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631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重庆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重庆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重庆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重庆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保审批许可公示我局于2013年9月10日受理了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项目环评报告审批申请材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内容公示如下:建设项目名称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建设地址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东部片区建设单位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单位重庆宏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建设规模和内容道路合计14条,Z4路、和源路、和源一支路、和源二支路、和源三支路、和源横一支路、和源横二支路、和源横三支路、纵一支路、纵二支路、W2路延伸段、书院支路、W4

2、路延伸段、太山一路。所有道路总长约15944.03m,总占地面积432667.012m2,项目总投资总 投 资:86354万元,建设工期:24个月。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2012)中二级标准及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2),施工区无组织排放粉尘执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为1.0 mg/m3,沥青烟排放浓度限值为40-75 mg/Nm3,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2)营运期无废水产生;(3)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4类。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废气:(1)在道路两侧特别是敏

3、感点附近多植树、种草。工程沿线的边坡整治工程中也应加强绿化。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又可美化环境和改善道路沿线景观。(2)加强交通管理,禁止尾气超标车辆上路行驶。(3)定期进行洒水和路面清扫。反馈意见:本项目为城市生活性道路,为规划的居住、商业区,按照重庆市交警总队规定,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进入人口聚居区、商业区、水源区,营运期道路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避免发生风险事故,引起大气污染。废水:本项目沿线不设收费站及服务区等,基本不产生污废水排放,本评价主要对道路地表径流及竹溪河水体可能造成的污染提出防治措施:(1)加强道路运输车辆的管理,车辆装载有石灰、水泥、土方等易起尘的散货,必

4、须加蓬覆盖后才能上路行驶,防止撒落的材料经雨水冲刷后造成水体污染。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的车辆上路行驶,防止道路散失货物造成水体的污染。 (2)定期检查、维护沿线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和排水工程设施,出现破损应及时修补。(3)如遇到大风、大雾等情况特别严重的情况,则应关闭相应的路段,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4)在工程起点、终点设置警示牌,提醒司机限制车速。(5)加强道路车辆管理,设置危化品禁行标志,严禁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人口聚居区、商业区、水源区通行。避免发生环境风险,引起危险化学品进入地表水体造成污染。噪声:(1)合理规划布局结合水土高新园区控制性规划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相关规定

5、,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和建设布局,在4类声环境功能区内不允许建设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和住宅区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可以建设非噪声敏感建筑物或绿化防护带。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有关规划文件中明确噪声敏感建筑物与本道路之间间隔距离,避免其受到地面交通噪声的显著干扰。行政审批部门严格审批道路两侧的建构筑物的设计方案,合理布置临路第一排房间的功能分区,如居民住宅在面向道路一侧设计作为厨房、卫生间等非居住用房,卧室、书房等房间不要面对公路,同时门窗采用中空隔声门窗。(2)噪声源控制措施道路运营单位和管理部门要加强道路车辆的监控,全线实施限速行驶,严禁摩托车、汽车有飙车现象发生。加强运行车辆的管理,对噪声

6、严重超标或已报废的车辆严禁上路,禁止机动车占道停车,加强道路的分流和交通疏导,确保道路畅通,降低车辆噪声。对一些噪声较大的载重汽车,严格控制车速和载重量,尽量避免夜间运输。道路坡度较大区域尽量避免使用减速带,若必须设置减速带,应采用新型的柔性减速带,减少车辆经过时引起的噪声影响。道路设计和施工时,选择采用低噪声路面技术和材料,以减轻噪声污染;桥梁作减震设计,降低振动辐射噪声。(3)传播途径控制措施结合场地土地利用情况及周边敏感点分布情况,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来降低噪声影响。绿化带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枝繁叶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被,乔、灌、草合理搭配密植。未来道路两侧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规划,居住

7、住宅楼、办公楼等适当后退,临街建筑布置为商铺。远期受影响较严重的区域,在道路运营中后期大修时增设隔声屏等防护措施。(4)敏感构筑物的防护措施根据目前拟建道路沿线敏感目标的调查情况和影响预测情况,目前敏感点复兴镇居民楼和武警8支队噪声有部分超标,因此,本评价建议将其临路一侧的房屋门窗应更换为隔声门窗;对规划建设的商住小区、办公楼、教学楼、宿舍等在设计时,合理布置房间设置,临路一侧房屋安装隔声门窗。通过调查了解, 3mm普通玻璃噪声降低1015dB(A),1mm双层中空隔音玻璃噪声降低2545dB(A)。通过预测结果可以看出,这些居民区房屋安装双层中空隔音玻璃可确保室内满足相关环境标准要求。根据公

8、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要求,汽车专用公路在使用10年左右要大修一次,对于预测远期受交通噪声影响较大的敏感目标,应在大修时加设环境保护设施。(5)加强交通管理交通管理部门利用交通管理手段,在噪声敏感的区域和敏感时段采取限鸣、限行、限速等措施,做好车辆的疏导、分流,降低交通噪声。道路运营单位应对道路进行经常性维护,提高路面平整度,降低交通噪声。环境保护部门加强对地面交通噪声的监测,对道路交通噪声超标的路段,应及时反馈给运营单位,动用备用资金对这一区域采取噪声防治措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应按绿化美化设计要求,完成边坡和绿化带的绿化美化工作,达到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降低交通噪声和美化环

9、境等目的。(2)定期进行绿化养护。(3)营运期应加强沿线植被管理,及时进行绿化植物的补种、修剪和维护,并定期喷洒农药,减少病虫害。保证区域绿化植被的景观效果。评价结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用地和选址符合两江新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平面布局合理,并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整体营运后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较小,污染防治措施可行,可确保废水、噪声、废气达标排放。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评价认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的建设可行。即日起,公众可以在10个工作日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我局受理中心咨

10、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 67573844 传 真: 67573845 电子邮件: cqhbljfj 联系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星光大道1号星光大厦D座 邮 编:401147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两江新区分局 2012年9月10日 目 录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1 项目由来11.2 项目概况11.3 评价标准2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2.1项目用地现状32.2环境保护目标32.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2.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2.5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2.6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63.1 工程及污染源分

11、析63.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83.3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83.4 污染防治措施93.5环境风险评价153.6环境管理与监测193.7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203.8规划符合性分析203.9选线合理性分析20第4章 公众参与224.1 公众参与的方式224.2公众参与调查分析和结论22第5章 综合结论与建议245.1 综合结论245.2 建议24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由来2010年6月18日,我国首个内陆保税港区,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其中水土功能区位于整个两江新区的西北部,东南紧临核心区,南与蔡家片区隔江相望,东接木耳功能区。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以下简称:水土高新园

12、)的开发建设发展迅速,其中竹溪河以西区域包括方正大道、大兴路西段等主干道路已形成,大面积的工业区的平场工程正在展开。而竹溪河以东区域作为居住、休闲的配套生活服务区,其相关市政基础实施及配套工程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因此,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委托我单位开展“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环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两江新区分局下发的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通知书(渝(两江)环评通2013029号),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形式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重庆

13、宏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踏勘和资料收集,并结合项目特点、性质、规模、环境状况和城市发展规划等,编制完成了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通过后的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将成为指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设计的重要依据。1.2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思源片区二标段14条配套道路工程行业类别:城市交通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东部片区建设单位: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占地面积:

14、432667.012m2建设内容及规模:道路合计14条,Z4路、和源路、和源一支路、和源二支路、和源三支路、和源横一支路、和源横二支路、和源横三支路、纵一支路、纵二支路、W2路延伸段、书院支路、W4路延伸段、太山一路。所有道路总长约15944.03m。投资规模:总投资8635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80万元。建设工期:24个月。1.3 评价标准1.3.1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拟建项目所在区在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中属于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拟建项目最终受纳水体为黑水滩河,根据重庆市地面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渝府发199

15、889号)、重庆市环保局关于调整部分地表水域功能类别的通知(渝环发2009110号)等文件规定,黑水滩河属类水域,其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类标准。3、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4、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4a类标准。1.3.2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施工期,车辆进出场地产生的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中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2、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隔油沉砂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生活污水拟修建旱厕收集后由市

16、政环卫部门回收处理。营运期不产生废水,路面径流进入雨水收集系统后排放。3、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项目用地现状项目区域内无珍惜保护动植物分布,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且不属于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工程占地范围全部为重庆市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区规划的城市道路用地,现状为荒地。2.2环境保护目标拟建项目评价范围内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名木古树、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项目周围现状主要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见下表2-1和2-2所示。表2-1 拟建项目地块周围现状环境敏感点和保护目标序号敏

17、感点名称及距离最近的道路道路型式最大纵坡(%)高差(m)前排房屋与路肩距离(m)环境特征声环境质量执行标准影响时段1复兴镇W2延伸段挖方及填方53北15050户,1-6层,约500人,距北侧路肩最近约150m。2类施工期运营期2武警8支队太山一路挖方及填方3.3670东面601-4层,约500人,距离东侧露肩最近约60m2类施工期运营期表2-2 沿线规划声环境、环境空气敏感目标及特征序号敏感点名称及距离最近的道路道路及桩号最大纵坡(%)路肩距离(m)环境特征声环境质量执行标准影响时段Z4路1规划教育科研用地K0+389.809-K0+808.0544.9东、西位于道路东、西两侧,最近距离约10

18、m4a类施工期运营期2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0+808.054-K1+010.4604.9西位于道路西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3规划教育科研用地K1+010.460-K1+220.7734.9东位于道路东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4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1+220.773-K1+440.7874.9东、西位于道路东、西两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5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1+440.787-K1+671.2744.9西位于道路西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6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1+671.274-K1+922.8214.9东、西位于道路东、西两侧

19、,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7规划二类居住用地K1+922.821-K2+140.8474.9东、西位于道路东、西两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8规划二类居住用地K2+140.847-K2+400.8784.9西位于道路西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9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2+400.878-K2+664.5634.9西位于道路西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10规划二类居住用地K2+400.878-K2+664.5634.9东位于道路东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11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2+664.563-K2+821.8634.9西位于道路西

20、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12规划二类居住用地K2+821.863-K2+996.0444.9东位于道路东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13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2+996.044-K3+397.8064.9东位于道路东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14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3+397.806-K3+571.6954.9东、西位于道路东、西两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15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3+571.695-K3+730.2824.9东、西位于道路东、西两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和源路1规划教育科研用地K0+097.206-K0+643

21、.276.9东、西位于道路东、西两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2规划教育科研用地K0+643.27-K1+067.9206.9东、西位于道路东、西两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3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1+067.920-K1+523.0226.9西位于道路西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4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1+523.022-K1+774.5696.9西位于道路西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5规划中小学用地K1+523.022-K1+774.5696.9东位于道路东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6规划二类居住用地K1+523.022-K1+77

22、4.5696.9西位于道路西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7规划二类居住用地K1+774.569-K2+252.6266.9东位于道路东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8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1+774.569-K2+252.6266.9西位于道路西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9规划二类居住用地K2+252.626-K2+521.3076.9东位于道路东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10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2+252.626-K2+521.3076.9西位于道路西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11规划二类居住用地K2+521.307-K2+677.05

23、66.9东位于道路东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12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2+521.307-K2+677.0566.9西位于道路西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13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2+677.056-K2+850.7816.9东、西位于道路东、西两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和源一支路1规划二类居住用地K0+000-K0+322.5002.8南、北位于道路南、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2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0+322.500-K0+647.5392.8南位于道路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3规划二类居住用地K0+647.539-K

24、0+909.1202.8北位于道路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4中小学用地K0+647.539-K0+909.1202.8南位于道路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5规划二类居住用地K0+909.120-K1+157.1012.8南、北位于道路南、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6社会福利用地K0+909.120-K1+157.1012.8北位于道路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和源二支路1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0+000- K0+323.3475.31南、北位于道路南、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2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0+323.347-K

25、0+647.7315.31南、北位于道路南、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3规划中小学用地K0+647.731-K0+954.5335.31北位于道路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4规划教育科研用地K0+647.731-K0+954.5335.31南位于道路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和源三支路1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0+000-K0+762.8346.22南、北位于道路南、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2规划教育科研用地K0+230.659-K0+501.0986.22南、北位于道路南、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3规划教育科研用地K0+

26、501.098-K0+762.8346.22南、北位于道路南、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W2延伸段1规划二类居住用地K0+000-K0+227.5005北位于道路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2规划中小学用地K0+227.500-K0+316.3765北位于道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3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0+851.080-K1+137.0055北位于道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4规划文化设施用地K0+851.080-K1+137.0055南位于道路南,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5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1+137.005-K1+2

27、93.7785南、北位于道路南、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6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K1+293.778-K1+447.8665南、北位于道路南、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7规划二类居住用地K1+447.866-K1+713.0975北位于道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8在建思源公租房K1+447.866-K1+713.0975南位于道路南,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9规划二类居住用地K1+713.097-K2+047.9965北位于道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10在建思源安置房一期K1+713.097-K2+047.9965南位于道路

28、南,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11规划中小学用地K2+047.996-K2+312.3215南、北位于道路南、北侧,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12在建思源公租房K2+047.996-K2+312.3215南位于道路南,最近距离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太山一路1规划太山安置房K0+039.212-K0+662.8973.367南、北4120户,约13000人,位于道路北侧,最近约10m4a类施工期运营期和源横一支路1在建思源公租房K0+000-K0+263.3533南、北位于道路南、北侧,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2在建思源安置房一期K0+263.353-K0+553.9

29、703南、北位于道路南、北侧,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3在建思源公租房K0+553.970-K0+734.8043南、北位于道路南、北侧,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和源横二支路1在建思源安置房三期K0+000-K0+261.5812.65南、北位于道路南、北侧,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2在建思源安置房二期K0+261.581-K0+567.7602.65南、北位于道路南、北侧,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和源横三支路1规划思源小学K0+000-K0+261.5815.3北位于道北侧,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2规划中小学用地K0+000-K0+261.5815.

30、3南位于道路南,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3规划中小学用地K0+261.581-K0+417.7445.3南位于道路南,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和源纵一支路4规划思源小学K0+000-K0+230.4874.1西10m位于道路西两侧,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5在建思源安置房三期K0+000-K0+230.4874.1东10m位于道路东两侧,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6在建思源安置房三期K0+230.487-K0+700.064.1西10m位于道路西两侧,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7在建思源安置房二期K0+230.487-K0+700.064.1东10m位于道路

31、东两侧,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8在建思源公租房K0+700.06-K1+193.3514.1西10m位于道路西两侧,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9在建思源安置房一期K0+700.06-K1+193.3514.1东10m位于道路东两侧,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和源纵二支路1在建思源安置房一期K0+000-K0+452.7532.5西10m位于道路西两侧,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2在建思源公租房K0+000-K0+452.7532.5东10m位于道路东两侧,最近距离约10m2类施工期运营期2.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常规大气污染因子SO2、NO2和PM10的占标率

32、均小于100%,能够满足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功能区标准要求,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通过引用,黑水滩河断面的pH、COD 、BOD5、石油类、NH3-N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28-2002)IV类水质标准要求。2.5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通过对道路拟建地址附近进行监测,监测点昼间、夜间噪声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根据以点带线的评价原则,拟建项目评价范围内声环境质量较好。2.6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拟建项目所在地为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区规划区域,属农业生态

33、系统,受人为影响大,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以荒地(未利用地)为主。通过现场调查结果,占地范围内的植物物种主要是当地常见植物,主要以草本科和蕨类植物为主,未发现名木古树和各级保护植物,建设地附近也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存在,无自然保护区。项目建成后,区域内将设计点线面相结合的完整绿化系统,形成良好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工程及污染源分析3.1.1 大气污染源(1)施工期施工粉尘本工程扬尘主要污染环节为道路扬尘、土石方的开挖和回填等作业操作以及堆场扬尘。如果在路面施工、材料运输等过程中,不采取防尘措施,产生的粉尘将对两侧居民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基层完工而

34、面层未铺设阶段,施工车辆在路面行驶时,将卷起大量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严重污染。此外,运输车辆在施工便道行驶时也会产生大量扬尘。沥青烟沥青主要有石油沥青和煤焦油沥青。本工程所用沥青为石油沥青,沥青中含26.1%40.7%的游离碳,其余为烃类及其衍生物。沥青烟产生于化油系统的熬制工艺、拌和器拌和工艺及铺路时的热油蒸发等,主要以沥青搅拌站排出的沥青烟污染为主。为了减缓沥青烟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直接购买商品沥青混凝土,商品沥青混凝土在远离居民区定点生产,本工程施工沿线不设沥青拌和站,仅在路面铺设时产生少量无组织沥青烟气。本工程铺路时间一般较短,铺路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极少。(2)营运期运营期大气污染物

35、主要是行驶汽车排放的尾气。3.1.2 废水本项目施工期有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营运期无废水产生。施工期污废水主要来自混凝土养护废水和施工机械的机修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等。混凝土养护废水产生量共计约10m3/d,主要污染物为SS、COD,通过沉淀处理后可回用于砂石冲洗、路面养护、施工区洒水防尘等,不会产生外排。机修废水和隔油沉淀废水产生量约20m3/d,主要污染物为SS、石油类,通过隔油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施工期施工废水可做到不外排。本项目位于两江新区复兴镇,施工人员大都来自当地居民,施工营地不设置食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是粪便污水,施工场地常驻施工的人员最多100人,排水量约7.2m3/

36、d,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NH3-N等,拟修建简易化粪池处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回收处理。通过上述措施后,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类建筑材料将不可避免的在施工区堆放,雨季地表径流水冲刷施工区,会携带大量泥沙进入附近地表水体,使地表水中SS增大,水质浑浊。施工期做好施工区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减轻对地表水的影响。3.1.3 噪声(1)施工期施工期间使用的作业机械类型较多,有摊铺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推土机、挖掘机、爆破等。这些机械运行时在声源5m处的声级范围为7590dB(A)。因此,这些间歇性非稳态噪声源将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2)

37、营运期营运期噪声主要是汽车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对道路沿线居民产生影响。3.1.4 固体废弃物(1)施工期拟建工程开挖土石方量为2327202m3,土石方填方量为2055736m3,多余土石方271466m3。本工程这些土石方主要运送至园区内其他项目地块进行综合利用。按正常施工期施工人员为100人计,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天计,则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为50kg/d,施工期(24个月)生活垃圾总量为36.5t。在施工人员生活区和施工营地设垃圾集中堆放点,由环卫部门收集后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2)营运期拟建工程不设置服务区和收费站等,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车辆带入道路的固体废弃物,行人

38、丢弃的少量果皮、纸屑及树叶、枯枝等,由环卫部门统一清扫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3.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的施工施工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和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废气和粉尘、噪声、固体废物、废污水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以粉尘和施工噪声尤为明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扬尘防治措施:施工工地要定期洒水;施工运输车辆出入施工场地减速行驶并密闭化,以减少施工扬尘的大面积污染。(2)废水防治措施:场地内拟预先修建一座临时旱厕,用于处理施工营地内生活污水,由市政环卫部门回收处理。施工场地废水经简单隔油、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3)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按相关标准进行施工时间、施工噪声

39、的控制,采取有效隔声措施保护附近居民。(4)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通过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并采取以上等有效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3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3.3.1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本项目对大气的污染主要为汽车尾气。根据预测,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和高峰小时交通量情况下,道路沿线敏感点受NO2影响较小,沿线各个敏感点均满足NO2日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3.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拟建工程运营期自身不会对竹溪河水质造成污染,但在工程竣工通车后,随着交通量逐年增多,对水环境的污染

40、主要表现在汽车路面油污、轮胎摩擦微粒、尘埃等随路面雨水泾流进入竹溪河造成对水体的污染。这种污染主要为面源污染,污染程度与车流量、车况、风力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两江新区降雨充沛、空气较为湿润,车辆扬尘较小,面源的产生量有限。3.3.3 声环境影响分析由预测结果可知,Z4路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评价,近、中、远期不同时段道路两侧30m处均不超标;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评价,200m范围内道路近期、中期、远期昼夜间均能够达标。由预测结果可知,和源路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评价,近、中、远期不同时段道路两侧外噪声均不

41、超标;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评价,200m范围内道路近期、中期、远期昼夜间均能够达标。由预测结果可知,和源横一支路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评价,道路近期、中期、远期昼夜间均能够达标;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评价,200m范围内道路近期、中期、远期昼夜间均能够达标。由于拟建道路工程流通流量大,因此,本项目的交通噪声影响较大。3.3.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拟建工程不设置服务区和收费站等,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车辆带入道路的固体废弃物,行人丢弃的少量果皮、纸屑及树叶、枯枝等,由环卫部门统一清扫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3

42、.4 污染防治措施3.4.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3.4.1.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根据分析的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产排情况及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预测情况,本评价提出如下减缓措施:(1)施工场地、堆场采取的减缓措施施工工地要采用分段封闭施工方式,在靠近居民一侧修建不低于1.8m高的围挡,尽可能缩短工期,避免大风天气施工。干旱季节,对施工场地及土石方临时堆放场等定期进行洒水防尘,减少粉尘产生量。工程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等即时清运,若48小时内不能清运,应当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密闭围栏或遮盖防尘网并予以覆盖。临时便道及未铺装的道路必须经常洒水,临时便道路面进行硬化或铺设碎石压实,减少车辆碾压泥土引起扬尘污

43、染。禁止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堆放或转运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建筑工程完工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和平整场地;工程材料堆场进行覆盖及定期洒水。在路面铺设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沥青烟散发,但在铺平之后采用水冷降温,沥青烟很快消失;同时在摊铺过程中注意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2)运输建筑材料、土石方产生粉尘的减缓措施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委等五部门关于运输易扬尘物质车辆改密闭式运输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办发2003228号)等有关规定执行。本工程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采取的措施有:运输建筑渣土、砂石和垃圾等易撒漏物质必须使用密闭式汽车或加盖篷布车辆装载,防止撒漏引起扬尘。建筑工地出口必须设置车辆冲洗设施,专门人员对进出场地的车辆进行冲洗和监管,避免带泥上路。加强建筑垃圾和土石方运输车辆的管理,在施工现场应限定车速。土石方及水泥、砂等易洒落散装物料在装卸、运输、转运和临时存放等全部过程中时,应采取防风遮盖措施,注意运输时必须压实,填装高度禁止超过车斗防护栏,散装水泥运输采用水泥槽罐车,避免洒落引起二次扬尘。土石方内部调运利用施工便道进行,为避免施工便道运输扬尘污染对周边环境敏感点造成影响,施工便道应定时洒水,减少扬尘产生。合理安排内部调运路线,尽量选择调运线路短、远离敏感点的路线进行运输。3.4.1.2水污染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