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环境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698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环境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环境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环境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环境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环境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环境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环境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移动通信企业的环境分析摘要:目前中国移动通信中国移动一家独大,但随着3G运营的即将开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是一个开放竞争领域,在未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主体增加的情况下,中国移动的垄断地位可能会被显著消弱,采用WCDMA网络的新联通和采用CDMA2000网络的中国电信可能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争取赶超壮大,中国移动通信为了保持市场第一位置,势必将在3G数据时代利用自身优势,继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本文根据战略管理的思想和框架,对中国移动进行战略环境分析,并根据环境分析,SWOT分析的结论提出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发展3G的看法和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分析、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SWOT分析和为实现

2、市场领域的开拓目标所采用的发展战略等几个部分。关键词:战略 SWOT 中国移动通信 环境分析引言: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宏观环境分析和产业竞争环境分析。内部资源分析主要包括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技术资源和研发能力、网络资源和运维能力、渠道资源和营销能力、用户资源和业务服务能力、资金资源和财务和管理能力的分析论证。通过SWOT分析对内部环境分析做出归纳性总结,并借鉴标杆企业的3G发展经验,提出对中国移动战略选择的看法,以及网络建设、市场推广、财务运作和渠道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建议。正文:1、外部环境分析1.1宏观环境分析1.2行业竞争环境2、内部资源和能力根据电信行业的主要竞争要素2.1技术资源和研发能力

3、2.2网络资源和运维能力2.3渠道资源和营销能力2.4用户资源和业务服务能力2.5资金资源和财务和管理能力3、通过彻的环境分析,主要解决以下两个战略问题3.1 3G的战略定位3.2 3G的发展策略4、SWOT分析4.1中国移动发展3G的优势4.2 中国移动发展3G的劣势4.3中国移动发展3G的机遇4.4中国移动发展3G的威胁5.总结1、外部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有:1.1宏观环境分析,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宏观环境分析(PEST)1.1.1政治(P)1.1.1.1、政治体制稳定的政局是中国移动长期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移动的国有紧急性质决定了在分析其发展战略时,不能只考

4、虑经济意义,还要考虑发展3G对人民对国家的意义。1.1.1.2、国际关系中国有着优良的外交传统,随着归家实力慢慢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慢慢提高,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态度是中国在全球各种事务中和危机中都有良好的表现。良好的国际关系有利于中国移动在国际全球化中的发展。1.1.1.3、政策方针1.1.1.3.1、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1.1.1.3.2、加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支撑项目支持1.1.1.3.3、协调推进TD-SCDMA网络建设1.1.1.3.4、加快推进TD-SCDMA产业研发和业务应用1.1.1.3.5、做好行业管理与服务支持1.1.1.3.6、制定推动TD-SCDMA加快发展的产业政策1

5、.1.2、经济环境(Economic)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宏观经济的下行风险给3G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1.1.3、社会文化环境(Social)3G在推广是必须考虑中国各地区文化差异、贫富差距、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这些问题是实施业务层战略时必须考虑的。1.1.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TD-SCDMA就目前来看还存在很多障碍。在TD-SCDMA的网络建设中,存在工程实施难,网络故障较多,网络覆盖差,节能减排,GPS功能问题,网络性能问题,平滑演进问题等。另外,手机终端质量成为TD-SCDMA无论在品种、质量、性能还是价格问题都存在较多问题。1.2行业竞争环境,包

6、括供应商的谢家能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现有竞争情况。行业竞争分析(5F)1.2.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1.2.2消费者的议价能力1.2.3新进入者的威胁1.2.4替代品的威胁1.2.5现有竞争2、内部资源和能力根据电信行业的主要竞争要素,内部资源分析中国移动在用户、网络、资金、渠道资源上拥有非常绝对的竞争优势,其中用户数、网络规模、收入和利润都超过其他营运商的总和。这些成为中国移动发展3G的重要资源。同时中国移动的市场运作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网络运维能力、渠道控制能力都显著强于竞争对手。中国移动唯一的劣势是3G的技术,TM-SCDMA在技术和商用成熟度上。中国移动如何利用自身的丰富资源

7、和强大的能力去扛起振兴TD-SCDMA的民族产业大旗,需要制定正确的战略,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主要分为:2.1技术资源和研发能力;2.2网络资源和运维能力;2.3渠道资源和营销能力;2.4用户资源和业务服务能力;2.5资金资源和财务和管理能力。3、通过彻的环境分析,主要解决以下两个战略问题;3.1 3G的战略定位,主要包括3G和2G的关系,3G和LTE的关系,3G的市场竞争定位等方面。3.2 3G的发展策略,主要包括网络建设、市场开拓、财务运作、渠道建设等方面。4、SWOT分析SWOT分析法师一种能够客观而准确的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利用这种发发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

8、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如何去避免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SWOT分析企业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4.1中国移动发展3G的优势4.1.1用户规模庞大,市场运作成熟4.1.22G网络规模庞大,TD-SCDMA与2G融合组网4.1.3充足的资金,优良的财务4.1.4渠道资源4.2 中国移动发展3G的劣势4.2.1 3G技术不成熟4.2.2 缺少固话网络4.2.3 中国移动发展3G的机遇4.2.4 政策偏向4.2.5 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4.2.6 电信业长期发展趋势良好4.

9、2.7 中国移动在TD-SCDMA产业链的核心地位4.2.8激烈的市场竞争4.2.9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4.3 中国移动发展3G的挑战4.3.1产业不成熟4.3.2宏观经济下行加剧4.3.3专利争议4.3.4时间紧迫4.4中国移动发展3G的威胁4.4.1TD-SCDMA产业链不成熟4.4.2终端环节问题突出4.4.3宏观经济下行加速,消费者收入和信心下降,农村市场最让人担心4.4.4TD-SCDMA专利问题复杂4.4.5发展TD-SCDMA时间紧迫优势(S)劣势(W)内部环境1、用户规模庞大,市场运作成熟、品牌效应明显。2、GSM网络规模大,质量好,采用TD-SCAMA与GSM联合组网。3、资金

10、非常充足,财务能力优良。4、渠道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和管理优势明显。1、3G技术不成熟,前期网络建设难度大,设备故障多,性能不稳定。2、没有固定电话网络,不能推出相应的套餐服务。机会(opportunity)增长型战略(OS)扭转型战略(OW)1、 政府发展TD-SCDMA的决心坚定,不断出台扶持政策措施。2、 国际环境良好,适合国际合作。3、 电信业长期发展趋势不变,市场潜力仍然很大。4、 中国电信市场竞争较成熟。5、 中国移动处于产业链核心。6、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3G发展相辅相成。积极发展TD-SCDMA,用2G带动3G的发展,网络建设和市场业务推广都走在竞争对手前面,主导产业发展。积极发

11、展TD-SCDMA,以TD-SCDMA维发展中心,推动TD-SCDMA向TDD-LTE发展。威胁(Threats)多种经营性战略(TS)防守型战略(TW)1、 TD-SCDMA产业链不成熟。终端环节问题突出。2、 宏观经济下行加速,消费者收入和信心下降,农村市场最让人担心。3、 TD-SCDMA专利问题复杂。4、 发展TD-SCDMA时间紧迫。跟随竞争者3G的发展进度,以3G作为2G的补充,积极带领TD-SCDMA产业向TDD-LTE发展。密切注意竞争者的3G发展进度,加大对LTE的投入。5 总结:目前,中国移动面临的外部环境既有机遇又有威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国际环境,坚定发展TD-SCDMA

12、的政策方向是中国移动发展TD-SCDMA的良好机遇,然而产业链的不成熟以及宏观经济加速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成为中国移动发展3G的障碍。在中国移动资源和能力方面,中国移动拥有庞大的用户资源,品牌和市场运作领先,网络规模和质量优势明显,资金充足,各项财务指标优秀,渠道体系完善,覆盖和管理优势突出,总之中国移动有实力扛起TD-SCDMA的重任,同时也要针对自身对TD-SCDMA的不成熟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根据SWOT分析,中国移动应该相应的制定网络建设、市场推广、财务投资、渠道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参考文献(1) 刘进平 物流战略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蔡淑琴 物流信息系统 中国物资出版社(3)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4) 李岳青 中国移动3G发展战略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邮电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