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2659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玉 溪 市 环 境 保 护 局玉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00六年四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及编制原则1一、规划指导思想1二、编制原则1第二节 规划编制依据1一、依据文件1二、有关法规和条例1三、相关标准2四、相关规划2第三节 规划范围与分区3一、规划范围3二、规划技术路线3三、水污染控制区域3第四节 规划目标、指标和水平年3一、水质目标3二、总量控制3三、指标体系4四、规划水平年4第二章 阳宗海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5第一节 阳宗海自然环境概况5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5第三节 流域污染源现状分析6一、工业污染

2、源6二、固体废弃物6三、农业农村面源6四、污染源结构分析8五、入湖污染负荷分析9第四节 阳宗海水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0一、湖泊水质现状10二、湖滨带环境现状10三、流域主要环境问题10第三章 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分析11第一节 “十五”期间阳宗海水污染防治工作评估11第二节 “十一五”期间阳宗海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分析12第四章 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方案14第一节 重点工程项目14第二节“十一五”规划投资及筹资方案15一、“十一五”规划投资估算15二、资金筹措方案15第三节 目标可达性分析15一、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15二、主要工程措施项目预期效果分析15三、目标可达性分析16第五章 组

3、织实施及监督管理17第一节 组织机构及各部门职责17第二节 保障措施17一、监督管理17二、对策措施18附表1 阳宗海(玉溪)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项目表19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及编制原则一、规划指导思想阳宗海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要坚持污染源控制和生态系统恢复相结合,以改善阳宗海流域水环境和维护水生生态平衡为目的,在“十五”综合防治的基础上,承前启后,工程综合防治与管理并举,在长期防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实施工程防治行动计划,确保规划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达性。二、编制原则以整治玉溪市部分阳宗海的重点控制区域和重点污染源为主,努力提高治污能力,根据湖泊现有的水环境状况及资金筹

4、措能力,深化循环经济和绿色GDP的理念,全面实施清洁生产。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按“四个转变”指导思想全面推进阳宗海综合治理。第二节 规划编制依据一、依据文件l 省环保局、省发委关于编制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工作的通知(云环发2005159号)l 云南省八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技术要求(2006)l 玉溪市环保局关于下达编制玉溪市“三湖一海”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工作的通知(玉市环 2005 88号)二、有关法规和条例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

5、防治法(96修正)(1996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88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持法(1983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l 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l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l 生态环境示范建设规划编制导则l 云南省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条例l 云南省阳宗海管理条例l 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2001年)l 云南省水功能区划(2004年)l 云南省农业保护条例(1987年)l 澄江县水土保持实施暂行办法三、相关标准l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l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

6、9l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l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l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l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l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四、相关规划l 阳宗海流域环境规划(1998年)l 玉溪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03年)l 玉溪市“三湖”治理与保护规划纲要(2002年)l 澄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三节 规划范围与分区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阳宗海(玉溪市部分)径流区,主要为澄江县阳宗镇。规划年限基准年为:2004年;规划时段为:20062010年,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和澄江县城

7、总体规划相对应。二、规划技术路线按照“一湖三圈”的基本思路,分为三大部分进行实施:环湖污染控制与生态建设规划;坝区污染源治理规划;山区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三、水污染控制区域水污染控制区的划分是编制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重要内容,阳宗海流域划分为:湖泊水体生态环境保护核心区、湖滨带污染控制与生态建设区、坝区污染源控制与生态农业发展区、山区污染源控制与林业生态建设区,共四个控制区域。第四节 规划目标、指标和水平年一、水质目标根据云南省政府对阳宗海流域的保护要求,结合阳宗海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和变化趋势分析,提出兼具先进性与科学性以及可实施性的水污染防治“十一五”目标。为“十一五”期间阳宗海流域水污染防

8、治制定目标体系,提供详细的行动方案。1、遏止阳宗海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趋势,稳定保持阳宗海地表水II类水质标准。2、完善入湖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有效控制入湖污染。3、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控制水土流失。二、总量控制阳宗海尚未开展环境容量研究,总量控制以污染负荷削减为依据。根据计算结果,规划项目的实施预计年削减CODcr、TN、TP分别达到31.12t、7.38t、1.45t。根据区域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其预测结果,2010年陆源入湖径流污染总负荷预测值CODcr202.32 t/a、TN 132.56t/a、TP8 t/a。规划项目的实施预计年削减CODcr、TN、TP分别达到31.12t、7.38

9、t、1.45t,与2010年入湖污染负荷预测值CODcr202.32 t/a、TN 132.56t/a、TP8 t/a相比,削减率达到15.38%、5.36%、27.5%。三、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面源控制、生态建设等二类6项(表1-1)。 表1-1 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类 别序名 称现 状2010年一、面源控制1面源污染物负荷消减率12.4%16%二、生态建设2流域森林覆盖率(新增流域面积1万亩)31.62%32%3流域内水土流失防治率(流域内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km2)11.5%16%四、规划水平年基准年:2004年水平年:2010年第二章 阳宗海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第一节

10、阳宗海自然环境概况阳宗海位于昆明市以东30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5103030,北纬24272454,湖泊分属昆明市、宜良县和澄江县共辖。阳宗海为小江西支断裂控制形成的天然淡水湖泊,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当湖面海拔1770m时,面积为31km2(澄江县12.13km2),平均水深22m,最大水深30m,湖泊南北长12.7km,东西宽2.5km,湖岸线长32.3km,总蓄水量6.9亿m3,汇水面积为192km2。地下水、天然降水和南部的阳宗大河、七星河是阳宗海的天然补给水源,两河均发源于澄江县境内的梁王山,流程短、汇流急、水土流失严重,上游分别建有三岔井水库和七星河水库。阳宗海湖区年降水量

11、9001100mm;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气温16.2,年日照时数为1927小时;平均风速为4.0m/s,最大风速16.0m/s,年主导风向为WSW,频率为38.4%,其次为西南风和西风。阳宗海径流区(澄江辖区)总面积12868hm2,到现在为止森林覆盖率仅31.62%,水土流失面积6479hm2,占径流区总面积的50.35%。其中强度水土流失面积630hm2,中度水土流失总面积2098hm2,轻度水土流失面积3751hm2,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72%、32.38%和57.90%。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阳宗海流域分属昆明市的宜良县、呈贡县和玉溪市的澄江县。澄江辖区内的阳宗镇辖7个办

12、事处,42个自然村,总人口22410人。有耕地面积1609公顷,其中水田673公顷,占41.8%;旱地936公顷,占58.2%。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蚕豆、烤烟、油菜、蔬菜等。辖区内有乡镇企业10家,年产值4253万元。自1992年云南省政府批准建设阳宗海省级旅游度假区以来,一批旅游项目在北岸建成,目前流域的主要产业有工业、农业和旅游业。阳宗镇2003年一、二、三产业总产值14718.37万元,比上年增长29.25%;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9932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9.6万元,比上年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2411元,比上年增长103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70

13、1元,比上年增长12.19%;固定资产投资达1765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59.2万元。第三节 流域污染源现状分析一、工业污染源 阳宗海(玉溪市部分)流域内,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基本形成以农业生产为主,旅游业相配套的产业格局。流域内在册管理的工业企业有1家,2004年实施重点企业达标措施后,基本做到达标排放,本规划不做工业点源污染排放计算。二、固体废弃物流域内主要为农业产业结构,固体废弃物按照来源分主要为:农村生活垃圾和农田固体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处理堆放不当,可随雨水经地表径流污染水体。以2004年基础数据调查为基础,生活垃圾排污系数采用1.0kg/p.d,流失

14、量按排放量的15%计算,经采样分析,垃圾杂物中有机质含量2.85%、TN含量0.4%、TP含量0.09%。阳宗镇农村人口数23862人,根据人均生活垃圾排放量计算农村生活垃圾污染负荷产生量(表4-1)。表4-1 阳宗镇农村生活垃圾污染负荷流失量人口数量产生量(t/a)流失量(t/a)含N量(%)TN产生量(t/a)含P量(%)TP产生量(t/a)有机质含量(%)有机质产生量(t/a)23862871013060.45.230.091.182.8537.23根据2004年统计年鉴,阳宗镇有耕地22705亩,农业生产废弃物产生量按1000kg/亩.年计算,流失量按产生量的15%计算,则固废流失量及

15、所产生的污染负荷见表4-2。表4-2 阳宗镇农业生产固体废弃物污染负荷流失量农田面积(亩)产生量(干重)(t/a)流失量(t/a)含N量(%)TN流失量(t/a)含P量(%)TP流失量(t/a)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流失量(t/a)227052270534060.413.620.093.072.8597.07三、农业农村面源2004年,流域内(玉溪市部分)有农业人口23862人,大牲畜存栏3129头,猪存栏10147头,羊存栏9887只,家禽存栏49618只,耕地22705亩,化肥施用量共7280t。1、农村生活污染现状分析农村生活污水污染负荷现状分析以2004年基础数据调查为基础,生活用水量

16、80 L/p.d,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污染物排放系数COD23g/p.d,BOD12.8g/p.d,TN2.56g/p.d,TP0.51g/p.d,SS12.8g/p.d,计算结果见表4-3。表4-3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负荷排放量表阳宗镇农村人口生活污水排放量(104t/a)COD(t/a)BOD(t/a)TN(t/a)TP(t/a)SS(t/a)2386255.74200.32111.4822.304.44111.482、人畜粪便污染按照阳宗镇农业人口及畜禽存栏数,采用畜禽单位污染负荷系数计算流域范围内农村人口及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排放量,污染排放系数及污染负荷见表4-4、4-5。表4

17、-4 农村人口及畜禽单位污染负荷系数名称产量系数N含量系数P含量系数COD(g/p.d)BOD(g/p.d)TSS(g/p.d)TKN(g/p.d)TP(g/p.d)人1115032326.41.3大牲畜13.31166542642685.117.3猪1.8119057.657.611.52.3羊0.9114528.828.85.81.2家禽0.042.5221.31.30.640.1表4-5 人畜粪便污染负荷排放量类别数量COD(t/a)BOD(t/a)TN(t/a)TP(t/a)SS(t/a)人23862435.48278.7155.7411.32278.71大牲畜3129759.4948

18、6.5397.1919.76486.53猪10147333.33213.3342.598.52213.33羊9887162.39103.9320.934.33103.93家禽4961836.2223.5411.591.8123.54合计1726.911106.04228.0545.741106.043、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主要为化肥流失污染,阳宗镇化肥施用量共7280t,其中,氮肥3682t(尿素2292t、硝酸氨517t、碳酸氢铵873t),磷肥2396t、钾肥220 t、复合肥982t。纯氮量的计算:含氮量按施用尿素的46%、按施硝酸铵的40%、按施碳酸铵的17%计算;纯磷量的计算:按

19、施磷肥量的16%为P2O5;复合肥中按15%的N、15%的P2O5计算。表4-6 径流区化肥流失量及污染负荷产生量类别化肥施用量(t/a)氮肥折纯量磷肥折纯量TN流失量(t/a)TP流失量(t/a)尿素22921054.32105.43硝酸铵517206.820.68碳酸铵873148.414.84磷肥2396383.3619.17复合肥982147.3147.314.737.37合 计70601556.82530.66155.6826.54四、污染源结构分析 根据以上统计,流域陆源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结果见表4-7,不同陆源排放比较结果见图2-1、图2-2、图2-3。表4-7 径流区陆地污染源污

20、染负荷排放总量污染源排放量 (万t/a)COD(t/a)BOD(t/a)SS(t/a)CODTNTP产生量(t/a)负荷比(%)产生量(t/a)负荷比(%)产生量(t/a)负荷比(%)固体废弃物470918.854.444.255.26农村面源1927.231217.521217.521927.23100250.3558.9250.1861.97农业面源155.6836.6426.5432.77合 计47091927.231217.521217.521927.23424.8810080.97100图2-1 TN排放量比较图 图2-2 TP排放量比较图图2-3 COD排放量图五、入湖污染负荷分析

21、阳宗海(玉溪市部分)入湖污染负荷,根据主要入湖河流实测结果和该区域入湖径流量计算结果,COD、TN、TP入湖负荷量分别为:142.54 t/a、107.70t/a、6.87 t/a。表4-8 阳宗海入湖污染负荷统计类 别监测日期高锰酸盐指数(mg/l)总 氮(mg/l)总 磷 (mg/l)实测结果阳宗大河2005-6-66.676.990.28阳宗大河2005-6-34.124.410.07阳宗大河2005-7-86.73.000.25阳宗大河2005-8-35.833.220.21平均值5.834.410.20澄江片区入湖径流量 (万方)2445入湖污染负荷 (t/a)142.54107.7

22、06.87第四节 阳宗海水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一、湖泊水质现状按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阳宗海水体功能为国家地表水II类。上世纪九十年代前,阳宗海水质一直保持在II类,处于贫营养状态。由于网箱养鱼、不恰当的旅游开发和热电厂废水污染,导致水质迅速变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变为III类。1997年,湖泊中部曾爆发蓝藻水华,呈重污染状态。2000年2001年阳宗海水质类别为III类,不能满足水功能区划类别,2002年2004年水质评价结果达II类,符合水功能类别要求,阳宗海成为云南九大高源湖泊中唯一水质好转的湖泊。尽管如此,2004年阳宗海16.7%的区域水质仍达不到水功能类别要求,特别是湖滨生

23、态破坏严重,不合理侵占湖泊滩地屡禁不止,阳宗海仍然存在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的危险,因此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护阳宗海,恢复生态系统功能,防止湖泊富营养化的继续发展显得极为关键。二、湖滨带环境现状湖滨带经历多次围垦和蚕食,特别是1997修建3000多米防护堤,对堤外低洼地带进行回填及沟渠改造后,阳宗海南岸湖堤内外隔成了两部分。湖堤靠湖面用混凝土浇灌成表面光,堤内水深急剧增加,动植物生境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堤外开垦为水稻田、鱼塘、菜地、荷塘、养鸭场等。强烈的人为干扰,使阳宗海水生动植物分布面积大大降低,湖滨湿地景观破碎化,湖滨水陆交错过渡带已不复存在,陆源污染物直接入湖,对湖泊环境保护和富营养化防治造成了

24、较大压力。三、流域主要环境问题(一)农村废弃物及农田泄水对湖泊水质较严重,水体功能受到损害;(二)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土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三)湖滩地裸露面积不断扩大,不合理侵占湖滨现象屡禁不止;(四)水资源贫乏,湖泊亏水运行,环境容量降低;(五)水生植物分布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减弱;(六)旅游开发缺乏规划,旅游垃圾管理薄弱,污染现象严重;(七)湖泊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处于有增无减状态。第三章 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分析第一节 “十五”期间阳宗海水污染防治工作评估1、项目及投资完成情况“十五”计划,阳宗海目标责任项目完成实际完成项目总投资1370万元具体见表3-1

25、。2、入湖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根据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要求,阳宗海(玉溪市部分)“十五”期间COD、TN、TP目标削减量分别为:96.2t、7.1t、2.2t。统计结果,目前已全部完成,COD、TN、TP的实际削减量分别达到:121.3t、8.5t、2.8t。3、水质目标完成情况通过阳宗镇污水收集处理建设及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主要生活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控制。阳宗大河入湖河口湖滨湿地的建设,改善了河口生态系统,削减了入湖污染物。退塘还湖工作基本完成,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及林业生态建设初见成效,湖泊保持II类水质的保护目标。4、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通过限期治理达标排放、

26、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实施工程造林、小流域治理及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等工作,除阳宗海垃圾处理率未达目标外,其余各项目标基本完成(表3-2)。5、存在问题湖泊治理与保护资金筹措渠道单一,投资压力加大,已建项目运行管理方式有待创新,群防群治的局面尚未形成,阳宗海治理与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十一五”期间,阳宗海更需要加大治理与保护力度,在“十五”综合防治的基础上,与昆明市协调合作,以整治重点控制区域和重点污染源为主,确保类水质。第二节 “十一五”期间阳宗海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分析1、完善环湖湿地污染控制系统,对入湖河水及区间径流全部进行拦截净化,使入湖水质在设计规模内达到地表水IIIIV

27、类标准,减缓阳宗海水质污染;2、对沿湖村落及零散旅游区的垃圾、污水、地表径流进行收集处置,尽可能减少其直接入湖污染的途径,并提出逐步搬迁、整顿改造的计划;3、因地制宜,通过生态村建设等建立乡镇、村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农产品加工废水以及居民区地表径流进行适当的收集处理,并将其纳入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渠道;4、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村,以此大幅削减化肥施用量,有效控制农业和农村面源对阳宗海的污染;5、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弄清阳宗海流域山区森林植被、山地农业及水土流失现状,依据国家有关林业政策,提出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绿化面山荒坡,治理水土流失。表3-2 阳宗海“十五” 期间指标完

28、成情况统计指标名称指标值完成值工业污染达标排放(%)100100城镇污水处理率(%)6570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7050流域森林覆盖率(%)31.531.62流域内水土流失防治面积(%)511.5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面积(%)1012.4农村面源污染控制面积(%)1010.2表3-1 阳宗海流域十五计划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序号项目类型项目名称计划总投资(亿元)已完成投资(万元)削减总量能力(吨/年)备 注合计国家省地(市)县其它COD总氮总磷1“十五”计划项目阳宗海珠江防护林工程0.026321050145.214.81.00.6完工2“十五”计划项目阳宗海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0.011207030

29、200.80.4完工3“十五”计划项目阳宗海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工程0.0436436.4574.837.4324.250.70.2完工4“十五”计划项目阳宗镇污水处理工程0.0486390190200121.3022.80.5完工5“十五”计划项目“三位一体”沼气池0.0148147.725.312.7109.70.20.1完工6“十五”计划项目推广农村生物净化公厕0.007448480.70.1完工7“十五”计划项目农村垃圾收集坑0.001510.610.60.20.1完工8“十五”计划项目阳宗海农村、农业面源控制工程0.00175.65.60.60.1完工9“十五”计划项目阳宗海退耕还林生态

30、建设工程0.0154123.2123.21.40.8完工10“十五”计划项目阳宗大河生态监护0.000666完工小 计0.16991497.6310668.784.9434.0121.38.52.811“十五”计划项目阳宗海湖滨带建设工程0.0117777在建12“十五”计划项目阳宗海环境地质灾害调查0.001未动工13“十五”计划项目阳宗镇垃圾填埋场0.0566完成14“十五”计划新增项目阳宗大河综合整治120完成15“十五”计划新增项目澄江县环境监测能力建设20前期工作16“十五”计划项目阳宗海水底地形及岸线测量80小 计0.068629777总 计0.23851794.55310745.

31、784.9433.95121.3028.49922.8028第四章 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方案第一节 重点工程项目“十五”期间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重点放到面源治理及流域生态建设上。“十一五”期间将延续“十五”期间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以农村、农业面源治理、退塘还湖及湖滨带生态修复、水土流失及森林生态建设等综合治理项目为基础,突出重点治理项目,根据资金能力及技术条件,继续完成“十五”期间未完成的工程项目并新增重点治污项目。到2010年,在基本恢复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使阳宗海水质保持地表水类标准(执行GB3838-2002)。1、农业面源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农作物施用的化肥、农药和除草

32、剂等,随降雨径流的携带有一部分进入湖泊,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由于施肥不合理导致作物病虫害加剧,农药的使用量也随之加大,生产成本增加,又使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大,农产品质量下降。规划以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施用农药等技术措施治理农业面源(图4-2)。2、生态湖堤建设示范及河道末端治理规划方案。以恢复阳宗海水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减少非点源污染为目的,实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3、林业生态建设及小流域治理。通过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提高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泥沙入湖量和氮、磷污染负荷。根据保护阳宗海的需要和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治理工程项目重要性排序如

33、下: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生态建设 基础研究第二节“十一五”规划投资及筹资方案一、“十一五”规划投资估算阳宗海“十一五”期间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总投资1370万元,投资估算见附表1。二、资金筹措方案 根据(84)城环字331号文第六条“关于防治水污染问题,应根据河流污染程度、国家财力情况,提请列入国家长期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逐项进行治理的精神”,争取将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列入国家计划,以便得到国家对该项目的投入。按照“水资源有偿使用”和“受益者合理负责”的原则,用经济手段管理水资源。在疏通现有资金渠道基础上,逐步形成国家补助,地方自筹,受益者有偿使用的多层次资金渠道。第三节 目标可达性分析一、目标实现的

34、必要条件1、资金投入,尤其是中央及省级资金补助是至关重要的。2、建立稳固的管理体制和有力的监督机制,各行业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协作。3、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手段,使广大群众了解湖泊综合防治的长期性、艰巨性,关心和支持湖泊水污染防治工作。二、主要工程措施项目预期效果分析(一)工程项目效果分析1、生态湖堤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类比现有工程,河道末端治理,年削减污染负荷SS131.32 t、COD31.12t 、TP0.67 t、TN6.35t。2、林业生态建设。通过植树造林,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量,大大削减入湖泥沙及氮磷总量,对涵养水源、保护湖泊具有巨大作用。3

35、、小流域治理。对水土流失较严重的部分河流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流域水土流失面积8km2,治理前原地貌按中度土壤侵蚀模数2500-5000 t/km2a,中的1500t/km2.a计算水土流失量,削减量按产生量的10%计算,泥沙中N、P含量分别为0.086%、0.065%,小流域工程实施后,可有效削减污染负荷量TN1.03t/a、TP0.78t/a。各工程项目实施后主要入湖污染负荷去除估算如下:表4-1 规划项目入湖污染负荷削减量估算序 号类 别COD(t/a)TN(t/a)TP(t/a)1农业面源控制31.126.350.672生态建设1.030.78合 计31.127.381.45(二)监督管理

36、与科学研究项目效果监督管理与科学研究项目是工程治理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与前提。加强环保监管执法力度,是控制流域点源污染的重要手段。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完善阳宗海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与地方标准,是实现对阳宗海依法保护、有效监控的基本保障。三、目标可达性分析“十一五”期间,随着各治理项目的逐渐实施,阳宗海流域(玉溪市部分)面源污染将得到有效控制,沿湖农村环境将逐步得到改善,将 一定程度减少农药、化肥的流失污染,湖滨生态环境将得到逐步恢复,主要入湖河口污染状况将得到改善,林业生态逐步恢复,森林覆盖率增加,并有效控制重区域区水土流失。通过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实施工程造林、小流域治

37、理及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等,预计可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根据工程效益计算结果,规划项目的实施预计年削减COD、TN、TP分别达到31.12、7.38t、1.45t,与2010年入湖污染负荷预测值CODcr202.32 t/a、TN 132.56t/a、TP8 t/a相比,削减率达到15.38%、5.36%、27.5%。第五章 组织实施及监督管理第一节 组织机构及各部门职责在玉溪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市、县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完成阳宗海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各部门职责见示意图5-1 。玉溪市人民政府玉溪市“三湖”办公室环保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财政局建设项目立

38、项管理林业生态治理工程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河口末端治理工程小流域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各级人大、政协督促、检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改委 图5-1 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组织机构框图第二节 保障措施一、监督管理1、管理体制。流域“十一五”专项治理规划具体工程措施的实施,应在玉溪市的统一领导下,综合应用法制、经济、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整治、保护流域环境。按照职责分工,属地管理的原则,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完成。2、完善法规。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划定生态缓冲带和法定水面的保护范围,并设立界桩,确定湖泊水体核心区、环湖生态带范围,建立健全符合阳宗海实际的湖泊管理规章制度,并充分发

39、挥省、市、县人大的监督作用,形成长效机制。3、执法监测。环境监测是强化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建议强化“三同时”审查验收、工业企业排污达标、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果和湖岸旅游景点定期监测及工业企业排污监测登记管理的监管力度。二、对策措施1、目标责任制云南省人民政府、玉溪人民政府按照“明确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赏罚分明”的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对“十一五”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定期对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治理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规划执行中坚持管理、实施、监督三者分离制度。2、责任问责制建立责任问责制,以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推动综合治理工作。一是自查与联合检查相结合,及时

40、对治理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进行检查,必要时组织互检和联合执法监督,相互促进。二是正面宣传与案例警示相结合,对认真履职和执法效果显著的,要宣传表彰,对于不执行国务院批复意见,违法违纪的要严肃查处,追究有关人员的党级政级责任。三是把防治工作整体推进与阶段目标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工作不负责任,影响治理目标实现、给国家造成损失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领导者的责任。对工作认真负责,开拓创新,出色完成任务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3、公众参与制公示相关部门职责,公布(定期)阳宗海及主要入河流的水质情况,以及水污染防治项目投资、进展、运行情况与效果,使之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4、加强生态监护活动继续以“环湖文明走廊工程”

41、为核心,拓展阳宗海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活动、“绿色学校”、“美在家庭”、“小手拉大手”、“文明景区创建”、“十里级文明户”创评等活动的成果,形成“小手拉大手、家庭带社区、社区促社会”的环保氛围,加大资金投入,扩大生态监护活动范围及内容,提高生态监护质量。5、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有害于环境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将湖泊的全面保护转化为一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社会行动过程。附表1 阳宗海(玉溪)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项目表项目 类型序号项目名称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估算总投资(万元)建设年限(年)市级责任单位省级责任单位面源控制1生物净化公厕、生态旱厕、垃圾坑建设建设生物净化公厕10个、生态旱厕100个、垃圾收集坑15个15020062010市环保局 省环保局2生态湖堤建设示范湖提改造3km230020062010市环保局 省环保局3入湖河道治理工程七星河河口末端治理工程(100亩)25020062008市环保局 省环保局小 计700生态建设4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31020062010市林业局省林业厅5水土流失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