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639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1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doc(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市某县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某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5年5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1】2号)和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重要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通知(水资源【2011】329号)等文件精神,按照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全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通知(黔水资【2014】35号)的要求:为加强我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自2015年开始,开展第一批全省93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力争35年时间,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使全省重要饮

2、用水水源地达到“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善、制度健全”,初步建成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根据上述文件精神和要求,受某市水务局委托,我院组织编制某市内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我院于5月派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到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现场调查,联系相关主管部门沟通、了解情况,收集相应资料。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本实施方案是针对某县的彭家湾水库而编制。目 录前言2第一章总体目标11.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1.1.1 指导思想11.1.2 基本原则11.2 实施范围及水平年21.2.1 实施范围21.2.2 实施水平年31.3 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31.3.1 总体

3、目标31.3.2 具体目标31.4 技术路线61.5 编制依据11.5.1 法律11.5.2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11.5.3 标准及技术规范2第二章水源地现状调查及评价32.1 自然环境概况32.1.1 地理位置32.1.2 流域概况32.1.3 地形地貌32.1.4 气候气象52.2 社会经济情况62.3 水源地基本情况62.3.1 水库基本情况62.3.2 水厂基本情况82.4 巡视调查情况82.4.1 水量保证情况82.4.1.1 取水口现状82.4.1.2 水资源配置及供水保证率92.4.1.3 取水、输水工程及水资源调度92.4.1.4 应急备用水源102.4.2 水质安

4、全现状102.4.2.1 水源地水质现状102.4.2.2 区域综合现状172.4.3 安全监控现状262.4.3.1 水源地安全监控262.4.3.2 监测机制272.4.3.3 在线监测282.4.4 管理现状292.5 评价与结论29第三章建设项目布局313.1 建设项目布局313.1.1 水量保证方案313.1.1.1 供水调度配置方案313.1.1.2 供水设施安全及河势稳定措施323.1.2 水质达标建设333.1.2.1 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333.1.2.2 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措施343.1.3 安全监控体系34第四章水量保证方案364.1 供水调度配置方案364.1.1 正常

5、情况下供水调度364.1.2 应急情况下供水调度404.2 供水设施安全及河势稳定措施414.2.1 供水设施安全414.2.2 河势稳定措施42第五章水质达标建设方案435.1 封闭管理及隔离防护设施435.1.1 隔离防护措施布置435.1.2 保护区标志布置445.2 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措施48第六章安全监控体系建设方案506.1 全方位监控方案506.1.1 自动在线监控506.1.2 自动视频监控536.1.3 巡查制度536.2 常规性监测和排查性监测方案546.3 信息管理和应急监测能力建设55第七章饮用水水源地综合管理567.1 管理体制、机制与制度建设567.1.1 管理体

6、制567.1.2 管理机制与制度的建设567.2 监督管理587.3 能力建设59第八章结论与评价61第九章附件62第一章总体目标1.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1.1 指导思想按照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总体要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要求,以“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健全”为目标,以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治理为先导,以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清理保护区范围内入河排污口为突破口,以水量水质安全监控为支撑,以饮用水水源地分部们监管为手段,努力推进水源地保护工作,改善水源地水质,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基础。1.1.2

7、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以人为本方案要与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国土规划、流域综合利用规划、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等规划、区划相协调。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水利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改善生产条件和人局环境,使水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结合水源地现在、特点和现有安全保障工程现状,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合理确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在全面调查饮用水水源地状况基础上,与相关规划、区划协调与衔接,根据水源地所在区域自然地理、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针对饮用水

8、水源地安全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规划。突出重点,先解决重要和问题突出的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问题。(3)防治并重、注重管理坚持饮用水水源地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并重的原则,根据水源地水体功能及保护目标、拟定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的总体格局,明确水源地保护、修复、建设、管理的具体目和任务,合理配置各种措施,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健全体制、完善机制、强化机制,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水利改革与管理,逐步形成良性运行机制,提高水利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水平。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管理控制“红线”,完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体系,严格控制水资源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强水资源科学调度和集约利

9、用。总之,通过综合利用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监督管理,提高水源地安全保障能力。(4)政府主导,人力和谐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1.2 实施范围及水平年1.2.1 实施范围实施范围为列入全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地名录的某地彭家湾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源地保护范围为,一级保护区:面积0.32km2,范围为以校核洪水位线向陆域平均后退50100m处为划定的界线;二级保护区面积12.7km2,范围为东至马家岩堤、栏山,西至狼鸡岭,南至彭家湾,北至彭

10、家屋基。1.2.2 实施水平年按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统一要求,拟定现状基准年为2015年,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1.3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1.3.1总体目标自2015年开始,开展第一批全省93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使全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到“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健全”,初步建成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使水源地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供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按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评价),实现对水源地的安全监控和规范化管理。1.3.2

11、具体目标一、水量保证(一)保持饮用水源地取水口附近河岸及河床稳定、取水不受滑坡、塌陷及洪涝影响。(二)区域水资源配置优先满足居民生活饮用水需求,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三)供水设施完好,取水和输水工程运行安全。加强江河湖库等饮用水源地引水工程建设,制定水资源实时调度方案,保障河道饮用水源地合理流量和胡泊、水库及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合理水文。(四)建立重要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制定特殊情况下的区域水资源配置和供水联合调度方案;备用水源能够满足特殊情况下一定时间内生活用水需求,并具有完备的接入自来水厂的供水配套设施。二、水质安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建设目标包括水质保护和区域综合治理两类。

12、(一)水质保护1、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取水口供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按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评价)。2、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供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类标准。(二)区域综合治理1、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没有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和设施,二级保护内没有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设施,准保护区内没有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和设施。2、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没有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地下建设项目,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没有影响地下水质的开发利用活动和设施。3、加强饮用水源地水源林、堤坡种草、生态湿地建设

13、,落实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等措施。三、安全监控体系(一)实现对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全方位监控1、管理部门建立自动在线监控设施,对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及重要供水工程设施实现24小时自动视频监控。2、建立巡查制度,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实行逐日巡查,二级保护区实习不定期巡查,做好巡查记录。(二)常规性监测和排查性监测相结合,形成较为完善的监测机制1、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指标定期监测,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基本项目和补充监测项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域每月至少监测2次,取水口附近水域实施必要的在线监测。2、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

14、特定项目,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每年至少进行1次定期排查性监测。3、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除按照以上要求开展相关监测外,还应按照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规定的项目开展营养状况监测。4、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按照地下水监测规范(SL183-2005)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有关规定,对水文、水质和采补量进行定期监测。(三)具备一定的信息管理和应急监测能力具备水量、水质、水位、流速等水文水资源监测信息采集、传输和分析处理能力,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针对突发污染事件及藻华等水质异常现象的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具备预警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加密

15、监测和增加监测项目的应急监测能力。四、水源地管理(一)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地方政府负责全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二)建立水源地安全保障部门联动机制,实行资源共享和重大事项会商制度。(三)编制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定期开展水量、水质安全评估工作。(四)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相关法规、规章或办法,并经批准实施;建立稳定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设施,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五)制定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洪水和干旱等特殊

16、条件下供水安全保障的应急预案;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员、物资储备机制和技术保障体系;实行定期演练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预警机制等。1.4技术路线(1)通过对城市经济社会、饮用水水源地供需、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湖库型大型水源地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水源地管理与保护等方面的调查和成果汇总分析,掌握进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和规划的基础资料。(2)根据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全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通知(黔水资【2014】35号)的附件要求,提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功能调整与合理配置。(3)根据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调查成果,按照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

17、区划分技术细则,对已划分的水源保护区进行复核、调整;对尚未划分保护区的水源地,根据水源地实际情况划分水源保护区,提出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4)依据水源地安全评价结果,针对水源地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根据规划目标和任务,进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的工程措施规划和监督管理等措施规划。(5)提出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措施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技术路线见下图。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调查调查评价阶段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细则城市经济社会情况调查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调查城市用水和供水调查已划定的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复核与调整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调查城市饮用水水

18、源地水量调查水源地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情况调查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调查水源地管理现状调查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状况评价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国家和省区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城市饮用水源安全状况评价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保护区外集水区准保护区保护区不安全基本安全安全应急饮用水水源和储备工程新水源工程建设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应急预案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体系及能力建设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规及技术标准管理体制、机制与制度建设水源设施完善与改扩建水源地功能调整与优化配置湖库型水源地泥沙和面源污染控制方案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19、规划编制阶段监督管理安全建设实施方案结论及建议图1.4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技术路线图1.5 编制依据1.5.1 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改)。1.5.2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发展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重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4号);(4)饮用水

20、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5)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000);(6)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环办【2009】30号);(7)关于开展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通知(水资源【2011】329号)及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目标要求(试行);1.5.3标准及技术规范(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GB/T

21、16124-1995);(6)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7)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9)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标志技术规范(2007)。第二章水源地现状调查及评价2.1 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某县,贵州省某市辖县,位于东经10627至10653,北纬2657至2719之间。东临开阳,南接修文,西北与遵义、金沙两县相望。地处国务院确定的黔中经济区,贵阳生态保护发展区、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经济带上。某县总面积1036.5平方公里,辖4个镇、6个乡,174个村,总人口268678人(201

22、3年),其中县城约8万人。2.1.2 流域概况某县境内有某地河,又称潮水河,属乌江南岸支流,源于某县猫场乡,向东至难桥后折向北流,至大河口纳头道河支流,于马脑石附近注入乌江。全长50公里。彭家湾水库位于某县城东南面彭家湾村,距县城约8.5km,有简易公路直通大坝,交通比较方便。彭家湾水库所属流域为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某地河的一级支流彭家湾河上,该支流发源于刺竹山,经中寨、煤炭沟、彭家湾、三水寨、上坝河、彭家湾、鸦米寨、后坝、于桐子坝处汇入某地河。2.1.3 地形地貌某县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地势南高北低,一般海拔10001200米,大部为低中山丘陵地,碳酸盐类岩分布广,喀斯特发育,峰丛、洼地、溶丘

23、、溶洞、暗河、漏斗较多。北部边缘受乌江及支流侵蚀切割,沟谷纵横。最高点南望山南极顶,海拔1749米;最低点乌江出境处大塘口,海拔609米。彭家湾水库位于贵州省某县南部,距某县城约7km,有公路可直达场区,交通方便。场区属于云贵高原贵州中部丘原、山原、山地区之黔中丘原盆地区。地处贵州高原第二梯级面上。测区地形起伏,总体海拔高程为10701607,最大相对高差为537m,测区最高点位于北东部老鹰岩高程为1607m,最低点位于西部阳郎坝高程为1070m。总体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山体多呈浑圆状少许为线状,总体山体呈西南至东北向延伸。测区地表河流水系较发育,河流多呈东北至西南向延伸发展,河谷总体上游较

24、窄,下游宽缓。西部河流呈自东向西延伸。主要山间河谷发育方向与水系一致。测区其中主要为两级山顶准夷平面。第一级分布高程为14001607m,为大娄山期夷平面。第二级分布高程10701400m,为山盆期夷平面。故测区地貌时期为大娄山期与山盆期。地质成因以溶蚀为主,侵蚀为辅。测区地貌主要为碳酸盐岩岩溶地貌,其次为低中山至中山侵蚀地貌。地貌形态多为岩溶洼地、漏斗、峰丛、缓坡、宽缓河谷等地貌,局部为碎屑岩低中山侵蚀地貌。测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白垩系(K)、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寒武系()。测区无大型地质构造、断裂发育,仅局部发育小规模节理裂隙。测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Pt)准

25、地台黔北(Z-T32)台隆遵义(D-C)断拱贵阳(I1A3)复杂构造变形区。测区内构造沿北东方发育,无大构造通过。区域构造稳定性好。据调查,工程区方圆一百公里内无较大地震发生,属微震区。查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查本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小于0.35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可不设防。本区无晚近期地质构造及地震活动,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2.1.4 气候气象彭家湾水库所属流域属北亚热带冬半干燥夏季湿润型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雨热同期,四季较分明。区域内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由某地气象站历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3.6,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

26、72年8月27日,为36.5,极端最低气温为7.6,出现在1977年元月30日,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3.4,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4.2。平均年日照数为1327.8h,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337.2mm(E20蒸发皿),年平均风速2.0m/s,最大风速14m/s,风向以NW为主,夏季盛行SE风,冬季则盛行NW风;平均气压872毫巴,无霜期达281天,年降雪日数15.1天,最大积雪深15cm(1982年2月12日);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103.1mm,最大年降水量为1457.8mm(1980年),最小年降水量为769.8mm(2011年)。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大,但降水年内分配不

27、均,多形成冬、春季少雨而干旱的特点。年降水多集中于夏、秋两季,5月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6。年平均降水日数(日降水量0.1mm)为187.9天),日降水量10mm的日数为32.4天,日降水量50mm的日数有2.4天。实测最大一日降水量138.7mm(1991年7月2日)。2.2 社会经济情况2013年,某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05.28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20.1%。其中一产增加值9.31亿元,二产增加值64.1亿元,三产增加值31.87亿元;财政总收入11.3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8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28、988元;农业总产值14.32亿元;粮食总产量完成6.74万吨;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58.31亿元,为计划的171.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04亿元,为计划的98.7%;城镇新增就业13218人。2.3 水源地基本情况2.3.1水库基本情况彭家湾水库位于某县城东南面,库址距离县城直线距离6.5km,公路里程8.5Km,距彭家湾火车站2km,交通甚为方便。水库建在红马河沟上,集雨面积12.7km2,流域呈狭长形,海拔1175km至1670km,流域内崇山峻岭,有老安寨、格老冲、铜鼓洞、彭家湾和马道子等岩溶封闭洼地分布,以落水洞或人工隧洞与红马河想通,属岩溶高中沟谷地貌。由于山高坡陡,地形

29、破碎,人烟稀少,灌木草丛植被较好,但库区水头上至马槽田近两公里地段的两侧,坡度一般都大于30。坡耕地286亩,山洪暴发,泥砂大量流入库区,造成库内淤泥严重。推算侵蚀模数达到。灌区属风化剥蚀低中山、坝子、丘陵洼地,由南向北,沿川黔铁路、川黔公里呈长条形延伸,长约9km,宽约0.8km。水库下游是一个长1800m,宽100250m的封闭地坝区,地名叫“彭家湾”。在封闭区边沿有较大消水洞3个,水库灌溉渠道隧洞1个(进口高程比消水洞高15m),封闭区域底部平均高程1161m,最高封闭等高线为1195m(比水库正常蓄水位只低6m。),构成面积84万m2,总容量可达1620万m3洼地,其容量远大于水库总库

30、容314万m3;水库溃坝洪水最大总量在314万m3以内,在封闭区域产生的最高水位为1179.5m,比下坝隧洞底高5m,因此隧洞会成为排洪洞,需将隧洞断面进行节制。洪水的消泄方向是三水寨,在有记录的洪水情况中,三水寨溶洞最大出量在20m3/s以内,出水后进入彭家湾河主河道,洪水对下游不在构成大的影响。溃坝淹没彭家湾坝子,按消水洞的泄流能力计算,最多为40小时,对水稻没有大的影响。彭家湾水库是以城镇供水为主,兼顾工业供水和农灌的蓄水工程。在2000年之前,水库都是以农业灌溉为主,设计说明书显示,设计灌溉面积8500亩,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某县城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原有灌区基本上都种植经济作

31、物或被小城镇建设占用,使得灌溉面积大幅缩小,目前城镇供水规模保持在12000 m3/d,并有不足的迹象。农灌供水由于下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城市建设,面积大大减小,2012年统计仅有在800亩左右。彭家湾水库工程始建于1966年10月,于1970年3月竣工。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式拱坝,采用定圆心,定半径截面,拱最大中心角1285120,外半径48m,坝顶弧长95.32m,坝坡上游面垂直,下游面坡度1:0.4,坝顶宽2m,坝底溢流段宽16.8m,非溢流段宽12m。坝体材料为50#水泥砂浆砌块石,迎水面1185.0m以下为200#砼防渗护面,迎水面1185.0m以上和背水面均为150#砼防渗护面,厚度均

32、为60cm。坝基设防渗帷幕,坝身及坝基设排水管,连接排水灌浆廊道,廊道底部高程1176.5m。溢洪道为溢流坝段坝顶溢流,进口段为实用堰,堰顶高程1201.0m,原堰口净宽25.7m,除险加固后溢流堰净宽23.7m,泄槽段导墙高于堰面1.2m,出口段为连续式挑流鼻坎,挑角为20,反弧段中心角为6623,反弧半径为5m。放水涵管设置在右岸基岩上,管长18m,为钢筋混凝土压力管,管径700mm,进水口高程1175.85m,进口为1.81.2平板检修闸门,坝顶安装5t手摇式启闭机,出口设置工作闸阀。彭家湾水库总库容314万m3,工程规模为小(1)型。2.3.2水厂基本情况2000年,某县永星水厂建设经

33、省市、计委批准立项。该项目位于某地彭家湾村(某公路入口)处,建设规模为15000吨/日供水能力,总投资1239.92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水厂内混疑反应池2个、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2个、三阀滤池2个、清水池1个、反冲泵房、投药消毒系统、办公室、水厂大门修建和厂内绿化,完全密封断面为1.5米1.2米的渠道2.6公里,DN500PE管道安装 1. 5公里, DN500和DN400离心球墨铸管安装4公里。2.4 巡视调查情况2.4.1水量保证情况2.4.1.1 取水口现状某县永星水厂通过彭家湾水库的放水涵管取水,放水涵管设置在右岸基岩上,管长18m,为钢筋混凝土压力管,管径700mm,进水口高程1175

34、.85m,进口为1.8*1.2平板检修闸门,坝顶安装5t手摇式启闭机,出口设置工作闸阀,放水流量0.9m3/s。附近河岸及河床稳定、取水不受滑坡、塌陷及洪涝影响。2.4.1.2 水资源配置及供水保证率彭家湾水库最初设计时是以灌溉为主要目的,随着某县城的发展,自2000年始就开始就主要用以满足县城居民用水。截至今日,已成为为某县城居民供水的最重要水源。据某县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反映,彭家湾水库从2014年开始就一直是超负荷运行的状态,平均每日取水约12000m3。引用彭家湾除险加固设计相应兴利调节计算成果,按照“以供定需”的原则,彭家湾水库95%保证率供水规模为10236m3/d,可见实际每日12

35、000m3的取水量对于彭家湾水库来讲,供水压力非常大。所以某地自来水公司于去年投资在鱼河水库修建一提水泵站,泵站设计提水规模10000m3/d,用以保证对某县城的供水。即使在现有水资源配置优先考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和新建提水工程的支持下,某县城的供水仍然压力巨大。为此,现某县自来水公司采取单、双日分片区供水用以缓解平时供水压力和预防干旱时可能出现的大面积停水。由此可见,彭家湾的供水保证率是达不到要求的。2.4.1.3取水、输水工程及水资源调度彭家湾放水涵管进口通过1.8*1.2平板检修闸门控制,坝顶安装的5t手摇式启闭机已经锈蚀严重以至无法正常工作,现一直处于开启状态,无法关闭。彭家湾水库到水厂

36、的输水管,管径700mm,埋于地下。由此可见,彭家湾水库取水设施不够完好,取水工程运行不够安全。某地永星水厂除外表稍显陈旧外,内部结构完好,输水工程运行安全,至今无安全事故发生。但该区域没有完善、合理的水资源实时调度方案保障供水。2.4.1.4 应急备用水源根据某县水务局和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的介绍,分析已得到的资料。永星水厂日供水规模15000m3/天,其中从彭家湾水库取水规模为12000m3/天,不足的水量由2014年在鱼河的新建的提水泵站补充,鱼河提水泵站设计规模为10000m3/天。为保障特殊情况下的供水安全,某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指定了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某县水利局编制了供水突发

37、事件预案,规章制度完善。2.4.2水质安全现状2.4.2.1 水源地水质现状某县彭家湾水库为湖库型水源地,按照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全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通知(黔水资【2014】35号)。(一)评价指标及标准地表水水质调查与监测的因子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及补充项目,共29项。水源地水质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进行评价。表2.4.2.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序号标准值分类项目类类类类类1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2PH值(无量纲)693溶解氧饱和率90%(或7.5)6532

38、4高锰酸盐指数24610155化学需氧量(COD)15152030406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3346107氨氮(NH3-N)0.150.51.01.52.08总磷(以P计)0.02(湖、库0.01)0.1(湖、库0.025)0.2(湖、库0.05)0.3(湖、库0.1)0.4(湖、库0.2)9总氮(湖、库,以N计)0.20.51.01.52.010铜0.011.01.01.01.011锌0.051.01.02.02.012氟化物(以F-计)1.01.01.01.51.513硒0.010.010.010.020.0214砷0.050.050.050.10.115汞0.000050.0000

39、50.00010.0010.00116镉0.0010.0050.0050.0050.0117铬(六价)0.010.050.050.050.118铅0.010.010.050.050.119氰化物0.0050.050.20.20.220挥发酚0.0020.0020.0050.010.121石油类0.050.050.050.51.02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0.20.20.30.323硫化物0.050.10.20.51.024粪大肠菌群(个/L)2002000100002000040000表2.4.2.1-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序号项目标准值1硫酸盐(以SO42

40、-计)2502氯化物(以CL-计)2503硝酸盐(以N计)104铁0.35锰0.1(二)评价方法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进行评价。即:式中:;,mg/L;,mg/L。DO的标准指数为:(DOiDOs)(DOiDOs)式中:溶解氧的实测浓度,mg/L;溶解氧的实测浓度,mg/L;溶解氧的实测浓度,mg/L;水温,C。PH值的标准指数为:地表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地表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三)评价结论彭家湾水库设计功能为城镇供水和灌溉。坝址以上流域内居民耕地分布稀少,人为活动较少,植被生长相对良好,无大的工业工厂影响水质变化,现场目测水质清亮、无浑浊现象。现将某县水务局提供的委托贵州省水环

41、境监测中心做的2014年度彭家湾水库的水质检测报告综合整理如下。表 某县彭家湾水库2014年度水质综合情况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日期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1月7日12.07.98无无无无无无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2月11日8.08.01无无无无无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3月4日9.08.34无无无无无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4月8日8.08.00无无无无无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5月6日13

42、.08.44无无无无无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6月3日16.07.88无无无无无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8月22日25.08.01无无无无无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10月8日24.58.88无无无无无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11月4日21.07.59无无无无无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12月2日17.07.52无无无无无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12月30日12.58.02无无无无无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每月所检测的24项指标中,只有铜的检测指标及8月22日总磷的指标是类水质标准,其余检测项目均满足类水质标准,综上所述,从所检测的指标分析,彭家湾水库的水质为地表水类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要求。水质检测报告详见报告附件。2.4.2.2区域综合现状按照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全省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