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禹象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649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江禹象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镇江禹象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镇江禹象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镇江禹象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镇江禹象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江禹象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江禹象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证书编号:乙字第1055号镇江市土地储备中心禹象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镇江市土地储备中心编制单位:北京文华东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序 言本简本内容由北京文华东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并经镇江市土地储备中心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为凤翔路、润达路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北京文华东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并经镇江市土地储备中心对简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全本内容的一致性负责。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建设项目的地点11.2项目背景11.3建设内容21.4 建设道路主要经济技术标准31.5 与法规、政策、规划的相符性32 环境现状42.1 建设项目所在的

2、环境现状4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43 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53.1 污染物排放源强分析53.2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73.3 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83.4 污染防治措施103.5 环境风险分析12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3.7 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44公众参与164.1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方式164.2公众调查统计194.3公众意见采纳情况204.4公众参与结论20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17 联系方式22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本项目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见图1-1)。图1-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1.2项目背景禹象路建设工程项目位于镇江市胜港东路以南,起点位于象山路、讫点位于清

3、流路,总长533m、宽24米,为城市支路。为完成镇江市建设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的总目标,镇江市建设事业“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十二五”期间城市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着力抓好“三横九纵”路网建设,完善市区内部路网结构,拓宽改造市区次干道和支路,到“十二五”末镇江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22.5平方米。本项目是进一步完善镇江市城市路网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项目区域周边交通路网系统,将为镇江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对区域周边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该项目为道路新建工程,包括道路、给水、燃气、雨水、污水、路灯、供电、管线等工程,道路全长533米,规划红线宽24米,全线按城市支路标

4、准设计建设,设计行车速度40公里/时。同时结合道路建设,实施二夜河(胜利港路禹象路)河道整治工程,总长421.99米。2012年4月镇江市土地储备中心委托北京文华东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禹象路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随即组成工作组,全面展开该项目的环境评价工作。工作组在工可初步成果基础上,对工程路线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踏勘,对沿线的环境现状和环境保护目标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筛选,委托监测部门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同时开展了信息公示和广泛的公众咨询,形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禹象路建设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项目的建设得到了沿线公众的支持,

5、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的建设运营对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后沿线环境质量能够满足相应环境功能的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禹象路建设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1.3建设内容1.3.1 项目概要项目名称:禹象路建设工程;项目性质:新建;行业类别: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E4721);项目投资:2419万元,环保投资为365万元;建设地点:项目选址起点位于象山路、讫点位于清流路;详见图2.1-1项目地理位置图;建设单位:镇江市土地储备中心;工程进度:2013年7月开工, 2014年7月前竣工完成。1.3.2 项目建设内容根据

6、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镇发改投资政2013261号),确定本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如下:该项目为道路新建工程,包括道路、给水、燃气、雨水、污水、路灯、供电、管线等工程,道路全长533米,规划红线宽24米,全线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建设,设计行车速度40公里/时。二夜河整治工程包含主要为绿化工程,河道红线控制为原红线宽度不变。1.4 建设道路主要经济技术标准拟建道路主要经济技术标准见表1.4-1。表1.4-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类别序号项目禹象路基本指标1道路长度533米2道路宽度24米3道路等级城市支路4车道数双向4车道5设计车速40km/h6投资2419万元7道路用地12792 m2路线1平曲线数

7、量/2最小平曲线半径/3最小平曲线偏角/4最小平曲线长/5道路交叉口数量76最大纵坡2.5%7最小坡长260m路基、路面及排水1道路宽度24.0m2路基土石方数量填13600m3挖5200m3 3沥青混凝土路面12792m2其它1平面交叉2处2路灯电缆管线0.5km3广告电缆管线0.5km4给水管线0.5km5通信电缆管线0.5km6供电电缆管线0.5km7天然气管线0.5km8雨水管线0.5km9污水管线0.5km10安全设施0.5km11绿化及环境保护0.5km1.5 与法规、政策、规划的相符性1.5.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本项目属于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市政道路建设,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

8、11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1.5.2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的路线走向和技术等级符合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的相关要求。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区域规划的要求。2 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的环境现状2.1.1 地表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二夜河监测断面水质指标除cod和氨氮外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分析超标原因主要是受上游来水所致,随着镇江市清水行动的持续开展,二夜河河的水质将进一步得到好转。2.1.2 噪声环境拟建道路沿线声环境质量良好,1个测点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级标准要

9、求。2.1.3 大气环境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在大气环境较好,各污染物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2.1.4 生态环境本项目所在区域为沿江生态经济区,工程沿线以未利用地为主。项目评价范围内,自然陆生生态已基本为城市生态所取代,自然植被已基本消失,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要求,本项目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见表2.2-1。表2.2-1 本项目评价范围一览表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社会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并扩大至镇江市声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10、以内区域 地表水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地下水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环境空气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生态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以内3 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3.1 污染物排放源强分析3.1.1 施工期污染源(1)废水本项目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场地机械冲洗废水、砂石料冲洗废水、施工场地地表径流水以及施工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堆场、施工便道洒水防尘和车辆机械冲洗,不向外排放。施工营地租用当地民房,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生活污水对项目所在地地表环境的影响较小。(2)

11、噪声根据公路工程典型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结果,昼间单台施工机械的辐射噪声在距施工场地50 m外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相应标准限值,夜间300 m外基本可达到标准限值(打桩机除外)。夜间施工将对公路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施工期间应采取禁止夜间(22:00-6:00)施工措施避免夜间施工噪声污染,以减轻施工对沿线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3)大气污染源扬尘污染主要在以施工道路车辆运输引起的扬尘和施工区扬尘为主,据对公路施工现场的调查,汽车行驶引起的路面扬尘和堆场引起的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突出。通过采取施工现场洒水及安装除尘设备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

12、期施工扬尘对沿线大气环境的影响。由于施工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上述环境影响也将消失。因此,在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程度。(4)固体废弃物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定点堆放,定期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严禁乱丢乱弃;根据项目周边土地利用及开发情况,本项目不设置弃土场,弃方将运送至城市工程弃渣场堆存。因此,本项目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后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5)生态影响本项目为线性工程,对整个区域而言,占地相对分散,项目带来的植被损失相对较少,对区域整体植被影响较小,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基本不造成影响;本

13、项目评价区域内动物以家禽、家畜为主,工程沿线没有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分布,评价区域内动物对于生长环境要求较宽,对人为影响适应性较强,工程建设基本不会干扰上述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会对其生活习性造成大的改变。本项目沿线地区没有国家法定的保护动物,也无大型野生动物,因此项目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阻隔效应比较轻微。3.1.2 运营期污染源(1)废水本项目运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路面径流。路面径流水排入市政管网,对河流水质影响较小。(2)噪声禹象路在评价范围内(红线外0200m范围内)交通噪声影响值近期在57.22dB(A)37.68dB(A)之间、中期60dB(A)40.46dB(A)、远期61.19dB

14、(A)41.64dB(A)。距道路红线外0m200m范围内,2类区域:近、中期昼间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远期昼间超过2类标准,最大超标1.19dB(A);近期夜间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中、远期夜间间超过2类标准,最大超标9.94dB(A)。经调查,项目周边部分空地尚未进行住宅小区规划。因此,项目附近地块进行住宅规划设计时,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应符合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版)中的规定;同时应采取隔声降噪措施,保护居民室内声环境质量。象山花园位于禹象路东侧,距道路中心线22m,距道路红线10m,中、远期的夜间

15、,均存在超标现象,超标范围0.8-1.6dB(A)。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后,运营期敏感目标昼夜间噪声均可达标。(3)废气由类比结果可知,本项目在运营的各个时期,平均车流量时预测点处NO2浓度均没有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说明汽车尾气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3.2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根据现场实地调查,项目沿线共有1处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详见表3.2-1。表3.2-1 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名称距路中心线/红线距离(m)敏感点概况与道路相对位置关系环境特征拆迁情况环境空气评价标准声环境评价标准评价范围内户数/人数1象山

16、花园2期22/10禹象路西侧高层住宅,侧对道路不拆迁二级2类2000户/6000人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属于市政道路工程,工程路线较短,项目沿线200m范围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2。表3.2-2 水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河流水体功能水质目标航道等级与本工程关系1二夜河景观用水无跨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拟建道路工程属于城市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周边主要的生态保护目标见表3.2-3。表3.2-3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名称与本工程相对方位与本项目之间相对距离禹山生态公益林限制开发区西南680m3.3 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3.3.1 社会环境拟建道路的建设可提升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张扬城市个性,

17、凸现城市魅力,创造城市价值,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项目的建设期间会对局部交通产生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随着施工期结束而结束。综上所述,通过采取工程和管理措施,可以将本项目的社会影响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减轻工程建设对沿线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3.3.2 地表水环境施工场地废水经简单的沉淀隔油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不排入水体,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营地租用当地民房,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营运期,路面径流水排入市政管网,对河流水质影响较小。3.3.3 声环境(1)施工期根据道路工程典型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结果,昼间单台施工机械的辐射噪声在距施工

18、场地50 m外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相应标准限值,夜间300 m外基本可达到标准限值。夜间施工将对道路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施工期间应采取禁止夜间(22:00-6:00)施工措施避免夜间施工噪声污染,以减轻施工对沿线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2)运营期禹象路在评价范围内(红线外0200m范围内)交通噪声影响值近期在57.22dB(A)37.68dB(A)之间、中期60dB(A)40.46dB(A)、远期61.19dB(A)41.64dB(A)。距道路红线外0m200m范围内,2类区域:近、中期昼间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远

19、期昼间超过2类标准,最大超标1.19dB(A);近期夜间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中、远期夜间间超过2类标准,最大超标9.94dB(A)。经调查,项目周边部分空地尚未进行住宅小区规划。因此,项目附近地块进行住宅规划设计时,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应符合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版)中的规定;同时应采取隔声降噪措施,保护居民室内声环境质量。象山花园2期位于禹象路西侧,距道路中心线22m,距道路红线10m,中、远期的夜间,均存在超标现象,超标范围0.8-1.6dB(A)。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后,运营期敏感目标昼夜间噪声均可达标。3.3.4 大气环境(1)施工期

20、扬尘污染主要在以施工道路车辆运输引起的扬尘和施工区扬尘为主,据对公路施工现场的调查,汽车行驶引起的路面扬尘和堆场引起的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突出。通过采取施工现场洒水及安装除尘设备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期施工扬尘对沿线大气环境的影响。由于施工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上述环境影响也将消失。因此,在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程度。(2)运营期由类比结果可知,本项目在运营的各个时期,平均车流量时预测点处NO2浓度均没有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说明汽车尾气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3.3.5 生态

21、环境本项目为线性工程,对整个区域而言,占地相对分散,项目带来的植被损失相对较少,对区域整体植被影响较小,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基本不造成影响;本项目评价区域内动物以家禽、家畜为主,工程沿线没有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分布,评价区域内动物对于生长环境要求较宽,对人为影响适应性较强,工程建设基本不会干扰上述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会对其生活习性造成大的改变。本项目沿线地区没有国家法定的保护动物,也无大型野生动物,因此项目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阻隔效应比较轻微。3.3.6 固体废物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定点堆放,定期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严禁乱丢乱弃;根据项目周边土地利用及开发情况,本项目不

22、设置弃土场,弃方将运送至城市工程弃渣场堆存。因此,本项目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后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3.4 污染防治措施3.4.1 地表水环境(1)施工期合理布置施工营地和施工场地;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准备必要的防护物资;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施工营地租用当地民房,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工地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物料垃圾等尽量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设置固废临时贮存设施,并联系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机械设备冲洗废水采取沉淀隔油池处理后用于施工现场道路洒水降尘。(2)运营期加强对给排水系统设施的维护管理,定期对路面排水系统进行运行清疏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畅通。3.4.2 声环境(1)施工期强

23、噪声的施工机械中午(13:0014:00)和夜间(22:006:00)在应停止施工作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施工物料运输时,注意调整运输时间,尽量在白天运输;严禁夜间进行打桩作业;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还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考虑在施工场周围修建围墙作为声屏障或采用移动式声屏障,尽量降低施工噪声对两侧居民的影响;加强施工期噪声监测。(2)运营期根据噪声超标情况和环境特征,酌情采取降噪路面和绿化的降噪措施,同时加强营运期监测,预留降噪费用。3.4.3 大气环境(1)施工期施工现场应设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及时洒水清扫;在开挖干燥土面时,应适当喷水;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符合要

24、求的围档,对散装建筑材料堆放场要采取压实、覆盖等预防措施,及时运走泥土及渣土等固体废物;渣土运输车辆实行密闭运输,装载时不宜过满;规划好运输车辆走行线路及时间,尽量缩短在繁华区以及居民住宅区等敏感地区的行驶路程;经常清洗运输汽车及底盘泥土,雨季作业车辆出场界时应对车轮进行冲洗或清泥,减少车轮携带土;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严禁烧垃圾;施工场地应尽量绿化、硬化,工程竣工后应及时清理场地,恢复绿化和道路。(2)运营期从排放源控制,即推荐使用清洁能源的机动车,同时对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尾气采取路检和年检;建设养护绿化工程,保障区域内绿化的防尘和净化空气功能;在干燥天气洒水防尘,降低空气中TSP浓度

25、;绿化树种选取对NO2效果较好的橡树、刺槐和黄杨等,有效降低路肩CO、NO2浓度。3.4.4 生态环境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向有关部门报批征用土地的手续;地表上层20 cm厚的高肥力土壤腐殖质层进行剥离和保存,作为公路建设结束后地表植被补偿恢复和景观绿化工程所需的耕植土;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等用地,在工程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地表植被补偿生态修复。对于项目建设占用的人工栽植作物,施工进行前,应尽可能将这些作物进行移植;加强施工期管理,严禁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随意破坏当地植被;选用乡土物种,在土方工程完成后立即栽种,并在栽种初期,予以必要的养护;工程临时用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居民要求及时进行地表植

26、被补偿恢复,并在竣工验收前实施完成。道路管理部门必须强化绿化苗木的管理和养护,确保道路绿化长效发挥固土护坡、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隔声降噪、美化景观等环保功能;配备专业人员定期对绿化苗木进行浇水、施肥、松土、修剪、病虫害防治,检查苗木生长状况,对枯死苗木、草皮进行更换补种。3.4.5 固体废物对固体废弃物中的有用成分先进行分类回收;严禁在工地焚烧各种垃圾废物;加强出渣管理,及时清运;余泥等散料运输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运输公司运输,避免污染;生活垃圾须集中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理;做好施工前弃土处置申报;施工过程中弃土有效控制;竣工后工地现场清理。本项目不设置专门的弃渣场。本项目无收费站、服务区等房

27、建区,运营期基本不产生固体废物。3.5 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为道路运输事故风险。本工程走向沿线200米评价范围内无重大水体,因此当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后,危险品散落于陆地,对土地的正常使用功能带来影响,影响陆域的生态环境;若是容易挥发的化学品,还会造成附近居民区的环境空气污染危害。上述事故风险的发生概率很低,在采取一定的工程和管理措施后可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直接效益施工和运营期间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和交通噪声辐射会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后,

28、每年所挽回的经济损失,即环保投资的直接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但目前很难用具体货币形式来衡量,只能对若不采取措施时,因工程建设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所引起的人体健康、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经济损失作粗略计算或定性分析用以反馈环保投资的直接经济效益。表3.6-1对项目采用的环保措施产生的环境综合效益进行了定性评价。同时,采用补偿法、专家打分法对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进行定量化分析,见表3.6-2。表3.6-1 环保措施综合损益定性分析表环保措施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综合效益施工期环保措施1、施工时间的安排2、控制料场距与敏感点的距离3、拆迁及再安置4、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处理1

29、、防止噪声扰民2、防止空气污染3、防止水环境污染4、方便群众出入5、减轻项目建设产生的社会环境影响1、保护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2、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公众身体健康使施工期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道路建设得到社会公众的支持路界绿化1、道路绿化1、道路景观2、水土保持3、恢复补偿植被1、减少水土流失2、保护土地资源3、增加土地使用价值4、改善道路整体环境1、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2、增加旅客乘坐安全,舒适感3、提高司机安全驾驶性噪声防治工程设置工程降噪措施减小道路交通噪声对沿线地区的影响保护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们生产、生活质量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排水防护工程排水及防护工程保护道路周边河流水体水质1、

30、水资源保护2、水土保持保护水资源环境监测环境管理1、施工期监测2、运营期监测1、监测环境质量2、保护沿线地区的生活环境保护人类及生物生存的环境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表3.6-2 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分析表环境要素影响程度描述效益备注环境空气无明显的不利影响0按影响程度由小到大分别打1、2、3分:“+”表示正效益;“-”表示负效益。声环境有一定影响-1水环境无明显的不利影响0人群健康无显著不利影响,交通方便有利于就医+1矿产资源、特产有利于资源开发0旅游资源无显著的不利影响,极大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1城镇规划无显著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城镇社会发展+1水土保持造成局部水土流失增加;增加防护、排水工程及环

31、保措施-1拆迁安置拆迁货币补偿-1土地价值道路沿线两侧居住用地增值;产业用地增值+3道路直接社会效益节约时间、降低运输成本、降低油耗、提高安全性+2道路间接社会效益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环境意识+2环保措施增加工程投资-1合计正效益:(+12);负效益:(-4);正效益/负效益=3+6(2)间接效益实施有效的环保措施后,将产生以下的间接效益:保证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正常生活秩序,维护居民的环境心理健康和减轻居民的烦躁情绪,减少社会不稳定的诱发因素。所有这些间接效益目前很难用货币形式来度量,但它是环保投资所获取的社会效益的主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正效益占主导地

32、位,从环境经济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3.7 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3.7.1环境监测计划为了统一管理,建议委托具有环境监测相关资质的单位执行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测的重点是声环境、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常规监测要求定点和不定点、定时和不定时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方法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声环境、环境空气监测计划分别见表3.7-1、表3.7-2。表3.7-1 声环境监测计划阶段监测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说明实施机构监督机构施工期100 m以内有施工的敏感区LAeq2次/年,每次监测1昼夜每次抽2个附近有施工作业的敏感点,昼夜间有施工作业的点进行噪声监测。镇江市土地储备中心镇江市环保局运营期

33、敏感点LAeq3次/年,每次监测1昼夜监测方法标准按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有关规定进行镇江市土地储备中心镇江市环保局表3.7-2 大气环境监测计划阶段监测地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时间说 明实施机构监督机构施工期路基施工现场TSP2次/年连续12小时施工现场下风向设监测点,并同时在上风向100 m以处设比较监测点。镇江市土地储备中心镇江市环保局运营期敏感点TSPNO21次/年NO2连续18小时采样,TSP连续12小时采样采样分析方法依照有关标准进行。镇江市土地储备中心镇江市环保局3.7.2环境管理制度本项目施工期、运营期的环境管理计划分别见表3.7-3、表3.7-4表3.7-3 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表

34、潜在的负面影响减缓措施实施机构负责机构监督机构施工现场的粉尘定期洒水等承包商镇江市土地储备中心镇江市环保局噪声污染居民点禁止夜间施工,如有技术需要要连续施工的应在设备上安装消声器或设置声屏障施工现场、施工营地的污水、垃圾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有害物应选择合理的堆放地点,并设置相应的措施防止雨水冲刷,提供合适的卫生场所影响景观环境减少破坏植被树木,施工现场有条不紊、及时清理垃圾影响生态环境对施工人员加强宣传、管理和监督,尽量少占地;严禁施工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固体废弃物不得随意抛弃,应集中统一处理;严格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以减少对水体的影响,及时进行绿化工作;设立专门的监督机

35、构,派专人不定期巡查,专门处理各种破坏环境的事件干扰沿线公用设施协调各单位利益,先通后拆影响现有道路的行车条件加强交通管理,及时疏通道路动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保存表层土壤,及时平整土地,表土复原水土流失地面开挖坡面应尽可能平缓,岸坡在雨前应用草席等覆盖,堆土场周围设置土工布围栏表3.7-4 运营期环境管理计划表潜在的负面影响减缓措施负责机构监督机构环境空气污染加强环境监测,加强绿化工作镇江市土地储备中心镇江市环保局噪声污染设置工程降噪措施生态环境及景观环境破坏道路绿化坡面径流污染加强对给道路排水系统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排水系统畅通固体废弃物污染制订禁止乱丢废弃物的规定 交通事故制订和执行交通事故

36、处理计划4公众参与4.1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方式4.1.1调查目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为使得本项目沿线公众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项目建设的意义,以及项目建设给他们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同时了解他们对建设项目的态度及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从公众的利益出发,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达到评价工作的完善和公正,并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避免项目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出现污染纠纷。为此评价单位开展有关公众参与调查工作,广泛征求意见。4.1.2调查范围调查拟建道路两侧及周边可能受到影响的居民区,被调查人主要是直接受影响的居民。4.1.3调查方式根据当前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要求,更好的

37、保护当地环境并充分征询公众的意见,调查以项目网络公示、项目所在地公告公示和填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接受环评委托后和在报告书上报环保部门审批前,分别于2013年4月19至30日和5月23至6月5日在镇江网友之家(图4.1-1 第一次公示截图图4.1-2 第二次公示截图对项目沿线的公众发放调查表,调查表格式见表4.1-1。表4.1-1 众参与调查表禹象路起于象山路,止于清流路。该项目为道路新建工程,包括道路、给水、燃气、雨水、污水、路灯、供电、管线等工程,道路全长533米,规划红线宽24米,全线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建设,设计行车速度40公里/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

38、程度单位或住址联系电话职业您对本项目的态度是赞同有条件赞同无所谓反对您对目前居住的环境状况是否满意很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生活的危害/影响(可多选)植被破坏废水噪声废气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生活的危害/影响(可多选)噪声废气交通阻隔其它您建议采取何种措施减轻影响(可多选)绿化声屏障隔声窗搬迁您的其他意见或建议:4.2公众调查统计4.2.1公示调查 在网络公示及公告后,未收到反馈信息。4.2.2问卷调查结果为了解项目沿线居民对项目的意见,本项目进行了网络公示,并对沿线居民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在网络公示后,未收到相应的反馈信息;公众参与调查表调查结果显示,32.2%的受访者持坚决支

39、持态度,67.8%的受访者持有条件赞同态度,无人反对。有条件赞同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建设单位做好施工期噪声及粉尘的治理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工程所造成的环境影响。4.3公众意见采纳情况(1)施工期关心的环境问题施工期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有:噪声污染、施工粉尘,针对这些问题,报告书提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做好道路洒水等防治措施,具体见第9章提出了具体的保护要求,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营运期关心的环境问题营运期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有:噪声污染、汽车尾气和交通阻隔,针对这些问题,项目设计要以项目建成后居民出行方便为出发点,对道路噪声防治措施进行详细的论证,同时严格落实本环评报告书第9章提出了具体的保护要

40、求,可以有效降低以上环境问题的影响。4.4公众参与结论为了解项目沿线居民对项目的意见,本项目进行了网络公示,并对沿线居民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在网络公示后,未收到相应的反馈信息;公众参与调查表调查结果显示,32.2%的受访者持坚决支持态度,67.8%的受访者持有条件赞同态度,无人反对。有条件赞同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建设单位做好施工期噪声及粉尘的治理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工程所造成的环境影响。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项目的建设得到沿线公众的支持,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的建设运营对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环境管理和监控,可以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生态影响较小,项目建成后沿线的环境质量能够满足环境功能的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7 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名称:镇江市土地储备中心联系人:周方亮电 话:0511-85026298评价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环评单位:北京文华东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富丰路4号工商联科技大厦B2003联系人:隋明杰联系电话:010-621806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