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态安全导学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762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生态安全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生命生态安全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生命生态安全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生命生态安全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生命生态安全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生态安全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生态安全导学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认识毒品家族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毒品。2、了解毒品的分类及名称、特点。3、了解艾滋病各发展时期的特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提出自读要求 1、什么是毒品? 2、艾滋病病毒的特点是什么?了解艾滋病的发展时期。三、交流 1、艾滋病的医学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艾滋病病毒引起。 2、艾滋病是一种致死性疾病,不可治,但可预防。 3、艾滋病病毒的名称及特点。 4、艾滋病的两个发展时期:潜伏期和发病期。四、小结五、完成作业艾滋病的危害与预防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艾滋病及艾滋病的历史、传播漫延趋势、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充分认识其危害的严重性。2、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艾滋病的致病原理、发

2、病的两个基本阶段及其特征、主要的传播渠道、HIV病毒的基本特性、有效而有限的治疗方法及昂贵的治疗费用等知识,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艾滋病是一种目前无法治愈能致人100死亡的慢性病,只有积极进行预防才能有效地避免感染艾滋病。3、使学生了解全社会关心、爱护和善待艾滋病人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的生活中积极的善待他们,避免各种歧视、打击行为的发生。4、使学生学会和掌握正确的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教学的重点:1、艾滋病的危害。2、艾滋病的预防。三、教堂的难点:艾滋病的预防四、教学方法:讲述、板书、游戏、图片展示等五、授课时间:两课时六、授课内容:(一) 什么是艾滋病1、(提问)对于艾滋病

3、这种疾病,同学们也许并不陌生,有关它的道听途说的小道知识也许还不少,那么我想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已经知道的、听说的、无论正确与否的一些知识,大胆地回答一下:什么是艾滋病?(根据学生回答的结果,进行更正并做出正确的回答)艾滋病由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一种能够致人最终死亡的传染性疾病。1)艾滋病病毒的全称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2)艾滋病的学术全称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为“AIDS”,我们所说的“艾滋病”就是这个缩写的音译。2、艾滋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目前无治愈且能最终致人死亡的慢性病,一般从病毒侵入人体到最后死亡,一般要经过6到8年的时间,最长的达20多

4、年。3、目前对艾滋病进行治疗的手段和药物不多,疗效也极为有限,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艾滋病病人的生存状况,延长其生命(一般可达10到12年),但最终无法彻底治愈和挽救其生命,且药物治疗的费用极其昂贵,每年仅药物治疗的成本从几万到十几万元不等,且还要承受由此而带来的在心理、身体、失业、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等的压力,一般的个人和家庭难以承受,对社会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掌握艾滋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地对艾滋病进行预防,是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人,共同把艾滋病拒之门外。(二) 艾滋病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1、艾滋病的传播、漫延与发展1

5、)1980年,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在美国被发现,1981年被确认为新病种;2)1985年,中国首例艾滋病病例在我国首都北京被发现和确认;3)2002年,全世界艾滋病感染人数达3650万;4)2003年末,我国向世界公布的艾滋病病毒染人数已经达到100万;5)目前世界上艾滋病感染者最多的国家是南非,感染人数达540多万,其次是印度,感染人数约513万,中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居亚洲第二位,世界第十四位。6)在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省份是云南,其次是新疆,广西名列第三名,感染人数多达近五万人,南宁市已经发现的感染人数有2000多人。7)2006年新增艾滋病感染人数约290万人,平均每天约新增加的

6、感染人数为1万人。可见,艾滋病的传播、漫延和发展的形势十分严峻,艾滋病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的周围,如不及时地加以有效控制,到2010年,我国的艾滋病感染人数将达到1000万。因此,加强教育,掌握防控知识,制止艾滋病的继续漫延,刻不容缓。2、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对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经济和长远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世界上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最高、感染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地区集中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国家和地区,其人口仅占世界的10,却集中了世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70,其中一些国家如乌干达、刚果、肯尼亚、津巴布韦等国家,青壮年人口的感染比率达到了2040多,人口的平均寿命也因此从原来的岁左右减少

7、到了多岁,严重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威胁到这些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多年的建设成就也因此毁于一旦。这些国家的前车之鉴,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不重视和预防艾滋病,必将要铸成千古遗恨,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只要采取了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了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艾滋病的传播和扩散是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的,以第一个发现艾滋病的美国为例,由于加强了对国民的防艾教育,采取了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其目前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仅为万人左右。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说过:如果中国的艾滋病感染人数达到1500至3000万人,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将丧失殆尽。因此

8、,重视对艾滋病的预防,提高国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刻不容缓。(三)艾滋病及其特点1、艾滋病的致病原理: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它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发起攻击,使人体中能有效抵御外来疾病入侵的“健康卫士”白细胞被大量的破坏,经过一定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彻底瘫痪,人体就完全失去了对许多外来入侵疾病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使一些原本很难让人发病的致病菌(毒)能在人体毫无抵抗能力的的情况下,大肆入侵并在人的身体中大量繁殖,使人产生反复性发作无法治愈的腹泄、肺炎、高烧、皮肤癌等各种疾病,不断地破坏人的各种生理组织、器官和机能,从而使人的各种器官和功能发生衰竭,最后致人死亡。2、艾滋病的起源:对于

9、HIV病毒最初是从何处传染到人身体上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但多数研究者认为其起源于非洲,主要是由某些非洲的土著民族接触或使用了一种血液中带有HIV病毒的非洲绿猴的血液后,使HIV病毒传染到人的身体上,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开来。3、艾滋病发病的两个阶段: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感染者):当HIV病毒侵入到人的身体里面之后,由于HIV病毒的数量一般还远未繁殖达到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的程度,人的免疫系统和各种生理机能和功能尚能正常运转,故上述的一些外在的病理特征并未显现,这一阶段的感染者就叫做HIV感染者。特点:HIV感染者从外表上看与正常人没有什么差别,各种日常活动均能照常进

10、行,但却已经具有了传染性。HIV感染者携带病毒并保持外在健康状态的时间平均为57年,短的只有几个月,最长的达20年。2)艾滋病患者(AIDS患者):当侵入人体的HIV病毒经过一定时间的繁殖并将人体的免疫系统破坏到一定程度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崩溃,失去对人体的保护作用,各种各样平时极少使人生病的致病菌(毒)就能先驱者长驱直入地进入人的身体,使多种疾病在人体中反复发作,显现出许多明显的外在特征,如肺炎、高烧、腹泄、体重严重下降、皮肤癌引起的皮肤溃烂等,并且难以治愈,最终会使人的各种器官和功能发生衰竭并最终导致人的死亡。这一个阶段的感染者就叫做艾滋病患者(AIDS患者)。特点:患者具有传染性患者的

11、外在特征十分明显,身体状况极差,难以自行维持各种正常的日常活动; AIDS患者一般会在半年到两年内死亡,死亡率为100%。4、艾滋病的药物治疗目前尚无能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但有些药物对艾滋病的治疗有一定疗效,如“鸡尾酒疗法”就是将对HIV病毒具有一定控制作用的药物组合在一起给感染者使用,从达到改善感染者生存状况,延长患者的生命的目的,但这些药物需要长期一直使用,费用昂贵,而且并不能改变患者最终死亡的命运。一般情况下,使用这些药物每年的费用为几万到十几成不等,使用后可使感染者的死亡时间从6到8年延长至10到12年。因此,可以说艾滋病是一种能致人最终100%死亡的慢性病。5、HIV病毒的传播途径

12、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具有传染性,但是HIV病毒在一般的自然状态下难以存活,普通的自然条件下,几个小时它就会自然死亡,所以它的传播途径是十分有限的,只要注意防范,切断它的传播途径,它就难以对人造成危害。目前,HIV病毒已知的传播途径只有三种,它们是:1)血液传播2)性传播3)母婴传播HIV病毒一般只在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达到较高的浓度,接触这些东西才可以起到传染的作用,而在HIV感染者的汗液、尿液、粪便、唾液、眼泪中的含量极低,不足以达到传染所需的浓度,所以,只要自己的表皮无破损,在正常状态下,与HIV的感染者握手、拥抱、进餐、亲吻等,是不会传染HIV病毒的,另外,HIV病毒

13、也不会通过空气和蚊虫叮咬来传播。因此,艾滋病目前是一种可以完全可以预防、控制,但不能彻底治愈,能致人死亡的慢性病。6、中国HIV病毒传染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在我国,HIV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这一途径来传播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吸毒者共用了注射针具还有非法采供血(占6%)引起的,在我国的HIV感染者中,吸毒人员占到了69.8%,所以也可以说,共用注射针具吸毒、非法采供血是我们国家目前传播HIV病毒的主要形式,其次是母婴传播(占17%左右),再其次是通过性传播(6.9%)的途径来传播。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在青壮年人群中,通过性传播感染HIV的比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6、HIV病毒的“窗口

14、期”HIV侵入人体后,并不能马上用医学检验手段检查出来,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医学上,把HIV病毒从侵入人体到能用医学检验手段检查出其在人体内的存在需要经过的时间叫做HIV病毒的“窗口期”。一般,这个窗口期为三个月,最长的达半年。7、HIV病毒的潜伏期从HIV感染者到成为AIDS患者所经历的时间叫做HIV病毒的潜伏期。根据,HIV侵入数量的多少和个人身体情况的不同,会有从几个月到几年的差别,但一般人的潜伏期平均为5到7年时间。(三)关注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感染者1、关爱艾滋病感染者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略)。2、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就是关爱我们自己,是减少艾滋病感染者仇视和报复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

15、有效途径(略)。(四)预防艾滋病,学会和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1、游戏步骤(小游戏):1)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分别与五位异性握手;2)告诉同学们假定刚才的每一次握手代表的是一次性接触,并指定其中的五位同学分别为HIV感染者、梅毒、淋病患者等,并请这五位同学起立,以便让其他同学辨认;3)请其他与这五位同学握过手的同学起立;4)请与上述已经起立同学握过手的同学起立;5)请与前面起立同学握过手的同学起立。目的:说明通过性传播途径传播的疾病,其传播速度是何等之快。2、学生等青壮年人群是一个性行为活跃的人群,而性行为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因而青壮年学生也就成为了艾滋病的易感人群。3、HIV感染者在成

16、为AIDS之前,平均有5到7年的潜伏期,在此期间,感染者外表与正常人无异,其本人如未做检查,自身也觉察不出任何异样,能够进行和参与各种人类的正常活动,包括性行为,但却已经具有了传染性,能有效地传播HIV病毒,具有更大的隐秘性、危害性和传播破坏力,十分危险。4、在世界范围内,通过性行为方式感染HIV的人数占第一位。因此,预防艾滋病,采取必要的措施,切断HIV病毒通过性行为传播的途径,是一项十分重要而有效的防止艾滋病传播漫延的手段。为此,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在世界上十分流行的一个准则,这就是:5、“预防艾滋,健康生活ABC”原则:A(英文Abstinence的缩写):意思是“禁欲”。B(英文Be fa

17、ihful的缩写):意思是“做忠诚的人”。即只与单一的性伴侣发生性行为。C(英文Condom的缩写):意思是避孕套。即与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时,必须正确地使用避孕套。其原则是:做到A最对预防艾滋病最安全,如做不到A就做B,如果连B也做不到,起码要做到C结束语:艾滋病并不可怕,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只要学会和掌握有关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并采取必要而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艾滋病就能够被我们拒之门外。让我们携手共铸预防艾滋病的长城,使生命健康之树常青,青春之火永旺,明天更加美好和灿烂。.警惕性病教案教学目的1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2 了解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情况,认识到问题的严峻3掌握艾滋病的传播

18、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4 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恐惧心理5 关爱他人,共享生命教学方式: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3与艾滋病有关的问题;每个小组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教学过程:一、导语: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2001年9月30日止,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报告28,1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专家估计,2001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已超

19、过60万。艾滋病已经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如果不花大力气控制,到2010年,预计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会超过1000万。而如果控制的好的话,这一数字会降到150万。二、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1、有关艾滋病的基本概念 如:什么是AIDS(艾滋病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的英文缩写)?什么是HIV(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 Deficiency Virus的略称)?HIV这种病毒有哪些生物特性?等。2、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可重点介绍两方面。一是它在世界和中国的蔓延情况,如:(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

2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02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二是青少年受到的危害,如:(1)全球HIV感染者约70%是15-39岁青壮年;(2)处于性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3)女青少年尤其易感。介绍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3、艾滋病的严重危害 可侧重于以下内容:(1)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日以继夜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可根治的药物,也没有能有效预防其发生的疫苗。(2)人一旦感染HIV,大多数将迟早发病、死亡。(3)艾

21、滋病造成的损失不仅局限于个人,且牵连到家庭、子女和亲友。(4)艾滋病不是简单的疾病问题,而是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它导致的社会发展迟滞、劳动力损失、医疗费用急剧增加,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等灾难性影响,波及整个国家和民众。4、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内容可分两类,具同样的重要性。首先是它有非常明确的传播途径。HIV病毒存在于患者和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液中。传播途径有三种:(1)性接触传播。通过混乱的男女间、男性(同性恋)间的性交传播。(2)血液传播。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在纹身、穿耳朵眼、共用剃须刀等时使用污染的器械,因刺破皮肤或黏膜而感染。(3)母婴传播。母亲

22、若感染HIV病毒,其所生婴儿有半数以上将在胎儿时,或通过母亲产道分娩,或出生后吃母乳而感染,绝大多数在5岁前死亡。其次,应明确告诉学生,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内容尽量具体,如:咳嗽、打喷嚏、握手、礼节性接吻;同在一个教室上课,一起吃饭,一起玩;共用电话、茶杯、马桶垫、游泳池、毛巾等;蚊子等昆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懂得这些知识后,将使青少年明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明确,从而增强预防的信心;同时有助于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转而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5、艾滋病的症状 下列概念和临床表现十分重要:(1)人感染HIV后,一般经历多年后才出现症状。他表面上可是完全健康的,但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

23、液中存在着大量HIV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2)若某人发生上述危险行为后,出现长期低热、体重急剧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和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注意排除艾滋病。(3)进入发病阶段后,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受到全面破坏,所以会出现肺炎、脑炎、结核、乙肝、病毒性疱疹、口腔霉菌感染等“条件性感染”(对正常人不会致病的病原体能在他们身上引起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等。上述病症一旦出现,表明患者已进入艾滋病晚期,生存时间将明显缩短。6、艾滋病的诊断 重点介绍两个概念。第一,因为不同HIV感染者的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长短不同,短则2-3年,长则10年以上。这段时间没有表面症状。若有怀疑应尽快到医院,通过HIV

24、血清检测来确诊。这样做,不仅使自己能通过服用药物等,使生存期明显延长,且可避免使他人受害。第二,在感染HIV初期,可能因身体产生的HIV抗体数量还少,尽管已被感染但检测不出来。这段时间称“窗口期”。他应该一两个月后再去检测一次,真正确定是否感染。7、预防措施 包括:(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发生婚前和婚外性行为;(2)万一有性伴侣,又不知对方是否感染HIV,可通过使用安全套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3)不输用任何未经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4)坚决拒绝吸毒,尤其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5)接受任何注射或验血,使用一次性器具;(6)不到未经许可的医疗单位进行注射、拔牙、针灸和手术;(7)不用未经消

25、毒的器具穿耳朵眼、纹身、美容,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8、反对歧视,提供关爱作为积极参与全民艾滋病预防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严格按政策和法律,采取以下措施:(1)不随意泄露患者和感染者的姓名、地址和个人隐私;(2)不随意渲染他们的病情和生活状态,使他们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受伤害;(3)不以不正当理由拒绝为他们提供服务,如购物、孩子上学入托、就医等;(4)不对他们及其家属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和行为,包括破坏其财产和生活用具,强迫他们搬迁,无理限制行动自由等。三、学生交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四、总结今天学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呼唤大家正确地对待艾滋病病人,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享生命!第二

26、单元 关注国防认识高技术战争教学提要课 目:认识高技术战争主要内容:一、高技术战争的基本含义二、高技术战争的演变过程三、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四、高技术战争对国防建设的基本要求方 法:理论讲解器材保障:多媒体教室、课件等要 求:认真听讲,积极探讨,勇于发言。教学进程一、高技术战争的基本含义纵观高技术战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如果说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揭开了高技术战争的神秘面纱,91年的海湾战争使世人认清了高技术战争全貌,那么,去年的伊拉克战争则使人们对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变化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思考。那么,什么是高技术战争呢?弄清这一概念,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战争?什么是高技术?战争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

27、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什么是高技术?高技术是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高技术中用于军事领域的那部分高技术。由此看出,高技术是一个不断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相对的概念,所涵盖的技术项目十分广泛。高技术是含金量比较高、表现形式比较新的技术,往往称之为高新技术。综合各种理论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给出高技术战争的定义:高技术战争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是介于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或

28、混合型)的战争形态。理解高技术战争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四点:第一,高技术战争既不等同于机械化战争,也不等同于信息化战争。 形象地说,机械化战争是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平台,信息化战争是高技术战争的发展方向。对于机械化战争,我们已经很熟悉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几次中东战争都是机械化战争。那么,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呢?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军队实施的、以信息力量为主导性作战力量的、造成的杀伤破坏有限的战争。第二,高技术战争既不是一般的常规战争,也不是核战争。在高技术战争中,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这一点,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军事战略中已有明确的表述。美国国防部国防科学委员会2004年3月2

29、6日公布了一份名为将来的战略攻击力报告,建议政府使用核武器清除所谓“无赖国家”和恐怖组织的领导人。第三,高技术战争不是使用一两件高技术兵器进行的战争,而是使用高技术武器系统进行的战争。仅仅使用一两件高技术武器装备所进行的战争,不能称之为高技术战争。只有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并运用高新技术将各种武器平台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起到主导作用,才能称之为高技术战争。大家知道,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有一个过程,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运用,是相对增多,关键是要看它所起的作用是不是主导性的。特别是要看高技术武器装备是否形成了系统。实施整体的对抗和系统的较量,是高技术战争的一个重要特征。

30、也只有当高技术武器装备广泛运用于战场,才会引起军队结构、作战样式和作战手段的根本性变化,达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战争。此外,对于战争双方来说,由于国情、军情的差异,不一定都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只要有一方在战争中大量使用了高技术武器装备,也应视之为高技术战争。如海湾战争。第四,高技术战争是在与之相应的作战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战争。只有高技术武器,而缺乏相应的作战思想作指导,也不能称之为高技术战争。历史上,英国人最先发明和制造出来坦克,但机械化作战理论却产生于德国。两伊战争现代化武器装备大量使用于战场,但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战理论,被人们称之为“拿着现代化武器,打了一场低级的现代化战争。”二、

31、高技术战争的演变过程高技术战争的形成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战争的总根源。“冷战”对恃、地区霸权和一超独霸的国际政治现实,是高技术战争得以形成的土壤;核武器的巨大杀伤破坏力,使国际社会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呼声越来越高,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更多的是保持其威慑作用,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就成为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战争时既有使用上的政治合法性,又有作战上巨大的杀伤性的有效选择。同时,受战争内在规律的作用,战争必然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更新。其中,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是高技术战争形成和发展的根

32、本动因。这些就是高技术战争登上战争舞台的主客观条件。从高技术战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是不是可以这样讲:高技术战争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中初见端倪,八十年代的马岛战争中逐步形成,九十年代的海湾战争中达到成熟,新世纪之初的伊拉克战争中有了新的发展,预计在本世纪前半叶还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这一过程告诉我们,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历经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快速演变过程。高技术战争的形成与发展,较之过去战争形态的更替,速度更快、层次更高,每一次变化都留给世人一种出乎意料、惊心动魄的感觉。在这里,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这一历程:爆发于1982年4月2日的英阿马岛战争则标志着高技术战争的形成。这

33、次战争中,高技术战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电子战贯穿始终,作用于陆海空三维作战空间。二是高技术兵器占据了主导。三是创造了高技术条件下海战战例。高技术战争的成熟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是一场全面、综合使用高技术兵器的局部战争。战争中使用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综合程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海湾战争的作战样式、作战方法和作战理论,已大大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化战争,成为当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经典之作。这也标志着高技术战争进入了成熟阶段。海湾战争表现出来的许多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极大地增强了打击效果。二是使用高性能侦察器材,提供广泛而不间断的

34、情报保障。三是使用“软”“硬”结合的电子战装备进行电子干扰和反干扰。四是使用新式作战平台,为充分发挥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提供可靠依托。三、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大量运用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高技术战争与以往的战争相比,战场空间极大扩展,武器装备的威力明显增强,战争的突然性、突变性急剧增长,战争的破坏性、消耗性空前增大,作战指挥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日剧增。其主要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武器威力增大高技术使武器的射程、发射速率、精度及战场机动能力大大提高,使常规武器的火力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具备了震撼人心的超常毁伤威力,有些常规武器的毁伤能力甚至已经达到小型核武器的水平。(一)武器的绝对毁伤力

35、增强(二)武器的作战距离增大二、作战消耗巨大随着战争的发展,作战消耗越来越大。以油料消耗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人均每天耗油0对公斤;朝鲜战争中,美军人均每天耗油18公斤;马岛战争中,英军人均每天耗油200300公斤。再以弹药消耗为例,越南战争中,航空弹药消耗为755万吨,地面弹药消耗为576万吨,分别是二战时期消耗的3倍和1.5倍。另外,从士兵个人消耗物资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均每天消耗6公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均每天消耗20公斤;海湾战争中美军人均每天消耗60多公斤。作战消耗正在全方位地增加,使战争的代价越来越大。(一)武器装备造价昂贵随着军事高技术的不断应用,武器装备费用直线上升

36、。例如,战斗机、主战坦克、航母的单价成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分别为10万、5万、700万美元;20世纪60年代初分别为100万、10万20万、2000万美元;进人20世纪80年代则分别上升至100万、1000万、数亿美元以上。而海湾战争中使用的几种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单价是:M1A1型坦克为150万200万美元,M1A1型坦克为350万500万美元;F15AD型战斗机为2100万美元,F15E型战斗机为4350万美元,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为1.1亿美元;E3预警飞机为1.52亿美元;航母为35亿美元;战斧巡航导弹为130万美元等等。仅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投人的武器装备总价值就达1020亿美元,而

37、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投人的武器装备总价值才分别为20亿和490亿美元。(二)战争伤亡和损失加大第四次中东战争打了18天,双方损失坦克3000辆,飞机600架,舰艇60艘,物资消耗和财产损失达100亿美元之多。(三)物资消耗量增大据统计,目前部队移动100千米的物资消耗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1015倍海湾战争中美军一个装甲师日作战消耗:弹药5000吨,油料30万加仑,口粮8万份,淡水每人20加仑;整个战争,美军单兵日耗量达二百余公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10倍,越南战争时的4倍;弹药日耗量为朝鲜战争时的20倍,越南战争时的4百倍;淡水日耗量达4.5万吨;食品日耗量折合2610美元;

38、油料消耗达1900万加仑。战争物资的总需求量达八百余万吨。四、高技术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一、树立打赢高技术战争的信心树立打赢高技术战争的信心,是战略指导上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它从根本上制约战略指导的行为,影响战略指导的能动性,决定战略指导的成败。只有保持高昂精神斗志和坚定胜利信念的一方,才能充分发挥精神因素的作用,在精神上压倒敌人,赢(一)充分认识和发挥我军的优势(二)客观分析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弱点和局限性二、加强高技术战争理论研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就必须要认真研究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规律和战略指导对策。(一)加强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的研究(二)加强理论研究

39、的针对性三、加速我军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军事装备作为战争的物质基础,是构成军队及其战斗力的基本要素,对战争的胜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争中,武器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只有凭借武器才能实现保卫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军情和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加速我军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研究和发展。(一)把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放在军队建设的突出地位(二)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三)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打赢高技术战争的能力在高技术战争中,人仍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但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里的人并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指具有高技术素质的具体的人。因此,我

40、们既要正确认识人与高技术武器的关系,更要正确处理人与高技术武器的关系。要通过采取切实步骤提高人的科学技术素养,学习和研究高技术,掌握高技术武器,提高驾驭高技术战争的能力。(一)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适应高技术战争需要在战争年代,我军就十分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建国后,我军在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设立了许多军事院校。(二)加强军事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军队的教育训练作为和平时期生成和发展战斗力的主要因素和基本途径,直接影响着军队质量建设的水平。(三)加强指挥员训练,提高驾驭现代战争的能力指挥员是军队建设和作战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他们的训练质量及素质高低,决定着部队的训练质量和战斗力的强弱。(四)加强预备役

41、建设,提高后备力量高技术战争对兵员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大量的民兵。而且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兵和军官,还需要按联合作战的要求成建制地快速补充和扩编部队。要达到这一新的要求,仅仅依靠民兵组织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快速动员体制。人民防空知识教学目标:掌握人民防空的定义。了解人民防空的任务,标志。更进一步了解人民防空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一、人民防空概念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它同国土防空、野战防空共同组成国家防空体系,是现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有些国家把战时保护

42、居民安全与平时抢险救灾的行动称为民防。战时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发放防空警报、对重要经济目标实施防护、组织群众疏散隐蔽和组织消除空袭后果。二、人民防空主要任务对人民群众进行战备思想教育和防空知识教育,修建各种类型的对空防护工程,使居民和主要物资得到可靠的防护。建立通信警报系统,准确快速传递、发放防空警报和保证指挥畅通。组织和训练防空专业队伍,战时消除空袭后果。制定人员、物资的疏散计划和有组织有秩序的疏散、转移。协助有关部门控制城市规模和调整工业布局以及对国民经济的重要目标进行防护。人民防空的任务涉及范围比较广泛,组织实施极为复杂,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按照各自的职能范围完成所规定的任务 。三、

43、中国人民防空标志师:请同学仔细观察人民防空的标志,标志的图案说明了什么?此图片为中国人民防空标志。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自1999年5月1日起启用。该标志由文字和图案两部分构成,其基本含义是中国人民防空。金黄色长城图形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寓意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地下长城。CCAD是中国人民防空的英文缩写:Chinese civil air defence。蓝色三角图形和橙色背景为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确定的民防国际通用标志的主体,象征中国人民防空与国际民防接轨。图案的金黄色框为人民防空工程图形,象征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任务和宗旨,即人民防空通过采用工程掩

44、蔽等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及灾害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四、人民防空的重要意义随着空袭兵器,特别是高技术空袭兵器的发展,空袭的破坏效能迅速提高,空袭已成为高技术强敌制胜的主要手段,从而使防空不仅越来越困难,而且越来越重要,防空作战的成败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战争潜力虽然平时并不表现为直接的战斗力,但战时却能根据需要迅速转化为实际战争能力。因此,战争潜力是战争胜负的最终决定因素。尤其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为综合国力的较量,对战争潜力的依赖性更强,只有确保潜力,才能最终打赢。因此,人民防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首先,人民防空能有效地保存国家经济潜力。我国人民防空的重点

45、是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大、中城市,这些城市中的重要交通、通信、电力、水利、仓库等设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强人民防空建设,严密组织防护,对于提高这些目标的生存能力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高技术空袭虽然难以彻底防范,但通过合理的分散布局,尽可能的地下化,严格的伪装保护,积极组织抢救、抢修等,将空袭损失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能的。其次,人民防空能有效保存人力资源、稳定民心士气。人力资源是战争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战争能力的源泉,在历次战争中,受害极大,伤亡惨重。我国人民防空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重要任务,强调通过人民防空教育和训练,提高全民的防空意识和防护技能,注重修建规模合适的人员防护

46、工程和人口疏散地域,力求战时快速救治,这必将在未来保存人力资源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人民防空能稳定民心士气。高技术空袭一旦发生,大量建筑物被毁,居民生活环境恶化,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极易引起心理恐慌和行动失措,动摇民心土气。对此,只有通过平时的人民防空教育,战时广泛深入的人民防空动员以及切实有效的人民防空措施,才能使广大群众做好心理准备,增强防护信心,从而处乱不惊,始终保持旺盛斗志。再次,人民防空在城市建设中有多重作用。城市是人防建设的载体。加强人防建设,能够在满足战时需要的同时,增强抗震抗损毁的能力,减轻各种灾害事故的破坏程度,是建设安全型城市的需要。反思汶川地震因房屋倒塌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的惨

47、剧,也从建筑安全角度说明了在城市建设中落实人防要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人防建设对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中心密度、促进人车立体分流、扩大基础设置容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核生化武器及其防护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核能技术是和平和战争两栖技术。它用于和平事业,可造福人类;如果用于战争,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核武器的概念核武器,又叫原子武器。它是利用核反应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一般泛指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核武器的特点核武器的特点是杀伤破坏因素多、程度重、范围广、时间长。核武器的分类按结构原理,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特殊性能核武器;按作战使用范围,可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按配用的武器,可分为:核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地雷、核鱼雷和核深水炸弹。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核武器的威力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梯恩梯”( TNT)当量来表示。它的含义是指核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主要有空中爆炸和地面爆炸两种方式。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核武器在低空爆炸时,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听到巨大爆炸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