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线路架线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KV线路架线指导书.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沟头、三岔寨卡子35kV线路新建工程架线分部工程放紧线作业指导书四川省智华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三岔沟梯级水电站送出工程项目部审 批 页批 准: 年 月 日审 核: 年 月 日编 写: 年 月 日架线工程交底签到表 日期:年月日姓名部门职务/工种电话备注目 录 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3 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和必须具备的条件-34 施工工艺要求-35 作业所需的工机具-36 金具组装表-37 施工通道处理-38 跨越架搭设-39 导、地线连接-410 导、地线展放-411 导、地线紧线-512 驰度观测方法和驰度观测表-813 附件安装-814 施工安全措施和文明施工措施-91
2、编制依据序 号名 称版 次1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2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DL/T51682002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435kV 线路工程设计图纸535kV 线路工程施工图审查及交底会议纪要2 工程概况1.大沟头卡子35kV线路:自在建35kV大沟头水电站升压站至在建110kV卡子水电站升压站的1条35kV送电线路,该段线路全长约12.392km,其中单回路段5.725km,双回路段6.667km,沿线架设一根24芯ADSS光缆。2. 三岔沟卡子35kV线路:自在建35kV三岔寨水电站升压站
3、至在建110kV卡子水电站升压站的1条35kV送电线路,该段线路全长约7.167km,其中单回线路全长0.5km,双回线路6.667km,沿线架设一根24芯ADSS光缆。1.1.2 线路路径简介1.大沟头卡子35kV线路:起于大沟头35kV升压站屋外配电装置,基本沿大沟头河谷两侧走线至三岔沟北端,线路在此与附近三岔沟至卡子35kV送电线路合并成同塔双回线路,止于在建卡子升压站进出线间隔。2. 三岔沟卡子35kV线路:起于三岔沟35kV升压站屋外配电装置,出线后跨过三岔沟,与大沟头至卡子35kV送出线路同塔双回线路前进,经院子、平石头,最后到达高河坝附近的卡子110kV升压站。全线为10冰区,海
4、拔高程15122275m, I级污秽区。2.2、设计意图1、金具1.1导线绝缘子金具串使用区段导线型号悬垂串耐张串大沟头、三岔寨卡子35kV线路大卡线;LGJ-150/25最大使用张力:20561.8牛三卡线:LGJ-185/30最大使用张力:24441.6牛金具型号X1:N19/N28/N31/N35/N39共计5 处。金具型号DN1: N1/N2/N3/N4/N5/N6/N7/N8/N9/N10/N11/N12/N13/N14/N15/N16/N17/N18/N20/N21/N22/N23/N24/N25/N26/N27/N29/N30/N32/N33/N34/N36/N37/N38/N4
5、0/N41/N42/N43/N44/N45共计40处1.2光缆绝缘子金具串使用区段光缆型号盘长/盘号大沟头升压站构架卡子35kV进出线挂环ADSS-F-24B1N1N8:3000/DK-01N8N17:3400/DK-02N17N26:3700/DK-03N26N35:3750/DK-04大沟头升压站构架三岔寨升压站35kV进出线挂环ADSS-F-24B1N1N10:3500/DS-01N1016+2:3400/DS-02三岔寨升压站35kV进出线挂环ADSS-F-24B1N16+2N24:4100/SK-01N24N35;4350/SK-022. 绝缘子型号选择直线与耐张杆塔均选用4片70k
6、N瓷质绝缘子。3. 瓷瓶倒挂N2、N5、N6、N10、N13、N15、N17、N20、N23、N24、N26、N30、N35后侧(小号侧)绝缘子金具串倒挂。N33前侧(大号侧)绝缘子串倒挂。4.接续管型号金具名称LGJ-150/25LGJ-185/30GJ-50悬垂线夹XGU-3 XGU-4XGU-3 XGU-4XGU-2耐张线夹NLD-4NLD-4NY-55G接续金具JY-150/25JY-180/30JY-55G5.防雷接地本工程线路所经地区平均雷暴日在65天左右,根据设计审查意见,本工程在各升压站进出线段1.5km左右架设地线。全线杆塔均需逐基接地,接地体采用10镀锌圆钢,引下线采用12
7、镀锌圆钢,钢管杆采用二点引下接地,铁塔采用四点引下接地。杆塔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m)1001005005001000100020002000工频接地电阻()10152025306.导地线防振措施 本工程线路所经地带较为开阔,有形成层流风的条件,导地线容易产生微风振动,故全线需采用安装节能型铝合金防震锤的方法进行防振,对重要的交叉跨越,档距大于500m,个别垭口及强风地带的直线杆塔,加装预绞丝护线条与防震锤进行联合保护。防震锤型号及安装个数和要求详见“线路杆(塔)位明细表”,安装距离按等距离安装,其安装距离为S1=1.05m,地线S2=0.6m。7铁塔防盗 为了提高线路的运行安全,铁塔距离地面
8、8m范围内均采用防盗螺栓(螺栓带双帽,内侧为紧固螺帽,外侧为防盗螺帽)。8.脚钉安装说明 直线及直线耐张塔的脚钉安装在D腿上;右转单回路转角塔塔身的脚钉安装在D腿上,头部脚钉安装在B腿上;左转单回路转角塔塔身的脚钉安装在B腿上,头部脚钉安装在D腿上。9.挂板倾角 挂板倾角详见“线路杆(塔)位明细表”。3 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和必须具备的条件3.1 掌握有关技术资料,熟悉设计图纸,编写好施工作业指导书及施工预算。3.2 开工前必须进行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技术措施、质量检验标准及安全措施。3.3 做好绞磨、滑车、放线架、牵引绳等工器具和材料的准备工作。3.4 杆塔验收合
9、格,杆塔及基础强度满足放线条件。3.5 导线、绝缘子、金具已到货,所有材料检验合格。3.6 开工报验资料审批结束,监理、业主同意开工。4 施工工艺要求4.1 树木砍伐;以两边线向外各延伸9米为防护区,防护区内除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3m的苹果树除外,其它树木全部砍伐。4.2 金具的镀锌层应完整,不得有碰损、剥落或生锈现象。导、地线放线时,应防止损伤,损伤超过规范要求时要按规定修补。接续管和修补管的数量、安装距离符合规定。4.3 架空地线楔形线夹鼓肚统一向上。楔形线夹出口处,地线线头用小线绑扎后与地线绑扎在一起,预留长度足够,按工艺要求绑扎并涂刷灰铅油。4.4 导线串悬垂线夹、跳线线夹、防震锤安装时
10、应缠绕铝包带。铝包带应紧密缠绕,其方向应与外层铝股的绞制方向一致;铝包带两端必须露出线夹口,但不得超过10mm,其端头应夹于线夹夹板内。4.5 防振锤及各种金具的螺栓穿向,应符合35kV线路施工工艺要求:架空地线防振锤螺栓由内向外穿;导线防振锤螺栓边相由内向外,中相由左向右;其余金具连接螺栓及销钉,顺线路时由小号向大号穿,横线路时,两边线由外向内穿,中线由左向右穿,垂直时由上向下穿,转角杆塔跳线串与直线杆塔一致。4.6 大口朝向统一规定如下:悬垂绝缘子向小号,转角杆塔跳线串与直线杆塔一致,耐张杆塔绝缘子串大口朝上,双联大口:直线、耐张口对口,耐张槽口向外,直线槽口向下。 4.7 引流线安装弧垂
11、尺寸严格按设计图,电气间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引流线体顺直、流畅、自然,工艺美观。4.8 合成绝缘子:安装前检查有无裂纹、缺口、脱胶、变形,安装时不得踩踏。均压环装在导线侧,直线环口向大号侧,耐张环口向上。4.9 金具、绝缘子、均压环、支撑槽钢等部件应仔细核对图纸,按图施工、避免用错。4.10 其它未尽事宜,以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准。5架线主要工器具一览表:序号名 称规 格数量单位备 注1磨绳13*150m2根2导线放线滑车1.5t120个3地线放线滑车1.0t80个4导、地放线架2套5拖拉机绞磨3.0t2台6机动绞磨3t3台7导引绳11*1500m3根8地锚5.0t10个
12、9卡线器GJ-704个10LGJ-1504个11LGJ-2404个12导链6 t2个13双钩3.0t2个145.0t10个15滑车3.0 t4个161.0 t4个17钢丝套1.0m、1.5m18U型环3.0t10个195.0t10个20报话机6台21望远镜2个22经纬仪J21台23温度计3个24断线钳2把25棕绳16*50m8根26小鎯头2把27钢锯弓2把28油标卡尺1把29木榔头1把30板锉1把31纱布若干32钢印1套33红油漆1Kg7施工通道处理:7.1 为展放地线和导引绳,通道内影响运行安全的树木,应砍伐形成施工通道。对不影响施工的经济作物林,如满足委建单位施工工艺中条件,不应砍伐通道,
13、可搭设简易越线架。7.2 设计要求需拆除,改迁的建筑物、电力线应在架线前完毕。7.3 跨越公路、电力线、一、二、三级通讯线,均应搭设跨越架。7.4 所有跨越线路应采取停电作业,停电线路因地形条件限制,无法搭越线架需降线施工时,必须与当地供电部门联系,配合做好被降线路的安全保护措施,降落段两侧杆塔应做好补强措施,降线后除采用保护措施外,还应设专人看守。7.5 农村广播线、三级以下通讯线及照明、动力线在降落前还应征得用户同意,降线后做好保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应立即予以恢复。7.6 对机动车辆行驶极少的便道,跨越时可不搭设越线架,但应设专人看守,避免发生意外,导地线未升空需在地面过夜时,应在便道上挖
14、地沟,将导、地线掩埋,以便过往车辆不损坏导、地线。7.7 停电交跨的电力线,在被跨越段的两侧按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输电线路的有关要求,进行验电及挂三相短路接地线。7.8本工程主要交叉跨越情况见下表:35kV大卡线交叉跨越情况表序号交叉跨越物名称次数交叉方式110kV配电线路13跨越2380V、220V低压线7穿越3公路及乡村道3跨越3河流(沟)3跨越 35kV三卡线交叉跨越情况表序号交叉跨越物名称次数交叉方式110kV配电线路8跨越2380V、220V低压线5跨越3通信线及光缆3跨越4公路及乡村道6跨越5河流(沟)11跨越7.9 导线施工后安全距离要求应满足下表:类型居民区非居民区公路弱电
15、线建筑物电力线距离(米)767353类型树木交通困难地区步行可到达的山坡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岩石3距离(米)45538越线架的搭设8.1. 越线架的几何尺寸计算8.1.1越线架长度计算 L=(D+4)/sin式中:L越线架长度(m); D新建线路两边线距离; 新建线路与被交叉跨越物的交叉角()。8.1.2越线架的宽度计算 B=b+2a式中:B越线架宽度(m); b被跨越物宽度; a越线架架面与被跨越物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8.1.3越线架高度的计算 H=h1+h2式中:H越线架的高度; h1被跨越物高度; h2越线架封顶网(杆)与被跨越物或带电体的最小距离。8.2. 越线架的搭设最小安
16、全距离应符合下页表规定:越线架与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离 跨越物 跨越位置公路(米)通讯线(米)35Kv 电力线(米)10Kv及以下 电力线(米)距架身水平距离至路边0.60.621.5距封顶杆垂距至路面6.512(无地线时)0.5(有地线时)1.5(无地线时)0.5(有地线时) 注:电力线有地线时指封顶杆距地面垂距8.3. 越线架搭设的一般规定及工艺要求8.3.1 越线架的中心位必须位于新建线路的中心线上,架体平面必须与被跨越物设施平行,越线架两端应比新建线路宽出2m以上。架顶两端应装设45外伸羊角,外伸羊角宽出架体不小于1.5m,高出架顶平面不小于1.5m。8.3.2 越线架的立杆应与水平面
17、垂直埋设,埋深部分不小于50cm,杆坑底部应夯实,土松或无法挖坑时应绑扫地杆,越线架的大小横杆应与立杆垂直搭设,并应处与水平位置。8.3.3 越线架两侧及每隔67根立柱应设剪刀支撑、支杆或拉线,剪刀支撑、支杆或拉线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度。支杆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30cm,拉线地锚的埋深不得小于1.0m,拉线采用GJ35钢绞线,并使用双钩紧线器或花蓝螺丝收紧。8.3.4 越线架的立杆,大横担应错开搭接。钢管越线架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0.5m。竹木越线架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m,绑扎时小头应压在大头上,绑扎不得小于三道。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或剪刀支撑相交时,应先绑两根,再绑第三根,不得一扣绑
18、三根或以上。绑扎必须牢固可靠,绑扎铁丝回头必须在越线架外侧,并紧贴架杆。8.3.5 各种材质越线架的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以下规定: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的间距(m)越线架类别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钢管2.01.21.5木1.51.0竹1.50.758.3.6 对于跨越公路的越线架应进行封顶。封顶采用小横杆,结合大横杆的方式。封顶用小横杆应在各立柱间呈斜向绑扎,封顶用大横杆的间距以不大于1.5m为宜。跨越宽面路面时,应搭设多排跨越架。跨越公路时排架间的有效距离不小于4.0m。8.3.7 跨越任何电压等级的电力线的越线架的小横杆、剪刀支撑、支杆等必须满足下表的安全距离的要求。 越线架与带电体
19、的最小安全距离被跨越电力线电压等级越线架部位 (Kv)103563-110220架面与导线的水平距离1.51.52.02.5无地线时,封顶网(杆)与带电体距离1.51.52.02.5有地线时,封顶网(杆)与带电体距离0.50.51.01.58.3.8 木质越线架的搭设技术要求:8.3.8.1 凡是腐朽、折裂、枯节的木杆均不能使用;8.3.8.2 立杆有效直径(小头)应不小于100mm,选无弯曲、缩径小、有足够强度的木杆做立杆;8.3.8.3 大横杆是主要负力杆件,其有效直径(小头)应不小于90mm,横杆间距1.52米(一般跨越),重要的跨越间距为1.21.5米;8.3.8.4 十字撑杆小头直径
20、应该不小于80mm,十字撑杆每面宽度应占两个跨间,从下到上连续装设,杆与地面约成4560为宜;8.3.8.5 支撑杆从第一个开始装设,每隔46米对称装设,杆与地夹角约60,而底脚埋入土中不应小于300mm;8.3.8.6 架高超过8米时需装设临时拉线,同时考虑当地风向,并做具体处理;8.3.8.7 在搭设越线架时,立杆应避开导地线的垂直下方;带电线路的跨越架距电力线1.5米以下可使用钢管架,以上必须使用木杆。9导、地线连接:9.1 直线导、地线接续管,采用液压连接。施工前应进行导、地线拉力试验。9.2 液压施工是架空送电线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隐蔽工序,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及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许可
21、证方能进行操作。9.3 液压施工前的检查:液压前,必须对各种液压管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弯曲、裂痕、锈蚀等缺陷。应对液压管的内、外径及长度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检查液压设备是否完好,应能保证正常操作。油压表必须定期校核。检查压接用的钢模,应与液压管相匹配。9.4 导、地线的断线1)辨认导地线的相别或线别正确后,将导地线掰平直,同时与管口相距的15m内不存在必须处理的缺陷。2)导地线的端部在割线前应加防止线端松散的绑线,切割时,导地线的断口面应与其轴线垂直。3)在切割钢芯铝绞线的内层铝股时,严禁伤及钢芯,其方法是先割到铝股直径的3/4处,然后将铝股逐根掰断。4)用红笔在导地线表面上画上表示断线或穿管
22、位置的记号。9.5 液压管的清洗1)各种液压管,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的油垢,应清除影响穿管的锌疤和焊渣。处理完成后应临时封堵管口,并用塑料袋封装。2)钢绞线在穿管前应以棉纱擦去泥土,以汽油清洗油垢,清洗长度不小于穿管长度的1.5倍。3)钢芯铝绞线在穿管前应以汽油清洗其表面油垢,清洗长度:对先套入铝管的一端应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对另一端应不短于半管长度的1.5倍。4)钢芯铝绞线的铝股应清除其表面的氧化膜并涂以801电力脂。其范围为铝股进入铝管部分。9.6 导地线的穿管:1)钢绞线直线管的穿管方法:将钢绞线两端分别由管口穿入,穿时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两端头在直线管内中点相抵,如图7-1所示。
23、2)钢绞线耐张管。将钢绞线端头向管内穿入,穿时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穿入,直至线端头露出管底5mm为止,如图7-2所示。此时,线上印记与管口重合。3)钢芯对接式的钢芯铝绞线直线管的穿管如图7-3所示。其操作程序是:剥铝股。在图中N处切断铝层绞线,将露出的钢芯端头用绑线扎牢;如剥漏的钢芯已变形,应恢复其原有绞制状态。套铝管。将铝管自钢芯铝绞线一端先套入。穿钢管。将已剥露的钢芯由钢管两端穿入,穿时应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钢芯两端头在钢管内中点相抵,两边预留长度相等即可如图7-4所示。穿铝管。钢管压好后,找出钢管压后的中点,自中点向两端铝线上各量管全长之半,在该处画印记。清洗后涂801电力脂,清除
24、氧化膜后,将铝管顺铝股绞制方向,由另一端旋转穿入,直至铝管口与铝线上定位印记重合为止,如图7-3c所示。4)钢芯搭接式的钢芯铝绞线直线管穿管如示意图7-4所示。剥铝股。套铝管。穿铝管。使钢芯呈散股扁圆形,一端先穿入钢管,置于钢管内的另一侧;另一端也成散股扁圆形,自钢管另一端与已穿入的钢芯相对搭接穿入(不使插接),直至两端钢芯在钢管对面各露出3-5mm为止。穿铝管示意图7-4c所示,其操作方法同钢芯对接式的直线管。5)钢芯铝绞线耐张管。其操作程序示意图7-5所示。剥铝股穿铝管如图7-5a所示。穿钢锚如图7-5b所示。将以剥露的钢芯由钢锚口穿入,穿时顺钢芯绞制方向旋转穿入,直至钢芯端头触到钢锚底部
25、,管口与铝股预留长度相等为止。穿铝管如图7-5c所示。当钢锚压好后,自钢锚最后凹槽边向钢锚U型环端量20mm画定位印记;自该点向铝线测量铝管全长画另一定位印记;然后清洗表面,涂801电力脂,清除氧化膜后,将铝管顺铝股绞制方向旋转推向钢锚侧,直到铝管底与钢锚上印记重合为止。6)钢芯铝绞线的引流线穿管时,两端穿管后应保证引流板与耐张管的钢锚U型环的相对角度符合该工程的设计规定。引流线端部应清洗,涂801电力脂后,将铝管套入,直至线端抵住为止。9.7 各种液压管的液压操作顺序1)钢绞线直线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1所示。第一模中心应与钢管中心相重合,然后依次分别向管口端施压。2)钢绞线耐张管的
26、液压管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2所示。第一模自U型环侧开始,依次向管口端施压。3)钢芯铝绞线对接式钢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3所示。其顺序与钢绞线直线管相同。4)钢芯铝绞线对接式铝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4所示。自铝管的铝股端印记处开始施压,然后分别依次向管口端施压。5)钢芯铝绞线钢芯搭接式钢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5所示。第一模压模中心与钢管中心相重合,然后依次分别向管口端施压(根据操作需要,允许第一模稍偏离钢管中心)。钢芯铝绞线钢芯搭接式的铝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6所示。第一模压模中心压在铝管中心,然后分别向管口端施压,但也允许对有钢管部位的铝管压的方式。6)钢芯铝
27、绞线耐张管的钢锚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7a所示;第一模自钢锚凹槽前侧开始,然后向管口端连续施压。钢芯铝绞线耐张管的铝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7b、c所示; 7)耐张引流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8所示,其液压方向自管底向管口施压。 9.7 液压操作要求:9.7.1 使用的钢模必须与液压管相匹配,钢模外形尺寸应与液压机相配套。被压管放入下钢模时,位置应正确。检查印记是否处于指定位置。用双手把住管,合上钢模。钢模两侧的导地线与被压管应保持水平状态,并与液压机轴心向一致,以减少管子压后可能产生的弯曲。条件K14.5K11.47.7K6.154.3L7.5d7d6.5d注:K钢芯铝绞线
28、铝、钢截面比;d钢芯铝绞线外径,mm;f 管口拔稍部分长度,mm.9.7.2 各种液压管在第一模压好后应检查后对边距尺寸,符合技术规范或该工程确定的标准后,在继续操作。9.7.3 各种液压管的压接操作顺序应按规范规定执行。每模的施压压力不应少于70MPa,并使上下钢模合缝及压后尺寸满足液压规程要求。相邻两模之间至少应重叠5mm。9.7.4 对于导线耐张管,当向铝管口侧施压时,最后一模与管口端应保持5mm距离不压;自钢锚凹槽处反向施压时的压接长度(自钢锚出口端口算起)应不小于60mm。9.7.5 液压管压完后有飞边时,应用锉刀将飞边锉掉,并用砂纸将锉处磨光。钢管压后不论是否裸露,均应涂富锌漆以防
29、锈。9.7.6 液压管压完后,应测量外径及长度,并填写压接纪录。自检合格后在管上指定位置打上操作者的钢印。 10导、地线展放10.1 根据耐张段长度将导线运至拔线场地进行拔线,平地布线裕度为1%,山地布线裕度为2% 。10.2 拔线前应核对盘号、长度和重量是否正确,并应注意导、地线线盘上是否有断股或其它标志。10.3 拔线时应注意导、地线断股、松股、损伤等现象,并应做好明显标志,以便处理;10.4 布线时应注意导线、地线不允许有接头的档距。10.5 布线时注意,在一个档内每根导、地线上只允许有一个接续管,接续管距耐张线夹的距离不应小于15m,接续管距悬垂线夹不应小于5m。10.6 布线点位置的
30、选择:10.6.1 人力放线时,为减轻拖线的长度,线盘应布放在放线距离的中间和以便于交通的跨越档,便于向两头展放,并要求线盘放置处地势较平坦宽广。10.6.2 如相邻档高差较大时,最好将线盘放置在较高的一侧,以便展放时省力。但如线盘很难运至高处,也可向高处展放。10.6.3 三相导线的布线点应尽量放在一起,并要求每盘线长相近,地线最好和导线布在一起,以便统一指挥管理。10.7 人力展放:10.7.1 人力展放导、地线,由工作负责人统一指挥。10.7.2 用人力展放导、地线,拉线人员要分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使导线不拖地为宜,估计平均每人负重25Kg。10.7.3 放线时,凡在越线架处、杆塔下拉
31、线处、设有越线架的交通路口、高差较大的坎边、河边及每基杆塔等处均应安排监护人员,以便观察导、地线的展放情况,防止导、地线因勾挂而产生磨损、断股、金钩及灯笼等损伤情况。杆塔下的人员要注意滑车的跳槽,卡在档板空内,发生这些情况要立即发出信号停止放线,进行处理。10.7.4 通讯人员应站在有利地形,对前后旗语信号全能看到,并能前后传递,应坚守岗位,传递及时、准确。10.7.5 在展放线过程中,要注意导、地线不受损伤,并应注意导线原有位置和制造厂在线上设有标志的地方,要查明原因,妥善处理,不可大意。10.7.6 牵引线头应由技工担任,对准方向,不可走偏,注意线间不要相互交叉,经常瞭望后方信号,控制拉线
32、速度。10.7.7 由于紧线是先地线后导线,故放线应特别要注意导、地线分层放后不要相互交叉,以免给紧线带来困难。10.7.8 放线时不带拉线的Z1杆及转角杆内侧要有临时拉线,临时拉线用GJ-35钢绞线。10.8 导、地线的损伤处理:10.8.1 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截面积不超过导线截面积的5%且强度损伤不大于4%时,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0#砂纸磨光。10.8.2 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截面积不超过导线截面积的4%,将损伤处用0#砂纸磨光。10.8.3 导、地线损伤超过以上要求时,需割断重接。10.8.4 导、地线出现金钩破股,已使钢芯或内层线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时要割断重接。导、地线钢芯有断股时
33、要割断重接。10.9 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应设专人监视线盘以防出现厂家未标明的断头等缺陷,对较长的架线段还应对导线表层铝股焊接做处理,防止其在通过多个放线滑车后断开。10.10 较大的转角塔放线滑车应采取预防倾斜措施,并随时挑战倾斜程度。当放线滑车需要向铁塔横担外侧偏斜时,可在横担上绑一横木并伸出横担,将钢丝绳通过横木端点的滑车连接到放线滑车上,再通过钢丝绳另一端的倒链将放线滑车调整到所需角度。10.11 导线在放线滑车中跳槽应即使消除,使各导线恢复正常槽位,处理跳槽时应做好导线的保护。10.12 地线的放线施工:10.12.1 选用放线滑车轮径不小于280的单轮尼龙放线滑车进行展放。10.12
34、.2 压接管需通过放线滑车时必须用护套进行保护;10.12.3 地线布线:根据每盘地线长度合理布线,使放线段内接头最少,并使压接管避开不允许有接头的线档。11导、地线紧线11.1 紧线施工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全紧线段内杆塔已经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紧线前应根据施工荷载验算耐张、转角杆塔的强度,必要时应装设临时拉线。临时拉线上端应缠绕在横担挂线点附近的主材上,缠绕处应内垫外包;两边相导线各用一个地锚,地线临时拉线和中导线临时拉线合用一个地锚,地锚为5t钢板地锚,埋深不小于1.8m。11.2 护线人员和信号人员、弛度观测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均已布置妥当,并已各就各位时即可开始紧线和弛度
35、观测。11.3 挂线:11.3.1 导线挂线采用耐张线夹,连接好绝缘子串,安装防震锤,然后牵引至高空挂线。挂线用13磨绳穿0-1滑轮组,地线挂线时用13钢丝绳单抽或采用高空锚线后直接安装楔型线夹挂线。11.3.2 挂线时过牵引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耐张段长度大于300m时,过牵引长度不超过200mm。 b:耐张段长度为200-300m时,过牵引长度不超过耐张段长度的0.5。11.4 紧线操作:11.4.1 紧线应在白天进行,天气应无雾、雨雪及大风。11.4.2 紧地线时紧线滑车为单轮滑车,紧导线时紧线滑车为导线放线滑车。紧线滑车用13钢丝绳缠绕在横担上并内垫外
36、包。11.4.3 抽余线时导线用13磨绳,01滑轮组,地线用13磨绳单抽。抽完后导线应临时锚固。11.4.4 绞磨地锚和主牵引地锚,埋深分别为1.6m和1.8m。12弛度观测方法和弛度观测表:12.1弧垂观测挡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当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观测档宜选择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为了保证紧线的质量,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12.2 弛度观测:作业前应根据所选择的观测方法提前测取有关已知数据和划印工作,为计算观测数据做好准备;弛度的复查分为紧线和附件检查,紧线后的复查应迅速、准确、及时检
37、查弛度观测值是否正确;弛度观测是紧线工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进度与施工进度相同,所以施工中要提高观测速度,就要提高观测人的自身素质;12.3 交叉跨越测量应在工程竣工前测量完毕,以便早发现早处理。12.4 观测弛度所用的温度计,切忌在太阳下曝晒,实测温度应代表导线或架空地线的温度,温度应在观测档内实测。12.5 观测弛度的方法和工艺要求:12.5.1 平行四边形法:弛度板应绑在观测档两杆塔的对角位置;12.5.2 角度法:应复合档距、高差与弛度表中提供的数据是否相符。12.5.3 弛度观测时顺序由远至近,逐个观测档距进行调整;12.5.4 弛度观测结束后,应认真做好原始记录。12.6 弛度观测
38、表见后。12.7 弛度允许误差为5cm;弛度一律以横担最低边缘至导线。13附件安装:13.1 悬垂线夹安装:调整绝缘子串与地面垂直,在导线上划印,用3t双钩将导线提起,拆除放线滑车,缠绕铝包带,安装悬垂线夹。但注意双钩与导线接触处应缠绕铝包带,防止损伤导线。双钩与横担用131.5m钢丝套连接,钢丝套需缠绕在横担主材上。13.2 防震锤安装距离:悬垂线夹以线夹中心到防震锤固定夹板中心;耐张线夹以线夹出口端到防震锤固定夹板中心,要求有多个防震锤时应等距离安装。13.3 防震锤应与地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0mm;防震锤表面有锈蚀时,应先除锈再涂刷灰铅油。13.4 铝包带缠绕:导线悬垂线夹及
39、防震锤均需缠绕铝包带;铝包带应缠绕紧密,其缠绕方向应与外层铝股的绞制方向一致。铝包带一律露出夹口,但露出长度不应大于10mm,其端头回夹于线夹内压住。12 施工安全措施13.1 跨越架搭设严格按审批后的方案执行,搭设或拆除越线架应设安全监护人。搭设跨越重要设施的跨越架,应事先与被跨越设施的单位取得联系,必要时应请其派员监督检查。越线架与铁路、公路及通信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安规要求。越线架上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3.2 放线时的通讯必须迅速、清晰、畅通、若采用旗语时,打旗人应站在前后通视的位置上,且旗语必须统一。严禁在通信联络及视野不清的情况下放线。13.3 放线滑车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带有开门装置的放线滑车,必须有关门保险。线盘架应稳固、转动灵活、制动可靠。线盘或线圈展放处,应设专人传递信号。13.4 作业人员不得站在线圈内操作。线盘或线圈接近放完时,应减慢牵引速度。架线时,除应在杆塔处设监护人外,对被跨越的房屋、路口、河塘、裸露岩石及越线架和人畜较多处均因派专人监护。导线、地线被障碍物