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公益项目建议书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2749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公益项目建议书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环保公益项目建议书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环保公益项目建议书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环保公益项目建议书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环保公益项目建议书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保公益项目建议书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公益项目建议书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建议书项目编号:(不填)项目名称: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行业主管部门:项目建议单位:联 系 人:联系电话:E-mail:二O一三年 四月三日填 写 说 明1本建议书为申请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的主要文件。各项内容必须认真填写,表内栏目不能空缺,无此项内容时填“/”。2项目编号说明编号位数14位57位810位编号含义年度行业主管部门编号流水号示例2008332001释义2008水利流水号为1行业主管部门编号:332水利部 361卫生部 326农业部 432国家林业局418国家海洋局 416中国气象局46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419中国地震局467国家环境保

2、护总局 334国土资源部42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3“项目名称”要简洁、明确,字数不超过20个汉字。4“项目基本信息表”的“内容摘要”包括项目的目标、工作内容及预期成果。5建议书总篇幅建议控制在5000字以内。6书面申报材料一式五份,A4纸打印。项目基本信息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所属行业环境保护部经费概算598.58万元实施周期 3 年所属领域能源R环境 农业 材料制造业交通运输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人口与健康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与其他社会事业项目与纲要的衔接性R明确列入纲要 环境 领域 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 优先主题基本属于纲要 领域 优先主题的范

3、畴其他(请说明)项目定位应急性R培育性基础性创新类型原始创新R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完成时的应用类型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形成规模生产能力R局部试点示范较大范围推广应用内容摘要(500字以内)针对地下水中铬具有迁移性能强、易扩散、高致癌性,缺乏有效的防控技术与方法等问题,选取铬污染行业(如铬盐厂、皮革厂等)所造成的典型地下水铬污染区域,研究分析地下水铬污染赋存状态与扩散模式,筛选铬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的特征参数与模型;综合所筛选的关键特征参数,提出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基于国内外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信息分析,筛选适宜于我国地下水铬污染防控的关键技术,构建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框架,研发

4、经济适用型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提出典型区域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模式,且针对典型地下水铬污染场地特性,形成特异的防控技术方案,并申请相关专利4-5项。开展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条件分析,提出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筛选方法;选取项目组前期已参与过的国内典型铬污染场地(青海海北铬盐厂、湖南湘乡铁合金厂等)做为示范研究对象,通过示范性研究,制订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形成防控技术方案,为区域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项目承担单位的建议牵头承担单位建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其他承担单位建议: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一、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需求分析1项目立

5、项的必要性(一)重金属铬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大铬是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铬盐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冶金、颜料、鞣革、电镀、医药、有机合成、染料、玻璃、石油开采等工业部门具有广泛的应用,涉及国民经济约15%的商品品种,具有不可替代性。我国铬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主要集中在铬盐行业和皮革行业。其中,铬盐行业主要以毒性更大的六价铬排放为主,环境风险非常大。皮革行业主要以三价铬为主,三价铬的活性和毒性比六价铬小很多。建国以来,我国先后有63家铬盐生产企业,由于污染严重,这些企业纷纷关停转产。截至2012年底,国内还有铬盐生产企业14家,年生产铬盐30多万吨。每年新产生83.5万吨铬渣,铬渣中含有约1%的六价铬,

6、由此估算,年排放六价铬近1万吨,由此可见,铬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非常大。皮革行业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排放的含铬废水和含铬污泥间接对地下水造成影响,我国由于受工艺限制,制革业用水量较大且循环利用率低,一般为60-80 m3/t盐湿皮,约为发达国家的2倍。按照1t原料皮估计,就会产生5-6kg的铬,经估算,我国制革业年产生废水1.4亿t,年排放总铬(以三价格计)为1000 t左右,铬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二)地下水环境中重金属铬污染严重自然条件下,铬主要以六价铬(Cr(VI)和三价铬(Cr()两种氧化状态存在。其中,Cr(VI)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水溶性强,在土壤团粒上吸附能力差,具有很高的迁

7、移性;而Cr()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只有在很高浓度下才表现出生物毒性。在pH 5.5-11.5范围内,Cr()可以形成稳定的氢氧化物,并以沉淀析出的形式包裹在土壤团粒上,极大地降低了其迁移性。由于过去人们环保意识薄弱,铬渣乱堆乱放现象非常普遍,以及铬盐生产工艺环保措施不够,导致铬渣堆放场地和原铬盐生产厂区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根据项目组前期对全国部分区域地下水铬污染状况的调查的结果显示(见表1,我国铬污染区域的地下水污染非常严重,浓度高达数百mg/L,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3类水质要求的0.05 mg/L上万倍。表1典型铬污染区域地下水污染状况场地名称地下水

8、污染浓度(mg/L)地下水埋深(m)包头韩庆坝铬污染场地176.243.1青海海北铬盐厂 417.8 15 青岛红星化工厂718 10湖南湘乡铁合金厂731.51.7河南义马铬盐厂 209.5 (三)重金属铬污染危害影响突出Cr()毒性是Cr()的100倍,具有致癌、致畸及致突变作用,对免疫系统有一定影响,会引起铬疮、鼻中隔靡烂、血铬、肺癌等多种疾病,易引发慢性中毒;同时会使幼苗发育受阻,产量降低,植株死亡,并对种子发芽、细胞分裂具有抑制和毒害作用,被美国 EPA 认定的19种环境优先污染物。铬渣中含有大量水溶性六价铬及致癌物铬酸钙,铬渣的长期堆存过程中经雨水刷洗,导致六价铬会随雨水渗入地下,

9、造成地下水污染,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铬盐行业发生的污染事件频发,主要污染事件归纳如下:1)2003年重庆某厂因污染嘉陵江列为环保部当年重大污染事件之首。 2)2006年山东某厂和青海某厂同时列为环保部当年十大污染事件。 3)2007年甘肃某厂铬酐在运输过程中起火,造成甘肃民乐某地大面积民田污染。4)2007年广州某化学品仓库起火,其原因是某厂铬酐包装作假,铬酐自燃。5)2009年湖南某厂发生违法倾倒铬渣导致水污染事件。 6)2010年甘肃某厂、陕西某厂同时列入环保部当年十大污染事件。7)2011年云南某厂发生违法倾倒铬渣污染水库事件。 2课题实施能够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目

10、前我国地下水铬污染的趋势日益严重,已经给工农业生产和饮水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地下水铬污染区域100多处,分布在全国24个省,如青海海北铬盐厂导致下游东大摊水库铬污染,该水库原为西宁市饮用水源地,因污染改变用途;湖南湘乡铁合金厂因铬的迁移导致湘乡市的地下水被严重污染。因此在我国全面开展的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提出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制定基于风险的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方案,指导和促进全国地下水铬污染的风险防控工作的推进。这对于改善我国地下水质量,维持水资源平衡,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意义和环境意义非常重大。课题的设立针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战

11、略的重大环境需求,符合国家重大环境与资源优先保护政策,属于国家环境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研发适于我国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控管理方法,可为有效评估和防控我国地下水铬污染、降低环境风险、以及保障饮用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各地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和防控技术的推进,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同时显著提升当地的投资环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二、项目目标及主要任务1主要目标(一)总体目标针对地下水中铬具有迁移性能强、易扩散、高致癌性和缺乏有效的防控技术与方法等问题,研究揭示地下水中铬的化学形态与迁移过程,建立铬在地下水中迁移特征参数与模型,提出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方法,研发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提出地

12、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框架,建立系统的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筛选与评估方法,形成基于风险评估的地下水铬污染控制技术方案,编制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为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二)年度目标本项目拟在3年内完成。(1) 2014年1月2014年12月 全面开展典型场地地下水铬污染污染现状调查,分析其污染特征及污染过程,诊断地下水铬污染主要成因和趋势,编制典型场地地下水铬污染调查报告,建立铬在地下水中迁移特征参数与模型;收集、归纳、整理国内外成熟的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形成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框架。(2) 2015年1月2015年12月 建立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并对典型场

13、地地下水铬污染进行风险评估;基于关键技术框架及风险评估结果,研发经济适用的地下水铬污染控制技术,构建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筛选和技术有效性综合评估方法;研发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以青海海北铬盐厂、湖南湘乡铁合金厂为示范研究点,选择适宜的监测、阻控、修复技术,开展示范研究点的前期准备工作。申请相关发明专利12项。(3)2016年1月2016年12月 进一步进行示范性研究,评估不同技术的适用条件与经济可行性,编制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形成防控技术方案。申请相关发明专利23项。2研究与开发任务与内容2.1研究重点与开发内容(一)地下水铬污染化学形态与迁移转化特征调研典型涉铬行业企业地下水污

14、染状况,对含铬污染物进行特征分析和分类,提出优控地下水铬污染源清单;对铬污染场地进行分类。结合对地表特征、气候、土壤介质特征、包气带地层特征等指标的评价研究,解析地下水铬污染与污染源特征、土壤包气带特征的关系,研究地下水铬污染的化学形态与迁移转化规律。(二)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初步提出了基于定量评价(数值模拟)的两阶段铬污染地下水风险评估方法。自上而下对铬污染地下水的环节进行评估,通过对上一环节的风险判定,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下阶段的风险评估;通过对风险大小的界定,确定风险状况;通过敏感性分析,识别关键控制环节。最终,编制铬污染地下水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三)基于风险评估的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优

15、化组合方案对现有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进行归类,筛选比较适宜于我国地下水铬污染防控的关键技术,提出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框架。构建地下水铬污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防控技术筛选方法,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有效性评估方法,并对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进行技术优化与集成,形成基于风险评估的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优化组合方案。(四)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发研究地下水铬污染预防措施,研究开发基于污染羽扩散控制的原位药剂稳定过程强化+渗透反应墙被动控制技术。特别针对受铬渣污染严重、pH值和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下水系统,研制原位稳定化高效药剂,提出系统的原位稳定过程强化技术;针对目前国外渗透反应墙中常用的铁系

16、材料普遍存在的反应效率低、易板结堵塞等问题,结合前期工作基础,研制新型渗透反应墙高效改性材料;同时,计划实验研究与评估以上研制的高效还原剂还原六价铬所生成的还原产物-三价铬在复杂现场条件下的修复风险;最后,总结工程应用设计参数,并通过场景模拟研究对工程设计参数进行验证。(五)铬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控示范研究分析与防控技术方案编制选取项目组前期已参与过的国内典型铬污染场地(青海海北铬盐厂、湖南湘乡铁合金厂等)做为示范研究对象,对项目组前期已经完成的抽出-处理示范工程进行补充实验,补充完善包括包气带入渗阻隔控制技术和污染羽扩散控制的原位药剂稳定过程强化+渗透反应墙被动控制技术在内的示范工程,对示范工程

17、进行针对性的运行状况调试和研究,并结合上述研究建立的风险评估方法评估上述四项技术对地下水铬污染控制的效果。最后,对铬污染地下水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修订和验证,完善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最终编制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方案。2.2研究方法(一)地下水铬污染化学形态与迁移转化特征在室内开展典型因子的土柱迁移实验、静态吸附实验、土样背景值含量测定等实验,结合土壤中的理化参数和水分特征曲线参数测定结果,研究地下水铬污染的化学形态。拟以内蒙古黄河铬盐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蓝义马铬化学有限公司等三家铬盐生产企业所在区域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同位素示踪源解析技术、GIS技术以及数理统计

18、(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开展地下水铬的化学形态与迁移过程分析研究,构建地下水铬污染的特征参数体系。图1 地下水镉污染化学形态与迁移转化特征研究第二个阶段:详细风险评估(二)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建立多种定量评价模型,考虑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分为两个阶段,即筛选性风险评估和详细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判定是否需要采取污染控制和修复措施。对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识别关键控制环节和指导修复方案的筛选。最终研究编制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三)基于风险评估的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优化组合方案调研国内外典型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及修复技术工艺,并形成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框架

19、,总结各种技术在修复能力,施工工艺,技术条件与参数,修复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结合地下水铬污染特征,评估地下水铬污染修复技术的特点、适用条件和范围、防控效果、经济效益,构建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筛选方法和优化组合方案。根据上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筛选方法,筛选出适宜特定场地的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对已有防控技术的缺陷进行补充,并在实验室验证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对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进行技术优化与集成,研发出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图3 基于风险评估的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优化组合方案(四)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发研究不同防渗材料对包气带中六价铬的阻隔效果,建立包气带入渗阻隔控制模拟预测

20、方法,提出包气带入渗阻隔控制技术方案。研究抽出-处理技术、发基于污染羽扩散控制的原位药剂稳定化+渗透反应墙被动控制技术。图4 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发 (五)典型铬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控示范研究分析与防控技术方案编制 目组前期已参与过的国内典型铬污染场地(初步选定青海海北铬盐厂、湖南湘乡铁合金厂等)作为示范研究对象。对气带入渗阻隔控制技术示范工程,总结抽出处理示范工程的运行效果,污染羽扩散控制的原位药剂稳定化+渗透反应墙被动控制技术示范工程,评估上述四项技术对地下水铬污染控制的效果,完善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编制铬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控示范研究分析与防控技术方案。评估上述四项技术对地下水铬

21、污染控制的效果完善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图5铬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控示范研究分析与防控技术方案2.3技术路线图6 地下水铬污染化学形态与迁移转化特征研究技术路线3项目的技术关键、技术难点、创新点3.1拟解决的关键技术(一)地下水铬污染化学形态及影响因子的量化; (二)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技术;(三)地下水铬污染关键防控技术框架。3.2创新点(1)建立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技术体系;(2)提出针对不同场地特征的地下水铬污染综合防控技术及技术优选方法。4考核指标和预期成果4.1预期成果:(1)建立铬在地下水中迁移特征参数与模型;(2)编制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报告;(3)开发2-3项地下水铬污染防

22、控关键技术;(4)构建提出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框架;(5)提出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方法;(6)编制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7)发表论文8-10篇,申请专利3-5项,编写专著1部,培养研究生3-5名。4.2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铬在地下水中迁移特征参数与模型;(2)开发2-3项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3)编制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建议稿);(4)提出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框架;(5)编制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三、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国内现有工作基础1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与现状、专利等知识产权及相关技术标准情况分析。目前铬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技术,根据技术原理主要分

23、为六大类,即基于地下水流场控制的抽出处理法、渗透性反应墙活性材料被动治理法、电动力学治理法、强化微生物修复法、注射活性物质原位还原稳定化法、帷幕灌浆隔离控制法等。归纳起来,国外常用技术的优缺点如下表2所示。常用技术优点缺点抽出-处理技术能够较快控制污染,是应急处置技术有工程应用,对水文地质要求高,工期长,不适合土壤吸附能力强的地区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原位技术,二次污染小工程地质要求简单,无裂隙层存在,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投资少和二次污染小治理周期长,需要开发能耐低温、缺氧、强碱性、强氧化性的菌种注射活性物质原位还原稳定化技术投资少和二次污染小需要对地下水流场和水文条件进行非常详细的调

24、查和布置,易导致水文流场变化引起污染泄漏,治理不完全渗透性反应墙活性材料被动治理技术二次污染小常用铁系反应材料,但铁系材料利用率低和易板结问题;需要开发高效活性材料帷幕灌浆隔离控制技术简单,快速,治理面积大一种暂时的措施,而不是根本意义上的“治理”技术,要最终消除污染,需要采取其他的技术方法美国铬污染场地及地下水治理工程案例如下表3所示。由此可见,美国铬污染地下水修复应用较多的是:原位还原稳定化技术、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渗透反应墙技术和隔离控制技术。但目前国内对上述技术的适用条件、二次污染控制手段和方法、经济成本等条件还不清楚,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国外常用技术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研

25、发与示范研究,编制相应的技术导则,为国内铬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治理提供指导。表2 国外铬污染场地修复治理案例场地名称/州技术名称辅助技术污染因子Elizabeth电镀厂,CA渗透反应格栅CrChemtronic,NC隔离控制地下水抽出处理Cr,PbIndustrial Waste Control, AK帷幕灌浆隔离控制地下水抽出处理Cr,As,Cd,Pb联合铬制品公司,OR渗透淋洗系统地下水抽出处理CrDeRewal Chemical, NJ药剂还原稳定化地下水抽出-处理Cr, Cd, PbBypass 601, NC药剂还原稳定化隔离封盖,地下水抽出-处理,后植被修复Cr,PbWindsor木材

26、处理厂,CA灌注多硫化钙原位还原稳定化CrValley木材处理厂,CA焦亚硫酸盐原位还原稳定化CrFrontier Hard Chrome, WA注射连二亚硫酸钠原位还原稳定化CrCoast木材防腐厂,CA多硫化钙原位还原稳定化CrTownsend链锯厂,SC硫酸亚铁原位还原稳定化Cr国家对铬盐行业铬污染治理相关的研究非常重视。近年启动的铬相关课题主要有:1)863项目含钒铬工业废渣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万吨级示范工程;2)863重点项目课题“铬渣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设备研发与示范”;3)863计划“铬盐清洁工艺与集成技术”项目;4)“铝/铬亚熔盐清洁生产共性关键技术”下设的“亚熔盐法氧化铝清洁

27、生产/赤泥源头减污关键技术与应用集成系统”等。各地区的铬污染治理技术开发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国内针对铬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控方面,处于探索阶段。青海海北铬盐厂、重庆民丰化工厂、济南裕兴化工厂、青岛红星化工厂等部分区域开展了前期污染防控技术方案研究,国内还缺乏污染防控技术工程。因此,有必要针对国内外常用的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并开展工程示范研究,最终编制出铬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导则,为全国各地铬污染地下水的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指导。2国内现有工作基础(主要从国内技术基础、研发力量等方面阐述项目的可行性)。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前期对铬渣、铬污染土壤和铬污染地下水的基本情况开展了

28、大量的调研和污染防控技术研发工作。主要有:(1)协助国家发改委和原国家环保总局编制完成了全国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已颁布实施;(2)主持完成了全国铬渣污染综合整治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的起草编制,已颁布实施;(3)国家863重点课题铬渣污染土壤铬渣污染场地识别评估及原位淋洗(技术和设备)示范工程进展顺利;(4)国家重金属专项青海海北铬盐厂铬渣污染场地土壤异位处理与配套的水处理工程示范项目进展顺利;(5)重庆民丰化工厂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治理技术方案已完成验收;(6)青岛红星化工厂铬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验收;(7)内蒙古包头市韩庆坝地区铬渣污染治

29、理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验收;(8)湖南湘乡铁合金厂铬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技术方案项目进展顺利。在上述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完成了:(1)开展完成了湖南湘乡铁合金厂铬污染地下水调查、青海海北铬盐厂铬污染地下水调查、重庆民丰化工厂铬污染地下水调查工作;(2)针对地质特性和国外的资料调研情况,初步探索了基于流场控制的地下水抽提-地表处理技术,并在青海海北铬盐厂建成了并初步探索了示范工程运行研究,申请发明专利1项;(3)针对渗透反应墙,研究开发了一种高效处理含铬地下水的活性材料,申请发明专利1项,正在积极推进示范工程研究工作;(4)此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铬污染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控相关论文20余篇

30、。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针对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开展技术工程可行性和关键控制因素研究,下一步根据本项目的要求对成果进行总结,能够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完成。四、技术、经济效益及成果共享方式1技术、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本研究将在铬污染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铬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模型,评估和预测铬在地下水的时空变异规律、范围、事故风险指数和事故概率,实现因铬进入地下水而引起的地下水污染事故的预警,减少和预防污染事故发生而增加的经济投入,同时本研究提出的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和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框架可以提高我国的风险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保障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2成果社会共享方式和

31、范围本工艺项目的成果主要是为国家环境保护决策部门、环境现状监测部门、生态环保相关研究领域提供数据平台与理论支持,用于促进非盈利性的科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管理研究等公益事业,属于公益性共享,其共享范围为全社会,成果用于提升全社会大多数成员的社会利益。五、实施年限、经费概算与资金筹措1年度计划、阶段目标(1) 2014年1月2014年12月 全面开展典型区域铬污染源及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诊断典型铬污染区域地下水主要污染问题、成因和趋势,编制典型铬污染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收集、归纳、整理国内外成熟的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筛选提出经济适用的污染防控技术方法。(2) 2015年1月2015年12月

32、 建立典型铬污染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并进行风险评估;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形成基于风险的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框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4篇以上,申请相关发明专利12项。(3)2016年1月2016年12月 结合典型铬污染典型区域地下水污染源调查结果及其区域水文地质特征,构建地下水防控技术筛选和技术有效性综合评估方法;以青海海北铬盐厂、湖南湘乡铁合金厂为示范研究点,针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筛选适宜的监测、阻控、修复技术并进行示范,评估不同技术的适用条件与经济可行性,形成典型铬污染区域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评估方法,编制典型铬污染区域区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在国内

33、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篇以上,申请相关发明专利23项。项目的实施年限为2014-2016年,共3年。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如下:表3 项目实施计划 进度安排工作内容2014201520162468101224681012246810121典型铬污染区域地下水污染源特征与迁移转化规律研究典型区域地下水铬污染状况调查铬在地下水中迁移特征参数2典型铬污染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地下水铬污染风险评估方法3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筛选方法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筛选方法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4 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方案研发经济适用的控制技术关键技术框架的提出与优化集成2经

34、费概算(概要说明项目经费概算情况)。 表4 项目经费预算表 单位:万元序号预算科目名称合计专项经费自筹经费(1)(2)(3)(4)1一、经费支出598.58598.580.002(一)直接费用513.77513.770.0031、设备费99.1099.100.004(1)购置设备费43.8043.800.005(2)试制设备费41.5541.550.006(3)设备改造与租赁费13.7513.750.0072、材料费61.9961.990.0083、测试化验加工费77.4277.420.0094、燃料动力费20.7720.770.00105、差旅费72.6872.680.00116、会议费26

35、.4526.450.0012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20.6420.640.0013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49.7249.720.00149、劳务费66.9266.920.001510、专家咨询费18.0818.080.001617(二)间接费用84.8184.8118间接费用84.8184.8119其中:绩效支出比例(最高限额5%)20二、经费来源211、申请从专项经费获得的资助598.58598.58/222、自筹经费来源/23(1)其他财政拨款/24(2)单位自有货币资金/六、必要的支撑条件、组织措施及实施方案1必要外部支撑条件本项目需要对我国典型铬污染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进

36、行监测、调查、数据收集,需要必要的野外监测仪器、探测系统等。构建地下水铬污染预测预警系统时,需要引进地下水铬污染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全套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监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承担单位密切配合,以科学技术和有效实用为宗旨,切实做好本项目的研究工作。2项目承担单位建议本项目建议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3组织实施方案与管理措施(1)项目负责人夏训峰,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博士,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后,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环保公益性专项课题各1项;参与社会公益项目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场地下水暴露评估和分级管理技术研究、地下水污染监控与环境风险管理技术集成与对策研究

37、、农业活动区农药污染地下水风险评估与系统管理技术研究(201109009)、“简易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评价”、 2013年环保部公益项目“地下水源强评价、分类与防控”和 “863”计划课题“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阻断与修复技术及装备研究”、 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等项目调查。(2)项目内部分工本项目分为5个子课题1)地下水铬污染化学形态与迁移转化特征研究;2)地下水铬污染风险指标和评估方法;3)基于风险评估的地下水铬污染防控技术优化组合方案;4)地下水铬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发;5)铬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控示范研究分析与防控技术方案编制。(3)组织实施方式本项目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申请。

38、实行分级管理,实行课题和子课题分层负责制。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本项目的主持单位,总体负责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把握工作进度以及项目总体集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同时负责子课题四和子课题五的研究工作。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作为项目协作单位,负责完成子课题三的研究工作。3、北京师范大学作为项目协作单位,负责完成子课题二的研究工作。4、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作为项目协作单位,负责完成子课题一的研究工作。5、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项目协作单位,负责完成子课题四的研究工作。七、专项经费管理咨询委员会的推荐意见(与本行业有关已承担或正在承担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之间的关联联系请作出说明)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与建议的项目承担单位有关已承担或正在承担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之间的关联联系请作出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