请领用125I粒子并填写使用登记。科室负责人同意后将装枪后的125I粒子置于铅罐中送入植入室。植入手术过程:医生穿铅衣、戴铅帽、铅围脖等防护用品后进入植入室。先对病人常规消毒靶区及其周围皮肤,打开粒子植入包,

23、戴无菌手套、铺孔巾,并对病人进行局部麻醉。在CT 引导下,用穿刺针穿入肿瘤内,到达预定位置后,拔出穿刺针的针芯。助手用粒子植入专用施源器将粒子射入植入针内,安上针芯并拧紧、粒子便进入瘤体内。拔出穿刺针,如此反复可将多个粒子植入瘤体内。操作完成后用无菌干纱布按压片刻,以加压止血。将粒子全部植入后,经CT扫描确认核实植入粒子的数目。多余的125I粒子由工作人员密封放置在可屏蔽99.9%以上的射线铅罐内放入贮源室的保险柜中,待厂家回收。贮源室由专人、双人双锁保管。医院在肺科大楼设置了独立专用病房供125I粒子植入病人使用。植入后病人在专用病房留院观察,出院时医生交代病人出院后与家人的辐射防护事项。1

24、25I粒子装枪和植入过程中,医生接触125I粒子时间约为1h/人次。本项目125I粒子装枪操作区及贮源柜均位于医疗科技大楼二楼贮源室,植入手术在医疗科技大楼二楼CT手术室内进行,图见附图3。(3)污染因子正常工况下主要污染途径及因子:125I粒子是将吸附有125I的银棒装在钛合金管中,两端焊接的密封源,其衰变方式为、衰变。射线被屏蔽在钛管中,能量为28-32kev的射线穿透能力很弱,对周围人及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射线是该项目的污染因子。2.事故工况2.1 125I粒子应用事故(事件)分析(1)由于125I粒子源尺寸很小,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易发生丢失、遗弃等事故将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2)1

25、25I粒子因植入不当通过病人排泄至环境中而造成的环境辐射污染。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环发2006145号)的规定,医院应根据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的风险,制定本单位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发生辐射事故时,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在2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禁止缓报、瞒报、谎报或者漏报辐射事故。因此,医院应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完善和加强管理,防止125I粒子源发生丢失、遗弃、被盗等事故发生。表8 辐射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1、监测目的掌握

26、该医院现有125I粒子正常使用时各机房周围的辐射环境质量现状水平,为评价125I粒子的使用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为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2、监测内容根据污染因子分析,在125I粒子的使用期间,对医院周围的环境进行X-空气吸收剂量率的现状监测;对放射源使用场所及125I粒子植入手术室周边进行X-空气吸收剂量率的现状监测,监测布点详见附图2和附图3。3、监测仪器电离辐射监测仪器的参数与规范见表8-1。表8-1 监测仪器与监测规范表仪器名称-辐射剂量率仪仪器型号FD-3013H型生产厂家上海申核电子仪器有限公司量程0.01200Sv/h监测规范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

27、2001)检定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证书编号2013H00-20-190755号有效日期2013年7月04日至2014年7月03日监测单位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监测时间2013年12月06日4、质量保证措施 本次监测工作委托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该单位在本次监测中按照质量体系的要求,采取了如下质保措施:a、合理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同时满足标准要求。b、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监测人员经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c、监测仪器每年定期经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d、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用检验源对仪

28、器进行校验。e、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f、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对、校核,最后由技术总负责人审定。5、监测结果及结果评价2013年12月06日对贵州航天医院周围外环境、125I粒子应用场所分别进行了X-剂量率水平监测。监测结果详见表8-2、8-3。表8-2 贵州航天医院周围外环境X-剂量率水平监测结果编号监测点位描述吸收剂量率(Sv/h)范围值平均值1医疗科技大楼候诊大厅0.080.120.102医疗科技大楼二楼过道0.070.110.093医疗科技大楼北面道路0.060.090.084医疗科技大楼西面道路0.060.100.085医疗科技大楼南面道路0.05

29、0.100.07表7-2监测结果表明,贵州航天医院125I植入场所及周边环境的X-剂量率,室内水平为0.050.10Sv/h(即50100nGy/h),室外为0.070.12Gy/h(即70120nGy/h),均在贵州省遵义市环境本底范围内(根据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遵义地区辐射环境本底范围值,建筑物内剂量率34.9172.8nGy/h室外剂量率21.0115.2nGy/h)。表8-3 医院125I粒子应用场所X-剂量率水平监测结果序号监测点位描述范围值(Sv/h)平均值(Sv/h)6125I植入手术室粒子植入操作位本底0.100.140.12植入过程0.180.23*0.207手术室防护门

30、门缝本底0.090.120.11植入过程0.100.120.118植入手术室北墙外5cm处本底0.100.130.11植入过程0.100.14*0.129125I粒子贮源室保险柜表面无放射源0.140.180.16有放射源0.150.220.1910125I粒子装枪操作台弹夹表面5cm(7个弹夹,每个弹夹含10粒125I粒子)无放射源0.160.200.18有放射源0.180.260.2311装弹过程(离源5cm)无放射源0.150.200.17有放射源0.670.99*0.8212装枪台左方离源20cm (30粒125I)无放射源0.140.190.16有放射源0.150.260.2113装

31、枪台右方离源20cm (30粒125I)无放射源0.150.190.17有放射源0.160.250.2114装枪台上方离源20cm (30粒125I)无放射源0.140.190.17有放射源0.160.290.2315铅玻璃外(30粒125I)无放射源0.150.200.17有放射源0.160.210.1816贮源室东面墙外5cm (30粒125I)无放射源0.100.140.12有放射源0.110.140.13注:表中数据为植入1个125I弹夹(含10粒125I粒子)时的监测数据。表8-3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医生进行装枪操作时,125I粒子应用场所的X射线吸收剂量率最大值为0.99Sv/h;

32、植入1个125I弹夹(内含10粒125I)时,125I粒子应用场所的X射线吸收剂量率最大值为0.23Sv/h,相比医院本底偏高,建议医院将125I粒子贮源室和植入手术室划定为控制区,并设置隔离措施。辐射工作人员进行装枪和植入手术时,应穿戴铅衣、铅帽、铅围脖、铅眼镜等辐射防护用品,并佩带个人剂量计。表9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贵州航天医院本次新增的125I粒子植入项目,其工作场所位于医疗科技大楼二楼CT室,环评现状监测时,植入手术室中正在开展125I粒子植入手术,故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采用现状监测数据进行评价。1、实践的正当性评价近年来,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这种先进而复杂的科技正不断体

33、现出它的优点。贵州航天医院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保障健康、拯救生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该项实践是必要的。虽然,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可能会造成如下放射性环境问题:(1)给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辐射影响。(2)给医务人员及周围公众造成一定的辐射影响,给病人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3)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及管理的失误会造成严重的辐射安全事故。但贵州航天医院对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对放射性同位素的安全管理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因此,在正确使用和管理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可以将该项辐射产生的影响降至尽可能小。该项目给职业人员、公众及社会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

34、该核技术应用的实践具有正当性。2、建设期辐射环境影响由于在建设过程中该项目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无放射性污染。3、运行期辐射环境影响3.1辐射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辐射环境现状评价由表8-3的监测结果可知,医院此次新增的125I粒子在使用过程中,辐射工作场所控制区的X-贯穿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比医院本底偏高,而周围监督区环境的X-贯穿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亦与医院本底相当。3.2 125I粒子应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3.2.1125I粒子装枪和植入手术医生的剂量估算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计算模式如下: H=0.7Dt10-3(mSv/a).(1) 式中:H辐射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mSv; D辐射剂量率

35、,Gy/h; t年工作时间,h。125I植入医生:由于负责装枪和植入手术得知125I植入医生的附加辐射剂量率由两方面组成,一为装枪台装枪操作监测数值中最高值(表8-3中带*号的数值)与本底的辐射剂量率之差,二为植入手术操作监测数值中最高值(表8-3中带*号的数值)与本底的辐射剂量率之差。公众人员:公众人员的附加辐射剂量率为植入手术室周边监测数值中最高值(表7-3中带*号的数值)与本底的辐射剂量率之差,时间为工作人员时间的四分之一。通过现场调查得知医生将10个125I粒子装入一个弹夹的时间最多为50秒,一个病人最多植入30粒,则一台手术的装枪时间最多为150秒;一台病人植入手术时间约为1小时,由

36、两名植入医生轮流手术,每年约为100台植入手术。根据剂量估算公式(1)估算出125I粒子植入工作人员的附加年有效剂量,估算结果见表9-1、9-2、9-3。表9-1 125I粒子工作人员装枪操作个人剂量估算结果装枪操作辐射剂量率(Sv/h)装枪台辐射剂量率本底(Sv/h)工作人员装枪的年(工作)时间(h)附加年有效剂量(mSv/a)0.990.17100人/a 150s /人/2班 =2.08;1.1910-3表9-2 125I粒子工作人员植入操作个人剂量估算结果植入操作辐射剂量率(Sv/h)植入手术室辐射剂量率本底(Sv/h)工作人员植入手术的年(工作)时间(h)附加年有效剂量(mSv/a)0

37、.230.12100人/a 1h /人/2班=503.8510-3表9-3 125I粒子装枪人员个人剂量估算结果工作人员装枪操作的附加年有效剂量(mSv/a)工作人员植入手术的附加年有效剂量(mSv/a)工作人员附加年有效剂量(mSv/a)1.1910-33.8510-35.0410-3(3)辐射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表9-1、9-2和9-3的估算结果可知,贵州航天医院125I粒子的应用对职业工作人员造成的附加年有效剂量为5.0410-3mSv,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剂量限值20mSv的要求,也低于剂量管理目标值5mSv。3.3.2125I粒子植入专职陪护人

38、员剂量估算本项目设置专用病房,将携带125I粒子的病人隔离开来,以免对其他住院病人造成辐射影响。本次评价不考虑对其他病人的影响,仅考虑对携带125I粒子病人陪护者造成的辐射影响。由于手术是将125I粒子种植在病人的肿瘤部位,根据粒子植入的实际情况,植入粒子与体表的最小距离为20mm,据有关粒子植入文献报道,125I粒子发出的射线在细胞组织内的半值层为20mm,因此由表7-3可知病人(设植入30粒125I粒子)刚做完手术时20厘米处的辐射剂量率约为0.12Sv/h。假设专职陪护人员距病人的最近距离为20厘米,对患者进行护理时穿防护衣(屏蔽效果取80%),由公式(1)计算可知,该专职陪护人员在此剂

39、量下陪护病人超过168小时,所受到的年有效剂量约2.8210-3mSv,低于公众剂量限值0.25mSv。125I粒子植入体内后会不断衰变,源活度减小导致陪护人员所受剂量减小,陪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可适当延长,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专职陪护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以掌握实际的受照时间。3.3.3125I粒子植入公众剂量估算由于125I粒子装枪和植入室均为控制区,管理严格,无关人员无法进入。公众人员的附加辐射剂量率为植入手术室周边监测数值中最高值(表8-3中带*号的数值)与本底的辐射剂量率之差,时间为工作人员时间的四分之一。根据剂量估算公式(1)估算出公众人员的附加年有效剂量,估算结果见表8-4。表9-4

40、公众人员个人剂量估算结果辐射剂量率(Sv/h)辐射剂量率本底(Sv/h)装枪和植入手术的年(工作)时间(h)附加年有效剂量(mSv/a)0.140.11100人/a 1h /人/4 =255.2510-4考虑最大化情况下,公众人员受到的年有效附加剂量为5.2510-4mSv,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剂量限值1mSv的要求,也显著低于剂量管理目标值0.25mSv。4、放射性固废污染分析放射性固废主要为植入治疗时剩余的125I粒子,废弃125I粒子置于铅灌中暂存在贮源室内的保险柜中,最终由厂家回收。贮源室钥匙由专人管理,且在门口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故废弃125I粒子暂存对环境的辐射影响较小。但由于125I粒子源尺寸很小,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易发生丢失、遗弃等事故,将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故医院应加强的管理,由专人管理125I粒子源,且建立并实施放射同位素125I粒子使用登记制度等。表10 辐射事故分析医院已建的机房,在辐射防护设计达到要求、设备运行正常、工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的前提下,不会对职业人员及公众产生辐射危害,但在一些意外情况发生时,可能出现辐射事故。125I粒子应用事故(事件)分析(1)由于125I粒子源尺寸很小,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