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什库尔干县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简本.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730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什库尔干县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塔什库尔干县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塔什库尔干县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塔什库尔干县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塔什库尔干县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塔什库尔干县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什库尔干县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简本.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环评证乙字第4021号塔什库尔干县慕士塔格冰川公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新疆鑫旺德盛土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二0一五年四月目 录1 工程概况- 1 -2 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 -2.1 自然环境概况- 2 -2.1.1 地理位置- 2 -2.1.2 水文- 3 -2.1.3 气象特征- 3 -2.1.4 旅游资源- 4 -2.2 项目区环境质量概况- 4 -2.2.1 生态环境现状- 4 -2.2.2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4 -2.2.3 声环境质量现状- 5 -2.2.4 水环境质量现状- 5 -3 环境影响分析- 5 -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 -3.1.1 大气环境影响- 5

2、-3.1.2 水环境影响分析- 6 -3.1.3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7 -3.1.4 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8 -3.1.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9 -3.1.6 施工期污染汇总- 12 -3.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3 -3.2.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3 -3.2.2 水环境影响分析- 13 -3.2.3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14 -3.2.4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15 -3.2.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6 -3.2.6 运营期污染物排放情况- 18 -4 冰川环境影响分析- 18 -4.1 慕士塔格峰冰川的现状- 18 -4.2 慕士塔格峰冰川物理性质- 19 -

3、4.3 慕士塔格峰冰川的进退变化- 19 -4.4 冰川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抵触性分析- 19 -4.5 人类活动对冰川的影响- 20 -4.6 冰川保护- 21 -4.7 冰川环境影响分析小结- 22 -5 主要环保措施- 23 -5.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23 -5.2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24 -6 项目可行性分析- 25 -6.1 产业政策和规划符合性分析- 25 -6.1.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25 -6.1.2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25 -6.2 选址合理性分析- 26 -6.3 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26 -6.4 公园污染物治理方案可行性分析- 26 -6.5 生态保护措

4、施可行性分析- 26 -7 公众参与- 27 -7.1 网站公示- 27 -7.2 问卷调查- 29 -7.3 调查意见分析- 33 -7.4 公众参与结论- 36 -8 总体评价结论- 36 -9 联系方式- 36 -1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塔什库尔干县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慕士塔格峰山脚,距县城72公里,距冰川冰舌末端约500m。项目区东侧约500m处为冰川,南侧为空地,西侧紧邻G314国道,北侧为空地和绿弓湖。项目区的建设区域可划分为“两区、一道、一点”,包括入口服务区(381630.34N、74552.01E,4060m)、旅游

5、服务区(381350.27N、75033.63E,4500m)、公园道路和观景台(381605.41N、745623.73E,4120m)。本项目基础设施的建设内容包括:大门、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帐篷营地、厕所、冰山祭坛、停车场、公园道路、观景台灯。其具体的建设内容及规模见表1.1-1。表1.1-1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功能区面积(m2)内容备注项目建设规模入口服务区4845.4大门101.42m2包括接待室、警卫室、售票房、卫生间、休息室广场4743.98m2包括停车位和绿化面积停车位39个其中小车位21个,大车位18个绿化面积1200m2植物种类为高羊茅、早熟禾、白毛金露梅旅游服务区2008游

6、客服务中心1100m2包括观景房、超市、值班室、医务室,以及观景房外的观景平台帐篷营地408m2厕所10m2冰山祭坛144m2停车场346m28个停车位道路71478主干道11633m起点为G314国道K1690+700处,终点为旅游服务区的停车场,主要是用于车辆行驶支线280m起点为旅游服务区的停车场,终点为游客服务中心,主要是用于游客步行观景台267.6观景台180m2区间车停靠站87.6m22个停车位总计78869-项目建设需永久占用土地78869m2,临时占地面积为33826m2,占地的生态类型为高寒荒漠带,土地利用类型为裸岩石砾地。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总的挖方量为48422m3,

7、填方量为68875.8m3,借方量为39512.8m3,弃方量19059m3。本项目的借方采用集中取土的方式,取土坑设置在G314国道K1712+200左侧300m处;弃土全部回填于取土坑,平整之后进行植被恢复,不存在永久弃土。本项目总投资850万元,工程环保投资总额131.2万元,占总投资的15.44%。建设单位为加快公园建设,同时对建设项目需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复之后方可动工这一规定的不了解,于是其于2014年10月对项目区的部分地面进行了平整,但受到了塔县环保局的及时制止。因此,本项目拟于2015年取得环评批复后,再重新施工,并计划于2016年5月竣工。2 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自然环境

8、概况2.1.1 地理位置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喀喇昆仑山和兴都什山北面,塔里木盆地西面,地理坐标为:北纬35373840,东经71227703,东西长484km,南北宽329km,面积25000km2。塔县是个与多国接壤的边境县,边界总长888.55km,其中:西北部与塔吉克斯坦的界线197km,西部与阿富汗的界线长92.45km,西南与巴基斯坦的界线长599.1km。县城平均海拔高度在3000m以上。县城距喀什市294km,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765km。本项目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慕士塔格峰山脚,距县城72公里。项目区东侧约500m处为冰川,南侧为空地,

9、西侧紧邻G314国道,北侧为空地和绿弓湖。项目区的建设区域可划分为“两区、一道、一点”,包括入口服务区(381630.34N、74552.01E,4060m)、旅游服务区(381350.27N、75033.63E,4500m)、公园道路和观景台(381605.41N、745623.73E,4120m)。2.1.2 水文项目区内的冰川融水最终汇入了塔什库尔干河,该河地处喀什地区(部分河段流经克州地界),是塔里木河水系叶尔羌河上山区西侧主要支流。塔什库尔干河源头有两条支流,一条是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东侧中国与巴基斯坦交界的红其拉甫附近,由西向东流叫塔格敦巴什河;另一条是发源于中国与阿富汗交界的瓦赫吉尔

10、山口,由西南流向东北方向叫喀喇秋库尔河,流到艾介克布伊处与塔格敦巴什河汇合后直向北流过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在曲什曼处河道大转弯,汇合发源于慕士塔格冰峰下的塔合曼河后拐向东流去。在那里又汇瓦恰一班迪尔溪水及其他小支流,流人阿克陶县境内后汇人叶尔羌河。流域面积2104km2,头至叶羌河汇合口河长约293km,多年平均径流量11.9亿m3。塔什库尔干的地下水主要靠各支沟地下潜水和地表水渗漏补给,谷地中有常年性河流和支流,沿谷地两侧季节性洪沟发育,常年性河流水的支流和季节性洪沟地下潜流的侧向补给,为谷地地下水的储存提供了充足的补给源,地下水径流方向与河水一致,即由南向北。2.1.3 气象特征塔什库

11、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祖国西南部的帕米尔高原,地处喀喇昆仑山脉。紧靠西藏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属于寒寒温带干旱气候区,天气寒冷,全年四季不分明,分寒暖两季,大风、阵性降水及灾害天气频繁其气候特点是气温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稀薄,缺氧,气压低。年平均气温3.6,极端最高温度32.5,最低-39.1。历年平均风速2.0m/s,瞬时极大风速为36 m/s,平均大风日数为41天。历年无霜期113天,年降雨量68.3mm,常年主导风向不明显,以西北风稍多。日照条件良好,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48.7小时,历年最深冻土为177cm。与平原地区相比相对缺氧37%,空气干燥稀薄,紫外线照射很强

12、,是高原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各类癌症疾病的高发区。2.1.4 旅游资源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自然景观奇特,气候生态多样,这里冰峰与草原共存,境内冰山耸立,峡谷纵横,南有海拔8611m的世界第二峰乔戈里峰,北有姊妹双峰,海拔7546m的“冰山之父”慕仕塔格峰,海拔7719m的公格尔峰。奇山怪石遍布全境,喷泉、温泉、湖泊、牧场点缀雪岭。 境内还有5000年前的古文化遗址;公元前八至五世纪的文化遗物和人骨;著名的古石头城遗址;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香宝宝墓群;高原建筑公主堡、古驿站及冰川:还有独特的塔吉克民族风情等等。另外,县域内还有正在建设的下坂地水库及国际天文台。2.2 项目区环境质量

13、概况2.2.1 生态环境现状依据新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项目区属于帕米尔昆仑山阿尔金山荒漠干旱草原生态区、帕米尔-喀喇昆仑山冰雪融水补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亚区,慕士塔格公格尔、乔戈里峰高山景观保护生态功能区。该区的植被类型属高寒荒漠植被,植物基本由超旱生、耐寒温、叶退化或特化、植株多为垫状小半灌木组成;土地利用类型为裸岩石砾地,地表多砾石;土壤类型为栗高山草原土,腐殖质积累和冻融作用减弱;动物地理区划为青藏区羌塘高原亚区中的帕米尔高原省,项目区周围的大型野生动物活动踪迹减少,常见动物有老鼠、兔子和高原鸟类等;水资源流域的分区为叶尔羌河流域,项目区的冰雪融水汇入塔什库尔干河;本项目所在位置的冰川

14、为慕士塔格山西坡的洋布拉克冰川。2.2.2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有监测点中的PM10、SO2、NO2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区域环境空气保持原有的自然状况,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2.3 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内各点处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和4a类区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2.4 水环境质量现状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绿弓湖的水质除氨氮、总氮、总磷和铜以外的其它监测指标的污染指数均小于或等于1,未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湖水中的氨氮、总氮、总磷和铜浓度超

15、标,与当地的原生水质有关。3 环境影响分析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3.1.1 大气环境影响施工期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来自施工期的燃油废气和扬尘。其中,公园道路路面采用油砂铺设。油砂又称沥青砂,是一种含有天然沥青的砂岩或其他岩石,通常由砂、沥青、矿物质、粘土和水组成混合物。不同地区油砂矿的组成不同,一般沥青含量为320%。本项目施工时采用的油砂为已经加工好的成品,运到项目区后直接进行摊铺、碾压即可,产生的沥青废气极少,因而不再本环评中进行详细分析。(1)燃油废气施工机械燃油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CO、NOx、SO2。施工期各种机械尾气属于无组织污染源,扩散浓度受较多因素影响,时间和空间分布均较

16、零散,因此对当地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弱。(2)施工期的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土方挖掘及现场堆放扬尘和车辆来往造成的道路扬尘。工程施工时要使用各类运输车辆,会产生一定量的汽车扬尘。根据相关工程经验,在采取路面洒水降尘、道路清扫干净的情况下,运输扬尘的去除率可达90%。挖填土方、铺石施工、物料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其中施工开挖、施工材料装卸等会使作业点周围100m范围内产生扬尘污染;运输车辆掀起的扬尘,影响范围大约在宽56m、高45m的范围内。3.1.2 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的污水主要为机械冲洗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基坑废水和生活污水。(1)机械冲洗废水机械、车辆维修、冲洗废水中

17、主要污染物成分为石油类和悬浮物,洗车污水石油类浓度约2030mg/L,如果不进行处理就随意排放到项目区地表,则会污染区域内的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因为项目区位于慕士塔格峰的冰川下,水环境需要受到特别保护;其次因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依靠社会力量解决,所以不在施工区设置汽车、机械的维修保养地,因此无机械冲洗废水产生。(2)混凝土养护废水混凝土养护水最大日产生量约为0.5m3/d,施工期长度为60d。混凝土养护废水一般呈弱碱性,主要污染物为SS、pH,其中SS含量一般为300500mg/L,pH值约为1014。本项目混凝土养护废水的产生量为30m3,SS的产生量为0.0090.015t,其经过沉淀处理

18、后回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降尘,无外排废水。(3)基坑废水本项目在进行地基开挖时会产生一定量的基坑废水,其产生量虽然无法确定,但是建设方拟在施工区设置防渗沉淀池,将基坑废水抽引到沉淀池处理后,用于泼洒地面降低粉尘和作为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因此,本项目的基坑废水全部做到了有效利用,不外排。(4)生活废水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为如厕废水。工程平均每天施工人数146人,施工时间60d。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生活用水定额(2007.7.31发布),施工人员每日用水为25L/人,则整个施工期的用水量为219m3。施工期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按用水量的90%进行计算,则其总的产生量为197.1m3。生活污水中主

19、要主要污染物是CODCr、BOD5、NH3-N、SS等,其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见表3.1-1。该项目施工期的生活污水排入施工营地内的临时防渗旱厕,待施工结束后,再对其进行清掏,并将旱厕周边50cm以内的土壤也清走,最后覆土恢复原貌。表3.1-1 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污染物质CODCrSSBOD5NH3-N产生浓度(mg/L)25010010035产生量(t/a)0.0490.0200.0200.007排放浓度(mg/L)25010010035排放量(t/a)0.0490.0200.0200.0073.1.3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建筑噪声是施工工地最为严重的污染因素,本项目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来源

20、于土石方过程中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打桩、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打桩机、砼输送泵、振捣器;装修过程中的冲击钻、电锯等设备的使用时产生的噪声;施工物料运输过程中的噪声。参考有关资料,各施工阶段主要施工机械和设备的声压级如表3.1-2。表3.1-2 主要施工机械的声压级序号机械类型测点与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压级 dB(A)1轮式装载机5902平地机5903三轮压路机5814震动压路机5915推土机5876液压挖土机5857车载起重机596820t及40t自卸卡车5979卡车59110叉式装卸车59511铲车58212工程钻机59113电动卷扬机58514振捣棒595噪声从声源传播到受声点,受传播距离

21、,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障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衰减。根据预测计算,其具体预测值见表3.1-3。表3.1-3 多台机械设备同时运转的噪声预测值 (dB(A) 距离(m)510204050100150200300400500噪声预测值98.692.686.680.778.672.569.166.663.360.558.5根据对噪声的预测分析结果,施工期施工场地噪声源强高,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在采取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降低设备声级、降低人为噪音、建立临时声障等措施后,施工阶段的噪声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的规定。3.1.4 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

22、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施工固废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1)施工固废本工程施工固废主要是土地平整时产生的弃方以及未能完全使用的建筑材料。根据慕士塔格冰川公园服务区详细规划设计(2014-2016)和已招标施工单位提供的数据可知,本项目产生的挖方量和弃方量如表3.1-4所示。本工程总的挖方量为48422m3,填方量为68875.8m3,借方量为39512.8m3,弃方量19059m3。本项目的借方采用集中取土的方式,取土坑设置在G314国道K1712+200左侧300m处。弃土主要为公路路基弃土,其应集中堆放在指定的弃土场,不得任意倾倒。本项目的弃土场设置在取土坑处,可对取土坑进行一定量的

23、填充,最后将取土前保留的腐殖质层覆盖在弃土上方进行植草绿化。表3.1-4 本工程施工期的挖方、填方、借方及弃方 单位:m3序号类型挖方填方借方弃方1公园道路190593473334733190592入口服务区1154413072.81528.803旅游服务区1681918870205104观景台1000220012000合计4842268875.839512.819059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45.01m2,在土建阶段产生碎砖、过剩混凝土等建筑垃圾,参考洛阳市建筑垃圾量计算标准关于砖混结构房屋建设垃圾产生量以50kg/m2计,预计项目整个土建施工期建筑垃圾的产生量约为22.25t。本项目的建筑垃

24、圾需与环卫及市政管理部门签订协议,运至其指定地点(建筑垃圾填埋场)排放。(2)生活垃圾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时施工的人员按146人,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对五区3类城市中城镇居民生活垃圾产生系数的给定:0.44kg/人d,则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854t;定点堆放,由施工单位派专人统一清运至塔县生活垃圾填埋场。3.1.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对植被的影响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是工程行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工程、停车场、公厕、管理用房等),将会对周围的地表植被产生损害或破坏,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项目区的植被类型为高寒荒漠植被,植被的覆盖率随着海拔的升高逐

25、渐降低,保持在26%之间。本环评对项目区植被损失量的计算采用吉成、李耀增发表的郑西客运专线建设造成的植被生物量损失中的草地生物量损失公式:式中:C草地植被生物量,t; Wcii地区草地现存植被生物量,t/hm2,因施工地主要在高寒荒漠带,草地植被稀疏,同时根据中国北方重点牧区草场资源调查大纲和技术规程规定,因而其取值0.5t/hm2; Pcii地区草地植被年净生产量,t/hm2a,取我国草地净初级生产量的平均值5.12t/hm2a; Y时段,a,因施工结束后,要恢复植被覆盖需23年,取值3a; Acii地区草地面积,hm2,本项目的草地扰动面积(=永久占地面积+临时占地面积)为11.27hm2

26、。经计算,本项目的植被生物量损失约178.742t。其次,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还包括破坏施工道路两侧的草丛植被,施工噪声、燃油废气和扬尘造成花草蒙尘,影响植物开花、受粉、结实,对植物生长、发育及繁殖带来不利影响。为了尽可能降低对项目区的植被的损失,施工方拟在施工后对入口服务区的广场进行1200m2的绿化,其中包括1044m2的草地,植物种类为高羊茅和早熟禾;包括156m2的绿篱,植物种类为白毛金露梅。这3种植物均为高寒荒漠植被带的物种,是本项目生态评价区内的常见物种,在入口服务区种植该类植物不会造成生物入侵现象。另外,建设单位还将对施工时进行了扰动却未硬化的地面覆盖含有机质较丰富的土壤,并在其上

27、播撒当地草籽,草籽种类主要为藜科和蒿草类植物(生态评价区内的常见物种)。 (2)对土壤的影响本项目对土壤需进行开挖和填埋,它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表现在:破坏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层次,改变土壤质地;影响土壤的紧实度;土壤养分流失;对土壤生物的影响。施工单位对土壤的扰动按照“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填埋”的原则,并尽可能减少施工占地,以此减少对土壤的影响。(3)对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的施工内容均是在慕士塔格峰上积雪消融的时候进行,此时地表融水较多,地下水也较丰富。另外,因为项目区的土壤中砾石含量较多,水的渗透性强,所以土建工程的开展实施,势必会对项目区的水质造成一定影响。本项目土建工程的开展实施,势必会污

28、染施工区域内及其附近的地表融水,会增加地表融水中的SS,使水体浑浊。公园道路施工过程中,甚至会改变少量地表融水径流的方向,但是随着道路的铺设完毕,道路下涵洞的设置,水流方向将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旅游服务区施工建设时,在施工区域和绿弓湖之间设置了隔离带,禁止将施工废水排入湖中,禁止施工人员在湖中游泳并取用湖水,竭力保护绿弓湖的湖水。(4)对动物的影响慕士塔格山上的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项目施工时的噪声以及人员数量的增加会对野生动物的生境造成一定破坏,限制了动物的活动范围。这种影响只存在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结束后,该区域原来常见的大部分动物将逐渐迁回活动,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化不大。(5)对景观的影

29、响建设过程对景区景观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建设期土石方工程产生的开挖面、施工营地、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堆放,无论是颜色、形态,还是线形、质感,均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与周围景观的不协调的因素,但其影响范围主要限于视觉范围之内,且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结束,属临时性和小范围影响。(6)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现状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划分的公告,项目属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根据实地调查,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以冻融侵蚀为主。根据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地表植被、土壤状况、气象资料综合分析项目区环境状况,同时结合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判断本项目区

30、属轻度水力侵蚀区,土壤容许流失量200t/km2a,项目区土壤平均侵蚀模数200t/km2a。2)水土保持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为高寒荒漠带,其在入口服务区的植被覆盖率约为6%,而在旅游服务区的植被覆盖率仅为2%。虽然项目区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植被覆盖率轻微降低,但是其土层中土壤的含量也降低,因而对土壤的流失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次,施工方拟在入口服务区的广场设置绿化景观2000m2,而对于其它的施工扰动区域仅播撒当地草种,使其恢复原貌。再次,施工方对于取土场和弃土场设置了排水与防护设施,减少水土流失。3)施工期水土流失因素分析扰动、破坏地表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原地貌面积共11.27hm2(包括7

31、8869m2的永久占用土地和33826m2的临时占地)。在施工建设中土体开挖和扰动地表将破坏原地貌,占压破坏原有的水土保持设施,降低了原地貌保持水土的功能,使水土流失加剧。土方开挖及排弃施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建设弃土总量约为19059m3,借方量为39512.8m3。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破坏了原地貌条件下的自然平衡,诱发岩土由暂时稳定向非稳定状态转变,由非稳定态产生重力侵蚀。由于在土方倒运和堆放过程中,松散土体更易产生土壤侵蚀。施工工序本工程施工总工期约4个月。因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大、工序多,施工时序安排情况便成为水土流失量的主要因素之一。4)影响预测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降水侵蚀力作用下的

32、分散、迁移和沉积的过程。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降雨、土壤、植被、地形地貌以及工程施工等因素。就本施工项目而言,影响施工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和工程施工。塔县的降雨量稀少,但施工期冰川融水较多;其次项目区的地形有一定坡度,植被覆盖率低,这些都较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的发生。但是,项目区的土层中砾石较多,土壤的含量相对较少,同时施工期时间短,这能减弱水土流失的发生。3.1.6 施工期污染汇总根据对施工期污染的分析,施工期污染源汇总见表3.1-5。表3.1-5 施工期“三废”污染汇总表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施工场地扬尘少量少量燃油废气少量少

33、量水污染物混凝土养护废水废水量30t0tSS300500mg/L,0.0090.015t0tpH10140t生活污水废水量197.1t197.1tCODCr250mg/L,0.049t250mg/L,0.049tSS100mg/L,0.02t100mg/L,0.02tBOD5100mg/L,0.02t100mg/L,0.02tNH3-N35mg/L,0.007t35mg/L,0.007t噪声噪声施工器械噪声8295dB(A)70dB(A)固废生活垃圾生活垃圾3.854t3.854t建筑垃圾建筑垃圾22.25t22.25t弃方弃方19059m319059m33.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3.2.1

34、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因为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的市政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各种物资的输送、取用不便,所以建设单位不在项目区内设置餐厅,其工作人员和游客所需的食品全部来自于附近乡镇上已经烹调好的食物。另外,进入公园内的游客必须全部换乘公园的区间车电瓶车。 因此,项目区内不会产生油烟,也基本上不会产生汽车尾气,其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垃圾收集点、厕所及污水收集池产生的恶臭。垃圾收集处的垃圾含有各类易发酵的有机物,尤其是在气温较高时,如果管理不当,垃圾在堆存、运输过程中会散发出较难闻的恶臭气体,这些恶臭物质主要包括氨、硫化氢、硫醇类、酮类、胺类和醛类等。但是,因为本项目位于慕士塔格峰的冰川下,海拔约40004500

35、m,气温较低,生活垃圾不容易腐败;另外,公园内的工作人员将及时清理垃圾,并对打包好的垃圾进行密封再运往塔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建设单位拟通过采取这些环保措施将恶臭扼杀在源头。公厕产生的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H2S和NH3,主要来源于大便器内积粪、小便器内积存的尿液和附着的尿垢。H2S、NH3和臭气的产生量、产生浓度,与厕内卫生条件、通风条件、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本项目拟建的公厕如能按国家有关卫生要求,保持厕内清洁,则公厕排放的H2S和NH3等恶臭污染物极少,公厕外H2S和NH3浓度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中二级标准,恶臭污染物经扩散、稀释,不会对公厕周边环境造成恶臭污染。

36、污水收集池中的恶臭来源于污水本身的气味,或其放置过久时发酵而散发的化学物质,主要种类有:硫化物、氨、硫醇、甲基硫、甲硫醚、粪臭素、酪酸、丙酸等。因为本项目产生的废水量较少,且其采用密闭的铁箱埋设于地下进行收集,所以其产生的恶臭气体极少。3.2.2 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期所排污水主要包括工作人员和游客产生的生活污水,总的产生量为144.075m3/a。建设单位拟在产生污水的入口服务区和旅游服务区各设一个污水池收集废水,再将其由污水车运至塔县污水处理厂(氧化塘)进行处理。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见表3.2-1。表3.2-1 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污染物CODCrSSBOD5NH3-N产生

37、浓度(mg/L)25010010035产生量(t/a)0.0360.0140.0140.005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mg/L)500400300-3.2.3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是游客的汽车和公园电瓶车出入停车场和在公园道路上行驶时的交通噪声。根据类比调查,车辆噪声源强见下表3.2-2;根据预测计算,车辆噪声的达标预测结果见表3.2-3。 表3.2-2 电瓶车噪声源源强车型运行状态噪声值*dB(A)小型车怠速行驶59-76正常行驶61-70鸣笛78-84中型车怠速行驶62-76正常行驶62-72鸣笛75-85大型车怠速行驶65-78正常行驶65-8

38、0鸣笛75-85注:*车距为7.5m处的等效声级。表3.2-3 噪声达标距离预测表噪声源源强dB(A)预测达标距离(m)昼间夜间车辆低速行驶632.517.94车辆启动8222.3970.79车辆鸣笛8531.62100根据以上预测结果,车辆低速行驶时距离声源2.51m时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昼间标准的要求,因此昼间车辆在低速行驶过程中对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夜间由于公园停止营业,几乎无车辆在公园内行驶,对周围声环境几乎无影响。根据预测结果,对本项目区内声环境影响较大的是车辆启动和鸣笛噪声。公园内执行1类标准,因此,昼间车辆启动处22.39m和鸣笛处31.62m方可

39、满足环境标准的要求,而夜间则分别要70.79m、100m外才可满足标准的要求。但是,因为该公园的面积较大,项目区周边无居民区,因而不会对公园边界外的居民造成影响,不过对野生动物的活动和栖息有一定影响。因此,公园需加强对车辆的管理,提醒公园区间车的驾驶员和自驾游司机如无特殊原因,禁止鸣笛或将车辆的喇叭声音量调低,避免惊吓附近的野生动物。另外,公园内的工作车辆尽可能避免夜间在公园内行驶。(2)社会活动噪声本项目的社会噪声主要来源于游客的交谈噪声。游客活动噪声源强很小,根据类比调查的平均声级大约在5565dB之间,其噪声经距离衰减后可以低于60dB,对项目内部产生的影响较小。3.2.4 固体废弃物环

40、境影响分析项目区运营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生活垃圾、环保公厕内秽物。其中,本项目在旅游服务区的游客中心设置有医务室,主要为有高原反应的游客提供吸氧袋,并对该类游客进行高原反应知识的讲解,帮助其放松心情,采取一些简单的行为指导,缓解高原反应症状。因此,在医务室内的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废吸氧袋,根据医疗废物分类名录中对医疗废物的定义和分类,废吸氧袋不具有直接或间接传染性、毒性以及其它危害性,因此不属于医疗废物,其可以和生活垃圾进行一同处理。(1)生活垃圾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的工作人员20人,其运营后接待的游客数量按其可接待的最大人数300人/a计,同时公园每年运营300d,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

41、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对五区3类城市中城镇居民生活垃圾产生系数的给定:0.44kg/人d,则年产生活垃圾2.772t。本环评建议在项目区设置分类垃圾箱(分可回收、不可回收两种垃圾箱),垃圾箱内的垃圾应及时清理、打包密封,再由公园内的工作人员运往塔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2)环保公厕秽物公园旅游服务区的公厕为机械打包型环保公厕,因此人如厕时的粪便和尿液全部被打包再运走。工作人员和游客在此公厕内产生的秽物以250g/d计,则其全年产生的环保公厕秽物为1.575t。本环评建议建设单位可与项目区附近的养殖场签署协议,将此类秽物运往养殖场内的堆肥场进行堆肥,或倒入沼气池进行发酵。3.2.5 生态环境影

42、响分析(1)对植被的影响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的建设,因土地使用功能的变化,也将带来项目区植被的改变。一方面游客践踏植被造成磨损,伤害植被的叶片、茎秆、根茎组织;另一方面可以造成土壤紧实,改变土壤中气体、液体组成和根系的分布,进而影响植被的生长。公园应设置标志牌一方面提醒并引导游客选择正确的旅游路线,另一方面告诫游客应保护公园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生态环境,从而规范游客行为。(2)对土壤的影响随着客流量的增加,游人践踏植被和土壤的概率增加,如不加以宣传教育,将使地表裸露、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板结程度增加、水分下渗透能力降低,游客流量增加而引起水土流失;游客丢弃的塑料制品,易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微

43、生物活动减弱,从而改变土壤理化性质。(3)对水环境的影响随着公园的运营,游客量增加,如果其遵守公园的规章制度,爱护生态环境,本身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大。但是,若有部分游客在绿弓湖嬉戏、游水、抛洒生活垃圾等,在冰雪融水径流处洗手、抛掷垃圾等,则会污染地表水体。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地表水受污染,地下水的水质则也会下降。(4)对动物的影响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对景区的野生动物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影响。随着景区的建成,人工廊道和斑块正式嵌入基质,动物领地、觅食范围等受到压缩;同时,随着游客进入景区,其近距离观赏、拍摄、饮食、旅游机动车辆的鸣笛和游人嘈杂声等活动,将对野生动物产生影响。(5)

44、生态系统完整性分析开发建设项目应尽可能维护区域生态的完整性,生态完整性评价开发建设项目对区域植被的完整性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完整性的影响两个方面。1)区域植被的完整性本项目的建设减少了生态评价区内的植被面积和植物生物量,但是不会改变区域的优势种,不会导致该区域内植物种类的减少,不会改变大区域内的植被分布,因此区域植被的完整性较高。2)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的运营和施工不会切断地域的连续性;不会减少植物的种类,不会影响植被的群落结构,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极小;不会引入外地物种,不会造成物种入侵,不会影响该区域生物组成的协调性。其次,项目区在施工期间的环境条件匹配较差,但施工结束

45、后,生态系统逐步进入正常状态,环境条件的匹配也进入优良状态。另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公园建设过程中没有受到阻碍。3)生态系统完整性等级划分目前,关于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等级划分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环评引用Schmutz&Muhar的划分方法。表3.2-4 本项目生态评价区域内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等级标准变化生态系统完整性优势种(高山娟蒿、驼绒藜、短花针茅)没有灭绝高自我持续的物种没有灭绝高植被区域变小适度伴生种的数目没有损失高伴生种的组成没有变化高生物量和密度轻微变化好种群年龄结构几乎没有变化高通过以上表格可知,本项目的生态系统完整性高,基本上能维持其原有的状态。(6)景观影响分析项目建成后,因工程施工而遭到破坏的地形、植被的防护工程、恢复工程以及绿化工程同时竣工,消除了因工程施工对区域景观环境的不利影响。建设项目在营运期对景观环境产生直接影响仅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