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794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XX110kV永康变电所初步设计说明书 XXXXXXXXXXXXXXXXXXX年XX月总目录第一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二部分工程地质第三部分 主要设备清册第四部分 工程概算第五部分 附图编 制 人 员 名 单批准: 核定:审查: 编制: 第一部分 初步设计说明书目 录1.总的部分11.1 设计依据11.2 建设规模11.3 设计标准11.4所址概况2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2.系统概况33.电气一次部53.1 电气主接线53.2 短路电流计算73.3 主要设备和导体选择73.4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和接地103.5 配电装置133.6 电气总平面布置143.7 所用电及照明153.8

2、电缆设施153.9 辅助设施及其它164.电气二次部分164.1 直流系统与交流不间断电源164.2 计算机监控系统164.3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194.4 测量和计量204.5 二次设备的布置214.6 二次系统防雷214.7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224.8 抗干扰措施及二次电缆的选择235.土建部分245.1 设计基本资料245.2 总体布置245.3 建筑设计265.4 结构及基础275.5 采暖通风295.6 给水排水部分296.消防部分296.1 设计范围296.2 消防给水系统296.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06.4 电缆消防措施306.5 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316.6

3、 其他消防处理及灭火措施317.环境保护317.1 变电所污染防治措施317.2 变电所绿化337.3 水土保持措施338.劳动安全卫生348.1 概述348.2 劳动安全卫生措施349.施工组织设计大纲369.1 工程项目369.2 施工单位的技术条件要求379.3主要施工方案389.4 交通运输条件及大件设备运输439.4.3车辆配置439.4.4大件设备运输应注意的问题431. 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 云发改能源【2008】1086号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XXXX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临沧供电局关于上报110KV永康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请示。1.2 建设

4、规模序号项 目建设规模本期最 终1主变压器140MVA240MVA2110kV出线1回6回335kV出线4回8回410kV出线6回12回5无功补偿12.4MVar42.4MVar1.3 设计标准 本工程设计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并参照南方电网公司标准设计原则进行。主要设计规程、规范如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技术规程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

5、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1.4 所址选择 拟建110kV永康变电所,位于XXXX城北东面XXXX东南方向约1.5km处的弄空村东700m的斜坡上,地理位置:东经992257,北纬240553。西侧距羊勐(羊头岩至勐堆)公路700m,有乡村便道通到场地,交通方便。所址平整高程约为955.5m,高于羊勐公路约150m,不受五十年一遇洪水影响。根据1:400000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该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所对应的地

6、震基本烈度为度。其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该场地处于抗震不利地段,场地土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所址总用地面积:0.9507hm2;(2)围墙内占地面积:0.7256 hm2;(3)主控通信楼建筑面积:385.74m2;(4)总建筑面积:734.22m2。(5)工程投资 1、变电所部分 工程总投资:3865.06万元 2、110kV线路部分 工程总投资:597.43万元3、对侧110kV间隔部分110kV德党变间隔工程总投资:176.21万元。2. 电力系统2.1 电力系统现状XXXX电力系统是以中、小水力发电为主,自发自供为主的地方电力系统。县电网内已建成

7、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11座,以110kV 、35kV为骨干电网,县电网通过县城110kV德党变与镇康县110kV大石桥变联网;以35kV与耿马县、凤庆县联网。近年来,在XXXX委、县政府领导下大力引进外来资金发展全县经济,全县电力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企业(私人)投资的中、小型水电站较多,部分电站已进入施工建设。目前,XXXX电力系统应解决的问题是:为县内在建拟建的中、小型水电站上网作好前期工作,加强县地域中心和负荷中心XXXX的电网建设,从而使县电网布局进一步完善。2.2 在建电源情况:马龙河梯级电站:共4级,一级站规划装机12600kW;二级站规划装机2500kW;三级站规划

8、装机5000kW;四级站规划装机5000kW。合计规划装机25100kW。计划开发,未进入实施阶段,但仍需进一步论证的有:大勐统河电站,计划开发14400kW;德党河三级电站,计划开发20000kW;其它计划开发的小型水电站有:忙海河六级站、忙海河七级站、忙令河电站。2.3 建设的必要性近几年来,XXXX电力负荷增长迅速,2008年最大负荷达到15.7MW,XXXX境内现仅有110kV变电所1座,即110kV徳党变,变电容量16MVA,110kV容载比为1.02。远低于导则要求的容载比值1.82.1,不能满足负荷发展要求。根据负荷预测,2013年XXXX最大负荷将达到39.3MW,到2015年

9、最大负荷将达到46.21MW,现有110kV网架不能满足负荷发展要求。此外为解决在建电源点开发后的上网问题,并改善县110kV网架结构,增大负荷供电能力,提高供电质量和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以及为永康工业开发园区建设提供电力保障,有必要建设110kV永康变电所。2.4 接入系统方案为满足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10kV永康变电所以单回110kV线路接110kV德党变电所;拟架设110kV永康变马龙河电站线路、110kV永康变大勐统电站线路(本期工程均预留设备安装位置),与现有电网实现联网。2.5 变电所建设规模根据当地现有负荷调查情况及变电所建成后的510年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

10、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110kV永康变电所按“无人值班,有人职守”方式设计,一次设备除主变压器为有油设备外,其余均为无油设备。二次设备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装置和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直流系统成套装置,以满足电网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功能。110kV永康变电所建设规模:1)、主变压器:最终240000kVA,三相三卷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本期建成投运1台。电压等级为:110kV/35kV/10kV,主变分接头:1108x1.25%/38.52x2.5%/10.5kV,容量比:100/100/100。2)、110kV出线6回,本期建成1回。3)、35kV出线8回,

11、本期建成4回。4)、10kV出线12回,本期建成6回。5)、10kV无功补偿装置42400kVA,本期建成1组。6)、二次部分采用变电所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直流系统成套装置。7)、对侧工程由于目前对侧110kV德党变采用变压器线路组接线,因此需要在110kV德党变新建2个110kV出线间隔,投资概算:176.21万元。8)、通信本工程通信方式初拟采用光纤、载波两种方式。具体设计已委托相关部门设计中,本工程预留设备安装位置。3. 电气一次部分3.1 电气主接线110kV永康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依据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 和35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

12、程DL/T 5103 进行。 110kV侧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最终6回出线,2回主变进线。一期工程建设1回出线,至县城110kV德党变电站。 35kV侧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最终8回出线,2回主变进线。一期工程建设2回出线, 1回至35kV班卡变电站,1回至35kV永康变电站,电气备用2回。 10kV侧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最终12回出线,4组补充电容器,2回主变进线。一期工程建设6回出线,1回至果品厂(最大负荷3600kW),1回至老街子(最大负荷750kW),1回至新开发区(最大负荷1500kW),1回至天生桥(最大负荷560kW),1回至忙海(最大负荷300kW),1回至东半山(

13、最大负荷1200kW)。为限制10kV侧短路电流,10kV母线正常方式按分列运行考虑。 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110kV系统为有效接地系统,主变中性点采用经隔离开关接地方式,可直接接地或不接地(带间隙保护),可满足系统不同运行方式。 35kV中性点按经消弧线圈接地设计,以限制过电压水平,提高运行可靠性。根据电网资料及单相接地电容的计算,本期工程不装设消弧线圈仅预留安装场地。 10kV中性点按经消弧线圈接地设计,以限制过电压水平,提高运行可靠性。根据电网资料及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本期工程不装设相应的接地变压器及消弧线圈,仅预留安装场地。 380/220V所用电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3.2

14、 短路电流计算本变电所短路电流计算水平年为2015年,计算基准:Sj=100MVA,Uj=Uav。为限制10kV侧短路电流,10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按分列运行。各级电压三相短路电流及短路容量,结果列于表31。表3-1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短路计算点三相路电流有效值(kA)短路冲击电流峰(kA)短路容(MVA)110kV母线11.8130.122352.935kV母线12.0030.60769.2310kV母线18.7647.84341.303.3 主要设备和导体选择 主变压器:选用40MVA油浸式三相三绕组、低损耗、有载调压变压器,技术参数如下:型号: SFSZ1140000/110GY额定容量

15、: 40000kVA 容量比(): 100/100/100额定比: 1108X1.25%/38.52X2.5%/10.5kV调压方式: 有载调压联接组别: YN,yn0,d11阻抗: Ud1-2%=10.5,Ud1-3%=17.5,Ud2-3%=6.5冷却方式: 自然油循环风冷110kV中性点绝缘水平:66kV等级 110kV配电装置 断路器: 选用SF6 单断口瓷柱式断路器,1250A,31.5kA 隔离开关:选用完善化改进型水平旋转开启式户外交流高压隔离开关,1250A,31.5kA 电流互感器: 选用SF6或油浸式电流互感器,5个二次绕组,变比根据保护要求和负荷大小选定,准确度等级按电能

16、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要求配置。 电压互感器: 选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4个二次绕组,准确度等级按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要求配置。 避雷器:选用氧化锌避雷器 Y10W-108/281GY。 35kV配电装置 35kV配电装置选用35kV金属铠装固定式成套开关柜,内配SF6断路器,主变进线柜及分段柜采用1250A,31.5kA。馈线柜采用1250A,31.5kA。电流互感器按三相配置,4个二次绕组,馈线柜加1只零序电流互感器,变比根据保护要求和负荷大小选定;电压互感器按3个二次绕组配置,准确度等级满足DL/T 448的要求。避雷器选用HY5WZ-51/125GY氧化

17、锌避雷器。35kV户外配电设备:隔离开关:选用完善化改进型双柱水平旋转开启式户外交流高压隔离开关,1250A,31.5kA;电压互感器:选用户外干式电压互感器,1个二次绕组;柜内避雷器:选用氧化锌避雷器HY5WZ-51/125GY。 10kV配电装置10kV配电装置选用10kV金属铠装固定式成套开关柜,内配固封式真空断路器,主变进线柜及分段柜采用3150A,31.5kA。馈线柜采用1250A,31.5kA。电流互感器按三相配置,3个二次绕组,馈线柜加1只零序电流互感器,变比根据保护要求和负荷大小选定;电压互感器按3个二次绕组配置,准确度等级满足DL/T 448的要求。柜内避雷器选用HY5WZ-

18、17/45GY氧化锌避雷器。 10kV户外配电设备:隔离开关:选用双柱水平旋转开启式户外交流高压隔离开关,630A,25kA;电压互感器:避雷器:选用HY5WS-17/50GY氧化锌避雷器。 10kV并联补偿电容器装置:选用户外集合式电容器补偿装置,串接X=5%电抗器,装设4极接地开关,其中3极用于进线,1极用于中性点。 所用变压器和接地变压器:因本期工程不装设接地变压器及消弧线圈等设备,仅预留安装场地。故本期工程需安装10kV所用变压器,选用干式设变压器,单台容量按100kVA考虑。 导体选择 主变110kV、35kV侧进线工作电流按1.1倍变压器额定容量计算宜选用LGJ-300/40或2x

19、 LGJ-300/40型架空软导线与电气设备连接,10kV宜选用共箱母线(In=3000A)与10kV配电装置室内电气设备连接。 110kV线路各出线间隔导线与线路一致配置。 35kV、10kV开关柜至出线塔间的连接电缆按出线输送容量确定。各电压等级导体选择结果参见表3-2。表3-2 导体选择结果表电 压等级回路名称回路工作电流(A)导体选择备 注110kV主变进线、出线、分段210LGJ-300/40由经济电流密度控制210由载流量控制35kV母线、分段6002xLGJ-400/40由载流量控制主变进线6002xLGJ-300/40由载流量控制10kV母线及进线铜排1732TMY-12510

20、由载流量控制主变进线1732TMY-12510由载流量控制3.4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避雷器的配置 为防止线路侵入的雷电波过电压, 110kV、35kV、10kV每段母线及110kV、35kV、10kV出线、主变压器三侧及110kV侧、35kV侧中性点均安装氧化锌避雷器;主变压器110kV侧中性点装设放电间隙和隔离开关。 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 1)避雷器参数选择:本工程110kV/35kV/10kV电压等级避雷器均选择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110kV避雷器选用Yl0W-102/265GY,110kV中性点避雷器选用Yl.5W-72/186GY,35kV避雷器选用Y5W-51/125GY,3

21、5kV中性点避雷器选用Y5W-51/125GY,10kV出线避雷器选用HY5WS-17/50GY。避雷器的主要参数参见表3-3。表3-3避雷器的主要参数项 目避雷器备注110kV35kV10kV额定电压(kV,有效值)1025117最大持续运行额定电压(kV,有效值)79.64113.6操作冲击(3060us)2kA残压(kV峰值)22011038.3雷电冲击(820 us)10kA(5kA)残压(kV峰值) 265125(5kA)45(5kA)陡波冲击(15 us)10kA(5kA)残压(kV,峰值)281145(5kA)51.8(5kA) 2)电气设备绝缘配合 a110kV电气设备绝缘配合

22、:110kV设备的绝缘水平由雷电冲击耐压确定,以避雷器雷电冲击l0kA残压为基准,配合系数取不小于1.4,110kV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及保护水平配合系数参见表3-4。表3-4 110kV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及保护水平配合系数设备名称设备的耐受电压值雷电冲击保护水平配合系数雷电冲击耐压(kV,峰值)lmin工频耐压(kV有效值)全 波截波内绝缘外绝缘内绝缘外绝缘主变压器480450550200185实际配合系数450255=1.76其它电器550550550*230230断路器断口间550+100550+100230+70230+70隔离开关断口间550+100230+70*其它电器设备中仅电流互

23、感器承受截波耐压试验。 b35kV电气设备和主变中性点的绝缘配合。35kV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按DL/T620交流配电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选取。35kV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参见表3-5。表3-5 35kV电气设备和主变压器中性点的绝缘水平设备名称设备的耐受电压值雷电冲击耐压(kV,峰值)lmin工频耐压(kV有效值)全 波截波内绝缘外绝缘内绝缘外绝缘主变压器2002002208585其它电器1851859595断路器断口间1851859595隔离开关断口间215118 c10kV电气设备和主变中性点的绝缘配合。10kV电气设备和主变中性点的绝缘水平按DL/T 620交流配电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

24、选取。10kV电气设备和主变中性点的绝缘水平参见表3-6。表3-6 10kV电气设备和主变压器中性点的绝缘水平设备名称设备的耐受电压值雷电冲击耐压(kV,峰值)lmin工频耐压(kV有效值)全 波截波内绝缘外绝缘内绝缘外绝缘主变压器7575753535其它电器75754242断路器断口间75754242隔离开关断口间8549主变中性点(110kV侧)325325325140140主变中性点(35kV侧)2002002208585 (3)外绝缘和绝缘子片数的选择设备的外绝缘按III级防护等级选取,按最高运行电压选择设备的爬电距离和绝缘子的片数,110kV泄漏比距取25mm/kV,35kV、10k

25、V泄漏比距取31mm/kV(户外)、20mm/kV(户内),单片绝缘子的爬电距离取450mm。绝缘子宜选择瓷绝缘子,耐张绝缘子串取2片零值,悬垂绝缘子串取1片零值,110kV耐张绝缘子串宜取9片、悬垂绝缘子串宜取8片;35 kV耐张绝缘子串宜取5片、悬垂绝缘子串宜取4片。10kV耐张绝缘子串宜取2片、本工程设计绝缘子按XWP2-70型选取。(4)直击雷保护所区范围内共设置5避雷针,其中3支独立避雷针;110kV构架上2支避雷针,作全所的防直击雷保护,可满足规程对直击雷保护要求。(5)接地 本变电所接地方式采用以水平接地体为主,辅以垂直接地极的复合接地网。接地体的截面选择满足热稳定和腐蚀要求,工

26、频接地电阻值满足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的要求,设备的接地按“反措”要求。依据现场勘测提供的资料,所址区域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平均值为190m,经计算,本工程接地网工频接地电阻值约1.1。按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进行校验及云南电网公司要求,接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大于0.5,则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需采取降阻措施。根据本变电站场地的土壤电阻率分布的特点,本变电站降阻措施拟采用如下方案:先采用在变电所围墙范围内接地网填埋物理降阻剂的和装设68组电解地极方式,将变电所接地电阻降至0.5以下。如接地电阻仍不能满足要求,再采取接地网施工时预留的外引接地带在所区围墙外的区域实施相应的降阻措施,直至满足

27、要求为止。3.5 配电装置 110kV配电装置:本工程110kV配电装置采用软母线中型布置方案,断路器单列布置。设备相间距离2米,母线相间距离2.2米,间隔宽度8米,母线架高7.3米,出线架高10米,110kV出线均朝西南方向出线。 35kV配电装置:本工程35kV配电装置采用35kV金属铠装固定式成套开关柜,布置于35kV配电装置室内,为单层建筑。出线设备布置于户外,出线架高7.3米,间隔宽度5米,35kV出线均朝西北方向出线。 10kV配电装置:本工程10kV配电装置采用10kV金属铠装移开式成套开关柜,布置于10kV配电装置室内,为单层建筑。出线设备布置于户外,出线铁塔高8米,间隔宽度4

28、米。10kV出线分为西北段和东北段,均朝东北方向出线。 10kV并联补偿电容器成套装置布置于户外。3.6 电气总平面布置本工程电气总平面布置是根据电气主接线方案,所址地形、地貌,并结合各电压等级线路出线方向进行设计。本工程电气总平面布置力求紧凑合理,出线方便,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由于变电所所址场地附近地形起伏较大,场地北东、南西侧地形坡度较陡,而北西角有一单层农房,南东侧为一农耕路通过,变电所仅能在一块65130m场地进行布置,且受进出线方向限制,故仅能作一个电气布置方案。鉴于变电所地形呈长方形,进所道路位于东南面,并依据所址的地理位置及规划的各电压等级线路出线方向 ,110kV配电装置布

29、置于所区西南面;35kV配电装置室布置在东北面;在110kV配电装置与35kV配电装置室间为主变压器安装场地;所区西北面为35kV出线场;在35kV配电装置室与35kV出线场间的西北部布置有10kV并联补偿电容器成套装置和10kV配电装置室;所区东北部紧邻进所道路布置主控制楼,为二层建筑。 变电所大门朝东南方向,与所外主公路连接。所区内道路至主变压器安装场地的主道路宽4米,其余道路宽3.5米。 变电所围墙范围长宽:123m60m,占地面积为7256m2。 电气总平面布置图详见图“YDYKCS02”。3.7 所用电及照明所用电系统为单母线分段接线,由4面AST智能型低压配电柜组成,带分段备自投功

30、能。正常分列运行,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接地系统。所用变选用干式变压器,单台容量100kVA,接线组别为Dyn11,所用变分别引接在10kV两段母线上,重要负荷分别从两段母线双回路供电。因本期工程仅安装1台所用变,所以另一回所用电进线电源从保留的施工电源变压器引来。主控制楼、配电区(室)及变压器附近分别安装动力配电箱或电源箱,供给检修、试验和照明电源。变电所设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正常照明由所用电系统供电。设事故照明自动切换装置,供应急照明使用。应急照明正常时由交流电源供电,可兼做正常工作照明,交流电源断电时自动切换到直流电源,通过事故照明分电箱供电。 全所在主控制楼、35kV及10kV

31、配电室设置应急照明。 全所室内及户外照明均采用节能型灯具。3.8 电缆设施 本工程户内、户外均采用电缆沟及穿管敷设方式。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全部选用阻燃型铜芯电缆。二次控制电缆采用阻燃铜芯铠装屏蔽电缆,屏蔽层接地措施按国标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要求设计。电缆防火延燃措施按国标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电缆防火和阻止延燃措施设计。3.9 辅助设施及其它 变电所内不设电气试验室,电气试验由建设单位考虑集中统一安排。有关继电保护、通信调试仪表及SF6气体检测、水份分析等设备由建设单位统筹安排。4. 电气二次部分4.1 直流系统与交流不间断电源 (1)全所设一套直流系统,用于继电保

32、护、监控系统、事故照明等设备的供电。直流系统电压采用DC220V,按单蓄单充的配置,单母线接线,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和N+1热备份型式高频开关电源。蓄电池容量200Ah,按2h事故放电时间考虑。直流馈线柜、充电柜、直流电池柜放置于主控室。直流系统应具有自动恢复、交流电源自动切换、过流过压保护、定期恒流补充充电、绝缘在线监测、防雷等功能。35kV、10kV部分母线采用双回路供电,110kV及主变等其余设备采用辐射供电方式。直流系统图见图:“YDYKCS14”。(2)为了给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等重要负荷提供不间断电源全所设置一套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采用交流和直流输入,直流电源采用

33、所内直流系统供电。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选用两套3kVA逆变电源,冗余配置,互为备用,组屏放置于主控室。(3)在主控室设一面继电保护实验电源屏。(4)所内交、直流电源系统均应具备完善的二次防雷措施。4.2 计算机监控系统 按变电所综合自动化设计,通过所内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远方控制。(1)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网络结构,以间隔为单位,按对象进行设计。监控系统可选用UNIX或Windows操作系统。 1)监控系统结构 监控系统由站用层和间隔层两部分组成,网络按双网考虑,主控室及35kV,10kV配电装置室之间的通信介质采用光纤,其余为双绞线。所级层采用以太网方式组网,其包括:当地监控主机/操作

34、员工作站一套、远动工作站两套、微机五防系统一套和打印机等。间隔层测控单元采用双以太网接口与监控双网相连,按间隔配置。110kV线路、主变的测控与保护分开,集中组屏布置于主控室;35kV、10kV线路测控和保护合二为一,安装于35kV、l0kV开关柜上。 2)控制和操作监控范围: 全所的断路器和电动隔离开关; 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及10kV无功补偿装置自动投切; 所用电控制; 直流系统; 交流不停电电源;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控制方式:采用三级控制方式,断路器在远方、监控系统和测控屏上控制,电动隔离开关在远方、监控系统和配电装置处控制。为使整个监控系统能安全可靠地运行,监控系统

35、须具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如设置操作权限,保证操作的唯一性、命令合法性检查和闭锁条件检查,按选点、校验、执行的步骤进行操作等。3)监控系统功能监控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断路器同期、运行监视和报警、事故顺序记录和事故追忆、运行管理、在线自诊断、远方维护和远方诊断、在线统计和制表打印、电压/无功控制(VQC)、主变抽头联调、变电所五防、远动信息等。 4)监控系统通信接口 监控系统应具备与下列设备或系统的通信接口:调度主站、保护装置、直流系统、电能采集装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像监控及安全警卫系统、GPS时钟同步系统、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380V/220V智能站用

36、电系统等。 5)监控系统应具备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及二次防雷措施(2)GPS时钟同步系统全所设置一套GPS时钟同步系统,配一台标准同步钟本体,采用时间同步扩展装置,满足所内监控系统、保护装置及其它智能设备的对时要求。GPS时钟同步系统独立于监控系统组屏设计。(3)防误操作闭锁35kV、10kV配电装置采用带五防功能的开关柜,并加装微机五防锁具,用于防止走错间隔。110kV设备由监控系统中的微机五防工作站与各间隔本身的电器闭锁配合完成。(4)其他 3.5kV、10kV采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其二次回路装设微机消谐装置,下放安装于35kV、10kV配电室的母线设备柜内。35kV、10kV系统均配置一套

37、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组屏安装于主控室。4.3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4.3.1 主变压器保护 主变保护按单套设计,主保护为一套微机型纵差保护和本体非电量保护;110kV侧后备保护配置一套复合电压过流保护和间隙零序过流、过压保护;35kV侧后备保护配置一套复合电压方向过流保护;10kV侧后备保护配置一套复合电压过流保护。每台主变组1面保护屏、1面测控屏,其中后备保护与主保护分箱配置。4.3.2 110kV线路保护本工程110kV线路配置110kV微机型线路分相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具备完整的主、后备保护及重合闸功能。4.3.3 110kV母线保护 本工程110kV配置装置设置110kV微机型母线保护

38、装置一套,以快速切除110kV母线范围内故障,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4.3.4 所用变自动投入装置 所用变采用0.4kV智能所用配电系统,由所用电系统本身完成各自投功能。4.3.5 10kV电容器采用微机型过压、失压保护及过电流保护,并设不平衡电压保护。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4.3.6 35kV、10kV线路装设电流、电压速断、过流保护,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4.3.7 35kV、10kV分段断路器均设置充电保护、过流保护和分段备自投装置。4.3.8 35kV、10kV线路均装设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及低周低压减负荷装置。4.4 测量和计量4.4.1 测量 全所测量表计功能由计算机监控采集

39、及计算实现。4.4.2 计量 电能表均采用带通信口的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电能表采用三相四线,精度有功不低于0.5S级、无功不低于2级。电能表一律采用带通信口的多功能电子表。4.4.2.1 关口点设置 35kV、10kV的所有用户出线:贸易结算关口点,配置一块0.5S级的三相四线电子式三相四线多功能电能表;4.4.2.2变电所计量点配置 a)10kV电容器组配 1块2.0级的无功电子式三相四线电能表。 b)110kV出线按关口电表设置,各配置一块0.5S级的电子式多功能三相四线电能表。 本期工程应设置一套电能量远方终端采集变电所所有计量点的电表信息。要求电能量远方终端应能与变电所内系统及上级地调

40、电能计费主系统进行可靠通信。4.4.3 电能计费通道 电能计费信息需2路2线模拟通道(一主一备)传至上级地调。4.4.3 故障录波设置1套故障录波测距装置,用于事件的顺序记录和故障分析。4.5 二次设备的布置 主控楼内设置主控制室、通信机房。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站控层设备,110kV系统和主变压器的保护柜、测控柜及相应的直流柜、电能表柜等二次设备集中布置于主控室内,35kV、10kV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和电度表就地布置在35kV、10kV开关柜上。所有二次屏柜采用尺寸为:2260mm800mm600mm的前后开门型式柜体,单列布置。主控室平面布置图见图:“YD-YK-CS-10”4.6 二次系统防雷

41、 全所设一套二次系统防雷,用于变电所二次系统防雷电电磁脉冲及过电压的防护。具体配置为:(1) 电源系统的防雷接地。(2) 在站用变低压侧至交流配电屏的三根相线,应安装第一级(开关型)交流电源防雷保护SPD,数量:2套,安装位置:站用变低压侧。(3)在主要的交流设备电源输入柜分别加装第二级限压型电源防雷保护。数量:8套,安装位置:直流充电柜、UPS电源柜、继电保护实验电源柜、户外二次交流电源箱和1#主变风冷控制柜,2#主变风冷控制柜等。(防雷器均安装在切换装置前)。(4)在直流屏的直流母线输出端须安装具有正极对地、负极对地保护模式的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10kA(8/20s)的直流电源SPD,数量:

42、2套。(5)在直流分屏直流馈线至35kV、10kV高压室直流的馈线两端安装直流电源防雷保护。数量约12套,安装位置:直流馈线柜,35kV、10kV高压室。(6)信号系统防雷接地1)对变电所电能量采集系统的电话线加装1套信号防雷保护。安装位置:电能表柜对应的电话线路接口。2)控制室远动屏至通信屏的语音线或RS485等信号线,应在远动屏侧安装信号SPD。数量约4套,安装位置:远动通信柜。3)在GPS主时钟的天线接口处加装1台天馈线防雷保护。4.7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 全所设一套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对全所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全天候的图像监控,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要

43、求。4.7.1 监控对象 1)变电所厂区内环境; 2)主变压器外观及中性点接地开关; 3)变电所内的全部户外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4)变电所内各主要设备间(包括大门、主控制室、通信机房、35kV、10kV配电装置室等)。4.7.2具体配置原则 1)监视隔离开关、接地刀闸触头的分、合位状态 110kV配电区配置1台球形摄像机; 2)监视断路器分、合闸指示 110kV每组断路器配1个固定摄像机。 3)主变压器 每台主变各配置1台球形摄像机观察总体情况、冷却器工作状态、套管及套管接头、油枕油位及瓦斯继电器情况等。 每台主变有载调压机构各设置1个带云台摄像机监视档位位置指示情况。 4)所用变

44、2台所用变设置2台带云台摄像机; 5)大门 设置1个固定摄像头监视变电所大门; 6)主控楼 主控制室设置1台球形摄像机;通信机室设置1台带云台的户内摄像机;35kV高压配电室、10kV高压配电室分别设置2台带云台的户内摄像机。4.7.3 图像监视主机可与所内的监控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连,确保远方操作的可靠性,实时监视站内的运行环境,实现变电所无人运行。4.7.4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由所内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提供专用回路供电。4.8 抗干扰措施及二次电缆的选择 全所所有保护均为微机保护,监控系统亦是由计算机和微机型测控装置组成,除要求这些设备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外,还须采取下列抗干扰措施: 1)监控系统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