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热电厂送出33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696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5.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卫热电厂送出33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卫热电厂送出33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卫热电厂送出33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卫热电厂送出33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卫热电厂送出33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卫热电厂送出33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卫热电厂送出33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卫热电厂送出33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宁夏电力公司编制单位: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051号1.工程概况1.1项目名称中卫热电厂送出330kV输变电工程1.2项目组成本工程由3部分组成,分别为:中卫热电厂中卫变330kV送电线路工程、中卫变两间隔扩建工程、中卫热电厂配套光纤工程。项目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及建设规模详见下表1.2-1。表1.2-1 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名称中卫热电厂送出330kV输变电工程计划投运时间2013年7月建设单位宁夏电力公司总投资额(万元)5097(环保投资97.53万元,占1.91%)中卫热电厂中卫330kV送电

2、线路工程设计单位宁夏电力设计院建设性质新建线路起点中卫热电厂南侧330kV升压站进出线间隔线路终点中卫变电站路径长度14.0km投资情况静态投资3732万元,动态投资3779万元途经行政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架设型式中卫热电厂单回线路出线,在C5路绿化带合成双回路至中卫330kV变电站东南侧分成单回路跨过两回110kV线路(其中一回为双回路,另一回为单回路)后,一回进入中卫变电站北侧东起第一间隔,另一回进入东侧北起第一进出线间隔塔形及使用数量共42基杆塔导线布置形式采用双分裂水平排列,分裂间距400mm,两子导线用间隔棒联结两子导线 用间隔棒连结导线类型2JL(GD)/G1A-400/

3、35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占地类型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占地面积永久占地0.68hm,临时占地2.42hm。途经地形地貌少部分线路位于地貌单元属丘陵,地形大部分平缓,多为荒地,地表有植被,大部分线路位于黄河II级阶地,地形平坦,为农田。树木砍伐沿线有部分的树木,大部分树木按跨越考虑,需砍伐杨树300棵,为美利纸业的速生林。 拆迁情况工程共拆迁3户交叉跨越情况本工程线路跨越待建铁路1次,330kV线路2次,110kV线路3次,跨35kV线路2次,10kV线路10次,通信线10次,跨越砂石厂1次,水渠3次,弱电线路10次,公路6次。矿产压覆情况无压覆矿产文物压覆情况无压覆文物中卫330kV变电站出

4、线间隔扩建工程设计单位宁夏电力设计院建设性质扩建投资情况静态投资1109万元,动态投资1123万元变电站位置中卫330kV变电站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建设规模中卫变需扩建2个330kV出线间隔说明本期工程为扩建工程,在变电站已预留的场地进行扩建,其余均沿用原有条件。1.3线路路径概况中卫热电厂送出330kV输变电工程,起点为中卫热电厂送出330kV升压站,终点为中卫330kV变电站。线路全长约14km,曲折系数1.59。海拔高度在1210-1270m之间,全线采用双回路铁塔设计(除中卫330kV变电站出线终端和中卫热电厂出线端采用单回路铁塔外)。线路从中卫热电厂南侧330kV升压站进出线间隔出线后

5、,跨过砖厂(砖厂规划已为中卫热电厂的区域范围内,但现阶段正在生产),在C5路北侧绿化带合成双回路左转,平行C5路向左转,平行C5路向东走线,跨过排洪沟,至西干路的西侧绿化带右转,平行其路走线,跨过C6路,在氧化塘的北侧略左转,跨过氧化塘,沿氧化塘的边缘走线,绕开地震检测台,跨过土长城,至中枣1回330kV线路的北侧,跨过中枣1、2回330kV线路后,在中枣2回330kV线路南侧右转,基本平行其线路走线,至中卫330kV变电站东南侧分成单回路扩过两回110kV线路后分别进入北侧东起和东侧北起的第一进出线间隔。1.4工程占地及拆迁情况该项目总占地3.10hm2,其中永久占地0.68hm2,临时占地

6、2.42hm2,占地类型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农田。拆迁原则:1、本工程导线跨越居民区时,导线下方房屋全部拆除;2、本工程线路与中枣2回形成的一段输电线路走廊,走廊内无居民区。根据可研报告,本项目工程拆迁3户。1.5污染源分析1.5.1变电站工程污染源分析变电站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影响两个阶段。变电站工程仅是间隔扩建工程,而且工程在变电站内完成,施工期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影响。运营期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有:电磁环境影响、噪声。(1)电磁环境影响:变电站在运行时会向周围环境形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主要由站内的各种输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在这些设备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已考虑一定

7、的屏蔽、接地等措施来降低电磁场。(2)噪声: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期间产生的电运噪声。1.5.2输电线路工程污染源分析输电线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影响两个阶段。(1)施工期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子有: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垃圾及生态环境影响。施工扬尘铁塔基础施工,由于开挖土方使地表土地裸露,同时土方的堆放、建筑材料的装卸以及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等都会产生粉尘,这些粉尘随风扩散和飘动造成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本工程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是运载物料车辆的运输噪声。施工废水:输电线路施工人员按照40人计算,每人每天产生废水20L计算,每天产生生活废水800L/d。施工垃圾施工期的施工垃圾主要来源

8、于开挖土方和建筑施工中的固体废物,如水泥、石灰、沙石等。生态环境影响本工程送电线路塔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局部土方的开挖会造成一定程度地表植被破坏,在大风及降雨天气条件下会产生水土流失,应在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管理和水土流失控制措施。(2)运行期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子有:电磁环境影响、噪声。电磁环境影响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期间由于导线表面高电位、大电流而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以及导线和绝缘子电晕放电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噪声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期间产生的电运噪声。输电线路对环境的影响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点见图3.6-2。图3.4-1 输电线路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点1.6产业政策本工程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

9、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的“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沿线环境概况2.1自然环境概况2.1.1地形地貌中卫地区地貌单元为冲积平原区域,地形平坦,海拔12211270m之间。线路地貌单元属丘陵与平原相连,少部分丘陵地段,地形大部分平缓,多为荒地,地表有植被,局部丘陵地区起伏较大,地面坡度介于1530,冲沟发育。土长城到中卫变:本段线路地貌单元属黄河II级阶地,地势平坦,为农田,沟渠纵横,沿线跨越树木林带较多。2.1.2气象条件线路走廊位于中卫市境内,属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带,气候干燥,蒸发量大,湿度小,降水量少但很集中。中卫市气象站气象要素统计见表4.1-1。表4.1-1

10、 中卫市气象站气象要素统计表气象站项目中宁站址中卫县北郊王家营子位置北纬3729,东经10540年平均气压(mb)878年平均气温()9.2年极端最高气温()38.5年极端最低气温()-26.9年平均相对湿度(%)53年一日最大降水量(mm)77.8年平均降水量(mm)182.2年平均蒸发量(mm)1995平均风速(m/s)2.9主导风向NE年最大风速(m/s)及风向20.7/NNE年平均扬沙及沙尘暴日数(天)2.3年平均大风日数(天)26.5年平均冰雹日数(天)0.2年平均雾日数(天)0.05年平均雷暴日(天)15年平均晴天日数(天)105.7年平均阴天日数(天)65.12.1.3水文线路区

11、域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300mm,降水多集中在79月。中卫热电厂长城段地下水的埋藏都较深,对地基基础无影响。参考附近变电站及线路资料,地基土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机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均具弱腐蚀性;长城中卫变段沿线地下水位埋深1.01.5m,最高水位按0.5m考虑。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纪空隙潜水,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灌溉渠系及田间灌水的渗入等,排泄途径主要为蒸发和向附近排水沟排泄等。2.1.4土壤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类型主要有灰钙土、风沙土和灌淤土,灰钙土是在干旱气候和荒漠草原植被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腐殖质含量低,有机质含量仅为0.5%-0.8%,土壤中碳酸钙以斑块状沉积形成

12、钙积层。项目区的风沙土基本为固定风沙土,主要分布在荒漠地带。 灰钙土和风沙土土壤团粒结构性差,有机质含量低,抗蚀性能差,极易造成风蚀和水蚀。2.1.5植被工程项目区属宁夏中部干旱草原区,为荒漠草原植被类型,属典型的刺旋花短花针茅猫头刺+红沙草场类型。刺旋花为本地优势种,其次为短花针茅、猫头刺、红沙等,另外还生长有红叶骆驼蓬、木蓼、牛枝子、老瓜头、冰草、沙蒿等。局部浮沙地生成相应沙生植被。人工林以防护林带为主,树种主要有:杨、柳、榆、槐、红柳、沙枣等。线路经过区域林草覆盖率在20%左右。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3.1电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中卫热电厂送出330kV升压站站址中心距地面1.5m

13、处工频电场强度为2.9810-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1.4010-5mT,中卫热电厂中卫变线路两侧敏感点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3.4510-3kV/m,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3010-5mT,中卫330kV变电站扩建间隔处工频电场强度为2.2310-1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2.6610-4mT,均满足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推荐的标准值(工频电场强度居民区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1mT);拟建中卫热电厂送出升压站和中卫变东北侧0.5MHz下的无线电干扰强度为32.1dB(V/m)和43.7dB(V/m),小于高压交流架

14、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的标准限值53dB(V/m),故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电磁环境现状满足标准要求。3.2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结论中卫热电厂送出升压站声环境现状监测点的昼间噪声值为39.4dB(A),夜间噪声值为36.5 dB(A);中卫变330kV输变电东北侧声环境现状监测点的昼间噪声值45.4 dB(A)、48.8 dB(A),夜间噪声值44.8dB(A)47.7 dB(A)远小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昼间60 dB(A),夜间50 dB(A)),线路环境现状监测点昼间噪声最大值为39.8 dB(A),夜间噪声最大值为

15、36.3dB(A),远小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限值(昼间55 dB(A),夜间45dB(A)),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3.3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3.3.1植被工程项目区属宁夏中部干旱草原区,为荒漠草原植被类型,属典型的刺旋花短花针茅猫头刺+红沙草场类型。刺旋花为本地优势种,其次为短花针茅、猫头刺、红沙等,另外还生长有红叶骆驼蓬、木蓼、牛枝子、老瓜头、冰草、沙蒿等。局部浮沙地生成相应沙生植被。人工林以防护林带为主,树种主要有:杨、柳、榆、槐、红柳、沙枣等。线路经过区域林草覆盖率在20%左右。3.3.2野生动物资源通过现场踏勘和向工程所在地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调

16、查和咨询,本工程沿线地区没有自然保护区,也无受保护的野生动物集中栖息地。调查询问结果表明,这些区域未发现珍稀野生动物,常见的野生动物有野兔、鼠、麻雀等常见种类。3.3.3土地利用根据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实地调查确定的工程占地全部在中卫市沙坡头区境内,其占地类型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及农用地。该项目总占地3.10hm2,其中永久占地0.68hm2,临时占地2.42hm2。3.3.4水土流失现状项目区地处东部季风与西部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盛行西北风,降水稀少,植被稀疏,生态系统脆弱,加之冬春季节地面裸露,土壤又多为风沙土,风蚀沙化严重。项目区水土流失强度为轻度,以风力侵蚀为主,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在2

17、450t/km2a左右。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限期退耕陡坡耕地的公告,项目区属省级自治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项目区容许土壤侵蚀模数为1000t/km2a。4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4.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线路铁塔基础施工,由于开挖土方使地表土地裸露,同时土方的堆放、建筑材料的装卸以及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等都会产生粉尘,这些粉尘随风扩散和飘动造成施工扬尘。其次为车辆运输及一些动力设备运行产生的NO2、CO和TSP。送电线路:塔基出挖方使地表土地裸露,建筑材料的装卸以及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这些粉尘随风扩散和飘动造成施工扬尘。其次为

18、车辆运输及一些动力设备运行产生的NO2、CO和TSP。施工单位应做到文明施工,土方堆放、运输应注意压实盖严,路面要及时洒水。遇到大风天气及时覆盖弃土和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防止大风造成的扬尘。本工程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加强文明施工的宣传教育,严格落实防尘措施。在落实以上防尘措施后,本工程施工引起的扬尘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中卫变已建成,扩建间隔为站内扩建,所以本工程中卫变扩建间隔不会对站区周边空气产生太大影响。4.2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主要有施工运输车辆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两类。建筑施工通常分为3个阶段,即土方阶段、基础阶段、结构阶段。每一阶段所采用的施工机械不同,对外界环境造成的噪声污

19、染水平也不同。(1)土方阶段土方阶段的主要噪声源是挖掘机、装载机和各种运输车辆,表6.2-1给出土方阶段的一些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特性。表6.2-1 土方阶段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特性设备类型声级/距离(dB/m)声功率级(dB)运输车辆83.0/3-88.0/3103.6-106.3装载机85.7/5105.7挖掘机75.5/5-86.0/599.0-108.5(2)基础阶段基础阶段的主要噪声源有各式吊车、平地机、工程钻机、移动式空压机等,其声学特性如表6.2-2所列。表6.2-2 基础阶段施工机械的噪声特性设备类型声级/距离(dB/m)声功率级(dB)液压吊76.0/8102.0吊车71.5/1

20、5-73.0/15103.0工程钻机62.2/1596.3平地机85.7/15105.7移动式空压机92.0/3109.5液压吊是基础阶段最典型和最大的噪声源,工作时的声功率级为102dB(A),是间歇性脉冲噪声。(3)结构阶段结构阶段是建筑施工中周期最长的阶段,使用的设备种类较多,此阶段是重点控制施工噪声的阶段。结构阶段的主要噪声源为各种运输车辆、各式吊车、振捣棒、电锯等。表6.2-3给出了这些主要声源的声学特性。表6.2-3 结构阶段主要设备的噪声特性设备类型声级/距离(dB/m)声功率级(dB)汽车吊车71.5/15103.0塔式吊车83.0/8109.0振捣棒87.0/2101.0电锯

21、103.0/1111.0振捣棒是结构阶段噪声源中工作时间较长,影响面较大,是应采取控制措施的主要噪声源。建筑施工的设备较多,但对户外环境产生影响较大的噪声源主要是土方阶段的挖掘机(包括施工运输期的大型运输设备),基础阶段的打桩机,结构阶段振捣棒等短时间使用的高噪声设备。由监测数据资料看,施工场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很大,表6.2-5列出了各阶段施工机械噪声强度及对环境的影响预测。表6.2-5 施工机械噪声强度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预测施工阶段施工机械(M)处声压级dB(A)标准dB(A)1102030405060昼间夜间土石方挖掘机907064615856547555载重车896963605755537

22、555翻斗车907064615856547555打桩机10080747168666485禁止施工混凝振捣机1008074716866647055通过分析表明,施工噪声的影响范围在60m内,变电站周边该范围内无居民区,故变电站施工期不会产生噪声扰民现象。输电线路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是运载物料车辆的运输噪声。本工程施工集中在白天进行,车辆运输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对周围居民影响很小。主要噪声源是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和各种运输车辆,表6.2-1给出土方阶段的一些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特性。见表6.2-6表6.2-6 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特性设备类型声级/距离(dB/m)声功率级(dB)运输车辆83.0/3-8

23、8.0/3103.6-106.3装载机85.7/5105.7推土机84.0/5-92.9/5105.5-115.7挖掘机75.5/5-86.0/599.0-108.5中卫变已建成,扩建间隔为预留间隔,所以本工程中卫变扩建间隔对声环境影响较小。4.3水环境影响分析1、线路工程在线路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排放少量的生活废水,施工人员一般在周围村庄租住,产生废水可排入当地污水消纳系统。表6.3-1 污染物种类及浓度污染物种类浓度(mg/L)COD300BOD5250SS502、出线间隔工程 本工程出线间隔为中卫变预留间隔,在工程施工时,不会产生废水。4.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输电线路施工期间的固体废物主

24、要来源于开挖土方和塔基基础采用商用混凝土,杆塔施工为厂家预制,现场安装的形式,不会产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与施工人员租住村庄生活垃圾统一处理。中卫变330kV出线间隔和中卫热电厂出线间隔均为中卫变预留间隔,在本工程施工期不会产生固体废弃物。4.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5.1植物影响项目区植被类型为宁夏西部冲积平原干旱草原植被类型,中卫变站址属中卫市,主要以旱地和其他林地为主,天然植被是适应干旱环境的旱生植被,草场植被类型属典型的属典型的刺旋花短花针茅猫头刺+红沙草场类型。刺旋花为本地优势种,其次为短花针茅、猫头刺、红沙等。林地主要以杨树为主。1、送电线路工程送电线路占地类型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农

25、用地。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塔基永久占地、塔基开挖、施工便道占地及固体废物的堆放等。本工程送电线路塔基永久占地会破坏塔基的植被,在塔基施工完毕后,由施工单位对塔基处的空地进行覆土、植被恢复。采取以上措施后,生物量损失不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塔基开挖会产生少量固体废物,并且有可能带来塔基处的水土流失问题。塔基产生的固体废物作为填方利用。施工完成后,对塔基进行防护,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采取措施后,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对于送电线路施工便道,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进行植被恢复,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2、出线间隔工程本工程中卫变出线间隔为扩建间隔,由于扩建间隔是在已有站内扩建,所以本工

26、程中卫变出线间隔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较小。4.5.2野生动物影响本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将对项目区周围的野生动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噪声、振动等,会影响线路范围和周边地区野生动物的栖息;工程施工中的人为活动,会对周围的野生动物的个体、巢、穴等造成影响。根据调查、走访当地居民及有关部门,项目所在区域无列入国家及省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当地的野生动物主要为常见的野兔、田鼠等动物,并且数量不多。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禁止捕杀发现的野生动物,采取上述措施后,不会对野生动物产生影响。5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1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1.1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本次预测线路

27、导线对地最小距离为7.5m(经过非居民区)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出现在距走廊中心线6m处(即边导线内2m处),为8.94kV/m,满足10kV/m草原区评价标准要求。本次预测线路导线对地最小距离为8.5m(经过居民区)时,距走廊中心线13m处(即边导线外5m处),为3.37kV/m,满足4kV/m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本次预测线路导线对地最小距离为16m时,距走廊中心线0m处值最大,为3.88kV/m,满足4kV/m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本次预测线路导线对地最小距离为7.5m(经过非居民区)时产生的最大工频磁感应强度位于距走廊中心线7m处(即边导线内1m处),为29.43mT103,

28、满足0.1mT的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本次预测线路导线对地最小距离为8.5m(经过居民区)时产生的最大工频磁感应强度位于距走廊中心线7m处(即边导线内1m处),为26.88mT103,满足0.1mT的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导线对地最小距离为16m时产生的最大工频磁感应强度位于距走廊中心线0m处,为18.07mT103,满足0.1mT的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本次预测线路导线对地最小距离为7.5m(经过非居民区)时,距线路中心线20m处(即边相导线外12m处),无线电干扰场强(0.5MHz)为52.04dBV/m,满足0.5MHz频率53dBV/m的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本次预测线路导线对地最小距离为8.

29、5m(经过居民区)时,距线路中心线20m处(即边相导线外12m处),无线电干扰场强(0.5MHz)为51.56dBV/m,满足0.5MHz频率53dBV/m的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本工程线路经过居民区时,设计高度8.5米时,边线两侧12米范围内电磁环境超标,经预测抬高线路对地最小距离为16米时,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3.88 kV/m,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8.0710-3 mT,满足评价标准要求,因此预测表明线路经过居民区时导线对地距离应不小于16米。线路叠加预测本工程线路与中枣II回330kV送电线路形成一条输电线走廊,所以对本线路和中枣II回330kV送电线路进行电磁环境叠加预测。示意图见

30、图7.1-8。呼称高中枣回为18m,中卫热电厂中卫变线预测16m时,进行叠加预测。本工程和已建中枣回330kV送电线路叠加后,当中枣回线和中卫热电厂中卫变330kV线高度分别为18和16米时,距两条线路间区域中心线63米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为5.4210-3mT小于标准值0.1mT;距两条线路间区域中心线53米处,电场强度最大为2.91kV/m小于标准值4kV/m;无线电干扰场强强度最大值在双回路线路一侧,在预测范围内从线路走廊内距离双回路17m处到本双回路西侧25m处全部超标,对周边的通讯信号塔等设备干扰较大,经现场勘察没有发现此设备。由于本线路在经过居民区时,与卫渝110kV线路距离为

31、26米,与卫美110kV线路距离为51米,所以本线路和卫渝、卫美110kV送电线路进行电磁环境叠加预测。本工程和已建卫美、卫渝两条送电线路叠加后,当卫美、卫渝和中卫热电厂中卫变330kV线高度分别为9、10和16米时,距中卫热电厂中卫变330kV线8米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电场强度最大为3.06kV/m小于标准值4kV/m;距中卫热电厂中卫变330kV线0米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为6.2010-3mT小于标准值0.1mT;无线电干扰场强强度最大值在双回路线路一侧,距中卫热电厂中卫变330kV线9m处最大为51.83V/m,小于标准值53V/m。在敏感点处距离线路最近为10m,即距离中卫热电厂中

32、卫变330kV线中心线22处时,电场强度为1.25kV/m,满足人体对环境舒适度的要求。5.1.2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类比预测评价 1、类比330kV输电线路选择为了解本工程送电线路对本线路评价范围内的电磁环境影响,选择银川东盐池330kV输电线路作为本送电线路的类比监测对象,监测数据来自宁夏辐射环境监督站银川东盐池330kV送电线路工程监测报告。银川东盐池330kV送电线路采用JL/GIA-630/45-45/7钢芯铝绞线,采用双分裂水平排列,分裂间距采用400mm,水平相间距为7.8m、9m,最大弧垂距地面距离16.8m。本工程输电线路模式预测时选用3A1-ZMC1和3A1-ZMC3塔,导线分

33、裂间距为400mm,水平相间距为6.3m、8m、6.5m。表5.1-1 中卫热电厂中卫变输电线路与银川东盐池330kV送电线路类比情况表序号类比项目中卫热电厂中卫变输电线路银川东盐池330kV输电线路1位置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海拔高度12101270m13201380m3塔型3A1-ZMC1和3A1-ZMC33B-ZM2和3B-ZB24电压等级330 kV330kV5水平相距6.3m、8m、6.5m7.8m、9m、8m6分裂间距400mm400mm由上可知,理论预测的线路与类比监测线路的导线分裂间距相同、水平相间距和导线高度相近、所处环境基本相同,因此,选择银川东盐池33

34、0kV送电线路作为类比监测对象用以与电磁环境影响理论计算结果相互佐证是合理的。2、类比线路工况环境昼间:天气晴,环境温度26.3,湿度19.9%,风速1.2m/s,大气压860.1hPa。3、测量方法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监测采用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的方法:A以档距中央导线弧垂最大处线路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为测试原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测点间距为5m,顺序测至边相导线地面投影点外55m处为止,测量地面1.5m高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垂直分量、工频磁感应强度综合值。B在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测试路径上,以2nm(n=0,1,11)

35、处为测量点,顺序测至边相导线地面投影点外2km处为止,测量各点位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4、监测时间和频率监测时间:2011年4月12日,监测频率:每个监测点处每天监测1次,每次测量观测时间15s,共测1天。5、监测仪器工频电场和磁场测试采用电磁场测量系统,型号PMM8053B/EHP-50C,计量证号:XDdj2011-0457,计量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无线电干扰测试采用KH3933无线电干扰接受系统,计量证号:XDdj2011-0469,计量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6、测量布点原项目线路评价范围内有环境敏感点,因此,在线路工程设置一个断面监测,以查明线路工程建设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输

36、电线路电磁环境监测布点及监测因子见表7.1-12,输电线路断面监测点位示意图见图7.1-13。表5.1-2 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监测布点及监测因子监测断面位置监测因子监测点银川东盐池330kV送电线路工频电、磁场以线路中心为起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测点间距为5m,距地面1.5m高,测至背景值为止。无线电干扰线路中心为起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距地面2m高、0.5MHZ下0、2、4、8、16m的值,测至背景值为止;边相导线外20m处测0.15、0.25、0.5、1.0、1.5、3.0、6.0、10.0、15、30 MHZ下的值。图5.1-1 输电线路断面监测点位示意图7、 监测结果表5.1-3

37、 类比银川东盐池330kV送电线路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点位描述测量高度(m)工频电场强度(kV/m)工频磁场强度(mT)中央弧垂投影点0m1.52.311.9610-3中央弧垂投影点东2m1.52.251.8510-3中央弧垂投影点东4m1.52.161.7310-3中央弧垂投影点东6m1.52.211.6710-3中央弧垂投影点东8m1.52.371.6010-3中央弧垂投影点东10m1.52.451.5210-3中央弧垂投影点东15m1.51.651.2810-3中央弧垂投影点东20m1.59.1710-11.0210-3中央弧垂投影点东25m1.55.6910-18.5310-4中央弧垂投

38、影点东30m1.52.7010-16.8610-4中央弧垂投影点西35m1.51.3310-15.7210-4中央弧垂投影点东40m1.51.1910-14.7510-4中央弧垂投影点东45m1.57.0210-24.1010-4中央弧垂投影点东50m1.56.1510-22.0110-4中央弧垂投影点东55m1.55.6110-21.9410-4标准值4kV/m0.1mT从表5.1-3中监测结果中可以看出类比双回送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分布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距线路中心线10m(边导线外1.5m)处,为2.45kV/m,满足4kV/m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从表5.1-3中监测结果中可以看出类比双回送

39、电线路工频磁感应强度的分布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距线路中心线0m(边导线外1.5m)处,为1.9610-3mT,满足0.1mT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表 5.114 银川东盐池330kV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监测结果点位描述测量频率0.5MHz时,测量值dB(V/m)中央弧垂投影点0m61.0中央弧垂投影点东1m58.7中央弧垂投影点东2m56.5中央弧垂投影点东4m55.8中央弧垂投影点东8m55.3中央弧垂投影点东16m50.7中央弧垂投影点东20m48.9中央弧垂投影点东32m43.4中央弧垂投影点东64m37.6 中央弧垂投影点东128m34.1标准值53dB(V/m)从表5.1-4中监测结果分布

40、趋势可以看出类比单回送电线路边导线外20m处0.5MHz频率下的无线电干扰场强48.9dBV/m,满足0.5MHz频率53dBV/m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8、结论据银川东盐池330kV双回输电线路的类比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工频电场强度分布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距线路中心线10m(边导线外1.5m)处,为2.45kV/m,满足4kV/m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工频磁感应强度的分布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距线路中心线0m(边导线外1.5m)处,为1.9610-3mT,满足0.1mT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线路边导线外16m处0.5MHz频率下的无线电干扰场强50.7dBV/m,满足0.5MHz频率53dBV/m评价标准

41、限值的要求。通过对理论值和类比值的分析可知,预测结果高于监测结果,可见,以理论预测结果来评价可以保守地反映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根据类比线路监测结果,本项目线路的建设对沿线电磁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小。5.1.3出线间隔电磁环境预测评价本项目扩建两个中卫330kV变电站330kV出线间隔,为了解本工程出线间隔评价范围内的电磁环境影响,选择甜水河银川东回输变电工程中甜水河330kV输变电工程东侧扩建一个出线330kV间隔工程作为类比对象。监测数据来自银川东甜水河回330kV送电线路工程监测报告宁环辐(电)2011-031号。1、甜水河330kV变电站扩建前电磁环境现状监测(1)监测方法和仪器工频电磁场及

42、无线电干扰监测执行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GB/T7349-2002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所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和HJ/T10.2-1996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实际监测时,应考虑地形、地物的影响,避开高层建筑物、树木、高压线及金属结构,尽量选择空旷地测试。工频电场、磁场采用型号为PMM8053A电磁场测量系统(计量检定证书号:XDdj2008-3652)进行测量。仪器参数如下:测量频率范围:5Hz-100kHz;电场测量范围:0.01 V/m100 kV/m;磁场测量范围:1nT-10mT。测量高度:探头距测量者站立地面1.5m。无线电干

43、扰场强测量采用型号规格为PMM9010的无线电干扰接受系统、计量检定证书号为XDdj2008-3625和XDdj2008-2549的无线电干扰接受系统来进行测量。仪器参数如下:测量频率范围:10Hz-30MHz;干扰场强测量范围:-7-137 dB(V/m)。(2)监测地点甜水河330kV变电站电磁环境现状监测:变电站厂界东、南、西、北侧各5米处; (3)本工程现状监测项目地面1.5m高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地面1.5m高处0.5MHz频段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晴好天气条件下)。(4)监测时间及频次监测时间为2009年7月1日每个点每天监测1次,每次测量观测时间15s,共测1天(5)

44、监测期间气象参数温度28.3,相对湿度27.9%,气压86.84,风速2.1m/s,海拔1276m。监测结果见表5.1-5表5.1-5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序号现状监测点位工频电场强度E(kV/m)工频磁感应强度H(mT)0.5MHz下的无线电干扰强度dB(V/m)变电站西侧5m处52.110-30.1610-334.3变电站北侧5m处44.610-30.09410-334.3变电站东侧5m处174.710-30.3410-335.5变电站南侧5m处123.310-30.3510-339.5甜水河变电站西侧2公里处10.210-30.03510-332.72、甜水河330kV变电站扩建后电磁环境现状监测(1)监测方法和仪器工频电磁场及无线电干扰监测执行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GB/T7349-2002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所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和HJ/T10.2-1996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见表5.1-6表5.1-6 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监测仪器一览表序号监测项目监测分析方法所用仪器型号名称1无线电干扰GB/T 7349-2002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无线电干扰场强测试仪KH39332工频电场强度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