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北院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26644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北院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北院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北院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北院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北院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北院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北院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414号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北院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环评单位: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二一四年十月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11.3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及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相符性6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2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2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3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43.1建设项目的现有污染物排放情况143.2本项目污染源及污染防治措施233.3扩建后全院公用工程及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283.4建设项目

2、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303.5不同环境要素和阶段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313.6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323.7污染防治措施评价结论323.8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353.9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373.10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374公众参与414.1公众参与的作用414.2公众参与的总体原则414.3公众参与的方式414.4公示414.5问卷调查45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26联系方式536.1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536.2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5

3、3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2014年4月,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原四方区)嘉兴路7号的中国南车集团(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职工医院(以下简称“四方机厂医院”)整体移交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北院区(以下简称“青医附院北院区”)。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1.2.1 工程概况1、建设规模青医附院北院区依据“大专科、小综合”的设置原则,院区建设成为以肿瘤综合诊治为主,内、外科诊治为辅的高端专科医院青医附院北院区利用

4、原四方机厂医院院区总占地面积8938.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990.18平方米。北院区下设肿瘤一科、肿瘤二科、肿瘤三科、肿瘤四科、综合内科5个病房科室,以及放射科、检验科、超声诊断科、心脏超声科、心电图室、药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等医技科室。北院区规划建设260张床位,医护人员188人,不设急诊与手术室,日门诊量约100人,病床入住率约76%。2、项目组成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项目组成具体内容见表1.2-1。表1.2-1 项目组成表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主体工程利用原四方机厂医院现有建筑,无新建建筑。主体建筑包括两栋3层建筑和一栋四层建筑,无地下建筑面积,各建

5、筑直接通过连廊相连接。其中1号楼一层为门诊大厅药房等、二层与三层为病房、监护室及护士站;2号楼一层为放射科及治疗室,二、三层为病房、监护室及护士站;3号楼整体为病房楼,其中一层为职工食堂,全院规划床位260张.辅助工程包括变配电室、换热站(华电热力所有)、泵房、消防水池、供氧吸引等,位于院区西南侧。公用工程供水用水由现有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供电供电电源引自青岛市供电公司,院区设35kV、10KV两处变电室双回路供电供暖冬季采暖由青岛华电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应。制冷采用分体式空调调节。环保工程废水院区污水站设计处理能力为200m3/d的污水处理站,全院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

6、96- 2006)三级标准后,由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胶州湾。废气污水处理站安装臭氧除臭装置,减少污水处理站的废气污染。食堂油烟由高效净化器净化后由高于所在建筑1.5m排气筒排放。固废一般固废由环卫部门清理,废包装材料外售。医疗废物收集后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公司处置。噪声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对水泵、污水处理站风机和离心脱水机等噪声源采取地下安装、基础减震等措施。1.2.2 建设周期和投资项目利用原四方机厂医院现有建筑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20万元。1.3 建设

7、项目选址可行性及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相符性1.3.1 项目所在位置规划符合性本项目在原四方机车厂职工医院有院区范围内建设,无新征用土地。根据项目用地国有土地使用证(青国用(92)字第40380号)注明项目用地为医疗卫生用地; 综上分析,本项目建设符合青岛市总体规划要求。1.3.2 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鼓励类中“三十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中第29款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本项目属于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项目,因此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1.3.3 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1、项目周围无水源地

8、分布本项目所在地远离青岛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与水源地保护区没有水力联系,项目建设不会对水源地环境产生影响。2、项目近距离范围内无大型工业企业医院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嘉兴路,根据调查,医院院址周围1.0km范围内主要为学校、住宅小区和商业用地,200m范围内无企业分布,因此外环境对项目影响较小。3、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程度小医院废水经收集后全部进入新建的污水处理站,经生化、消毒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海泊河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标后排放,处理达标后的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很小。污水处理站产生的臭气收集后经除臭设施净化处理,食堂油烟通过高于所在楼顶1.5m的排气口排放。达标废气对周围环境空

9、气质量的影响很小,环境空气将基本维持现状水平。医疗废物全部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有效处置,不外排,对环境影响很小。医院所用医疗设备均是先进的医疗设备,噪声级较小,且都位于室内;污水处理站水泵等公用工程设备均采取地下安装、基础减振措施,噪声对地上声环境的影响很小。4、公用设施配套齐全项目所在区域公用设施配套齐全,城市供电、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完全能够满足项目的需求。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角度看,该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1.3.4 环境管理相关要求符合性分析1、 鲁环发2007131号文件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不列于山东省环保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

10、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文企业限批和区域限批之列,满足其审批原则要求,故本项目建设与“鲁环发2007131号”相符合。2、与其它政策文件符合性分析 与环办2012134号文符合性本项目在向当地环保局报批时将同时提交两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同时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结果以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等相关信息均会在青岛市环保部门相关网站上进行公示。因此,本项目符合环办2012134号文件要求。 与国发201337号、环发2013104号及鲁政发201312号文符合性本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

11、通知(国发201337号)、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2013104号)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鲁政发201312号)等规定的要求,施工期施工现场全封闭设置围挡墙、施工现场道路进行地面硬化、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扬尘的产生量;建成运行后,污水处理站废气采取臭氧除臭装置,有效降低恶臭污染影响;食堂安装处理效率为90%的油烟净化器,减少了餐饮油烟污染。可见,项目建设符合国发201337号文、环发2013104号文及鲁政发201312号文等要求。 与鲁环函2012

12、263号文符合性本项目建设与鲁环函2012263号文中提出的各项环评审批原则相符合。 与鲁环发2012138号文符合性本项目的公众参与调查按照鲁环发2012138号文中的各项要求进行,与鲁环发2012138号文相符。 与鲁环函2012509号文符合性本评价设置了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提出了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措施。同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鲁环评函2012138号)等文件的规定,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版在报送青岛市环境保护局市北分局时,将按照关于发布的

13、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51号)要求提交报告书简本。因此,符合鲁环函2012509号文的要求。 与鲁环评函2013138号文符合性本项目按照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特征污染物监管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通知(鲁环评函2013138号)的要求,对该项目的常规及特征污染物进行了现状监测,分析了区域环境特征污染物的占标率,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绿化工程方案。因此,项目建设符合鲁环评函2013138号文的要求。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项目位于青岛市市市北区(原四方区)嘉兴路7号原四方机厂职工医院院区内。项目北邻嘉兴路,东邻宁化路,南邻嘉善路,西临遵化路。除南侧隔路为原四方区教体局

14、教科研中心及小学外,其余三向隔路均为居民楼。2.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2014年10月11日10月17日市北区北部大气自动监测子站监测数据可知,项目所在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0.075mg/m3)的限值要求。评价单位于2014年10月13日10月14日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三个指标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氨气、硫化氢均能够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要求;臭气浓度均在10以下,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5、)表1中二级“新扩改建项目”臭气浓度限值(20)的50%。经上述分析可知,项目所在区域现状大气环境质量较好。2.1.2 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区域声环境昼夜间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的要求。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当地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及院址周围企事业单位、居民区分布特点,结合评价工作等级,本次环评确定的评价范围见表2.2-1。表2.2-1 评价范围一览表项目评价范围环境空气以医院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区域内地下水以医院为中心,半径为1km的区域内噪声医院边界、周边区域及院区内环境风险以医院拟建项目为中心,半径3km范围内

16、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1、项目废水污染物产生及达标分析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医疗废水、食堂餐饮废水等共约150.6m3/d,经收集后进入院区内具有200 m3/d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由于化验室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试剂、废液、补牙过程产生的含汞废料等均单独收集处理,不进入污水处理站,故进站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CODCr、BOD5、SS、氨氮、动植物油以及细菌等微生物,不含有重金属、氰化物、放射性物质等。产生的废水经院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96-2006)的三级标准,排入嘉兴路上的市政污水管网,

17、最终进入海泊河污水处理厂。2、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医院不设供热锅炉,无有组织废气排放源。无组织排放的废气主要是污水处理站废气、汽车尾气和食堂油烟。(1)污水处理站废气医院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氨、硫化氢、异味等。青岛市环科院环境监测中心于2014年10月2122日对污水处理站周边空气中的氨、硫化氢、臭气浓度进行了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可以看出,现有污水处理站周边空气中的氨、硫化氢、臭气浓度均能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的要求。(2)汽车尾气主要为就诊人员车辆、医院职工车辆及救护车、药品运送车辆等排出的汽

18、车尾气。汽车在启动、停车等怠速、慢速情况下排放的汽车尾气浓度最高,主要污染物为NOx、CO、HmCn,排放方式为间歇、不定时排放,属于无组织排放。由于地上停车场及行驶过程中排放的汽车尾气产生量较小,且能够迅速被环境空气稀释、扩散,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由于是露天存放,尾气能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3)食堂油烟食堂现有2个灶头,炊事均采用电能。油烟经处理效率为90%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后,达到山东省饮食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标准要求后,通过高出餐厅顶部1.5m的排气筒排放。3、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处置情况医院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固废(生活垃圾、包装材料)和医疗废物(感染性废物、

19、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弃物、污水处理站污泥)。现有医疗废物间设在医院东南侧,面积约为10m2。医疗废物暂存间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定期消毒和清洁,满足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医疗废物产生量约为0.1t/d,医疗废物间的废物暂存能力为0.5t,有能力储存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3)固体废物治理措施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医疗废物属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的目的是使排出的废物稳定化(有机

20、垃圾无机化)、安全化(有毒有害物质分解去除,细菌病毒灭菌消毒)和减量化,处理过程包括收集、运送、贮存、中间处理和最终处置等过程。医院做好每次外运处置废弃物的运输登记,认真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每种废物填写一份联单),并加盖公司公章,经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第三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第四联交接收单位,第五联交接受地环保局。4、噪声产生情况及边界达标情况分析医院有噪声源主要分为空气动力学噪声和机械性噪声,主要产噪设备有:通风风机、污水处理站风机、污水泵、食堂风机等,其设备的噪声源强较小,一般在7585dB(

21、A),且大多布置在室内,经墙壁隔音及距离衰减后,实地调查未对周围产生明显影响。青岛市环科院环境监测中心2014年10月21日对医院边界噪声进行监测,医院场界昼夜间噪声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项目位于青岛市市市北区(原四方区)嘉兴路7号原四方机厂职工医院院区内。项目北邻嘉兴路,东邻宁化路,南邻嘉善路,西临遵化路。除南侧隔路为原四方区教体局教科研中心及小学外,其余三向隔路均为居民楼。周边居民小区、教体局教科研中心等文教单位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周围评价范围内无重点文物和名胜古迹。3.3 不同环境

22、要素和阶段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根据施工建设工程内容特点分析,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属短期的、可恢复的和局地的环境影响。3.3.2 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论项目废气可做到达标排放,经预测项目污水站异味、食堂油烟排放对周围敏感点及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3.3 营运期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医院废水经院内污水站处理后排入海泊河污水处理厂,项目针对不同生产环节的的污染防治要求,应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防腐、防渗工程措施,项目对周围地表水、地下水不会造成明显影响。3.3.4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结论预测医院场界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23、-2008)2类标准,不会对周围敏感点声环境造成明显影响。3.3.5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结论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3.4 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项目不涉及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法定环境敏感区。3.5 污染防治措施评价结论3.5.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医院不设供热锅炉,没有有组织废气排放源。无组织排放的废气主要是污水处理站废气和食堂油烟。1、污水处理站废气的处理措施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在建污水处理站,在生化处理和污泥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恶臭污染物,如NH3、H2S等。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要求

24、,污水处理站排出的废气应进行除臭除味处理。本项目新建的污水处理站格栅间、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污泥消毒池等处产生的恶臭气体通过风机负压收集后,然后采用臭氧除臭装置进行除臭。臭氧除臭装置基本原理:臭氧是一种强效的中性化学吸收氧化剂,而且无二污染、氧化后还原为氧气和水分解气体后,挥发性低,裂解恶臭气体使呈游离状态的污染物分子与臭氧氧化结合成小分子无害或低害的化合物,如CO2、H2O等。臭氧系统由1台空气处理系统、1台臭氧发生器、1套臭氧气体添加系统、1套尾气破坏系统组成。合格的空气源经减压阀进入臭氧发生器,在臭氧发生器的高频高压电场内,空气中的部分氧气电离成臭氧,臭氧经流量、压力调节阀调节和涡街

25、流量计、压力变送器及温度变送器检测流量、压力、温度,后,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臭氧经涡街流量计和总管压力变送器检测总流量及压力后进入接触臭氧氧化反应槽.。臭氧气体进入接触氧化反应槽.,通过管道进入每一个格室的扩散导管,最后通过专用的臭氧曝气棒扩散到氧化反应槽中,与反应槽中的臭气进行接触氧化反应,氧化过后的气体从槽顶汇集后经由收集器离开反应槽,进入臭氧缓冲桶再次进行催化反应从而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流经风管排放到大气中。臭氧除臭装置投资、运行费用较低、且运行稳定,除臭效果良好。近年来,臭氧除臭技术已逐步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项目采用臭氧除臭装置是可行的。2、汽车尾气的处理措施可行性分析本项目餐饮中

26、心的厨房采用净化效率高于90%的油烟净化装置净化油烟废气,食堂通风量能确保油烟排放浓度1.0 mg/m3,排气口高于楼顶1.5m,与周围敏感建筑的距离大于20m,餐饮区边界与环境敏感目标边界水平间距大于9m,符合山东省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和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 554-2010)的相关要求。油烟排放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因此,餐饮油烟的处理措施是可行的。3.5.2 水污染防治措施医院各部门的功能、设施和人员组成情况不同,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手术室等排水;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单身宿舍排水。医院污水

27、水质类似于生活污水,但由于医院产生污水的部门不同,污水中含有病原性微生物等污染物,成分较一般生活污水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医院污水受到粪便、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污染,具有传染性,可以诱发疾病或造成伤害。本项目在建污水处理站,采用生化、消毒进行预处理后,达到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96-2006)三级标准后排入污水管网,进入海泊河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1、本项目在建污水处理站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环保部发布的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

28、13)推荐的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和简易生化处理工艺。本次污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采用固定式生物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曝气系统为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供氧。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微生物固定生长于生物填料上,克服了悬浮活性污泥易于流失的缺点,在反应器中能保持很高的生物量,可使污水得到高效生化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是目前最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因此本项目理所选污水处工艺是可行的。2、医院污水消毒技术及可行性分析医院污水消毒是医院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过程,其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医院污水消毒常用的消毒工艺有氯消毒(如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

29、钠)、氧化剂消毒(如臭氧)、辐射消毒(如紫外线)。本项目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工艺,以亚氯酸钠和盐酸等为原料,经二氧化氯发生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氯气体,再经水射器混合形成二氧化氯水溶液,然后投加到被消毒的污水中进入消毒接触池消毒。二氧化氯具有高效氧化剂、消毒剂以及漂白剂的功能。作为强化氧化剂,它所氧化的产物中无有机氯化物;作为消毒剂,它具有广谱性的消毒效果。该方法较氯气、次氯酸钠处理工艺效果好,较臭氧、紫外线消毒工艺投资低,目前在污水处理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项目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在经济和技术上都是可行的。3.5.3 噪声防治措施医院所用医疗设备均是先进的医疗设备,噪声级较小,且均位于室内,不会对

30、外环境造成影响。本项目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对水泵、污水处理站风机等噪声源采取地下安装、基础减震等措施,车库风机采取减振措施。上述噪声控制措施是当前各类设备噪声控制的通用措施,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在同类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3.5.4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1、一般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拟建项目一般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医院内设置垃圾箱,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清理,统一处理。医院各种药盒、药箱等包装材料及使用说明等外售给废品收购站。采取上述处理方式可减少固废处置的投资,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可行的。2、危险废物处理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

31、废弃物、污水处理站污泥等,全部属于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统一收集后,由具有医疗废物处置资质的青岛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处置。青岛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日处理能力24吨,使用热解气化焚烧炉对医疗废物进行焚烧处置,并配套烟气急冷、除酸、布袋除尘、活性碳吸附和医疗废物贮存、周转箱清洗消毒等设施,配备了专用医疗废物密闭收集车。本项目的危废类型为HW01,属于青岛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的处置范围,因此医疗废物依托该公司处置是可行的。3.6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3.6.1 风险源识别及分析预测结果项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按规定设计了应急措施与应急预案,只要严格遵守

32、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加强安全管理,本项目投产后,环境风险可以接受。3.6.2 风险防范措施1、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防范措施本项目使用的甲醛和医用酒精,进货后存放在仓库中,根据需要发放到科室。盐酸放置在污水处理站消毒间。根据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 -1995)中要求,在贮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贮存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2)原料入库时,应严格检验物品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3)库房温度、湿度应严格控制、经常检查,发现变化及时调整。并配备相应灭火器。(4)使用危险化学

33、品的过程中,泄漏或渗漏的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5)仓库工作人员应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6)应制定应急处理措施,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应对意外突发事件。(7)医用酒精储存时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8)甲醛储存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冻季应保持库温不低于1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9)盐酸在消毒间内设置单独的存放区域,储存温度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并保持容器密封。储存场所进行防渗,设置围堰和应急喷淋水源,一旦出现盐酸泄漏,

34、应立即用水喷淋,事故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2、医疗废物储存安全防范措施医院当及时收集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医院新建医疗废物间,设在医院东南侧,面积为10平方米,用于医疗废物的临时贮存。医疗废物暂存间为封闭房间,可避免阳光直射库内,并有良好的照明设备和通风条件;地面用水泥进行了防渗,地基高度可以确保不受雨洪冲击或浸泡;与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地分开,并设置了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定期消毒和清洁。医疗废物暂存间的废物暂存

35、能力为0.5t,有能力储存全院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医院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后,全部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公司处置。3、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医院采用双回路电源,污水处理站各工序水泵采用一用一备的方式设置,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站出现停电、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等事故概率。在建污水站在设计时加大调节池容量,调节池有效容积不仅可以满足本项目建成后全院正常情况下污水收集调节的作用,能够容纳本次扩建后事故状态下全院8h废水量,满足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应急事故池容积不小于日排放量的30%”要求。当污水处理站发生故障时,首先启动人工加药的方式,为防止人工加药仍不能使废水达标排放,事故废水排

36、入事故应急池,事故解除后,废水恢复正常处理。3.6.3 应急预案项目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要求,制定各级应急预案,并定期培训演练,能妥善应对各种风险事故,保证环境安全。3.7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项目无需设置大气防护距离。项目不涉及防护距离内搬迁搬迁单位及居民。3.8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3.8.1 环境监测计划项目建成运营后后,根据项目排污特点及实际情况,需建立健全各项监测制度并保证其实施。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和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96-2006)的

37、要求,医院环境监测计划设置如下:1、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监测现有污水处理站进出水水质由市北环保分局环境监测站每年对污水处理站排污口进行一次监测。本次评价结合污水处理站的新建,要求医院内部增加水质监测及分析仪器,监测的频次、采样时间等均按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要求执行,监测点的具体位置、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见表3.8-1。监测分析方法按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执行。表3.8-1 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监测计划监测点监测项目监测频率衰变池出口总、总1次/季度污水站外排口pH、总余氯2次/日COD、SS1次/周粪大肠菌群数1次/月BOD5、动植物油

38、、氨氮等1次/季度2、污水处理站周边废气监测监测点:污水处理站边界监测项目: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监测频率:每季度监测一次。监测分析方法:按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执行。3、噪声监测现状噪声监测设置4个监测点,即东、南、西、北厂界各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Leq。监测频率:每年昼、夜各1次。4、固体废物统计每周对项目主要固体废物(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等)的来源、产生量、成份、存放及处理处置方法及其去向统计一次。3.8.2 环境管理机构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有关要求以及环保部有关管理规定,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从事组织、监督和落实由施工

39、到运营的环保工作,以适应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贯彻执行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开展环境保护专业技术培训和教育,提高环保意识。环境管理机构应切实保证项目遵循“三同时”制度,尽最大可能减少因项目施工运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3.8.3 环境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为了将项目投产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减轻到最低程度,建设单位应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1、环保机构设置本项目建成后,设置专人负责医院的环保工作,负责医院的垃圾、污水等处理以及污水处理站的维护。2、主要职责(1)协助领导贯彻执行环保法规和标准;(2)组织制定医院的环境保护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3)负

40、责医院的环境管理、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新技术推广;(4)定期检查环保设施运转情况,保证环保设施运转率和完好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负责医疗废物、垃圾、污泥及的收集、处置和存放;(6)掌握医院的污染状况,建立污染源档案和环保统计;(7)按照上级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并组织、协调完成监测任务;(8)制定环保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9)完成医院的例行环境监测。3、医疗废物管理医院对医疗废物的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医疗废物采用专用包装物、容器(包装物和容器采用特殊颜色以便于与一般固废进行区分开),应当

41、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医院建有医疗垃圾暂存间,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两天,医疗垃圾暂存间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必须满足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6月27日 国务院令第380号)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4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环评单位、项目建设单位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在于获取项目周边居民、单位以及相关的领导、专家对该项目建成前后在区域环境质量方面、项目环保治理措施方面的意见

42、、建议和要求,为总体认识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参考。4.1 公众参与的作用1、增加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合理性和社会可接受性;2、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提高公众对切身环境利益的保护意识;3、帮助环评单位及建设单位认识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状况及环境资源价值;4、加强项目建设单位同当地公众及单位的联系与沟通。4.2 公众参与的总体原则1、整个过程实事求是;2、调查对象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科学性;3、被调查者自愿参与;4、将项目建设情况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向被调查者介绍;5、统计处理、分类汇总要切实反映被调查者的意见、建议和要求。4.3 公众参与的方式根据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

43、与暂行办法的规定,本次评价采取媒体公示、周边敏感点现场张贴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以求达到有效的公众调查结果。4.4 公示本次项目公示采取网络媒体公示与周边敏感点现场张贴公告两种方式进行。1、第一次公告一次公示目的是让公众了解项目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以及联系方式,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在接受环评委托后的7日内,于2014年10月10日10月22日在青岛市环保局网上进行了第一次网络公示,公示页面见图4.4-1。图4.4-1 一次公示网络页面4

44、.4.1 公众参与调查问卷发放待二次公示结束后进行。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北院区在原四方机车医院现有用地范围内建设,不新征土地,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项目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可靠,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切实做好“三同时”工作,在落实环评报告所提出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和风险应急预案、加强管理和监督的前提下,能够满足达标排放、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可将项目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明显。从环境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6 联系方式6.1 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6.1.1 建设单位名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6.1.2 联系方式1、建设单位: 联系人:李爱芹通讯地址:青岛市市北区嘉善路7号联系电话:0532-829127076.2 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6.2.1 评价机构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6.2.2 联系方式联系人:黄翔 电话:0532-82868552传真:0532-82865401 电子邮箱:huangxiang4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