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县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660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清县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闽清县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闽清县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闽清县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闽清县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闽清县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闽清县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闽清县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评单位: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FUZHOU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环评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2206号2013年3月福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公告 2006年 第53号关于公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第四批)的公告为进一步充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队伍,推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满足地方和行业的需求,经有关部门推荐和单位自荐,我局对申请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进行了审核和遴选,现将第四批85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特此公告。附件:规划

2、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第四批)二六年九月十四日主题词: 环保 环评 规划 单位 公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第四批)序号单位名称所在地50.福建省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福 建51.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福 建52.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福 建1 总 则1.1 规划背景及任务由来1.1.1规划背景文定溪属闽江水系梅溪上游右岸的一条支流,位于闽清县东南部,发源于永泰县淡洋,流经闽清县三溪乡溪柄、新丰、溪源、三溪等村,于闽清县坂东镇湖头村汇入梅溪(附图1、2)。文定溪河道总长17.36km,流域面积84.9km2,河道平均坡降22.2。梅溪为闽江的一级支流,位于闽清县境内,发源于南部省璜

3、乡莲花山,流经省璜、塔庄、在坂东镇与芝溪汇合,往下再流经白中、白樟、梅溪等乡镇及闽清城关,于梅溪口注入闽江,干流全长78.6km,流域面积956.1km2,河道平均坡降4.2。梅溪主要支流有芝溪、金沙溪和文定溪。多年来有关部门对文定溪流域的灌溉、供水、发电、防洪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一些较为切合实际的规划成果,部分成果并已付之工程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如流域灌溉利用与水力发电开发比较充分,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设备老化等现象比较严重;同时,流域防洪、供水、水环境保护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质量下降等问

4、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单纯依靠工程措施是无法全面解决的,必须转变治水思路,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规划、合理开发、科学管理,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问题。2006年10月闽清县水利局组织完成了闽清县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报告编制,2007 年1月福州市水利局对闽清县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报告进行了审查。时过境迁,随着流域内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产业布局与结构的调整,流域内的水利建设思路也相应发生转变,重点转向以供水为主的民生水利发展,对流域水资源利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建设亦应当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为此,福州市水利局委托福建润闽工程

5、顾问有限公司对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进行修编完善,于2012年9月完成闽清县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报告,本次规划修编主要变化是将原规划新建的葫芦门水库由小(一)型水库(原规划库容138万m3)扩大为中型水库(规划库容1020万m3)。1.1.2 评价任务由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应对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流域、海域开发规划和十类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福州市水利局于2013年1月委托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闽清县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福建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切实做好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闽环保(2006)106号文)的要求,流域综合规划环评

6、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9号)、福建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闽委发(2004)15号)等法律法规,通过开展流域综合规划环评,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活动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从整体上研究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建设的环境影响,我院在前期梅溪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在文定溪流域内进行了现场调查,收集了流域资源、社会经济和相关规划的有关资料,编制了闽清县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纲要,作为流域综合规划环评工作的技术文件,并据

7、此于2013年3月编制完成了闽清县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本),提交环保主管部门组织审查。2 流域规划概述与分析2.1 规划范围、标准及任务文定溪全流域,流域面积84.9km2。包括文定溪干流和主要支流绥平溪,行政区涉及闽清县的坂东镇、三溪乡。2.2 规划采用标准(1)防洪标准乡镇中心区所在地河段防洪工程按照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农田保护及村庄所在河段防洪工程按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2)排涝标准农田保护区按5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标准。沿河镇区排涝按10年一遇涝水不漫溢两岸的城市排涝标准设计。(3)供水标准供水保证率采用P=95%。(4)灌溉标准农业灌溉用水保

8、证率采用P=90%。2.2 规划水平年规划报告中采用的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为现状水平年,2020年为近期规划水平年,2030年为远期规划水平年。2.3 规划内容概述2.3.1水资源供需分析(1)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地表水主要是由大气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文定溪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943mm,多年平均水量8006 万m,各频率年径流量见表2.1-1。表2.1-1 文定溪流域年径流量统计成果表频率(P,)10507590径流量(万m3)12060762058004440地下水资源系采用省水文地质队编制的农业水文地质区域资料求得,经计算为1830 万m。扣除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

9、资源重复计算部分,文定溪流域水资源总量为8006 万m。(2)水资源供需平衡表2.1-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表水平年保证率()可供水量(万m3)需水量(万m3)余、缺水量(万m3)备注20109016391289350“+”表示余水、“”表示缺水951520128923120209028031633117095265616331023203090352521401385953212214010722.3.2 防洪及河道整治规划本次防洪规划主要位于文定溪干流河段,防洪岸线全长9.89km。支流绥平溪上游为葫芦门水库,由葫芦门水库大坝至碓垄汇合口段左岸为山体,右岸地面高程均在P10%设计洪水位以上

10、,不需采取防洪措施。文定溪防洪岸线溪源溪段由金布洋至支流绥平溪碓垄汇合口,左岸为山体,无需采取防洪措施,右岸为规划葫芦门水库移民安置区,地势平坦,需新建防洪堤,新建防洪岸线全长1.23km。文定溪防洪岸线主干流河段由支流绥平溪碓垄汇合口至梅溪汇合口,两岸基本沿现有岸线布置,对局部缩窄段进行扩宽,新建防洪岸线全长8.66km。河道整治方面,主要是清楚河道沿线的违章建筑、生活垃圾、泥沙淤积。规划河道清淤长度8970m,清淤工程量8.13万m3。根据地势实际情况,本次规划不作专门的排涝规划。新建的防洪堤需预留排水口以排两岸汇水。各片区防洪岸线每隔150m 设置一座排涝穿堤管,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结

11、构,管径1.5m,管后设置集水井收纳各排涝渠的涝水。另外,坂东镇溪峰村新建排洪沟1条,长700m。2.3.3 灌溉规划文定溪流域农田灌溉涉及坂东、三溪两个乡镇各12个行政村,总共2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9878亩,其中水田18718亩,旱地1160亩。本次规划主要是对灌溉系统进行除险加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以提高及改善灌溉条件为主。(1)加固现有蓄水工程修复小(1)型三溪水库溢洪道工程1 座,全面整修加固小(2)型以下蓄水工程45座,改善灌溉面积2000 多亩,新增保灌面积500 多亩。(2)整修现有引水工程整修加固现有引水拦河坝工程9 处,整治引水渠道防渗加固工程56 条长73.3km,将

12、渠系利用系数从现状的0.545 提高到0.65,改善灌溉面积1000 多亩,新增保灌面积300多亩。改造电灌站一座。(3)新建葫芦门水库枢纽工程规划新建中型水库枢纽工程葫芦门水库及石磨水库引水工程。葫芦门水库工程枢纽由位于闽清县三溪乡境内的文定溪右支绥平溪上的葫芦门水库、左支溪源溪(文定溪主源)上的石磨水库及石磨葫芦门引水系统组成。工程建成,可为闽清县三溪乡和坂东镇约4500 亩农田提供灌溉。灌溉范围包括:三溪乡的大弯圳和三边垅灌区面积约2100 亩,三溪水库下游灌区面积约2400 亩。(4)新建引水工程规划新建坂东镇溪峰车乾引水渠道长5km,设计过水流量0.3m/s,取水口位于文定溪,可改善

13、溪峰、仁溪、乾上、车乾等地600 多亩农田灌溉。(5)新建电灌站工程规划新建坂东镇湖头电灌站一座。工程主要建筑物有: 泵房、输水管道、供水池、供电线路等。电灌站设计流量0.13m/s,设计扬程33m,输水钢管长500m,管径250mm。工程建成后可改善1200 农田灌溉。2.3.4 供水规划文定溪流域涉及三溪和坂东两个乡镇共24 个行政村。坂东镇原有自来水厂一座,水源取自梅溪,属无坝取水,近年由于梅溪水质污染,已停用。目前两个乡镇的供水方式主要是居民一户或几户单元采用塑料管道直接取用裂隙水及山涧水和打井。(1)坂东镇供水规划规划新建坂东水厂一座,规模为日供水10000t/d(近期5000t/d

14、),取水于三溪水库农田灌溉余水,近期不足部分取水于文定溪支流绥平溪,通过引水渠道引水至三溪水库来补充;远期不足部分取水于规划新建的葫芦门水库通过引水渠道引水至三溪水库来补充。规划区内坂东镇已建成村级自来水厂10 座,近期规划新建村级自来水2 座,日供水300t/d,供水人口约3000 人。远期规划完善缺水的自然村供水设施。(2)三溪乡供水规划三溪乡由于乡小、各行政村分散,集中供水困难,均以各行政村为单元建自来水厂,以山涧支流、山塘水库和小(2)型水库为主要水源。三溪乡已建成8 个村级自来水厂,近期规划新建村级自来水4 个,日供水200t/d,供水人口约2000 人。远期规划完善缺水的自然村供水

15、设施。2.3.5水土保持规划规划2011 年至2020 年目标如下:(1)完善和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全面控制人为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面积。(2)对原有的水土流失面积进行全面整治,要求治理率达到100%,治理成功率达到80%以上,重点治理项目见成效。(3)建立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全面实施监测预报和公布制度。(4)基本实现规划预期的各项效益指标。2.3.6 旅游规划文定溪流域内现有三溪白岩山旅游区,位于闽清县城东南约30km 的三溪乡山墩村,因山上岩石色白如玉而得名。白岩山目前以自然观光旅游为主。旅游规划如下:(1)结合流域内良好的植被生态,加强生态绿化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以突出白岩山的绿色环保

16、旅游体系。(2)立足白岩山所处的地理优势,就近利用已建的大限水库和溪里水库,连体开发休闲钓鱼和缆索观光旅游,拓宽丰富白岩山旅游景区景点,做大做强白岩山旅游景区。(3)依托白岩山旅游景区的辐射优势,广泛依靠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利用三溪碓垅至溪柄平坦宽阔的河段优势,进行青山绿水农业观光新景点开发。(4)完善白岩山旅游景点配套设施,加快旅游景区周边交通、通讯设施等建设,加强旅游区的管理,要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总体方针,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3.7水力发电规划鉴于文定溪流域水电资源开发已基本完成,流域水力资源基本上得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不再规

17、划新小水电开发项目;各梯级水电站目前亦暂未出现明显的上下梯级之间的水事纠纷问题及对其它第三方水权益的侵害问题,本次规划修编对现有电站开发予以认可。今后仍应严格执行水行政管理制度,并规范与完善水力发电项目的管理工作,一经发现问题,便提出处理方案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现有水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对未落实环保和水保及河道生态措施的电站,予以整改。2.3.8 水资源保护规划(1)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2)采取封山育林和植树种林等措施,保护各流域沿岸的山林,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3)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对新、扩、改的建设项目,坚决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充

18、分考虑水环境功能区和水体自净能力,合理布局工业,多发展无污染和少污染的企业。(4)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广高效、低耗、无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流失和浪费。(5)注意对流域内水库富营养化防治,对流域周边的工业污废水进行处理后排放,对于流域周边村庄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6)划定水源保护区,严格进行管理。2.4流域综合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文定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除水力发电规划已全部实施完毕外,其余规划基本未开始实施。2.5重要枢纽规划及近期实施工程2.5.1葫芦门水利枢纽工程(1)枢纽总体布置及建设规模拟建葫芦门水库枢纽工程由位于闽清县三溪乡境内的文定溪

19、右支绥平溪上的葫芦门水库、左支溪源溪(文定溪主源)上的石磨水库及石磨葫芦门引水系统组成。葫芦门水库坝址位于三溪乡鼓舞村下游1km的绥平溪峡谷,距三溪乡约4km,距闽清县城区约40km。葫芦门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6.1km,多年平均来水量2260 万m,水库总库容为1020万m,为中型水库;水库正常蓄水位236m、死水位198.2m,兴利库容959 万m,库容系数43.2%,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石磨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9.8km,多年平均来水量1684万m,水库总库容6.0 万m,为小山塘,水库正常蓄水位248m,兴利库容2.4万m,库容系数0.14%,仅具有日调节性能;石磨葫芦门引水系统总长5.0k

20、m 左右,设计引水流量1.5m/s。葫芦门水库工程的开发任务是以供水、灌溉为主,同时作为流域龙头水库,发挥梯级补偿提高下游综合效益的作用。葫芦门水库可为闽清县三溪乡和坂东镇约4500 亩农田提供灌溉。灌溉范围包括:三溪乡的大弯圳和三边垅灌区面积约2100 亩,三溪水库下游灌区面积约2400 亩;同时水库将作为饮用水水源,为三溪乡、坂东镇、白中镇和白樟镇的约6.87 万村镇居民提供供水水源;此外,现有工业自建的水厂供水规模有限,无法满足工业发展的用水需求,因此葫芦门水库还将为现有工业发展及规划的白金工业园发展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石磨水库则作为远期水源,向葫芦门水库调水,补充葫芦门水库水量,发挥“

21、以引补蓄”作用,增强葫芦门水库供水能力。石磨水库总库容为6.0 万m,拦河坝最大坝高15.0m,规划石磨水库拦河坝坝址位于文定溪上游溪柄村附近,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9.8km。2.5.2近期实施工程近期工程选择:葫芦门水库枢纽工程中的葫芦门水库、湖头电灌站工程、乡村人饮工程、防洪排河道整治工程、文定溪水土保持工程一期工程、灌溉整治配套工程及坂东自来水一期工程等,静态总投资为42313.3万元。近期工程可基本满足文定溪流域的水资源需求、防洪减灾要求,基本做到流域水环境及水资源保护良性循环。远期工程选择葫芦门水库枢纽工程中的配套石磨水库引水工程、坂东自来水二期工程、文定溪水土保持工程二期工程等,远期

22、工程静态总投资为6654.3 万元。2.6 规划协调性分析经分析,本规划与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福州市及闽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闽清县城市总体规划、闽清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福建省梅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报告及其环评文件等相协调性,没有冲突。3 流域资源和环境概况3.1自然环境概况梅溪为闽江的一级支流,主要位于闽清县境内,主流发源于南部省璜乡莲花山,流经省璜、塔庄、在坂东镇与芝溪汇合,往下再流经白中、白樟、梅溪等乡镇及闽清城关,于溪口注入闽江,干流全长78.6km,流域面积956.1km2,河道平均坡降4.2,主要支流有芝溪、金沙溪和文定溪。梅溪两条较大支流芝溪和金沙

23、溪均分布在梅溪左侧。芝溪发源于后佳,长40km,流域面积229.4km2;金沙溪发溪于闽清与尤溪县交界处的宝坑山,长37.6km,流域面积180.4km2。文定溪是梅溪上游右岸的一条支流,位于闽清县东南部,发源于永泰县淡洋。文定溪分为两条支流,分别为溪源溪(文定溪主源)和绥平溪。两条支流于三溪乡三溪村回合后,流经坂东镇的文定、下洋、仁溪等村,于坂东镇湖头村汇入梅溪。文定溪流域面积84.9km,主河道长17.36km,河道平均坡降2.22%。绥平溪发源于闽清县三溪乡上洋村的通天隔,流经三溪乡上洋村、洋坊村、鼓舞村等,于三溪乡三溪村汇入文定溪。绥平溪流域面积29.4km,主河道长12.2km,河道

24、平均坡降3.41%。3.3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3.3.2 流域水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文定溪流域现有水利工程113 处,其中蓄水工程46 处,引水工程56 处,提水工程2处,蓄水工程有效库容227.35万m。流域开发主要存在问题如下:(1)缺乏完善的防洪体系,防洪能力低流域内尚无完善的防洪体系。上游由于河道坡降大,人口稀少,基本没有防洪要求;中下游河道地势平坦,两侧人口密集、社会财富集中,有较为强烈的防洪要求,但目前尚无防洪工程。同时,由于缺乏有效制约管理机制,还存在占用河道、任意往河里倾倒垃圾的现象,部分河道淤积严重,影响了泄洪安全,河道两岸地势低洼地带常受洪水灾害。(2)缺乏水利骨干工程

25、,水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农田抗旱能力差。流域水利骨干工程少,大多为山塘和引水工程,对河川径流调节能力差,致使大量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农田抗旱能力差。据统计,流域内旱涝保收的保灌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60%、设计灌溉面积的62.5%左右。(3)能力不足,供水安全得不到保障文定溪流域目前供水方式为集镇集中供水,村落分散供水,现有水厂的水源大部分为山涧水,供水对象以生活用水为主,工业用水基本靠自备水源,村落供水多为简易自来水,缺乏净化消毒设施,水质不能保证。两个乡镇水源工程规模都很小,调蓄能力差,遇枯水季节或干旱年份,供水常常得不到保证。(4)小水电开发,对生态影响大文定溪流域水力资源基本得到充分利

26、用,但电站规模小而分散,致使管理不便,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下,效益差。流域水电站多达11处,规模普遍很小,总装机容量仅2091KW,500KW以上电站仅两座,这些水电站绝大多数属引水式电站,造成引水区段河道脱(减)水,对流域生态产生一定影响。(5)流域的水电开发、灌溉、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分属各乡镇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未能实现统一调度和管理,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仍未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3.4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除拟建葫芦门水库坝址总氮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外,其余断面和项目均能达到其所对应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相应功能类别标准限值。3.

27、5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5.1水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1) 河道鱼类 本区域流域属山区溪流类型,鱼类多属养殖放流类型。从生态类群来看,本区域为山区溪流型或内陆水域,河道中只有少量适应山溪环境的小型鱼类,全部为淡水鱼类。流域内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及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亦未发现有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鱼类。项目区鱼类均为常见种类,未发现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和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鱼类。(2)底栖生物 底栖生物主要有腹足类的田螺、池螺、鳃瓣类的蚬子、背角无齿蚌、虾蟹类日本沼虾、中华绒螯蟹等。(3)水生植物藻类主要有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等类群的种类。水生植物物种主要有茭白、饽荠、菱、席草、莲等。

28、(4)水生动物水生动物主要有爬行类的鳖、龟;甲壳类的虾、蟹;两栖类的彪纹蛙、棘胸蛙等。3.5.2 陆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福建省植被区划,项目所经地区属闽中东戴云山、鹫峰山常绿槠类照叶林小区。拟建项目区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局部分布有山间河谷平原地貌。沿线区域人类干扰活动较明显,植被类型多为人工植被且群落类型在该区域内分布较普遍。流域内无涉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4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环境影响回顾评价4.1流域开发建设现状4.1.1防洪排涝现状文定溪流域河道防洪仅涉及三溪和坂东两个乡镇。坂东镇是省市确定的工业卫星镇,亦是我省著名侨乡、建筑之乡、文化旅游胜地,镇区范围大,

29、居民集中,文定溪两岸地势较低,现状没有防洪设施,抵御洪水能力低。三溪乡区及其村居所在地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水威胁,仅部分农田在文定溪两岸,地势较低,无护岸。4.1.2灌溉设施现状文定溪流域农田灌溉涉及两个乡镇24 个行政村,2010 年末共有人口26810 人,耕地面积19878 亩,其中水田面积18718 亩,旱地1160亩,人均耕地0.74 亩。现有小(1)型三溪水库1 座,小(2)型水库4 座,小山塘水库41 座,总库容为266.5万m,有效库容为227.35 万m,引水渠道工程56 处(其中千亩灌溉渠道一条),提水工程2 处。这些水利灌溉工程设施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运行

30、,工程普遍老化,加之缺乏维修维护资金,病险工程较多,渠系利用系数偏低。坂东镇湖头村尚有1200 多亩农田因缺乏水源成为旱片,另有溪峰、仁溪、乾上、车乾等地600 多亩农田因水源不足得不到有效灌溉。4.1.3 供水设施现状三溪和坂东两个乡镇目前供水方式主要为集镇集中供水和村落分散供水,已建供水设施有:(1)坂东镇自来水水厂一座,水源取自梅溪,属无坝取水,水厂原设计日供水能力2000t/d,由于由于梅溪水质污染,已停用,目前供水方式主要是居民一户或几户单元采用塑料管道直接取用裂隙水及山涧水和打井。(2)分散式村级自来水工程18 座,水源均取自文定溪山涧水,设计日供水能力共600t/d,供水人口约6

31、000 人。但是还有部份自然村地处偏僻高山,未能得到安全供水。总体上目前供水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4.1.4水力发电开发现状文定溪流域水电可开发装机容量约2100kW,年发电量约650 万kWh。文定溪流域水电开发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截至目前,文定溪流域已开发电站共11 座,合计装机容量为2091kW,年发电量为618.4 万kWh4.1.6 旅游开发现状文定溪流域内现有三溪白岩山旅游区,位于闽清县城东南约30km 的三溪乡山墩村,因山上岩石色白如玉而得名,白岩山目前以自然观光旅游为主。4.2 流域污染源现状调查4.2.1工业污染源区域内工业企业只有4家,生产废水处理达标后回用,因此本区

32、的工业污染源不列入统计。4.2.2生活污染源生活污染源见表4.1-1。4.2.3畜禽养殖业污染畜禽污染源见表4.1-1。4.2.4水产养殖污染流域内无规模化水产养殖,只有零星的小池塘养殖,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较小,故水产养殖污染源不列入统计。4.2.2.5农田地表径流污染农田地表径流污染源见表4.2-1。表4.1-1 文定溪流域污染源统计一览表序号乡镇流经乡村耕地面积(亩)人口(人)生活污染源入河量(t/a)畜禽污染源入河量(t/a)农田地表径流污染入河量(t/a)CODNH3NCODNH3NCODNH3N1三溪乡全乡12个行政村均属文定溪流域10704958514.232.09.871.982

33、3.544.72坂东镇湖头、溪西、坜埔、旗峰、溪峰、楼下、文定、下洋、秋峰、车乾、仁溪、乾上等79721659637342617.863.5717.533.53合计1867626181515362627.735.5541.078.24.3流域开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4.3.1环境现状概况目前文定溪流域水环境保护较好,流域开发主要是灌溉用水、生产生活与水力发电用水,总体来说整条流域污染较小,流域中上游的主要污染还是农业面源污染,下游由于两岸人口相对密集,主要以居民生活污染为主。4.3.2水生生态系统受人为干扰严重流域中的已开发的水电站大部分为引水式,水电站坝址以下均存在不同距离的减(脱)水段,使流

34、域的水生生物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利影响,以流水型为主的优势种群趋向衰退,静水型种群由弱势转变成主要的优势类群,个体数量及生物量增加,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逐步向富营养化区系特征演化。4.3.3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农村面源污染是流域重要的污染来源。农业面源污染主要产生于流域水田、旱地、园地施用化肥、农药等,对下游水质造成一定影响。4.4 流域综合规划实施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4.4.1土地资源和移民因素文定溪流域多属山地,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而规划建设的供水工程、灌溉工程等不可避免会占用耕地和拆迁移民等。葫芦门水库库区淹没土地670亩(其中耕地356亩),迁移人口550人。由于库区山地坡陡,传统的移民后靠安置

35、方式行不通,只能在下游平缓地带进行安置,根据移民安置计划,移民安置需要60亩土地。土地资源的占用对于三溪乡这样一个耕地资源不足的乡镇影响较大。移民安置后人均耕地一般会比安置前少,其生产生活会受到影响。移民安置必须按国家相关的政策进行补偿,以保证库区移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如果移民安置不能做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库区移民可能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不利于流域规划的实施。4.4.2 水资源承载力文定溪流域经济欠发达,人口也不多,水资源相对较丰富,通过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根据流域供水规划,除了对流域内供水外,还要向流域外经济较发达的白中、白樟两个乡镇及白金工业园区供水。供水工程

36、远期取水量3.6万m3/d,加上灌溉用水,取水总量占绥平溪全流域多年平均来水量的54%。项目取水对绥平溪流域水资源量削减较大,枯水期为减轻工程取水对水库坝址下游河道水量缺失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应保证水库坝址断面不间断下泄最小生态流量。文定溪流域水资源合理调配和区域调水平衡是流域综合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4.4.3 水源涵养与生态压力文定溪流域上游属闽清东部森林生态环境生态功能小区(231012408),主导功能为水源涵养生态环境,辅助功能为水土保持、风景名胜区。生态保育和建设方向为加强封山育林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森林覆盖率,在水库集水区内大力发展涵水能力强的阔叶林、竹类,做好乔灌结合,针阔并举。另

37、外,该区域由于谷深坡陡,沟壑纵横,坡度多在25度以上,加上年降雨量大,因而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流域综合开发应注重生态功能小区的保护,加强封山育林管理工作,防治造成新的水土流失。5 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5.1对水文情势的影响5.1.1供水(灌溉)规划对水文情势的影响流域库区形成后,库区水位明显增加,库内流速将明显减缓,水域环境从急流河道型转为缓流型;由于大坝阻隔和水库蓄水,原河道变成了水库,使得规划河段的水体流态发生突变,原天然河道的自然流态不复存在,流态由急流河道型向静水型转变。水库蓄水后,河道变宽、水深增大,库内和坝前流速缓慢,库底流速几乎为零,坝前至水库末端流速逐渐增加,库尾水体

38、受上游河道来水影响,流速接近天然流速。另一方面,葫芦门水库发挥其蓄丰补枯的作用,可从很大程度上改善绥平溪流域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匀的情况,提高丰水年丰水期来水的利用率,通过水库的调节,使得河道内流量与天然河道流量相比更趋于平稳,年际与年内变幅减少。因此,葫芦门水库枢纽工程的建设对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利的。根据计算葫芦门水库坝址多年平均流量(水文年统计)0.716m3/s。供水工程取水量3.6万m3/d,折合流量为0.44m3/s(24小时均匀工作制)。工程引水量占坝址多年平均流量的61%,占绥平溪全流域多年平均来水量的54%(占文定溪流域多年平均来水量16.4%)。因此,项目取水对绥平溪流域

39、水资源量削减较大,为减轻项目取水对水库坝址下游河道水量缺失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应保证水库坝址断面不间断下泄最小生态流量。 本评价取多年平均流量的10%,经计算,葫芦门水库坝址下游河道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流量为0.072m3/s,换算至日水量为0.62万m3/d。 规划取用水应优先保证下游河道的生态用水,以保障河道不出现断流,维持河道的基本生态功能。 5.1.2防洪规划对水文情势的影响本次防洪规划主要位于文定溪干流河段,防洪岸线全长9.89km。防洪排涝工程规划建设,其目的是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规划建设内容主要是防洪堤,工程建设将占用部分的河流岸线,但流域的防洪排涝工程的堤线与河道的岸线基

40、本一致,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区段河流水位,但总体来看防洪工程对流域的水文情势影响不大。5.2对水温的影响5.2.1水温分层影响葫芦门水库供水、灌溉的温度不同于天然河道水温,12月和1112月降温期水库供水水温比天然河道水温高,3月8月升温期水库供水水温比天然河道低,9月10月接近天然水温,全年温差范围在-5.20.8。因葫芦水库供水进水口采取分层取水,供水、灌溉水温与天然河道水温比较接近。 葫芦门水库生态放水管进水口布设在水库死水位下2.2m,生态放水水温常年接近冬季水温。 5.2.2 对灌区作物的影响 本工程灌溉和供水一样采用分层取水,810月灌溉水温与天然河道水温很接近,5月

41、中旬至6月份,灌溉水温低于天然水温4左右(未考虑灌溉渠道的沿程水温恢复),但也基本能达到最低水温要求,因此,对灌区的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5.2.3下游河道水温沿程变化 项目建成后,葫芦门水库生态放水孔泄放流量0.072m3/s,生态放流水温较天然水温明显降低,但其流量小,生态流量与区间流量混合后,河道水温逐渐恢复,与溪源溪汇合后水温基本接近天然水温。水库生态放泄低温水对下游鱼类种类组成和生长影响较小。5.3规划对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最不利情况下(蓄水初期且死水位运行)水库蓄水初期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三项指标均超过类水质标准,基本符合类水质标准

42、。水库正常运行期,即便在死水位运行,三项指标也均能达到类水质标准。水库蓄水初期和中后期且水库在死水位运行时,水库库区总体属中营养水平。因入库总氮、总磷浓度本底较高,且库水流动性差,水库库尾入库及岸边局部库湾有可能发生富营养化。为防止水库发生富营养化,应严格控制库周总氮、总磷的排放量。水库蓄水初期如遇P90枯水年,坝址下泄0.072m2/s生态流量,下游河道水质略超过类标准,除此之外,只要水库能保证0.072m3/s下泄流量,下游绥平溪和文定溪河道均能够满足功能区水质要求。但如果水库不泄流,下游水质将严重超标,因此,水库建成后必须确保不间断下泄至少0.072m2/s的生态流量。5.4 对生态环境

43、的影响5.4.1 对水生生态影响5.4.1.1 库区水生生物群落的演变水库建成后,河道由溪流变为库区,水域生态环境将适宜缓流水类群的饵料生物生长,库区除底栖动物外,藻类、维管束植物、水生微生物、浮游动物的种群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种类组成上,适宜急流生活的种群将会减少。5.4.1.2 对减水河段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葫芦门水库建成后,将在坝址下游形成减水段,在枯季因水量的减少将使该区内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存空间减少,造成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的减少,以致水体中初级生产力下降,区间鱼类的总体数量及种类将会减少,影响河段生物的多样性。 5.4.1.3 对鱼类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增加了水域面积,

44、且水域由激流生境变成缓流生境,从而使鱼类的种类及其优势种发生一定改变,原山溪溪鱼类将逐渐被静水鱼类所取代,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鲤科种类将增多,主要种类为家产鱼类如鲫鱼、草鱼、鲤鱼、罗非鱼、鲢鱼和鳙鱼等。5.4.2 对陆生生态影响5.4.2.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葫芦门水库正常蓄水位236米,对可能分布于淹没区的人工针叶林、油茶、水果经济林等植物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些植物都是当地常见的广布种,不属于珍稀保护的植物,因此只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将水库淹没对植物的影响减小到较低程度。5.4.4.2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1)对两栖及爬行类的影响水库运营期的消涨,由于蓄水、泄洪,水陆频繁交替将影响两栖爬行动

45、物的生存和繁殖。水库的淹没会使库区河道部分两栖爬行动物的生境丧失或生存空间缩小。 坝址下形成的减水河段,由于水体面积减少,陆地面积扩大,低等动物的滋生将减少,从而影响两栖爬行动物的食物来源,不利于爬行动物的生存繁衍。但水库淹没及河道减少对其它大部分非两栖爬行动物的影响不大,这些爬行动物在水位线上涨时可迁移到其它适宜的生境。 (2)对鸟类的影响流域规划建设对鸟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其栖息地破坏造成的影响。水库建设产生的减水段将使原来在该减水段区域栖息的鸟类由于被迫迁移,造成该区域内鸟类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库蓄水后,将淹没一定的植被,使鸟类的栖息地数量减少,面积缩小,所涉及的河谷区、农耕区的鸟类种类及

46、种群量明显减少,一些原在此栖息的涉禽、游禽会迁往它处。但水库的形成也可能使以鱼类为食的鸟类种群数量增加。由于水库淹没植被相对整个区域来说是较小的,不会从根本上对其生存构成威胁。另一方面,水库蓄水后,由于流域水面的大大增加,为适合在水库湖泊等静水或缓水中生活的游禽、涉禽提供了广阔的繁殖场所和良好的食物来源,秋冬季将引来一定数量的游禽来此停留、越冬。随着流域新的生态系统的形成,鸟类群落优势种将发生一定变化,游禽的数量将增加。5.5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流域规划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是在供水(水库建设)、防洪工程的开挖、填筑、取土、弃渣等施工活动,以及移民安置区的建设活动对原地貌的干扰、地表植被的破坏

47、,损坏水土保持设施,从而造成水土流失。工程建设对地表的扰动主要包括主体工程、施工区、土石料场、弃渣场、水库淹没区、移民安置区等。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只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认真落实并加强监督与管理,水土流失是可防治的,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降低到最低程度。5.6 对社会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5.6.1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规划实施后,将有效解决闽清县三溪、坂东、白中和白樟4个乡镇7万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解决三溪乡和坂东镇近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问题;解决白金工业园工业用水问题;提高三溪乡和坂东镇防灾减灾能力。流域规划实施对这4个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5.6.2淹没、占地影响及移民安置计划葫芦门水库淹没耕地258亩,园地98.35亩,林地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