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九华山庄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649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江九华山庄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镇江九华山庄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镇江九华山庄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镇江九华山庄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镇江九华山庄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江九华山庄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江九华山庄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九华山庄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北京文华东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地点建设项目位于镇江市润州区九华山庄,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1.1-1。图1.1-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1.2 项目背景九华山庄地处南徐新城中心区东南部,是南徐新城三大安置小区之一。其中一期已建设完成,总用地面积10.65公顷,总建筑面积12.67万平方米;二期正在建设,规划总用地面积9.41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16.35万平方米。为完善九华山庄及周边地块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南徐中心区路网系统建设,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

2、有限公司拟投资2941万元建设九华山庄配套工程,建设地点位于镇江市润州区九华山庄,其中马山路北起九华山路,沿九华山庄东侧边界向南,止于五洲山路,规划道路全长674.64米,红线宽16米,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建设,设计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友爱路西起润泽路,东到马山路,道路全长439.05米,红线宽度12-15米。本次建设的为站前路至马山路段,规划道路全长244.64米,红线宽12米,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建设,设计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泄洪通道北起九华山路,位于马山路东侧,后下穿马山路,向南通过五洲山路友谊水库桥接入友谊水库,规划河道长约561米,河道宽5-45米。2012 年12月镇江市城市建

3、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北京文华东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九华山庄配套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随即组成工作组,全面展开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工作组在工可初步成果基础上,对工程路线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踏勘,对沿线的环境现状和环境保护目标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筛选,委托监测部门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同时开展了信息公示和广泛的公众咨询,形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次评价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为项目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施工期声、大气及生态环境影响,项目评价总结论如下:九华山庄配套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项目的建设得到了沿线公众的支持,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

4、效益。项目的建设运营对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后沿线环境质量能够满足相应环境功能的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九华山庄配套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1.3 建设内容1.2.1 项目概要项目名称:九华山庄配套工程;项目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市政道路工程建筑(E4813);投资总额:294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68万元;建设地点:镇江市润州区九华山庄,马山路北起九华山路,沿九华山庄东侧边界向南,止于五洲山路;友爱路西起站前路,东到马山路;泄洪通道北起九华山路,位于马山路东侧,后下穿马山路,向南通过五洲山路友谊水库桥接入友谊水库;建设单位

5、: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进度:2013年1月前完成勘察设计,1月开工,工期6个月,2013年6月底竣工完成。1.2.2 地理位置及路线走向根据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镇发改投资政发2012323号),确定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如下:(1)马山路北起九华山路,沿九华山庄东侧边界向南,止于五洲山路,规划道路全长674.64米,红线宽16米,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建设,设计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2)友爱路西起润泽路,东到马山路,道路全长439.05米,红线宽度12-15米。本次建设的为站前路至马山路段,规划道路全长244.64米,红线宽12米,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建设,设计行车速度20公

6、里/小时。(3)泄洪通道北起九华山路,位于马山路东侧,后下穿马山路,向南通过五洲山路友谊水库桥接入友谊水库,规划河道长约561米,河道宽5-45米。1.4 建设规模及建设周期1、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拟建道路主要经济技术标准见表1.4-1。表1.4-1 本项目主要工程特性一览表类别序号项目友爱路马山路基本指标1道路长度244.64m674.64m2道路等级城市支路城市支路3车道数双向2车道双向2车道4道路宽度12m16m5设计车速20 km/h20 km/h6工程征地4.4亩16.2亩7拆迁工程/8投资总额569.7万元1738.9万元路线1平曲线数量/42最小平曲线半径/80m3最小平曲线偏角/

7、4最小平曲线长/73.6m5道路交叉口数量2处3处6最大纵坡/1.12%7最大坡长/238.38m8最小纵坡/0.5%9最小坡长/168.18m10平均坡长/168.66m路基、路面及排水1道路宽度12m16m2路基土石方数量填2819m3,挖4932m3填32598m3,挖18134m33沥青混凝土路面2936m210794m2类别序号项目建设规模泄洪通道1规划长度561m2河道宽度5-45m3工程征地13.44亩4拆迁工程/5投资总额632.4万元6土石方数量挖方22000m32、项目建设周期工程进度:2013年1月前完成勘察设计,1月开工,工期6个月,2013年6月底竣工完成。1.5 项

8、目选线方案比选本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因此本项目无选线方案。1.6 与法规、政策、规划的相符性1.5.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本项目属于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市政道路建设,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1.5.2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的路线走向和技术等级符合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南徐分区规划、南徐分区道路规划的相关要求,符合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中的相关规定。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区域规划的要求。2 环境质量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的环境现状2.1.1 地表水环境根据镇江市2011年环境状况公报,镇江市全市各饮用

9、水源地水质均满足类水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长江外江段水质类别保持在-类,总体水质为优。长江内江水质类别为类,水质为优。市区古运河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运粮河水质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团结河、捆山河水质为良好。大运河总体水质状况为良好。御桥港各监测断面水质指标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2.1.2 噪声环境拟建工程沿线3个监测点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级标准要求。2.1.3 大气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各污染物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10、-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2.1.4 生态环境本项目所在区域为沿江生态经济区,工程沿线以未利用地为主。项目评价范围内,自然陆生生态已基本为城市生态所取代,自然植被已基本消失,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见表2.2-1。表2.2-1 本项目评价范围一览表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社会环境项目场界外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适当扩大至项目直接影响区声环境项目场界外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水环境项目场界外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大气环境项目场界外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生态环境项目场界外两侧各300m以内区域3 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3.1 污染物排放源强分析3.1.

11、1 施工期污染源(1)废水本项目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场地机械冲洗废水、砂石料冲洗废水、施工场地地表径流水以及施工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堆场、施工便道洒水防尘和车辆机械冲洗,不向外排放。施工营地租用工程沿线或附近现有民房,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通过旱厕收集农用。因此,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生活污水对项目所在地地表环境的影响较小。(2)噪声根据公路工程典型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结果,昼间单台施工机械的辐射噪声在距施工场地50 m外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相应标准限值,夜间300 m外基本可达到标准限值(打桩机除外)。夜间施工将对公

12、路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产生显著影响。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有9处敏感点,公路夜间施工对沿线居民的生活,特别是夜间睡眠的影响较大。因此,施工期间应采取禁止夜间(22:00-6:00)施工措施避免夜间施工噪声污染,以减轻施工对沿线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3)大气污染源扬尘污染主要在以施工道路车辆运输引起的扬尘和施工区扬尘为主,据对公路施工现场的调查,汽车行驶引起的路面扬尘和堆场引起的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突出。通过采取施工现场洒水及安装除尘设备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期施工扬尘对沿线大气环境的影响。由于施工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上述环境影响也将消失。因此,在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

13、的情况下,本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程度。(4)固体废弃物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定点堆放,定期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严禁乱丢乱弃;根据项目周边土地利用及开发情况,本项目不设置弃土场,弃方将运送至城市工程弃渣场堆存。因此,本项目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后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5)生态影响本项目主要为线性工程,对整个区域而言,占地相对分散,项目带来的植被损失相对较少,对区域整体植被影响较小,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基本不造成影响;本项目评价区域内动物以家禽、家畜为主,工程沿线没有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分布,评价区域内动物对于生长环境要求较宽,对人

14、为影响适应性较强,工程建设基本不会干扰上述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会对其生活习性造成大的改变。本项目沿线地区没有国家法定的保护动物,也无大型野生动物,因此项目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阻隔效应比较轻微。3.1.2 运营期污染源(1)废水本项目运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路面径流。路面径流水排入市政管网,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2)噪声营运近期,拟建道路昼间、夜间红线外均可以满足2类标准;营运中期,拟建道路昼间、夜间红线外均可以满足2类标准;营运远期,拟建道路昼间红线外可满足2类标准,夜间距离道路中心线9.1m外可满足2类标准。运营期声环境敏感目标九华山庄一期、二期近期、中期、远期昼、夜间声环境均可达标,满足

1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后,运营期敏感目标昼夜间噪声均可达标。(3)废气根据类比结果,本项目运营期路侧NO2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运营期汽车尾气排放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3.2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1)社会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的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1。表3.2-1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保护目标保护目标概况1征地拟建项目征地34.04亩(2)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根据现场实地调查,项目评价范围内共有3处声环境、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分别为九华山庄一期,九华山庄二期以及南山风景区,详见表3.2-2

16、。表3.2-2 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名称距离道路中心线、红线距离(m)敏感点概况大气环境评价标准声环境评价标准评价范围内户数/人数1九华山庄一期14/6二级2类约1094户,3500人2九华山庄二期18/10二级2类约1306户,4179人3南山风景区-二级1类-(3)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沿线200m范围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3。表3.2-3 水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水体河宽/m水体功能水质目标航道等级与本工程关系1友谊水库-泄洪、灌溉无泄洪通道汇入(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拟建项目主要为城市支路及泄洪通道建设,生态保护目标为工程占地造成的生物损失,项目周边主要的生态保护

17、目标见表3.2-4。表3.2-4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名称与本工程相对方位与本项目之间相对距离南山风景区禁止开发区东约1.2km限制开发区东约30m3.3 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3.3.1 社会环境拟建道路的建设将完善九华山庄及周边地块配套基础设施,泄洪通道的建设不仅可起到蓄水防洪的作用,还将促进周边景观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本项目的建设期间会对局部交通产生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随着施工期结束而结束。综上所述,通过采取工程和管理措施,可以将本项目的社会影响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减轻工程建设对沿线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3.3.2 地表水环境施工场地废水经简单的沉淀

18、隔油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不排入水体,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营地租用当地民房,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营运期,路面径流水排入市政管网,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3.3.3 声环境(1)施工期根据道路工程典型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结果,昼间单台施工机械的辐射噪声在距施工场地50 m外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相应标准限值,夜间300 m外基本可达到标准限值。夜间施工将对道路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产生显著影响。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有1处敏感点,道路夜间施工对沿线居民的生活,特别是夜间睡眠的影响较大。因此,施工期间应采取禁止夜间(22:00-6:

19、00)施工措施避免夜间施工噪声污染,以减轻施工对沿线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2)运营期工程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营运近期,拟建道路昼间、夜间红线外均可以满足2类标准;营运中期,拟建道路昼间、夜间红线外均可以满足2类标准;营运远期,拟建道路昼间红线外可满足2类标准,夜间距离道路中心线9.1m外可满足2类标准。运营期声环境敏感目标九华山庄一期、二期近期、中期、远期昼、夜间声环境均可达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后,运营期敏感目标昼夜间噪声均可达标。3.3.4 大气环境(1)施工期扬尘污染主要在以施工道路车

20、辆运输引起的扬尘和施工区扬尘为主,据对公路施工现场的调查,汽车行驶引起的路面扬尘和堆场引起的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突出。通过采取施工现场洒水及安装除尘设备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期施工扬尘对沿线大气环境的影响。由于施工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上述环境影响也将消失。因此,在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程度。(2)运营期根据类比结果,本项目运营期路侧NO2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运营期汽车尾气排放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3.3.5 生态环境本项目主要为线性工程,对整个区域而言,占地相对分散,项目

21、带来的植被损失相对较少,对区域整体植被影响较小,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基本不造成影响;本项目评价区域内动物以家禽、家畜为主,工程沿线没有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分布,评价区域内动物对于生长环境要求较宽,对人为影响适应性较强,工程建设基本不会干扰上述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会对其生活习性造成大的改变。本项目沿线地区没有国家法定的保护动物,也无大型野生动物,因此项目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阻隔效应比较轻微。3.3.6 固体废物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定点堆放,定期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严禁乱丢乱弃;根据项目周边土地利用及开发情况,本项目不设置弃土场,弃方将运送至城市工程弃渣场堆存。因此,本项目

22、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后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3.4 污染防治措施3.4.1 地表水环境(1)施工期合理布置施工营地和施工场地;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准备必要的防护物资;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施工营地租用当地民房,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工地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物料垃圾等尽量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设置固废临时贮存设施,并联系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机械设备冲洗废水采取沉淀隔油池处理后用于施工现场道路洒水降尘。(2)运营期加强对给排水系统设施的维护管理,定期对路面排水系统进行运行清疏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畅通。3.4.2 声环境(1)施工期强噪声的施工机械中午(13:0014:00)和夜间(22:

23、006:00)在应停止施工作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施工物料运输时,注意调整运输时间,尽量在白天运输;严禁夜间进行打桩作业;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还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考虑在施工场周围修建围墙作为声屏障或采用移动式声屏障,尽量降低施工噪声对两侧居民的影响;加强施工期噪声监测。(2)运营期根据噪声超标情况和环境特征,酌情采取降噪路面和绿化的降噪措施,同时加强营运期监测,预留降噪费用。3.4.3 大气环境(1)施工期施工现场应设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及时洒水清扫;在开挖干燥土面时,应适当喷水;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符合要求的围档,对散装建筑材料堆放场要采取压实、覆盖等预防措施

24、,及时运走泥土及渣土等固体废物;渣土运输车辆实行密闭运输,装载时不宜过满;规划好运输车辆走行线路及时间,尽量缩短在繁华区以及居民住宅区等敏感地区的行驶路程;经常清洗运输汽车及底盘泥土,雨季作业车辆出场界时应对车轮进行冲洗或清泥,减少车轮携带土;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严禁烧垃圾;施工场地应尽量绿化、硬化,工程竣工后应及时清理场地,恢复绿化和道路。(2)运营期从排放源控制,即推荐使用清洁能源的机动车,同时对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尾气采取路检和年检;建设养护绿化工程,保障区域内绿化的防尘和净化空气功能;在干燥天气洒水防尘,降低空气中TSP浓度;绿化树种选取对NO2效果较好的橡树、刺槐和黄杨等,有效

25、降低路肩CO、NO2浓度。3.4.4 生态环境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向有关部门报批征用土地的手续;地表上层20 cm厚的高肥力土壤腐殖质层进行剥离和保存,作为公路建设结束后地表植被补偿恢复和景观绿化工程所需的耕植土;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等用地,在工程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地表植被补偿生态修复。对于项目建设占用的人工栽植作物,施工进行前,应尽可能将这些作物进行移植;加强施工期管理,严禁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随意破坏当地植被;选用乡土物种,在土方工程完成后立即栽种,并在栽种初期,予以必要的养护;工程临时用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居民要求及时进行地表植被补偿恢复,并在竣工验收前实施完成。道路管理部门必须强化

26、绿化苗木的管理和养护,确保道路绿化长效发挥固土护坡、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隔声降噪、美化景观等环保功能;配备专业人员定期对绿化苗木进行浇水、施肥、松土、修剪、病虫害防治,检查苗木生长状况,对枯死苗木、草皮进行更换补种。3.4.5 固体废物对固体废弃物中的有用成分先进行分类回收;严禁在工地焚烧各种垃圾废物;加强出渣管理,及时清运;余泥等散料运输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运输公司运输,避免污染;生活垃圾须集中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理;做好施工前弃土处置申报;施工过程中弃土有效控制;竣工后工地现场清理。本项目不设置专门的弃渣场。本项目无收费站、服务区等房建区,运营期基本不产生固体废物。3.5 环境风险分析本项

27、目为镇江市核心区市政道路工程,根据镇江市公安局相关文件,项目所在区域禁行危险品运输车辆,故本环评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环境影响不做定量分析。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直接效益施工和运营期间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和交通噪声辐射会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后,每年所挽回的经济损失,即环保投资的直接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但目前很难用具体货币形式来衡量,只能对若不采取措施时,因工程建设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所引起的人体健康、生活质量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经济损失作粗略计算或定性分析用以反馈环保投资的直接经济效益。(2)间接效

28、益实施有效的环保措施后,将产生以下的间接效益:保证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正常生活秩序,维护居民的环境心理健康和减轻居民的烦躁情绪,减少社会不稳定的诱发因素。所有这些间接效益目前很难用货币形式来度量,但它是环保投资所获取的社会效益的主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正效益占主导地位,从环境经济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3.7 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3.7.1环境监测计划为了统一管理,建议委托具有环境监测相关资质的单位执行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测的重点是声环境、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常规监测要求定点和不定点、定时和不定时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方法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声环境、环

29、境空气监测计划分别见表3.7-1、表3.7-2。表3.7-1 声环境监测计划阶段监测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说明实施机构监督机构施工期100 m以内有施工的敏感区LAeq2次/年,每次监测1昼夜每次抽2个附近有施工作业的敏感点,昼夜间有施工作业的点进行噪声监测。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镇江市环保局运营期九华山庄LAeq3次/年,每次监测1昼夜监测方法标准按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表3.7-2 大气环境监测计划阶段监测地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时间说 明实施机构监督机构施工期路基施工现场TSP2次/年连续12小时施工现场下风向设监测点,并同时在上风向100 m以处设比较监测点。镇江市城市建

30、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镇江市环保局运营期九华山庄TSPNO21次/年NO2连续18小时采样,TSP连续12小时采样采样分析方法依照有关标准进行。3.7.2环境管理制度本项目施工期、运营期的环境管理计划分别见表3.7-3、表3.7-4表3.7-3 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表潜在的负面影响减缓措施实施机构负责机构监督机构施工现场的粉尘定期洒水等承包商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镇江市环保局噪声污染居民点禁止夜间施工,如有技术需要要连续施工的应在设备上安装消声器或设置声屏障施工现场、施工营地的污水、垃圾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有害物应选择合理的堆放地点,并设置相应的措施防止雨水冲刷,提供合适的

31、卫生场所影响景观环境减少破坏植被树木,施工现场有条不紊、及时清理垃圾影响生态环境对施工人员加强宣传、管理和监督,尽量少占地;严禁施工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固体废弃物不得随意抛弃,应集中统一处理;严格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以减少对水体的影响,及时进行绿化工作;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派专人不定期巡查,专门处理各种破坏环境的事件干扰沿线公用设施协调各单位利益,先通后拆影响现有道路的行车条件加强交通管理,及时疏通道路动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保存表层土壤,及时平整土地,表土复原水土流失地面开挖坡面应尽可能平缓,岸坡在雨前应用草席等覆盖,堆土场周围设置土工布围栏表3.7-4 运营期环境管理计划表潜在的负面影响减

32、缓措施负责机构监督机构环境空气污染加强环境监测,加强绿化工作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镇江市环保局噪声污染设置工程降噪措施生态环境及景观环境破坏道路绿化坡面径流污染加强对给道路排水系统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排水系统畅通固体废弃物污染制订禁止乱丢废弃物的规定 交通事故制订和执行交通事故处理计划4 公众参与4.1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方式4.1.1调查目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为使得本项目沿线公众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项目建设的意义,以及项目建设给他们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同时了解他们对建设项目的态度及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从公众的利益出发,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达到评

33、价工作的完善和公正,并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避免项目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出现污染纠纷。为此评价单位开展有关公众参与调查工作,广泛征求意见。4.1.2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包括拟建项目沿线居民、政府部门、感兴趣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专家。4.1.3调查方式根据当前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要求,更好的保护当地环境并充分征询公众的意见,调查以项目网络公示和填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接受环评委托后和在报告书上报环保部门审批前,分别于2012年11月19日至11月30日和12月3日至12月14日在镇江网友之家(对项目沿线的公众发放调查表,调查表格式见表4-1。表4-1 公众参与调查表项目

34、概况:九华山庄配套工程包括:(1)马山路北起九华山路,沿九华山庄东侧边界向南,止于五洲山路,规划道路全长674.64米,红线宽16米,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建设,设计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2)友爱路西起润泽路,东到马山路,道路全长439.05米,红线宽度12-15米。本次建设的为站前路至马山路段,规划道路全长244.64米,红线宽12米,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建设,设计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3)泄洪通道北起九华山路,位于马山路东侧,后下穿马山路,向南通过五洲山路友谊水库桥接入友谊水库,规划河道长约561米,河道宽5-45米。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间,将产生噪声、灰尘、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

35、的排放。营运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有交通噪声、汽车尾气的影响,以及路面径流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施工期间,施工场地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居住点,通过经常洒水和设置遮挡物抑制扬尘,施工营地尽量租用现有民房;营运期采取降噪路面等降噪措施。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单位或住址联系电话职业您对本项目的态度是赞同有条件赞同无所谓反对您对目前居住的环境状况是否满意很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生活的危害/影响(可多选)植被破坏废水噪声废气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生活的危害/影响(可多选)噪声废气交通阻隔其它您建议采取何种措施减轻影响(可多选)绿化声屏障隔声窗搬迁您的其他意见或建议:工程建设单位和

36、环评单位联系方式建设单位: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511-80826270环评单位:北京文华东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系电话:133113259364.2公众调查统计4.2.1公示调查在网络公示及公告后,未收到反馈信息。4.2.2问卷调查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次共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100份,回收90份。2. 调查结果被调查人群中,坚决支持的占总人数72.2%,有条件赞成的占27.8%,无人反对。支持项目建设的前提是必须采取合理可靠的环保措施,确保施工期间噪声不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4.3公众意见采纳情况(1)施工期关心的环境问题施工期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有:噪声污染、施工粉尘,针对

37、这些问题,报告书提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做好道路洒水等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营运期关心的环境问题营运期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有:噪声污染、汽车尾气和交通阻隔,针对这些问题,项目设计要以项目建成后居民出行方便为出发点,对道路噪声防治措施进行详细的论证,同时严格落实本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具体保护要求,可以有效降低以上环境问题的影响。4.4公众参与结论为了解项目沿线居民对项目的意见,本项目进行了网上公示,并对沿线居民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在网络公示后,未收到相应的反馈信息;公众参与调查表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群中,坚决支持的占总人数72.2%,有条件赞成的占27.8%,无人反对。支持项目建

38、设的前提是必须采取合理可靠的环保措施,确保施工期间噪声不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项目的建设得到沿线公众的支持,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的建设运营对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环境管理和监控,可以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生态影响较小,项目建成后沿线的环境质量能够满足环境功能的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6 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名称: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系人:丁蓓芬电 话:0511-80826270环评单位:北京文华东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富丰路4号工商联科技大厦B2003联系人:隋明杰联系电话:010-621806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