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电镀废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631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电镀废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电镀废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电镀废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电镀废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电镀废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电镀废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电镀废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公示我局于2012年9月18日受理了重庆璧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提交的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电镀废水)环评报告书审批许可申请材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内容公示如下:建设项目名称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电镀废水)建设地址璧山工业园区璧城片区的D09-2地块建设单位重庆璧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建设规模和内容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电镀废水)选址于璧山工业园区璧城片区的D09-2地块,主要承担璧山电镀园区内入驻企业排放的电镀废水的处理任务

2、。工程包括:污水厂内的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含铜废水、综合废水、前处理废水、电泳废水、含磷废水7条处理线、并预留1条特种废水处理线。以及厂外的8条废水分类收集管道(含预留处理线)、4条中水回用管道。废水处理厂规模为2万m3/d,出水达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3标准后,1万m3/d回用与企业,1万m3/d排至璧南河。本工程总投资12227.29万元,环保投资268.0万元。管网总长约12km,分8管架空建设,各分管长约1.5km。排放标准废水: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3标准。废气:NH3和H2S参照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3、)中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的二级标准。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应标准;运行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废水:针对工程特征,结合设计方案,评价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A、应通过采取双回路供电等方式保障处理系统稳定运行;B、厂内产生的生活废水、场地冲洗废水、化验室废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送至前处理系统;C、对厂区、管道和设备分别进行防腐防渗处理。采取设计与评价提出的废水防治措施后,废水经处理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3标准后,50%回用与企业,50

4、%排入璧南河。工程正常工况运行情况下,丰水期、平水期下游水体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限值要求;枯水期各类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限值要求,COD、TP、石油类3类污染物将在全断面下游100m范围形成超标水域;BOD5、NH3-N在排污口下游形成近岸边高浓度带,但浓度满足IV类标准限值要求。工程下游评价河段内无集中供水水源分布,不涉及璧城街道、青杠街道和来凤街道的集中供水水源,工程运行不会引发饮水安全危害,对当地人群健康影响不大。工程非正常工况运行时,排水将造成璧南河下游较为严重的水体污染。其中:A、丰水期:

5、重金属污染物中,以六价铬污染表现显著,该污染物将在全河段形成大范围超标;铜离子在近岸边10m范围内下游约100m范围形成超标水域;锌离子在排污口下游形成近岸边高浓度带,但浓度IV类标准限值要求。非持久性污染物中,以TP污染表现显著,该污染物将在全河段形成大范围超标;COD、BOD5、石油类在近岸边10m范围内下游约100m范围形成超标水域;NH3-N在排污口下游形成近岸边高浓度带,但浓度满足IV类标准限值要求。B、平水期:重金属污染物中,六价铬、铜离子2类污染物将在全河段形成大范围超标;锌离子在排污口下游形成近岸边高浓度带,但浓度IV类标准限值要求。非持久性污染物中,COD、BOD5、TP、石

6、油类4类污染物将在全河段形成大范围超标;NH3-N在近岸边10m范围内下游约50m范围形成超标水域。C、枯水期:六价铬、铜离子、锌离子、COD、BOD5、TP、石油类将在全河段形成大范围超标。非正常工况时,在枯水期排污口下游水体多项污染指标含量剧增,人体长期接触,皮肤将发生相应的不良反应。因此应严格保障工程的正常运行情况,不得出现非正常排污情况。废气:A、对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等产臭单元应加盖密封;B、结合综合废水长已设置的生物滤池作为生物除臭单元;C、在厂界外四周设置不少于10m的绿化隔离带,可间种多排45m高的乔灌木;厂界内种植芳香的木本植物;D、设置100m卫生防护距离,该范围内不得新

7、建学校、医院、机关、科研机构和集中居住区,临近企业不得在该范围内设置宿舍、办公楼。采取设计与评价提出的废气防治措施后,NH3和H2S处理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周边各敏感点处的大气因子浓度与工程建设前基本一致,表明工程运行对敏感点的影响微弱。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来自电镀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电镀系统污泥和厂内人员生活垃圾。其中,电镀系统污泥属于危险废物(HW17),分类在厂内污泥池暂存后,分别经浓缩、脱水处理,干泥饼全部交由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妥善转移、处置。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可由当地环卫部门收集、妥善处置。结合设计方案,评价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

8、:A、生活垃圾采取袋装化收集处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指定垃圾处置场无害化处理。B、电镀系统污泥,经管道泵至至脱水车间相应的板框压滤机,压滤脱水后的干泥饼袋装并转移至厂内堆泥间内暂存,堆泥间应采取“四防”(防流失、防渗漏、防扬撒、防雨淋)措施,并设置图形标志、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对干泥饼在各电镀系统污泥池内暂存后,委托有表面处理废物经营类别资质的单位定期转移至指定的危险废物场所贮存、安全处置,并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填写转移联单,并有双方单位保留备查。采取设计与评价提出的固废处置措施后,本项目固体废物得到妥善收集与安全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噪声:工程运营期的噪声源主要来自厂内污水处

9、理区的水泵、风机、脱水机等设备,均为固定声源。结合设计方案,评价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A、采用低噪设备,降低噪声源强;B、对厂区主要高噪声设备鼓风机、污水提升泵、污泥泵等采取隔声降噪措施;C、电机、鼓风机噪声:将电机、鼓风机设于室内,基础进行减振处理,风道等采用柔性连接。进、出风口设置消声器。采取设计与评价提出的噪声防治措施后,运营期噪声处理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对区域声环境影响小。环境风险: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为污水处理系统事故。环评要求本工程应设置事故应急池。事故池应采用防腐、防渗处理。采取以上应急措施后,污水处理系统事故时,废水直接进入璧南

10、河的可能性小,将主要收集在事故池内,为查清事故源、处置事故废水争取更多时间,减少了风险情况下的事故影响。评价结论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电镀废水)的兴建对实现重庆璧山电镀园区电镀废水集中处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有积极作用,工程实施能协调重庆璧山电镀园区发展与保护璧南河水体质量的矛盾。本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相关规划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较好,无制约本工程兴建的重大环境要素。工程施工及运营期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污染防治措施后,能减缓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严格落实本“环评报告书”与工程设计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基础上,从

11、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工程建设可行。即日起,公众可以在10个工作日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我局受理中心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 联系电话: 89181725 传 真: 89181940 电子邮件: cqhbjhpc 联系地址:重庆市冉家坝旗山路252号 邮 编:401147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2012年9月18日 附件: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电镀废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情况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原名重庆璧城工业园区)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2002210号文)批准首批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根据重庆璧山工业园区产业发

12、展规划(2010-2020)和重庆璧山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园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6.27km2,共划分为两个片区,其中:北部璧城片区东临璧青路、南临狮子变电站、西临璧山中部通道、北临永嘉大道,规划用地面积13.89km2,主要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鞋业等产业;南部塘坊片区东临璧青路、西临璧南河、北至成渝高铁、南至青杠街道,规划用地面积2.38km2,主要发展装备制造、食品等产业。2010年12月,重庆璧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委托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编报了重庆璧山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2011年12月,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以“渝环函20117

13、95号”文审查通过了“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明确应分别在璧城片区和塘坊片区建设污水处理厂。针对璧城片区废(污)水类型可能涉及电镀废水、其它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情况,“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指出电镀废水与其它类别废水应分开进行处理,收集管道需分行业和类别分别设置。2011年11月,璧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璧发改项目2011166号”文批复同意开展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前期工作。2012年3月,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受委托编制完成了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同期,广东新大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EPC项目设计方案(以下简称

14、“设计方案”),设计对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分三期开发,其中一期工程主要接纳璧城片区电镀园内企业排放的电镀废水以及近期入驻璧城片区的装备制造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和园区内生活污水,厂内建设两套处理系统,即电镀处理系统(处理电镀废水)和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处理除电镀行业外的其他行业一般工业废水和园区内生活污水)。为指导园区电镀行业发展,重庆璧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委托重庆浩誉实业有限公司于2012年5月编制了重庆璧山工业园电镀集中加工区发展规划,确定工业园涉及的主要电镀镀种含铜、镍、铬、锌等。2012年8月,我院编制了重庆璧山工业园区电镀集中加工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提出了对电镀

15、废水实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要求。考虑到电镀行业污染治理的特殊性,重庆璧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委托修改了“可研报告”与“设计方案”,对原废(污)水处理设计的“一厂内两套处理系统”进行拆解,提出分别建设综合废水处理厂与电镀废水处理厂的要求。最终确定的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电镀废水)建设规模为2万m3/d,对电镀园区内的电镀废水按照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含铜废水、综合废水、前处理废水、电泳废水、含磷废水,共7类进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并预留1条特种废水处理线,并配套在电镀园区内建设总长约1.5km的架空管道。根据重庆璧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说明,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厂二、三期工

16、程将另征地建设,该两期工程建设目的主要为接纳璧城片区内中、远期入驻企业的工业废水以及绿岛新区生活污水。2、工程概况(1)主要建设内容与生产规模根据“设计方案”,本次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电镀废水处理厂与架空管网两部分。 电镀废水处理厂主要包含:按照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含铜废水、综合废水、前处理废水、电泳废水、含磷废水,设置7条电镀废水分质分类处理线,并预留1条特种废水处理线;厂内配套建设供电,给水、消防等公用系统。项目处理规模2万m3/d,其中回用规模1万m3/d,排放规模1万m3/d。 架空管道主要:建设8条电镀废水分类收集管道(含特种废水处理线)。(2)生产工艺含铬废水、含镍废水、综合废水和

17、含铜废水分别经处理线处理后的出水一并进入超滤水池暂存,再进入中水回用系统,经反渗透处理后,一部分中水进入回用水池等待回用企业生产线;膜浓液收集至膜浓液收集池,最终泵入含磷废水处理线进行处理后排入璧南河。前处理废水经处理线处理后的出水再进入中水回用系统,经反渗透处理后,一部分中水进入回用水池等待回用企业生产线;其余部分(主要为浓液,产生于多介质过滤器、超滤系统以及反渗透系统等)收集至膜浓液收集池,最终泵入含磷废水处理线进行处理后排入璧南河。电泳废水、含磷废水和浓液一并处理达标后排入璧南河。(3)建设周期和投资工程总投资12227.29万元,预计2012年5月建成投运。(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

1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表1 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用地面积m216929.62设计处理规模m3/d200003回用规模m3/d100004受纳水体璧南河5工程总投资万元12227.29/3、项目与相关政策、规划的符合性(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结论本工程为污水处理项目,为璧山县工业园区配套环保工程项目。本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中“鼓励类项目”中的“三十八、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的“15、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和“18、重复用水技术应用”。由此,本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结论本项目兴建,符合重庆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19、规划要求,符合璧山县城市总体规划局部修改(20092020)要求,符合重庆璧山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符合重庆璧山工业园区电镀集中加工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通过收集资料、现状监测等方式,表明璧南河水质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域水质标准要求。(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通过收集资料、现状监测等方式,表明项目所在地现状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中,仅总大肠菌群超标,其他各项指数均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III类水质标准要求。主要是由于项目所在地原属农村区域,早期

20、原用地范围内的当地居民大量使用未经有效处理的生活粪污、畜禽粪便等农家肥施用于农田。从地下水监测结果看出,这部分高含氮物质与大肠菌群的粪肥下渗已对当地表层潜水造成了一定污染。(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通过收集资料、现状监测等方式,表明工程区域PM10、SO2、NO2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H2S、NH3均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相应标准。(4)声环境质量现状通过现状监测,表明工程区域监测点位的环境噪声监测值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限值相应要求。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璧南河污水处理厂排

21、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30km的河段(该河段均位于璧山县境内,沿线主要分布璧城街道、青杠街道)。(2)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建设用地及周边200m范围内潜水带。(3)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以场地为中心,直径5.0km的圆形区域。根据排污特点,重点针对建设用地及周边200m区域进行评价。(4)声环境评价范围建设用地及周边200m区域。(5)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建设用地及周边200m区域。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源强估算施工期间导致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生态破坏及水土流失工程开挖和占压将改变原有地貌,对原有水土保持设施造成损

22、坏,在特定时段产生新增水土流失。 水污染源施工期废水以施工车辆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为主。其中,冲洗废水主要含SS和少量石油类,全部用于场地洒水降尘。生活污水主要含COD、BOD5、SS和NH3-N,在施工场地内设置旱厕,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大气污染源本项目不设置混凝土拌和系统,道路施工在地块平场之后进行,本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物料堆放扬尘、运输扬尘和燃油尾气。 噪声污染源本项目施工期间使用机械主要包括混凝土罐车、载重汽车、振捣棒,噪声源强在82101dB(A)之间。 固体废物工程施工期间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弃土弃渣和生活垃圾。(2)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源强估算运营期间导致的环境影响因素

23、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水污染源项目运营期间产、排的废(污)水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中:厂内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地面冲洗水和化验室废水以及膜浓液,该类污水全部纳入污水处理厂内的前处理系统处理达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3”标准后,排入璧南河。另一方面为收集的来自电镀园入驻企业排放的电镀废水,经分类处理后,50%(约1万m3/d)回用于企业,另50%(约1万m3/d)处理达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3”标准后,排入璧南河。 大气污染源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污水处理厂以电为动力,项目运营期间废气主要来自于污水处理中各设施、设备产生的恶臭气体,污染物以H2

24、S、NH3为主。运行期间有组织排放量为分别为0.0027t/a、0.3173t/a,无组织排放量分别为0.0034t/a、0.3966t/a。 噪声污染源工程运营期的噪声源主要来自厂内污水处理区的水泵、风机、脱水机等设备,均为固定声源,源强在65100dB(A)之间。 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来自电镀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电镀系统污泥和厂内人员生活垃圾。其中:电镀系统污泥总量约26107.5t/a(即71.5t/d),含水率约98%;该类固废属于危险废物(HW17),分类在厂内污泥池暂存后,分别经浓缩、脱水处理,干泥饼全部交由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妥善转移、处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9t/a;

25、该类固废由当地环卫部门收集、妥善处置。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本期污水处理厂位于重庆璧山工业园区璧城片区D09-2/01地块。目前,本项工程用地范围内的既有居民已经搬迁完毕;本工程东侧,现为重庆市水产引育种中心,该地块已征地,规划为电镀集中加工区用地,重庆市水产引育种中心正在完善相关搬迁手续,按照搬迁规划,重庆市水产引育种中心拟于2012年9月搬迁至璧山大路镇;规划电镀集中加工区东侧即为璧南河。本工程南侧紧邻地块现为在建园区道路,在建道路路基以南尚有少量新胜村居民尚未搬迁,按照搬迁规划,该少部分居民拟于2012年9月统一搬迁、货币安置。本工程西侧紧邻地块为拟建综合废水处理厂

26、用地,综合废水长以西为已平场的工业预留用地。本工程北侧现为荒地,规划为电镀集中加工区用地,电镀加工区以北为在建园区规划道路。3、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1)施工期环境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大气环境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施工期间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区内自然扬尘、车辆运输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本项目施工强度小,在严格执行重庆市主城“蓝天行动”实施方案(20082012年)和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393-2007)等文件的相关要求,做好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下,施工中产生的少量扬尘和机具尾气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小。 地表水环境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施工阶段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冲洗产生的废水以及由施工人

27、员进驻产生的生活污水。冲洗废水具有产生量不大,水质简单的特点,在可靠收集、妥善处理后,可用于场地洒水降尘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水质简单,经旱厕沤渍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本项目在严格采取设计方案与本次评价提出的水污染治理措施后,施工作业废水能得到有效处置、利用,不会导致当地环境污染危害;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清运、处置,对璧南河不产生影响。 声环境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本项目施工中在严格执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131号、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相关要求后,对区域声环境影响不大。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少量挖方

28、,在场内临时堆存后,由璧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统一调配,及时用于临近道路路基平场回填处置,全部利用;在注意场内堆放期间的采取苫盖措施情况下,堆放对环境影响小。施工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妥善处置,对环境影响小。(2)运营期环境保护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采取设计与评价提出的废水防治措施后,废水经处理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3”后,经中水回用后剩余1万m3/d的水量排入璧南河。工程正常工况运行情况下,丰水期、平水期下游水体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限值要求;枯水期各类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均满足地表水环境

29、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限值要求,COD、TP、石油类3类污染物将在全断面下游100m范围形成超标水域;BOD5、NH3-N在排污口下游形成近岸边高浓度带,但浓度满足IV类标准限值要求。工程下游评价河段内无集中供水水源分布,不涉及璧城街道、青杠街道和来凤街道的集中供水水源,工程正常运行不会引发饮水安全危害,对当地人群健康影响不大。 地下水环境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采取设计与评价提出防渗等措施后,通过地层岩性调查,工程区包气带较厚,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和砂泥岩碎块石,块碎石空间分布不均,整体透水性较差,包气带具有较好的隔污性能,工程正常工况运行情况下,对潜水带水质基本没有影响。 大

30、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采取设计与评价提出的废气防治措施后,NH3和H2S处理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在长期气象条件下,生物滤池排气筒(点源)、电镀废水厂工艺区(面源)和综合废水厂工艺区(面源)最大地面质量浓度点出现在工艺区外约122m247m范围处,该范围内主要为电镀废水厂、综合废水厂,以及在建园区道路与规划为工业用地;叠加区域平均背景浓度后,分别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一次最高容许浓度要求,对附近规划企业的影响不大。 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采取设计与评价提出的噪声防治措施后,运营期噪声处理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31、 12348-2008)3类标准,对区域声环境影响小。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采取设计与评价提出的固废处置措施后,本项目固体废物得到妥善收集与安全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4、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重庆市主城“蓝天行动”实施方案(20082012年)和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393-2007)等文件的相关要求,做好扬尘治理工作。 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冲洗废水具有产生量不大,水质简单的特点,在可靠收集、妥善处理后,可用于场地洒水降尘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水质简单,经旱厕沤渍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声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

32、响施工中,施工单位严格执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131号、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相关要求,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或工艺,工程施工前预先设置不低于2.5m的硬质密闭围挡,以达到减噪的目的。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及环境影响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少量挖方,在场内临时堆存后,由璧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统一调配,及时用于临近道路路基平场回填处置,全部利用;施工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妥善处置。(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水环境保护措施针对工程特征,结合设计方案,评价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A、在总、进出口

33、及各工序设污染物的自动监测装置,及时回馈信息给全厂监控中心,以便及时处理和指挥采用应急措施,使污水处理系统能安全、稳定、正常的运行。B、应通过采取双回路供电等方式保障处理系统稳定运行;C、厂内员工生活废水、场地冲洗废水与实验室废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送前处理废水处理线进行处理。D、含镍废水处理线增加COD处理单元。E、建构筑物、架空管道均应采取防腐防渗处理,并按照收集废水的不同,分别予以颜色和文字标示。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结合设计方案,评价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A、对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等产臭单元应加盖密封;B、结合综合废水长已设置的生物滤池作为生物除臭单元;C、在厂界外四周设置不少于1

34、0m的绿化隔离带,可间种多排45m高的乔灌木;厂界内种植芳香的木本植物;D、设置100m卫生防护距离,该范围内不得新建学校、医院、机关、科研机构和集中居住区,临近企业不得在该范围内设置宿舍、办公楼。 声环境保护措施结合设计方案,评价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A、采用低噪设备,降低噪声源强;B、对厂区主要高噪声设备鼓风机、污水提升泵、污泥泵等采取隔声降噪措施;C、电机、鼓风机噪声:将电机、鼓风机设于室内,基础进行减振处理,风道等采用柔性连接。进、出风口设置消声器。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结合设计方案,评价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A、生活垃圾采取袋装化收集处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指定垃圾处置场无害化处理。

35、B、电镀系统污泥,经管道泵至至脱水车间相应的板框压滤机,压滤脱水后的干泥饼袋装并转移至厂内堆泥间内暂存,堆泥间应采取“四防”(防流失、防渗漏、防扬撒、防雨淋)措施,并设置图形标志、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对干泥饼在各电镀系统污泥池内暂存后,委托有表面处理废物经营类别资质的单位定期(应做到日产日清)转移至指定的危险废物场所贮存、安全处置。电镀系统污泥应及时委托有资质单位转移,尽可能应做到日产日清,特殊情况时临时贮存期不宜超过3天。并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填写转移联单,并有双方单位保留备查。5、环境风险分析(1)环境风险影响分析预测结果 污水处理系统事故环境风险影响分析A、对璧南河的影响分析

36、工程事故情况下,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将不同程度的形成璧南河排污口下游大范围污染发生,并以枯水期为典型,在枯水期发生事故排放时,将导致铬离子、铜离子、锌离子、COD、BOD5、TP、石油类NH3-N在全评价河段形成超标。璧南河璧山、江津段用水功能定位为工业用水,无居民饮用、灌溉功能(渝府发20124号文),由此,工程废水事故排放不会导致璧南河沿线发生饮水、灌溉等人群健康危害。B、对长江的影响分析本项工程废水事故排放时,由于重金属污染物很难由于物理、生物作用而分解,污染河段长,在枯水期,璧南河水体自净能力最弱时,可能导致长江局部水体污染。根据“渝府发20124号”文,长江璧南河汇入段(即江津区松

37、溉镇-和艾桥段)属类水域,功能定位为饮用水源和渔业用水。由此,在最不利情况下,本项工程的事故排水将有可能威胁江津区长江饮用水源安全。但本项目排污口向南沿璧南河距离长江汇入口约63.8km,璧南河枯水期流速慢,污染物抵达长江的时间较长。在及时预警情况下,可有较充足时间防范长江污染的事故。 硫酸储罐泄露事故风险影响分析本期硫酸储罐区与璧南河相距约370m,之间为污水厂二、三期预留扩建用地。若储罐发生泄露事故,硫酸最终控制在围堰拦挡区域内,预计硫酸直接进入璧南河导致地表水污染的可能性不大,评价认为该环境风险影响水平是可防可控的。(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污水处理系统事故防范措施环评要求本工程应设置事故

38、应急池,作为事故废水贮存应急用。废水应急事故池设置1池,该事故池池容按不小于4167m3。事故池应采用防腐、防渗处理。园区在进行招商引资时,应结合污水厂的设计处理能力,要求进驻的企业在接管前安装在线监测,并与本项电镀废水厂的监控中心联网。污水厂管理单位应与江津区饮用水水源管理单位建立可靠的通讯连接,与江津区饮用水水源管理单位实现联防联控 硫酸储罐泄露事故防范措施建设单位应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从加药系统、原料储存区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并接受公安部门和安全监督部门监管。化学品储存时,根据其性质分类储存。硫酸储罐的周围应设置围堰、自动喷淋装置等,以防止储罐泄漏时酸类物质

39、的扩散并及时对泄露液体进行稀释,减少酸液对环境的危害。(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体系救援队伍的组建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主体,整合公安消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气象水文、交通运输、新闻通讯等救援力量,同时加强厂区重大事故风险应急硬件设施建设,实现对化学事故等重大风险快速相应和高效救援目的。 应急措施A、应急情况下超标废水处置出现事故情况是,超标废水应临时切换进入应急事故池内暂存,然后经提升系统间歇、小流量地提升到相应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避免事故废水对处理系统造成冲击,保证各个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各项指标稳定达标。B、与入管企业的联动响应当监测发现污水厂出水水质超标,应急小组应立即研究调查分析超

40、标原因,并讨论提出重点与质疑区域。及时调整工艺的问题环节,使整个系统能正常运转达标排放。及时通知入管范围内的企业,各企业应积极联动配合,减少污水厂故障期间的排管水量,必要时应通知企业暂时不得排水入管。C、与江津区饮用水水源管理单位的联动响应当污水厂出现事故排水时,厂长或副厂长应及时通知下游江津区饮用水水源管理单位做好预警方案,必要时启动当地应急水源,降低对江津区供水的影响。 应急监测风险事故发生时,可就近委托具备应急监测能力的机构承担(如璧山县环境监测站),监测断面、监测项目、监测频次根据不同的事故工况及外环境条件而定。本工程废水总排放口的设置应满足应急监测要求。璧南河江津段以及长江璧南河汇入

41、段应配合进行必要的应急监测,监测机构可由江津区环境监测站完成,监测断面、监测项目、监测频次根据不同的事故工况及外环境条件而定。6、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本项污水处理厂环保投资经济效益明显,同时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与效果,通过采取各类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生态防护及恢复措施,进行技术革新,改进生产工艺,各污染物经治理后均能达标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可达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表明,本项工程经采取相应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态防护措施后,能有效减缓工程兴建导致的不利环境影响,环保投资额度合理。7、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环境监测计划

42、 污染物排放监测计划在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处理线排放口单独安装在线监测仪,并在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仪。在线监测因子分别为:总铬、总镍、COD、NH3-N。在线监测仪器与重庆市环保局联网。 环境质量监测计划A、在璧南河排污口下游1000m处,应按每年2次(平、枯水期各一次)进行地表水水质监测,监测因子含:Cr6+、铜、锌、汞、镉、铅、pH值、COD、BOD5、氨氮、TP、石油类、氰化物、硫酸盐、氟化物;B、在排污口下游1000m范围内既有水井应按每年2次(平、枯水期各一次)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监测因子含:pH值、氨氮、高锰酸钾指数、大肠菌群、总铬、氯化物、硫酸盐、铜、锌、氟化物、氰化

43、物、汞、镉、铅;C、在污水处理厂南侧厂界、北侧厂界应按每年一次进行环境空气监测,监测因子含:H2S、NH3和臭气浓度;D、在污水处理厂南侧厂界、北侧厂界验收期间监测一次环境噪声。环境监测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监测。(2)环境管理制度污水厂环保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协调工作,并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的污染防治责任,将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施工与环境监理合同中,严格落实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对公众提出的问题负责及时协调与解决。四、公众参与1、公众参与目的本工程的建设无疑将对该区域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公众参与工程

44、项目环境保护决策,是通过有效收集公众对工程建设特别是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同时使工程建设得到当地公众理解和支持,以利用他们的亲身体会和判断力,尤其是充分考虑有可能受到工程影响区域内的公众意见和建议,使评价单位和建设单位对公众反映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予以高度重视,并对合理意见或建议予以采纳,进而可以提高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和工程的环境保护水平。本次公众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尽量把建设单位与项目周边地区之间的矛盾在项目实施之前解决或缓和,实现评价单位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通过公众参与调查,可进一步了解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更好地做好工程的

45、环境保护工作。2、信息公开与公众意见反馈(1)信息公开方式与公告内容 公告的方式根据公众参与暂行管理办法,本工程环评期间的公示分两次进行,第一次采用现场张贴公告的方式,第二次公示采用网上公示的形式。第一次公示时间为2011年12月5日至12月16日,向公众介绍本次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各阶段工作安排以及公众参与的方式。第二次公示时间为2012年7月9日至7月20日,向公众介绍工程概况、工程建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同时告之公众查阅资料的方式、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以及形式。 公开简本的方式环评期间制作的环评简本放置在建设单

46、位办公室,供公众查阅,该简本公开时间为2012年7月9日至7月20日。(2)社会意见反馈总结环评报告编制期间、在第一次公示后即开始收集各类途径的社会反馈,两次公示期间均没有收到当地公众发送的反馈意见电子邮件和电话。3、公众问卷调查(1)问卷调查内容与调查范围 调查内容本工程在公示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征求公众意见,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态度、公众认为项目建设对环境、经济的影响程度以及建议与要求。 调查时间本次问卷调查选择在第二次公示后的2012年7月23日开展。 公众参与的调查范围公众参与的调查范围主要为受本工程直接影响的居民。(2)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及意见反馈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此次问卷

47、调查共发放50份问卷,回收4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评价对公众意见调查表进行了统计,被调查人员结构情况见表2。表2 被调查人员结构情况表名称性别年 龄学 历男女20-30岁31-50岁51岁以上小学初中高中人数(人)4090222734141比例()82180455569292接受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的对象均为工程所在区域的居民,被调查的公众具有相应的分析、判断能力。因此,评价认为参与此次调查的公众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一定的代表性。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见表3。表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表1您认为璧南河现有水体情况0人,0%仍然不好,需继续改善 49人,100%较以前有好转,需保持2您认为璧南河现有水环境问题主要是1人,2%畜禽养殖废水直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